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 公开课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大胆展示 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五、达标测评(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改,最后班级展示)
C 1.工业革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
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C D、雇用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 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根本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
三、群学:(小组讨论,大胆展示)
1、请你简单介绍三幅图片。
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
中国上海第41届世博会
……
科技 创新
生产力:创造巨大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积极 社会关系: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影响:
国际格局: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消极 影响:
环境污染…
一分为二,分清主次;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是一否生产推力动,大历力史实的施科进教步兴国.;
注意保护环境。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
四、谈收获:
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
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
C 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材料反映出
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
)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1851年-2010年
伦敦-上海
世博告诉我……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

需求更大动力
生产 领域
需求更大运力
改良 蒸汽机
需求更大动力
交通 运输业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 时间:1840年前后 • 标志:工厂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工场
手工业生产 • 结果: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
(“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的扩展
• 18世纪末逐渐向欧洲大陆、美国扩 展
• 19世纪中期及稍后,法国、美国等 相继完成
材料三 在将近一个世纪时间里,英国人开疆拓土,用战 争构筑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到18世纪,以英国为中心, 辐射到整个殖民地的商业贸易圈基本形成。……市场需求 刺激了生产,驱动了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革命的出现。
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性质 的农场,农业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大,它促使英国的封建农 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并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 市场等条件。
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 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 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T·莫尔在 《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种现象是“羊吃人”。
农民从土地上被赶走成为自由劳动力
考点一: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的兴 起的背景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条件:
(1)资金: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 (2)劳动力:圈地运动
可能性
(3)技术: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
(4)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根本、必要性)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 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 业中的革命。
4、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进步使世界联 系更加快捷。
长沙市第一中学《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量人口涌入 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成为了 社会生活的重要舞台。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更 加注重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
社会阶层结构变化
工业革命使得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 刻变化,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 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西方国家与东方国 家、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世界经济 重心逐渐向西方国家转移。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商品流通 更加便捷,国际贸易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
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造 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创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许多新的科技领域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许多新的科技产品进入了人们 的日常生活。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 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 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和幸福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推动了工业 革命的发展。
0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工业革命的起始
起始标志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 明了珍妮机
起始影响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 工业文明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起因;2. 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和变革;3. 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影响;4. 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起因;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和变革;3.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影响;4.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课堂。
例如:“你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什么吗?它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呢?”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Step 2:了解背景和起因(15分钟)向学生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起因。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或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来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理解。
重点介绍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展,并指出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关键。
Step 3:主要影响和变革(20分钟)通过讲解和分析,向学生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影响和变革。
例如,机器制造的发展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工业产业的崛起导致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迁徙和职业分工成为其特点;工人阶级崛起和劳动条件恶化引发了工人运动等。
Step 4: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影响(25分钟)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影响,进行详细讲解。
这一部分可以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介绍。
例如,工业革命对社会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迁、阶级矛盾的加深、妇女和儿童劳动力的增加等;对经济则带来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私有制的加强和扩大等;对科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的革新和发明的加速。
Step 5: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10分钟)结合前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例如,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它也为后续的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
同时,此次革命也揭示了工人权益问题,并促进了社会改良和劳动保护的进程。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次工业革命》精美比赛获奖课件(同步课件)

英国棉纺织业的一系列发明改进
唯物史观
纺 纱
织 布
珍妮机
1765年瓦特发明“珍妮纺纱机” 提高了效率,但纱线细易断。
水力纺纱机
1769年阿克阿克莱特发明用水 轮驱动皮带转动的“水力纺纱 机”,比“珍妮纺纱机”效率 更高,纺出的纱线结实而紧密。
骡机(水力)
1779 年克朗普顿发明“走锭纺纱机” 兼具“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 机”之优点,后定名“骡 机”。纺 出的纱线细而且坚韧。
瓦特
蒸汽机工作原理模拟
(4)意义:
结合图文,说说蒸汽机广泛使用产生什么影响?
①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
的飞跃。
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
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 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
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力、风力、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棉纱的需求。
左右手传递的梭子
飞梭
凯伊
是什么样的机器,能高纺纱的速度,提供更多 (2)珍妮机的发明 的棉纱,通过视频来了解。
时间: 1765年 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作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珍妮机)使英国工 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 化的第一个发明”。
——恩格斯
影响: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最初一次纺出8根纱线,改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史料实证
(2)经济条件:随着国内外市场 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制品的需求 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 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材料中呈现出工业革命具备了 哪些基本要素?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 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 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 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 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25张PPT)

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手工劳动机器生产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光荣革命东印度公司制度前提资金/原料/海外市场纺织工场经验、技术积累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原料牛顿科学理论一、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回归课本1.政治前提2.3.4.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原料工业革命开展的原因: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暴增,引发技术革命飞梭1733年凯伊机械师发明,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使棉纱供不应求。
二、工业革命开展的进程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推动这些纺织机器运作的动力是什么?有什么局限?人力— 不能长久水力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优点改良蒸汽机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动力革命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交通工具的变革1807年第一艘汽船“克莱蒙特”号1814年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美国)富尔顿(英国)斯蒂芬孙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大生产基本上取代手工工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进程的扩展: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前后空间:英国—欧洲大陆(法国)、美国—世界其他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时间 人物国籍 发明 影响1765 哈格里夫斯(工人)英珍妮纺纱机 开始标志1785 瓦特(机械师) 英改良蒸汽机 解决动力问题蒸汽时代(最重要发明)1807富尔顿(工程师) 美 轮船便利了各地联系1814史蒂芬孙(机械师) 英 火车通过以上表格分析工业革命有何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结合2.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再扩展他国3.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部门4.以轻工业部门为主三、从工场到工厂(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1.社会经济②③经济结构④2.社会关系①社会关系②巩固政权③经济思想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4年美国内战经济自由主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资产阶级既已榨取着世界市场,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课件(共32页)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工 业革命 公开课 课件(共 32页)
工业革命完成标志:1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 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 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工 业革命 公开课 课件(共 32页)
现代大工厂确立后,效率提高,生产的商
运输问题 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工 业革命 公开课 课件(共 32页)
二.工业革命进程
1.棉纺:
(1)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大大加快了织布速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工 业革命 公开课 课件(共 3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工 业革命 公开课 课件(共 32页)
(2)1765年,哈格里 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纺纱工具。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 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 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工业革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含义: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展一 场以机器取代人力,以机器生产取 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次生产与技术 革命
特点: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你现在 要开设一个工厂,你觉得你需要 考虑哪些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

04 总结
工业革命的意义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改变了社会结构,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课件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内容丰富,涵盖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优点:逻辑清晰,易于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不足:缺少具体的案例分析,难以深入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不足:缺少互动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社会结构变革: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国际关系变化: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引发了国际关系的变 化和竞争
03 优秀课件介绍
课件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 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要发明和发现:蒸汽机、纺织机、 铁路等
工业革命对现代丰富:涵盖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各个领域,如纺织、矿业、交通等 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互动性强:设计了问答、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实用性强: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课件的使用价值
提高教学效率:通 过课件,教师可以 更直观地展示教学 内容,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兴趣:课 件中的动画、图片、 视频等元素可以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 趣。
拓展知识面:课件 可以提供丰富的课 外知识,帮助学生 拓展知识面。
方便复习:学生可 以通过课件进行课 后复习,巩固所学 知识。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 B 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 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表 明( )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和机器的发明 发现 C C、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 D、工厂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共产党宣言》
主要 表现 时间 国家 机器 的发 1769 明和 1779 使用 1785 1765
主要发明
发明者 成就 影响 机器生产 取代了手 工劳动, 生产效率 大大提高 影响
英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英 阿克莱特
英 克隆普顿 英 卡特莱特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动力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一、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兴 起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1)资金: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 可能性 (2)劳动力:圈地运动 (3)技术: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 (4)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根本、必要性)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 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 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交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领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英国钟表匠阿克莱特 发明的水力纺纱机
技工克隆普顿发明的骡机
背景:机器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动力的制约
瓦特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 问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了地理空间。
史蒂芬孙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
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
需求更大动力
生产 领域
需求更大运力
改良 蒸汽机
需求更大动力
交通 运输业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 时间:1840年前后 • 标志:工厂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工场 手工业生产 • 结果: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 (“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的扩展
• 18世纪末逐渐向欧洲大陆、美国扩 展 • 19世纪中期及稍后,法国、美国等 相继完成
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世界市场为什么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 1、机器大生产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 2、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使世界贸易的 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工 3、工业革命的拓展使更多资本主义国家 业 革 走上机器生产和殖民扩张道路: 命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完成工业革命
二、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影 响 1、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2、导致了人类生产手段和方式的变化: ⑴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⑵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 ⑶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⑷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 ⑸社会意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要求导致 政治变革;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 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经历过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 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在西欧,从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 下半期,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一直是工业生产组 织的基本形式。
工厂制度与 工场制度有 何不同?
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 劳动; 生产组织方式:车间劳动进一步细 化了社会分工,强化了专业管理, 提高了生产效率
4、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进步使世界联 系更加快捷。
标志: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沦为资 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作为商品销售市 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 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 对殖民地半 殖民地:
来了供治怎 已人推理样 久类动和夸蒸 的对力利大汽 依畜的用也机 赖力手用不的 斯。、段热为历 《塔 风。能过史 全夫 力因,。意 球里 和而为它义 通阿 水它机提, 史诺 力结械供无 》斯 由束提了论 ——
对城市和城市化: 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进 程加快
影 响
深重的灾难
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 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圈地运动Biblioteka enclosure movement
15世纪末叶——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 建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英、德、法、 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 典型。由于当时英国制呢业发达,呢绒出口剧增,刺激 了羊毛的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 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 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 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T·莫尔在 《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种现象是“羊吃人”。
课堂巩固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D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资本的大量积 累 C、圈地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展示了英国最新工业成果, C 展品包括(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 织布机 C、蒸汽机、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织布 机
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工业革命? 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生存状态; 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生活方式,生活 状态的质的巨变的过程称为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 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可以是生产力进 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工业革命的概念:
(什么是工业革命?)
所谓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 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它是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 方面的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