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电磁学02静电场中的导体与介质
A q -q
-q+q
UA
q'
4 0 R0
q ' 4 0R1
q q '
4 0 R2
0
可得 q ( q) 1(9略)
例4 接地导体球附近有一点电荷,如图所示。
求:导体上感应电荷的电量
R
解: 接地 即 U0
o
感应电荷分布在表面,
l
q
电量设为:Q’(分布不均匀!)
由导体等势,则内部任一点的电势为0
选择特殊点:球心o计算电势,有:
1) Dds
S
1 (
r
1) q0内
l i mq内
V0V
1 (
r
1) limq0内 V0V
1 (
r
1)0
00 0。 40
[例2] 一无限大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平板厚度为 d
表明:腔内的场与腔外(包括壳的外表面)
物理 内涵
的电荷及分布无关。
在腔内 E 腔 外表 E 腔 面外 0带
电 量 的电 体 的
二.腔内有带电体时
q
① 带电量: Q腔内 q (用高斯定理易证)
表面
23
② 腔内的电场: 不为零。
由空腔内状况决定,取决于:
*腔内电量q;
*腔内带电体及腔内壁的 几何因素、介质。
平行放置一无限大的不带电导体平板。
0 1 2 求:导体板两表面的面电荷密度。
E2 • E1 解: 设导体电荷密度为 1、 2 ,
E0 电荷守恒: 1 + 2 = 0
(1)
导体内场强为零:E0 +E1‐E2 = 0
0 1 2 0 20 20 20
(1)、(2)解得:
(整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八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8-1 静电场中的导体一、静电感应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1、静电感应2、导体静电平衡条件(1)导体的静电平衡:当导体上没有电荷作定向运动时称这种状态为导体的静电平衡。
(2)静电平衡条件 从场强角度看:①导体内任一点,场强0=E;②导体表面上任一点E与表面垂直。
从电势角度也可以把上述结论说成:①⇒导体内各点电势相等;②⇒导体表面为等势面。
用一句话说:静电平衡时导体为等势体。
二、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1、导体内无空腔时电荷分布如图所示,导体电荷为Q ,在其内作一高斯面S ,高斯定理为:∑⎰=∙内S Sq s d E 01ε导体静电平衡时其内0=E,∴ 0=∙⎰s d E S, 即0=∑内S q 。
S 面是任意的,∴导体内无净电荷存在。
结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
2、导体内有空腔时电荷分布 (1)腔内无其它电荷情况如图所示,导体电量为Q ,在其内作一高斯面S ,高斯定理为:∑⎰=∙内S Sq s d E 01ε 静电平衡时,导体内0=E∴ 0=∑内S q ,即S 内净电荷为0,空腔内无其它电荷,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又无净电荷∴空腔内表面上的净电荷为0。
但是,在空腔内表面上能否出现符号相反的电荷,等量的正负电荷?我们设想,假如有在这种可能,如图所示,在A 点附近出现+q ,B 点附近出现-q ,这样在腔内就分布始于正电荷上终于负电荷的电力线,由此可知,B A U U >,但静电平衡时,导体为等势体,即B A U U =,因此,假设不成立。
结论:静电平衡时,腔内表面无净电荷分布,净电荷都分布在外表面上,(腔内电势与导体电势相同)。
(2)空腔内有点电荷情况如图所示,导体电量为Q ,其内腔中有点 电荷+q ,在导体内作一高斯面S ,高斯定理为∑⎰=∙内S Sq s d E 01ε 静电平衡时0=E, ∴ 0=∑内S q 。
又因为此时导体内部无净电荷,而腔内有电荷+q , ∴ 腔内表面必有感应电荷-q 。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静电平衡时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大前提是整个导体都是一样的,不要因为单独说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就误以为导体表面和内部不是等势的。
(证明省略)由此公式得出:导体表面电荷密度大的地方场强大,面电荷密度小的地方场强小。
导体表面电荷分布规律①与导体形状有关②与附近有什么样的带电体有关。
定性分析来说,孤立导体面电荷密度与表面的曲率有关,但是并不是单一的函数关系。
拓展知识(尖端放电的原理以及应用;避雷针的原理)这是一个从带电体上吸取全部电荷的有效方法。
测量电量时,要在静电计上安装法拉第圆筒,并将带电体接触圆筒的内表面,就是为了吸取带电体的全部电量,使测量更准确。
库仑平方反比定律推出高斯定理,高斯定理推出静电平衡时电荷只能分布导体外表面。
所以可以由实验精确测定导体内部没有电荷,就证明了高斯定理的正确,进而就证明了库仑平方反比定律的正确。
所以说这是精确的,因为通过实验测定数据是一定会存在误差的,而通过实验测定导体内部没有电荷是不会存在误差的,所以是很精确的。
以上是库仑平方反比定律验证的发展历史。
见图2-1,导体壳内部没有电荷时,导体的电荷只是分布在外表面上,为了满足电荷守恒定理,见图2-1c,就要一边是正电荷,而另一边是负电荷,其实空腔内没有电场的说法是对于结果而言的,并不能看出本质,本质是外电场和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腔的内部总的场强为0。
使带电体不影响外界,则要求将带电体置于接地的金属壳或者金属网内,必须接地才能将金属壳或者金属网外表面感应电荷流入地下。
则外界不受带电体场强的作用,而本质上也是带电体的场强和内表面感应电荷的场强叠加作用使外界总场强为0。
孤立导体的电容:电容C与导体的尺寸和形状有关,与q,U无关,它的物理意义是使导体每升高单位电位所需要的电量。
电容器及其电容:对电容的理解要升高一个层次:电容是导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就好像水桶的容量一样,C=U/q。
然而导体A的附近有其他导体时,导体的电位不仅与自己的q 有关,还受到其他导体的影响。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在静电场中平衡时: 1.内部电场强度不为零;2.电介质表面出现极化电荷
真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P
pi
ΔV
P0eE
01
02
实验证
电 考 真空和P 偶 虑 中电c的介o 导质sS 极 一 P,体ln矩 电 pi, 0介 S 极 2质 l, 化 P 斜 0 . 极度定面 化:义V 圆 和 强:p 2i 电 柱 S 0 ,c荷 L So 体 明 各 性 介l0 : 向 质的 s密 在 同 中电co s度
此式对其它情况仍然适 用
D
义:电位移矢量D可, 得:D Dd0ESP S
q0
此既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通过电场中任意闭合曲面的电位移通量, 等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自由电荷的代数和。
仿照电场线,用电位移线来描述电位移在空间的分布。但两者有 区别: 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包括极化电荷) 电位移线只起始于自由正电荷,终止于自由负电荷
在国际单位制中,D 的单位是: 库/米2(C/m2)
对各向同性电介质,因
所以 P0 eE
D 0EP 0 ( 1 ) E
式中 ε = ε0εr 叫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εr 称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引入D,避免了求极化电荷的复杂问题,可使有电介质存在时解题简化。 只要有电介质,均应先求D 再求E 等。
E E0 E E0 与E 方 向 相 反 :
E
P
E0 // n
E
0 0
0
P cos
P
n
P
e 0E
E
E0
- E
10.4
E0 -
电介
质中0 静电E场0的-基本e
E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
目录
静电场中的导体 和电介质
0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静电场是指在没有电流流动的情况下,电荷分布所产生的电场。在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特性和作用也不同,本文将探讨导体和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性质 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导体和电介质的基本概念。导体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物质,常见 的导体包括金属等。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形成电流。而电介质 则是一种不良导电的物质,它的电导率远远低于导体。电介质在外加电场下无法形成连续的 电流,而是通过极化现象来响应电场的作用 在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导体来说,其特点是在静电平衡状态 下,内部电场为零。这是因为导体内的自由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它们会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重新分布,直到达到平衡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荷运动的屏蔽效应。导体的另一个重要性 质是表面上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这也是导体可以用来储存电荷的
与导体不同,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响应更加复杂。当外加电场作用于电介质时,电介 质分子会发生极化现象,即分子内部正、负电荷的分离。这种分离会导致电介质内部 产生电位移场,从而相应地改变电场分布。电介质的极化程度可以用极化强度来衡量 ,极化强度与外加电场的强度成正比。除了极化现象,电介质还可能发生击穿现象, 即在电场强度过高时,电介质内部的绝缘失效,导致电流的突然增加
0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导体在静电场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是电路中的导线。电路中的导线 由导体制成,它们能够有效地传 导电流。在电力系统中,导体连 接电源和电器设备,将电能传输 到目标地点。此外,在电子设备 制造中,导体用于制作电路板, 连接不同的电子元件,实现电信 号的传输和处理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0-1 静电场中的导体一、导体的静电平衡1、金属导体的电结构及静电感应(1)金属导体:由带正电的晶格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组成.带电导体:总电量不为零的导体;中性导体:总电量为零的导体;孤立导体:与其他物体距离足够远的导体.“足够远”指其他物体的电荷在该导体上激发的场强小到可以忽略.(2)静电感应过程:导体内电荷分布与电场的空间分布相互影响的过程.(3)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自由电荷没有定向移动的状态.2、导体静电平衡条件(1)从场强角度看:①导体内任一点,场强;②导体表面上任一点与表面垂直.证明:由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所以导体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必定与该处表面垂直.说明:①静电平衡与导体的形状和类别无关.②“表面”包括内、外表面;(2)从电势角度也可以把上述结论说成:静电平衡时导体为等势体.①导体内各点电势相等;②导体表面为等势面.证明:在导体上任取两点A,B,.由于=0,所以.(插话:空间电场线的画法.由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因此,导体正端发出的电场线绝对不会回到导体的负端.应为正电荷发出的电场线终于无穷远,负电荷发出的电场线始于无穷远.)二、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1、导体内无空腔时电荷分布如图所示,导体电荷为Q,在其内作一高斯面S,高斯定理为:导体静电平衡时其内,, 即.S面是任意的,导体内无净电荷存在.结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2、导体内有空腔时电荷分布(1)腔内无其它电荷情况如图所示,导体电量为Q,在其内作一高斯面S,高斯定理为:由于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因此,即S内净电荷为0,空腔内无其它电荷,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又无净电荷空腔内表面上的净电荷为0.讨论:在空腔内表面上能否出现符号相反的电荷,等量的正负电荷?我们设想,假如有在这种可能,如图所示,在A点附近出现+q,B点附近出现-q,这样在腔内就分布始于正电荷上终于负电荷的电力线,由此可知,,但静电平衡时,导体为等势体,即,因此,假设不成立.结论:静电平衡时,腔内表面无净电荷分布,净电荷都分布在外表面上,(腔内电势与导体电势相同).(2)空腔内有点电荷情况如图所示,导体电量为Q,其内腔中有点电荷+q,在导体内作一高斯面S,高斯定理为静电平衡时 , .又因为此时导体内部无净电荷,而腔内有电荷+q,腔内表面必有感应电荷-q.结论:静电平衡时,腔内表面有感应电荷-q,外表面有感应电荷+q. 3、导体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和电荷面密度的关系(1)导体表面上电荷分布设在导体表面上某一面积元(很小)上,电荷分布如图所示 ,过边界作一闭合柱面,S上下底、均与平行,S侧面与垂直,柱面的高很小,即与非常接近,此柱面并且是关于对称的.S作为高斯面,高斯定理为(注意与无限大带电平面的区别).结论:导体表面附近,.(2)导体表面曲率对电荷分布影响理论证明某些规则形状的孤立导体带电后,在表面上曲率越大的地方场强越强, 必大,所以曲率大的地方电荷面密度大;导体曲率较小处,表面电荷面密度也较小;在表面凹进去的地方(曲率为负),电荷密度更小.但不是绝对结论.(3)、尖端放电尖端附近场强较大,该处的空气可能被电离成导体而出现尖端放电现象.如图,BC相对AC更容易放电.“电晕”:离子撞击空气分子时,有时能量较小不能使分子电离,但能使分子获得高能量而跃迁到高能级,返回基态时就会发出光子,在尖端出现暗淡的光环.夜晚高压线周围笼罩的绿色光晕.“电风”:金属针接起电机,针尖紧贴蜡烛焰.假设金属针带足量正电荷,针尖附近场强足够大,电离空气分子,吸引负电荷离子,排斥正电荷离子,则正电荷离子吹向蜡烛焰,形成“电风”.4、静电屏蔽(1)空腔内无带电体.由于空腔中的场强处处为零,放在空腔中的物体,就不会受到外电场的影响,所以空心金属球体对于放在它的空腔内的物体有保护作用,使物体不受外电场影响.(2)空腔导体接地.由于空腔外表面电荷因接地而与大地中和,所以腔内物体带电不影响腔外物体.静电屏蔽现象:空腔导体可以保护腔内物体不受腔外电荷和电场的影响,或接地的空腔导体可以保护外部物体不受腔内电荷和电场的影响.应用:如电话线从高压线下经过,为了防止高压线对电话线的影响,在高压线与电话线之间装一金属网等.例10-1:在电荷+q的电场中,放一不带电的金属球,从球心 到点电荷所在距离处的矢径为,试问(1)金属球上净感应电荷?(2)这些感应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场强?解:(1)0(2)球心处场强(静电平衡要求),即+q在处产生的场强与感应电荷在处产生场强的矢量和=0.方向指向+q.(感应电荷在处产生电势=?球电势=?选无穷远处电势=0.)P49.课本例题例10.1;10.2§10-2 电介质的电极化和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一、电介质的电结构1、结构电介质:通常所说的绝缘体,常温下电阻率在108-1018Ω•m范围内.主要特征:它的分子中电子被原子核束缚的很紧,介质内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其导电性能很差.与导体的主要区别:在外电场作用下达静电平衡时,电介质内部的场强不为零.2、电介质分类(2类)(1)无极分子电介质:无外电场时,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如等).其固有电矩为零,对外不显电性.(2)有极分子电介质:即使无外电场时,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也不重合(如:等).由于分子热运动的无规则性,在物理小体积内的平均电偶极矩仍为零,因而也没有宏观电偶极矩分布(对外不显电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时相当于一电偶极子.二、电介质的极化1、电极化现象实验表明,将电容器充电后,再去掉电源,然后将某种电介质(如:玻璃,硬橡胶等)插入电容器之间,会发现极板间电压减小了.由知,E减小了.那么E是如何减少的呢?从平板电容场强公式知,E的减小,意味着电介质与极板的近邻处的电荷面密度减小了.但是,极板上的电荷没变,即电荷面密度没变,这种改变只能是电介质上的两个表面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正、负电荷.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其表面或体内出现净电荷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电极化时电介质表面处出现的净电荷称为极化电荷(属于束缚电荷范畴),称为自由电荷.可见,电荷面密度(自由电荷面密度)-(极化电荷面密度),即减小了.(束缚电荷受到限制,束缚电荷量比自由电荷少的多,故比少的多.)E减小.更直观的解释是,产生的场强与产生的场强相反,所以它的场强为,即减小了,这也可以解释实验结果.2、两类电介质的极化(1)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无极分子在没有受到外电场作用时,它的正负电荷的中心是重合的,因而没有电偶极矩,如图a所示,但当外电场存在时,它的正负电荷的中心发生相对位移,形成一个电偶极子,其偶极矩方向沿外电场方向,如图b所示.对一块介质整体来说,由于电介质中每一个分子都成为电偶极子,所以,它们在电介质中排列如图,在电介质内部,相邻电偶极子正负电荷相互靠近,因而对于均匀电介质来说,其内部仍是电中性的,但在和外电场垂直的两个端面上就不同了.由于电偶极子的负端朝向电介质一面,正端朝向另一面,所以电介质的一面出现负电荷,一面出现正电荷,显然这种正负电荷是不能分离的,故为束缚电荷.结论:无极分子的电极化是由于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的结果,这种电极化称为位移电极化.(2)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有极分子本身就相当于一个电偶极子,在没有外电场时,由于分子做不规则热运动,这些分子偶极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如图d所示,所以电介质内部呈电中性.当有外电场时,每一个分子都受到一个电力矩作用,如图所示,这个力矩要使分子偶极子转到外电场方向,只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各分子偶极子不能完全转到外电场的方向,只是部分地转到外电场的方向,即所有分子偶极子不是很整齐地沿着外电场方向排列起来,如图f所示.但随着外电场的增强,排列整齐的程度要增大.无论排列整齐的程度如何,在垂直外电场的两个端面上都产生了束缚电荷.结论:有极分子的电极化是由于分子偶极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向的结果,故这种电极化称为转向电极化.说明:在静电场中,两种电介质电极化的微观机理显然不同,但是宏观结果即在电介质中出现束缚电荷的效果时确是一样的,故在宏观讨论中不必区分它们.(3)附加电场由于电介质极化后出现极化电荷,介质内空间一点的场强:.:介质外的电荷产生的电场,即外电场;:介质上的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对均匀电介质,外场为匀强电场时,介质内的与方向严格相反,大小||<||.作用是减小介质内电场的,..(插话:1、对电介质的要求对于均匀电介质,极化电荷只出现在电介质表面;对于不均匀电介质,极化电荷出现在表面和内部.一般考虑均匀电介质.均匀电介质:电介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各处一致.比如,密度均匀,力学、热学、光学、电磁效应各处一致.2、极化电荷与自由电荷极化电荷:电介质因极化而出现在电介质表面(或体内)的宏观电荷;自由电荷:在外场作用下可以自由运动的宏观电荷.(1)极化电荷是束缚电荷的宏观表现,是束缚在晶格上的分子中的电子作的微小位移,或者整个分子作微小旋转所引起的.因此,极化电荷的运动范围不能超出分子线度;而自由电荷是由于原子或分子的电离或者金属中自由电子的重新分布引起的,它的活动范围可以是整个物体或物体之间;(2)极化电荷不能转移,自由电荷可以转移;可略(3)极化电荷可以吸附导体中自由电荷,但不能被中和掉,而自由电荷可以被中和.3、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与静电场中的导体(1)它们都会因受电场的作用而出现宏观电荷;这些电荷反过来又会影响电场,这种影响都削弱了原电场;(比较微观本质的不同)(2)都会达到稳定状态——电介质的稳定极化状态和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比较微观本质的不同)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表面的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场能把外电场完全抵消,导体内场强处处为零;而电介质被极化后,表面出现的极化电荷在介质内产生的电场不能完全抵消外电场,介质内存在电场.)3、电偶极子在外场受到的力和力矩均匀外场下,电偶极子所受总静电力:;总力矩: (10.3)虽然=0,但不为0. 的效果将使电偶极矩旋转到与外电场方向一致,使趋于0,形成稳定状态.三、电极化强度、极化电荷与极化强度的关系1、定义.电极化强度矢量定义为(10.4)即电极化强度矢量是单位体积内分子电矩的矢量和.当外电场越强时,极化现象越显著,单位体积内的分子电矩矢量和就越大,极化强度就越大.反之,外电场越弱,极化现象不显著,单位体积内的分子电矩矢量和就越小.可见,电极化强度矢量可以用来描述电介质的极化程度.上式给出的极化强度是点的函数,一般来说,介质中不同点的电极化强度矢量不同.但对于均匀的无极分子电介质处在均匀的外电场中,,其中n是分子数密度(单位体积的分子数),p是极化后电介质每个分子的电矩矢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极化强度矢量的单位为库仑/米2(C/m2).2、电极化强度与束缚电荷的关系由于束缚电荷是电介质极化的结果,所以束缚电荷与电极化强度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定量关系.为方便讨论,现以无极分子电介质为例来讨论,考虑电介质内某一小面元dS,设其电场E的方向(因而P的方向)与dS的法线方向成θ角(如图6.7所示),由于E的作用,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将沿电场方向拉开距离l.为简化分析,假定负电荷不动,而正电荷沿E 的方向发生位移l.在面元dS后侧取一斜高为l,底面积为dS的体元dV.由于电场E的作用,此体元内所有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将穿过dS面到前侧去.以q表示每个分子的正电荷量,则由于电极化而越过dS面元的总电荷为(1)介质表面处dS是电介质的表面,由于电介质极化(10.5)是其外法向单位矢.讨论:(2)封闭曲面处由于极化穿过有限面积S的电荷为,若dS是封闭曲面,则穿过整个封闭曲面的电荷为.因为电介质是电中性的,据电荷守恒定律,则得由电介质极化而在封闭面内净余的束缚电荷为(10.6)(10.6)可称为“极化强度的高斯定理”.从闭合面内向外的极化强度的通量,等于从闭合面内移出去的极化电荷的量.结论:式(10.5)和式(10.6)就是由于介质极化而产生的束缚电荷与电极化强度的关系.从(10.6)可以看出,在均匀外电场中,均匀电介质内部的任何体元内都不会有净余束缚电荷,束缚电荷只能出现在均匀电介质的表面,即:.对非均匀电介质,电介质内部也有束缚电荷分布.四、电极化强度与场强的关系电介质的极化状态通过极化强度来描述,由于电介质的极化是电场对电介质作用的结果,因此,电介质内任意一点的极化强度应由该点总电场()决定.与的关系与电介质的性质有关,对各向同性电介质:. (10.7):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的电极化率.电场不太强时,由电介质性质决定,是无量纲量.该式是一个经验定律.课程中讨论的都是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五、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1、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1)定理推导根据真空中的高斯定理,通过闭合曲面S的电场强度通量为所给面包围的电荷除以,即此处, 应理解为闭合面内一切正、负电荷的代数和,在无电介质存在时,;在有介质存在时,S内既有自由电荷,又有极化电荷,应是S内一切自由电荷与极化电荷的代数和,即、分别表示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由于难以测量和计算,应消除.根据.上式变换为令.得(2)定理形式(10.8)其中,称为电位移矢量.利用经验规律(10.9)其中,称为相对介电常数,称为绝对介电常数(也叫电容率).(10.9)式称为各向同性经验电介质的性能方程.(10.8)式称为“高斯定理的普遍形式”——“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表明通过任意曲面的电位移通量,等于该封闭曲面内包围的自由电荷的代数和.说明:(1)上式为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是高斯定理的普遍形式.(2)是辅助量,无真正的物理意义,是为了回避难以量化的极化电荷而引入的辅助量.算出后,可求.(3)如同引进电力线一样,为描述方便,可引进电位移线,并规定电位移线的切线方向即为的方向,电位移线的密度(通过与电位移线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电位移线条数)等于该处的大小.所以,通过任一曲面上电位移线条数为,称此为通过S的电位移通量;对闭合曲面,此通量为.(4)根据,以平行板电容器产生的线、线和线说明其区别.①电位移线总是始于正的自由电荷,止于负的自由电荷,与极化电荷无关.因而线在电介质和真空中一致;②电力线是可始于一切正电荷和止于一切负电荷(包括自由电荷与极化电荷).真空中,线与线一致,而在极化电荷内部,由于与反向,减弱了,如图.③电极化强度线起于极化负电荷,终于极化正电荷,只存在于极化电介质内,真空中=0,电介质内,.2、定理的应用例10-2: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有二种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分界面平行板面,介电常数分别为、,厚度为、,自由电荷面密度为.求(1)、=?(2)电容C=?解:(1) 设二种介质中电位移矢量分别为、,在左极板处做高斯面S,一对面平行板面,面积均为A,侧面垂直板面,由高斯定理有其中,左底面=0,侧面上.又,,即 ,方向垂直板面向右.同样在右极板处做高斯面,一对面平行极板面,面积均为,侧面与板面垂直,由高斯定理有:,即,方向向右.可见,,即两种介质中法向不变.方向向右.(2)例10-3:在半径为R的金属球外,有一外半径为的同心均匀电介质层,其相对介电常数为,金属球电量为Q,试求:(1)场强空间分布;(2)电势空间分布.解:(1)由题意知,均是球对称的,取球形高斯面S,由有Q>0:沿半径向外;Q<0:沿半径向内.(2)介质外任一点P电势介质内任一点Q电势球为等势体,电势为例10-4:有一个带电为+q半径为的导体球,与内外半径分别为、 带电量为-q的导体球壳同心,二者之间有两层均匀电介质,内层和外层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分别为、,且二电介质分界面也是与导体球同心的半径为的球面.试求:(1)电位移矢量分布;(2)场强分布;(3)导体球与导体空间电势差;(4)导体球壳构成电容器的电容.解:(1)由题意知,场是球对称的,选球形高斯面S, 由有得 ,沿半径向外.(2)与同向,即沿半径向外.(3)(4)根据自由电荷分布利用高斯定理求解,和前面一样,必须满足对称性:第一,自由电荷的分布和电介质的分布同时满足三种对称性之一,即平面对称、轴对称、球对称,概括为“电介质的表面为等势面”;第二,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在满足上述对称性后,可以利用高斯定理唯一地求解电场问题,此时电位移矢量与极化电荷无关.§10-3 电容 电容器一、孤立导体的电容在真空中设有一半径为R的孤立的球形导体,它的电量为q,那么它的电势为(取无限远处电势=0)对于给定的导体球,即R一定,当变大时,V也变大;变小时,V也变小,但是却不变.此结论虽然是对球形孤立导体而言的,但对一定形状的其它导体也是如此,仅与导体大小和形状等有关,因而有下面定义.定义:孤立导体的电量q与其电势V之比称为孤立导体电容,用C表示,记作:(10.11)对于孤立导体球,其电容为.C的单位为:F(法),1F=1C/1V.在实用中F太大,常用或,他们之间换算关系:.(电容与电量的存在与否无关)二、电容器及其电容实际上,孤立的导体是不存在的,周围总会有别的导体.当有其它导体存在时,则必然因静电感应而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进而影响导体电容.下面我们具体讨论电容器的电容.1、电容器:两个带有等值而异号电荷的导体所组成的带电系统称为电容器.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也可以储存能量.2、电容器电容:如图所示,两个导体A、B放在真空中,它们所带的电量分别为+q,-q,如果A、B电势分别为、,那么A、B电势差为,电容器的电容定义为:(10.12)由上可知,如将B移至无限远处,=0.所以,上式就是孤立导体的电容.所以,孤立导体的电势相当于孤立导体与无限远处导体之间的电势差.所以,孤立导体电容是B放在无限远处时的特例.导体A、B常称电容器的两个电极.3、电容器电容的计算①极间分别带有+Q,-Q电量,利用高斯定理,计算极间电场强度分布;②根据电场去分布,求出极间电势差;③将极板电量和极间电势差代入电容器电容定义式,计算出电容.(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设A、B二极板平行,面积均为S,相距为d,电量为+q,-q,极板线度比d大得多,且不计边缘效应.所以A、B间为均匀电场.板间充满电介质,介电常数为ε.由高斯定理知,A、B间场强大小为.则 (10.13)为该电容器极板间真空时的电容值.(2)、球形电容器设二均匀带电同心球面A、B,半径、,电荷为+q,-q. 板间充满电介质,介电常数为ε.A、B间任一点场强大小为:,.为该电容器极板间真空时的电容值.讨论:①当时,有,令,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②当为孤立球形电容器电容.A为导体球或A、B均为导体球壳结果如何?(3)、圆柱形电容器圆柱形电容器是两个同轴柱面极板构成的,如图所示,设A、B半径为、,电荷为+q,-q,板间充满电介质,介电常数为ε.除边缘外,电荷均匀分布在内外两圆柱面上,单位长柱面带电量,是柱高.由高斯定理知,A、B内任一点P处的大小为则 (10.15)(可知:在计算电容器时主要是计算两极间的电势差).(插话:4、电介质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以上所得电容是极间为真空情况,若极间充满电介质(不导电的物质),实际表明,此时电容C要比真空情况电容大,可表示,或.与介质有关,称为相对介电系数 .以上各情况若充满电介质(极间),有:球形: ;平板:;柱形:.称为介质的介电常数.())下面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求:(1)电介质中场强 E由电容器定义,有(无介质) 为电压,为电量.(有介质) 为电压,为电量.(2)极化电荷面密度介质内电场:.即: (极化电荷面密度)三、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在实际应用中,现成的电容器不一定能适合实际的要求,如电容大小不合适,或者电容器的耐压程度不合要求有可能被击穿等原因.因此有必要根据需要把若干电容器适当地连接起来.若干个电容器连接成电容器的组合,各种组合所容的电量和两端电压之比,称为该电容器组合的等值电容.1、 串联:几个电容器的极板首尾相接(特点:各电容的电量相同).设A、B间的电压为,两端极板电荷分别为+q,-q,由于静电感应,其它极板电量情况如图,.由电容定义有(10.16a)2、并联:每个电容器的一端接在一起,另一端也接在一起.(特点: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相同,均为,但每个电容器上电量不一定相等)等效电量为:,由电容定义有:(10.16b)例10-5:平行板电容器,极板宽、长分别为a和b,间距为d,今将厚度t,宽为a的金属板平行电容器极板插入电容器中,不计边缘效应,求电容与金属板插入深度x的关系(板宽方向垂直底面).解:由题意知,等效电容如左下图所示,电容为:说明:C大小与金属板插入位置(距极板距离)无关;注意:(1)掌握串并联公式;(2)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例8-3:半径为a的二平行长直导线相距为d(d>>a),二者电荷线密度为,,试求(1)二导线间电势差;(2)此导线组单位长度的电容.解:(1)如图所取坐标,P点场强大小为:(2)注意:(1)公式.(2)此题的积分限,即明确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10.4 电场的能量一、电容器储存的静电能一个电中性的物体,周围没有电场,当把电中性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时,外力作了功,这时该物体周围建立了电场.所以,通过外力做功可以把其它形式能量转变为电能,贮藏在电场中.。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2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2-1 静电场中的导体1.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当电荷静止不动时,电场散布不随转变,该体系就达到了静电平衡。
在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移动,从而改变电荷的散布……导体内自由电荷无宏观运动的状态。
导体的静电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其体内图2-1导体的静电平衡场强处处为零。
从静电平衡的条件动身可以取得以下几点推论:推论1)导体是等位体,导体表面是等位面:2)导体表面周围的场强处处与它的表面垂直:因为电力线处处与等位面正交,所以导体外的场强必与它的表面垂直。
(注意:本章所用的方式与第一章不同,而是假定这种平衡以达图2-2导体对等位面的控制作用到,以平衡条件动身结合静电场的普遍规律分析问题。
)2.电荷散布1) 体内无电荷,电荷只散布在导体的表面上:当带电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不存在净电荷(即电荷的体密度)电荷仅散布在导体的表面。
可以用高斯定理来证明:设导体内有净电荷,则可在导体内部作一闭合的曲面,将包围起来,依静电条件知S面上处处, 即由高斯定理必有q=02) 面电荷密度与场强的关系:当导体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周围空间的 与该处导体表面的面电荷密度 有如下关系:论证: 在电荷面密度为 的点取面元设 点为导体表面之外周围空间的点,面元。
充分小,可以为 上的面电荷密度 是均匀的,以为横截面作扁圆柱形高斯面(S ),上底面过P 点,把电荷q= 包围起来. 通太高斯面的电通量是:3) 表面曲率的影响、尖端放电导体电荷如何散布,定量分析研究较复杂,这不仅与这个导体的形状有关,还和它周围有何种带电体有关。
对孤立导体,电荷的散布有以下定性的规律:图2-3导体表面场强与电荷面密度曲率较大的地方(凸出而尖锐处),电荷密度e 较大;曲率较小的地方(较平坦处)电荷密度e 较小;曲率为负的地方(凹进去向)电荷密度e 更小。
1) 端放电的利和弊3 导体壳(腔内无带电体情况)大体性质:当导体壳内无带电体时,在静电平衡当导体壳内无 带电体时,在静电平衡下:导体壳内表面上处处无电荷,电荷仅散布在外 表面;空腔内无带电场,空腔内电位处处相等。
2.3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被积函数 代入原式
r r r r r r P(r ') ∇′ ⋅ P(r ')) 1 P(r ') ⋅∇′ = ∇′ ⋅ − R R R
r r r r P (r ') r 1 ∇′ ⋅ P (r ') ϕ p (r ) = ∇′ ⋅ dV ′ − ∫ dV ′ ∫V ′ V′ 4π ε0 R R
+
+++ +
+
+ + +
感应电荷
CQU
+ + + +
+ + + +
+ + + +
v E0
CQU
v E0
v E=0
v' E
+ + + + + + + +
v E0
v v v' E = E0 + E = 0
导体内电场强度 外电场强度 感应电荷电场强度
CQU
静电平衡条件: 静电平衡条件 (1)导体内部任何一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导体内部任何一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都与导体表面垂直; (2)导体表面处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都与导体表面垂直 )导体表面处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与导体表面垂直 (3)导体为一等位体,导体表面为等位面; )导体为一等位体,导体表面为等位面; (4)电荷(或感应电荷)分布在导体表面上,形成面电荷 )电荷(或感应电荷)分布在导体表面上,形成面电荷. 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2.3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CQU
导体与介质放在电场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导体与介质放在电场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导体:静电感应; 介质:极化现象。 导体:静电感应; 介质:极化现象。
第9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E 加上外电场后 外 E外
把金属导体置于外电场 中,自由电子将产生宏 观定向运动,导体中电 荷按照外电场特性和导 体形状形成特定的分布
在外电场作用下,引起 导体中电荷重新分布而呈 现出的带电现象,称为
静电感应现象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问:这种静电感应的过程是否会一直进行下去?
辨析
0 一块无限大均匀带电导体薄板,电荷面密度为 0
问:在它附近一点的场强=?
解:由无限大带电均匀平面两侧的场强公式,得
二、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的场强分布
导体外部近表面处场强 E
方向:与该处导体表面垂直
E
0
n
大小:与该处导体表面电荷面密度 成正比。 E(nˆ )
0
S
ES
S 0
ΔS
P
E
0
E内=0
讨论: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公式
E
0
指导体表面附近场点近旁的导体电荷面密度
一、静电感应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无外电场时
无外电场时,导体中 自由电子在金属内作无 规则热运动,而没有宏 观定向运动,整个导体 呈现电中性
无外电场时
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E 外
加上外电场后
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E 外
+
加上外电场后
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E 外
+
+
加上外电场后
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E 外
+ +
E 外
+ + + + +
6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V表面 常量
2. 导体上电荷分布 1)静电平衡时,导体内无净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 外表面上。 证明: (1)导体内无空腔 .p
E内 ds 0 q内 0
(2)导体内有空腔,腔内无其它带电体
可以看成已经达到静电平衡的实心导体,从中 挖出空腔,由于没有挖去净电荷,不会影响电 荷分布,也不影响电场分布。内表面无净电荷。
r
D1 E1 R1 2 r1 2 1r1 r R1 r1 r : E1 21r1 E1 2 r2 E 2 1r1 同理:r r2 R2 : E2 22 r2
R2
r R2 V d r1 dr2 ln ln 21r1 22 r2 21 R1 22 r R r
q
§6—7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电介质 绝缘体(不导电) 1.电介质的电结构 带负电的电子→束缚电子 每个分子 带正电的原子核 正负重心不重合 两类电介质: 正负重心重合 E 2.电极化现象 E外 0 1)有极分子 2)无极分子
所有负电荷负重心 所有正电荷正重心
有极分子 p p 0 无极分子
q q A B
(3)内球与地相接,设内球带电q’:
R1
q q VA dr dr 2 2 R 4 r R2 4 r o o q 1 1 q q 1 ( ) 0 可解出 q 4o R R1 4o R2 q q 1 VB 4o R2
R
o
R
q
q
4 R 4
o
dq
q
o
2R
0
q q R 2R
q 4o R
02-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PDF
-1r|
P(r)dV
散度
定理
1 4πε0
V
|Pr (-rr)|
en dS
1 4πε0
V
-
|r
P(r) - r|
dV
电介质整体在远区产生的电位:
r-r
(r)
1 4πε0
V
P(r) |r - r|
endS
zr
r
dV
1 4πε0
V
- |r
P(r) - r|
dV
O x
y V S
极化电荷面密度p: p P(r) en
则r处体积元dV 的等效电偶极矩为:P(r)dV
在远区位置r处产生的电位为:
d(r)
P(r)dV 4πε |r - r|2
|rr
-
r r|
P(r)dV 4πε
|rr
- r - r|3
0
0
电介质整体在远区产生的电位:
r-r
(r)
V
P(r) 4πε0
r - r |r - r|3
dV
zr
r
dV
en:介质表面法 向单位矢量,
极化电荷体密度p: p -P(r) 方向由介质内
指向介质外。
对于线性、各向同性的电介质, 极化强度矢量P与介质中合成电场强度成正比, 即
P ε0eE
e称为电介质的电极化率
1 4πε0
V |r
-1r|
P(r)dV
(uA) u A u A
电介质整体在远区产生的电位:
r-r
(r)
V
P(r) 4πε0
r - r |r - r|3
dV
zr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引言在物理学中,静电场是指当电荷处于静止状态时周围存在的电场。
导体和电介质是静电场中两种常见的物质类型。
理解导体和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对于理解静电现象和应用静电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导体和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特性和行为,包括导体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分布、导体内部电场为零的原因,以及电介质的电极化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导体导体的电荷分布在静电场中,导体具有特殊的电荷分布特性。
由于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导体内自由移动,一旦一个导体与其他带电体接触,自由电子将重新分布以达到平衡。
导体的外部表面电荷会分散在整个表面上,使得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为零。
这意味着在静电平衡条件下,导体表面任意一点的电势相等。
导体内部的电场分布特性在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零。
这是由于自由电子可以在导体内自由移动,当导体中存在电场时,自由电子会沿着电场方向移动,直到达到平衡。
这种现象称为电荷迁移。
因此,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的运动将产生一个等量但相反方向的电场,导致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
这也是为什么导体内部没有电场线存在的原因。
电介质电极化现象电介质是一种不易导电的物质,而其在静电场中的行为与导体有着显著不同。
当一个电介质暴露在静电场中时,电介质分子会发生电极化现象。
电极化是指电介质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偶极矩。
在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分子会发生形状变化,正负电荷分离,产生一个平均不为零的电偶极矩。
这种电极化现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取向极化和感应极化。
取向极化是指电介质分子的取向方向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感应极化是指电场作用下导致电介质分子内部正负电荷的相对移动。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是描述电介质在电场中的响应特性的重要参数。
介电常数是一个比值,代表了电介质在电场力下的相对表现。
介电常数决定了电介质的极化程度和电场中的电场强度。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大于1,意味着电介质对电场的屏蔽效果更明显。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选择合适的电介质和调整电场强度,可以改变静电场的分布和效果,用于电容器、绝缘材料等相关领域。
大学物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 E ; E
+
+ + + +
++ ++
E 0
注意 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与导体形状以及周围环境有关. 导体凸出部分的表面曲率越大处, 电荷面密度越大, 附近 电场也越强。孤立导体表面的电荷密度与曲率之间不存 在单一的函数关系。
尖端放电现象
E
带电导体尖端附近电场最强
B A
Q RB (4)电容 C 2 π 0 r l ln U RA
2 π 0 r lRA 0 r S d RB RA RA , C d d 2
en
+
+
E
d+ l
+
eτ
导体内部电势相等
U AB
AB
E dl 0
A
B
二
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1 实心导体
E 0
2
q E dS 0
S
+
+ + + +
+
S
+
q 0
有空腔导体
空腔内无电荷
0
+
+ +
结论 导体内部无电荷
结论 电荷分布在外表面上(内表面无电荷)
空腔内有电荷
E dS 0, qi 0
S1
电荷分布在表面上
E d S 0 , q 0 i
S2
内表面上有电荷吗?
S2
q
q
S1
q内 q
结论 当空腔内有电荷 q 时,内表面因静电感应出 现等值异号的电荷 q ,外表面有感应电荷 q (电荷 守恒)
第二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第二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2.1 导体与电介质的区别:(1)宏观上,它们的电导率数量级相差很大(相差10多个数量级,而不同导体间电导率数量级最多就相差几个数量级)。
(2)微观上导体内部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下会发生定向移动,产生宏观上的电流而电介质内部的电子处于束缚状态,在外场下不会发生定向移动(电介质被击穿除外)。
2.2静电场中的导体1. 导体对电场的响应:静电场中的导体,其内部的自由电子会发生定向漂移,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这是导体对电场的响应方式称为静电感应,导体表面会产生感应电荷,感应电荷激发的附加场会在导体内部削弱外电场直至导体内部不再有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导体内电荷宏观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这时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2. 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必要条件:0i E =(当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导体内部不再有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导体内电荷宏观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自然其内部电场(指外场与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叠加的总电场)必为0。
3. 静电平衡下导体的电学性质:(1)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电荷(包括感应电荷和导体本身带的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
这个可以由高斯定理推得:ii sq E ds ε⋅=⎰⎰,S 是导体内“紧贴”表面的高斯面,所以0i q =。
(2)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显然()()0b a b i a V V E dl -=⋅=⎰,a,b 为导体内或导体表面的任意两点,只需将积分路径取在导体内部即可。
(3)导体表面以处附近空间的场强为:0ˆEn δε=,δ为邻近场点的导体表面面元处的电荷密度,ˆn为该面元的处法向。
简单的证明下:以导体表面面元为中截面作一穿过导体的高斯柱面,柱面的处底面过场点,下底面处于导体内部。
由高斯定理可得:12i s s dsE ds E ds δε⋅+⋅=⎰⎰⎰⎰,1s ,2s 分别为高斯柱面的上、下底面。
因为导体表面为等势面所以ˆE En=,所以1s E ds Eds ⋅=⎰⎰而i E =0所以0ds Eds δε=,即0ˆE n δε=(0δ>E 沿导体表面面元处法线方向,0δ<E 沿导体表面面元处法线指向导体内部)。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的面积成正比,与极板 间的距离成反比。
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两柱面间的场强大小 E Q 2 0 Lr 方向沿着径向 两柱面间的电势差
U A U B Edr Q 2 0 L ln R2 R1
R2
Q 2 0 Lr
R1
dr
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dWe we dV
取半径为r,厚为dr的球壳, 电场总能量为: 其体积元为: 2
8r
2
dr
dV 4r dr
2
Q We dWe 8
R2
R1
dr 1 Q2 ( R2 R1 ) 2 r 2 4R2 R1
Q C U
4 0 R
★电量按半径比例进行重新分配
2 1 Q Q 2 Q 3 3 F 2 2 4π 0 R 18π 0 R
二. 电容器及其电容 常见的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两块导体薄板; 圆柱形电容器----导体薄柱面; 球形电容器----导体薄球面; 当电容器的两极板分别带有等值异号电荷Q时,电荷Q与 两极板A、B间的电势差 (UA-UB) 的比值定义为电容器的 电容:
外 内
E内 ? S
★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内表面上处处无电荷
内表=0
E内=0
2、 若导体壳包围的空间(腔)有电荷:
内
q S ★内表面带电总量为-q,内表面上各处 电荷面密度取决于腔内电荷的分布
外
q内表 q
E内 0
3、静电屏蔽
S
A
Q
B
E内 0
在电子仪器中,用金属网罩把电路包起来,使其 不受外界带电体的干扰。 传送微弱电信号的导线,外表用金属丝编成的网 包起来,这种的导线叫屏蔽线。
大学物理课件第九章
R2
34
仿以上两种方法,同学们可自行计
算得如下结果
q
q qQ
Ur 2 40r2 40R2 40R3
静电场中的导体
U r3 40R3
(3)接地后
q
ε E1=4π
r2
0
E2 = 0
E3 = 0
静电场中的导体
U r4 40r4
R2 R1
q q R0
7 静电屏蔽
静电场中的导体
球体的电势
方法一:
U r1 E dl
r1
R1
E1
dr
R2
E2
dr
r1
R1
R3
E3
dr
E4
dr
R2
R3
R2 R1
q
4 0r22
dr
R3
4 0r42
dr
q q qQ
F
F
电偶极矩趋于外电场的方向
有极分子的无序排列
注意
介质表面出现极化电荷,介质内产生极化电场
1)极化作用将在电介质表面产生束缚电荷;
2)束缚电荷产生附加电场 E.
二、电极化强度
1. 电极化强度: 在电介质中任取一宏观小体积V :
无外场 介质不极化
p0
有外场 介质被极化 p 0
定义: P p
l
VP VQ
与导体是一等势体矛盾.
P+
(2) 腔内有带电体+q :
腔体内表面所带的电量和腔内带电体所带的电量等量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4.1基本概念在静电场中放入导体和电介质后, 电场的分布将会发生变化, 导体和电介质和性质也将发生变化.(1)静电场中的导体导体放入静电场中, 因导体中有自由电子, 在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产生移动, 导体中的电荷将重新分布, 这种现象称静电感应, 电荷在导体中重新分布,后即达到静电平衡, 达到静电平衡时③静电屏蔽:接地的导体空腔屏蔽内、外电场.(2)静电场中的电介质①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中虽然没有自由电子, 但分子、原子中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束缚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也要发生微小的位移, 使得在跟电场垂直的表面出现了净余电荷层, 这种现象称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表面出现的净余电荷称极化电荷,极化电荷要产生附加的电场, 它的方向跟原电场方向相反, 因而使电介质中的场强减弱.②极化强度矢量介质中某处的极化强度矢量为该处附近单位体积中的分子电偶极矩的矢量和. 极化电荷面密度与极化强度的关系为:电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在数值上等于极化强度沿介质表面外法线方向上的分量.③电位移矢量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通过任一闭曲面的电位移通量,在数值上等于闭合曲面所包围的自由电荷的代数和.(3)电容孤立导体的电容即为导体所带的电量跟导体的电势之比.(它只跟导体本身的性质、形状、大小及周围的介质有关)电容器的电容即为电容器每块极板上的电量Q与两极板间电势差的比值. 它表示电容器单位电压所容纳的电量.(4)电场的能量①电容器的电能②电场的能量电能储存在电场中,电场中单位体积的电能称电场能量体密度电能的能量14.2解题指导(1)静电场中的导体导体放在静电场中首先要考虑静电感应,然后用静电平衡条件(导体内部的场强为零,导体表面的场强垂直表面)解有关的问题.(2)利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对称分布的电场的解题步骤①首先用求出D的分布;②再用求出E 的分布;③求极化电荷密度.(3)求电容的方法①先用高斯定理求出E的分布;②用求出电势差;③用公式求出电容.(4)电场能量电容器的能量电场能量;对场是球分布;对场是柱分布.14-1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带电量为q,在它的附近放一块与A平行的金属导体板B,板B有一定厚度,如图14.3-1所示,则在板B的两个表面1和2上的感应电荷分别是多少?解题思路设B 板两面的感应电荷分别,两个未知数需列出两个独立方程式求解:①感应电荷,②运用静电平衡条件,导体内部的电场为0,即的三块平板在a点的合场强为0,解设B 板两面的感应电荷分别为,有在导体板中任选一a点,(向左电场为正):从①②两式可解得14-2 一半径为R ,带电量为Q的金属球,球外有一层均匀电介质组成的同心球壳,其内、外半径分别为a,b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为,求:(1)电介质内、外空间的电位移和电场强度;(2)电介质两个表面上的极化电荷面密度.解题思路运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先求出D,然后用求E,再求极化电荷面密度解(1)介质内作半径为r的同心球面作高斯面,根据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对均匀电介质R<r<a,同理r>b,同理(2)r=a,介质内表面r =b,介质外表面14-3 两根平行长直导线,它们的半径都是a,两根导线相距为d(d>>a)求单位长度的电容.解题思路将两长直导线分别带上线电荷密度为的电量,看成两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用高斯定理分别求出每根长直导线的场强,再求出两带电长直圆柱间的合场强,然后用电差公式求出两长直导线的电势差,代入电容公式求电容.解设在两长直导线上分别带电荷线密度,坐标如图所示.在两长直导线之间的P点的合场强(分别用高斯定理可求解得每根带电长直导线的场强)两长直带电导线的电势差单位长度的电容14-4 一圆柱形电容器,由截面半径为R的导体圆柱和与它共轴的导体圆管筒组成,圆筒半径,在内圆柱与之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的均匀电介质,如14.3-4图所示,略去边缘效应.求:(1)该电容器单位长度的电容;(2)将该电容充电至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100V,则单位长度上的电场能量是多少?(圆筒接地)解题思路将圆柱和圆筒带上电量,利用高斯定理求出它们之间的场强,然后求出它们的电势差,再求电容.求解电场能量有两种方法:①利用电容器电能公式;②用电场能量公式解(1)设圆柱、圆筒分别带上电荷线密度的电量.根据高斯定理可求得:(2)方法Ⅰ:方法Ⅱ:14.4 题解1.两平行金属板带有等量异号电荷,若两板的电势差为200V,两板间距为2.0mm,忽略边缘效应,求每一个金属板表面的电荷面密度是多少?解此题有四个未知数,要列出四个方程求解.左板接地.①作图示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所以.②左边金属板中P点场强为0,.③解②③得.两板中间场强得解②④得2.一无限大均匀带电介质板A,电荷面密度为,介质板靠近一导体B,此时B导体外表面上靠近P点处的电荷面密度为,求P点的电场强度.解在P点作垂直B表面的圆柱高斯面(P点在高斯面度面上,)根据高斯定理,静电平衡时,导体B内部的场强为0,表面的场强垂直表面,所以上式左边积分3.一圆柱形电容器,由内筒半径,外筒半径两个共轴导体圆筒组成,两筒间充满了相对介质电常数的均匀介质,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则此电容器的最高耐压力为多少?解内、外圆筒分别带有线电荷密度为和的电量,根据高斯定理,两筒间为空气时,两筒间的场强;①两筒间充满均匀介质时,两筒间的场强;②两筒间的电势差.③将①式代入③式,最高耐压4. 一个大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两极板间的一半空间充有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另一半为空气, 如图14.4-4所示. 当两极板带上恒定的等量导异号电荷时,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q的质点平衡在极板间的空气区域中, 此后若把电介质抽去, 则该质点将如何运动?(向上, 向下, 或保持不动)解介质抽出前, 质点平衡,介质板上,下表面有极化电荷,如图14.4-4左半部所示. 将介质板抽出的过程,外力克服电场力作功,使电场能量增加,而介质抽出后电容器将减少,从上式看出两极板间的电压U将增高,而引起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电场力增大,质点将向上运动.5.电容器和串联后接上电动势恒定的电源充电, 在电源不断开的情况下,若把一电介质充入中,则上的电势差将怎样变化?电容器极板上的电量将怎样变化?(增大,减少,不变)解两电容串联,总电容,电介质充入后,将增大. 从上式看, 总电容C将增大, 根据总电容增大, 总电压不变, 电量q也增大, 所以上的电量增多, 根据,电容器上的电势差增大.6.半径为互相绝缘的两同心导体球壳,现把+q的电量给予内球,问:(1)外球的电荷及电势为多少?(2)把外球接地后断开地线,外球的电荷及电势改变多少?(3)然后把内球接地,内球的电荷及外球的电势改变多少?解(1)外球内表面感应电荷为-q, 外表面电荷为+q. 外球电势(2)外球接地后,外表面电荷为零, 内表面电荷仍为-q, 外球电势(3)设内球接地后电荷变为, 则因内球此时电势为零, 即得此时外球的电势外球电势的改变7.点电荷C处在导体球壳的中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和求:(1)导体球壳的电势;(2)离球心r=1.0cm的电势;(3)把点电荷离开球心1.0cm,再求导体壳的电势.解(1)此时导体球壳的内表面感应电荷-q,外表面感应电荷+q,球壳的电势(2)(3)此时并不影响导体壳外表面的电荷,故电势与(1)中计算的相同.8.电容量分别为和的两个电容器, 把它们并联用电压V充电时和把它们串联的用电压2V充电时,在电容器组中,哪个组合储存的电量、能量大些?大多少?解电容器并联时,电容器串联时,所以由上计算可知, 在题目已知条件下, 无论是电量还是能量都是并联时大.9.一空气平板电容器电容C=1.0pF,充电到电量为后,将电源切断, 求:(1)极板间的电势差及此时的电场能;(2)再将两板拉到原距离的两倍, 计算拉开前后电场的改变, 并解释其原因.解(1)(2)距离拉大一倍,电容变为电场能量电场能量的增量能量的增加是因为在将两板距离拉大的过程中,外力克服两板之间的静电力作功,使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结果10.球形电容器由半径为的导体球和与它同心的导体球壳构成,壳的内半径为,其间一半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的均匀电介质,如图所示,求电容C.解相当于两半球形电容器的并联.对球形电容器,充电后两球间的电场强度,两球间的电压电容上半球下半球11. 在半径为a的球体内均匀地充满电荷,总电量为Q.试证其电势能为解电荷体密度现设想球体的总电量Q是从分散在无限远处的情况下聚集起来的,且从球心起,按一个个的同心球壳逐层建立起来的.建立r~r+d r这一层时,所移电量,这时,是将dq从电势为零处(无限远处)移到电势U(r)处,根据球体均匀带电所以电势能增量为因此,建立整个电荷Q所增加的电势能为12. 两个相同的空气电容器,其电容都是,都充电到电压各为900V后断开电源, 把其中之一浸入煤油中(),然后把两个电容器并联,求:(1)浸入煤油过程中能量的损失;(2)并联过程中能量的损失.解 (1) 每个电容器原来的能量为浸入煤油的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两板间的电压电容能量浸入煤油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为(2)将两电容器并联,则要发生电荷的转移,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为总电容总能量能量损失为13.把电荷q放在一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的肥皂泡的表面上,由于肥皂泡表面上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半径增至某一值R , 试证电量式中p为大气压强.证肥皂泡的电势和电容分别为电势能为当肥皂泡因电荷相互排斥, 半径由增至R时电场力作的功等于电势能的改变电场力作的功等于肥皂泡膨胀时对大气作的功所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