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血栓 2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1、发生原因:患者高凝、动脉硬化、内瘘肢体受压或感染,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2、临床表现: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3、应急预案:⑴血栓发生在6h之内者,用尿激酶溶栓。
(护士操作)方法:尿激酶25万u/支,用生理盐水12.5ml稀释(2万u/ml),用7号套管针在瘘口轻微搏动处向心方向穿刺,每隔15-20min缓慢注射尿激酶4万u,并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同时根据血压情况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容。
(具体剂量及操作方法需遵循医嘱)⑵侵入性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
(医生操作)⑶用带气囊的导管取栓。
(医生操作)4、预防措施:⑴内瘘需术后6—12周后使用,不可过早穿刺。
首次穿刺需要科室穿刺技术优秀者穿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⑵动静脉内瘘要采用绳梯式穿刺法及扣眼穿刺法,避免纽扣式穿刺法,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
⑶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过紧包扎,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20min,压力适中,以免内瘘堵塞。
⑷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⑸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必要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⑹不能在内瘘侧体输液、采血、测血压或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痒时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⑺经常听内瘘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出,发现异常立即应诊。
⑻经常活动有瘘肢体,如握拳运动、握握力球。
⑼皮下有淤血、肿胀时可进行冷热敷,24h内冷敷24h后可热敷可同时擦喜辽妥软膏。
⑽控制好病人透析间期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可以超过3%--5%。
⑾穿刺前一定要评估内瘘强弱,如果内瘘震颤减弱及时通知大夫切勿穿刺内瘘。
动静脉内瘘狭窄分型标准
动静脉内瘘狭窄分型标准
动静脉内瘘狭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Ⅰ型狭窄:吻合口近端的狭窄,主要发生在动静脉吻合口及吻合口附近2厘米。
2. Ⅱ型狭窄:穿刺回血部位狭窄,发生在瘘体上的狭窄,可以理解为透析动脉针和静脉针之间的瘘管出现狭窄。
其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较短的穿刺处狭窄或两穿刺点之间的静脉狭窄,二是多处或较长的穿刺处狭窄。
3. Ⅲ型狭窄:与深静脉连接处的狭窄,自体动静脉内瘘相关的深静脉狭窄,最常见于头静脉弓狭窄、胸廓出口综合征及导管相关的无名静脉狭窄及上腔静脉狭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动静脉内瘘早期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分析内瘘血栓形成诱因,规范使用、加强监测、结合患者自我保健,及时预防、早期发现血栓形成,适时选择治疗措施;结果5年中发生内瘘血栓17例,经过早期溶栓处理后再通12例,吻合口切口取栓后再通4例,血栓形成时间>24H 择期行内瘘成型术1例。
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内瘘血栓形成,早期发现血栓并积极处理,是内瘘功能得以恢复的关键。
标签:动静脉内瘘;血栓;预防通畅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对保证血液透析效果,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自体动静脉内瘘(A VF)是指通过手术方法将动脉、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安全并可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具有创伤小、不限制活动、使用方便且维持时间长等优点。
但血栓形成是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最重要的原因[1]。
因此,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内瘘功能的监测,早期发现血栓形成的征象,适时选择溶栓、外科手术治疗取栓等措施,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对患者有重要意义。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6年起开展血液透析以来,至2010年12月,以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者占90%,采取积极预防、加强监测与自我维护等措施,只有17例发生内瘘血栓,其中男11例,女6例,内瘘建立后使用时间2~58个月,发生血栓时间为使用后3~43个月,经过早期溶栓处理后,12例患者内瘘再通,4例行吻合口切口取栓后再通,内瘘功能恢复正常,1例血栓形成时间>24H需要行第二次内瘘成形术。
2. 监测与预防2.1避免血栓形成诱因:内瘘血栓多发生于血管狭窄处,常见诱因有①患者全身状态,如血液高凝、休克、糖尿病;②血管条件差,如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硬化或内径过细,静脉炎、上段血管已有血栓;③透析中过度超滤,低血压状态、低温等;④反复定点穿刺损伤血管内膜;⑤局部压迫止血不当,内瘘血管长时间受压等。
动静脉内瘘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内瘘出血 护理干预
使用新的动静脉内瘘应得到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的认可,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穿 刺方法,并做好记录
提高穿刺水平,避免定点穿刺,建议绳梯样或扣眼穿刺,每次穿刺后记录穿刺点, 以便更好的选择适当的穿刺点
因尿毒症患者常有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应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局部动静脉 瘤、瘘口周围感染等应医护评估后再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穿刺处有 无渗血、穿刺针固定有无松动,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内瘘出血 护理干预
透析结束穿刺针拔除后,用无菌纱布和弹性绷带压迫止血10-30min(建议有一定 自理能力的患者自行指压),可减少因弹性绷带压迫而造成的血管损伤
如出现皮下血肿应充分止血、局部冷敷,24小时后热敷或50%硫酸镁湿敷 指导患者对动静脉内瘘进行自我护理,提高患者对血管维护的信心 神志不清或配合较差的患者,加强安全护理干预
常见 问题
1内瘘Biblioteka 血2 内瘘感染3 血栓形成
4 动脉瘤
内瘘出血
内瘘出血 常见原因
技术原因:手术血管结扎不全;内瘘穿刺失败;拔除
穿刺针时未准确压到止血点;长期区域或定点穿刺, 皮肤松弛,造成穿刺处出血、渗血、皮下血肿
治疗原因:抗凝剂应用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其它原因:动脉瘤破裂、内瘘感染及外伤引起的出血
内瘘出血 穿刺针拔除后出血的护理流程
判
动脉穿刺点渗血
压迫吻合口上方 血管,阻断血流
暴露穿刺点,更 换纱布
断
出
可继续指压或弹力绷带压迫
指压5min
血
原 因
静脉穿刺点渗血
暴露穿刺点,更 换纱布
指压或弹力绷带压迫
与
出
血
部
位
穿刺点周围皮下渗血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F a n—n a ,Y I N L i a n g— h o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N e p h r o l o g y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 t h eF i r s t A f il f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fJ o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胡代 军 ,刘皤 娜 ,尹 良红
暨南大 学附属 第一医院肾 内科( 广州 5 1 0 6 3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 维持性血 液透析 患者动静脉 内瘘再次血栓形成 的相 关影响 因素。方法
选取 因动静脉
内瘘 血 栓 形 成 而住 院 治 疗 的 3 4例 透 析 患 者 为 病 例 组 ( A组) , 根 据 血 栓 形 成 次 数 将 病 例 组 分 为 初 次 血 栓 形 成 组 ( A 1组 , 内瘘 术后 仅 发 生 过 1次 血 栓 形 成 ) 和 再 次 血栓 形 成 组 ( A 2组 , 内瘘 术后 发 生 过 2次及 以上 血 栓 形 成 ) 。按
广东医学
2 0 1 4年 3月 第 3 5卷 第 5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Ma r .2 0 1 4 .V o 1 .3 5 ,N o .5
・
6 77 ・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动 静 脉 内瘘 再 次 血 栓 形 成 的 影 响 因素 分 析
Gu an g z ho u 51 0 63 0, C hi na Co r r e s po n di n g a ut h or :Y I N L i a n g — ho n g. E — ma i l : yi n —yu n@ 1 2 6. c o m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2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动静脉内瘘通常是一种治疗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方法。
该瘘管连接了动脉和静脉,使血液从动脉到静脉流动。
然而,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动静脉内瘘具有更高的风险,需要特别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一、护理动静脉内瘘1.保持动静脉内瘘通畅动静脉内瘘的最大挑战是保持瘘管开放。
如果瘘管被堵塞,就会影响血透效果。
为了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瘘管的血流动态和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
2.注意瘘管周围皮肤卫生动静脉内瘘是由瘤塞膜组成的新生血管。
因此,它非常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负责清洁和消毒动静脉内瘘周围的皮肤,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建议使用温水和无菌盐水来擦拭皮肤,禁止使用酒精等易刺激皮肤的物质。
3.注意自我保护动静脉内瘘常常出现在膝盖或手臂上,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避免在这些部位摩擦或受伤。
同时,需要提醒患者避免在动静脉内瘘处插针,以免影响血流动态或引起感染。
4.掌握血透技术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术与一般血管通路有所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来进行处理。
例如,需要正确插入血透针头,血透过程中要掌握动静脉内瘘的状况,注意调整血液流速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患者正确穿着运动衫,避免血透过程中受凉或疲劳。
二、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包括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检测任何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感染的迹象。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和稳定。
2.避免压迫或扭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对动静脉内瘘施加压力或扭曲。
例如,患者在睡觉时应避免压迫或挤压瘘管,应采用合适的枕头和姿势,以避免瘘管因不当的压力而变形或堵塞。
3.避免插针动静脉内瘘需要定期进行血透治疗,而且需要插入血透针头。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血透针头的大小和插入位置,以避免对瘘管造成额外的损伤。
同时,需要教育患者避免在瘘管的周围戴首饰,因为带首饰可能会损坏瘤塞膜,并加速瘘管的硬化。
4.正确使用药物患者需要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各种药物。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动静脉内瘘血栓临床表现为瘘管杂音消失,动静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血液透析中血流量降低,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量标准。
其形成原因多,需及时处理方可溶栓成功。
近年来本院通过尿激酶溶栓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共28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年龄范围30~83岁,使用时间2个月~8年。
其中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3例,痛风肾2例。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1)自身血管条件差。
全身营养状况较差,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致血管硬化(2)止血不当或压迫内瘘。
拔针后压迫不当,包扎止血时间过长(3)血液粘稠度增加。
大量出汗,血容量减低(4)低血压。
如超滤量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功能不全者或血管硬化(5)穿刺方法不当。
反复穿刺,穿刺过于集中,致血管腔变窄、硬结。
2措施2.1改善血管条件可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行血透治疗,条件改善后,行内瘘手术或长期留置导管。
2.2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观察有无脱水情况,出汗后适当饮水。
观察血色素的改变,指导患者合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在适当的水平;对于高凝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2.3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免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多。
发生低血压时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减低超滤率或暂停超滤。
积极寻找诱发低血压的原因,加以解除。
2.4选择最佳的穿刺方式,提高穿刺技术穿刺内瘘时要计划穿刺,尽量一次穿刺成功,防止穿刺时发生血肿压迫内瘘而形成血栓。
3治疗早期发现内瘘血栓并及时应用尿激酶是内瘘再通的关键。
经临床诊断或超声定位后确诊内瘘血栓形成,且患者无高危出血倾向,立即予以溶栓治疗。
治疗组首先选择近心端动脉为穿刺,见到动脉搏动性回血后将尿激酶缓慢注入,边操作边观察有无杂音再通情况。
30分钟后无再通者再选择静脉近心端穿刺,经以上治疗仍无再通者于24小时以后重复接受上述治疗。
如出现出血倾向,应立即停用。
使用尿激酶溶栓最致命的因素是引起肺栓塞,但是比较罕见。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应急预案
内瘘血管血栓形成的应急预案原因(1)动静脉内瘘受压(2)内瘘提前使用(3)过度脱水、低血压(4)血液粘稠度高临床表现(1)内瘘无杂音及震颤-(2)可出现栓塞处疼痛预防处理(1)避免压迫(勿戴较重的东西、手枕于头下、测量血压等)(2)内瘘成熟后穿刺,不过早穿刺;(3)采用绳梯式穿刺,避免钮扣眼穿刺,预防假性动脉瘤形成(4)禁止用手术侧静脉注射或输液;(5)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15~20分钟,点状压迫,压力适中;(6)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7)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节肝素用量;(8)时常检查内瘘有无震颤、杂音、出血,有异常及时就诊;(9)加强患者的宣教,保持内瘘局部清洁干燥,经常握拳锻炼内瘘肢体;(10)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用尿激酶溶栓;9、中心静脉置管血流量不足的应急预案发生的原因:(1)导管贴壁;~(2)导管血栓形成;(3)导管扭曲打折;(4)导管脱出;预防处理(1)保持导管出口处清洁、干燥,避免肢体过度屈曲或剧烈运动,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卧床时床头角度﹤40度,可适度行走,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扭曲打折;(2)调整导管位置,减慢血流量,将导管轻轻向左或向右旋转180度,缓慢提高血流量,调整至所需流量后固定;(3)中心静脉管贴壁,关闭血泵,打开泵前输液管,快速输液20~30毫升,启动血泵缓慢提高血流量;(4)导管若有部分脱出,一定原位缝合固定,切忌重新回送血管内,避免引起感染。
:(5)导管血栓形成,可进行溶栓;方法:将管腔内残存液体抽出,根据管腔容量滴入等体积尿激酶溶液(每1ml生理盐水含尿激酶5000—10000单位),20—30分钟后回抽,必要时可重复进行。
(6)处理无效应拔管或通过引导导丝进行更换新的导管。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动静脉内瘘是动静脉的外科手术,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动静脉内瘘血栓临床表现为瘘管杂音消失,动静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血液透析中血流量降低,达不到有效透析血流量标准。
01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1、血压与透析超滤量血压水平与透析超滤量有直接关系,过多的超滤量,使有效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至内瘘处自然血流量减少,加之过多的超滤量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液浓缩,两者的综合作用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2、原发病及高凝状态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引起的尿毒症也在逐年增加,糖尿病患者伴有的脂质代谢紊乱,而引起的高脂血症,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以及糖尿病的血管病变,使内瘘血栓发生率明显增加。
3、内瘘的建立、保护使用不当①目前认为内瘘手术后24小时发生内瘘血栓闭塞的患者,多数与吻合的血管扭曲,或者吻合口处缝合狭窄,导致血流不通畅有关。
②透析后加压包扎过紧,压迫时间过长,使局部血液阻断。
③内瘘建立后还没成熟就开始使用,动脉化程度不够,内瘘血流量不充分。
④内瘘一个地方反复穿刺,容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
同时还能引起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血管腔狭窄,影响血液的流动,形成血栓。
4、日常保护缺乏患者缺乏对内瘘保护、监测的相关知识,比如:因为睡眠时压迫内瘘一侧肢体,引起内瘘阻塞。
内瘘侧手臂提重物等2、动静脉内瘘血栓预防1、维持透析期间正常血压①做好日常的饮食指导,吃饭时适量低盐饮食,可以减少口渴和水分的摄入。
②少尿或者无尿的患者,要限制日常饮水,每天的体重增长要小于1千克。
③可增加透析时间为每周3次,少喝水,降低超滤率。
④设定准确的干体重,对于经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尽量避免进食,可以用低温透析,也可以提高钠离子浓度145~150mmol/L,进行透析(此方法透析后容易口渴)⑤对于高血容量的患者可以先单超脱水,在进行透析治疗。
2、内瘘的维护做完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抬高手术一侧的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护理PPT课件
预防护理
5.教会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自我观察。时
常检查内瘘有无震颤、杂音、出血,有异
常及时就诊。
6.穿刺局部护理 。皮下有淤血、肿胀时,
局部涂抹喜 疗妥软膏2-3次/d,并给予热
敷。
7。预防低血压 的发生。
8、采用绳梯式扣眼法穿刺。穿刺时进针
要轻、准、稳,争取一次成功。
9、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入,避免超滤过
治疗 因素
6
诊断标准
望诊:血管出现内陷,不充盈 触诊:无血流震颤感且有条索状硬物,皮温变低,触痛明显 听诊: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减弱或消失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中断,血栓形成 血管造影:金标准
7
前臂内瘘血栓形成 最常见的部位是吻 合口,约50~75 %,其次位于静脉 回流端,动脉端血 栓较为少见
8
患者 因素
4
1.术中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 静脉扭曲 2.吻合口不光滑,尤其是术中缝合不佳,发现 漏血补缝时,造成狭窄形成血栓 3.术后包扎过紧 4.伤口感染或皮下血肿压迫
手术 因素
5
1.内瘘过早使用,静脉充盈不足 2.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不当 3.术后未及时应用抗凝药或用量不足 4.干体重估计不准,过多过快超滤 5. 透析后穿刺点压迫时间过长及包扎过紧 6.穿刺不当或长期反复定点穿刺
多。控制体重,每次脱水量不超过体重的
3%-5%。
19
预防护理
10、调节升红细胞药物用量 。 11、根据透析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 及时应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抗血小板聚 集的药物 。 12、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用尿激酶溶栓。
20
健康宣教
1.内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不能带饰品。 2.睡觉不要将内瘘侧肢体放于枕后,不能长时间太高于心脏水平, 尽量避免侧卧于内瘘手臂侧,以防止血液循环受阻或血流量减少, 造成内瘘阻塞。 3.内瘘侧肢体避免提重物。 4.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如果震颤或杂音消失, 内瘘处有触痛,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5.适当活动内瘘侧手臂。避免内瘘侧手臂外伤,最好经常佩戴护 腕,以防出现大出血,但护腕不能过紧压迫动静脉内瘘导致内瘘 闭塞。有动脉瘤的患者,应采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 张及意外破裂。 6.戒烟酒,指导合理饮食。
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诊断及处理
时间限制: 挑、跳、调着讲
内瘘物理检查判断 三个重要参数:搏 动、震颤和杂音
发现AVF异常
AVF并发症分类诊疗
一、血栓性并发症:血栓多形成于狭窄基础上。 二、非血栓性并发症
1. 成熟失败 2. AVF狭窄与血栓 3. AVF动脉瘤 4. 静脉高压 5. 心衰 6. 窃血综合征 7. AVF内瘘感染 8. 缺血性单支神经病变 9. 出血
1.定义:无指南和专家共识;多数专家认为:瘘体直 径大于周边正常血管3倍,或/和瘘体血管直径绝对值 大于19-20mm。 2.预防性处理: ①禁止在任何类型的动脉瘤上穿刺。 ②局部适当加压,预防快速进展、破裂。 ③正规绳梯样穿刺、纽扣穿刺。
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治疗
1. 假性动脉瘤:有破裂风险者要治疗(多数需要急诊治疗)。 方法:外科手术修补、凝血酶局部注射、支架封堵。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及处理
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李洪
On short notice!
AVF常见并发症分类
一、血栓性并发症 二、非血栓性并发症
1. 成熟失败 2. AVF血栓与狭窄 3. AVF动脉瘤 4. 静脉高压 5. 心肺并发症 6. 窃血综合征 7. 内瘘感染 8. 缺血性单支神经病变 9. 出血
架治疗。不主张在前臂支架治疗。避免在瘘管穿刺部位放支架。 ⑥ 缝合钉。
动脉瘤合并感染,脓毒血症或者破裂
瘤体部分切除—狭窄切除—端端吻合
动脉瘤治疗方法之—缝合钉
支架置入治疗动脉瘤(穿刺段、远心端病变不适宜)
AVF并发症分类诊疗
一、血栓性并发症:血栓多形成于狭窄基础上。 二、非血栓性并发症
1. 成熟失败 2. AVF狭窄 3. AVF动脉瘤 4. 静脉高压 5. 心肺并发症 6. 窃血综合征 7. AVF内瘘感染 8. 缺血性单支神经病变 9. 出血
动静脉内瘘发生静脉血栓应急预案
郭晓婷
原因
(1)动静脉内瘘受压 (2)内瘘提前使用 (3)过度脱水、低血压 (4)血液粘稠度高
临床表现
(1)内瘘无杂音及震颤 (2)可出现栓塞处疼痛
预防处理
(1)避免压迫(勿戴较重的东西、手枕于头下、测量血压等) (2)内瘘成熟后穿刺,不过早穿刺; (3)采用绳梯式穿刺,避免钮扣眼穿刺,预防假性动脉瘤形成 (4)禁止用手术侧静脉注射或输液; (5)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15~20分钟,点状压迫,压力适中; (6)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7)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节肝素用量; (8)时常检查内瘘有无震颤、杂音、出血,有异常及时就诊; (9)加强患者的宣教,保持内瘘局部清洁干燥,经常握拳锻 炼内瘘肢体; (10)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用尿激酶溶栓;
开展好患者与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
内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不能带饰品 睡觉不要将内瘘侧肢体放于枕后,不能长时间太高于心脏水平, 尽量避免侧卧内瘘手臂侧,以防止血液循环受阻或血流量减少, 造成内瘘阻塞 内瘘侧肢体避免提重物 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用非手术侧手触摸手 术侧的吻合口,如扪及震颤说明通畅,或用听诊器听诊,可听 到血管杂音则通畅。如果震颤· 杂音消失,内瘘处有触痛,应 及时去医院就诊。同时告诉患者内瘘处检查必须每日3-4次, 这样才能早期发现问题。 适当活动内瘘侧手臂,可手握橡皮健身球进行锻炼;避免内瘘 侧手臂外伤,最好经常佩戴护腕,以防出现大出血。但护腕松 紧应适度,不能过紧压迫动静脉内瘘导致内瘘闭塞。有动脉瘤 的患者,应采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内瘘血管血栓形成的应急预案郭晓婷原因1动静脉内瘘受压2内瘘提前使用3过度脱水低血压4血液粘稠度高临床表现1内瘘无杂音及震颤2可出现栓塞处疼痛预防处理开展好患者与家属的健康
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
是指将临近的动脉、静脉血管,通过外科手术吻合起来建立的血流通道,经过这个通道动脉血流至静脉内,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加,压力增高,静脉血管扩张,形成动脉化的血管。
理想的动静脉内瘘:能提供足够的血流量(>300ml/min),又不至于发生动脉瘤和血栓形成;位置表浅宜穿刺,易止血,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无明显副作用,可长期使用且又安全可靠。
成功的动静脉内瘘:①.手摸到动静脉内瘘的血管上可感觉有血液流动的震颤,也即称为“猫颤”。
②.动静脉造瘘的手臂放在枕头上人侧睡或将手臂放在耳旁均会听到打雷样的声音,也即称为“血管杂音”。
③.动静脉瘘的血管充盈明显,有比较好的弹性。
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1.健康因素:由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低血压、心脏病、感染、损伤、血粘度过高等诸多因素均可直接造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2.动静脉内瘘使用和维护不当:①穿刺失败造
成较大血肿压迫内瘘血管。
②穿刺后长时间压迫止血造成血流阻断。
③长时间的内瘘血管定点穿刺所导致血管节段性狭窄等。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
(一)主要原因
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动静脉硬化、透析过程中反复发生低血压、内瘘侧肢体受压、着凉、瘘口过窄造成内瘘血流不良或瘘口感染等。
(二)血栓表现
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三)应急预案
1、及时发现可立即给予内瘘侧肢体复温,并轻轻按摩内瘘口。
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者,可用尿激酶溶栓。
2、侵入性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入溶栓剂。
3、用带气囊的导管取栓术。
(四)预防措施
1、内瘘术后大于6周方可使用,不可过早穿刺。
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应延长初次使用内瘘的时间。
2、动静脉内瘘要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明显损伤。
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
3、避免内瘘侧肢体着凉及受压、过紧包扎或测量血压,不能在内瘘侧肢体输液、采血。
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20min,压力适中,压脉带应柔软,具有可塑性及伸缩性,防止内瘘堵塞或出血。
4、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5、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量,必要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6、经常听内瘘侧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出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7、痒时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8、经常活动有瘘肢体,如握拳运动。
皮下有淤血、肿胀时擦喜疗妥乳霜2~3次/日。
喜疗妥乳霜有抗炎、抗血栓形成的功能,有加速血肿吸收、抑制疤痕形成或软化疤痕的作用,因此喜疗妥乳霜对血管修复起到良好的作用。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专业知识文档】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专业知识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文章导读动静脉内瘘血栓也是血栓的一种情况,引起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比较多,这时候应该及时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动静脉内外科的手术治疗,另外血液透析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平时,加强平时的调养和护理,避免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1、瘘血栓形成前期症状内瘘血管处疼痛、触及博动震颤及杂音减弱,抽出血液为暗红色,血流量不足为内瘘血管部分阻塞,完全阻塞血管时,博动震颤及杂音完全消失,2、血栓形成的早期原因所选血管条件差,如静脉太细、静脉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管,手术技术因素,手术中动作粗暴,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血管扭曲成角,术后漏血补针缝合,高凝状态,术后未及时应用抗凝药或用量不足。
患者脱水,低血压,低血容量,血流量速度缓慢。
透析后连续低血压状态3-5次,每次≥1.5小时,高载脂蛋白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发生有重要意义3、血栓形成的晚期原因由于长期定点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纤维化,压迫止血不当,内瘘形成后,高压动脉血流刺激,损伤静脉内皮,印记静脉内皮肥厚,纤维化而导致血管阻塞,血液动力学因素,吻合口部分形成涡流,促使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沉积,引起血栓形成、血肿形成和局部感染使局部损伤后修复困难,对血管通畅产生影响,研究发现p内瘘阻塞发生于距内瘘吻合部5厘米内血管,提示可能因为反复穿刺引起主要原因。
药物原因,如促红素应用后,使红细胞压积增加,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预防护理预防血栓形成:内瘘术肢不可负重,睡觉时不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以减轻肿胀程度,注意对内瘘术肢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内瘘术肢不能量血压,一切静脉治疗以及抽血,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局部,预防感染,坚持每天做健瘘操,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杂音。
动静脉内瘘
(4)教会患者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将非手术 侧手触摸术者的静脉处,若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则 提示通畅,否则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及时再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后护理
(5)内瘘术后早期,应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抬高术侧 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避免患侧肢体受压, 不要穿紧袖衣服,不可戴手表,不可测血压,不可负重, 不能用内瘘静脉注射或输液。 (6)每日2次定时测血压,当出现头晕、低血压症状及呕 吐、鼻衄等症状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适时适量应 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压。
(1)内瘘术后使用抗凝剂3~5日,如潘生丁、阿司匹林, 必要时给低分子肝素,以防术后血管内凝血,同时应用抗 生素1周至拆线。 (2)术后3日,可进行局部锻炼,促使瘘管成熟,方法: 手握橡皮握力圈,每日多次,每次10min,也可用手,用 力握拳再松开,反复多次练习。
术后护理
(3)术后5~7日,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以 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有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立即与医 生联系,及时处理。
动静脉内瘘
定
义
顾名思义,动静脉内瘘就是由动脉和静脉连接组成的 瘘管,包括自身血管内瘘和人造血管内瘘。自身血管内瘘 多采用前腕末端的桡动脉与桡侧皮静脉吻合,又称标准内 瘘。如果发生功能障碍,还可以考虑二次制作内瘘,二次 瘘可将手腕尺骨动脉与尺侧皮静脉吻合,或由肘部到上臂 部的动脉吻合,使静脉动脉化,血流动力加大,更易充 盈,表浅而粗,易于穿刺,且能保证行血液透析时所需血 流量(200~300ml/min)。有些人因自身血管过细,不适 合作内瘘时,会使用人造血管内瘘,即前臂皮下置入一段 人造血管,一端与动脉相连而另一端与静脉相连形成内瘘。
术后护理
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的应急预案PPT课件
.
13
正确设定干体重。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避免过多超滤,由于超滤过多 使血液粘滞度增高,血压下降,吻合口血流量减少。可引 起内瘘吻合口产生血栓。
.
14
指导患者及家属听诊内瘘杂音,扪测震颠每日1~2 次,如 发现杂音、震颤减弱或消失,提示有血栓形成,应立刻到 医院处理,以免延误溶栓治疗的虽佳时机 。一般推荐时间 在6h以内,治疗时机不宜超过24h。
.
7
.
8
1、溶栓治疗: 经临床诊断或超声定位后确诊内瘘血栓形成, 且患者无高危出血倾向,立即予以溶栓治疗。治疗组首先选 择距内瘘血栓形成处2 cm的近心端动脉为穿刺点,用10 ml 注射器抽取溶有尿激酶50万U的生理盐水10 ml,针尖指向 血栓处穿刺,见到动脉搏动性回血后将尿激酶缓慢注入,使 得药物随动脉血流冲击与血栓充分接触,边操作边观察有无 杂音再通情况。30 min后无再通者再选择距血栓形成处2 cm的静脉近心端穿刺,针尖仍指向血栓处用尿激酶50万U溶 于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入,30 min滴完。经以上治疗仍 无再通者于24 h以后重复接受上述治疗。连续3 d上述治疗 内瘘不能再通者接受手术取栓治疗或重新造瘘
.
5
三、动静脉内瘘血栓治疗
内瘘血栓的治疗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内瘘血
栓形成是其失去功能的主要原因。既往内瘘血栓形成的治 疗方法多为外科切开取栓或重新制作内瘘,不仅创伤大, 而且并发症较多,首选的是用尿激酶缓慢泵入治疗方法。
.
6
早期发现内瘘血栓并及时应用尿激酶是内瘘再通的关键, 尿激酶通过血栓形成部位的动、静脉端血管内注入溶栓效 果显著。
.
10
2、手术治疗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扩张:动静脉内瘘成熟后,血管会扩张,血管直径增大,
血流速度也会增快。
这种血管扩张可以增加血液的流量和流
速,使血液能够更快地通过内瘘,从而达到更好的透析效果。
2.血管壁增厚:动静脉内瘘成熟后,血管壁会逐渐增厚,这种增
厚可以增加血管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减少内瘘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
3.血栓形成:成熟的动静脉内瘘通常不会形成血栓,这是因为内
瘘的使用过程中会对血栓形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如果内瘘出现血栓,可能会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4.血流充足:成熟的动静脉内瘘应该有充足的血流,通常要求在
内瘘处的血流量达到200-300ml/min以上。
如果血流量不
足,可能会影响透析效果,甚至需要重新制作内瘘。
5.穿刺成功率:成熟的动静脉内瘘应该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
这需要医生在制作内瘘时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方法。
如果穿刺成功率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6.并发症发生率:成熟的动静脉内瘘应该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
率,如狭窄、血栓形成、感染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之,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标准包括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血栓形成、血流充足、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
为了确保内瘘的成熟和稳定,医生需要在制作内瘘时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方法,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保护内瘘,避免感染和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对策
治疗原发病、保护血管、 合理选择血管
术前护理
严格无菌技术、正确手术方法
术中护理
包扎松紧适宜、保温、观察是否通畅、 禁止护理操作、加强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
护理对策
准确测量体重、慎用降压药 、穿刺血管的选择、 熟练穿 刺技巧Fra bibliotek透析前护理
病情观察、准确设置血流量及肝素 量、避免过多过快超滤
透析中护理
预防感染、掌握压迫的力度及时间 、合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透析后护理
预防护理
1.动静脉内瘘使用不宜过早。一般应 于术后10-12周,待静脉管壁增厚、 管腔增大、血流量充足,即 静脉动 脉化后开始使用。 2.避免受压。 (勿戴较重的东西、手 枕于头下、测量血压等)。 3.指导患者进行内瘘侧肢体活动,保 持内瘘局部清洁干燥。 4.绑扎压 脉带压力应适宜。透析结束 后压迫针孔15-30分钟,按压力度以 摸到震颤,内瘘无渗血为宜。
效果观察: 每10-15分钟观察用药后全身及局部有无出血;每0.5-1h 听诊内瘘杂音一次,观察内瘘震颤恢复情况;患者出现内 瘘震颤及血管杂音即可停止用药,如未出现,可连续使用 三天,三天不能再通者可手术取栓或重新造瘘。 溶栓成功标准: 1.触诊内瘘震颤恢复; 2.听诊内瘘杂音响亮; 3.彩超显示:血栓消失,血流恢复。
预防护理
5.教会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自我观察。时 常检查内瘘有无震颤、杂音、出血,有异 常及时就诊。 6.穿刺局部护理 。皮下有淤血、肿胀时, 局部涂抹喜 疗妥软膏2-3次/d,并给予热 敷。 7。预防低血压 的发生。 8、采用绳梯式扣眼法穿刺。穿刺时进针 要轻、准、稳,争取一次成功。 9、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入,避免超滤过 多。控制体重,每次脱水量不超过体重的 3%-5%。
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护理
DYX
何为动静脉内瘘血栓?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
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治疗
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护理对策及预防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血栓?
临床表现为瘘管杂音消失,动静 脉吻合口血管震颤减弱,血液透 析中血流量降低,达不到有效 透析血流量标准。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
患者 因素 治疗 因素 手术 因素
手术 因素
1.内瘘过早使用,静脉充盈不足 2.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不当 3.术后未及时应用抗凝药或用量不足 4.干体重估计不准,过多过快超滤 5. 透析后穿刺点压迫时间过长及包扎过紧 6.穿刺不当或长期反复定点穿刺
治疗 因素
诊断标准
望诊:血管出现内陷,不充盈 触诊:无血流震颤感且有条索状硬物,皮温变低,触痛明显 听诊: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减弱或消失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中断,血栓形成 血管造影:金标准
预防护理
10、调节升红细胞药物用量 。 11、根据透析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 及时应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抗血小板聚 集的药物 。 12、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用尿激酶溶栓。
健康宣教
1.内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不能带饰品。 2.睡觉不要将内瘘侧肢体放于枕后,不能长时间太高于心脏水平, 尽量避免侧卧于内瘘手臂侧,以防止血液循环受阻或血流量减少, 造成内瘘阻塞。 3.内瘘侧肢体避免提重物。 4.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如果震颤或杂音消失, 内瘘处有触痛,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5.适当活动内瘘侧手臂。避免内瘘侧手臂外伤,最好经常佩戴护 腕,以防出现大出血,但护腕不能过紧压迫动静脉内瘘导致内瘘 闭塞。有动脉瘤的患者,应采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 张及意外破裂。 6.戒烟酒,指导合理饮食。
谢 谢
前臂内瘘血栓形成 最常见的部位是吻 合口,约50~75 %,其次位于静脉 回流端,动脉端血 栓较为少见
血栓的治疗
溶栓 治疗
首选尿激酶溶栓
手术切开取栓法 手术 治疗
Fogarty导管取栓法 内瘘重建法
早期 血栓
一旦血栓形成,如果在6h之内,可在内瘘的动 脉端推注尿激酶或降纤维蛋白溶酶溶解血栓。
晚期形成的血栓,应行手术治疗,溶栓效果不佳。 已机化的或纤维化血栓,只能重新做瘘。
溶栓前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抬 高患肢20-30度,注意患 肢保暖,不可按摩患肢, 以免血栓脱落。 2、充分了解患者有无 溶栓禁忌症,血压状况, 凝血功能,询问血栓形 成的时间及次数。 3、做好心理护理。
溶栓后护理:
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制动患肢约2天。 2、禁止将患肢抬高,以避免突然减弱局部血流,防止再次形成血栓。 3、定期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复查,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等。 4、观察造瘘处穿刺口有无出血。 5、观察内瘘震颤恢复情况,出现内瘘震颤及血管杂音即可停止用药。 6、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
1.患者自身营养状况差,血管条件差:血管细小, 弹性差,管壁脆弱如合并有静脉炎、动脉硬化、糖 尿病血管病变等 2.血液粘稠度增高: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酗酒及进 食高脂性食物 3.自我保护不当:睡眠时压向内瘘侧肢体时间过长, 袖口过紧等 4.反复低血压
患者 因素
1.术中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 静脉扭曲 2.吻合口不光滑,尤其是术中缝合不佳,发现 漏血补缝时,造成狭窄形成血栓 3.术后包扎过紧 4.伤口感染或皮下血肿压迫
晚期 血栓
尿激酶溶栓
溶栓指征:内瘘堵塞时间在24小时之内, 6小时内溶栓效果最好,血栓<5cm。
尿激酶溶栓禁忌症: 1、最近有颅脑、胃肠等活动性内出血史 2、最近接受过大手术 3、最近有严重的外伤史 4、妊娠 5、严重的高血压 6、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心脏内血栓
尿激酶溶栓方法:
1.尿激酶50万U+0.9%NS20ml静推:在动静脉内瘘造瘘口上方10cm 处轻扎止血带,使血管稍充盈,使用7号钢针在造瘘口上方距血栓 2cm处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针尖指向血栓,见到动脉搏动性回 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入后用手指轻柔按摩血栓形成处,并局部热敷, 促进血栓的溶解。溶栓过程中在血栓上方扎弹 性绷带,保证局部药 物浓度,每 15min放松 1次,可加强溶栓效 果。 2.微量泵入:10-25ml/h缓慢泵入。 3.凝血功能正常者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