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第一册数学《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获奖说课导学案
高中必修第一册数学《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获奖说课导学案

3.1.1 函数的概念1.通过丰富的买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2.用集合与对应的思想理解函数的概念;3.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深刻含义;4.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1.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2.教学难点:函数的概念及符号()y f x =的理解。
一、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 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 ,在集合B 中都有 的数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 x ∈A .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 ;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 x ∈A }叫做函数的 . 二、区间三、函数的三要素: 、 、 。
四、判断函数相等的方法: 、 。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 初中学习的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定义 名称 符号 数轴表示{|}x a x b ≤≤ 闭区间 [a,b] {|}x a x b << 开区间 (a,b) {|}x a x b ≤<半开半闭区间 [a,b){|}x a x b <≤ 半开半闭区间 (a,b] {|}x x a ≥ {|}x x a > {|}x x b < {|}x x b ≤2.回顾初中学过哪些函数?二、探索新知 探究一 函数的概念问题1. 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到350km/h 后保持匀速运行半小时。
这段时间内,列车行进的路程S (单位:km )与运行时间t (单位:h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S=350t 。
1.思考:根据对应关系S=350t ,这趟列车加速到350km/h 后,运行1h 就前进了350km ,这个说法正确吗?问题2 某电气维修告诉要求工人每周工作至少1天,至多不超过6天。
如果公司确定的工资标准是每人每天350元,而且每周付一次工资,那么你认为该怎样确定一个工人每周的工资?一个工人的工资w (单位:元)是他工作天数d 的函数吗?2.思考:在问题1和问题2中的函数有相同的对应关系,你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吗?为什么?问题3 如图,是北京市2016年11月23日的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
“函数”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最新资料推荐------------------------------------------------------“函数”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函数说课稿《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数学》第一册(上) 的第二章为函数,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必修课的函数部分编写的。
一、本单元课时安排:共 9 个小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函数、函数的表示法、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第二部分包括指数、指数函数;第三部分包括对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举例。
共约 30课时。
二、本单元课程价值及达成度:(一)课程价值:(1)知识构建功能:函数是数学的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
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课程,而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等学科也是以函数的基础知识作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体内容。
它与中学数学很多内容都密切相关,初中代数中的函数及其图象就属于函数的内容,高中数学中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是函数内容的主体,通过这些函数的研究,能够认识函数的性质、图象及其初步的应用。
1/ 8后续内容的极限、微积分初步知识等都是函数的内容。
理科限定选修内容有极限、导数,文科限定选修内容有导数,这些内容是函数及其应用研究的深化和提高,也是进一步学习和参加工农业生产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
故本章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能力培养功能:通过对函数相关概念的学习,如(函数、反函数、单调性等)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
通过对函数的表示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通过对第二章应用题讲解,可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建模能力。
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问题转化能力。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3.1.1函数的概念教案

3.1.1 函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体会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3.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教学重点: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刻画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函数的概念,知道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和工具.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有关知识,在本节中,我们将在集合的基础上,用新的观点进一步学习函数的概念.(二)探索新知探究一:函数的概念(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1-4,并归纳出函数的共同特征,由此引出函数的概念.)问题1-4的共同特征有:(1)都包含两个非空数集,用A,B表示;(2)都有一个对应关系;(3)尽管对应关系的表示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有如下特性:对于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对应关系,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定义:一般地,设A , 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f x x A()函数的三个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常见函数的三要素:一次函数:(0)=+≠的定义域是R,值域也是R.对应关系f把R中的任意一个y ax b a数x,对应到R中唯一确定的数(0)+≠.ax b a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B .当a >0时,244ac b B y y a ⎧⎫-⎪⎪=≥⎨⎬⎪⎪⎩⎭;当a <0时,244ac b B y y a ⎧⎫-⎪⎪=≤⎨⎬⎪⎪⎩⎭.对应关系f 把R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对应到B 中唯一确定的数2(0)ax bx c a ++≠. 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定义域为{}0x x ≠,对应关系为“倒数的k 倍”,值域为{}0y y ≠.反比例函数用函数定义叙述为:对于非空数集{}0A x x =≠中的任意一个x 值,按照对应关系f :“倒数(0)k k ≠倍”,在集合{}0B y y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k x和它对应,那么此时f :A B →就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0),.k f x k x A x=≠∉ 探究二:函数的应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例1,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出P63的探究.)例1 函数的解析式是舍弃问题的实际背景而抽象出来的,它所反映的两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广泛地用于刻画一类事物中的变量关系和规律. 例如,正比例函数(0)y kx k =≠可以用来刻画匀速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一定密度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等.试构建一个问题情境,使其中的变量关系可以用解析式(10)y x x =-来描述.解:把(10)y x x =-看成二次函数,那么它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25B y y =≤.对应关系f 把R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对应到B 中唯一确定的数x (10-x ).如果对x 的取值范围作出限制,例如{}010x x x ∈<<,那么可以构建如下情境:长方形的周长为20,设一边长为x ,面积为y ,那么y =x (10-x ).其中,x 的取值范围是{}010A x x =<<,y 的取值范围是{}025B y y =<≤.对应关系f 把每一个长方形的边长x ,对应到唯一确定的面积x (10-x ).探究:构建其他可用解析式y =x (10-x )描述其中变量关系的问题情境.答案:设两个实数的和为10,其中一个数为x ,这两个数的积为y ,则y =x (10-x ),其 中x 的取值范围为A =R ,y 的取值范围为{}25B y y =≤.对应关系f 把A 中任一x 值对应B 中唯一确定的x (10-x ).探究三:区间定义:研究函数时常会用到区间的概念.设a,b是两个实数,而且a<b,我们规定:(1) 满足不等式a x 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2) 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3) 满足不等式a x 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外别表示为[a,≤<或a x bb),(a,b].这里的实数a与b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这些区间的几何表示如下表所示.在数轴表示时,用实心点表示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用空心点表示不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实数集R可以用区间表示为(,)-∞+∞,“∞”读作“无穷大”,“ -∞”读作“负无穷大”,“ +∞”读作“正无穷大”.如下表,我们可以把满足,,,≥>≤<的实数x的集合,用区间分别表示为x a x a x b x b[a,+∞),(a,+∞),(-∞,b],(-∞,b).表示区间应注意的问题:(1)关注“开”与“闭”,“开”用小括号,“闭”用中括号;在数轴上,用实心点表示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用空心点表示不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2)区间实质上是一类特殊数集的另一种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数的集合都能用区间表示,如{0,1,2}就不能用区间表示.(3)区间的左端点必须小于右端点,有时我们将b-a称为区间(a,b)或[a,b]的长度.(4)用“-∞”或“+∞”作为区间端点时,需用开区间符号.(老师在讲完注意问题后,出几个类型的不等式变式训练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究四:求函数的定义域(老师引导学生完成例2的学习,和学生强调在函数定义中,我们用符号y =f (x )表示函数,其中f (x )表示x 对应的函数值,而不是f 乘x .)例2 已知函数1()32f x x x =+++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 求f (-3),f (23)的值; (3)当a >0时,求f (a ),f (a -1)的值.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 =f (x ),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解:(1)3x +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3x x ≥-,使分式12x +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2x x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3}{2}{3,2}x x x x x x x -⋂≠-=-≠-∣∣且 即[-3,-2)∪(-2,+∞).(2)将-3与23代入解析式,有 1(3)331;32f --+=--+ 221113333323338823f ⎛⎫=+= ⎪⎝⎭+ (3)因为a >0,所以f (a ),f (a -1)有意义.1()3;2f a a a =++ 11(1)132.121f a a a a a --+=+-++ (在解决完例2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方法技巧)方法技巧:(1)当一个函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代数式的和、差、积、商的形式构成时,定义域是使各式子都有意义的公共部分的集合.求函数定义域的步骤①列不等式(组):根据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自变量的不等式(组)②解不等式(组):解出所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后在求交集③得定义域:把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2)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可将自变量的值代入解析式求出相应的函数值.当自变量的值为包含字母的代数式时,将代数式作为一个整体代入求解.探究五:相同函数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函数相同的条件:对应关系相同;定义域相同.并完成例3.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是同一个函数?(1)2y=;(2)u=(3)y=(4)2nmn =.解:(1)2({0})y x x x x==∈∣,它与函数y=x(x∈R)虽然对应关系相同,但是定义域不相同,所以这个函数与函数y=x(x∈R)不是同一个函数.(2)()u v v==∈R,它与函数y=x(x∈R)不仅对应关系相同,而且定义域也相同,所以这个函数与函数y=x(x∈R)是同一个函数.(3),0,||,0,x xy xx x-<⎧===⎨⎩它与函数y=x(x∈R)的定义域都是实数集R,但是当x<0时,它的对应关系与函数y=x(x∈R)不相同.所以这个函数与函数y=x(x∈R)不是同一个函数.(4)2({0})nm n n n nn==∈≠∣,它与函数y=x(x∈R)的对应关系相同但定义域不相同.所以这个函数与函数y=x(x∈R)不是同一个函数.学习完本节的内容后,老师给学生留出时间P66思考题.思考答案:相同点:初中与高中所学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一样的,即两种对应关系满足的条件相同,对x的每一个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y与之对应.不同点:前者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后者是从集合观点出发,用两个非空数集的对应关系定义的.(三)课堂练习1. 已知函数6()1f x x =-(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2).求()1f -,()12f 的值.解:(1)根据题意知10-≠x 且40x +≥,∴4≥-x 且1≠x ,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4,1)(1,)-⋃+∞.(2).6(1)32-=--f 6638(12)41211111==-=--f . 2. 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同一函数:(1). 1y x =+与211x y x -=- (2). 2 1y x =+与21s t =+(3). 2y x =与()20.y x x =≥解:(1).不是同一函数,因为定义域不同,前者定义域为R ,后者定义域为{}|1x x ≠(2).是同一函数,虽然变量不同,但不改变意义;(3).不是同一函数,因为定义域不同.(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板书设计:3.1.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2.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3.区间4.相同函数:定义域,对应关系相同。
函数的概念说课稿3人教课标版(优秀教案)

《函数的概念》说课稿阳泉二中张涛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新课标必修1中函数的概念。
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法与学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设计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函数是中学数学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函数思想也是整个高中数学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它不仅对所学过的集合作了巩固和发展,而且也是学好后继知识的基础和工具。
函数的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社会、经济及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概念及其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已广泛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层面看:学生在初中初步探讨了函数的相关知识,通过高一“集合”的学习,对集合思想的认识也日渐提高,为重新定义函数提供了知识保证。
从学生能力层面看: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初步具备了学习函数概念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函数概念的本质、抽象的函数符号f(x) 的意义,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经历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渗透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深化函数概念,体会数学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辨证思想。
同时感受数学的抽象性和简洁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容易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要体现出新课标下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学难重点】重点:理解函数的概念;难点:理解函数符号()的含义。
[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教学目标和难重点的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及精髓,带着目标去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法与学法选择.问题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采取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串为主线,通过设置几个具体问题情景,发现两个变量的关系,让学生归纳、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本质。
《函数及其表示》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函数及其表示》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函数及其表示》。
对于这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函数的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以为教育阶段,学习了函数的描述性概念,接触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本章学习的函数的概念、基本性质与后续将要学习的基本初等函数(i)和(ii)是函数学习的第二阶段,是对函数概念的'再认识阶段;第三阶段在选修系列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使函数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因此函数及其表述这一节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函数的思想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学好这章不仅在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函数思想、方法方面,将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
本小结介绍了函数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我将本小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函数概念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函数图象的教学。
这里我主要谈谈函数概念的教学。
函数概念部分分用三个实际例子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探寻变量和变量对应关系,结合初中学习的函数理论,在集合论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建构出函数概念,体验结合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1)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并且知道韩式是变量间的相互依赖关系(2)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经步入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3)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明显二、目标分析根据《函数的概念》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理解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并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一册)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第一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3.1.1函数的概念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出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数学概念中的作用.(重点、难点)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重点)3.能够正确使用区间表示数集.(易混点)1.通过学习函数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素养.2.借助函数定义域的求解,培养数学运算素养.3.借助f(x)与f(a)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素养.1.函数的概念定义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三要素对应关系y=f(x),x∈A定义域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值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函数值的集合{f(x)|x∈A}思考1:(1)有人认为“y=f(x)”表示的是“y等于f与x的乘积”,这种看法对吗?(2)f(x)与f(a)有何区别与联系?提示:(1)这种看法不对.符号y=f(x)是“y是x的函数”的数学表示,应理解为x是自变量,它是关系所施加的对象;f是对应关系,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解析式,可以是图象、表格,也可以是文字描述;y是自变量的函数,当x允许取某一具体值时,相应的y值为与该自变量值对应的函数值.y=f(x)仅仅是函数符号,不表示“y等于f 与x的乘积”.在研究函数时,除用符号f(x)外,还常用g(x),F(x),G(x)等来表示函数.(2)f(x)与f(a)的区别与联系:f(a)表示当x=a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而f(x)是自变量x的函数,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变量,f(a)是f(x)的一个特殊值,如一次函数f(x)=3x+4,当x=8时,f(8)=3×8+4=28是一个常数.2.区间及有关概念(1)一般区间的表示设a,b∈R,且a<b,规定如下:定义名称符号数轴表示{x|a≤x≤b}闭区间[a,b]{x|a<x<b}开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定义R{x|x≥a}{x|x>a}{x|x≤a}{x|x<a}符号(-∞,+∞) [a,+∞)(a,+∞)(-∞,a](-∞,a)思考2:(1)区间是数集的另一种表示方法,那么任何数集都能用区间表示吗?(2)“∞”是数吗?如何正确使用“∞”提示:(1)不是任何数集都能用区间表示,如集合{0}就不能用区间表示.(2)“∞”读作“无穷大”,是一个符号,不是数.以“-∞”或“+∞”作为区间一端时,这一端必须是小括号.1.函数y=1x+1的定义域是()A.[-1,+∞)B.[-1,0) C.(-1,+∞) D.(-1,0) C[由x+1>0得x>-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2.若f(x)=11-x2,则f(3)=________.-18[f(3)=11-9=-18.]3.用区间表示下列集合:(1){x|10≤x≤100}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2){x|x>1}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1)[10,100](2)(1,+∞)[结合区间的定义可知(1)为[10,100],(2)为(1,+∞).]函数的概念【例1】(1)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①f(x)=-2x3与g(x)=x-2x;②f(x)=x与g(x)=x2;③f(x)=x0与g(x)=1x0;④f(x)=x2-2x-1与g(t)=t2-2t-1.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2)判断下列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①A=N,B=N*,对应法则f:对集合A中的元素取绝对值与B中元素对应;②A={-1,1,2,-2},B={1,4},对应法则f:x→y=x2,x∈A,y∈B;③A={-1,1,2,-2},B={1,2,4},对应法则f:x→y=x2,x∈A,y∈B;④A={三角形},B={x|x>0},对应法则f:对A中元素求面积与B中元素对应.(1)C[①f(x)=-2x3=|x|-2x与g(x)=x-2x的对应法则和值域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②g(x)=x2=|x|与f(x)=x的对应法则和值域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③f(x)=x0与g(x)=1x0都可化为y=1且定义域是{x|x≠0},故是同一函数.④f(x)=x2-2x-1与g(t)=t2-2t-1的定义域都是R,对应法则也相同,而与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故是同一函数.由上可知是同一函数的是③④.故选C.](2)[解]①对于A中的元素0,在f的作用下得0,但0不属于B,即A中的元素0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所以不是函数.②对于A中的元素±1,在f的作用下与B中的1对应,A中的元素±2,在f的作用下与B中的4对应,所以满足A中的任一元素与B中唯一元素对应,是“多对一”的对应,故是函数.③对于A中的任一元素,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如±1对应1,±2对应4,所以是函数.④集合A不是数集,故不是函数.]1.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1)A,B必须是非空实数集.(2)A中任意一元素在B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一对多”的不是函数关系.2.判断函数相等的方法(1)先看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同,则不相等;(2)若定义域相同,再化简函数的解析式,看对应关系是否相同.1.下列四个图象中,不是函数图象的是()A B C DB[根据函数的定义知:y是x的函数中,x确定一个值,y就随之确定一个值,体现在图象上,图象与平行于y轴的直线最多只能有一个交点,对照选项,可知只有B不符合此条件.故选B.]2.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等函数的是()A.y=x+1与y=x2-1 x-1B.y=x2+1与s=t2+1C.y=2x与y=2x(x≥0)D.y=(x+1)2与y=x2B[A,C选项中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D选项中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故A,C,D错误,选B.]求函数值【例2】设f(x)=2x2+2,g(x)=1x+2,(1)求f(2),f(a+3),g(a)+g(0)(a≠-2),g(f(2)).(2)求g(f(x)).[思路点拨](1)直接把变量的取值代入相应函数解析式,求值即可;(2)把f(x)直接代入g(x)中便可得到g(f(x)).[解](1)因为f(x)=2x2+2,所以f(2)=2×22+2=10,f(a+3)=2(a+3)2+2=2a2+12a+20.因为g(x)=1x+2,所以g(a)+g(0)=1a+2+10+2=1a+2+12(a≠-2).g(f(2))=g(10)=110+2=112.(2)g(f(x))=1f(x)+2=12x2+2+2=12x2+4.函数求值的方法(1)已知f(x)的表达式时,只需用a替换表达式中的x即得f(a)的值.(2)求f(g(a))的值应遵循由里往外的原则.3.已知f(x)=x3+2x+3,求f(1),f(t),f(2a-1)和f(f(-1))的值.[解]f(1)=13+2×1+3=6;f(t)=t3+2t+3;f(2a-1)=(2a-1)3+2(2a-1)+3=8a3-12a2+10a;f(f(-1))=f((-1)3+2×(-1)+3)=f(0)=3.求函数的定义域[探究问题]1.已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定义域时,能否可以对其先化简再求定义域?提示:不可以.如f(x)=x+1x2-1.倘若先化简,则f(x)=1x-1,从而定义域与原函数不等价.2.若函数y=f(x+1)的定义域是[1,2],这里的“[1,2]”是指谁的取值范围?函数y=f(x)的定义域是什么?提示:[1,2]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函数y=f(x)的定义域是x+1的范围[2,3].【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x)=2+3x-2;(2)f(x)=(x-1)0+2x+1;(3)f(x)=3-x·x-1;(4)f (x )=(x+1)2x +1-1-x .[思路点拨] 要求函数的定义域,只需分母不为0,偶次方根中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即可.[解] (1)当且仅当x -2≠0,即x ≠2时, 函数f (x )=2+3x -2有意义,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2}.(2)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x -1≠0,2x +1≥0,x +1≠0,解得x >-1且x ≠1,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且x ≠1}.(3)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3-x ≥0,x -1≥0,解得1≤x ≤3,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1≤x ≤3}.(4)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x +1≠0,1-x ≥0,解得x ≤1且x ≠-1,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1且x ≠-1}.(变结论)在本例(3)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函数y =f (x +1)的定义域. [解] 由1≤x +1≤3得0≤x ≤2. 所以函数y =f (x +1)的定义域为[0,2].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1)若f(x)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2)若f(x)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3)若f(x)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集合.(4)若f(x)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几个部分定义域的交集.(5)若f(x)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符合实际问题,使实际问题有意义.1.对于用关系式表示的函数.如果没有给出定义域,那么就认为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的集合.这也是求某函数定义域的依据.2.函数的定义主要包括定义域和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因此,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时,就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完全一致,完全一致的两个函数才算相同.3.函数符号y=f(x)是学习的难点,它是抽象符号之一.首先明确符号“y =f(x)”为y是x的函数,它仅仅是函数符号,不是表示“y等于f与x的乘积”.1.思考辨析(1)区间表示数集,数集一定能用区间表示.()(2)数集{x|x≥2}可用区间表示为[2,+∞].()(3)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4)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5)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答案](1)×(2)×(3)√(4)×(5)×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x相等的是()A.y=(x)2B.y=x211 C .y =|x | D .y =3x 3D [函数y =x 的定义域为R ;y =(x )2的定义域为[0,+∞);y =x 2=|x |,对应关系不同;y =|x |对应关系不同;y =3x 3=x ,且定义域为R .故选D.]3.将函数y =31-1-x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 (-∞,0)∪(0,1] [由⎩⎪⎨⎪⎧ 1-x ≥0,1-1-x ≠0,解得x ≤1且x ≠0,用区间表示为(-∞,0)∪(0,1].]4.已知函数f (x )=x +1x ,(1)求f (x )的定义域;(2)求f (-1),f (2)的值;(3)当a ≠-1时,求f (a +1)的值.[解] (1)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必须使x ≠0,∴f (x )的定义域是(-∞,0)∪(0,+∞).(2)f (-1)=-1+1-1=-2,f (2)=2+12=52. (3)当a ≠-1时,a +1≠0,∴f (a +1)=a +1+1a +1.。
高中必修第一册统编人教A版《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优秀教学导学案

【新教材】3.1.2函数的表示法(人教A版)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难点: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什么才算“恰当”?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一、预习导入阅读课本67-68页,填写。
1.函数的表示法2.分段函数(1)分段函数就是在函数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的函数.(2)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各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 ;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是.[点睛](1)分段函数虽然由几部分构成,但它仍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1, — 2w x w 0)(2)分段函数的“段”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是不等长的.如y= 其“段”是不等x, 0<x<3,长的.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同上述三种方法表示. ( )(2)函数f(x) = 2x+ 1不能用列表法表示. ( )(3)函数的图象一定是定义区间上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 ( )(4)分段函数由几个函数构成. ( )x+ 1, x< 1,(5)函数f(x)= 是分段函数.( )-x+ 3, x>12.函数y = f(x)的图象如图,则f(x)的定义域是( )A.RB.( —8, 1) U (1 , +OO)C.( —8, 0) U (0 , +OO)D.(― 1,0)3.已知反比例函数 f (x)满足f(3) =—6, f (x)的解析式为题型一函数的定义例1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x (x C {1 , 2, 3,4, 5})个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y=f(x).跟踪训练一1 .已知函数f(x) , g(x)分别由下表给出.123£(X)321则f( g(1)) 的值为;当g ( f (x)) =2 时,x=题型二分段函数求值|x-1|-2, |x|<1,例2 已知函数f (x) = 1寸x|>1.(1)求f(?N??)的值;(2)若f(x) =1 ,求x的值 3跟踪训练二x2+2, x<2,1. 函数f(x)= 4 若f(x o) = 8,则x0= .二x , x> 2.5题型三求函数解析式例 3 (1)已知f(x+1)= ??-3x+2,求f(x);(2)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且满足f(0)=1,f(x+1)-f(x)=2x, 求f(x)的解析式;(3)已知函数f(x)对于任意的x都有f(x)+2f(-x)=3x-2, 求f(x).跟踪训练三1.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x))=2x-1, 求f(x)的解析式;2.已知f( vx+1)=x+2 vx,求f(x)的解析式;3.设函数f(x)满足f(x)+2f (-) =x(x w 0),求f(x). x题型四函数的图像及应用例4 1.函数f(x) = |x - 1|的图象是( )B C D2.给定函数 f(x) = x + 1,g(x) = (x + 1)2,x CR(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f (x ) ,g (x )的图像;(2) ?x CR,用M(x)表示f(x),g(x)中的较大者,记为 M(x) = max{f(x) ,g(x)}.请分别用图像法和解析法表示函数M(x).跟踪训练四1 .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f(x)的解析式是 .b, a>b,2.若定义运算 aOb=则函数f(x) =xO(2—x)的值域为 ______________ .a, a< b.题型五 函数的实际应用例5下表是某校高一(1)班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度几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及班级及班级平均分表:A 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王伟 98 87 91 92 88人 95 张城 90 76 88 75 86 80 赵 磊 68 65 73 72 75 82 班平均分88. 278. 385. 480. 375. 782. 6请你对这三们同学在高一学年度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一个分析.堂检测2.已知 f(W)=x,贝Uf(x)=()1+x1.若 f(x)={x-3, x >10, ,f(f(x+ 6)), x<则f(5)的值为(10 ,A.8B.9C.10D.11B二1+x D.M x x+13.若f(x)对于任意实数x恒有3f(x)-2f(-x)=5x+1, 则f(x)=( A.x+1 B.x-1C.2x+1D.3x+34.函数f(x)=2x , 0 < x < 1,{2, 1 < ??< 2,的值域是( ) 3, x >2A.RB.[0,+ 8)C.[0,3]5.已知函数D.[0,2] U {3}f(x)6.已知f(x) 为二次函数,其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3),且过原点,求f(x)的解析式.7.某商场新进了10台彩电,每台单价3 000元,试求售出台数x与销售额y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用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表示出来答案小试牛刀1 . (1) X (2) ,(3) X (4) X (5 ),2. C一183. y =——x自主探究例1【答案】见解析【解析】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数集{1,2, 3,4, 5}.用解析法可将函数y=f (x)表示为y=5x, x C {1 , 2, 3,4, 5}用列表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用图像法可将函数 y=f(x)表示为25 -g20 -•15 -*10 -■5 - •1I1K 1 ."(7] |2~3~4~5^跟踪训练一【答案】1 1【解析】由于函数关系是用表格形式给出的,知 g (1) =3,,f ( g(1)) =f (3) =1.由于g (2) =2,,f (x)=2, ■. x = 1.例2 【答案】(1) A (2)±\211,3 【解析】(1)因为f 2 = 2-1 -2=-2,=;,若 |x| < 1,则 |x - 1| —2=;,得 x=;或 x=一:. 3 3 3 3因为|x| < 1,所以x 的值不存在;若|x|>1 ,则彳导 x =±\2,符合 |x| >1.I i- x 3所以若f(x) =1, x 的值为士 \2.3跟踪训练二【答案】—m 或10【解析】解析:当 xo<2时,f(x o)=x0+2=8,即x2=6,xo= 一 \ 6或 xo= 6(舍去);~ ,1所以f f 2 =f3 14— = -------------- = ---23 2131 +— -2-(2)f(x), , 4当Xo>2 时,f(x 0)= -Xo , Xo= 10. 5综上可知,Xo=—{§或Xo= 1 0.例3【答案】见解析【解析】(1)(方法一)令x+1=t,则x=t-1.将x=t-1 代入f(x+1)= ?%3x+2,得f(t尸(?? 1)2-3(t-1)+2= /5t+6, f(x)= ??-5x+6.(方法二)「f(x+1)= ?f -3x+2= ?f+2x+1-5x-5+6= (?4 1)2-5(x+1)+6, • . f(x户?f-5x+6.(2)设所求的二次函数为f(x)=a ?5+bx+c(a w。
统编人教A版数学高中必修第一册《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1+x
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1].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
六、板书设计
1.定义
3.1.1 函数的概念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2.区间
七、作业
课本 67 页练习、72 页 1-5
本节课主要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活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
题型三
区间
例 3 已知集合 A={x|5-x≥0},集合 B={x||x|-3≠0},则 A∩B 用区间可表示为
.
【答案】(-∞,-3)∪(-3,3)∪(3,5]
【解析】∵A={x|5-x≥0},∴A={x|x≤5}.
∵B={x||x|-3≠0},∴B={x|x≠±3}.
∴A∩B={x|x<-3 或-3<x<3 或 3<x≤5},
.
x+1
x+1
x+1
6
∵
4
≠0,∴y≠3,
x+1
3x-1
∴y=
的值域为{y|y∈R 且 y≠3}.
x+1
12 15
2
2
④(换元法)设 t= x-1,则 t≥0 且 x=t +1,所以 y=2(t +1)-t=2 t- + ,由 t≥0,再结合函
4 8
15
数的图象(如图),可得函数的值域为 ,+∞.
1.试判断以下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 ①f(x)=
√x
x
x
,g(x)=x-1;
x
②f(x)= ,g(x)= ;
√x
2
③f(x)=√(x + 3) ,g(x)=x+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 函数的概念1.通过丰富的买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2.用集合与对应的思想理解函数的概念;3.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深刻含义;4.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1.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2.教学难点:函数的概念及符号()y f x =的理解。
一、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 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 ,在集合B 中都有 的数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 x ∈A .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 ;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 x ∈A }叫做函数的 . 二、区间三、函数的三要素: 、 、 。
四、判断函数相等的方法: 、 。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 初中学习的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定义 名称 符号 数轴表示{|}x a x b ≤≤ 闭区间 [a,b] {|}x a x b << 开区间 (a,b) {|}x a x b ≤<半开半闭区间 [a,b){|}x a x b <≤ 半开半闭区间 (a,b] {|}x x a ≥ {|}x x a > {|}x x b < {|}x x b ≤2.回顾初中学过哪些函数?二、探索新知 探究一 函数的概念问题1. 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到350km/h 后保持匀速运行半小时。
这段时间内,列车行进的路程S (单位:km )与运行时间t (单位:h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S=350t 。
1.思考:根据对应关系S=350t ,这趟列车加速到350km/h 后,运行1h 就前进了350km ,这个说法正确吗?问题2 某电气维修告诉要求工人每周工作至少1天,至多不超过6天。
如果公司确定的工资标准是每人每天350元,而且每周付一次工资,那么你认为该怎样确定一个工人每周的工资?一个工人的工资w (单位:元)是他工作天数d 的函数吗?2.思考:在问题1和问题2中的函数有相同的对应关系,你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吗?为什么?问题3 如图,是北京市2016年11月23日的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
如何根据该图确定这一天内任一时刻th 的空气质量指数的值I ?你认为这里的I 是t 的函数吗?问题 4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总支出金额食物支出金额r r (反映一个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质量越高。
上表是我国某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你认为该表给出的对应关系,恩格尔系数r是年份y的函数吗?3.思考:上述问题1~问题4中的函数有哪些共同特征?由此你能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吗?4.函数的概念:设A、B是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x) x∈A.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 x∈A }叫做函数的 .5.对函数符号y=f(x)的理解:(1)、y=f(x)为“y是x的函数”的数学表示,仅是一个函数符号, f(x)不是f与x相乘。
例如:y=3x+1可以写成f(x)= 3x+1。
当x=2时y=7可以写成f(2)=7想一想:f(a)表示什么意思?f(a)与f(x)有什么区别?6、思考:函数的值域与集合B什么关系?请你说出上述四个问题的值域?牛刀小试1.对于函数y=f (x),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y是x的函数②对于不同的x,y的值也不同③ f(a)表示当x=a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④ f(x)一定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式子表示出来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练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例 1. 函数的解析式是舍弃问题的实际背景而抽象出来的,它所反映的两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广泛地用于刻画同一类事物中的变量关系和规律。
例如,正比例函数)0(≠=k kx y 可以用来刻画匀速运动中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一定密度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等。
试构建一个问题情境,使其中的变量关系可以用解析式y=x(10-x)来描述。
探究二 区间的概念设a ,b 是两个实数,而且a<b,我们规定:⒈满足不等式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 ,b] ⒉满足不等式a<x<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 ,b)⒊满足不等式a ≤x<b 或a<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表示为[a ,b )或(a ,b]这里的实数a ,b 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实数集R可以用区间表示为(,)-∞+∞,把“∞”读作“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
注意:(1).区间(a,b ),必须有b>a ; (2).区间只能表示数集; (3).区间不能表示单元素集; (4).区间不能表示不连续的数集; (5).区间的左端点必须小于右端点; (6).区间都可以用数轴表示;(7).以“-∞”或“+∞”为区间的一端时,这一端必须是小括号. 牛刀小试试用区间表示下列实数集合 (1) {x|5 ≤ x<6} (2) {x|x ≥9}(3) {x|x ≤ -1} ∩{x| -5 ≤ x<2}例2 已知函数213)(+++=x x x f(1)求函数的定义域.(2)求)32(),3(f f -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探究三 函数相等1.思考:一个函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如果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是什么?例3.下列函数哪个与函数y=x 相等.)4()3(;)2()()1(22332nn m x y v v u x y =====1.下列图象中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2.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x 相等的是( )3322.0,0,..)(.A xy D x x x x y C x y B x y =⎩⎨⎧<->===3.函数y =x 2-2x 的定义域为{0,1,2,3},那么其值域为( )A .{-1,0,3}B .{0,1,2,3}C .{y |-1≤y ≤3}D .{y |0≤y ≤3} 4.函数f (x )=x -4+1x -5的定义域是________. 5.已知函数f (x )=x +1x,(1)求f (x )的定义域; (2)求f (-1),f (2)的值;(3)当a ≠-1时,求f (a +1)的值.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 是x 的函数.其中x 叫自变量,y 叫因变量.2.(1)一次函数 (2)正比例函数 (3)反比例函数 (4)二次函数 二、探究一 1.不正确。
对应关系应为S=350t ,其中}1750|{},5.00|{11≤≤=∈≤≤=∈s s B s t t A t问题2 是函数,对应关系为w=350d,其中},6,5,4,3,2,1{2=∈A d}2100,1750,1400,1050,700,350{2=∈B w 。
2.不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一样。
问题3 是,t 的变化范围是}240|{A 3≤≤=t t ,I 的范围是}1500|{I B 3<<=I 。
问题4 y 的取值范围是}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A 4=,}10|{B 4≤<=r r r 的取值范围是, 恩格尔系数r 是年份y 的函数。
3.共同特征有:(1)都包含两个非空数集,用A ,B 来表示; (2)都有一个对应关系;(3)尽管对应关系的表示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有如下特性:对于数集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按照对应关系,在数集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和它对应。
5.想一想:一般地,f(a )表示当x=a 时的函数值,是一个常量。
f(x )表示自变量x 的函数,一般情况下是变量。
6.函数的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问题1和问题2中,值域就是集合B 1和B 2;问题3和问题4中,值域是B3和B4的真子集。
牛刀小试 B例1 解:长方形的周长为20,设一边长为x ,面积为y ,那么y=x(10-x).其中,x 的取值范围是}100|{A <<=x x ,y 的取值范围是}250|{B ≤<=y y ,对应关系f 把每一个长方形的边长x ,对应到唯一确定的面积x(10-x).牛刀小试 (1)[5,6) (2)),9[+∞]1,5[)2,5[]1,3--=--∞- )(( 例2 解:(1)3+x 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x|x ≥-3},21+x 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是{x|x ≠-2},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就是}2,3|{-≠-≥x x x 且 . (2)123133)3(-=+-++-=-f83333833112321332)32(+=+=+++=f(3)因为a>0,所以)1(),(-a f a f 有意义。
213)(+++=a a a f , 11221131)1(+++=+-++-=-a a a a a f 探究三 1.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函数的值域由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所确定;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例 3.解:),0()(12≥==x x x y )(这个函数与)(R x x y ∈=对应关系一样,定义域不同,所以和函数y=x 不相等。
)()2(33R v v v u ∈==,这个函数与)(R x x y ∈=对应关系一样,定义域相同,所以和函数y=x 相等。
⎩⎨⎧<≥===0,0,||32x x x x x x y )(,这个函数和)(R x x y ∈=定义域相同,但是当x<0时,它的对应关系为x y -=,所以和)(R x x y ∈=不相等。
(4)}0|{2≠==n n n nn m 的定义域是,这个函数与)(R x x y ∈=对应关系一样,但的定义不同,所以和)(R x x y ∈=不相等。
达标检测1.【解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任意的一个x 都存在唯一的y 与之对应,而A 、B 、D 都是一对多,只有C 是多对一.故选C.【答案】 C2.【解析】 函数y =x 的定义域为R ;y =(x )2的定义域为[0,+∞);y =x 2=|x |,对应关系不同;y =⎩⎪⎨⎪⎧x ,(x >0)-x ,(x <0,对应关系不同;y =3x 3=x ,且定义域为R .故选D. 【答案】 D3.【解析】 当x =0时,y =0;当x =1时,y =1-2=-1;当x =2时,y =4-2×2=0;当x =3时,y =9-2×3=3,∴函数y =x 2-2x 的值域为{-1,0,3}.【答案】 A4.【解析】 ∵函数f (x )=x -4+1x -5,∴⎩⎪⎨⎪⎧x -4≥0x -5≠0,解得x ≥4,且x ≠5, ∴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4,5)∪(5,+∞). 【答案】 [4,5)∪(5,+∞)5【解】 (1)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必须使x ≠0,∴f (x )的定义域是(-∞,0)∪(0,+∞). (2)f (-1)=-1+1-1=-2,f (2)=2+12=52.(3)当a ≠-1时,a +1≠0,∴f (a +1)=a +1+1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