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血栓

合集下载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扩张:动静脉内瘘成熟后,血管会扩张,血管直径增大,
血流速度也会增快。

这种血管扩张可以增加血液的流量和流
速,使血液能够更快地通过内瘘,从而达到更好的透析效果。

2.血管壁增厚:动静脉内瘘成熟后,血管壁会逐渐增厚,这种增
厚可以增加血管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减少内瘘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

3.血栓形成:成熟的动静脉内瘘通常不会形成血栓,这是因为内
瘘的使用过程中会对血栓形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如果内瘘出现血栓,可能会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4.血流充足:成熟的动静脉内瘘应该有充足的血流,通常要求在
内瘘处的血流量达到200-300ml/min以上。

如果血流量不
足,可能会影响透析效果,甚至需要重新制作内瘘。

5.穿刺成功率:成熟的动静脉内瘘应该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
这需要医生在制作内瘘时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方法。

如果穿刺成功率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6.并发症发生率:成熟的动静脉内瘘应该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
率,如狭窄、血栓形成、感染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之,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包括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血栓形成、血流充足、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

为了确保内瘘的成熟和稳定,医生需要在制作内瘘时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方法,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保护内瘘,避免感染和损伤。

动静脉内瘘的血栓预防措施

动静脉内瘘的血栓预防措施

动静脉内瘘的血栓预防措施
动静脉内瘘(AVF)是一种常见的血管通路,用于透析患者获取血液。

然而,在AVF手术后,患者可能面临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栓可以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从而影响透析的效果。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
1.抗凝治疗:对于高血栓危险的患者,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和华法林。

抗凝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的指导和监测结果来确定最佳剂量和疗程。

2.血管通路观察:定期观察和检测血管通路的状态,可以及早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

检查包括血流速度测量、超声检查和动脉压力测量等。

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就诊。

3.积极控制风险因素:一些因素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这些风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合理的药物治疗。

4.注意血管保护:保护血管的健康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避免局部创伤、保持血管通畅、保持适当的血液流动等,可以减少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请注意,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如果患者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护人员。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1、发生原因:患者高凝、动脉硬化、内瘘肢体受压或感染,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2、临床表现: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3、应急预案:⑴血栓发生在6h之内者,用尿激酶溶栓。

(护士操作)方法:尿激酶25万u/支,用生理盐水12.5ml稀释(2万u/ml),用7号套管针在瘘口轻微搏动处向心方向穿刺,每隔15-20min缓慢注射尿激酶4万u,并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同时根据血压情况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容。

(具体剂量及操作方法需遵循医嘱)⑵侵入性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

(医生操作)⑶用带气囊的导管取栓。

(医生操作)4、预防措施:⑴内瘘需术后6—12周后使用,不可过早穿刺。

首次穿刺需要科室穿刺技术优秀者穿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⑵动静脉内瘘要采用绳梯式穿刺法及扣眼穿刺法,避免纽扣式穿刺法,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

⑶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过紧包扎,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20min,压力适中,以免内瘘堵塞。

⑷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⑸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必要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⑹不能在内瘘侧体输液、采血、测血压或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痒时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⑺经常听内瘘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出,发现异常立即应诊。

⑻经常活动有瘘肢体,如握拳运动、握握力球。

⑼皮下有淤血、肿胀时可进行冷热敷,24h内冷敷24h后可热敷可同时擦喜辽妥软膏。

⑽控制好病人透析间期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可以超过3%--5%。

⑾穿刺前一定要评估内瘘强弱,如果内瘘震颤减弱及时通知大夫切勿穿刺内瘘。

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内瘘血栓形成诱因,规范使用、加强监测、结合患者自我保健,及时预防、早期发现血栓形成,适时选择治疗措施;结果5年中发生内瘘血栓17例,经过早期溶栓处理后再通12例,吻合口切口取栓后再通4例,血栓形成时间>24H 择期行内瘘成型术1例。

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内瘘血栓形成,早期发现血栓并积极处理,是内瘘功能得以恢复的关键。

标签:动静脉内瘘;血栓;预防通畅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对保证血液透析效果,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自体动静脉内瘘(A VF)是指通过手术方法将动脉、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安全并可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具有创伤小、不限制活动、使用方便且维持时间长等优点。

但血栓形成是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最重要的原因[1]。

因此,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内瘘功能的监测,早期发现血栓形成的征象,适时选择溶栓、外科手术治疗取栓等措施,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对患者有重要意义。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6年起开展血液透析以来,至2010年12月,以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者占90%,采取积极预防、加强监测与自我维护等措施,只有17例发生内瘘血栓,其中男11例,女6例,内瘘建立后使用时间2~58个月,发生血栓时间为使用后3~43个月,经过早期溶栓处理后,12例患者内瘘再通,4例行吻合口切口取栓后再通,内瘘功能恢复正常,1例血栓形成时间>24H需要行第二次内瘘成形术。

2. 监测与预防2.1避免血栓形成诱因:内瘘血栓多发生于血管狭窄处,常见诱因有①患者全身状态,如血液高凝、休克、糖尿病;②血管条件差,如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硬化或内径过细,静脉炎、上段血管已有血栓;③透析中过度超滤,低血压状态、低温等;④反复定点穿刺损伤血管内膜;⑤局部压迫止血不当,内瘘血管长时间受压等。

人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人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人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及护理维持血透造瘘管的通畅是尿毒症患者顺利行血透的生命线。

造瘘管堵塞主要原因为瘘口及静脉动脉化过程中内膜增生,管壁增厚,造成局部管腔狭窄;透析超滤脱水,致低血压和血液高凝状态;局部压迫过度、血流缓慢;穿刺部位的静脉炎;尿毒症患者自身存在凝血纤溶异常[1],易形成内漏血栓。

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是人造血管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血透患者中发病率为14%-36%[2].我科采用介入经肱动脉顺行插管置管溶栓或(和)狭窄处血管球囊成形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7月间,共收治人工动静脉瘘血栓形成的患者39人,其中男27例,女12例。

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9岁,肾透析病史2月-6年,平均3.8年。

堵塞时间即发现血栓形成时间3-72h,其中<6h为4例,6-12h为17例,12-24h为8例,24-48h为6例,>48h为4例。

22例左侧造瘘管堵塞,17例右侧造瘘管堵塞。

1.2方法本组39例均采用顺行穿刺造瘘侧上肢肱动脉途径。

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患肢掌心向上轻度外展,消毒、铺巾,选择患侧肱动脉,局麻后,以seldinger法行顺行性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及短鞘管,随后引入导管至桡动脉远端,造影证实血栓形成的部位及程度,先后将导丝、导管送至血栓内反复缓慢扭转、抽动,尽可能地松动、机械碎裂血栓,对血管狭窄超过50%的辅以球囊扩张。

再于血栓近端注入10万U尿激酶,留置导管、鞘管,送回病房,采用微量泵以1-2万U/h维持溶栓,疗程1-3天,整个溶栓治疗过程辅以低分子肝素抗凝,并监测出凝血时间。

2、结果溶栓成功的标准:内瘘处闻及强杂音,触及强震颤,超声见内瘘有连续的血流通过,溶栓后至少可以完成1次透析,血流量在200ml/min 以上。

本组39例中,血栓形成时间<48h为36例,溶通36例(100%),血栓形成时间>48h为3例,1例部分溶通,出现轻微血管杂音及震颤感,造影复查造瘘口处狭窄>60%,辅以球囊扩张后开通。

动静脉内瘘栓塞病案讨论PPT课件

动静脉内瘘栓塞病案讨论PPT课件

疗效与预后
治疗后的效果及患者的康复情 况。
经验教训
早期诊断
对于疑似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患 者,应尽早进行诊断,避免延
误治疗时机。
全面评估
在诊断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病 史、症状、体征等进行全面评 估,以便更准确地诊断。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长期随访
对于动静脉内瘘栓塞患者,应 进行长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
高诊疗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血流动力学改变
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改变了 原有的血流动力学,可能 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栓 形成。
病理生理机制
血栓形成
动静脉内瘘的血管内血栓 形成可导致血流受阻,影 响透析效果。
局部缺血
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缺血, 可能引起疼痛、肌肉萎缩 等并发症。
全身影响
长期动静脉内瘘栓塞可能 导致心、肺、肾等重要器 官的缺血性改变。
塞。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手术过程
进行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手术治 疗,包括切开清创、取栓、修
复等步骤。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 当的药物治疗,如抗凝剂、溶
栓剂等。
治疗结果
患者恢复情况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患者动 静脉内瘘栓塞的症状得到缓解,
动静脉内瘘栓塞病案讨论
• 病例介绍 • 病例介绍 • 病例分析 • 病例治疗 • 病例总结与讨论
01
病例介绍
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等,以防止 血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展
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用于溶解已形 成的血栓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一、动静脉内瘘护理的重要性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常见的血管通路,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透析等疾病。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

那么,如何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动静脉内瘘护理的具体措施1.1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动静脉内瘘处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勤洗手,不要让汗水沾湿伤口。

每天要用清水或者消毒水擦拭伤口,然后用纱布或无菌纱布包扎伤口。

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汇报。

1.2 定期更换敷料动静脉内瘘处的敷料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

一般来说,敷料需要每三天更换一次。

在更换敷料时,要注意不要用力拉扯,以免损伤动静脉内瘘。

要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有破损或者松动的情况,如有发现要及时处理。

1.3 注意饮食调理动静脉内瘘患者的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高蛋白的食物。

还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排便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2.1 防止血栓形成动静脉内瘘处容易形成血栓,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血栓的形成。

首先要保持充足的活动量,避免长时间卧床不起。

其次要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

最后要注意观察动静脉内瘘周围的皮肤颜色和温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2.2 避免碰撞和摩擦动静脉内瘘处的皮肤非常脆弱,容易受到碰撞和摩擦的损伤。

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穿紧身衣物或者进行剧烈运动。

如果需要进行剃须或者修剪指甲等操作,要注意使用无菌工具,并在操作前清洗双手和工具。

2.3 定期复查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了解伤口的愈合情况和血流状况。

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因此,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按时进行复查。

三、注意事项总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要认真对待。

动静脉内瘘溶栓术

动静脉内瘘溶栓术
• ⑤ 尿激酶20万U + 生理盐水20mL 半小时内注射完毕 • ⑥ 必要时使用扩血管药物(如凯时)。注射方法同尿激酶。 • ⑦ 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页,共6页。
• 尿激酶是目前临床上传统的、疗效确切、安全溶栓药物,尿激酶系一种丝氨 酸
• 蛋白酶,能特异(tèyì)裂解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为纤溶酶, 因此能有效溶解微小血栓,且对全身纤溶活性无明显影响,具有选择性溶解 血栓的特性,其药物半衰期短15 min,24 h后作用基本消失;尿激酶溶栓效 果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无附壁血栓有关。
No 每5min利用触、摸、听观察内瘘通畅情况,30 min还未通可重复上述操作1次。尿激酶溶栓效果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无附壁血
栓有关。谢
Image
第六页,共6页。第三页,共6页。 Nhomakorabea•






第四页,共6页。
第五页,共6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尿激酶溶栓方案及操作规程。1、由医生评估(pínɡ ɡū)患者动静脉内瘘决定溶栓指征,并与患者及家属交 代溶,签定知情意书。溶栓指征:内瘘堵塞时间在24 h之内,血栓小于5 cm。B超显示:血栓消失,血流恢复,视为溶栓成功。
第一页,共6页。
• 二、操作流程: • 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 • ① 先将尿激酶20万U + 生理盐水20mL稀释。 • ② 确定穿刺部位(内瘘血栓形成处近心端 1~2 cm),皮肤消毒。 • ③ 在穿刺部位上10 cm处扎一止血带,松紧适宜,以减慢尿激酶回流速度,
延 长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
• ④ 用头皮针向血栓(远心端)方向穿刺,见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注入后用手 指轻柔按摩血栓形成处,并予局部热敷,促进血栓的溶解。每5min利用触、 摸、听观察内瘘通畅情况,30 min还未通可重复上述(shàngshù)操作1次。⑤ 以内 瘘震颤恢复,听诊有血管杂音为通畅。凝血功能正常者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 素钠。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动静脉内瘘血栓临床表现为瘘管杂音消失,动静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血液透析中血流量降低,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量标准。

其形成原因多,需及时处理方可溶栓成功。

近年来本院通过尿激酶溶栓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共28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年龄范围30~83岁,使用时间2个月~8年。

其中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3例,痛风肾2例。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1)自身血管条件差。

全身营养状况较差,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致血管硬化(2)止血不当或压迫内瘘。

拔针后压迫不当,包扎止血时间过长(3)血液粘稠度增加。

大量出汗,血容量减低(4)低血压。

如超滤量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功能不全者或血管硬化(5)穿刺方法不当。

反复穿刺,穿刺过于集中,致血管腔变窄、硬结。

2措施2.1改善血管条件可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行血透治疗,条件改善后,行内瘘手术或长期留置导管。

2.2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观察有无脱水情况,出汗后适当饮水。

观察血色素的改变,指导患者合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在适当的水平;对于高凝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2.3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免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多。

发生低血压时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减低超滤率或暂停超滤。

积极寻找诱发低血压的原因,加以解除。

2.4选择最佳的穿刺方式,提高穿刺技术穿刺内瘘时要计划穿刺,尽量一次穿刺成功,防止穿刺时发生血肿压迫内瘘而形成血栓。

3治疗早期发现内瘘血栓并及时应用尿激酶是内瘘再通的关键。

经临床诊断或超声定位后确诊内瘘血栓形成,且患者无高危出血倾向,立即予以溶栓治疗。

治疗组首先选择近心端动脉为穿刺,见到动脉搏动性回血后将尿激酶缓慢注入,边操作边观察有无杂音再通情况。

30分钟后无再通者再选择静脉近心端穿刺,经以上治疗仍无再通者于24小时以后重复接受上述治疗。

如出现出血倾向,应立即停用。

使用尿激酶溶栓最致命的因素是引起肺栓塞,但是比较罕见。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

内瘘血管血栓形成的应急预案原因(1)动静脉内瘘受压(2)内瘘提前使用(3)过度脱水、低血压(4)血液粘稠度高临床表现(1)内瘘无杂音及震颤-(2)可出现栓塞处疼痛预防处理(1)避免压迫(勿戴较重的东西、手枕于头下、测量血压等)(2)内瘘成熟后穿刺,不过早穿刺;(3)采用绳梯式穿刺,避免钮扣眼穿刺,预防假性动脉瘤形成(4)禁止用手术侧静脉注射或输液;(5)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15~20分钟,点状压迫,压力适中;(6)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7)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节肝素用量;(8)时常检查内瘘有无震颤、杂音、出血,有异常及时就诊;(9)加强患者的宣教,保持内瘘局部清洁干燥,经常握拳锻炼内瘘肢体;(10)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用尿激酶溶栓;9、中心静脉置管血流量不足的应急预案发生的原因:(1)导管贴壁;~(2)导管血栓形成;(3)导管扭曲打折;(4)导管脱出;预防处理(1)保持导管出口处清洁、干燥,避免肢体过度屈曲或剧烈运动,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卧床时床头角度﹤40度,可适度行走,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扭曲打折;(2)调整导管位置,减慢血流量,将导管轻轻向左或向右旋转180度,缓慢提高血流量,调整至所需流量后固定;(3)中心静脉管贴壁,关闭血泵,打开泵前输液管,快速输液20~30毫升,启动血泵缓慢提高血流量;(4)导管若有部分脱出,一定原位缝合固定,切忌重新回送血管内,避免引起感染。

:(5)导管血栓形成,可进行溶栓;方法:将管腔内残存液体抽出,根据管腔容量滴入等体积尿激酶溶液(每1ml生理盐水含尿激酶5000—10000单位),20—30分钟后回抽,必要时可重复进行。

(6)处理无效应拔管或通过引导导丝进行更换新的导管。

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护理PPT课件

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护理PPT课件
18
预防护理
5.教会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自我观察。时
常检查内瘘有无震颤、杂音、出血,有异
常及时就诊。
6.穿刺局部护理 。皮下有淤血、肿胀时,
局部涂抹喜 疗妥软膏2-3次/d,并给予热
敷。
7。预防低血压 的发生。
8、采用绳梯式扣眼法穿刺。穿刺时进针
要轻、准、稳,争取一次成功。
9、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入,避免超滤过
治疗 因素
6
诊断标准
望诊:血管出现内陷,不充盈 触诊:无血流震颤感且有条索状硬物,皮温变低,触痛明显 听诊: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减弱或消失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中断,血栓形成 血管造影:金标准
7
前臂内瘘血栓形成 最常见的部位是吻 合口,约50~75 %,其次位于静脉 回流端,动脉端血 栓较为少见
8
患者 因素
4
1.术中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 静脉扭曲 2.吻合口不光滑,尤其是术中缝合不佳,发现 漏血补缝时,造成狭窄形成血栓 3.术后包扎过紧 4.伤口感染或皮下血肿压迫
手术 因素
5
1.内瘘过早使用,静脉充盈不足 2.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不当 3.术后未及时应用抗凝药或用量不足 4.干体重估计不准,过多过快超滤 5. 透析后穿刺点压迫时间过长及包扎过紧 6.穿刺不当或长期反复定点穿刺
多。控制体重,每次脱水量不超过体重的
3%-5%。
19
预防护理
10、调节升红细胞药物用量 。 11、根据透析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 及时应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抗血小板聚 集的药物 。 12、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用尿激酶溶栓。
20
健康宣教
1.内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不能带饰品。 2.睡觉不要将内瘘侧肢体放于枕后,不能长时间太高于心脏水平, 尽量避免侧卧于内瘘手臂侧,以防止血液循环受阻或血流量减少, 造成内瘘阻塞。 3.内瘘侧肢体避免提重物。 4.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如果震颤或杂音消失, 内瘘处有触痛,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5.适当活动内瘘侧手臂。避免内瘘侧手臂外伤,最好经常佩戴护 腕,以防出现大出血,但护腕不能过紧压迫动静脉内瘘导致内瘘 闭塞。有动脉瘤的患者,应采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 张及意外破裂。 6.戒烟酒,指导合理饮食。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临床实践建议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临床实践建议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临床实践建议摘要: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优选的血管通路,但容易并发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功能丧失,并且血栓形成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相关。

我国血管通路建立及并发症处理技术近年取得长足进步,但对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处理的手术前评估、适应证把握、方法选择、技术要点掌握、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缺乏系统、规范的认知。

鉴于此,北京市海淀医院肾脏内科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本中心大量实践经验起草了本建议,旨在为广大血管通路工作者规范开展血栓治疗提供借鉴。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优选的血管通路,但容易并发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将使动静脉内瘘功能丧失,导致65%~85%的动静脉内瘘永久废弃,并且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相关。

因此探讨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方法对于维持其功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通路技术不断进步,对于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的探索逐渐深入,处理方法逐渐增多,但目前在手术前评估、适应证把握、方法选择、技术要点掌握、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缺乏系统、规范的认知。

鉴于此,北京市海淀医院肾脏内科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本中心大量实践经验起草本建议,旨在为广大血管通路工作者规范开展血栓治疗提供借鉴。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常继发于血管狭窄,处理需要去除血栓和纠正狭窄,方法包括药物溶栓、开放手术取栓(或加狭窄修复)、腔内除栓[或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及几种方式结合即杂交手术(hybrid technique)。

A VG血栓发生率高于A VF,每个A VG平均每年发生0.5~2次血栓事件,每个A VF平均每年发生0.1~0.5次血栓事件。

两种类型内瘘由于血管性质、构型等存在诸多不同,处理血栓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将分别阐述。

1 A VF血栓治疗A VF血栓治疗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血管通路医生的倾向、血栓性质、血栓体量及合并的解剖异常。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一)主要原因
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动静脉硬化、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低血压、内瘘侧肢体受压、着凉、瘘口过窄造成内瘘血流不良或瘘口感染等。

(二)血栓表现
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三)应急预案
1、及时发现可立即给予内瘘侧肢体复温,并轻轻按摩内瘘口。

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者,可用尿激酶溶栓。

2、侵入性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入溶栓剂。

3、用带气囊的导管取栓术。

(四)预防措施
1、内瘘术后大于6周方可使用,不可过早穿刺。

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应延长初次使用内瘘的时间。

2、动静脉内瘘要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明显损伤。

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

3、避免内瘘侧肢体着凉及受压、过紧包扎或测量血压,不能在内瘘侧肢体输液、采血。

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20min,压力适中,压脉带应柔软,具有可塑性及伸缩性,防止内瘘堵塞或出血。

4、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5、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量,必要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6、经常听内瘘侧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出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7、痒时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8、经常活动有瘘肢体,如握拳运动。

皮下有淤血、肿胀时擦喜疗妥乳霜2~3次/日。

喜疗妥乳霜有抗炎、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有加速血肿吸收、抑制疤痕形成或软化疤痕的作用,因此喜疗妥乳霜对血管修复起到良好的作用。

手法按摩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具体操作方法

手法按摩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具体操作方法

手法按摩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具体操作方法
1、固定患者内瘘侧手臂,一手固定患者内瘘血管使其不易滑动,一手大拇指于血栓部位加压按摩,手法有按、揉、捏、推等,力度以患者感到明显疼痛程度为佳,此时拇指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明显被压碎的感觉,类似握雪感,每次动作时间以10s为佳,可以重复多次直至内瘘出现震颤。

2、如果是内瘘口血栓,则需要一手用力按住桡动脉远心端血流,防止另外一手按摩血栓脱落进去桡动脉引起动脉栓塞,按摩方法相同。

3、血栓形成时间在24小时内,此时的血栓整体结构疏松脆弱,可直接按摩致血栓碎片化脱落,不惧肺栓塞,术后用三天低分子肝素抗凝防止血栓再生。

4、血栓形成时间在24小时后,此时的血栓整体结构较为致密,不可直接按摩血栓,可能会导致大块致密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可能,需要术前尿激酶溶栓,术后三天低分子肝素抗凝。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引言: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见方法,然而,血液透析患者常常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将患者自身动脉和静脉结合起来以便于透析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种瘘管内血栓的形成容易导致瘘管功能不良,甚至性命危险。

因此,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发生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血液透析患者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最佳证据。

一、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在观察性研究中,一些因素与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发生相关性得到了证实。

例如,瘘管的直径、长度和位置等特征与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关联。

此外,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也与血栓发生相关。

二、防血栓治疗的药物1. 抗凝剂抗凝剂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药物。

肝素、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和增长,但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监测和剂量调整,以避免出现出血等副作用。

2. 抗血小板聚集剂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减少血栓的形成。

三、非药物预防措施1. 瘘管的正确护理瘘管的正确护理可以减少血栓的发生。

包括保持瘘管通畅、注意瘘管的清洁、避免过度牵拉瘘管等。

2. 注射肝素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定期注射肝素可以减少血栓的发生。

然而,肝素的用量和注射方法需要根据个体状况进行调整。

综合分析: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预防,观察性研究证实了一些相关因素,有助于预测血栓的发生风险。

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聚集剂的应用也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对瘘管的正确护理以及定期注射肝素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结论:通过分析最佳证据,我们发现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策略包括观察研究结果的应用、药物预防以及非药物预防措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位血液透析患者的情况是独特的,预防措施应根据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静脉内瘘血栓
临床表现为瘘管杂音消失,动静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血液透析中血流量降低,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量标准。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与症状
内瘘血栓形成前期症状
内瘘血管处疼痛、触及博动震颤及杂音减弱,抽出血液为暗红色,血流量不足为内瘘血管部分阻塞,完全阻塞血管时,博动震颤及杂音完全消失,
血栓形成的早期原因
所选血管条件差,如静脉太细、静脉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管,手术技术因素,手术中动作粗暴,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血管扭曲成角,术后漏血补针缝合,高凝状态,术后未及时应用抗凝药或用量不足。

患者脱水,低血压,低血容量,血流量速度缓慢。

透析后连续低血压状态3-5次,每次≥1.5小时,高载脂蛋白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血栓形成的晚期原因
由于长期定点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纤维化,压迫止血不当,内瘘形成后,高压动脉血流刺激,损伤静脉内皮,印记静脉内皮肥厚,纤维化而导致血管阻塞,血液动力学因素,吻合口部分形成涡流,促使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沉积,引起血栓形成、血肿形成和局部感染使局部损伤后修复困难,对血管通畅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内瘘阻塞发生于距内瘘吻合部5厘米内血管,提示可能因为反复穿刺引起主要原因。

药物原因,如促红素应用后,使红细胞压积增加,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
内瘘血栓的治疗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内瘘血栓形成是其失去功能的主要原因。

既往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多为外科切开取栓或重新制作内瘘,不仅创伤大,而且并发症较多,首选的是用尿激酶缓慢泵入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内瘘血栓并及时应用尿激酶是内瘘再通的关键,尿激酶通过血栓形成部位的动、静脉端血管内注入溶栓效果显著。

溶栓治疗: 经临床诊断或超声定位后确诊内瘘血栓形成,且患者无高危出血倾向,立即予以溶栓治疗。

治疗组首先选择距内瘘血栓形成处2 cm的近心端动脉
为穿刺点,用10 ml注射器抽取溶有尿激酶50万U的生理盐水10 ml,针尖指向血栓处穿刺,见到动脉搏动性回血后将尿激酶缓慢注入,使得药物随动脉血流冲击与血栓充分接触,边操作边观察有无杂音再通情况。

30 min后无再通者再选择距血栓形成处2 cm的静脉近心端穿刺,针尖仍指向血栓处用尿激酶50万U 溶于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入,30 min滴完。

经以上治疗仍无再通者于24 h 以后重复接受上述治疗。

连续3 d上述治疗内瘘不能再通者接受手术取栓治疗或重新造瘘。

国内一般采用25-50U尿激酶。

每小时5-10U溶于10ml生理盐水。

最大剂量
25-150U,泵入最长时间24h.
使用尿激酶溶栓缺点: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外周局部穿刺部位肿胀,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如肠胃道。

但其最致命的因素是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但是肺栓塞比较罕见。

国内外发生概率不一。

据笔者参考文献材料因尿激酶溶栓引起肺栓塞的概率为%6以上。

手术治疗: 钛轮钉法采用1%利多卡因局麻,缝合组采用臂丛麻醉并加用止血带止血。

切口要充分显露出血栓形成的部位,游离出桡动脉、头静脉以后,桡动脉、头静脉近心端用血管夹阻断血流,切除血栓形成部位的血管。

用肝素盐水将离断后的血管腔冲洗干净然后将一套(2个)内径为2.5 mm钛轮钉分别套在桡动脉和头静脉的离断端上,使2个钛轮钉的钉齿相互形成45°夹角,使用显微外科镊子将血管内膜翻转挂在钉齿上,再用抱合器将上述2条血管进行端端吻合。

缝合法由显微外科医师使用手术显微镜进行桡动脉、头静脉血管端端缝合,缝合血管使用7?0无创伤血管吻合针线,采用2点固定间断或连续缝合。

吻合成功后先松开头静脉血管夹再松开桡动脉血管夹,使桡动脉血流进入头静脉。

吻合时要注意血管走形方向,不要扭曲和成角,否则容易引起吻合口血流不畅或再发生血栓。

包扎敷料不可过紧,以能用听诊器听到动静脉分流产生的血管杂音为宜,以防止吻合后的血管受压影响血流速度而形成血栓。

术后应避免向术侧卧位并注意抬高术侧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手掌(指)水肿。

避免在术侧肢体输液、抽血、测血压。

钛轮钉法术后肌注罂粟碱 30 mg,每日4次,连用3 d;缝合法术后肌注罂粟碱延长至5~7 d。

术后10~14 d拆线。

观察指标治疗成功以治疗后内瘘血管波动和血管杂音出现者即行血液透析,至少完成1次正常透析,血流量>200 ml/min为治疗成功,并观察尿激酶的不良反应,患者如出现出血倾向、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预防血栓形成及溶栓后的护理
预防血栓形成:内瘘术肢不可负重,睡觉时不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以减轻肿胀程度,注意对内瘘术肢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内瘘术肢不能量血压,一切静脉治疗以及抽血,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局部,预防感染,坚持每天做健瘘操,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杂音。

溶栓后的护理:静脉内瘘的维护本组患者溶栓后均发生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给予5O 硫酸镁溶液热敷每日1~2次,3~5d皮下淤血吸收。

为了有效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穿刺时要有计划,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3cm,避免定点反复穿刺造成局部血管瘤。

透析结束后穿刺点压迫 5~20min,压力适度。

正确设定干体重。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避免过多超滤,由于超滤过多使血液粘滞度增高,血压下降,吻合口血流量减少。

可引起内瘘吻合口产生血栓。

指导患者及家属听诊内瘘杂音,扪测震颠每日1~2 次,如发现杂音、震颤减弱或消失,提示有血栓形成,应立刻到医院处理,以免延误溶栓治疗的虽佳时机。

一般推荐时间在6h以内,治疗时机不宜超过24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