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北征翻译
北征杜甫原文及注释
北征杜甫原文及注释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是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
其中《北征》就是一篇反映唐代军事情况的诗歌。
下面就围绕“北征杜甫原文及注释”来讲一讲。
一、杜甫的北征北征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古诗,共六十句。
全诗从开头的“唐从北海来,战死沙场数万裁。
”就表明了这是关于唐朝在北方作战的故事。
杜甫通过描写士兵的战争生活,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深深忧虑。
二、北征杜甫原文唐从北海来,战死沙场数万裁。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当时明月在,曾照彝陵城。
若个曾参战,胡马大如象。
战伐两凋瘵,愁看白日长。
千里一戎衣,单于万马狂。
蜀国门庭犬,荆王宅里鸡。
欲知生死事,请看说创业。
胡未灭兮鬼不绝,祭扫犹在河西。
圣人痛释危机,谁为挽狂澜止沸翁?远瞳犇目不暇接,群情鼎沸故障中。
三、北征杜甫注释1. 北海:指的是较远的北方,与唐朝中央相隔甚远。
2. 数万裁:指战死士兵达到了数万之多。
3. 千里无鸡鸣:形容战争的恐怖,使得田间万物无声。
4. 华山:位于政治中心的西北,是一个战略要地。
5. 彝陵城:位于今天的宜宾市境内,与蜀国相隔,是对南部地区的防守要塞。
6. 胡马:指敌方骑兵。
7. 两凋瘵:指战争损失太大,使得军队饥饿而致病。
8. 千里一戎衣:指战士们在长途行军中,只有一袍一甲,无法更换。
9. 单于:即匈奴的领袖。
10. 府门庭犬:指桀骜不驯的汉族骑兵。
11. 荆王宅里鸡:指贵族家族饱食终日的寓言。
12. 创业:指李世民发动的革命,这是唐朝汉族打败胡族的第一步。
13. 痛释危机:指杜甫希望国家能看到内忧外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杜甫《南征》诗词赏析及译文
【导语】杜甫⽣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暗、⼈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盾和⼈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被誉为“诗史”。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下⾯是为⼤家带来的杜甫《南征》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南征 唐代:杜甫 春岸桃花⽔,云帆枫树林。
偷⽣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病南征⽇,君恩北望⼼。
百年歌⾃苦,未见有知⾳。
译⽂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帆驶过枫林。
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漂泊远⽅⼀路上泪洒⾐襟。
当此年⽼多病乘丹南⾏的时候,⼀颗向北的⼼啊永念皇恩。
我苦苦地写了⼀辈⼦诗歌,可叹⾄今还没有遇到⼀个知⾳。
注释 桃花⽔: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
⼜名‘“桃花汛”。
《岁时⼴记》载:“黄河⽔,⼆⽉三⽉名桃花⽔。
” 云帆:⽩帆。
避地:避难⽽逃往他乡。
适远:到远⽅去。
沾襟:浸湿⾐襟,指伤⼼落泪。
君恩:指唐代宗之恩。
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和检校⼯部员外郎)。
君,指唐代宗。
百年:⼈的⼀⽣,⼀辈⼦。
赏析 这⾸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活和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是诗⼈对⾃⼰的诗作充满⾃信和⾃负的⾃我鉴定。
“春岸桃花⽔,云帆枫树林”是写诗⼈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
这⾥“桃花⽔”对“枫树林”,为借对。
春天,春⽔奔流,桃花夹岸,极⽬远眺,风帆如⽅阵⼀般,⽽枫树也已成林,这是幅美丽的⾃然风景画。
“偷⽣长避地,适达更沾襟。
”表现诗⼈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活。
为了苟全性命,诗⼈常常是今天在这⾥,明天⼜在那⾥,四处逃难,⽽今⼜要远去衡湘,使诗⼈泪满⾐襟。
杜甫善于⽤反衬的⼿法在情与景的对⽴中,深化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
诗⼀起⾸就描写了绮丽的景⾊,按理说看到这样好的景⾊本该分外愉悦才是。
但是由于乱离漂泊,⼜想到⾃⼰⽼病跋跄,⾯对美景,诗⼈反⽽潸然泪下了。
杜甫《北征》诗词鉴赏
杜甫《北征》诗词鉴赏北征唐代:杜甫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所遇多被伤,*更* 。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萧瑟一般形容什么
萧瑟一般形容什么
萧瑟是一个汉语拟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一般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出自《北征》。
1、拟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苏轼《定风波》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译文: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形容词,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唐·杜甫《北征》诗:“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
翻译:我拖拖沓沓地穿过田间小路,不见人烟,到处一片萧条。
老舍《四世同堂》四三:“秋给北平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
3、形容词,稀疏。
第六讲--杜甫《北征》
杜甫生平简介
❖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此前)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 游吴越,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旳生活。5年之后归洛阳应 举,不第。再漫游齐赵。后来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 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 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 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旳生活,最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 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旳小官。
❖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暴发,潼关失守, 杜甫把家安顿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半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因为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生平简介
❖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伴随九节度官 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 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旳生活。严 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 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 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据 《旧唐书.杜甫传》记载, 杜甫在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 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
❖ 全诗五大段,按照“北征”即从朝廷所在旳凤翔到杜甫家小所在旳鄜州旳历程, 依次论述了蒙恩放归探亲、告别朝廷登程时旳忧虑情怀;归途所见景象和引起 旳感叹;到家后与妻子子女团聚旳悲喜交集情景;在家中关切国家形势和提出 怎样借用回纥兵力旳提议;最终回忆了朝廷在安禄山叛乱后旳可喜变化和体现 了自己对国家前途旳信心、对肃宗中兴旳期望。它象上表奏章一样,写来年月 日,谨称“臣甫”,遵守臣节,忠悃陈情,先说离职旳旳不安,次叙征途旳观 感,再述家室旳情形,更论国策旳得失,而归结到歌功颂德。这一构造合乎礼 数,尽其谏职,顺理成章,而见美刺。不难看到,诗人采用这么旳陈情表旳构 思,显然出于他“奉儒守官”旳思想涵养和“别裁伪体”旳创作要求,更凝聚 着他与国家、人民休戚与共旳深厚感情。
《北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北征》原文翻译及赏析《北征》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杜甫前出塞九首全文
杜甫前出塞九首全文杜甫前出塞九首全文1、“北征”:“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门。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船。
”这首《北征》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此篇诗以隐喻手法谴责当时的朝野上下,表达了杜甫对于朝廷权贵负于战争、却是百姓流血受苦的不满心情。
2、“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月夜忆舍弟》以“月夜”卧听军营中传来的戍鼓声,引起杜甫对于边境战争和战争牺牲的沉痛回忆,深情叙述了他与舍弟的交情,并在字里行间洋溢出他对于和平的热爱和对于战争丑恶的痛斥。
3、“戍餘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首《戍余篇》是杜甫从战争回国后所作,描绘了士兵在练兵过后大饮琵琶高歌的壮烈情境。
表达了杜甫对于战争拉扯的人心之痛,对于战争后军人情感转化的深刻洞察。
4、“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濛谷一声。
”这首《夜泊牛渚怀古》展现了杜甫壮游金陵、湖州时候的景色和感受。
在文字中带有浓浓的怀古之情,对于历史的积淀和人类的命运展现出悲壮的感叹。
5、“舟夜书所见”:“三峡楼台淹五洲,流水潺湲千古愁。
山光背影西湖好,风景前头富阳秋。
”这首《舟夜书所见》描述的是杜甫乘船夜行观赏美景,以及他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感慨和思考。
令人回味无穷,体现出杜甫细致洞察和生动描绘的艺术风采。
6、“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描述的是杜甫远行的途中看到的江南景色,并抒发感慨。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将诗意浑然天成地表现得淋漓尽致。
7、“秋兴八首·其一”:“见物不哀思,感时忧国忘。
独立忘机杼,形神皆不到。
”这首《秋兴八首·其一》深刻地揭示了杜甫的作品思想风格和哲学思考,同时将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神游物外的思想和道家学说相结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现代主义诗风。
杜甫北征诗探析
杜甫北征詩探析陳奕儒前言宋范溫曰:「孫莘老嘗謂老杜〈北征〉勝退之〈南山詩〉,王平甫以為〈南山〉勝〈北征〉,終不能相服。
時山谷尚少,乃曰:『若論工巧,則〈北征〉不及〈南山〉。
若書一代之事,與國風、雅、頌相為表裏,則〈北征〉不可無,而〈南山〉雖不作未害也。
二公之論遂定。
』」1〈北征〉為杜甫繼〈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後,可與相媲美之八百字長篇,表現相當高之思想內容與藝術成就。
杜甫為傳統儒家思想型詩人,其作品時時流露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仁愛精神,為具有高度時代性之藝術創作。
故其詩相較於其他人,更具備永垂不朽的特性。
本文欲探討杜甫〈北征詩〉,依序分章節為一、杜甫生平簡介:簡略介紹杜甫一生;二、北征詩之情感與思想:敘述此時之歷史背景與環境,並分忠君愛國、關懷百姓、中興期望三部份加以說明;三、北征詩之修辭與結構:分議論敘事和景物刻畫兩方面討論;最末作一總結。
期望透過以上步驟,能有進一步瞭解與體認。
一、杜甫生平簡介杜甫字子美,生於唐睿宗先天元年(西元712年)2,卒於唐代宗大曆五年(西元770年)。
祖籍在京兆杜陵(今陝西省),故自稱「杜陵布衣」,十世祖杜遜隨晉室南渡,徙居襄陽,曾祖杜依藝位終鞏縣令,遂世居鞏縣(河南省)。
家族自晉以來皆奉儒守官,十三祖杜預為晉代名將,祖父杜審言為初唐詩人,與李嶠、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官至膳部員外郎,父杜閑任奉天(陝西省)縣令,杜甫在此家學環境薰染下,七歲能作詩,九歲能運筆寫大字,十四、五歲即於詩壇嶄露頭角3,出入文人匯聚場合,與當時著名人士來往。
唐代社會富庶繁榮,民生安定,為讀書人提供漫遊條件4,故杜甫於開元十九年(西元731年)遊吳越,二十四年(西元736年)遊齊趙,其間於二十三年(西元735年)秋參加貢舉,名落孫山,天寶六年(西元747年)參與制舉考試,仍未及第,1(宋)范溫撰:《潛溪詩眼》,轉載於楊倫注《杜詩鏡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頁332。
杜甫《北征》赏析
杜甫《北征》赏析唐肃宗至德元载(756),杜甫自鄜州(今陕西富县)赴灵武,中途为胡兵所扶,被解送长安困居。
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二月,肃宗自彭原(今甘肃宁县)迁凤翔(在今陕西)。
四月,杜甫逃出长安,奔赴凤翔,到达后,在五月十六日受任左拾遗。
就在此月,上疏论房琯不当罢相,触怒肃宗,几陷不测,得宰相张镐解救,乃免。
杜甫出于为国而奋不顾身,仍想积极履行谏诤职责,肃宗对此并不乐意,在八月底下“墨制”(皇帝用黑笔亲书的诏令)准他鄜州探家。
闰八月初一日,杜甫自凤翔出发赴鄜州,到达后写了这首《北征》。
鄜周在凤翔东北,“北征”即北行之意。
《北征》可分为四大段。
第一段,自起句至“忧虞何时毕”,写作者奉诏探家,将要离开朝廷的复杂心情;第二段,自“靡靡逾阡陌”至“又归尽华发”,写跋涉旅途的所见所感;第三段,自“经年至茅屋”至“生理焉得说”,写到家后和妻儿团聚的情况;第四段,自“至尊尚蒙尘”至结束,写对时局的感想和对国家中兴的期望。
通过这些内容,反映“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特别是关中军民)的创伤,表现了诗人对政治形势和国家命运的关切,是继《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后的又一篇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全诗一百四十句,七百字,是杜甫最长的一篇五言古诗。
作为一篇伟大作品,《北征》有其独具而不易企及,并且成为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的特色。
现分四点略作说明:(一)宏大与精微的统一。
《北征》不但整篇内容丰富,规模宏伟,而且篇中的议论,都很正大。
例如第四段的议论:其一,指出回纥兵虽作战勇敢,但唐朝不宜过分依赖他们,说“此辈少为贵”,后来的事实证明,依赖回纥兵以收京,又造成很大的祸患。
其二,希望乘着“祸转亡朝岁”的有利时机,依靠官军力量“蓄锐”、“深入”,做到“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向山东、山西、河北进军,直捣叛军的巢穴,使他们失去根据地,进退不利,便于肃清他们,这和李泌的正确的战略决策是一致的。
其三,批评唐肃宗眼光短浅,一意孤行,不能接受臣下建议,使得言路不开,“时议气欲夺”。
杜甫北征读后感1200
杜甫北征读后感1200北征一一往北方走去,也就是杜甫从唐政权所在的凤翔北上到鄘州的意思。
诗一开头就婉转地说,他在紧张的战争时期是很忙的,只有受到了皇帝的恩惠,才能够给他回乡探亲的机会。
但他辞别皇宫时心中还是惶恐不安,因为他自己虽然不够资格当谏官,但还是担心着皇帝在忙乱中出差错。
接着他又连忙奉承说:皇上实在是个中兴之主,办事向来勤勤悬恳的(“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杜甫说了半天门面话,却没有把他因进谏得罪皇帝,被回家去的真情透露出来。
而此时此刻,面对皇帝,杜甫不这样说自然也不行。
但接着他就用大量目击身受的事实,说明这位“经纬密勿”的“中兴主”统治下的江山,是“乾坤含疮痍,…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回到家里的情况,更不必说了,茅屋里老婆穿着补丁衣服,哭得凄凉。
孩子看见爹就背着脸抽泣。
床边两个娃娃,缝补着旧时的绣花破片。
杜甫总算带回一点衣服脂粉,妻儿一家才算有些欢心。
那时他就想到最近战争形势,“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
老杜觉得专靠回纥出兵帮助唐朝收复失地,不是个办法,还应当依靠自已的官军杀敌,方才能够收效。
他又追述安禄山叛乱的初期,明皇仓皇出逃,在中途由于官军的“兵谏”,先杀了杨国忠,其后士兵还不依,终于把祸首杨玉环也杀了。
杜甫痛快地写出“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的名句。
然后他用“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的光明尾巴,结束了这篇史诗。
《北征》确是一篇好诗,历代以来,读者都赞叹不绝。
有人说它:“上关庙谟,下具家乘,其才则海涌地负,其力则排山倒岳。
”有人说:“具一代兴亡,与风雅相表里”。
有人说:“后人无此才气、无此学问、无此境遇、无此裕抱,不能作。
”这些都是溢美之词。
《北征》整首诗有一百四十局,杜甫用诗歌的形式谱写了一篇陈情表。
杜甫诗词《北征》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北征》的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北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此诗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八月,诗人从凤翔到鄜州探家途中所作,叙述一路见闻及到家后的感受。
当时宰相房琯被贺兰进明等人诬谤贿赂而论罪,作为左拾遗的杜甫上疏为房琯辩罪,触怒唐肃宗,下三司问罪,得张镐营救释放。
八月,肃宗命他离凤翔探家,实为遣归。
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陈述了自己对时事的见解。
诗人采用以赋为主、有比有兴的方法,表现了宏大的历史内容,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
《北征》【年代】:唐【作者】:杜甫【内容】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北征杜甫字词的解释
北征杜甫字词的解释(1)墨制:是用墨笔书写的诏敕,亦称墨敕。
这里指唐肃宗命杜甫探家的敕命。
(2)皇帝二载:即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
(3)初吉:朔日,即初一。
(4)杜子:杜甫自称。
(5)苍茫:指战乱纷扰,家中情况不明。
问:探望。
(6)维:发语词。
维时:即这个时候。
艰虞:艰难和忧患。
(7)恩私被:指诗人自己独受皇恩允许探家。
(8)蓬荜:指穷人住的草房。
(9)诣:赴、到。
阙下:朝廷。
(10)怵惕:惶恐不安。
(11)谏诤:臣下对君上直言规劝。
杜甫时任左拾遗,职属谏官,谏诤是他的职守。
(12)中兴:国家衰败后重新复兴。
(13)经纬:织布时的纵线叫经,横线叫纬。
这里用作动词,比喻有条不紊地处埋国家大事。
固密勿:本来就谨慎周到。
(14)东胡:指安史叛军。
安禄山是突厥族和东北少数民族的混血儿,其部下又有大量奚族和契丹族人,故称东胡。
(15)愤所切:深切的愤怒。
(16)行在:皇帝在外临时居住的处所。
(17)疮痍:创伤。
(18)忧虞:忧虑。
(19)靡靡:行步迟缓。
阡陌:田间小路。
(20)眇:稀少,少见。
(21)明灭:忽明忽暗。
(22)屡得:多次碰到。
(23)邠郊:邠州(今陕西省彬县)。
郊:郊原,即平原。
(24)荡潏:水流动的样子。
(25)猛虎:比喻山上怪石状如猛虎。
李白诗句:“石惊虎伏起。
”薛能诗句:“鸟径恶时应立虎。
”(26)石戴古车辙:石上印着古代的车辙。
(27)“青云”两句:耸入青云的高山引起诗人很高的兴致,他觉得山中幽静的景物也很可爱。
(28)罗生:罗列丛生。
(29)濡:滋润。
(30)桃源:即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31)拙:笨拙,指不擅长处世。
(32)坡陀:山岗起伏不平。
鄜畤:即鄜州。
春秋时,秦文公在鄜地设祭坛祀神。
畤即祭坛。
(33)木末:树梢。
这两句是说杜甫归家心切,行走迅速,已到了山下水边,而仆人却落在后边的山上,远望像在树梢上一样。
(34)鸱鸮:猫头鹰。
(35)卒:仓促。
这里指的是756年(至德元年)安禄山攻陷洛阳,哥舒翰率三十万(诗中说“百万”是夸张的写法)大军据守潼关,杨国忠迫其匆促迎战,结果全军覆没。
直笔在史臣-《北征》“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辩
要人物陈玄礼, 给以热烈的赞颂。并指出“ 指杜甫) ” 他( 大胆地肯定了陈玄礼, 也就是肯定了当时所有的爱国将领与士兵们。 杜甫从国家民族的利益着眼, 提出了与一般庸俗的腐儒们认为陈玄礼是‘ 挟军逼驾’ 的相反看法。在这里, 也表现了诗人卓越
《 征 》 不 闻夏 殷 衰 , 自诛 褒 妲 " 北 “ 中 辩
王 宇 可
摘 要 : 甫 < 征 > 不 闻 夏 殷 衰 , 自诛 褒 妲 ” 句 旨意 为 何 ?是 扬 君 之 贤 , 是 斥 君 之 过 , 来 解 说 不 一 。 杜 北 中“ 中 二 还 历
本 文 试 从 杜 甫 在 自己众 多 的 诗 作 中对 君 过 所 持 的 做 法 , 杨 贵 妃 其 人 其 事 的态 度 , 对 以及 此二 句 诗 在 整 首 < 征 》 中 北 诗
5 ・ 2
维普资讯
老杜之为诗为人。其论云:杜甫以古史比喻马嵬坡兵变, 。 玄宗赐杨贵妃死一事, 实则有讥刺玄宗和夏桀、 殷纣、 周幽王一样 , 以宠妃替 自己开脱罪责。鲁迅< 花边文学・ 女人未必多说谎) ‘ :譬如罢 , 关于杨妃 , 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 , 玄宗逍 遥事外 , 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 敢说 不闻夏殷衰, 自诛褒妲’ 中 的有几个。就是妲已、 褒姒, 也还不是一样的事?女人替
的政治见解和进步的政治倾向” 。 然而相比之下, 我倒更觉得邓魁英、 聂石樵在他们的< 杜甫选集) 中对“ 不闻” 二句所发表的观点更有新意、 深意, 也更切近
收 稿 日期 :0 2—0 20 3—0 4
・
作 者 简 介 : 宇 可 (9 7一)成 都 大 学 中文 系 , 师 。 王 14 , 讲
杜甫北征拼音注释翻译赏析
杜甫北征拼音注释翻译赏析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北征》是他的一首名篇,曾被誉为“千古绝唱”。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拼音注释翻译和赏析。
北征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戍:边防军队。
鼓:表示时间的打击乐器。
断:停止。
人行:行走的人。
边秋:边境地区的秋季。
一雁声:一声雁鸣。
露:晚上的露水。
故乡:家乡。
分散:散开,离散。
无家:没有家。
问:关心、想念。
死生:生死。
寄书:邮寄信件。
长:久远的。
不达:未送到。
况:何况。
未休兵:还没有停止战争。
翻译:当边防军队的鼓声停止,行走的人们便不再前行。
边境地区的秋季只有一声雁鸣,露水从今晚开始变白了,月亮变得和故乡一样明亮。
我的弟弟们都已分散,没有家可回,我也不知道他们的生死。
我写信给他们,但往往收不到回信,更不用说他们会收到我的念想。
何况战争尚未停止呢?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唐代的边塞士兵的生活,表达了士兵们的离愁别恨和对家乡的思念。
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凝练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悲怆而又深沉,表达了士兵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总之,杜甫的《北征》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篇,它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一、填空1、______,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2、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____》)3、百年歌自苦,_____。
(《南征》)4、后来鞍马何巡逡,当轩下马入锦茵。
(《___》)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6、_______,独立苍茫自咏诗。
(《乐游园歌》)7、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会当临绝顶,_____。
(《望岳》)9、即防远客虽多事,_______。
(《又呈吴郎》)10、气劘__垒,目短__墙。
(《壮游》)11、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_______,_______。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12、忆昔开元全盛日,_______。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_______,远行不劳吉日出。
(《忆昔》)13、自非旷士怀,_____。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14、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1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以兹悟生理,_____。
(《咏怀五百字》)17、“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______也欤?”这是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说的。
18、__意识源自对社会人生的真诚,__意识体现一个仁人志士的勇气,而__意识则表现出一个以道自任的社会良知的政治理想。
19、杜甫作为“社会良知”,其思想渊源无疑是儒家的“__”。
20、从杜甫的作品中可以感到,他认为远古和当代有可供当代和后世统治者效法的德治典范。
一个是以__为代表的三代之治,一个是本朝的__之治及__之治。
21、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
《兵车行》22、不作河西尉,_____。
《官定后戏赠》23、国破山河在,_____。
咏雪文言文翻译简约
夫雪,天地之精灵,阴阳之和,凝而为形。
其色皎洁,如玉如银;其质轻柔,似绵如絮。
临风而舞,飘飘若仙子之衣;遇日而消,纷纷如蝶之散。
自古及今,文人墨客,莫不吟咏其美。
昔韩愈有《早春雪》云:“雪花片片舞,春意渐苏醒。
”诗中描绘雪之舞姿,似春之使者,唤醒万物生机。
宋之问《早梅》亦云:“忽见寒梅白玉条,疑是仙子下凡来。
”将雪比作白玉,将梅与雪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李白《北风行》中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凛冽,雪花纷飞,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北国雪景。
杜甫《北征》亦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卷地,雪花飘飞,北国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王维《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诗中虽无雪,然意境高远,令人联想到雪后春山之景,美不胜收。
白居易《问刘十九》中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人以酒会友,共赏雪景,情景交融,令人陶醉。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诗中虽无雪,然意境深远,令人联想到雪后江城之景,恍若隔世。
梅尧臣《和萧郎中雪》云:“飞花散似雪,落木乱如烟。
”诗中描绘雪花飞舞之状,如花似雪,美不胜收。
柳宗元《江雪》亦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描绘江雪之景,孤舟独钓,意境深远。
张岱《陶庵梦忆》中有“雪后三日,湖上如银。
”诗中描绘雪后湖景,如银似镜,美不胜收。
袁枚《题破山寺后禅院》亦云:“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襟一呼狂。
”诗中描绘雪后山寺之景,清幽宁静,令人向往。
总之,雪,天地之精灵,文人墨客之题材。
其美,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咏雪之作,犹如画卷,美不胜收。
今人以简约文言,抒发对雪之赞美,以飨读者。
杜甫《北征》诗词鉴赏
【导语】杜甫(712年—770年),字⼦美,汉族,本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号少陵野⽼,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与李⽩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杜甫与李⽩⼜合称“⼤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杜”。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常深远,被后⼈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杜甫《北征》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北征 唐代:杜甫 北归⾄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载秋,闰⼋⽉初吉。
杜⼦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甫愤所切。
挥涕恋⾏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更*。
回⾸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地底,泾⽔中荡潏。
猛虎⽴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戴古车辙。
青云动⾼兴,幽事亦可悦。
⼭果多琐细,罗⽣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如点漆。
⾬露之所濡,⽢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互出没。
我⾏已⽔滨,我仆犹⽊末。
鸱鸟鸣黄桑,野⿏拱乱*。
夜深经战场,寒⽉照⽩⾻。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茅屋,妻⼦⾐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所娇⼉,颜⾊⽩胜雪。
见耶背⾯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夫情怀恶,呕泄卧数⽇。
那⽆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
瘦妻⾯复光,痴⼥头⾃栉。
学母⽆不为,晓妆随⼿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受杂乱聒。
杜甫赞扬唐太宗的诗句
杜甫赞扬唐太宗的诗句
杜甫在他的诗中多次提及并赞扬了唐太宗李世民。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诗句:
1.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这句诗出自杜甫的《北征》,表达了对唐太宗创立的伟大基业的赞美。
2.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这句诗描绘了太宗的形象,称赞他的威严和英明。
3.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这句诗也出自杜甫的作品,它描绘了唐太宗在建立唐朝过程中的英勇和决断。
这些诗句都展现了杜甫对唐太宗的深深敬仰和赞美。
唐太宗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文治武功、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作为唐朝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作中自然少不了对这位伟大君主的颂扬。
杜甫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
杜甫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那么杜甫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呢?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杜甫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丽春》唐代:杜甫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翻译:春天来了,花草盛开,丽春花在春天里开得是最好的。
花刚开的时候颜色是最好看的,盛开时非常的灿烂。
那么多的桃花的枝条,不管移到哪里都是可以成活的。
那么为何丽春花如此贵重呢?说出来害怕被你们知道了。
赏析:《丽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词,全诗诗人写的是在春日里美好的景象,而在春日景象中诗人是独爱丽春花的。
全诗洋溢着诗人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国都已经被攻破了,只有山河还在,春天里的长安是一片凄凉,到处都是荒芜的景象。
我的心情是非常感伤的,对着花儿流泪,听着鸟鸣叫时心情繁重。
战火还在燃烧着,此时一封家书是非常的珍贵。
看着这样的情景,愁白的头发越来越稀少了,甚至连簪子都已经是插不上了。
赏析:《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经典古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诗人写的是春天时候长安一片落败的景象,诗人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
这首诗后面四句写的诗人记挂亲人,心系国家的情怀。
这首诗的感情是非常深沉,而又言简意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多好的春雨,好像已经是知道了季节的变换,春天来了,春雨也就自然而然下了。
伴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的下落了,静静的滋润着万物。
野外的小路上一片又一片漆黑的乌云,只有江面上的小船还独自亮着一盏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名称:北征创作年代:唐代作者:杜甫作品体裁:五言古诗作品出处:全唐诗:卷217_13作品原文北征(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1)皇帝二载秋(2),闰八月初吉(3)。
杜子将北征(4),苍茫问家室(5)。
维时遭艰虞(6),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7),诏许归蓬筚(8)。
拜辞诣阙下(9),怵惕久末出(10)。
虽乏谏诤姿(11),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12),经纬固密勿(13)。
东胡反未已(14),臣甫愤所切(15)。
挥涕恋行在(16),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17),忧虞何时毕(18)?靡靡逾阡陌(19),人烟眇萧瑟(20)。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21)。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22)。
邠郊入地底(23),泾水中荡潏(24)。
猛虎立我前(25),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26)。
青云动高兴(27),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28)。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29),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30),益叹身世拙(31)。
坡陀望鄜畤(32),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33)。
鸱鸮鸣黄桑(34),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住者散何卒(35)?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36)。
况我堕胡尘(37),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38),妻子衣百结(39)。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40),垢腻脚不袜(41)。
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42)。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43),颠倒在短褐。
老夫情怀恶(44),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45)。
粉黛亦解包(46),衾绸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47)。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48),狼藉画眉阔(49)。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50)?翻思在贼愁(51),甘受杂乱聒(52)。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53)?至尊尚蒙尘(54),几日休练卒(55)?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56)。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57)。
其王愿助顺(58),其俗善驰突(59)。
送兵五千人,躯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60),四方服勇决(61)。
所用皆鹰腾(62),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63),时议气欲夺(64)。
伊洛指掌收(65),西京不足拔(66)。
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67)。
此举开青徐(68),旋瞻略恒碣(69)。
昊天积霜露(70),正气有肃杀(71)。
祸转亡胡岁(72),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73)。
忆昨狼狈初(74),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葅醢(75),同恶随荡析(76)。
不闻夏殷衰(77),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78)。
桓桓陈将军(79),仗钺奋忠烈(80)。
微尔人尽非(81),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82),寂寞白兽闼(83)。
都人望翠华(84),佳气向金阙(85)。
园陵固有神(86),洒扫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87),树立甚宏达(88)!注释译文作品注释(1)墨制:是用墨笔书写的诏敕,亦称墨敕。
这里指唐肃宗命杜甫探家的敕命。
(2)皇帝二载:即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
(3)初吉:朔日,即初一。
(4)杜子:杜甫自称。
(5)苍茫:指战乱纷扰,家中情况不明。
问:探望。
(6)维:发语词。
维时:即这个时候。
艰虞:艰难和忧患。
(7)恩私被:指诗人自己独受皇恩允许探家。
(8)蓬荜:指穷人住的草房。
(9)诣:赴、到。
阙下:朝廷。
(10)怵惕:惶恐不安。
(11)谏诤:臣下对君上直言规劝。
杜甫时任左拾遗,职属谏官,谏诤是他的职守。
(12)中兴:国家衰败后重新复兴。
(13)经纬:织布时的纵线叫经,横线叫纬。
这里用作动词,比喻有条不紊地处埋国家大事。
固密勿:本来就谨慎周到。
(14)东胡:指安史叛军。
安禄山是突厥族和东北少数民族的混血儿,其部下又有大量奚族和契丹族人,故称东胡。
(15)愤所切:深切的愤怒。
(16)行在:皇帝在外临时居住的处所。
(17)疮痍:创伤。
(18)忧虞:忧虑。
(19)靡靡:行步迟缓。
阡陌:田间小路。
(20)眇:稀少,少见。
(21)明灭:忽明忽暗。
(22)屡得:多次碰到。
(23)邠郊:邠州(今陕西省彬县)。
郊:郊原,即平原。
(24)荡潏:水流动的样子。
(25)猛虎:比喻山上怪石状如猛虎。
李白诗句:“石惊虎伏起。
”薛能诗句:“鸟径恶时应立虎。
” (26)石戴古车辙:石上印着古代的车辙。
(27)“青云”两句:耸入青云的高山引起诗人很高的兴致,他觉得山中幽静的景物也很可爱。
(28)罗生:罗列丛生。
(29)濡:滋润。
(30)桃源:即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31)拙:笨拙,指不擅长处世。
(32)坡陀:山岗起伏不平。
鄜畤:即鄜州。
春秋时,秦文公在鄜地设祭坛祀神。
畤即祭坛。
(33)木末:树梢。
这两句是说杜甫归家心切,行走迅速,已到了山下水边,而仆人却落在后边的山上,远望像在树梢上一样。
(34)鸱鸮:猫头鹰。
(35)卒:仓促。
这里指的是756年(至德元年)安禄山攻陷洛阳,哥舒翰率三十万(诗中说“百万”是夸张的写法)大军据守潼关,杨国忠迫其匆促迎战,结果全军覆没。
(36)为异物:指死亡。
(37)堕胡尘:指756年(至德元年)八月,杜甫被叛军所俘。
(38)经年:一整年。
(39)衣百结:衣服打满了补丁。
(40)耶:爷。
(41)垢腻脚不袜:身上污脏,没穿袜子。
(42)补缀才过膝:女儿们的衣服既破又短,补了又补,刚刚盖过膝盖。
唐代时妇女的衣服一般要垂到地面,才过膝是很不得体的。
缀,有多个版本作“绽”。
清代仇兆鳌的注本作“缀”。
(43)天吴:神话传说中虎身人面的水神。
此与“紫凤”都是指官服上刺绣的花纹图案。
褐:袄。
(44)情怀恶:心情不好。
(45)凛栗:冻得发抖。
(46)“粉黛”两句:意思是,解开包有粉黛的包裹,其中也多少有一点衾、绸之类。
(47)痴女:不懂事的女孩子,这是爱怜的口气。
栉:梳头。
(48)移时:费了很长的时间。
施:涂抹。
朱铅:红粉。
(49)狼藉:杂乱,不整洁。
画眉阔:唐代女子画眉,以阔为美。
(50)嗔喝:生气地喝止。
(51)翻思:回想起。
(52)聒:吵闹。
(53)生理:生计,生活。
(54)至尊:对皇帝的尊称。
蒙尘:指皇帝出奔在外,蒙受风尘之苦。
(55)休练卒:停止练兵。
意思是结束战争。
(56)妖氛豁:指时局有所好转。
(57)回纥:唐代西北部族名。
当时唐肃宗向回纥借兵平息安史叛乱,杜甫用“阴风”、“惨淡”来形容回纥军,暗指其好战嗜杀,须多加提防。
(58)其王:指回纥王怀仁可汗。
助顺:指帮助唐王朝。
当时怀仁可汗派遣其太子叶护率骑兵四千助讨叛乱。
(59)善驰突:长于骑射突击。
(60)此辈少为贵:这种兵还是少借为好。
一说是回纥人以年少为贵。
(61)四方服勇决:四方的民族都佩服其骁勇果决。
(62)鹰腾:形容军士如鹰之飞腾,勇猛迅捷,奔跑起来比飞箭还快。
(63)圣心颇虚伫:指唐肃宗一心期待回纥兵能为他解忧。
(64)时议气欲夺:当时朝臣对借兵之事感到担心,但又不敢反对。
(65)伊洛:两条河流的名称,都流经洛阳。
指掌收:轻而易举地收复。
(66)西京:长安。
不足拔:不费力就能攻克。
(67)俱发:和回纥兵一起出击。
(68)青徐:青州、徐州,在今山东、苏北一带。
(69)旋瞻:不久即可看到。
略:攻取。
桓碣:即恒山、碣石山,在今山西、河北一带,这里指安禄山、史思明的老巢。
(70)昊天:古时称秋天为昊天。
(71)肃杀:严正之气。
这里指唐朝的兵威。
(72)“祸转”两句:亡命的胡人已临灭顶之灾,消灭叛军的大势已成。
(73)皇纲:指唐王朝的帝业。
(74)“忆昨”一句:意思是,追忆756年(至德元年)六月唐玄宗奔蜀,跑得很慌张。
又发生马嵬兵谏之事。
(75)奸臣:指杨国忠等人。
葅醢:剁成肉酱。
(76)同恶:指杨氏家族及其同党。
荡折:清除干净。
(77)“不闻”两句:史载夏桀宠妺喜,殷纣王宠爱妲己,周幽王宠爱褒姒,皆导致亡国。
这里的意思是,唐玄宗虽也为杨贵妃兄妹所惑,但还没有像夏、商、周三朝的末代君主那样弄得不可收拾。
(78)宣:周宣王。
光:汉光武帝。
明哲:英明圣哲。
(79)桓桓:威严勇武。
陈将军:陈玄礼,时任左龙武大将军,率禁卫军护卫玄宗逃离长安,走至马嵬驿,他支持兵谏,当场格杀杨国忠等,并迫使玄宗缢杀杨贵妃。
(80)钺:大斧,古代天子或大臣所用的一种象征性的武器。
(81)微:若不是,若没有。
尔:你,指陈玄礼。
人尽非:人民都会被胡人统治,化为夷狄。
(82)大同殿:玄宗经常朝会群臣的地方。
(83)白兽闼:未央宫白虎殿的殿门,唐代因避太祖李虎的讳,改虎为兽。
(84)翠华:皇帝仪仗中饰有翠羽的旌旗。
这里代指皇帝。
(85)金阙:金饰的宫门,指长安的宫殿。
(86)园陵:指唐朝先皇帝的陵墓。
固有神:本来就有神灵护卫。
(87)太宗:指李世民。
(88)宏达:宏伟昌盛,这是杜甫对唐初开国之君的赞美和对唐肃宗的期望。
作品译文肃宗即位的第二年,闰八月初一日那天,我杜甫将要向北远行,天色空旷迷茫。
这时因为战乱,时世艰难让人忧虑,朝野很少有空闲的时日。
想来惭愧,因为只有我一人蒙受皇恩,皇上亲自下令允许我回家探亲。
我到宫阙拜辞,感到恐惧不安,走了好久尚未走出。
虽然缺乏敢于谏诤的气魄,总惟恐皇上思虑有所疏失。
皇上确是中兴国家的君主,筹划国家大事,本来就该要谨慎努力。
安史叛乱至今尚未平息,这使君臣深切愤恨。
我只有挥泪告别,但仍恋念凤翔行宫,走在路上仍然神志恍惚,放心不下。
如今天下尽是创伤,我的忧虑何时才能结束啊!我拖拖沓沓地穿过田间小路,不见人烟,到处一片萧条。
路上遇见的人,有很多都是带着创伤,痛苦呻吟,有的伤口还在流血呢!我回头看看凤翔县,傍晚时,旗帜还忽隐忽现。
向前登上一道道寒山,屡屡发现战士喂马饮水的泉源水洼。
到了邠州郊外,由于地势低凹,如同走入地底,泾水在邠郊中水流汹涌。
猛虎蹲立在我的眼前,吼啸声震山谷,苍崖好像会崩裂一般。
今秋开满了菊花,石道上留下了古代的车辙。
青云激发起高雅的兴致,隐居山林的生活也很欢悦。
山里的水果都很散乱细小,到处混杂生长着橡树和山栗。
有的红得像朱砂,有的黑得像点点的生漆。
它们有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甜的或苦的,全都结了果实。
遥想那世外桃源,更加想到自己生活的世界真是太差了。
在坡陀上遥望廊州,山岩山谷交相出没。
我已来到了水边,我的仆人还落后在坡上(回头看,因为坡陡,以致他好像在树梢上一样)。
鸱鸟在枯桑上鸣叫,野鼠乱拱洞穴。
夜深时,我走过战场,寒冷的月光映照着白骨。
回想起潼关的百万大军,那时候为何溃败得如此仓促?使秦中百姓遭害惨重。
何况我曾经堕入胡尘(困陷长安),等到回家,头发已经尽是花白了。
经过了一年多,回到这茅屋,妻儿衣裳成了用零头布缝补而成的百结衣。
伤心得在松林放声痛哭,并激起回响,泉流也好像一起呜咽,声音显得悲伤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