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总结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何者为第一性、谁 是世界本原、谁决 定谁的问题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可知论: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 有没有同一性的问 的,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题,即思维能否正 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 能性、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 存在,或不会完全认识客观世 界。
辨一辨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
富的满足,专门迷恋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 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 大理想,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谈谈对此的认 识。 解析:(1)唯物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的含义、二者的根本分歧。
(2)唯物主义者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因此承认物质财富基础性 作用,但如果一味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那就滑入唯心主义泥潭;唯心主义夸大精神的作用,认为精神、 意志可以决定事物的发展,但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受 客观条件制约的前提下注重精神的力量,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主张。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 (上帝、绝对 理念、绝对精 神等)看做世 界的主宰,认 为现实的物质 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 化和表现。
心外无物;
神创世说;
喜鹊报喜,乌鸦叫丧;
存在即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
理生万物;
4就是死,8代表发;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 心灵等)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 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 的主观精神。即:夸大人的意识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 (如上帝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 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 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百舸争流的思想
百舸争流的思想概述人们常说“百舸争流,奋发向前”,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具备“百舸争流”的思想,才能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百舸争流的思想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化,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养分,对当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百舸争流的思想,并分析如何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
1. 百舸争流百舸争流,意味着众多的船只在同一水域内竞争前进。
每艘船都以最大的力量划桨,力求比其他船只更快地前进。
这个比喻也可以引申为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奋斗,追求成功和进步。
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需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只有不畏困难,百折不挠地追求目标,才能取得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敢于担当,善于发现机会,勇于面对挑战。
2. 百舸争流的意义百舸争流的思想是一种鼓励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激烈的竞争,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首先,百舸争流鼓励人们勇于挑战自我。
只有主动追求进步和突破,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机会,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百舸争流鼓励人们乐观向上。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充满挑战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但只要我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就能战胜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百舸争流鼓励人们团结合作。
在一个个体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团队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与他人携手并进,互相帮助和支持,才能在团队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3. 如何应用百舸争流的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并非局限于古代,它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呢?首先,要志存高远。
激发内在的动力、制定长期目标是百舸争流思想的关键所在。
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我们才能拥有更大的动力去努力,去攀登人生的新高峰。
其次,要坚守信念和原则。
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遵循规则和道德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高三政治 1.2《百舸争流的思想》基础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4
ppt课件
基础知识检索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 和 存在 的关系问题,也 就是 意识 和 物质 的关系问题。 2.根据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一切哲学可 以划分为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根据思维 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把一切哲学划分为 可知论 和 不可知论 。
二者在根本观 点上是一致的,
都认为意识是 世界的本原,物
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
质依赖于意识,
客观 唯心
黑格尔——绝对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 神等)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和主宰,
主义
精神朱熹——理
现实世界都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意识在先,物质 在后,意识决定 物质
ppt课件
拓展深化
二元论 (1)二元论与一元论相对立,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 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 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 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 (2)这种观点错误之处在于:它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 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它虽然承 认物质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 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 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联系和区别
代表人物及主要 观点
不同点
相同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
主观 唯心
贝克莱——存在 就是被感知王守
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 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 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主义 仁——心外无物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世
ppt课件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 生活 和 实践 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 事的活动主要包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高中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高频考点汇总
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基础知识梳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典型例题讲解】[例1](2016年4月浙江高校选考,28)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
这种观点属于( D)A.彻底的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不彻底的可知论 D.可知论[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根据题中观点,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这种观点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属于可知论,D项正确。
彻底的或不彻底的不可知论,都否认了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A、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可知论是否彻底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即正确认识现象又正确认识本质的问题,C排除。
[例2]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入轨后经5次变轨调相,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构成组合体,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展实验。
这说明( B) A.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D.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解析]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构成组合体,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二号开展实验,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B项正确。
A、D项观点不符合题意;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C项错误。
关系型选择题解法方法1:求同法,找出概念及现象间的共同点,可以是本质、特点等。
方法2:排异法,找出概念及现象间的区别,可以是本质、特点等。
方法3:排孤法,设问如果要求回答概念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某些题肢若仅孤立地从某一概念或现象来谈,不涉及概念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则不选。
方法4:外延、内涵判断法,一般题干涉及的概念及理论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只有符合该内涵和外延的题肢才可以入选,否则就不选。
2015一轮复习:百舸争流的思想
1个基本问题(哲学的基
本问题), 2个哲学派别(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 5种形态及特点(唯物主 义的三种形态、唯心主 义的两种形态)
关系成为哲学基
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的三 种形态及特点 4.唯心主义的两 种形态及特点
哲学的基 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百 舸 争 流 的 思 想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的关系(如图)。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 3.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影 响、不可分割的,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从 属的。 只有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 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 论问题; 同时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论, 才能把唯物主义的基 本立场贯彻到底。 4.唯物主义不等于可知论,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 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 相反, 绝大多数唯 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 知论者。
4.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 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
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这一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 ()
①云南盈江地震和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有专家表示,地震是永远不 可能预测的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个税法大幅度了对马克思的关注”, 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 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马克思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 还活着”。“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
A.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B.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C.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是发展的科学 D.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恒的真理
高三第一轮复习-百舸争流的思想
10.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 知
难点: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1、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世界 “是什么” 2、辩证法——形而上学 “怎样看”世界
第 一 性 哲学基本问题
唯 物 主 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区别
代表人物 及其观点
共同点
客观唯心主义
9.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 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 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本课考点:
考点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P10-1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P11) 考点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P12)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考点四:唯心主义及其形态(P13)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 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2.在我们现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否认思维和 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属于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3.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资料
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 关系问题。
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 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 使用。
南北朝时,齐国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 集。他们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官员 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灭’。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 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不可知论
从生活实践看: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一切哲学研究看: 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 的三种基本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态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优点: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 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
A、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B、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 观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 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 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 需要有一种正确地揭示社会发展规 律的哲学来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创立,特别是历史唯物主 义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马克思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发现的。”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的关系问题。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政治必修四百舸争流的 思想
康德的不可知论:
①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 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 认为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 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
②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 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 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 在之物的真实反映。
P11 探究活动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学习计划 (思维)
决定 反映
学习实际 (存在)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 无法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 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荀子
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庄:你看鱼儿多么快乐啊! 惠: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 庄: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 你也不是鱼啊,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
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 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
推论下去,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A
D.①④
目前,我国的“网瘾少年”超过200万人。青少年的 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够成熟,一些意志薄弱、自控能力 差的青少年,把《魔兽世界》、《梦幻西游》等网络游 戏中的虚拟世界当做真实的世界,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甚至个别青少年以自杀的方式“实现”这一虚拟世界。 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人的思想和行动有重大影响 ②把虚拟世界当做客观世界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表现 ③人们难以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两大基本派别的区别
从本质上看,辩证法正确地描绘了世界的真实状态,因而同唯物主义是一致的;形而上学歪曲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因而同唯心主义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它们所直接回答的毕竟不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而是世界的状态问题,所以,辩证法不等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也不等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冲破了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禁锢,形成了一次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适应,出现了一批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者。18世纪法国革命是一次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而以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是“战斗的唯物主义”,它的传播成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导。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方面达到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着它的局限性。第一,具有机械性。它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用力学规律解释包括生理、心理在内的各种现象。第二,具有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它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始终贯穿于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人类总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不得不思考和回答:人的精神世界和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问题。每一个具体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遇到并回答自己的主观精神和客观实际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决定着人们实践、认识活动的起点和方向。
②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具有猜测性和朴素性,这是它的局限性。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得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2)方面,性,【例1】AB【例2AC1物质是本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据此回答3~4题。
??【例3】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例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BCD1(1))夸大(2)【例5?⑤?A2【例6?A?C?填空巩固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问题。
百舸争流的思想
注意: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 、 思维” 存在”相搭配, 物质”相搭配, 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 用。
知识点2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 和存在 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 意识)和存在 物质 的关系问题 意识 和存在(物质
◎试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试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练习巩固
(1)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观点属于 唯物 贝克莱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主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 唯心主义认为 性,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坚持了唯物主义,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坚持了唯物主义, 否定了主观唯心主义, 否定了主观唯心主义,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也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 确和唯心主义的荒谬。因此,我们在实际生活中, 确和唯心主义的荒谬。因此,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当坚持唯物 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何者为本原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注意:
①“同一性” 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
②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 据。 ③可知论: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④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正 确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是,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⑤“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是哲学的基本
不可知论
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马克思
可知论
有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 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你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
• 1)此观点片面 •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略)。 • 3)可见,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仅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不能 忽视还有第二方面内容。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B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即何者为第一性。
“谁先谁后”、“谁决定 谁”、“何者为第一性、 注意: ①“何者为本原”的别称: 何者为第二性”。 ②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 ④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
⑤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可知论不可知论属于唯物主义还是 唯心主义?
• 二者都可与哲学两大派别相结合 • 有唯物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也有唯心 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
必修四一轮复习《百舸争流的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 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 区 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 别 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 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神
代 表 人 物 及 其 观 点
(1)朱熹:“理在事先 (1)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RJ版 ·政治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理生万物”, (2)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 “未有此气,已有此 ,吾心便是宇宙” 理”,“未有这事, (3)王阳明:“心者,天地万 先有这理” 物之主也”,“心即是天” (2)柏拉图认为现实世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界是由“理念世界” 心外无理” 创造的,理念是世界 (4)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的本原 ”,“物是观念的集合” (3)黑格尔认为世界的 (5)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本质是独立存在的“ (6)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 绝对精神”,自然界 界立法” 和人类社会是“绝对 (7)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 精神”的外化 的尺度” (4)上帝创造世界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不仅逐渐认识着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质与规律,不断思考着人与
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在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就每个人 来说,他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
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
关系。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一个共同 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
映了最广大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
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⑥方法论,是我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问题探究2: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精编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得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例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第二框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百舸争流的思想易错点总结
百舸争流的思想易错点总结百舸争流的思想易错点总结写1000字。
百舸争流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的一个思想,意味着百船竞争带来的河流湍急,如同千百艘船在蓄水之地争流前进。
这个思想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也有所体现,意味着大家都在竞争中追求进步,形成繁荣的景象。
然而,尽管百舸争流的思想激励人们不断进取,但也存在一些易错的点。
首先,百舸争流的思想易误导人们抱有竞争至上的观念。
竞争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但将竞争视为唯一的动力和目标,可能导致人们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
这种过度竞争的观念容易让人们忽略道德和伦理,追求个人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地压制他人以达到目标。
这样的竞争文化不仅会破坏社会的和谐,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
其次,百舸争流的思想易让人们陷入焦虑和竞争压力。
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百舸争流的思想强调个人的竞争和进步,容易让人们感到焦虑和压力。
人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或落后,往往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这种过度的竞争压力可能会导致身心健康问题,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如欺凌、虐待等。
此外,百舸争流的思想易让人们追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在追求百舸争流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只看重个人的得失,只追求自身财富和地位的提升,而对于其他价值,如人际关系、道德品质等,却容易忽视。
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会导致人们对于他人的行为和不同价值观的无视,从而造成社会的冷漠和冲突。
最后,百舸争流的思想易让人们陷入固定思维和择优主义的误区。
百舸争流强调竞争是进步的动力,让人们以此为导向。
然而,过度追求百舸争流会让人们只关注于个人竞争的结果,而忽略了个人潜力的发挥和独特性的体现。
这种固定思维和择优主义的观念可能会限制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造成人才浪费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认同百舸争流的思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这个思想可能存在的易错点。
我们应当明确竞争不是一种终极目标,而是一种手段,应该在追求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注重道德和伦理,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价值。
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总结
-
13.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
-
18.在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当人们对某一
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会认
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
)
A.①③
B.
C.③④
D.①④
-
19.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 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 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 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 如泉,果然一举高中。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 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 然是有官有财了。” 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6.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分为两大 基本派别,它们是(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世界观和方法论 D.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
-
参考答案 : (1)①材料一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 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材料二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世界只 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意识当做世界的本原,都是唯心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点整合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得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例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第二框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在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当人们对某一
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会认
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
)
A.①③
B.
C.③④
D.①④
19.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 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 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 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 如泉,果然一举高中。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 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 然是有官有财了。” 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9.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
地的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只是一个灵
明。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
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
这表明,王守仁的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
●
3.主观唯心主义
●
● ●
● ● ● ●
● ● ●
●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4.客观唯心主义
●
● ● ●
● 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 ● 封建迷信思想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灵
●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
【知识提纲】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2)为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基本观点: (2)基本形态: ① A、合理性: B、局限性:
② A、合理性: B、局限性:
③ 科学性: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基本观点:
(2)两种基本形态及各自观点 ① ②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6.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分为两大 基本派别,它们是(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世界观和方法论 D.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
2.从哲学上看,两种观点( )
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D.前者肯定了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3.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 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 在现实生活中,“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 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___的回答。(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 D.回避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6.下列观点中,与“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这 一世界观相同的是( )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子不语怪、力、乱、神”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C.主观唯心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0.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
①我思故我在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1.下列说法中,体现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③
B.
C.②④
D.①④
20.下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
哲学思想一致(
)
A.
B.
C.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1. 材料一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 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 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 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 同点? (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出它体现 在哪些方面。
12.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 最根本的是(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3.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 “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 降临。”埃及金字塔上的这段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中学生相信星座与命运有 关的占70%,教师占50%。运用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从哲学上看,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的思想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教条主义
8.要改变上述材料中存在的状况,就必须( ) A.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有神论 B.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C.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D.承认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7.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 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 万物的根源”的学说。这两种观点(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14.“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
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这句话属于(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可知论
15.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 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 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种观点( )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及其之间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经典观点集结】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参考答案 : (1)①材料一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 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材料二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世界只 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意识当做世界的本原,都是唯心主
(2)宗教思想都认为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是 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另外,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尽管不 系统,但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者上帝、神等主宰世界, 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