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小喷泉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气体可以压缩和膨胀的性质2.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内容有趣的喷泉——气体的特性探究教学步骤一、目的意识培养(5分钟)教师先介绍本次课程实验主要内容和目的,让孩子们了解本节课的实验活动将探究气体的特性。

二、燃烧烛火的实验(10分钟)先让孩子们燃起一根蜡烛,在观察燃烧的同时,用手指按压蜡烛的烟口,比较一下按压前后烟口的变化。

引导孩子发现,烟口被压缩后产生了气体的膨胀,释放出了白色的烟雾。

三、喷水的实验(10分钟)教师在实验室中放置一个充气球,将充气球上的气阀开启,用射流水枪对气阀进行喷水,引导孩子们观察水的流动情况和充气球的变化。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到气体也能像水一样流动,同时能对周围物体产生作用力。

四、制作水枪的实验(20分钟)制作水枪这一环节,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纸杯、吸管、胶带等材料,让孩子们自行制作水枪。

制作完成后,教师在室内放置一个气球,利用制作好的水枪向气球喷水,观察气球的变化。

带着孩子探讨,为什么气球会因为被喷到水而变形呢?五、讨论探索环节(25分钟)孩子们根据实验,讨论探存气体可以压缩和膨胀的性质,同时探究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气球被喷水后会变形?为什么燃烧烟口被压缩后会膨胀?通过探究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气体有压缩和膨胀的性质,并且可以了解到这种性质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怎样起作用的。

六、总结回顾(5分钟)在探究完气体的压缩和膨胀性质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口述和回顾探究的内容,以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和加深记忆。

教学效果评价在本节课的实验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探究与气体相关的实验内容,加深了对气体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课程设计,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思维和探究欲望,并提高了其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教案名称:有趣的喷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喷泉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制作小型喷泉模型,加深对喷泉的理解。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者小黑板准备2. 小型喷泉模型制作材料:透明塑料瓶、彩色纸、彩色贴纸、水泥、水、小型水泵、小灯泡、电线等。

3. 实验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安全的实验场地、实验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看PPT或者给出一些图片,引发学生对喷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提出对喷泉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喷泉会喷水?喷泉的水从哪里来?喷泉的水为什么会往上喷?等等。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给学生普及喷泉的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重力、液体压力等概念的介绍。

2. 通过示意图或者PPT给学生展示喷泉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加深他们对喷泉原理的理解。

三、实验制作(30分钟)1. 给学生分发实验材料,让他们按照操作步骤逐步制作小型喷泉模型。

步骤:a. 制作喷泉的容器:将透明塑料瓶剪去底部,并用彩色纸和彩色贴纸装饰。

b. 制作喷泉的喷嘴:用小刀在塑料瓶的侧面钻一个小孔,然后将小型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到喷嘴上。

c. 将喷泉的容器固定在一块水泥板上,并将小灯泡通过电线连接到电源上。

d. 将水泵放入水中,并将电源插上电源插座。

可以看到小型喷泉开始喷水,并且有彩色灯光效果。

四、实验观察(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喷泉中水从哪里来,以及喷泉的水从喷嘴往上喷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讨论:水从喷泉喷出时,为什么会形成水柱?喷泉的喷水高度与水泵的功率有关吗?当喷泉的容器不同形状时,喷水效果有变化吗?五、知识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总结喷泉实验的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引导学生回答提前导入的问题,并对喷泉的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简单概括。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其他有趣的喷泉实验,例如:冰柱喷泉、气泡喷泉等,让学生自行尝试制作和观察。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喷泉形成的原理,知道水压和空气压力对喷泉的影响。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喷泉形成的原理,即水压和空气压力的作用。

(2)指导幼儿成功完成简单的喷泉实验。

2、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较为抽象的水压和空气压力的概念。

(2)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的操作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喷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喷泉的形态和特点。

2、实验探究法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喷泉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喷泉形成的原理。

3、讨论交流法引导幼儿在实验后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促进幼儿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胶带、水盆、水等。

2、知识准备幼儿对水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水是流动的液体。

五、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喷泉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喷泉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喷泉是怎么形成的呢?(1)拿出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用手挤压瓶子,水会从瓶口流出。

(2)向幼儿解释,这是因为我们对瓶子施加了压力,水就被挤出来了。

(3)接着,拿出一个有吸管的塑料瓶,将吸管插入瓶中,用胶带固定好,瓶中装半瓶水。

(4)然后问幼儿,如果我们对着吸管吹气,会发生什么呢?(5)向幼儿讲解,当我们向吸管吹气时,瓶内的空气压力增大,水就会被压出来,形成喷泉。

3、幼儿实验(15 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实验材料。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将水洒到身上或地上。

(3)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吹气力度和角度,观察喷泉的变化。

4、分享与讨论(10 分钟)(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喷泉喷得高,有的喷得低。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与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与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与反思活动简介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喷泉。

在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喷泉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亲手制作一个小型喷泉。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喷泉的原理和制作方法;2.掌握浮力和重力的关系;3.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小型喷泉。

能力目标1.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2.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热爱。

教学准备1.准备基础物理实验器材:水泵、透明水管、多功能喷泉头、盆、水等;2.准备学生学习的资料:喷泉原理图、喷泉制作流程图;3.组织活动的教师需要提前熟悉喷泉制作的方法和流程,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活动难度。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绘制自己对喷泉的印象图,引导学生讨论喷泉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引入本次活动的话题。

实验探究1. 学习喷泉原理首先,介绍重力和浮力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水中浮游的物体是如何受到浮力的作用的。

然后,向学生展示喷泉制作的原理图,并介绍水泵、透明水管和多功能喷泉头的作用。

2. 制作小型喷泉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分工合作,制作一个小型喷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做法。

3. 实验结果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型喷泉,并听取同学的观点和改进意见。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小组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活动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得到的教训。

教师可以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1.实验探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活动的难度,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教学背景在大班的科学活动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此次科学活动主题为《有趣的喷泉》,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刺激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2.了解自来水的使用方法;3.掌握将水喷出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2.培养幼儿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关注生活现象,热爱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喷泉的图片,通过感性的方式引入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教师问幼儿们是否见过喷泉,那么喷泉是如何喷出水来的呢?幼儿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讲解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对喷泉的形成原理进行简单讲解,让幼儿可以从表面的现象中了解到其中的原理。

接着,教师介绍喷泉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泵抽水送入到喷泉中心,形成一个水柱,在喷泉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往上喷水。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如何才能让水成为喷泉的形式。

第三步:实践教师向幼儿们发放自来水管和瓶子,让幼儿们通过实践来感受将水喷出的方法是什么,怎样能够让水喷出来。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们一起尝试使用水管来喷水,感受自来水的使用方法。

第四步:总结通过实践,幼儿们已经掌握了将水喷出来的方法。

教师可以再次向幼儿们进行讲解,让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喷泉的形成和工作原理。

接着,教师可以问询幼儿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澄清幼儿的困惑和疑问。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幼儿们梳理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将水喷出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增进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喷泉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喷泉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剪刀、胶带、水、色素。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确保安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个喷泉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喷泉是如何工作的吗?2.制作喷泉(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a.将塑料瓶剪去底部,留下瓶身和瓶盖。

b.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插入吸管。

c.将吸管另一端剪成斜口,以便更好地吸收水。

d.用胶带将瓶身和瓶盖固定在一起,确保密封。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制作。

3.观察实验现象(2)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发现喷泉的原理。

4.分析实验结果(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吸管中的水会流动?它是如何产生喷泉效果的?5.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不同形状的喷泉。

(2)幼儿展示自己的设计,并相互交流心得。

(2)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观察仔细,能够发现喷泉的原理。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激发。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幼儿对实验操作不熟悉,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制作喷泉的步骤讲解与操作:教师可以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强调关键步骤,如“我们要把塑料瓶的底部剪掉,但要注意安全,可以请小朋友来帮忙递剪刀,我们一起数数,1,2,3,剪!”2.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喷泉原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观察来帮助幼儿理解,如“大家看看,水是怎么进到吸管里的?它为什么会流出来呢?”二、教学难点1.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话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细节,例如,“现在我们慢慢倾斜瓶子,看看水是怎么动的?有没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喷泉吗?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幼儿A:“我见过喷泉,水就像雨一样喷出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喷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喷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喷泉》含反思一、教案设计目标1. 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 能够察看喷泉的流动和变化3. 发觉喷泉中的气泡和水的颜色变化4. 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水的运动和喷泉带来的水汽、水滴5. 发挥幼儿的古怪心和探求欲,培育其科学探究本领和察看本领二、教学法及活动布置1. 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2. 活动布置:活动一:探究喷泉的原理1. 介绍喷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察看喷泉的水流动态,让幼儿感受水的流动和泡沫带来的气味3. 搭配图示和实物让幼儿理解喷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活动二:察看喷泉的特别效果1. 引导幼儿认真察看喷泉的水流动态,看看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变化2. 察看喷泉的光谱效果,引导幼儿发觉水的颜色变化3. 察看喷泉中的气泡变化,讨论气泡的大小、形状和运动轨迹活动三:体验喷泉的水汽和水滴1. 引导幼儿站在喷泉旁边,感受水汽和水滴的特点和运动2. 引导幼儿伸手触摸喷泉的水流和水滴,感受水的流动和凉快活动四:小组比赛——谁更高!1. 依照分组,让幼儿分别用两个样品瓶来制作本身的“喷泉”2. 竞比谁的喷泉喷得更高、更多3. 讨论喷泉的工作原理和各自制作中的不同之处三、反思本次教案选取了探究式教学法,先是通过介绍喷泉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到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然后引导幼儿察看、发觉和探究喷泉的流动和变化,从味道、光谱效果、气泡和水滴等方面,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喷泉的特别魅力和效果。

在进行“小组比赛——谁更高!”环节中,让幼儿本身动手制作本身的“喷泉”,培育幼儿实践本领和制造力,通过比赛激发幼儿古怪心。

幼儿能够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发挥本身自动性和探求欲,并在比赛中巩固和拓展学习成果。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觉有些幼儿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活跃等问题,让老师在引导和管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细致的察看和引导。

此外,本教案呼吁幼儿运用肯定的科学概念和学问来发觉和对现象进行解释,对幼儿的认知程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和流动性。

2.探究水流的原理和变化规律。

3.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发展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材料:–多个不同形状的塑料管(长度5-10cm,直径0.5-1cm);–短管连接器–透明小瓶–颜料–纸巾2.数据收集:在活动前搜集关于喷泉的图片和视频以及相应的内容资料。

三、活动过程1. 手工制作教师把材料放在教室中央,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材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尝试制作喷泉。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室中央设立工作区,讨论设计并制作喷泉,需要所有组员的配合,共同完成。

3. 舞台展示要求小组按照时间顺序,顺序地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喷泉制作成果。

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和教师评选出最佳的喷泉及提供建议。

四、教学反思这是一次学生参与度极高、知识密度丰富的活动,每个小组的合作和展示都非常出色。

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活动设计需要更加细化在本活动中,存在一些未确定的细节,例如是否可以使用颜料、制作时水瓶内的水应如何添加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同时在保持探究活跃性的前提下,确保活动的秩序和安全性。

2. 知识体系需要完善对于学生而言,喷泉的展示只能说明他们在制作上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不能充分说明他们对喷泉原理和流动规律掌握的情况。

未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水流的原理。

3. 学生需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活动的性质,学生在制作方面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次尝试、注意观察、注重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3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3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视觉暂留造成的奇妙现象。

2、在游戏中体会两种颜色相配的陀螺旋转后会产生新颜色的奇妙现象,并能认真记录。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知陀螺转动时颜色的奇妙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奇妙的视觉暂留现象。

活动准备塑料陀螺(幼儿人手一个)自制彩色卡片若干实验大记录表一张幼儿实验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份)油画棒有关视觉暂留的几种玩具活动过程一、出示陀螺,幼儿自由探索,激发兴趣。

1、玩陀螺师:宝贝们,大家快来看看,图片上的两位小朋友在玩什么呢?他们看起来玩的很开心。

大家玩过陀螺吗?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呢,一会儿就让你的陀螺宝宝随着音乐一起舞蹈吧!音乐一停,陀螺宝宝的舞蹈也要暂停,他们要休息一会儿。

宝贝们听明白了吗?好,跳起来喽!(播放音乐)大家玩的开心吗?请你们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2、引出彩色卡片师:刚才老师也玩了玩,确实很好玩,可是我的陀螺宝宝说“我有点冷,我不想玩了”。

哦,原来寒冷的冬天到了,陀螺宝宝也怕冷,所以他不愿意和我玩了,不过,没关系的,侯老师给它准备了一顶好看的帽子,这样,它出来跳舞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冷了。

大家看我给陀螺宝宝选择的小帽子吧。

(出示彩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卡片颜色)好,现在我要请它跳舞给你们看了。

(音乐开始,教师分组给幼儿展示旋转的陀螺)3、尝试第一张卡片师:有的小朋友说他也想来试一试,那我们快来试试吧,看看你们转动陀螺时能发现什么小秘密?现在请小朋友给你的陀螺宝宝戴好帽子,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试试吧!等陀螺宝宝停止跳舞以后把你发现的小秘密告诉我们。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教案名称:有趣的喷泉教学对象:大班幼儿(3-4岁)教学目标:1. 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观察和实践,体验喷泉的有趣与美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关于喷泉的图片或视频。

2. 实物材料:透明塑料瓶、彩色纸、彩色笔、剪刀、易拉罐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喷泉的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们介绍喷泉的基本概念,并与他们进行简单的讨论。

2. 通过提问引导:喷泉是什么?喷泉是怎么喷水的?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有喷泉?实践探索:3. 分组制作喷泉: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些实物材料,如透明塑料瓶、彩色纸、剪刀、彩色笔等。

4. 教师向幼儿解释喷泉的基本原理:通过将水倒入透明塑料瓶中,然后用手指捏住瓶口,将瓶子迅速翻转,松开手指,水就会喷出来。

5. 引导幼儿们按照上述原理,利用手中的实物材料自由发挥想象力制作喷泉。

可以用彩色纸制作花朵或其他装饰物,将其粘贴在透明塑料瓶的表面,然后按照原理演示喷泉效果。

6. 每个小组完成后,让幼儿们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喷泉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

巩固拓展:7. 幼儿表演:组织幼儿们进行喷泉表演,其中一个幼儿扮演喷泉,其他幼儿装饰成漂亮的花朵,然后一起演示喷泉的原理。

8. 画画:幼儿使用彩色笔或彩色纸制作自己心中的喷泉画,可以画一幅喷泉照片,也可以画一幅想象中的喷泉。

9. 反思总结:引导幼儿们讨论今天的活动,问他们喜欢制作喷泉吗?为什么喜欢?如果让你再设计一个喷泉,你会怎么做?教学效果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喷泉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幼儿在展示和表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其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和讨论内容,评价幼儿对喷泉的理解程度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1. 活动设置的难度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活动的流程是否清晰,指导是否详细。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水的奥秘》第三节《有趣的喷泉》。

主要内容围绕水的喷射原理展开,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喷泉的形成原因和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喷泉的基本概念,知道喷泉的形成原因。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喷泉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并掌握喷泉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喷泉实验器材、水、色素、透明杯、剪刀、胶带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喷泉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喷泉的形态。

(2)引导幼儿讨论:喷泉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 例题讲解(1)喷泉实验1:将色素滴入水中,用透明杯装满水,用胶带封口,用剪刀在杯底扎一个小孔,观察喷泉现象。

(2)喷泉实验2:改变小孔的大小和位置,观察喷泉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喷泉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知识讲解(1)讲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理解水压与喷泉高度的关系。

(1)让幼儿分享实验心得,交流观察到的喷泉现象。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高、更漂亮的喷泉?六、板书设计1. 喷泉的概念2. 喷泉的形成原因3. 喷泉实验步骤4. 喷泉与水压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独特的喷泉。

2. 答案要求:画出设计图,并简单描述喷泉的原理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喷泉的形成原理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实际喷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喷泉的原理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知喷泉的形成。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

3、大胆分享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感受其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瓶子若干(盖子另放,有的有孔、有的没孔)针管、塑料袋、牙签、气球;瓶盖有大小两个孔的饮料瓶;装水的整理箱5个。

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的视频。

《high歌》音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你见过喷泉吗?喷泉是什么样的?2、小结:小朋友在广场、公园都见过喷泉,有的向高处喷,有的喷泉是向四周喷的,有的喷泉是旋转喷的。

还有音乐喷泉,它会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变高变低、变长变短,还有水幕电影,喷泉的水会形成一道幕布,上面会演出电影。

这些都是人工喷泉。

3、提问:你知道喷泉的水是怎么喷出来的吗?4、小结:每个人工喷泉都有一个泵,它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喷泉。

二、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喷泉的方法。

1、观察材料,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材料可以做小喷泉?该怎么做小喷泉?2、幼儿尝试制作喷泉。

3、分享交流制作喷泉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小喷泉。

(2)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喷泉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刚刚做了许多小喷泉,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人做的,有的小朋友还会和别人合作。

有的小朋友用塑料袋、有的用针管、有的用气球、有的用饮料瓶,都是把水装进这些容器里,这些容器上还要有孔,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来,这样我们的小喷泉就做好了!三、探索孔的大小与水柱的关系。

1、观察新的材料,提问:瓶盖上有什么?如果用这个瓶盖做喷泉,大孔喷出的水柱和小孔喷出的水柱一样吗?大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小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猜想”一栏。

大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喷泉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喷泉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喷泉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本教学活动适用于大班儿童,旨在通过亲手制作小型喷泉的过程,引导儿童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2. 教学目标在本次课程中,儿童将能够:•理解水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如何设计和制作小型的喷泉;•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3.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塑料瓶、塑料管、输液针头、玻璃球、胶带、自来水、饮料纸杯等。

•工具准备:剪刀、钳子、扳手等。

4. 教学过程4.1 热身教师向学生介绍物理原理和喷泉构成,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进行引导。

4.2 实践操作4.2.1 制作喷泉架1.取一个塑料瓶,用剪刀将瓶口切下,留下底部的圆形部分。

2.将塑料管插入圆形部分中央的小孔中,用扳手固定好。

3.将输液针头固定在塑料管末端,用胶带固定。

4.2.2 制作喷泉喷头1.取一个塑料瓶,将瓶子底部割下,留下中间宽约5~6cm的环形部分。

2.在这个环形部分留下一个小孔,把玻璃球装进去。

3.将该环形部分沿着直径方向切开,并绕到圆周上,制成一个喷泉喷头。

4.将喷头置于喷泉架上,注意和输液针头保持一定距离。

4.2.3 制作水箱1.取一个饮料纸杯,将杯口切下,留下高度约在3cm左右的圆柱形部分。

2.在圆柱形部分的正中央,用剪刀或针尖穿一个小孔。

3.将喷泉架的输液管插入该小孔内,注意不能漏水。

4.2.4 喷泉调试1.高度调节。

将水箱中的水注满,将喷头置于水箱上方,使输液针头的高度和喷泉喷头的高度相等。

查看喷泉能否正常喷出。

对于高度不合适的喷泉,需适当调整。

2.压力调节。

调整水箱的高度和喷泉喷头的尺寸,可以改变喷泉中液体的流速和喷射距离。

需要反复尝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3 教学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制作的喷泉进行总结和反思,综合考虑手工制作的过程与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机械观念。

5. 教学反思这堂公开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创意和好奇心,也让我更加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自我探究的重要性。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水资源》,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喷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喷泉的基本概念,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喷泉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喷泉实验装置、水泵、水管、彩色纸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喷泉实验装置,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喷泉现象,引导幼儿思考喷泉的形成原因。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喷泉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水泵、水管等组成部分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喷泉实验,让幼儿观察并分析喷泉现象,引导幼儿理解喷泉形成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喷泉画,巩固喷泉知识。

5. 动手实践(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喷泉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喷泉2. 板书内容:(1)喷泉概念(2)喷泉形成原理(3)水泵、水管等组成部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简单的喷泉装置2. 答案:(1)准备一个透明玻璃瓶、一个气球、一根吸管、水等材料。

(2)将气球套在玻璃瓶口,用吸管将气球内的空气抽出来,使气球紧贴瓶口。

(3)向瓶内倒入水,待水满后,迅速将气球拿开,观察喷泉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喷泉观赏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喷泉。

(2)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喷泉装置,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培养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2.学习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喷泉的形成原理2.实验操作步骤3.记录实验结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学会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2.难点:喷泉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团队协作。

四、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材料(水、色素、气球、注射器、塑料瓶等)、记录表。

2.学具:每人一份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提出问题1.1教师出示PPT,展示各种喷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2提问:你们知道喷泉是怎么形成的吗?为什么水会从中间喷出来?2.探索喷泉的形成原理2.1教师讲解喷泉的形成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2.2再次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喷泉呢?3.实验操作步骤3.1教师展示实验操作步骤,讲解每一步骤的注意事项。

3.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记录实验结果4.1教师出示记录表,讲解填写方法。

4.2幼儿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5.分享与交流5.1每组派代表分享实验成果。

5.2全体幼儿讨论:哪个组的喷泉最有趣?为什么?6.2提问:你们觉得这次实验有趣吗?学到了什么?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幼儿掌握。

2.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探索能力。

4.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有趣现象。

2.家长引导幼儿讲述实验心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幼儿能掌握喷泉的形成原理,培养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知道大气压强的作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

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原理,知道大气压力的存在。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喷泉装置、水、容器、吸管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教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喷泉的景象,引发幼儿的兴趣。

3.2 演示:教师展示喷泉装置,向幼儿解释喷泉的原理。

3.3 实践:幼儿分组操作喷泉装置,亲身体验喷泉的产生。

3.4 探索: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喷泉与吸管的关系,探讨大气压力的作用。

3.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喷泉的原理,强调大气压力的存在。

第四章:活动拓展4.1 观察自然界中的喷泉现象,如喷泉、水柱等。

4.2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喷泉的设计和建造。

4.3 组织幼儿参观公园或公共场所的喷泉,感受喷泉的美感。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喷泉原理的理解程度。

5.2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讨论,评估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思考能力。

5.3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章:活动延伸6.1 科学小游戏:设计一个与喷泉原理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6.2 艺术创作:邀请幼儿用画笔描绘他们所观察到的喷泉现象,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6.3 家园共育:向家长发放活动延伸指南,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探讨生活中的喷泉现象。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7.2 互动式教学: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7.3 情感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勇于尝试。

第八章:安全措施8.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8.2 检查活动器材的安全性,确保无毒、无害、无破损。

8.3 教师需全程关注幼儿的活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喷泉的原理。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喷泉的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喷泉。

2.教学难点:掌握喷泉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剪刀、水、色素、滴管等。

2.环境准备:安静的操作环境,便于幼儿进行实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瓶,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2)教师出示吸管,请幼儿说出吸管的作用。

2.探究喷泉原理(1)教师示范制作喷泉:将塑料瓶剪开,插入吸管,用滴管将色素滴入瓶中,然后加水。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喷泉的形成过程,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3)幼儿分组讨论,尝试解释喷泉的原理。

3.制作喷泉(1)教师发放材料,指导幼儿分组制作喷泉。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幼儿完成喷泉制作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4.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塑料瓶,请幼儿猜测哪种瓶子制作喷泉效果最好。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猜测。

(2)教师提问:你们在制作喷泉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科学奥秘。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了喷泉的原理,并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喷泉。

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得到了锻炼。

同时,活动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喷泉原理,动手实践制作喷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喷泉工作的物理原理,并能够应用这些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喷泉吗?谁能告诉我喷泉是什么样子的?幼儿A:喷泉就是水从地下喷出来的。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精选2篇(一)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喷泉的原理和构造;2.观察和探索喷泉的工作原理;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喷泉模型或图片;2.水泵和水管;3.小喷嘴和喷头;4.各种颜色的染料;5.小容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喷泉模型向学生介绍喷泉的概念和种类,并引发学生对喷泉的好奇心。

2.实验1:利用水泵和水管建立一个喷泉模型。

3.实验2:探究喷泉中喷嘴的作用。

将不同颜色的染料加入小容器中,利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喷嘴观察喷泉的效果,并让学生解释原因。

4.小结:归纳和总结喷泉的原理和构造,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实验结果。

5.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附近的喷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度。

他们利用实验探究喷泉的原理,发现不同喷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能解释原因。

通过实践和观察,学生对喷泉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反思中,需要强调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鼓励他们多进行探究和实践。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精选2篇(二)大班音乐教案《小动物表演》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并通过音乐和动作模仿它们。

2.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卡通动物图片或玩具2.音乐播放器及相关音乐3.小动物面具或头饰4.教学反思表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喜欢的动物,展示卡通动物图片或玩具,让他们说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声音。

2.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与动物相关的音乐,如《小跳蛙》、《小猫追蝴蝶》等,让幼儿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中的动物动作进行模仿。

3.角色扮演(15分钟):分发小动物面具或头饰给幼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穿上面具或戴上头饰,并模仿动物的动作。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水的变化》,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喷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喷泉的形成原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喷泉现象。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动手制作简单的喷泉,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喷泉的形成原理,动手制作喷泉。

难点:理解喷泉形成的原因,合作完成喷泉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喷泉模型、水、色素、注射器、气球、瓶子、绳子等。

学具:每组一份喷泉制作材料(瓶子、气球、绳子、注射器、色素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喷泉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喷泉现象。

引导幼儿思考: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喷泉?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喷泉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喷泉是因为水受到压力作用而从狭小通道喷出来的现象。

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认识到喷泉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制作喷泉(10分钟)(1)教师示范制作喷泉,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制作成果,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并回答:(1)喷泉是如何形成的?(2)制作喷泉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六、板书设计1. 喷泉的形成原理2. 喷泉制作步骤3. 生活中的喷泉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有趣的喷泉。

答案:参照课堂上教师示范的制作方法,使用家中的瓶子、气球等材料,和家人合作完成喷泉制作。

2. 作业要求:完成作业后,拍照至班级群,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制作喷泉、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喷泉的形成原理,并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喷泉。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喷泉》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程标准》制定,涉及教材《探索与发现》第5章“液体与力”的详细内容。

主要围绕喷泉现象展开,探讨液体在压力作用下的喷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喷泉形成的科学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喷泉现象的形成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压力与喷泉高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喷泉模型、水、色素、透明塑料瓶、气球、针、漏斗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喷泉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喷泉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喷泉是如何形成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喷泉的原理,引导幼儿了解液体在压力作用下的喷射现象。

演示喷泉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进行喷泉实验。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探讨压力与喷泉高度的关系。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享实验心得,互相交流。

5. 拓展活动(5分钟)提问:除了液体,还有什么可以形成喷泉?引导幼儿思考并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喷泉。

六、板书设计1. 喷泉原理: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喷射2. 实验结果:压力越大,喷泉高度越高3. 拓展思考:其他材料制作喷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喷泉,记录其特点,并尝试解释其原理。

2. 答案提示:喷泉原理、压力与喷泉高度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喷泉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引导幼儿理解压力与喷泉高度关系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公园里的喷泉,实地观察并探讨其原理。

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的喷泉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小喷泉
学情分析:
《指南》在科学领域中提出:“要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大班幼儿对“水”充满兴趣,喜欢用手捂住水龙头,让水喷射出来。

幼儿也喜欢喝饮料,喝完的饮料瓶也是随手一扔,因此,我想利用废旧塑料瓶与水的结合来提高幼儿环保意识,通过幼儿自行动手制作一个小喷泉来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设计意图:
我观察到水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对探究水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指南》在科学领域中建议:“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

根据这一理论以及对幼儿的学情分析,特设计本次科学活动《有趣的小喷泉》。

通过制作“小喷泉”,幼儿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丰富科学探究经验,培养爱科学、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初步感知喷泉形成的简单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动手操作、大胆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喜爱探索,感受自制喷泉的快乐。

活动重点:培养动手操作、大胆探索的能力
活动难点:能坚持探索产生喷泉的方法,初步感知喷泉形成
- 1 -
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看喷泉、吹气球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户外泳池,水瓶若干、已打孔矿泉水瓶若干、杯子若干、吸管若干、音乐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观赏喷泉图片
(1)小朋友,你们放假有去过美林湖观赏音乐喷泉吗?
(2)你看到的音乐喷泉是怎样的?
二、发现探索,合作实验
1.实验一:自主玩水,如何制成“喷泉”,让水从瓶子里喷出来?
(1)幼儿认识操作材料(瓶子、水杯,吸管)。

明确操作任务和要求。

(2)幼儿自主操作,尝试不同的方法把“喷泉”喷出来。

(3)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制作喷泉的方法,共同帮助喷不出水的幼儿寻找方法。

(4)教师小结实验原理:
用力挤瓶子,使瓶子内的气压大于瓶子外的气压,水就被挤压出来。

用吸管喷水方法:当空气宝宝进入瓶子,使水珠宝宝往吸管的- 2 -
另一头向上爬,形成了喷泉。

2.实验二:再次玩水,喷水喷得更高
(1)出示气球水瓶,幼儿观看气球喷泉
(2)幼儿探究:吹气球---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
教师小结:原来是空气宝宝把瓶子挤满了。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瓶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瓶子上扎个小孔,空气流通可以吹气球了!
(4)幼儿再次尝试,用手堵住小孔。

(5)教师小结:空气进来了,但我们要把小孔堵住,才能把水装进气球了,当松手时空气挤压气球,水就喷出来了!
(三)互动游戏,合作演奏。

音乐喷泉---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展示喷泉,随音乐的高低起伏进行喷泉表演。

(四)活动延伸:亲子探索活动。

请幼儿回家同父母共同制作彩虹喷泉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