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霉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红曲色素发酵条件优化

合集下载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Monascus)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发酵能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红曲霉可以产生丰富的红色素,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和保健品等行业。

本研究旨在
筛选高产红色素的红曲霉菌株,并研究其在固态发酵过程中的生长和产色情况。

从市场上购买了几种红曲粉样品,并进行菌株筛选。

将样品接种到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和比较菌落数量和颜色深浅,筛选出产菌量高和颜色鲜艳的菌株。

然后,选取产色较高的红曲霉菌株进行固态发酵实验。

制备适合红曲霉生长和产色的
固态培养基。

将红曲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使用恒温器控制温度和湿度。

在发酵过程中,
定期对培养基进行观察和采样,分析红色素含量的变化和菌落的生长情况。

通过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固态发酵研究,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
1. 菌株的生长情况: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菌株的菌落直径和菌丝密度,可以确定哪
些菌株在固态发酵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生长能力。

2. 产色情况:通过测定固态培养基中红色素的含量和颜色的深浅,可以确定产色较
高的菌株。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菌株在不同发酵时间下的红色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确定最佳
的发酵时间。

3. 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成分、pH值、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可以进一
步提高红曲霉的产色能力和生长速度。

可以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等方法,确定最
佳的培养条件。

本研究通过筛选高产红色素的红曲霉菌株,并在固态发酵过程中研究其生长和产色情况,可以为红曲霉的产业化生产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红曲菌发酵优化及其红色素提取特性研究

红曲菌发酵优化及其红色素提取特性研究

红曲菌发酵优化及其红色素提取特性研究红曲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食品工业中,红曲菌可以用于发酵制作红曲米和红曲酱,这些产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具有保健作用。

本文将探讨红曲菌的发酵优化及其红色素提取特性研究。

首先,红曲菌的发酵优化是实现优质产品生产的关键。

红曲菌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发酵时间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发酵条件的调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红曲菌的发酵效率和产红色素的量。

研究发现,适宜的发酵温度为25-30摄氏度,pH值在6-7之间,发酵时间为7-10天。

此外,适当添加一些辅助物质,如氨基酸和无机盐等,也有助于提高发酵效果和产红色素的量。

其次,红曲菌所产生的红色素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红色素主要由红曲素和红曲酮组成。

这两种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红曲素能够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从而有助于延缓衰老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而红曲酮则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此外,红色素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然而,红曲菌的红色素提取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传统的红色素提取方法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提取,但这种方法存在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红色素提取方法。

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红色素的提取中。

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溶解能力和调控性,可以提高红色素的提取效率,并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红色素提取技术在不断发展中,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最后,红曲菌的发酵优化和红色素提取特性研究对于提高红曲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发酵条件和优化的提取技术,可以提高红曲菌的产红色素能力,并最大限度地保留红色素的生物活性。

在产品应用方面,红色素可以被用于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

因此,进一步研究红曲菌的发酵和提取技术,有助于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红曲产品,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Monascus)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药用真菌,具有制作红曹和红曲色素的能力。

红曲霉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食品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

而红曲霉也是一种可以用于生物转化生产脂质和多糖等重要化合物的微生物。

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对于提高红曲霉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1. 优良菌株的选择红曲霉菌株的筛选是红曲生物技术研究的关键之一。

目前,常用的筛选方法是通过对菌株的培养条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代谢产物等进行评价,从中选取表现出高产、高效、高稳定性的优良菌株。

在筛选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变异、发酵产物的生产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价后确定优良菌株。

2. 根据菌株代谢产物进行筛选红曲霉菌株具备多样的代谢产物,包括红曲素、黄酮素、黄酮甾醇和多糖等。

在筛选优良菌株时,可以通过检测这些代谢产物的合成能力,选择产量高、纯度高、质量好的优良菌株。

还可以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加快筛选速度,提高筛选效率,为选取优良菌株提供科学依据。

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优良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红曲霉的代谢途径进行调控和优化,从而提高其生产产物的能力。

通过转录组分析和基因功能鉴定,可以筛选出与产物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这些基因进行改造、调控,从而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1. 固态发酵的基本原理固态发酵是指微生物在不同有机物基质中进行生长和代谢过程。

相比于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具有体系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营养物质丰富等优点。

对于红曲霉来说,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提高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加快生长速度,促进代谢物的生成,增强抗胁迫能力。

2. 固态发酵的工艺优化固态发酵的工艺优化是红曲霉生物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

优化工艺可以从发酵基质的选择、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各项参数进行调控和优化,提高红曲霉的产物产量和质量。

产粉红色素红曲霉M4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产粉红色素红曲霉M4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氨基 酸和生物资源
2 1 ,2 2 2 0 0 3 ( ):6—2 9
Amio Ac n i ds& Bit oi cReo re sucs
产粉红色 素红 曲霉 M 4菌株发酵培养基 的优化
王 昌禄 , 传 宝 , 勉 华 , 玉 荣 , 郑 陈 王 班 昭 , 杨 华
( 品营养 与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 津科 技大学 食 品工程 与生 物技术 学 院 , 食 天 天津 30 5 ) 04 7
蔗 糖 、 米粉 、 玉 大米 粉 、 红薯粉 为碳 源 , 其它 为大 豆蛋
到 5 L种子 培养基 中,0 0m 3 ̄ C振荡 培养 3 。按 0h
1 %接种 量 接 人 到 5 0 0 mL发 酵 培养 基 中 ,0C 10 3  ̄ 8
r・ n 。 养 8—1 。 mi 。 培 0d 1 4 3色价 的测定 ..
将 Moacs 4接 人斜面 培养基 中 ,0 nsu M 3 ℃培养 5
7d 。加人 5 m L无 菌水 于 斜 面制 成孢 子 悬 液 , 接
50 装液量 5 L 20m 。 ., 0m / 5 L ( )发 酵培养 基 3 碳 源优 化 培 养 基 : 别 以 6 的甘 油 、 萄 糖 、 分 % 葡
白 0 5 、 a O 0 2 , 酸 调 p 至 5 0 装 液量 .% N N .% 乳 H .,
5 /5 0 mL 2 0 mL。
作为肉制品的发色剂 , 在崇 尚健康饮食 的今天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
目前 , 市场 上 红 曲 色素 产 品 主要 由红色 和 黄色
摘要 : 利用 响应 面法对红 曲霉 M4产粉红色红 曲色素的发酵培养基进 行了优化 。研究 了不 同碳源 、 氮源对 红曲霉 M4产色 素 的影响 , 利用 C nr o ps e et l m oi 试验设计对碳源 、 ac t 氮源浓度进行 了试验 , 得到红 曲色素优 化培养基 回归方程 为 Y= 1 80 1 3 .00 +1 .26 X +0 68 2 X —1 .35 X1 17 X 2 .3 4 6 2 2 06 9 1 .9 25 2 23 7 5 + .5 l —0 37 9 X 经分析 , X 确定 出红曲色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碳 、 氮源 浓度为 :红薯粉 1 .7 , 0 3 % 大豆蛋 白 0 8 % , .5 发酵后红 曲色素最高色价为每毫升 4 。 lu 关键词 : 响应 面 ; 红曲霉菌 ; 色价 ; 优化

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条件优化

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条件优化

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条件优化王远卓(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为了提高红曲色素的液态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葡萄糖30g/L,硝酸钠15g/L,PH5.5,液态量关键词:红曲霉、红曲色素、液态发酵、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Monascus pigment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s,Key words:Monascus、Monascuspigment、submerged fermentation、、orthogonal experiment引言红曲霉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真子囊菌纲,散子囊菌目,红曲霉科,红曲霉属。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红曲色素分为红色素、橙色素和黄色素,是一种天然的着色剂,红曲色素可以用于肉制品、腐乳、糕点、糖果、冷饮、清酒、酱油等食品,也可用于化妆品;此外,红曲色素还有抑菌防腐的作用,还可作为医药用品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疲劳、抗肿瘤等保健作用。

培养红曲霉菌有俩种方法: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

本次实验以紫色红曲霉菌液态发酵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获得最好的优化条件。

本次试验改变的单因素实验条件有:碳源、氮源、PH及液态量这四个变量,本次实验通过改变这四个变量来探究红曲霉色素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

1 实验1 .1材料1.1.1 菌种红曲米培养出的紫色红曲霉菌.1.1.2 仪器设备LDZM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ZSD-1160生化培养箱、DZKM-4电子恒温水浴锅、SW-CJ-IFD型单人单面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ZHWY-2112B 双层特大容量全温度恒温培养动荡器、PL602-S电子天平、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DL-5A型台式低速离心机.1.1.3 培养基固体培养基:葡萄糖30g、NaNO33g、酵母提取物(酵母粉)1g、K2HPO41g、MgSO4·7H2O0.5g、KCl 0.5g、FeSO40.01g、PH5.6、琼脂20g、蒸馏水1L、121℃灭菌20min.液态培养基:葡萄糖30g、NaNO33g、酵母提取物(酵母粉)1g、K2HPO41g、MgSO4·7H2O0.5g、KCl 0.5g、FeSO40.01g、PH5.6、蒸馏水1L、121℃灭菌20min.1.1.4 主要试剂葡萄糖、蔗糖、淀粉、尿素、氯化铵、硝酸钠、乳酸.1.2 方法1.1.1 固体培养基培养红曲米菌种称取5g红曲米研磨后加入45ml的无菌水后混匀,放入60℃水浴锅中加热30min,加热后取悬浮液1ml加入固体培养基中在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大概5天后长出来的菌种,然后选取长的旺的菌种用平板划线法筛选单个菌种群落,培养5天后,选取长的好的单个菌种鉴定,本次实验用培养出来的紫色红曲霉菌种(图1)作为条件优化的基础。

红曲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红曲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红曲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摘要】[目的]对红腐乳中的红曲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方法]根据红曲菌嗜酸、耐乙醇的生长特性,用含乙醇的麦芽汁、含乳酸的大米培养基分离红腐乳汁中的红曲菌,并用对数稀释平板法进行纯化。

纯化后的红曲菌显微观察确定其属别。

依照其在MEA培养基上25℃培养的菌落形态特征鉴定到种。

[结果]从红腐乳中分离的两个菌株经鉴定M-1属丛毛红曲菌(M.pilosus),M-3属红曲红曲菌(M.anka)。

[结论]红腐乳中分离的纯培养为红曲属真菌。

【关键词】红曲菌;分离;纯化;鉴定Abstract:[Objective]To isolate,purify and identify Monascus strains from red furu.[Method]Based on eosinophilic and ethanol tolerant characteristics of Monascus,stains were isolated from red furu by culturing on malt juice medium containing alcohol and rice medium containing lactic acid.Strains were purified using logarithmic plate dilution method,and then determined genera according to their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y culturing on malt extract agar medium with temperature of 25 degrees Celsius,strains were identified to species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ies.[Result]M-1strain isolated from red furu was identified as Monascus pilosus and M-2 Monascus anka.[Conclusion]Strains isolated from red furn are Monascus fungi.Key words:Monascus;isolation;purification;identification红曲菌隶属真菌界(Eumycophyta)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子囊菌纲(Euascomycetes)散子囊菌目(Eurotiales)红曲菌科(Monascaceae)红曲属(Monascus)[1],具有防腐,解毒;消食活血、健脾燥胃之功效[2]。

产红曲色素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产红曲色素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红 曲霉 的发酵 产 物红 曲色 素 是天 然 、 安 全 的 色素 和 防腐剂 , 在 酿酒 、 食 品、 食用 色素 、 中药等 方面有 广泛 应 用[ 1 ] 。与其 他 天然 食 用 色素 相 比 , 红 曲色 素 除 了具 有 着色 力强 , 色 调柔 和 , 对p H 稳定 等优 点外 ] , 还有 较 强 的耐光 、 耐 酸碱 、 耐 氧 化 还原 的特 性 , 几乎 不 受金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o o O 一9 9 7 3 . 2 0 1 3 . 0 7 . 0 1 3
Sc r e en i n g o f Mo n a s c us St r ai n s a n d 0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Fe r me n t a t i o n Med i u m
2 琼脂, 于1 2 1℃灭 菌 2 0 mi n 。
P D A斜面培养基( 质量浓度 , ) : 参照文献[ 5 ] 。
种子培 养 基 ( 质 量浓 度, ) : 葡萄 糖 1 , 酵 母 膏
0 . 5 , p H 5 . 8 , 于 1 2 1℃灭 菌 2 0 mi n 。
r e a c h e s 7 2 .8 U/ mL wh e n i n i t i a l p H i s 5 . 0,f e r me n t a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3 0 ℃,r o t a t e s p e e d i s
基础 液体发 酵 培 养 基 ( 质量 浓 度 , ) : 大米粉 4 , Na NO 3 0 . 2 , KH2 P O ‘0 . 1 5 , Mg S O ‘0 . 1 , p H 自然 , 于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研究进展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研究进展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研究进展摘要:红曲是将红曲菌(Monascusspp.)接种于大米等淀粉类原料并经发酵的传统发酵产品。

我国是红曲的发源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

红曲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色曲、功能曲和酿造曲等,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广泛应用,经济价值较高。

本文就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红曲霉;固态发酵;红曲色素前言红曲霉菌是一种丝状真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以洛伐他汀(Lovastatin)、红曲色素为主的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功效的次级代谢产物。

已有研究表明红曲霉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糖化酶、蛋白酶等酶类,将原料中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降解成人体易于吸收的小分子片段,同时产生新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红曲霉发酵的过程中,产生色素、莫拉克林、γ-氨基丁酸(GABA)等次生代谢物,这些次生代谢物可用于食品着色剂、制作降胆固醇和降压药物,可见红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对红曲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红曲霉属于子囊菌,能产生耐热的子囊孢子,且红曲霉能在缺氧、高酸和高盐浓度下生存。

红曲霉可用于酿酒(黄酒、果酒和药酒)、制作发酵食品(腐乳、酱菜)、食品着色及保健品等。

红曲产品在亚洲地区广为流传,常见的为由大米发酵制成的红曲米,简称红曲,其被当做功能性食品已有数千年历史。

红曲最初被记载于《饮膳正要》,别名为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红大米、红槽等。

1红曲霉色素食品加工通常会导致食品色泽的变化,因此往往需要色素来改善其不良色泽,但目前对合成色素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潜在的致癌物和致突变性,且可能导致某些儿童疾病。

因此,天然色素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红曲霉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是红曲霉发酵的次生代谢产物。

红曲霉能合成31种颜色的色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红色素、橙色素和黄色素,它们是苯并呋喃类混合物。

目前红色素中能明确结构式的为红斑胺素、红曲红胺素;橙色为红斑红曲素和红曲红素;黄色为红曲素和安卡红曲黄素。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一、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是通过对红曲霉种群中的亚种和突变株进行筛选鉴定,选择出产麹酸效率较高的优良菌种,以提高发酵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在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中,常用的方法有生化培养基筛选法、遗传工程策略筛选法等。

(一)生化培养基筛选法生化培养基筛选法是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筛选出产麴酸效率较高的菌株。

由于不同的红曲霉菌株对培养基成分的需求不同,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碳源、氮源、矿物质盐等成分,以增强产麴酸菌株的生长和代谢能力。

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筛选出一些优良的红曲霉高产菌株,为固态发酵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菌种资源。

(二)遗传工程策略筛选法遗传工程策略筛选法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红曲霉进行基因改造,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或改变内源基因结构,从而增强产麴酸的合成能力。

通过这种策略,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具有高产麴酸能力的红曲霉菌株,为固态发酵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二、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固态发酵是一种利用红曲霉在固态培养基上生长和代谢的发酵工艺,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药品工业。

在固态发酵工艺中,红曲霉通过在固态培养基上生成麹酸、酶和其他有益物质,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固态发酵研究对于红曲霉发酵产品的优化和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一)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固态发酵工艺优化是通过调节发酵条件和控制因素,提高红曲霉在固态培养基上的生长和代谢效率。

固态发酵工艺优化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通气量、pH值等因素的控制和调节。

通过优化固态发酵工艺,可以获得具有高产麹酸能力的红曲霉菌株,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二)固态发酵产品改良固态发酵产品改良是通过调整固态培养基成分,提高红曲霉发酵产品的品质和功能。

固态发酵产品改良可以通过调整碳源、氮源、矿物质盐等成分,增强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更高附加值和更广市场应用前景的红曲霉固态发酵产品。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Monascus spp.)是一种能够产生红色素的真菌,广泛应用于米酒、食品着色和制取红曲米等工业生产中。

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和固态发酵研究对于提高红曲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进行探讨。

一、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1. 红曲霉高产菌株的选择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是通过将已有的红曲霉菌株进行筛选和培养,以获得具有高产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的菌株。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采用可溶性淀粉或葡萄糖等作为碳源,进行培养和发酵实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如温度、pH值等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验,通过检测发酵产物的数量和质量来筛选出高产菌株。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高产菌株筛选中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如PCR、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等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对红曲霉菌株进行基因分析,筛选出具有高产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的菌株。

分子生物学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地鉴定菌株类型,还可以帮助筛选出更加适合工业生产的高产菌株。

3. 发酵产物分析通过对红曲霉菌株的培养和发酵产物的分析,可以鉴定出产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的菌株。

通过对产物的数量和质量的测定和分析,可以筛选出高产菌株。

二、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1. 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固态发酵的培养基是影响红曲霉生长和代谢产物产生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固态发酵培养基包括糯米、黄米、小麦等。

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可以通过调整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水分等因素,以提高红曲霉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量。

2. 发酵条件的优化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通气量等发酵条件对红曲霉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发酵条件,可以提高红曲霉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固态发酵产生的红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需要进行提取和分离。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提取、分液柱色谱分离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纯度较高的红色素和其他相关代谢产物。

红曲霉菌产红曲色素的紫外诱变及产素的工艺优化

红曲霉菌产红曲色素的紫外诱变及产素的工艺优化
基为 P D A, 接种量 7 %, 诱 变时间为 5时红曲霉色素的 色阶值最高其 色阶值产值为 2 . 5 5 2 。 关键词 : 红 曲霉 菌; 紫外诱变; 工艺优化; 数 学建模
1 概 述 2 . 2方 法
红曲色素( 红曲红 ) 是 由红曲菌经大米 、 大豆等为 主要原料发酵 培养方法 : 将 已活化 的菌种按表 1中的接种量接 于相应培养基 而成 的优质 的天然食用色素 , 对枯草芽孢杆菌 、 金黄色葡 萄球菌具 中, 并按表 1 将实验号标记在锥形瓶上 。将接种完成 的培养基按 照 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 , 且对蛋白质有着极强的着色性能 , 不易褪色。目 表 1 中诱变时间所对应的试验号放置 于紫外灯下 。 按实验计划控制 前, 合成色素 的毒副作用引起 了人们的重视。 红曲菌着色不但安全 、 诱变时间 , 待诱变结束 , 于恒温摇床 中, 转数 为 1 8 0 , 温度为 3 0  ̄ C, 发 有益健康且色泽亮丽 , 因而在众多生物色素中吸引着无数 学者研究 酵时间为 7天( 即1 6 8 h ) 。 人员的注意I S ] 。然而红 曲色素色价偏低 已成 为制 约其工业化生产 的 红 曲色素测定[ 7 - 8 1 : 将发酵液从摇床 中取 出, 将发酵液放置于 0  ̄ C 5 a r i n , 1 5分钟后取 出处理号 为 1的 3只锥形 瓶 , 从 重要原 因之一目 , 因此如何提高红 曲色素色价 , 对工业 生产具有重要 的温度 下冷藏 1 的现实意义 。 本次本次实验 以菌种的诱 变优化 , 培养基基质 , 装瓶量 每 只锥形瓶 中准确量 取 5 m l 菌液 , 加5 ml 乙腈 , 超声波震碎 3 分钟 , 为研究点 , 测定 三者能否提高红曲霉菌产红 曲色素的色阶值 。 8 0 0 0 转/ m i n离心 5分钟 。 取上层清液。 用移液枪取 3 ml 放 于比色皿 2 实验 材 料 与 方 法 中, 以3 ml 乙腈 作为对照样 品, 在波长 5 1 0 n m处测定其 吸光度和透 2 . 1 实验材料 光率。 同理依次取 出处理号 为 2 、 3 、 4 、 5 、 6 , 7 、 8 、 9同方 法处理测定吸 2 . 1 . 1 菌种 。红 曲霉( S H 一 1 1 光度 , 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乘以稀释倍数 即得该处理号的色价。 2 . 1 . 2培养基类别 。培养基 1 : N a N O 3 2 g 、 K C 1 0 . 5 g 、 K 2 HP O l g 、 3 结 果 与 分 析 M g S O 4 0 . 5 g 、 F e S O 0 . 0 1 g 、 麦芽糖 3 0 g 、 蒸馏水 1 0 0 0 ml 。培养基 2 : 马 3 . 1 红曲色素色 阶的测定数据分析 铃薯 2 0 g 、 蒸馏水 1 0 0 ml 。 实验结果如表 1 所示 , 采用 m a t l a b软 件对 结果进行 回归 , 回归 2 . 1 . 3主要仪器设备 。a . 超声波细胞粉碎仪 ; b . 摇床 Q Y C - 2 1 0 2 C 模型如表 2 所示 。 而在表 2的三因子综合 分析 中 ,培养 基因子 x , 的t 为7 . 5 1 9 8 , 全温震荡培养箱 ( 宁波科技 园区新江南仪 器有限公 司) ; c . U V A 一 3 4 0 紫外灯 ; d .紫外 , 可见光分 光光度计 u v 一 5 1 0 0型 P H S - 2 5型雷磁 P为 0 . 0 0 0 7 ≤O . 0 1 , 其影 响. 性远大于其它两因子 , 更深层 次的从 数值 p H计( 上海仪 电科学仪器股份有 限公司 ) 。 里证明培养基对色 阶的影响最大。从表 2看 , 知 F检验差 ( 转下页 )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是一种极具生物学意义的微生物资源,在食品和医药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和固态发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红曲霉的分类和主要应用红曲霉是一类真菌,由于其代谢产物含有丰富的色素、生物碱等化合物,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具有重要应用。

目前,红曲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米酒、露酒、黄酒、味醂等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和改良,同时也被运用于红曲色素和甘露醇的生产。

此外,红曲霉的代表菌种贺曼氏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在中医药、保健品及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主要是选出代谢活跃、产酶能力强、高含色素的优良菌株。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筛选:1. 制作固定抑制珠:制备液体培养基,培养24小时,静置10min,离心去菌,将沉淀用无菌水洗净,划在无菌MM渗透压盘上。

将盘放置在灯箱中2小时照射,然后分别加入红曲霉菌丝悬浮液和含有抗生素的涂抹剂,带暗处40小时后观察红曲菌的生长状况,选取生长优良的菌株作为高产菌株。

2. 按颜色筛选:将红曲菌涂布培养基后,观察分泌的色素,选择含色素多、颜色鲜艳的菌株,这些菌株通常具有更高的活性和产酶能力。

红曲霉的固态发酵是指将红曲霉孢子或菌丝接种在含有底物的固体介质中,通过代谢和生长产生的酶使底物发生酶解反应,最终产生多种化学物质。

通过对红曲菌固态发酵过程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菌株活性和产酶能力。

固态发酵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为底物种类、密度和初始含水量,同时,菌株、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红曲发酵。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变量优化法、响应面分析法等手段,针对不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结论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和固态发酵研究对于红曲霉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逐步优化环节,可以获得更加高效的红曲霉菌株和更加高产的菌丝。

同时,对于固态发酵过程的研究也可以为红曲霉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稳定性研究郑虹;姚德华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16(041)007
【摘要】以大米与玉米粒不同配比为基质,利用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和验证性实验研究了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发酵条件,得出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适条件:大米∶玉米粒为1.5∶1(大米∶玉米粒为18∶12,g/g),氯化铵添加量为2 g,水添加量为40 mL,培养时间为14天,在此条件下,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色价可达到1005.42 U/g。

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发现红曲色素受光照和pH 的影响比较大,而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郑虹;姚德华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研究进展 [J], 程哲灏;朱明军;吴振强
2.黑曲霉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J], 周晨妍;朱新术;王燕;郭阳阳;陈兆会
3.红曲霉JR产红曲色素的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J], 屈文杰;刘德华;丁海洋;孟惠惠;盛承承;李昆太
4.红曲霉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红曲色素发酵条件优化 [J], 庄禧懿;储卫华;马兴旺;朱卫
5.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工艺研究 [J], 孔维宝;陈冬;杨洋;杨树玲;张爱梅;牛世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曲霉发酵优化及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红曲霉发酵优化及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红曲霉发酵优化及色素提取工艺研究戴秉扬(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海南海口570206)Monascus Ferment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Pigment ExtractionDai Bingyang(Hainan Province Ocean Monitoring Forecasting,Haikou570206,China)Abstract:This paper screening for producing pigment after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Monascus strains,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formula for fermentation medium:soluble starch5%,yeast extract3%magnesium sulfate0.3%,0.05%zinc sulfate.The best conditions:the Monascus shake flask cultures resistant strains suitable2%ethanol solution,access to culture the strains of bacteria Age48h incubation temperature32℃,the medium volume50/250 mLErlenmeyer bottles,inoculum10%of the liquid volume,the rotational speed of200r/min,culture time11d of medium acidity of0.6%lactic acid.Monascus pigment extraction process conditions:pH=4.0,80%ethanol solution,the solid-liquid ratio of1:60g/ml,60℃extraction of2hours,extraction times2times. Extraction rate of11.75%.Keywords:M onascus;M onascus pigment;optimization of cultural medium;liquid fermentation4;extraction process红曲霉中的红曲色素的食用性和药物性价值的历史十分悠久,也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营养着色剂,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是一种重要的发酵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工业中。

在传统的红曲霉发酵过程中,往往需要筛选出高产菌株,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红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是红曲霉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在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中,通常会考察菌株的生长速度、产色能力和产物活力等指标。

为了实现高效的筛选过程,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1. 传统筛选法传统筛选法是指通过培养基上的色素形成情况、抗生素活性等来筛选出优良的红曲霉菌株。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但筛选周期长,效率低下。

2. 分子生物学筛选法分子生物学筛选法是指通过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出具有高产色素能力和活性成分的菌株。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筛选效率,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3. 遗传工程筛选法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红曲霉菌株,提高其产酶活力和产物活性。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对菌株进行改良,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量,但风险较大。

以上筛选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进行研究。

二、固态发酵研究红曲霉是一种优良的固态发酵微生物,其在固态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固态发酵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在固体底物上生长、代谢产物的过程,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发酵食品和药品。

在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中,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内容:1. 发酵底物的选择在固态发酵过程中,发酵底物的选择对产物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发酵底物可以选择大豆、小麦、玉米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氮源的材料,以供红曲霉进行生长和代谢产物。

2. 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条件的优化是红曲霉固态发酵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温度、湿度、通气条件等,这些条件会直接影响红曲霉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固态发酵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高产γ-氨基丁酸红曲霉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的开题报告

高产γ-氨基丁酸红曲霉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的开题报告

高产γ-氨基丁酸红曲霉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γ-氨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压、改善睡眠、抗疲劳、保护神经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

因此,γ-氨基丁酸在食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红曲菌是一种生产黄曲霉素的真菌,同时也具有产生γ-氨基丁酸的能力。

因此,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菌株,优化发酵条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菌株,并优化其发酵条件,为γ-氨基丁酸的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三、研究内容1. 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菌株。

在常规培养基上,通过对不同红曲菌株进行发酵,筛选出γ-氨基丁酸产量较高的菌株,并进行初步鉴定和评价。

2. 优化红曲霉菌的培养条件。

(1)不同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通过调整不同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配比,获得γ-氨基丁酸产量较高的培养基。

(2)发酵条件的优化。

通过调整不同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pH值等条件,优化γ-氨基丁酸的产量和品质。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筛选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菌株。

选择常见的红曲菌菌株,在常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测定各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筛选出γ-氨基丁酸产量较高的菌株,同时对菌株进行初步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2. 优化红曲霉菌的培养条件。

(1)不同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选择较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测定γ-氨基丁酸的产量和品质,优化培养基配方。

(2)发酵条件的优化。

采用响应面法对不同条件进行试验设计,得到γ-氨基丁酸产量与发酵条件之间的关系,优化发酵条件。

五、预期成果和意义1. 筛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的红曲霉菌株,并初步鉴定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

2. 优化γ-氨基丁酸的生产工艺,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3. 为γ-氨基丁酸的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可行性分析本研究拟采用常规的菌株筛选和优化工艺的方法,技术路线清晰,研究方法可靠。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色素条件优化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色素条件优化

70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11月Tlogy科技工艺技术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 ent .)又叫红曲、红糟、红大米,广泛存在于树木、土壤和堆积物等。

红曲色素是以红曲霉为原料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抑制突变等功效。

在食品工业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调味品、腌制品、酒类及焙烤类食物中。

近年来,红色食用色素如甜菜红、红曲红和胭脂红被允许添加到食品中。

相对甜菜红和胭脂红,红曲红色素可用发酵法生产,通过优化菌种发酵条件使其产色素量增加,使红曲红色素的开发利用前景更为广阔。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葡萄糖、玉米粉、NaNO 3、大豆粉、尿素、K 2HPO 4、FeSO 4、KCl、MgSO 4·7H 2O、琼脂、乳酸、甘油、L-谷氨酸钠、无水乙醇、NaCl 与红曲霉。

1.2 仪器与设备霉菌培养箱(MJP-150)、显微镜(XSZ-480AT)、电热恒温水浴锅(DK-8B)、定时双向磁力搅拌器(JB-1)、恒温培养振荡器(HZQ -R)、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140A)、高压灭菌锅(YXQ-LS-30S)、阿贝折光仪(BM-2WAJ)、超声波细胞破碎仪(NJL07-5)、分光光度计(722s)、低速离心机(TG-16-WS)和超净工作台(ZHJH)。

1.3 实验方法1.3.1 培养基的配制1.3.1.1 种子培养基玉米粉5%、NaNO 3 3%、KH 2PO 40.1%、MgSO 4·7H 2O 1.5%、pH5.4,高压蒸汽灭菌15 min(0.1 MPa)。

从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取适量的红曲霉菌种,添加到种子培养基中。

装液量100 mL,摇床震荡培养,30 ℃,170 r/min,培养7 d。

1.3.1.2 红曲霉液体培养基葡萄糖3%,NaNO 3 0.2%,K 2HPO 40.1%,FeSO 4 0.001%,KCl 0.05%,MgSO 4·7H 2O 0.05%,用乳酸将pH调为5.4,高压蒸汽灭菌15 min(0.1MPa)。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高产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研究
红曲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在固态发酵过程中具有高产活性物质的特点。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高产红曲霉菌株,并通过固态发酵研究,优化红曲霉菌株的生产条件。

我们从不同的来源采集了多个红曲霉菌株。

通过培养基的筛选和菌落形态观察,选出了表现优良的菌株。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使用亚洲荞麦面作为培养基,优化红曲霉培养条件。

根据不同的培养参数,如pH值、温度、培养时间等,比较了不同菌株的生长情况和产生活性物质的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个高产红曲霉菌株。

接下来,我们将高产红曲霉菌株应用于固态发酵过程。

我们将红曲霉菌株接种到亚洲荞麦面上,探究不同接种量对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适当的接种量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产量。

然后,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湿度等。

通过对发酵产物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红曲霉菌株可以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成功地筛选出了一个高产红曲霉菌株,并优化了其固态发酵条件。

这对于红曲霉的产业化生产和活性物质的提取具有一定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红曲霉的菌株多样性和产物多样性,以期进一步改善红曲霉的发酵效果和提高其产物的质量和功能。

红曲霉液态法生产红色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红曲霉液态法生产红色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红曲霉液态法生产红色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王伟平;吴思方;彭其安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06(000)010
【摘要】研究了菌株紫红曲霉No.1-18-54液态发酵产红色素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发酵条件为起始pH6.0,摇瓶装料量20mL/250mL三角瓶,接菌种龄48h,接种量10%(v/v),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周期132h.实验研究还发现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2%味精有利于红色素的生成,平均色价为66.7U/mL.【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王伟平;吴思方;彭其安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4.4
【相关文献】
1.紫红曲霉液态发酵红曲红色素培养基的优化 [J], 李大鹏;孙文红;高玉荣;王宇宁
2.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X27液态发酵产γ-氨基丁酸工艺条件 [J], 叶砚;蒋冬花;嵇豪
3.红曲霉液态发酵法生产红色素研究进展 [J], 王伟平;陈德容;吴思方
4.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色素的培养基配方优选 [J], 王伟平;吴思方
5.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菌株Monascus purpureus WX液态发酵产Monacolin K 工艺条件 [J], 童振宇; 周立平; 陈旭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 复分离 纯化得 到较 纯的菌 株 , 保藏 。
L3 2 菌 株形态学 观察 .
红 曲菌生 物资源 做 了有 益探索 。
1 实验
1 1 材 料 、 剂 和 仪 器 . 试
将 筛选 的菌株 的孢子划 线接种 到形 态鉴定 培养 基 平板上 , 放人 培养箱 中 ,0℃倒 置培养 , 天观察 记 录 3 每 各菌 株 的菌落形态 。菌丝 和孢子显微结 构 的观察采 用 插 片培养 法E 将接种 好 的培 养皿置 于 3 , 0℃恒 温 培养
性试验 、 慢性毒 性试验 和致 突变试 验表明 , 曲色 素无 红
毒副 作用 和致 突变作 用 。随着人 们对合成 食 品添 加剂
和 化学药 物对人体 毒 副作 用 的认 识 , 世界 各 国掀 起 了
食 用绿色食 品和使 用天 然 药 物 的热潮 , 曲作 为药 食 红 兼 用的天 然制品 , 引起 了极 大 的关 注 。与化 工合 成 的
出版 社 , 0 0 2 1.
[3 彭 中健 , 淑娃 , 郧 东 , . 曲 霉 深 层 发 酵 生 产 红 曲 色 素 的研 8 梁 陈 等 红 究 [] 四川 食 品 与发 酵 ,0 4 4 ( ) 2— 1 J. 2 0 ,0 3 :83. [] 后 家 衡 , 9 叶砚 , 晓 波 , . 曲 霉 产 色 素 发 酵条 件 优 化 及 抑 菌 性 徐 等 红
摘 要 : 市售 红 曲发 酵 产 品 中成 功 分 离得 到 1 株 红 曲霉 纯 培养 茵株 , 中一 株 肉眼观 察 高 产红 色素 , 过 形 态 特 从 5 其 通
征 观 察‘ 定该 红 曲霉 菌 株 为 红 色红 曲茵 ( n s s ue )命 名 为 R - 。对 红 曲霉 R _ 液 体 摇 瓶 发 酵 工 艺 进 行 了 , 确 Moac br , ur P1 P1的 初 步研 究 , 结果 发 现 : 当接 种 量 为 1 %、 养 基初 始 p 值 为 60时 , 5 培 H . 最有 利 于红 曲色素 的 合 成 。
[ ] W o gH Kohe . tn o n su-ime tpo u— 3 n C, elrP E Mua tfrMoacspg n rd c
t n J. odSine1 8 ,6 3 :5 —5. i I] F o c c,9 1 4 ( )9 69 7 o- e
[ 1 B i D, h n W a ,t 1Mi ola ime t oe — 4 a M C e gCH, nH M e a. c agl g nsptn r p t l s y rd csnl i rd cin J.o ra o eT i nI— i po ut i i dpo u t [] Ju nl fh awa n aa b p o t
步有 必 要对 分离 到 的 R 一 P 1进行 1 S r 8 DNA、 GC含 量 测 定 以进 行准确鉴 定 。
, av loJC, i O, a dyA,t I ip 1 3 C rah Os i P n e e a Bo ime t f m o s hB . g ns r M - o n su :tansl t n c r i rd cinadclrs bly J . ac sSri e ci ,ii npo u t n oo t it[] e o tn o a i
能 的测 定 [ . 刀 上海 交 通 大学 学 报 ( 业 科 学版 ) 20 ,7 4 :6 — 农 ,09 2 () 3 3
3 . 67
参 数对红 曲 霉 RP 1液 体 发 酵 产 红 曲色 素 色 价 有 影 一 响, 接种量 为 1 、 5 培养 基初 始 p 值 为 6 0时 , 有 H . 最
市售 功能性 红 曲米 粉 , 曲发酵饲 料 , 腐乳等 。 红 红
收 稿 日期 :0 2 0 — 1 21- 5 9
作者简介 : 庄禧 懿 (9 1 ) 男 , 江 金 华 人 , 士 研 究 生 , 18 一 , 浙 硕 主要 从 事 微 生 物 方 面 的 研 究 ; 讯 作 者 : 卫 华 , 士 , 教 授 , - i 通 储 博 副 Ema . l -
21,o2 N . 0 VI 9 o9亿 与 生 物 Z 程 2 .
Ch mity & Bien ie ig e sr o g n er n
d il . 9 9 j is . 6 2 5 2 . 0 2 0 . 1 o : O 3 6 /.s n 1 7 — 4 5 2 1 . 9 0 6
究 表 明 , ~z % 的接 种 量 、 养基 初 始 p 值 7 0 5 o 培 H . 最 有利 于红 曲色素 的合 成 。他 们的研究 结果 与本研究
有 所差别 , 明红曲霉 不 同菌 株 产色 素 能力 有 着 很 大 表 差 异 , 化发 酵条件可 以显 著提 高色素色价 , 优 因此进行 色 素高产 菌株筛选 和发酵 条件优 化是十分 有必要 的 。
s iu e o t t fCh mia g n e s 2 1 4 ( ): 8 — 8 . t e c lEn i e r , 0 1, 2 5 7 3 7 6
3 结论
从市 售红 曲发酵产 品 中成 功分 离得 到 1 5株 红 曲 霉 纯培养 菌株 , 中一株 肉眼观察 高产红 色素 , 其 通过形 态 特征观 察 , 步鉴定 该 菌株 为 红 曲属 ( n su ) 初 Mo ac s 中 的 红色红 曲菌 ( n su u e ) 命名 为 RP 1 Mo ac s br , r 一 。下 一
分 离培养基 :1 马铃薯 葡 萄糖 琼脂 培 养 基 ( DA () P 培养基 ) ( ) 加拉 红培 养基 ; 3 麦 芽 汁 液体 培 养基 ;2 孟 ()
加乳酸 调 p 值 2 5 加 1 %( 积分数 , H ., 0 体 下同) 乙醇 。 形态 鉴定平板 培养基 :1 麦 芽汁琼脂 培养 基 ( () Wa
菌 目( uoil ) 红 曲 菌 科 ( n sae e 、 曲 菌 属 E rt e 、 as Mo acca ) 红
乳酸, 无水 乙醇 。 高 压灭 菌锅 , 电热恒 温培 养 箱 , 温摇 床 , 恒 超净 工 作 台 , 微镜 , 一1 0型分 光光度计 等 。 显 UV 2 0
红 曲霉 菌株 的分 离鉴定 及产 红 曲色素发 酵 条件 优化
庄 禧懿 储 卫华 。 , 马兴旺 朱 , 卫
( . 国药科 大 学生命 科 学与技 术 学院 , 苏 南京 2 0 0 ; 1中 江 1 0 9
2 南京 日升康 生物工程 有限公 司 , 苏 南京 2 10 ) . 江 1 1 3
Br zl n Ar h v s o i l g n c n l g 2 0 , 8( ): 8 - a i a c i e f B o o y a d Te h o o y, 0 5 4 6 8 5 i
8 4 9 .
[] Ma ai , esn K F, asn T O,ta E poigfn a 6 pr S A S Nil L re e 1 x lr u g l e . n
c u iu 2 0 @ y h o c r。 h weh a 0 2 ao .o n
目— —— —— ——— —一 —— ——— ——— —
庄 懿 :曲 菌 的 离 定 产 曲 素 酵 件 化22 簟 禧 等红 霉 株 分 鉴 及 红 色 发 条 优 /1 9l o年 N i
E ] 邢 旺兴 , 荣 珍 , 鹤 鸣 。 几 种 常 见 红 曲霉 的 生 理 学 特 性 研 究 2 程 宓 等. [ . 刀 药学 实 践 杂 志 。0 1 1 ():3 -3 . 2 0 ,94 2 124
关键词 : 曲茵; 离; 化; 定; 红 分 纯 鉴 色素 ; 酵 条 件 发 中 图分 类 号 : 1 . Q 8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4 5 2 1 ) 9 0 4 0 1 7 —5 2 ( 0 2 0 —0 6 - 3
红 衄霉 菌 属 真 菌 界 ( u c p ya 、 囊 菌 门 E my o h t) 子 ( cmy oa 、 Aso c t) 真子 囊 菌 纲 ( u so cts 、 子 囊 E ac my ee ) 散
色 素相 比 , 红曲色素 具 有安 全 性 高 、 定 性好 、 稳 色调 柔
0 1 p 值 6 0 . ,H .。
1 3 方 法 .
I 3 1 红 曲霉菌株 的分离 . .
称 取 1 . 0 0g红 曲粉 , 加入 到 9 OmL带玻璃球 的无 菌生理 盐 水 中 , 摇 1 n 1 振 0 mi , 0倍 梯 度 稀 释 。 吸 取 0 1mL . 稀释 液涂 布 于 分 离 培 养 基 上 , 0℃ 培 养 3 3 ~ 7d 挑取单 菌 落转移 接 种 到新 的分 离 培 养基 培养 , , 经
利 于红 色素 的合 成 。
参考文献 :
[ ] 李 钟 庆 , 芳 . 曲 苗 的 形 态 与 分 类 学 [ . 京 : 国 轻 工 业 出 1 郭 红 M] 北 中
版 社 ,0 : ~ 6, 1 4 —8 2 03 2 l ,54.
[ 0 刘 德 华 , 代喜 , 海 洋 , 红 曲 霉 J 液 体 发 酵 产 红 曲 色 素 的 1] 刘 丁 等. R 工艺 研 究 [] 中 国酿 造 ,0 0 () 5— 1 J. 2 1 ,5 :96 .
bid v r iy f r t e p o u to f wa e - o u l i me t s p — o i e st o h r d c i n o t r s l b e p g n s a o
tnil aua o ooatl] C re t iini itc n l— et trlodclrnsJ . urn no Boeh oo an f , Op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