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分拆为乘与加》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乘法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沪教版(共19张PPT)
数学
口答:
12 = 6 + ( 6 ) 15 =( 8 )+ 7 20 = 12 +( 8 ) 24 = 12 +( 12 )
12 =( 3 )× 4 15 = 3 ×( 5 ) 20 = 5 ×( 4 ) 24 =( )×( )
11根小棒
动手搭一搭
要求: 1. 同桌两个人合作搭。 2. 完成填表。 3. 注意遵守课堂纪律。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第二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 3 )< 15 5×( 4 )< 22 6×( 5 )< 31 9×( 4 )< 38
( 2 )×7 < 16 ( 8 )×3 < 25 ( 7 )×4 < 32 ( 9 )×8 < 73
第三关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19张PPT)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和加》教学设计_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和加》教学设计_教学内容:课本第52页教学目标:1,能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丰富对数的感觉。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教学难点:在分拆的过程中感知括号里最大填几。
教学准备:媒体,练习纸,小圆片,火柴棒(或牙签)教学过程:一,复习(1)( )里最大能填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5x( )<26 7 x( )< 70 6x( )<41 7x( ),4x( ) ( )x56x( ) ( )x7<503,用乘加的形式表示2929=( )x( )+( ); 29=( )x( )+( );29=( )x( )+( ); 29=( )x( )+( );29=( )x( )+( ); 29=( )x( )+( );二,巩固练习1,圈一圈,填一填板书:问:(1)为什么多余1和2 (2)余数和谁要比一比大小为什么板书:余数<除数2,应用题(1)把43张彩色照片贴在照相册上,贴了8页,平均每页贴照片多少张还剩多少张①想:43里有( )个8,还多( ) 43=( )x8+( )②列除法算式表示:43÷8=( )张……( )张③说说每个数表示什么(2)有33朵红花,每人5朵,分给几人,还多几朵(3)小丁丁有20颗珠子,每7个一串,可以穿几串,还剩几个①怎样想②怎样列式③在1号本上独立解题(辅导余数,单位名称,答句的写法)三,提高练习:1,填空:(1) ()÷3=7……( ),余数可能是( );(2) ()÷6=9……( ),余数可能是( );说说为什么判断余数可能是几,主要看哪个数(3) ()÷4=9……( ),余数可能是( ),最大是( );(4) () ÷9=2……( ),余数可能是( );最小是( );说说最大指什么(所有可能的余数中的最大的一个) (5)( )÷2=7……( ),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空中课堂逐字稿】沪教版小学数学二上【4.8】分拆为乘与加
【4.8】分拆为乘与加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徐老师,这个单元余下的部分将由我来陪伴大家一起学习。
你们准备好吗?让我们开始上课吧。
看,小伙伴们正在装苹果,这里一共有16个苹果,5个装一盘。
装盘后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亚:我先来装,我装了1盘,剩下11个苹果。
丁:我再装一盘,现在一共装了2盘,还剩下6个苹果。
胖:我接着又装了一盘,现在我们一共装了3盘。
只剩下1个苹果了。
巧:余下的一个苹果不够装满一盘了,所以最多只能装满3盘。
师:小伙伴们通过试一试,发现了16个苹果,5个装一盘,最多能装满3盘。
二、探索新知1. 装苹果问题:21个苹果,5个装1盘,最多可以装满几盘师:小朋友们,看,现在有21个苹果,如果5个装一盘,最多可以装满几盘呢?胖:这个问题中就有刚才提到的“装满”这个词语,装满表示每盘都是5个苹果,不能少了。
师: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丁:我觉得还要注意“最多”这个词语,就是装到剩下的苹果不满5个,不能再装满一盘,这时装好的盘数就是“最多”了。
胖:我知道啦,所以这里最多可以装满4盘。
师:是的。
解决问题前我们要先看清楚要求,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师:那么,如果用我们之前学习的计算条片来表示。
你能看懂吗?巧:可以在计算条片上数一数,1个5,2个5,3个5,4个5,再多1,正好是21。
丁:我知道了,21里最多有4个5,还多1。
师:小丁丁总结的真好,那么你能用一个乘加的算式来表示小丁丁的意思吗?亚:我来说,21=4×5+1。
师:小伙伴们通过圈苹果、数计算条片这些不同的方法,找到了21里最多有4个5,还余1,并且写出了乘加算式,真会动脑筋。
2.装苹果问题:21个苹果,10个装1盘,最多可以装满几盘师:现在同样是21个苹果,如果10个装一盘,最多能装满几盘呢?你们用乘加的算式来表示吗?丁:这不难,先圈一圈,根据图片,10个苹果装一盘,最多可以装满了2盘,就是2×10,剩下1个不能装满一盘,就再加1,所以,算式是21=2×10+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4)
分拆为乘与加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P58页。
二、教学目标:1、能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算式。
2、通过动手操作、总结归纳,初步理解所加的尾数是不能再分的,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准备。
3、在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算式时,培养发散性思维。
4、通过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将一个数分拆为多种乘加形式。
教学难点:按实际情况,将一个数分拆为乘加形式。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小棒若干、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复习回顾,引出新知口答:12 = 6 + ( ) 15 =()+ 7 20 =()+ 12 24 = 12 + ( )12 =()× 415 = 3 ×()20 = 5 ×()24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数的其他分拆方法。
【板书】:分拆【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今天课题中的“分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棒搭出的轮船、鱼、房子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座房子是由几根小棒搭成的?【板书】:总数 112)教师演示用2根小棒搭成的十字架师:猜一猜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个加号?3)投影仪演示搭的过程,引出11的分拆算式师: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个加号?【板书】:最多能搭几个 5师:每个加号需要几根小棒?【板书】:每个需要几根 2师:多余几根小棒?【板书】:多余几根 1师:怎样用算式来表示11这个数的分拆?【板书】:算式 11=5×2+14)师:在这个算式中,5、2、1分别表示什么?师:原来11还可以分拆成乘加的形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一个数分拆为乘与加。
【补充课题】:分拆为乘与加【设计意图】:动态演示,既形象地展示了数的分拆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word教案
2019-2020年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word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教学难点:在分拆打过程中感知括号里最大填几。
教具学具:媒体软件、火柴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桃子吗?现在小巧有11只桃子,你能帮助小巧来分一分桃子吗?分的时候必须说一说:每堆分几个?还多几个?反馈:每堆有3个,可以分3堆,还多2个。
师:每堆有3个,可以分3堆,还多2个。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算式表示11=3×3+2。
板书: 11=1×11 11=2×5+111=3×3+2 11=4×2+311=5×2+1 11=6×1+511=7×1+6 11=8×1+311=9×1+2 11=10×1+111=11×1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分拆的时候有什么小秘密?小结:11可以分拆成很多乘与加的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与加。
出示课题:乘与加二、学习探究出示P50图的第一条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么表示?2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1又表示什么呢?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出示P50图的第二条。
师:这幅图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21=4×5+1师:21还有哪些分拆方法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21的分拆(看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一小组写出的算式最多)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写出这么多算式?三、实践与应用师:上星期你们去长风公园去秋游,开心吗?小胖他们也去了,他们四个人想玩碰碰车,现在他们有23元活动费,而每张票要5元,那么,最多能买几张票呢?猜一猜师:小胖这样想:23=( 3 )×5+8,所以23元最多能买3张票。
师:小胖分得对不对,你是怎么想的?四、练习括号里最大填几1. 18=( )×7+( )2. 18=( )×3+( )师:选择一道找好朋友说一说。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分拆为乘与加
分拆为乘与加教学目标:1. 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教学难点:在分拆打过程中感知括号里最大填几。
教具学具:媒体软件、火柴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桃子吗?现在小巧有11只桃子,你能帮助小巧来分一分桃子吗?分的时候必须说一说:每堆分几个?还多几个?反馈:每堆有3个,可以分3堆,还多2个。
师:每堆有3个,可以分3堆,还多2个。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算式表示11=3×3+2。
板书: 11=1×11 11=2×5+111=3×3+2 11=4×2+311=5×2+1 11=6×1+511=7×1+6 11=8×1+311=9×1+2 11=10×1+111=11×1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分拆的时候有什么小秘密?小结:11可以分拆成很多乘与加的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与加。
出示课题:乘与加二、学习探究出示P50图的第一条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么表示?2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1又表示什么呢?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出示P50图的第二条。
师:这幅图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21=4×5+1师:21还有哪些分拆方法呢?小组讨论,合作完成21的分拆(看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一小组写出的算式最多)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写出这么多算式?三、实践与应用师:上星期你们去长风公园去秋游,开心吗?小胖他们也去了,他们四个人想玩碰碰车,现在他们有23元活动费,而每张票要5元,那么,最多能买几张票呢?猜一猜师:小胖这样想:23=( 3 )×5+8,所以23元最多能买3张票。
师:小胖分得对不对,你是怎么想的?四、练习括号里最大填几1. 18=( )×7+( )2. 18=( )×3+( )师:选择一道找好朋友说一说。
分拆为乘与加沪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5.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
1.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避免增加学生负担。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问题先自行思考,必要时可向家长或同学请教。
3.家长在辅导学生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乘法与加法关系的能力,提高数学表达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与过程: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与加法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实践,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分拆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巩固乘法基础知识。
2.讲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举例说明:“比如,3×4可以表示为4个3相加,即3+3+3+3。”
3.引导学生观察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发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4.教授分拆方法,将一个整数的乘法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乘法与加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总字数:1013字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加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在本章节的学习中,他们对乘法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但由于乘法与加法关系的理解尚浅,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乘法问题时,可能仍感到困惑。此外,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还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能将一个数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授引入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得数相同,算式不同。
师:一个数可以表示成多种不同的算式。
请你也来试一试。
生尝试。
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用多种不同的算式的分拆一个数。
(出示课题)二、新授与探究探究一师:请你尝试着来列乘法算式。
生:每堆1个,有11堆,11=111 每堆2个,有5堆,还多1个11=25+1师:11=25+1这个算式是乘法和加法都出现了,要怎样计算呢?生:先乘后加。
生:每堆3个,有3堆,还多2个11=33+2 每堆4个,有2堆,还多3个11=42+3 每堆5个,有2堆,还多1个11=52+1小结:原来11可以被分拆成这么多不同的算式。
探究二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样表示?生:21=210+1 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回答。
师:现在乘10变成了乘5,算式要怎样变化呢?生:21=45+1 师:同样都是21,可以有这两种分拆方法。
你还能想到更多的分拆吗?探究三师:想一想,21还可以怎样分拆?完成书上58页填空。
学生汇报。
小结:21可以被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混合运算。
其实每个数都可以被分拆成乘与加混合运算的形式。
三、练习与巩固师:照样子填一填,把数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
生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观察后面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生:加数都比已知的一个因数小。
练习二师:你同意小胖的观点吗?生:不同意。
因为23=35+8,剩下的8元还可以买一张票。
师:正确的算式应该怎样列呢?生:23=45+3 小结:一个数可以被分拆成多种不同的算式,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
练习三师:请你独立完成这些填空。
生回答。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师:这道题要怎样思考?生:就是把38分拆成有4的乘加算式。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7)
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律的阴差阳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一种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但是却无处追寻。
+1 + (1 ) + (5 )
21 = ( 3 ) × 7 21 = ( 7 ) × 3
21 = ( 3 ) × 6 + #43; ( 3 )
激流勇进
他们有23元活动费,而每张票要5元, 最多能买几张票呢?
想: 23=( 3 ) × 5 + ( 8 ) 所以23元最多能买3张票。
每堆有2个,可以分几堆?还多几个?
18=( 3 )× 5 +( 3 ) 18=( 4 )× 4 +( 2 ) 18=( 2 )× 8 +(2 ) 18=( )×( )+( )
21 = 2 × 10 + 1
21 = 4 × 5 + 1
21 = (10) × 2 21 = ( 5 ) × 4 21 = ( 2 ) × 8
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
付出就要赢得回报,这是永恒的真理,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突破它。然而,如果有人能够超越它的限制,付出而不求回报,那么他一定会得到 得更多。 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够枝叶茂盛。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天下最悲哀的人莫过于,本身没有足以炫耀的优点,却又将其可怜的自卑感,以令人生厌的自大自夸来掩饰。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分拆为乘与加沪教版二年级上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与乘法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图像和图表来表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性。
分拆为乘与加沪教版二年级上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分拆为乘与加”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乘法与加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图像和图表来表示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展示与乘法相关的生活情境,如购物、烹饪等,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分拆为乘与加
分拆为乘与加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58教学目标:1、能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算式。
2、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逐步体会观察、比较等数学方法和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法。
3、通过数学学习,感受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愉快,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教学难点:理解“剩下的数”与“每份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1、14根小棒能搭()个“=”(1)说一说(2)算式表示:14=7×22、三角形用14根小棒最多能搭几个单独的三角形?(1)同桌搭一搭(2)说一说(3)算式怎么表示 14=4×3+23、搭正方形用14根小棒最多能搭几个单独的正方形?(1)同桌搭一搭(2)说一说(3)算式怎么表示 14=3×4+24、要求:脑中想一想怎么搭?(1)14根小棒最多能搭几个这样的五边形?算式表示14=2×5+4 (2) 14根小棒最多能搭几个这样的六边形?算式表示14=2×6+25、课题:分拆为乘与加二、自主探究,体验规律观察:14=7×214=4×3 + 214=3×4 + 214=2×5 + 414=2×6 + 2(1)请仔细观察每份数和剩下的根数,你发现什么秘密?小组交流:每次剩下的根数都比每份数的根数少。
(2)小结:剩下的要比每一份的少。
三、综合练习,巩固运用1、看看小青蛙在数射线上怎么跳的?21=()×5+()□最大填几?()里填几?21=□×4+()21=□×8+()2、判断:1、用17根小棒搭单独的正方形最多能搭4个,还多1根()2、用15根小棒最多能搭几个正方形,结果用算式表示是:15=2×4+7 ()3、 里最大能填几:17= ×5+()17= ×4+()17=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五、实际应用星期六老师带了26元去超市为班级购买奖品。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沪教版 (共37张PPT)
【设计意图】:用所学的新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 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给予学生知识的悬念,延续学生继续探求新知识的 欲望。
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回 顾。
六、板书设计:
分拆为乘与加
> 每次用的根数
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 个这样的十字架呢?
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 个这样的十字架呢?
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 个这样的十字架呢?
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 个这样的十字架呢?
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 个这样的十字架呢?
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 个这样的十字架呢?
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 个这样的十字架呢?
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 个这样的十字架呢?
1、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 2、以问题为起点,以探究为中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问题为起点,以解 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
•还能继续搭吗?还能搭吗?还能再搭吗?
•每次搭一个十字架用了几根小棒?11根小棒最多能搭几个这样的 十字架?还多几根小棒?
21=( 4 )×5+( 1 )
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 做得又快又对,你有
什么好方法吗?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 想21里面最多有几个几。
【设计意图】:从之前的动手操作实物过渡到较为抽象的数射线,先扶后放, 适当引导,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闯
第一关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9×( )< 64
( )×8 < 60
总数 图形的个数 每次用的根数
【沪教版教材】分拆为乘与加优质教学PPT2
【设计意图】:用所学的新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 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给予学生知识的悬念,延续学生继续探求新知识的 欲望。
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回 顾。
六、板书设计:
分拆为乘与加
> 每次用的根数
•
•
1.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 穿花似 的巧手 忽上忽 下,令 人眼花 缭乱。 一级一 级的石 板台阶 ,一个 一个的 水埠头 ,女人 的嬉闹 声里, 常常掺 杂着汉 子粗粗 的嗓门 ,泥土 一样朴 实。
•
2.间或有水鸟扑楞楞地从岸边的芦苇 丛中飞 出,引 起一串 更响亮 的笑声 。当此 起彼伏 的棒槌 声渐渐 停息下 来,女 人们会 就着河 水洗发 ,会将 清清的 水面当 作妆镜 ,欣赏 一番自 己的容 颜,一 朵红云 会腾上 脸来。
多余的根数
七、教学理念和教学亮点:
1、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
新教材十分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总结归纳的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 学生来说,从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一定是有利于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搭一搭图形、填一填表格、列一 列算式、说一说含义,学会了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算式,知 道了应该尽量多地用小棒搭图形直到剩余的小棒不能再搭为止,即初步 理解所加的尾数是不能再分的。如此获取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 内化理解,从而更好地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21=( 4 )×5+( 1 )
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 做得又快又对,你有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7)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学会合作,合作是一种深刻后的美丽,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够激起美丽的浪花。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其实失败是一团没经处理的陶泥,只要它敢于在灼热的窑中翻滚,出窑后,便是一件可居一指的陶瓷。 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尽可能的开心地活每一天,就好比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 早晨给自己一个微笑,种下一天旳阳光。 ——苏霍姆林斯基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没有脚。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每堆有2个,可以分几堆?还多几个?
18=( 3 )× 5 +( 3 ) 18=( 4 )× 4 +( 2 ) 18=( 2 )× 8 +(2 ) 18=( )×( )+( )
21 = 2 × 10 + 1
21 = 4 × 5 +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 (10) × 2 21 = ( 5 ) × 4 21 = ( 2 ) × 8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8 乘法 除法二(分拆为乘与加)
身体健康, 生命之长短殊不重要,只要你活得快乐,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便已足够。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人生自然活得很快乐。 不知道而信口开河是不明智的知道了却闭口不讲是没有尽心竭力。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永远没有回报。
火柴盒里有38根火柴,小丁丁用 它们搭出了漂亮的图案。
最多能搭多少个单独 的四边形?
38=9×4+2
最多能搭多少个单 独的小房子?
38=6×6+2
最多能搭多少个单独 的三角形?
38=12×3+2
想:30=10×3 8=2×3+2
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做事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你有多努力时光它知道。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6<25 7×(3)<28 (7)×4<31 8×(5)<46
1元 1元 1元 1元 1元 1元 1元 1元 1元 1元
10 = 2×4+2
1元
2元
5元
7元
9元
6元Biblioteka 3元10元8元4元
10= 2×3+ 4 ×
4.8-分拆为乘与加-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沪教版)
14.一堆糖果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到7粒,还剩下6粒。这堆糖果一共有几粒?
15.学校一共买了9桶涂料用来粉刷办公室,每个办公室用2桶,已经粉刷了3个办公室。还剩下多少桶?
16.一盒水果糖不到30粒,如果平均分给5小朋友,正好分完;如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还多1粒。这盒水果糖有多少粒?
7×( )<484×( )<30-6
9×( )<36( )×3<10÷1
5×( )<30( )×8<9×7
8.在括号里填“>”“<”或“=”。
9×9( )9+95×3+15( )30
8( )42÷7+831-30÷6( )5
三、计算
9.直接写得数.
5×5=24÷4=54÷6=23+23=
72÷9=9+68=90-79=6×10=
5×3+15=30,5×3+15=30;
42÷7+8=14,8<42÷7+8;
31-30÷6=26,31-30÷6>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关键是计算要准确。
9.25,6,9,46
8,77,11,60
20,30,40,15
10,28,
6,18
10.18个
【分析】一行冰淇淋有5个,先求出3行这样的冰淇淋有几个,得到的和再加上3个;据此列式计算。
4.8-分拆为乘与加(练习)
一、选择题
1.求下图中的总数,用()来表示。
A.5×4+2B.6×4C.6×4+2
2.2×7的得数再加上7,结果与( )相同.
A.3×7B.3+7C.2×8
3.根据下图,列式错误的是()。
高碑店市第二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四乘法除法二4.8分拆为乘与加学案无答案沪教版
分拆为乘与加【学习目标】1.能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丰富对数的感觉。
2.培养发散性思维。
【学习重难点】1.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2.在分拆的过程中感知括号里最大填几。
【学习过程】一、复习(1)( )里最大能填几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 )<26 7 ×( )< 70 6×( )<417×( )<43 8×( ) <57 ( )×7<503.用乘加的形式表示2929=( )×( )+( ); 29=( )×( )+( );29=( )×( )+( ); 29=( )×( )+( );29=( )×( )+( ); 29=( )×( )+( );二、巩固练习1.圈一圈,填一填问:(1)为什么多余1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数和谁要比一比大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数<除数)2.应用题(1)把43张彩色照片贴在照相册上,贴了8页,平均每页贴照片多少张?还剩多少张?①想:43里有( )个8,还多( ) 43=( )×8+( )②列除法算式表示:43÷8=( )张……( )张③说说每个数表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33朵红花,每人5朵,分给几人,还多几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丁丁有20颗珠子,每7个一串,可以穿几串,还剩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怎样想?②怎样列式?三、提高练习:1.照样子完成对18的分拆18=1×10+8 18=()×5+()18=()×2 18=()×4+()18=()×8+() 18=()×7+()18=()×3 18=()×618=()×92.有22根小棒棒,小丁丁用它们搭下列漂亮的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9 +2
11= 1×10 +1 11= 1×11
余下的数,要小 于一份的数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1=2×10+1
21=4×5+1 21=(10)×2+1 21=( 5 )×4+( 1 ) 21=( 2 )×8+( 5 ) 21=( 3 )×7
书上58页,分拆21。
21=(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1×9+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1×1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1×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11×1 11= 5×2 +1 11= 3×3 +1
一个数可以表示 成多种算式。
11= 2×4 +3
11= 2×5 +1 11= 1×6 +5 11= 1×7 +4 11= 1×8 +3
11
11=5×2+1
பைடு நூலக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3×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2×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1=2×5+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1×6+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1×7+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1×8+3
最大填几?
3×( 6 )<19
5×( 3 )<17
( 8 )×8<69
( 7 )×7<50
口算 2×10+7= 27 4×6+3= 27 3×9= 27 5×5+2= 27
小亚有11只桃子,帮她分一分,说说几个一份? 还多几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11×1
1
2
3
4
5
6
7
8
9 10
23=4×5+3 答:他们最多能买4张票。
拓展
火柴盒里有38根火柴,小丁丁用它们搭下列漂亮的图 案。
能搭多少个正方形?
38=9×4+2 答:能搭9个正方形。
想一个数,写一写能分 拆成多少种乘与加!
21=( 3 )×6+( 3 )
21=( 2 )×9+( 3 )
填空
22=(
36=( 50=( 44=(
5
5 8 4
)×4+(
)×7+( )×6+( )×9+(
2
1 2 8
)
) ) )
判断&应用
小胖和同学们来到公园玩碰碰车,他们现在有23元 活动费,每张票要5元。他们最多能买几张票? 小胖这样想:23=3×5+8,所以23元最多能买3张票。 x 在剩余的8元中还能买一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