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圈与天气

合集下载

山东省沂水县高一地理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7课时)课件

山东省沂水县高一地理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7课时)课件
2、A、B两处比较,A处风力___(大于或 小于)B处,B处风向为______。 3、比较A、B两处天气状况,____处为 晴天,____处为云雨天气,____处日 温差大于___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试做天气预报员
1、___气压中心位于蒙古国西部,以及我国。 ______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其控制, 以_____天气为主。
2、来至西伯利亚的____空气前锋已经移到蒙古国 中部,以及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 未来两天内,冷空气将继续向______方向移动。 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______天气,气 温也将明显______。

北半球高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
3、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是冷暖气流交锋的重要场所, 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而且由于锋面在我国东部有 规律的南北移动,使降水有规律的南北变动。某些年份的 异常会导致东部的旱涝灾害,因此是我国季风区的重要大 气系统。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四、五月份
结 论
华北、东北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9月 开始早 南方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反馈练习
读北半球某地地面天气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就气压状况 而言,A点位于 ___系统;就气 流状况而言,B 点位于___系统。
冷气流
四、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四、五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六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_第二单元_第二节_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件_第二课时)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_第二单元_第二节_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件_第二课时)

B.②④ D.②③
【练习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哪幅? 〖解析〗 ①明确图形结构: 近地面与上空 ②等压面值的变化
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高、低气压一般是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③气温高低与气压值的关系(规律): 同一水平面上(高度上),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高空与地面气压变化状况相反
A B A
820 818 816 814 南半球高空
B 高
低 C 北半球近地面
C 北半球近地面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比较风速
A
1000百帕 1008百帕
B
1016百 帕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 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时,近地面 与高空、海面与陆地的风速?
练习:图中是北半球近地面,画出A、B两地的风向
海风和陆风形成示意图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 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由大 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 上空因有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 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陆 地降温快,气温比海上低,空气冷却收缩,地 面气压比海面高,使下层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陆风(如图b)。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练习1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D
A B
a
C
b
垂直 运动,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水平 再形成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区间冷热不均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B > C > D > A。

高中地理 第7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讲义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7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讲义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

第七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原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学习目标:1.了解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2.了解大气各层的气温和气流运动特征,并理解各层与人类的关系。

3.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重难点)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1)氮:含量最多,是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氧: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

(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各层特征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A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C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特别提醒](1)平流层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2)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变,不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密度极低,也不利于飞行。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热源(1)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低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2.两个过程(1)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A(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过程:地面增温后以B(地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3.两个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少部分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或反射。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作用。

(1)大气中的CO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2)人类活动不会导致大气成分比例的变化。

( )(3)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 )(4)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篇一」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篇二」城市功能分区1、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点中心商务区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一般位于市中心: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商业区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①市中心②CB外侧③街道两侧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工业区同类工厂: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住宅区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①环境不好②商品房,环境好行政中心区行政机构: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人口昼夜差异大文化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郊区卫星城、农业区、住宅城市外围为城市服务:①占有空间的是住宅区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面积。

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学期

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学期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大气运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资源等,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提高信息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大气运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调控能力。
3.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地球仪或多媒体展示地球大气层的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大气层是如何保护地球生命的?大气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国际视野。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如气压、风等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有的地方冬暖夏凉,有的地方冬冷夏热?”引发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大气圈的基本概念,介绍大气层的结构及其特点,解释大气运动的原因。
2.运用动画、图表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如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等,以及大气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2.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合作调查大气污染对当地天气、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及解析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及解析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及解析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过程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意识和对环境的关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解析。

地理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

虽然地球的形状非常接近一个球体,但由于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略微胀大,呈现出椭球状的形态。

地球的尺度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测量,纬度是垂直于地轴的线,划分为北纬和南纬;经度是与地球的自转轴相交的线,划分为东经和西经。

解析: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对于我们理解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进行地图制作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尺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形起伏、气候变化以及地理分布等重要地理现象。

地理知识点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大领域。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如地形、气候、水文等;人文地理则研究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如人口、城市、经济等。

解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地球系统。

通过学习自然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人文地理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参考。

地理知识点三: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包括了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层,它是地球上生命能够存在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气圈由多层组成,最外层是臭氧层,负责过滤掉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最内层是对流层,其中的气候变化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地球的大气圈是地球上气候、天气以及其他自然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学习大气圈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如酸雨、温室效应等,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地理知识点四:地球的水文圈地球的水文圈是指地球上的水体循环系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等。

水文圈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生命能够存在的基础之一。

热力环流风高一地理组集体备课

热力环流风高一地理组集体备课

高一地理组集体备课(七)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大气的运动主讲人:王培路审核人:王怀瑞一、上周教学总结:存在的问题:“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的基本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解释和解决“大气的运动”、“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和“常见的天气系统”问题的理论依据。

该知识点的难度在于运用,运用它解决生活中许多地理现象。

学生可能存在知识迁移、对生活现象的不了解的情况、导致学习过程出现障碍。

改进建议:1.学生重新阅读教材,加深对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大气逆辐射等专业名词的理解。

2.采用图表分析法将教材的知识情景化、直观化,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在课下或课堂上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借助教材找出自己画错的地方,完善对该原理的理解。

3.补充资料和案例,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即可用以解释很多大气自然现象,很多现象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很多学生在借助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问题时,再加上对很多现象不熟悉,常出现的错误是概念把握不准,语言描述不准确。

适当补充资料和案例,引导学生完善答案。

例如(1)补充霜冻的成因等知识,然后再解释晚秋或寒冬,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是因为天空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加强,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而晴朗的夜晚常出现大雾或霜冻,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

(2)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没有月球那么强烈?可先补充地球及月球表面温度变化大小的数据资料。

点燃的蚊香温度较高,而冰块的温度较低,把一块玻璃板盖在玻璃缸上,请同学们观察玻璃缸内蚊香烟雾是怎样运动的。

AB C三地的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分别有什么变化?此时,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高空)的空气密度是否还相同?′是高压,哪一个地方气压更高?等压面是否还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表受热不均(2)等压面的弯曲特点:高凸低凹。

5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谓童叟皆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024版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2024版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 课件目录CONTENTS•地球与地图•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水圈与水循环•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01地球与地图CHAPTER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经纬网经线纬线地理坐标经纬网与地理坐标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交而成的点,叫做地理坐标。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自转公转黄赤交角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在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

030201地球的运动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方向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

0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CHAPTER大气圈的概念和范围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大气的组成成分及作用大气圈的结构和组成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风速的关系地球偏转力对风向的影响及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大气环流的概念、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01020304大气的运动010204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的类型、特点及天气实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特征锋面气旋(锋面与气旋结合)的天气特点及实例分析0303水圈与水循环CHAPTER水圈的构成和特点水圈的构成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水体共同构成水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1. 大气与天气1.1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其主要组成为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二氧化碳(0.04%)等。

大气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臭氧、氮氧化物、微尘等。

1.2 大气的分层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逆温层。

其中,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这是气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层次。

1.3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期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风速、云量和降水等要素。

而气候是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通常以30年为周期进行计算。

气候包括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2. 气候的形成原因2.1 太阳辐射地球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入射角度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2.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夜晚的变化,也决定了阳光的照射时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

2.3 水汽与云的形成水汽是气象现象发生的基础,当水蒸气遇冷遇到凝结核时,就会形成云,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

2.4 气候带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角度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2.5 地形和海洋因素地形和海洋的分布会影响气候形成。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区;海洋则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3. 气象要素与气候类型3.1 温度温度是气象学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表示空气的热度。

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变化,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气候。

3.2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

不同的湿度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如造成降水、影响蒸发等。

3.3 风风是由空气的横向运动造成的。

不同的风系统会带来不同的气候特征,如季风气候、西风带等。

3.4 云量云量指的是天空中云的多少和类型。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降水和日照,进而影响气候类型的划分。

3.5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的水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2课时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2课时课时计划:2 课时周课时:3课时(2课时为正课,1课时讲学案)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指的是大气圈的构成和天气、气候的区别。

其核心是学会用论述地球大气层的热量来源和传递,以及全球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天气形成机理。

理解它的关键是学会读图并分析。

大气部分的基础知识是自然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

教学的重点是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及锋面系统。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学会读图分析。

该节内容计划安排8个课时。

从第一、二课时的内容上来看,“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是本节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为后面的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定位1.识记大气圈的组成和垂直结构;2.能够说出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各个层次的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和与人类的关系;3.理解对流层的气温直减规律;4.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道理;(二)目标解析1.识记大气圈的组成和垂直结构是指知道大气圈各个层次所在的大概海拔高度及概况;2.能够说出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各个层次的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指知道大气圈垂直方向概况;3.理解对流层的气温直减规律是指学会运用该规律计算某海拔高度的气温;4.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道理是指让学生学会分析大气受热过称及保温作用;三、问题诊断分析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有:1.大气圈各个层次与人类的关系。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各个层次在大气组成、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上的差异,然后明白各个层次对于人类的作用和价值。

2.大气的受热过程。

由于太阳辐射是地气系统能量的根本来源,因此,要使学生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首先,可让学生回忆太阳辐射的概念,了解太阳辐射能量在不同波段区间的分布状况,并且指出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其次,可通过一些实际实例,尤其是从学生熟悉的实例中举例。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的组成大气=干洁空气+水汽+杂质干洁空气: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氮气(含量78%,N元素是生物体基本元素)氧气(含量21%,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②是温室气体,具有保温作用)臭氧(吸收紫外线,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水汽和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非洲运动员田径项目成绩优异原因: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中含氧量低,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较高纬度地区更高---原因: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

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大气上冷下热(上冷下热是对流运动的前提)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集中了整个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逆温: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的影响(先只做了解即可,在其他部分都记住的基础上再识记该部分):积极: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③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逆温层的出现有利于保持温暖湿润的局地气候,而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生物越冬。

消极:①出现多雾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②加剧大气污染。

高一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1.深层地热是指地球深层数千米、温度更高的深层地热能或干热岩资源,深层地热能将成为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深层地热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答案】A【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位17km,由材料“深层地热是指地球深层数千米”,可知A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B或D。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

解题时注意注意关键词“数千米”即可。

【2】深层地热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答案】D【解析】深层地热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地球内部,D正确。

2.下列诗句描写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的是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

(明•王继芳《锦石崖》)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D.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清•冯云山《咏瀑布》)【答案】C【解析】“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明显反映风力作用,故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理解诗句的内容,判断外力作用形式。

3.读某种气压系统气流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近地面该气压系统分别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答案】A【解析】图中近地面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因此为高压中心,且呈顺时针旋转,故位于北半球。

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2】该种天气系统出现时间与地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A.1月地中海B.7月印度C.1月蒙古D.7月冰岛【答案】C【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天气系统是位于北半球的高压系统。

1月地中海受盛行西风控制,A错误;7月印度受印度低压控制,B错误;1月蒙古受亚洲高压控制,C正确;7月冰岛受西风影响为主,D错误。

山东省沂水县高一地理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6课时)课件

山东省沂水县高一地理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6课时)课件

4.准静止锋及其天气
当冷暖气团的势 力相当,锋面移动很慢
或长时间在一地徘徊,
这种锋面称准静止锋。 在它的控制下,常造成 该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A.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南方 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江淮地 区对峙,这就是江淮准静止锋。 在它的影响下,造成江淮地区长 达20日的梅雨天气。 (黄梅时节家家雨)
冷锋过境前市区的天气: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朗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3.冷锋及其天气
冷锋过境时市区的天气:
受冷锋控制, 阴天、刮风、 降水、降温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3.冷锋及其天气
冷锋过境后市区的天气: 单一冷气团控制, 气温降低、气压升 高、晴朗
冷气团
暖气团
市区
3.暖锋及其天气
暖锋过境前市区的天气: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暖气团
锋线与锋面统称为锋。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 雨、雪、大风等天气 ★锋的类型及其天气: 3、冷锋、暖锋与天气: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 4、准静止锋及其天气
3、冷锋、暖锋与天气: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锋
暖锋
3.冷锋及其天气
B.冬季,吹到云贵高原的东北季 风受到该地西高东低的地形阻挡, 与西南暖流相遇于东经104度左 右地区。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受 它影响,贵州高原冬雨连绵。 (天无三日晴)
小结 •见下表
示意图
符号
概念
暖气团上升状态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被迫抬升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徐徐爬升 降水在锋前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_《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新知初探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_《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新知初探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自读教程·抓基础
垂直 分布
高度分 布
对辐射 波长的 吸收
气温变化
空气运动 特点
天气现象 及与与人 类关系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 气
8-18km
5055km 平流层 顶到大 气上界
长波辐 射的吸

紫外线 的吸收
处于高 度电离 状态
随高度增加 而递减
随高度增加 而增加
空气稀薄无 明显规律
自读教程·抓基础
类型
主动气 团
我国典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雨区位置 型的锋
面天气
冷锋
暖 锋
静止 锋
冷气团
暖气团
冷暖势大风降 水
天气转 晴、气 温变低
天气晴 朗、寒

连续性 降水
天气转 晴、气 温升高
连续的 多云与 降水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锋后 锋前
寒潮、 夏季暴
空气对流 运动显著
以水平运 动为主
密度小并 向星际空 间散逸
对人类影 响最大
利于高空 飞行
反射无线 电波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自读教程·抓基础
2.大气运动
(1)大气运动分为 垂直 运动和 水平 运动。
(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大气热力环 性质差异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流
即是由于地面
力 方向
4.常见的天气系统 (1)气团是指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_均__一___的大团_空__气___。 根据气团温度的对比,可将其团分为_冷___气团和暖____气团。 (2)冷气团与暖气团的相交汇的面叫做锋面;锋面与_地__面___ 相交的线,叫做锋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山东省沂水县高一地理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4课时)课件

山东省沂水县高一地理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4课时)课件

C 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 D 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 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 七个气压带有四个低压带、三个高压带
B 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C 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对称分布 D 由极地高压吹出来的风是偏北风 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C ) A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B 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俯视图
(1)六风七带 (2)气压带高低相间,南北对称 (3)半球中相邻风带的风向相反 (4)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形成的极锋在 60°并向高纬倾斜 (5)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 原因形成;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 原因形成 (6)六风七带对气候影响
C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1. 请在下图中的直线上画出箭头将环流完成;
2. 写出a,b,c所代表的风带; 3. E,F,D所代表的气压带,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判 断此时为北半球的什么季节?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E 赤道低气压带 F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 教学目标:1三圈环流的形成
• 规律 2气压带风带形成和分布规律。
• 教学重难点:气压带风带形成和分布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的概念
(2)大气环流的作用
2、单圈环流 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假设:①地球不自转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表均一
单圈环流
北极
赤道
赤道
南极
3、三圈环流 假设: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表均一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 南北移动 大致是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风的原理
I. 由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 的人为热,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城市的年均 温要比郊区高出0.5到1摄氏度。
II.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空气在城市上升, 而在郊区下沉,从而在城郊间形成小型 的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风
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力:
为什么多云的夜晚要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北方每到深秋,农民常常在田间燃烧柴 草秸秆,人为的制造大量烟雾,这是为 什么呢?
举例说明人为活动对大气成分有怎样的 改变?这些改变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三、大气的运动
热力环流演示 注:气压就是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你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城市风现象吗?
离层。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波长较短 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 较长的红外线;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很 少被吸收,绝大部分可以透过大气射到地 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上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你 能简述大气的保温原理吗?
在我们一起学习了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 风的形成之后,你能画出南半球高空和 近地面的风向吗?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环流: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 运动叫做大气环流。
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 和水汽的分布;影响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 候。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且不考虑地球 的自转(地转偏向力忽略不计)。
天气实例:我国东南沿海 夏季的台风天气。
反气旋(高压)
特征:反气旋中心气压高,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 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 流下沉,下沉过程中温 度升高,其中水汽不易 凝结,因此反气旋控制 区多为晴朗天气。
天气实例:我国北方地区 的“秋高气爽”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天气。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变得更加 复杂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得实际的 气压带往往不能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被 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 压。如:夏季北半球的副高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为突 出),从而使副高仅保留在海洋上。
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 压。如: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 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其中以亚洲高压 最为强盛),从而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 仅保留在海洋上。
南北半球气压带的比较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 分布,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其气压带往往 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而南半 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 状分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N2(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O2(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低 干洁空气
层 大
CO2(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O3(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
大 气 的 垂 直 分 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 风叫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 带的季节移动。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气旋与反气旋
锋面系统
锋面是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由于其两侧气团物理 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故锋面附近天气多变(常伴有云、 雨、风等现象)。
冷锋系统
暖锋系统
静止锋(准静止锋)
图例
定义: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两者势均力敌, 任何一方都没有力量使另一方移动,锋面相 对静止。
天气特征:多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天气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气旋(低压)
特征:气旋中心气压低,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 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 流被迫上升,上升过程 中温度降低,其中水汽 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 旋控制区多为阴雨天气。
分层 高度(km)
对流 层
特点
与人类关系
平流 层
高层 大气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高度(km)
特点
与人类关系
对流 平均厚度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

12
低;空气对流运动显
著;天气复杂多变。
最密切
平流 12—50 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 利于高空飞行; 加;空气水平运动为 保护地球生命。
主;天气晴朗。
高层 50—大气 空气密度小;有若干 对无线电通信 大气 上界 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 有重要作用。
北半球高空风的形成
风向 ——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气压梯度力
风向
(百帕) 996
1004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1012 1020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 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成一定角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气压梯
度)产生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它促使大气由 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大小同风速和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即在同一纬 度它的大小只跟风速有关);方向垂直于风向。 摩擦力
90°

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并且考虑 地球的自转。
三 圈 环 流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纬90°冬至日 66°34′
春分日 秋分日
夏至日
23°26′ 0°
23°26′
66°34′
南纬 90°
低气压带
高气压带 风向 太阳直射点位置
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 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