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第2节海水“晒盐“优质教案(4)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
-实验器材:准备适量的海水样本、晒盐器具等实验器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海边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海边的一种常见现象吗?那就是海水晒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提出几个关于海水晒盐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例如:“海水晒盐的过程中,为什么盐会结晶出来?”“晒盐实验中,如何控制阳光和风力等因素?”等。学生通过讨论,巩固对海水晒盐知识的理解。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随机提问几位学生,了解他们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海水晒盐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接着,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除了海水晒盐,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取盐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注意海水晒盐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化学知识,学以致用。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海水晒盐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化学科学产生兴趣,增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如“海水晒盐原理”、“海水晒盐方法”等,让学生一目了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 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2)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的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教学设备】: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多媒体设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1、同学们观看展示的照片,上面的人物在干什么?2、海水晒盐得到的盐是不是纯净的盐?和精盐比较,会含有哪些杂质?【学生讨论】讨论,归纳总结。
【小结】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里面含有一些难溶的泥沙杂质。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粗盐中的杂质除去。
【板书】三、粗盐提纯【设计意图】结合海水晒盐的过程以及场所,学生不难想象到粗盐中会有泥沙杂质,从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分析整理,实验探究【展示】展示实验室中的粗盐【提问】1、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2、说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学生讨论】分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归纳】根据食盐能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的性质,先将混合物加入水中,使其充分溶解,然后用过滤的方法将泥沙与盐水分离开来。
【板书】(一)粗盐的简单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展示】向学生用多媒体展示以上三个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固体溶解先将固体研细,溶解时要搅拌,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击容器壁以防容器破损。
粗盐粗盐水2、过滤“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留有气泡(操作时要用手压住,用水润湿)“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边缘“三靠”: 1、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设计(pdf)(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设计(pdf)(新版)鲁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海水晒盐过程探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化学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科普图书:《海水与盐业》、《盐的科学》。
-学术文章:关于海水晒盐技术的科学研究,海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与未来等。
-视频资料:海水晒盐的工艺流程,盐田的生态环境影响,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网络资源:相关的科学网站,如化学学科网站,海洋科学网站等。
2.拓展建议:
-让学生阅读科普图书,了解海水晒盐的历史、技术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课后作业
1.根据本节课所学,简述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答案:海水晒盐是利用太阳能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得到盐晶的过程。具体步骤包括:将海水引入盐田,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蒸发,盐晶逐渐析出,最后通过收集和洗涤得到盐。
2.影响海水晒盐效率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影响海水晒盐效率的因素有气温、湿度、风力等。气温越高,水分蒸发越快,晒盐效率越高;湿度越低,水分蒸发越快,晒盐效率越高;风力越大,水分蒸发越快,晒盐效率越高。
鲁教化学九年级下教案第8单元 第2节 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2)知道蒸发结晶的方法,进一步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水“晒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海水“晒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海水“晒盐”的方法: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盐田通常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
2.海水“晒盐”的原理:蒸发结晶。
3.海水“晒盐”的过程: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4.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 【合作探究】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答:从海水里刚晒出来的食盐不能食用,因为其中除了含有泥沙外,还含有很多其他可溶性杂质,还需要进行粗盐提纯。
【跟进训练】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C)A.溶解法B.过滤法C.结晶法D.蒸馏法2.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D.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得到食盐3.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
在此过程中(B)A.溶剂的质量不变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知识点二蒸发结晶【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6页的内容,并分组完成活动天地8-1,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途径是加热蒸发;当玻璃片上出现固体颗粒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 教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2、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用重结晶法提纯的粗盐三、教学媒体:多媒体、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量筒、托盘天平等。
四、教学流程片断一复习提问【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海水晒得的粗盐中有什么类型的杂质?【学生回答】有泥沙,还有氯化镁等【教师总结】粗盐含不溶性杂质:泥沙,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等片断二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其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还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那么,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使之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呢?【投影】第二节海水晒盐(三)粗盐的提纯【教师展示】展示实验室的粗盐。
【教师讲解】1、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学生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展示】筛子原理,把筛子和过滤用的滤纸类比,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引导】根据食盐能溶于水,而泥土不溶于水的性质,可以先将混合物加入水中,使其充分溶解,然后使用不能使泥土透过的滤纸把泥土和食盐水分离开来。
【教师讲解】大家为什么会想到使用滤纸呢?是受了什么样的启发呢?简单介绍“筛子”原理,把应用“筛子”原理的事例告诉同学们。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教师小结】凡是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都可以使用恰当的“筛子”将它们加以分离,滤纸是分离可溶物质和不溶物质的理想的“筛子”。
【教师演示】演示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教师讲解】下面来回忆一下过滤操作过程,并请同学们思考过滤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海水中的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相关知识: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在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
3.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制成溶液,有些物质几乎不溶于水重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思考、讨论
合作交流
发表自己的看法
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充分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
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阅读:多识一点,分析除去其中的SO42-,Ca2+,Mg2+等可溶性杂质原理
食盐的用途:
提问:上述除杂过程中发生了哪些
反应?
BaCl2+Na2SO4=BaSO4↓+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3、蒸发
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讨论:
1、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其中,使用次数最多仪器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2、过滤、蒸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设疑: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了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而得到的食盐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那么,如何才能除去其中的SO42-,Ca2+,Mg2+等可溶性杂质呢?
那么,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使之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去呢?
展示实验室中的粗盐,提出问题:
1、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
实验探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量筒、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滤纸、蒸馏水、粗盐
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这一方面的培养。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实验现象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考虑到海水资源是有限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水资源。
5.预习作业:
-阅读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预习盐水蒸发和结晶的原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发挥创新精神。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海水晒盐的原理、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教学目的: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在家中利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例如使用一个平底锅和太阳光来模拟晒盐过程。
3.研究性作业:
-调查生活中的盐类产品,了解它们的来源、制作工艺和用途,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探究不同盐类产品(如海盐、岩盐、井盐等)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其成因。
4.思考题:
-思考如何优化海水晒盐的工艺,提高盐的提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交流不充分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8.2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目标: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
3、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
4、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1、粗盐的提纯。
2、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图示法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实验准备:仪器准备:托盘天平、量筒、烧杯(50毫升)、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滤纸、漏斗药品准备:蒸馏水、粗盐、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含有杂质,怎样使粗盐变为可食用的精盐呢?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海水“晒盐”的过程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3、思考题:(1)目前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方法?(2)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3)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4、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5、演示实验: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
6、实验探究:粗盐的提纯(1)问题:怎样除去粗盐中的泥沙?(2)除去泥沙后,又怎样得到纯净是食盐?7、讨论实验方案8、演示实验:用过滤法提纯粗盐。
步骤:(1)溶解:量取15毫升水于烧杯中。
称取6克粗盐,边搅拌边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中,至粗盐不再溶解;(2)过滤:将粗盐溶液放在过滤器中过滤(过滤是要素、玻璃棒的用途)(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搅拌(玻璃棒的用途)9、思考:上面所说,海水晒盐得到的粗言,除了泥沙,还有其他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呢?看书了解工业净化食盐的方法,并了解食盐的用途。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海水“晒盐”_教案3
海水“晒盐”【教学内容】海水“晒盐”—— 溶解度曲线【教学目标】1.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2.能根据给定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通过相关的数据查阅,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细致的作图能力。
4.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结晶方法。
【教学重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前置诊断,巩固提高学生观察盐碱湖的照片,体会湖水中晶体析出的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及时复习,回【提问】1.我们来回顾一下,盐碱湖中的食盐晶体析出属于哪种结晶法,余下的溶液为食盐的什么状态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
2.什么叫溶解度?理解时要把握哪四个关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其意义是什么? 三、溶解度曲线【过渡】我们已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1)溶解度曲线的概念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提问】利用右图溶解度曲线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请把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内容与同学们一同交流。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相信你会做!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
(2)点的意义小结 :学生理解记忆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
同学们之间讨论回答。
顾前面学习的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九学年级化学鲁教版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理解“结晶”“溶解性”“溶解度”等概念;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海水“晒盐”的过程,了解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海水“晒盐”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进一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方法及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教学用品:小烧杯(50ml)、药匙、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硝酸钾晶体、食盐晶体、碘、水、酒精、火柴等。
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
新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1.知识与技能-4,并进一步知(1)知道用什么试剂可以分别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2道如何选择试剂。
(2)知道除去可溶性杂质时,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过量的试剂也要在后续实验中除去。
(3)在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知道如何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评价等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
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及除杂质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呢?这是本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
推进新课活动1 复习巩固【投影】1.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填“>”、“=”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2.通过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是大还是小?为什么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
从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图中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其高温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氯化钠晶体的量少,大部分还溶解在水中。
另一方面,降温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小于其高温下饱和溶液的浓度,降温后溶液浓度减小。
所以,不能通过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使其溶液浓缩的目的。
)活动2 探究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讲解】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其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还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如泥沙。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海水“晒盐”_教案4
海水“晒盐”以上得到的食盐往往还含有一些杂质,这样的食盐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须进行处理,到底怎样将粗盐提纯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
如果让你完成,你准备怎样做? 【问题】1.你们知道粗盐水中含哪些杂质吗? 2.我们平常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思路是什么?【探究之旅1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问题】1.如果粗盐中只含有泥沙,应什么方法除去呢?同学之间讨论,相互交流说出各自的见解。
思考回答:泥沙、可溶性杂质等。
回顾之前的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进行粗盐和过滤的操作,指出过滤中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引出本节的课题——粗盐的提纯。
利用图片直观的想象出粗盐中含有泥沙。
启发学生思考,除去不溶性、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回顾之前学过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分组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强调: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以防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探究之旅2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根据大家刚才的回答,知道泥沙属于不溶性杂质,通过过滤可将其除去,而CaCl 2.MgCl 2.Na 2SO 4属于可溶性杂质,其中真正的杂质是Ca 2+、Mg 2+、SO 42—,对于这些可溶性杂质,我们通常将它们转变成沉淀、气体或水而除去,那么怎样才能将Ca 2+、Mg 2+、SO 42—完全除去,你们都选用了哪些试剂?各有什么作用?为了将Ca 2+、Mg 2+、SO 42—除干净,通常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这样又给溶液引入了新的杂质,怎样能将新加入的杂质除去?学生思考回答需进行蒸发操作。
进行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讨论,如何将可溶性杂质转化成不溶性杂质,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研讨、交流回答:可溶性杂质CaCl 2、MgCl 2、Na 2SO 4,选择试剂:Na 2CO 3、NaOH 、BaCl 2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加入HCl 和Na 2CO 3。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8单元2第二节海水“晒盐”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1.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2.知道蒸发结晶的方法。
海水晒盐阅读课本第3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方法: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过程: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流程: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从海水里刚晒出来的食盐不能食用,因为其中含有很多其他杂质,还需要进行粗盐提纯(这将会在后续的课程中进一步学习到)。
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D)A .溶解法B .过滤法C .结晶法D .蒸馏法2.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
在此过程中(B)A .溶剂的质量不变B .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蒸发结晶1.阅读课本第36页的活动天地8-1,完成下列填空: 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途径是加热蒸发;当玻璃片上出现固体颗粒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海水晒盐的过程称为蒸发结晶。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为什么?答: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有利于海水“晒盐”。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改变温度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不饱和溶液1.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的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后析出晶体,剩下溶液(D)A .变浓了B .变稀了C.变为不饱和溶液 D.仍为饱和溶液2.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D.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得到食盐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练习部分。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4课时)学案 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4课时)学案鲁教版学习目标: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3、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再次熟知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2—”等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案。
4、能设计除去“Ca2+、Mg2+、SO45、通过交流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分享成功思考的喜悦,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习惯。
知识点(重点、难点):1、学会用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2、除去可溶性离子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海水“晒盐”视频仪器:多媒体、蒸馏水、粗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等。
学习过程:影片中的潘冬子采用什么方法运盐进山?【发现之旅:认识粗盐的成分】出示各种不同的盐的图片:以上得到的食盐往往还含有一些杂质,这样的食盐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须进行处理,到底怎样将粗盐提纯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第二节海水“晒盐”(四)如果让你完成,你准备怎样做?【问题】1.你们知道粗盐水中含哪些杂质吗?2.我们平常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思路是什么?学生观看投影图片,思考。
同学之间讨论,相互交流说出各自的见解思考回答:泥沙、可溶性杂质等。
回顾之前的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进行粗盐和过滤的操作,指出过滤中的注意事习兴趣。
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引出本节的课题——粗盐的提纯利用图片直观的想像出粗盐中含有泥沙。
启发学生思考,除去不溶性、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探究之旅1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问题】1、如果粗盐中只含有泥沙,应什么方法除去呢?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强调: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捧不断搅拌滤液,以防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谭彩霞复习回顾:【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其中有一种重要的金属——镁,就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那么,“海水提镁”有怎样的过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画出流程图,并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
(分组,三组画流程图,三组写方程式)【学生活动】小组展示,互评。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除了镁等物质,还有一种生活中很重要的物质也主要来自于海水,那就是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化学式怎样写?【学生活动】回答食盐主要成分,写化学式。
【教师活动】板书“氯化钠”及”NaCI”。
【教师活动】食盐不仅是调味品,还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水晒盐。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
教学新课:一、海水晒盐的方法与过程【教师活动】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6页,了解海水晒盐的方法及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学生展示。
(海水晒盐的方法及流程)方法:盐田法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教师活动】补充讲解。
二、海水晒盐的原理【教师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什么原理呢?【学生活动】个别展示,海水——>(风吹日晒)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食盐晶体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完善。
【教师活动】这其实就是我们所学的“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是分离什么混合物的方法?【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分离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和液体”。
【教师活动】蒸发到底能否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介绍实验目的、用品、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描述现象。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1、把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有哪些途径?2、如何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3、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中的食盐蒸发结晶?【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逐一回答。
九年级《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复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从而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盐业发展的历史,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立志为我国的科技事业作出贡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海水晒盐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
3.教师简要介绍海水晒盐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海水晒盐的原理,包括盐分的溶解与结晶、蒸发法的原理等。
2.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3.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海水晒盐实验的器材、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性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地过程1.海水“晒盐”地原理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地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地溶液,就是该溶质地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地溶液是该溶质地不饱和溶液。
如何配制室温下一定量地食盐地饱和溶液?答案:用量筒量取一定量地水,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至食盐不再溶解时即可。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地转化:(3)结晶:固体物质从它地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地形式析出地过程。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地概念时要注意:(1)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地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地量,饱和溶液和不饱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地联系,它们是从两个不同地角度对溶液进行地分类。
(3)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地依据是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地溶质存在,若没有剩余溶质,也不能说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该溶液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这时可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其溶解情况,即可判断。
【例题】 2011年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灾区饮用水受到大面积污染,肆虐地疾病也威胁着人们地健康。
为控制疫情传播,防疫人员通过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该含氯消毒剂为不饱和溶液。
下列对不饱和溶液描述正确地是( )。
A.一定是浓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地溶液C.一定是稀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里,还能再溶解该溶质地溶液思路点拨:许多同学在解题时常错误地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其实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地联系,因不同溶质地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它们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地溶质质量也有很大不同,这就导致了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解析:不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故A、C错误;因溶液未达到饱和,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里,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故B错误,D正确。
答案:D1.(2011·山东滨州)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地分析正确地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2.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
一定能达到目地地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地叙述中正确地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同一溶质地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地饱和溶液溶解溶质地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4.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想使一杯某温度下地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他采取地下列方法中,可行地是( )。
A.加水B.不断搅拌C.升高温度D.加氯化铵晶体5.常温下,将少量生石灰加入到一定量地饱和石灰水中,静置后,待其恢复到室温时,关于所得溶液地说法中,正确地是( )。
A.溶液质量不变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不变D.溶液中溶质地质量减少参考答案1. 解析:海水晒盐地原理是利用常温下风吹日晒,将水蒸发,使氯化钠结晶析出。
答案:D2. 答案:B3. 解析:对于不同溶质而言,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D错误;对于相同溶质而言,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地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错误。
答案:C4. 解析:加水会使溶液更不饱和;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度,不能将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氯化铵地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升温后更加不饱和。
答案:D5. 解析: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会与水发生反应,使饱和溶液中地溶剂减少,因此饱和溶液中地溶质氢氧化钙析出,最终导致溶液中地溶剂和溶质都减少。
不考虑温度,原因是题目中有“恢复到室温”地提示语。
答案:D1.某物质地饱和溶液是指( )。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地溶液B.浓度较大地溶液C.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地溶液D.再加入其他物质后,不能继续溶解地溶液2.炎热地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 ℃地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地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
A.4 ℃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地溶解能力随温度地升高而降低D.a溶液地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地溶质质量分数3.有某物质A地不饱和溶液,在温度不改变地条件下,当溶剂部分蒸发后有晶体A析出,则此时地溶液( )。
A.变成饱和溶液B.仍是不饱和溶液C.溶质地质量分数减小D.溶质地质量分数不变4.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地水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地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乙和溶液丙可能都是饱和溶液D.溶液丙若再蒸发掉 5 g水,析出地晶体可能大于2 g5.20 ℃时,将不同质量地食盐固体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地对应关系如下表。
其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地是( )。
选项质量A B C D 加入食盐质量/g10 20 30 40所得溶液质量/g 1112131366.实验室需要一定浓度地饱和食盐水,小方和他地实验团队一起开始了配制,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已知温度和溶剂地量一定):(1)为加快食盐地溶解,他们应采用地方法是( )。
A.增加溶质B.增加溶剂C.用玻璃棒搅拌D.将食盐研碎(2)如何知道所配制地溶液是饱和溶液( )。
A.降温看是否有食盐晶体析出B.继续加入食盐晶体看是否还溶解C.加入硝酸钾晶体看是否继续溶解D.用玻璃棒搅拌看是否有溶质析出7.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地,又是统一地。
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地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地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地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____区域(选填“Ⅰ”“Ⅱ”“Ⅲ”“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地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地方法是________或________。
参考答案1. 解析:饱和溶液是某种溶质地饱和溶液,改变溶质会继续溶解。
答案:A2. 解析:a溶液有少量未溶解地蔗糖晶体,故4 ℃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中没有晶体,则可能是饱和地,也可能是不饱和地;在冰箱内不能溶解地蔗糖晶体在室温下继续溶解,说明蔗糖晶体地溶解能力随温度地升高而增大;a溶液和b溶液中地溶剂相等,但b溶液中含地溶质多,故b溶液地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地溶质质量分数。
故只有A正确。
答案:A3. 解析: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地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最大地。
原溶液是不饱和地,恒温蒸发一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变成饱和地,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应变大。
答案:A4. 解析:因溶液乙在蒸发水时有晶体析出,所以乙有可能是饱和溶液。
丙溶液是析出晶体后地溶液所以一定是饱和地。
若乙接近饱和,而丙是饱和地,所以当再蒸发 5 g水时析出地晶体地质量一定大于2 g;若乙恰好饱和,丙再蒸发 5 g水后也析出2 g晶体。
答案:CD5. 解析:此题应通过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剩余溶质来确定溶液是否饱和。
在20 ℃时100 g水中分别加入10 g、20 g、30 g食盐,食盐都能够溶解,A、B、C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但在20 ℃地100 g 水中加入40 g食盐时,只得到了136 g食盐溶液,说明有 4 g食盐没有溶解,故D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答案:D6. 解析:题干中温度和溶剂地量一定,因此温度和溶剂地量不能改变。
用玻璃棒搅拌和研碎食盐颗粒都有利于食盐地溶解。
答案:(1)CD (2)B7.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没有必然地联系,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氯化钠易溶于水,0.9%地医用生理盐水属于不饱和溶液且为稀溶液,故可归于图中Ⅲ区域;要使接近饱和地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地方法。
答案:(1)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2)Ⅲ加入氯化钠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