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素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圈的组成与大气的垂直分层

(1)大气圈的组成及作用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①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大气主要、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过程具体经过热量来源

过程一: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经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

增温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过程二: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过程三: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

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①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作用。白天一般侧重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②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夜晚一般侧重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

影响大气逆辐射的主要因素:云量多少、空气洁净度、空气湿度。一般地,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4、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少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总结:一般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的地区,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如青藏高原、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等压面弯曲规律:

(1)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值相同

(2)同一垂直方向,越向高空气压越低

(3)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凸起为高压,下凹为低压(凸

高凹低)

(4)近地面温、压相反,热区低压,冷区高压;近地

面与高空气压相反

3、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是关键(海洋比热容大,陆地比热容小)。

海陆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山谷风的形成: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城市热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城市热岛的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向为由郊区吹向市区。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

置在下沉距离以外。三、大气水平运动——风(1)影响风的三种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3).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断

●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