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导学案1
高考数学第一轮高效复习导学案-导数
高考数学第一轮高效复习导学案导数及其应用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2. 熟记八个基本导数公式(c,m x (m 为有理数),x x a e x x a x x log ,ln ,,,cos ,sin 的导数);掌握两个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3.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导数的应用价值极高,主要涉及函数单调性、极大(小)值,以及最大(小)值等,遇到有关问题要能自觉地运用导数.第一课时 导数概念与运算【学习目标】1.了解导数的定义、掌握函数在某一点处导数的几何意义——图象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2.掌握幂函数、多项式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及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运算法则及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并会运用它们进行求导运算;【考纲要求】导数为B 级要求【自主学习】1.导数的概念:函数y =)(x f 的导数)(x f ',就是当Δx →0时,函数的增量Δy 与自变量的增量Δx 的比xy ∆∆的 ,即)(x f '= = . 2.导函数:函数y =)(x f 在区间(a, b)内 的导数都存在,就说)(x f 在区间( a, b )内 ,其导数也是(a ,b )内的函数,叫做)(x f 的 ,记作)(x f '或x y ',函数)(x f 的导函数)(x f '在0x x =时的函数值 ,就是)(x f 在0x 处的导数.3.导数的几何意义:设函数y =)(x f 在点0x 处可导,那么它在该点的导数等于函数所表示曲线在相应点),(00y x M 处的 .4.求导数的方法(1) 八个基本求导公式)('C = ;)('n x = ;(n∈Q) )(sin 'x = , )(cos 'x =)('x e = , )('x a =)(ln 'x = , )(log 'x a =(2) 导数的四则运算)('±v u =])(['x Cf = )('uv = ,)('vu = )0(≠v 【基础自测】1.在曲线y=x 2+1的图象上取一点(1,2)及附近一点(1+Δx ,2+Δy ),则xy ∆∆为 . 2.已知f(x)=sinx(cosx+1),则)(x f '= .3.设P 为曲线C :y=x 2+2x+3上的点,且曲线C 在点P 处切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4,0π,则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4.曲线在y=53123+-x x 在x=1处的切线的方程为 . 5.设曲线y ax e =在点(0,1)处的切线与直线x+2y+1=0垂直,则a= .[典型例析]例1.求函数y=12+x 在x 0到x 0+Δx 之间的平均变化率.例2. 求下列各函数的导数:(1);sin 25x xx x y ++= (2));3)(2)(1(+++=x x x y (3);4cos 212sin 2⎪⎭⎫ ⎝⎛--=x x y (4).1111x x y ++-=例3. 已知曲线y=.34313+x (1)求曲线在x=2处的切线方程;(2)求曲线过点(2,4)的切线方程.例4. 设函数bx ax x f ++=1)( (a,b∈Z ),曲线)(x f y =在点))2(,2(f 处的切线方程为y=3. (1)求)(x f 的解析式;(2)证明:曲线)(x f y =上任一点的切线与直线x=1和直线y=x 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并求出此定值.[当堂检测]1. 函数y =ax 2+1的图象与直线y =x 相切,则a =2.在曲线y =x 2+1的图象上取一点(1,2)及邻近一点(1+△x ,2+△y ),则xy ∆∆为 3.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4.设f (x )、g(x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x <0时,()()()()f x g x f x g x ''+>0.且g(3)=0.则不等式f (x )g(x )<0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5.在函数x x y 83-=的图象上,其切线的倾斜角小于4π的点中,坐标为整数的点的个数有 个。
高中数学 第一章总复习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师生共用)
高一数学第一章总复习导学案师生共用学习要求:1.掌握集合的有关基本概念,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问题;2.掌握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3.掌握集合的运算(交、并、补);4.再解决有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各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补集思想、分类讨论)的运用.学习重难点:1.集合的运算2.各种思想方法的应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学法指导:1.对于集合的问题:要确定属于哪一类集合(数集,点集,或某类图形集),然后再确定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2.关于集合中的运算,一般应把各参与运算的集合化到最简形式,然后再进行运算.3.含参数的集合问题,多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处理,有时需要用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4.集合问题多与函数、方程有关,要注意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前准备:以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希望同学们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点.自主学习:1.下列各种对象的全体,可以构成集合的是_________(1)某班身高超过1.8米的女学生(2)某校比较聪明的男学生(3)教材中的难题(4)使232-+最小的x的值.x x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3.用适当的符号(∈,∉,=)填空π____Q , 0_____{}0,φ_____{}φ,{}21,x x k k z =+∈_____{}21,x x k k z =-∈.4.用描述法表示由直线1y x =+上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5.集合A={},,a b c 的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6.若A B B =,则A ____B ;若A B B =,则A ____B ,若A B =A B ,则A__B.7.设全集{}22,3,23U a a =+-,{}21,2A a =-,{}5U C A =,求实数a 的值.师生互动:1.已知集合{},,2A a a b a b =++ ,{}2,,B a ac ac =,若A B =,求c 的值.2.已知集合{}4,7,8M ⊆,并且M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M 共有_个.引申:满足{}a ⊆M {},,,a b c d ⊆的集合M 共有____个.3.已知全集{}321,3,32S x x x =++,集合{}1,21A x =-,如果{}0S C A =,则这样的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已知集合{}2320A x x x =-+=,{}210,B x x ax a =-+-=且A B A =,则a 的值_____.5.已知集合{}21,M y y x x R ==+∈,{}1,N y y x x R ==+∈,则M N =___综合●创新●实践1.为完成一项实地测量任务,夏令营的同学们成立了一支测绘队,需要24人参加测量,20人参加计算,16人参加绘图,测绘队的成员中有8人既参加测量又参加计算,有6人既参加测量又绘图,有4人既参加计算又参加绘图,另有一些人三项工作都参加,请问这个测绘队至少有多少人?2.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开展“献爱心”活动,校团委号召全校学生将自己多余的课外学习用书捐给贫困地区学生,已知某班有50名学生,没人都至少捐了3本书,全班共捐了160本书,求证:该班学生中至多有10名学生所捐书的本数超过3本.课堂小结:本章主要讲述了集合的初步知识,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及集合的运算等.集合是整个数学的基础,它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起点.学后反思:----------------------------------------------------------------------------------------------------------------------------------------------------------------------------------------------------------------------------------------------------------------------------------------------------------------------------------------------------------------------------------------------------------------------------------------------------------------------------------------------------------------------------------------------------------------------------------------------------------------------------------------------------------------------------------------------------------------------------------------------------------------------------。
高三化学第2阶段专题复习导学案专题1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化学第2阶段专题复习导学案专题1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1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概述】进入新课标以来,化学高考大部分的试题都建立在学生并不熟悉的新情境中,考察从题给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运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一些模仿相似性或理解变通性的问题。
【解题指导】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过程一般可表示为阅读分析一提炼信息一建立联系一发现规律一得出答案。
关键在于克服对心理障碍,对题涉情境进行理解、分析,并在头脑中检索出已掌握的知识或方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迁移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去。
一般这些新情境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情境旧方法,运用已学的思维模型解决新情境的下的问题;二是新情境新方法,需要利用题给信息,现场学习并应用,或者是没有足够的信息,但是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类比。
1.新情境旧方法这类题目的特点在于虽然所给的情境素材是新的,从未在教材中出现的,但是解题所应用的知识与方法,却还是学生所熟悉的中学阶段的核心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克服对情境素材的陌生感,找到题目涉及的主干知识。
【例1】(2012全国I卷28)高铁酸钾(KFeO)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24料。
与MnO—Zn电池类似,KFeO—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FeO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22424其电极反应式为。
【例2】(2014全国II卷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2新情境新方法2.1利用题给信息部分题目中不仅所给的背景素材是新的,连涉及的知识都是中学阶段没有涉及的,甚至是与中学知识相违背的,但是此类试题往往会给足够的信息,出题者意在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因此解题的关键读懂所给信息。
【例3】(2014全国I卷28)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O):n(CH)=1:1) 2241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PbO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和Cu(NO)的混合溶液23232【例4】(2014年全国II卷27-3)为电解液电解制取。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数等有关知识.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难点: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的理解.知识回顾(一)正负数、有理数的分类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二)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三)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__0__.一般地:若a为任一有理数,则a的相反数为-a.相反数的相关性质:1.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除0外)分别在原点0的两边,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四)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__0__.一个有理数a的绝对值,用式子表示就是:(1)当a是正数(即a>0)时,∣a∣=a;(2)当a是负数(即a<0)时,∣a∣=__-a__;(3)当a =0时,∣a ∣= 0 .(五)有理数的运算(1)有理数加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理数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理数乘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理数除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理数的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乘方.即:a n=aa …a (有n 个a ).从运算上看式子a n ,可以读作a 的n 次方;从结果上看式子a n ,可以读作a 的n 次幂. 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六)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叫做科学记数法.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1,,-789,25,0,-20,,-590,78正整数集{1,25,…};正有理数集{1,25,78…}; ,-789,-20,,-590…};负整数集{-789,-20,-590…};自然数集{1,25,0…};正分数集{78…};,,…}.2.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D )3.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1,0.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D )A .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 .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C .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 .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5.-5的相反数是__5__;-(-8)的相反数是-8;-[+(-6)]=__6__;0的相反数是__0__;a 的相反数是-a .6.若a 和b 是互为相反数,则a +b =__0__.7.如果-x =-6,那么x =__6__;-x =9,那么x =-9.8.|-8|=__8__;-|-5|=-5;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9.如果a >3,则|a -3|=__a -3__,|3-a |=a -3. 10.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1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1__,最大的非正数是__0__.11.33=__27__;(-12)2=__14__;-52=-25;22的平方是__16__. 1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C )A .-52=(-5)2B .(-1)1996=-1996 C .(-1)2003-(-1)=0 D .(-1)99-1=01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 305 000 000=1.305×109;-1 020=-1.02×103. 14.120万用科学记数法应写成1.20×10624000.15.千万分位;5.47×105精确到__千__位.16.计算:(1)12-(-18)+(-7)-15;解:原式=12+18-7-15=30-22=8;(2)-23÷49×(-23)3; 解:原式=-8×94×(-827) =163; (3)(-1)10×2+(-2)3÷4;解:原式=1×2-8÷4=2-2=0;(4)(-10)4+[(-4)2-(3+32)×2].解:原式=10000+[16-(3+9)×2]=10000+(16-24)=10000-8=999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电场的力的性质
《静电场》复习讲义一电场的力的性质【知识填空】一、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1)摩擦起电(2)感应起电(3)接触起电二、元电荷(1)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为1.6×1019C,它是电荷的最小单元,称为。
(2)对元电荷的两点理解:①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②质子及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但说它们是元电荷。
三、库仑定律(1)公式:F= ,式中k=9.0×109N·m2/C2叫做静电力常量。
(2)方向:在两点电荷的上,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3)不能由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得出当r→0时,F→∞的错误结论。
因为两电荷间的距离r减小到接近零时,两电荷不能再视为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
(4)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可简记为“,,。
”四、电场强度(1)大小:,即电场中某一点场强的大小等于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与其电荷量的比值,适用于。
(2)矢量:叠加遵循,它的方向就是位于该点的正电荷受力的方向或负电荷受力的。
(3)理解:E的大小反映了电场的强弱,E仅由决定,与放入的检验电荷量、电性及所受电场力无关,因此说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是的。
(4)点电荷周围的场强①公式:E= ,Q为真空中的点电荷所带电荷量,r为该点到点电荷Q的距离,是点电荷电场的决定式,其大小完全由场源电荷Q和该点位置所决定。
②方向,若Q为正电荷,场强方向沿Q和该点的连线指向该点;若Q为负电荷,场强方向沿Q和该点的连线指向Q。
(5)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 AB= 。
①理解:公式U AB=Ed中d必须是,如果电场中两点不沿场强方向,d的取值应在场强方向的投影,即为电场中该两点所在的等势面的垂直距离。
②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的方向,只有沿场强方向,在单位长度上的电势差才最大,也就是说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方向,但是,电势降落的方向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如图所示,三个电势降落的方向中,沿A→C电势降落最快。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复习(有答案)导学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复习课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本章重要知识回顾: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图形.(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简称;(4)等腰三角形的相等;相等;相等;(5)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简称.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等边三角形是图形,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2)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等于。
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边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角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等于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3)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4)如果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 .6.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平分和等于第三条的平方,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SA,AAS,SSS,SAS,HL8.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的距离相等。
(2)到一条线段两个距离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并且这点到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的距离相等。
(5)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上。
(6)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并且这点到的距离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第一课时)汉川市华严农场中学周伦懿班级姓名分数复习内容:第一单元字词基础复习复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词语。
过程和方法: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加深对词语的掌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本单元人物的崇高精神和品格。
复习重点:掌握第一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积累现代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
复习难点:重点词语的拼写。
复习过程:(一)导入(二)检查课前复习情况(三)合作交流、练习反馈一、音汉互写:(33分)()áo nèn shà( ) qūqí散.步( )过去( )芽一( )时拆.散委( ) 分( ) Lín lín ( ) ()dūn tān huàn水波()()各得其所.桑.树( )下来( ) ( ) ( ) ( ) chuíjì()()qiáo暴怒.无常砸碎.( )打沉()侍弄( )悴fù( ) yāng ( ) ( )()翻来( )去整宿.整宿( )求喜出望.外絮絮.叨.叨()jué()jié( ) ( ) ( ) 豌.豆( )别淡雅.高( ) 烂.漫泼泼洒.洒怦.怦( ) zhàng ( ) ( ) dǎi ( )不可抗.拒( )义允.许形影.不离( )着玩树杈.( ) jiá()zuàn ( ) zhàn无可挽.回脸( ) 挨揍.()着羚.羊寒()gēxīxīnìbàn dǎo xiù泰( )尔笑( )( ) ( )笑花( ) ( )告( )到()()()dìzǐ()()罗摩衍.那沐.浴.并()( )妹花瑞.繁杂.Péng hàn dàn ( ) qī()zhēyìn莲( ) ( )()徘徊.( )斜慈.怜( )拦( )蔽二、找出错别字并改正:(6分)委曲_____ 鱼粼_____ 取诀_____ 决别_____ 折散_____ 拆叠_____三、形近字组词:(9分)悴_____ 瓣_____待_____捶_____仗_____ 徘_____ 荫_____ 瑞_____ 拟_____碎_____ 辫_____侍_____锤_____杖_____ 绯_____ 阴_____ 端_____ 似_____四.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3分):()A 分歧铺垫拆散各得其所B 桑树渔塘诀别水波粼粼C 瘫痪捶打憔悴翻来腹去D 严历挨凑仗义形影不离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4分)1.那里有金色的_______,两行______的桑树,尽头一口________________。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导学案(1)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导学案复习回顾1.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默写)='+)(b kx _________ ____='C)('αx =_____________ _______)(='x a ______)(log ='x a___________)(='x e =')(ln x _________)(sin 'α=____________ =')(cos α________2 求下列函数函数的导数(1)5)(-=x x f (2)x x x f =)( (3)sin 2y x π⎛⎫=+ ⎪⎝⎭(4)3sin π=y (5))2cos(x y -=π (6)x y 4= (7)x y 3log =【自主探究】导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1.[]='±)()(x g x f2.[]='+c x f )(导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1.[]=')()(x g x f ;2. ='⎥⎦⎤⎢⎣⎡)()(x g x f ; 3.[]=')(x kf ;说明:1.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两个函数的和(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的导数的和(差),即v u v u '±'='±)(,和(差)函数求导法则由两个可以推广到n 个。
2.导数的乘法、除法法则:①两个函数积的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以第二个函数,加上第一个函数乘以第二个函数的导数的和,即v u v u uv '+'=')(。
若c 为常数,则c u c u cu '+'=')(u c '+=0u c '=。
由以上两个法则可知:)()()()(x v b x u a x bv x au '±'=±,b a ,为常数。
初中九年级语文复习专题《散文阅读》第一课时导学案
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中考散文阅读的基本考情2.明确中考散文阅读的主要考点及常见题型3.掌握散文阅读语言类考点的解题思路【学习重难点】1.掌握散文阅读语言类考点的解题思路【课前演练】1.赏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鲁迅《藤野先生》)2.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
(宗璞《紫藤萝瀑布》)【合作探究】问题一:你能概括一下,以下四个题目分别考查散文阅读的哪一个方面吗?题目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
题目二:请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题目三:文章第六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题目四: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问题二:以上四个题目分别涉及中考散文阅读的四个考点,你能对号入座吗?A.内容的提炼与归纳B.语言的品味与赏析C.段落的分析与把握D.情感的体验与启发。
问题三:在平时的散文练习中,对于散文的的语言你是从哪些角度品味和赏析的?【中考链接】问题一:从以下几道题目中,你能总结出中考对于散文语言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吗?1.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019日照)2.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019益阳)3.你是否同意将选文第二段画线处删去?请说明理由。
(2019兰州)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四段画线的句子。
(2019沈阳)【总结提升】【作业布置】1.总结本节课所讲解题思路。
2.完成散文专项练习。
附导学案答案【课前演练】1.(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钻”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了春草勃发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颂。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万有引力定律(第1课时)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第1课时-----导学思练测学习目标:1.了解开普勒三定律内容,会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知道适用范围。
3.掌握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
一、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试题情境生活实践类地球不同纬度重力加速度的比较学习探究类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利用“重力加速度法”、“环绕法”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卫星运动参量的分析与计算,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天体的“追及”问题,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双星或多星模型。
二、考点总结与提升(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一段探索的历程回扣教材,阅读课本P46--P48,涉及人物: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2、开普勒行星定律【知识固本】定律内容图示或公式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在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跟它的公转周期的的比都相等a3T2=k,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深入思考】已知同一行星在轨道的两个位置的速度:近日点速度大小为v 1,远日点速度大小为v 2,近日点距太阳距离为r 1,远日点距太阳距离为r 2。
(1)v 1与v 2大小什么关系? (2)试推导r 1v 1=v 2r 2【考向洞察】近似计算可以使题目更加简单! 【知识提升】①行星运动 近似圆 处理。
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运转,对于卫星绕行星运转,也遵循类似的运动规律。
③比例系数k 与 有关,与行星或卫星质量无关,是个常量,但不是恒量,在不同的星系中,k 值 。
(二)万有引力定律 【知识固本】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成反比。
即F = ,G 为引力常量,通常取G =6.67×10-11N ·m 2/kg 2,由物理学家卡文迪什测定。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磁场的描述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导学案1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磁场的描述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导学案1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磁场的描述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导学案1磁场的描述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导学案一、课前导学1.磁场的概念:磁场是物质形成的,它是物质空间范围内一些特定性质对其他物质或作用体具有的磁力作用范围。
2.磁场的描述方法:(1)磁力线:磁力线是用于描述磁场空间分布情况的抽象概念。
磁力线是指在磁场中,沿着磁力方向画出的一连串连续的曲线,它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线的密度表示磁场强度的大小。
(2)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是在磁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磁场力。
磁场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
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对通过其内部的电流有力的作用。
4.磁场力的定义:磁场力是指磁场对带电粒子所产生的力。
5.磁场力的方向规律:(1)磁场力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2)对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力,根据右手定则,磁场力的方向与右手四指指向的磁感线方向相同,右手大拇指指向的方向即为磁场力的方向;(3)对弯曲导线产生的磁场力,根据斯劳顿定则,握拳,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磁场力的方向。
二、课堂学习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导致磁场力。
根据右手定则和斯劳顿定则原理,可以判断磁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2.磁场力的计算公式:(1)在磁场中的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大小为:F = BILsinθ其中,F为磁场力的大小,B为磁场强度,I为电流大小,L为导线长度,θ为磁场线与导线的夹角。
(2)在磁场中的弯曲导线所受的磁场力大小为:F=BIL其中,F为磁场力的大小,B为磁场强度,I为电流大小,L为弯曲导线长度。
三、课堂练习1. 当直导线的电流大小为5A,导线长度为10cm,磁场强度为0.2T,直导线与磁场平面的夹角为30°,求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大小。
解:F = BILsinθ= 0.2T * 5A * 0.1m * sin30°=0.01N2. 当弯曲导线的电流大小为3A,弯曲导线长度为20cm,磁场强度为0.1T,求弯曲导线所受的磁场力大小。
一轮复习导学案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在下左图中标注气压带(风带)名称,画出风向。
2.哪些气压带是热力成因,哪些是动力成因?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的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练习: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2018全国2)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2.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2022年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 2016 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图3示意该地区1979 2016 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3.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冬季,移动约左右;练习:(2021·浙江)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示时间最接近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2.此时A.甲地盛行东北风B.乙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丙地盛行东南风D.丁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2021年海南卷)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导学案(课时一)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导学案(课时一)学习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加深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一、课前预习【本章基本概念】1、___ ___和___ ___统称整式。
①单项式:由 或 的乘积的...式子称为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 ,5。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里的 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 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②多项式:几个 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 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所以我们就根据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来命名一个多项式。
如:3n4-2n 2+1是一个四次三项式。
2、同类项——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①所含的 相同; ②相同 也相同。
合并同类项方法:把各项的 相加,而 不变。
3、去括号法则法则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 符号; 法则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 符号。
二、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单项式1、在3222112,3,1,,,,4,,43xy x x y m n x ab x x --+---+,π2b中,单项式有:2、单项式-344yx 的系数是 ,次数是 ;4、已知-7x 2y m 是7次单项式则m= 。
5、已知-5x m y 3与4x 3y n 能合并,则m n = 。
知识点二:多项式6、7-2xy -3x 2y 3+5x 3y 2z -9x 4y 3z 2是 次 项式,其中最高次项是 ,最高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7. 的项是 , 次数是知识点三:同类项8. 下列各组是不是同类项:( )A 4abc 与 4abB -5 m 2 n 3 与 2n 3 m 2C -0.3 x 2 y 与 y x 29. 若5x 2 y 与 x m y n 的和是单项式, m= ,n= . 10. 已知式子2a 3b n+1和-3a m-2b 2是同类项,则2m+3n= .11、合并下列同类项(1)3xy – 4 xy – xy = (2) -a -a -2a=(3) 0.8ab 3 - a 3 b+0.2ab 3 = (4)=-++a a a a 5332533122 知识点四:去括号1、去括号: (1) +(x -3)= (2) -(x -3)=(3) -(x+5y -2)= (4)+(3x -5y+6z)=2、计算: ( 1 )x -(-y -z+1)= ( 2 ) m+(-n+q)= ;( 3 ) a - ( b+c -3)= ( 4 ) x+(5-3y)=三:当堂检测1.多项式x-5xy 2 与-3x+xy 2 的差是 。
九年级数学上《二次函数》的复习1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复习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条抛物线如图所示,其表达式中二次项系数绝对值最小的二次函数是()A.y1 B.y2 C.y3 D.y42.将抛物线y=21x2﹣6x+21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抛物线y=a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①abc>0;②b+2a=0;③b2>4ac;④a+b+c<﹣3,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第1题第3题第7题第10题第13题4.已知函数y=⎩⎨⎧>-≤-)2(1)2(12xxxx,当y=5时,x的值是.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y=x2+(2m﹣1)x+2m﹣4与y=x2﹣(3m+n)x+n关于y轴对称,则符合条件的m,n的值为()A.m=75,n=﹣718B.m=5,n=﹣6 C.m=﹣1,n=6 D.m=1,n=﹣26.已知抛物线y=﹣ax2﹣2ax+1(a≠0),下列四个结论:①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x=﹣1;②当a=1时,图象经过点(﹣1,2);③当a>0时,在对称轴的右边,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正确结论共有个.7.如图,一条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M、N两点(点M在点N的左侧),其顶点P在线段AB上移动,若A、B的坐标分别为(﹣2,3),(1,3),点M的横坐标的最小值为﹣5,则点N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8.已知二次函数y=(x﹣h)2(h为常数),当自变量x的值满足﹣1≤x≤3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4,则h的值为.知识点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9.已知抛物线y=x2﹣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则代数式m2﹣m+2019= .10.如图,抛物线y1=a(x+2)2﹣3与y2=(x﹣3)2+1交于点A(1,3),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两条抛物线于点B、C,则以下结论:①无论x取何值,y2的值总是正数;②a=1;③2AB=3AC.其中正确结论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都正确11.若函数y=x2﹣2x+b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三个交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A.b<1 B.b>1 C.0<b<1 D.b<1且b≠012.抛物线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的取值范围是()A.2≤t<11 B.t≥2C.6<t<11 D.2≤t<6知识点三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3.如图,小明想用长为12米的栅栏(虚线部分),借助围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则矩形ABCD的最大面积是平方米.14.如图是王阿姨晚饭后步行的路程s(单位:m)与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图象,其中曲线段AB是以B为顶点的抛物线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min~50min,王阿姨步行的路程为800mB.线段CD的函数解析式为s=32t+400(25≤t≤50)C.5min~20min,王阿姨步行速度由慢到快D.曲线段AB的函数解析式为s=﹣3(t﹣20)2+1200(5≤t≤20)15.某汽车刹车后行驶的距离y(单位:m)与行驶的时间t(单位:s)之间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at2+bt(a<0).如图记录了y与t的两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汽车刹车后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A.2.25s B.1.25s C.0.75s D.0.25s16.某商场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原来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售出100件.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量可增加10件.则商场按元销售时可获得最大利润.17.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专家预测,2019年我市猪肉售价将逐月上涨,每千克猪肉的售价y1(元)与月份x(1≤x≤12,且x为整数)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如下表所示.每千克猪肉的成本y2(元)与月份x(1≤x≤12,且x为整数)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关系,且3月份每千克猪肉的成本全年最低,为9元,如图所示.(1)求y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设销售每千克猪肉所获得的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哪个月份销售每千克猪肉所第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课后作业1.在同一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 =ax +bx 与一次函数y =bx ﹣a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2.将二次函数y =x 2﹣4x +a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若得到的函数图象与直线y =2有两个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 C .a >5 D .a <53.已知如图,矩形ABCD 的周长为18,其中E 、F 、G 、H 为矩形ABCD 的各边中点,若AB =x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第3题第4题 第5题 第8题 第9题 第12题 4.如图,将抛物线y =﹣x 2+x +5的图象x 轴上方的部分沿x 轴折到x 轴下方,图象的其余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则新图象与直线y =﹣5的交点个数为 个.5.课堂上,老师给出一道题:如图,将抛物线C :y =x 2﹣6x+5在x 轴下方的图象沿x 轴翻折,翻折后得到的图象与抛物线C 在x 轴上方的图象记为G ,已知直线l :y =x +m 与图象G 有两个公共点,求m 的取值范围.甲同学的结果是﹣5<m <﹣1,乙同学的结果是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结果正确 B .乙的结果正确C .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才正确D .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也不正确6.若min {a ,b ,c }表示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当y =min {x 2,x +2,8﹣x }时(x ≥0),则y 的最大值是( )A .4 B .5 C .6 D .7 7.对于二次函数y =ax 2﹣(2a ﹣1)x +a ﹣1(a ≠0),有下列结论:①其图象与x 轴一定相交;②若a <0,函数在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无论a 取何值,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无论a 取何值,函数图象都经过同一个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个.8.如图,P 是抛物线y =x 2﹣x ﹣4在第四象限的一点,过点P 分别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则四边形OAPB 周长的最大值为 . 9.如图,二次函数y =﹣x 2+x +2交x 轴于点A 、B (A 在B 的右侧),与y 轴交于点C ,D 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动点,则△ACD 面积的最大值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y =﹣(x ﹣h )2+4(h 为常数),在自变量x 的值满足1≤x ≤4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 的最大值为0,则h 的值为 .11.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M 满足横、纵坐标都为整数,则把点M 叫做“整点”,例如P (1,0)、Q (2,﹣2)都是“整点”.抛物线y =mx 2﹣6mx +9m +2(m <0)与x 轴交于点A 、B 两点,若该抛物线在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边界)恰有七个整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m ≤﹣1B .﹣2≤m <﹣1C .﹣1<m <﹣21 D .211-<≤-m 12.已知:如图,直线y =kx +b (k ,b 为常数)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4,0),B (0,3),抛物线y =﹣x 2+4x +1与y 轴交于点C ,点E 在抛物线y =﹣x 2+4x +1的对称轴上移动,点F 在直线AB 上移动,CE +EF 的最小值是 .13.某经销商销售一种成本价为10元/kg 的商品,已知销售价不低于成本价,且物价部门规定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得高于18元/kg .在销售过程中发现销量y (kg )与售价x (元/kg )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若该经销商想使这种商品获得平均每天168元的利润,求售价应定为多少元/kg ?(3)设销售这种商品每天所获得的利润为W 元,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该商品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经销商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0,则称此点为“合适点”.例如,点(1,9),(﹣2019,2029)…都是“合适点”. (1)求函数y =2x +1的图象上的“合适点”的坐标;(2)求二次函数y =x 2﹣5x ﹣2的图象上的两个“合适点”A ,B 之间线段的长; (3)若二次函数y =ax 2+4x +c 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合适点”,其坐标为(4,6),求二次函数y=ax 2+4x +c 的表达式.。
江西省宜中学高中数学 第1章 集合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中数学第1章集合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掌握集合的有关基本义概念,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问题;2.掌握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3.掌握集合的运算(交、并、补);4.再解决有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各种思想方法(数形集结合、补集思想、分类讨论)的运用.【学习过程】一、复习1:子集的含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 中 元素 集合B 中的元素,即若a A ∈,则_________,我们就说集合A 集合B ,或集合B __________集合A ,记作_______________;这时我们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任何一个;都是;a B ∈;包含于;包含;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A B B A ⊆⊇或;子集。
复习2:真子集的定义:对于两个集合A B 与,如果集合A B ⊆,并且________A B ≠,我们说集合A 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答案】A B ≠;A B ,或;B A复习3:什么叫交集、并集、补集?符号语言如何表示?图形语言? A B =I ; A B =U ; U C A = . 复习4:交、并、补有如下性质. A ∩A = ;A ∩∅= ; A ∪A = ;A ∪∅= ;()U A C A =I ;()U A C A =U ;()U U C C A = . 二、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例1.设U =R ,{|55}A x x =-<<,{|07}B x x =≤<.求A ∩B 、A ∪B 、C U A 、C U B 、(C U A )∩(C U B )、(C U A )∪(C U B )、C U (A ∪B )、C U (A ∩B ).答案:略 变式训练1(1)设集合A={y|y=x 2-2x+3,x ∈R},B={y|y=-x 2+2x+10,x ∈R},求A ∩B ; (2)设集合A={(x,y)|y=x+1,x ∈R},B={(x,y)|y=-x 2+2x+34,x ∈R},求A ∩B ; 分析: 先求出两个集合的元素,或者集合中元素的范围,再进行交集运算.特别注意 (1)、(2)两题的区别,这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地方. 【解】(1)两个集合表示的是y 的取值范围,∵A={y|y=x 2-2x+3,x ∈R}= {y|y ≥2},B={y|y=-x 2+2x+10,x ∈R}= {y|y ≤11},∴ A ∩B={y|2≤y ≤11}; (2)A ∩B= {(x,y)|y=x+1,x ∈R}∩{(x,y)|y=-x 2+2x+34,x ∈R} ={(x,y)| 21324y x y x x =+⎧⎪⎨=-++⎪⎩}={13(,)22} 例2.已知{|3}A x a x a =≤≤+,{|26}B x x x =<->或,(1)若A B =∅I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B B =I ,求a 的取值范围.问题1:若两个集合的交集为空集,则这两个集合有什么关系?本题中由A B =∅I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问题2.若A B B =I ,集合A 是B 的子集吗?学习建议:合作探究后,展示你的解题思路。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导学案(练习及答案)(1)
复习七年级上册(5)课前自主学习(学案)阅读课本,记熟以下知识点:1.识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的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地区:洲的东部和南部,洲以及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地区、终年严寒的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交通,住房,就业等;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化,劳动力,国防兵源等。
3.世界上几大主要人种及其分布:(1)白种人:人口最多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洲、洲、。
(2)黄种人:主要分布在洲、洲、洲北部。
(3)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洲。
4.联合国工作语言:语、语、语、语、语、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语。
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丰富的自然,平坦的,充足的,肥沃的,便利的等。
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6.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洲、洲和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洲、洲和洲。
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埃及(地跨洲和洲)、土耳其(地跨洲和洲)、俄罗斯(地跨洲和洲)。
7.国界线的主要划分依据: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
8.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组织名称: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委会)、欧洲联盟(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美洲国家组织、非洲联盟(非盟)、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
9.联合国总部设在国(城市),五大常任理事国:国、国、国、国、国。
10.世界各大洲之间的陆上界线:亚洲与欧洲:山脉、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亚洲与北美洲:南美洲与北美洲:11.亚洲地形特点:高,低亚洲气候特点:①气候;②气候显著;③气候分布广。
12.世界自然地理之最:世界最长山脉:山脉世界最高峰:峰世界最高高原:高原世界最大高原:高原世界最大平原:平原世界最长河流:河世界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大河流:河世界最大沙漠:沙漠世界最大咸水湖:世界最深湖泊:湖世界陆地最低点:(—400米)课堂主体参与(教案)【复习目标】1.识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的分布(识记)2.分析:人口问题(人口过多、过少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3.世界上几大主要人种及其分布(识记)4.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代表性宗教建筑(识记)5.联合国的几种工作语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识记)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识记)7. 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识记)8.国界线的主要划分依据(理解)9.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组织名称(识记)10.联合国总部(识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识记)11.世界各大洲之间的陆上界线(识记)12.亚洲地形特点(理解)、亚洲气候特点(理解)13.世界自然之“最”(识记)【重点、难点】1. 分析:人口问题(人口过多、过少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2. 亚洲地形特点、亚洲气候特点【学习内容】一、学生交流,教师再公布答案二、小组讨论质疑、师生合作研讨三、《会考复习指南》例题讲评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中考英语人教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1]
第四讲七年级(下)Units7~12Cana dian一、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写单词完成句子。
1.Now Lucy isvisiting(拜访)her friend Jerry.2.Can you see Grandma'sglasses(眼镜),Jim?3.Kateputs(放)her CDs in the bookcase.4.There isn't acinema(电影院) in the neighborhood.5.It'scold(冷的)today. People are all wearing warm clothes.6.There are twohotels(宾馆)next to our school.7.The dress in red is very expensive(昂贵的).8.There are lots of clothes stores on the street(大街).9.Beijing is in thenorth(北方)of China,right?10.The juice isfree(免费的)if you eat in the restaurant.二、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单词并用其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sing,along,country,rain,skate11.I like sunny days,and I also likerainy days.12.We need asinger for the school music show.13.Australia and Canada are my favoritecountries.14.Tom enjoysskating in winter.15.Goalong this street and then you can find the restaurant.三、根据汉语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2021年整理)浙教版科学九上专题复习导学案一——除杂、共存、鉴别
浙教版科学九上专题复习导学案一——除杂、共存、鉴别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教版科学九上专题复习导学案一——除杂、共存、鉴别)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教版科学九上专题复习导学案一——除杂、共存、鉴别的全部内容。
浙教版科学九上专题复习导学案一—-除杂、共存、鉴别班级姓名组别学号评价【知识解析】一、除杂题原则:选用的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带入新杂质。
即:不增、不减、易分离(一)物理方法1。
过滤法:用来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常见不溶于水的沉淀有:AgCl、BaSO4、CaCO3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MnO2等。
例1:KCl(AgCl): ;Na2SO4 (BaSO4):;NaCl(MnO2) : ;2.结晶法: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Ca(OH)2例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A。
NaNO3 Na2CO3 B。
NaNO3 NaCl C. NaOH Mg(OH)2 D. NaCl BaSO43. 磁铁吸引:分离有磁性和无磁性的:铁粉和硫粉铜粉和铁粉4. 洗气法: H2(H2O) : ; H2(CO2):;(二)化学方法:(沉淀法、化气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例3.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 Na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NO3(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年八里中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导学案编号:审核人:日期:
班级:小组:姓名:
教师评价:
小组评价:好()良()加油()
课题: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导学案(1)
一. 积累运用(30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3分)
白颊()倜傥()相偕()
剥落()厉叱()炮制()
2. 体会下面句子的感情。
(3分)
A. 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
B.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3.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
(2分)
A. 停车坐爱枫林晚
B. 燕然未勒
C. 晴空一鹤排云上
D. 人生易老天易老
4.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远上/寒山/石径斜
B. 更在/斜阳外
C. 小桥流水/人家
D. 岁岁/重阳
5. 揣摩下面各句中“哭”的原因。
(4分)
A. 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
我用头撞墙。
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
B.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
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6. 按要求回答。
(6分)
①写出下列当代散文中灵活运用的词语的出处。
(3分)
水天相接——
风急天高——
青山绿水——
②默写《采桑子重阳》(3分)
7. 读下面某商场“五一”黄金周促销活动广告片段,完成有关题目。
(2分)
活动期间,为感谢我们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利50万元回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购买大型家电产品的市内顾客提供(B)送货上门的(C)服务(D)。
(1)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2)为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加入A、B、C、D的处。
8. “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共8分)
①“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②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写几句赞语。
(3分)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的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
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仍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
这是,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
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
答:
③请你谈谈观看这个专题栏目后的感受。
(3分)
答:
二. 阅读理解(45分)
(一)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 选文第一、二段表达了“我”对《山海经》的之情。
(2分)
10. 摘出文中既能表现“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赞美,又能显示儿童的天真心理的一个句子。
(3分)
11. 在事过30年之后,作者还记得长妈妈为“我”买书的时间、穿着打扮以及书的包装,这些细节说明了什么? (3分)
12. 阿长买的《山海经》装帧并不精美,印刷质量也很粗拙,但作者为什么说它是自己“最为心爱的宝书”? (4分)
13. 联系上下文,展开联想,描写长妈妈在买到《山海经》时的心理活动。
(4分)
(二)
落叶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
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
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
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
像无数的彩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
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
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
法桐就消瘦起来,寒伧起来。
变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
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
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
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
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哪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
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4.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4分)
①嫉妒:
②憧憬:
15. 第③节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16. 第⑦节指出“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请结合文章,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哀叹”的内容。
(3分)
17. 文章中作者对法桐的态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春日里对长满叶子的法桐的,到秋日里对法桐的,到作者醒悟后对法桐的。
(在横线上填写表示人的态度的词语)(3分)
18. 本文第①②段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举出一例,并分析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6分)
①例句:
②修辞手法:
③作用分析:
(三)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
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