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C的五大要点
五条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 血小板<100x109 /L或进行性下降 ➢ 血浆Fibrinogen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 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 3P阳性或血浆FDP>20mg/L或D-Dimer升高 ➢ 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10%
2
病因
二、病因
8
DIC的治疗
八、DIC的治疗
•无固定模式,原则强调个体化及动态性。 •DIC治疗的四大途径:
➢ 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 阻断血管内凝血过程 ➢ 阻断继发性纤溶亢进 ➢ 恢复正常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水平
阻断血管内凝血过程
1、肝素抗凝治疗 2、其他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 肝素抗凝是终止DIC病理过程、重建凝血-抗凝平衡的重要措施, 应在处理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与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同步进行 • APL、肝病伴发DIC患者中肝素使用有争议 • 肝素治疗中若TT>30秒,一般情况恶化、出血增加,应停用肝 素并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
DIC
1
DIC的概念及本质
DIC的概念
弥散性(Disseminated): ➢ DIC的变化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一般不局限于局部组织或某个器官
血管内(Intravascular): ➢ DIC的凝血部位是血管内,与一般创伤引起的凝血反应不同
凝血(Coagulation): ➢ DIC以止、凝血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但若不治疗,则以凝血始, 以出血终,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休克、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器官 功能障碍。
4
病理生理
四、病理生理
5
临床表现
五、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各异,根据6组报道的平均频率 (Williams Hematology-6th Edition,Table 126-2) -1.出血表现:77.3% -2.肾损害:46.4% -3.呼吸困难:42.2% -4.肝损害:39.5% -5.休克:34.5% -6.CNS表现:22.8% -7.血栓栓塞:22.2%
九、预后及死亡相关因素
死亡率:20%~40% 死亡相关因素:
➢ 基础疾病 ➢ 器官功能障碍程度 ➢ 止血障碍的程度 ➢ 高领
感谢聆听
THANK YOU
七、DIC的诊断标准
3、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实验室指标异常 血小板<100x10 9/L或进行性下降; 血浆Fg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3p(+)或血浆FDP>200mg/L或D-Dimer升 高; 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10%。
DIC实验室诊断最低标准(适用于基层医院)
• 4.3P(+)或血浆FDP>200mg/L(肝病FDP>60mg/L),或D-Dimer 水平升高。
• 5.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10%或不明原因ESR降低。
7
DIC的诊断标准
七、DIC的诊断标准
1、存在1种以上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2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出血倾向;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 抗凝治疗有效
DIC的五大要点
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 ➢ 个体化及动态性
二个看似矛盾的病理生理过程: ➢ 广泛性微血栓形成 ➢ 继发性纤溶亢进
DIC的五大要点
三方面的诊断标准: ➢ 1种以上的诱因——易引起DIC的基础病 ➢ 2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 3项以上的实验室指标
DIC的五大要点
四大临床表现: ➢ 出血倾向 ➢ 休克或微循环障碍 ➢ 微血管栓塞 ➢ 微血管病性溶血
感染
31%~43%
恶性肿瘤 24%~34% Am J Hematol.2000.45%
病理产科 4%~12%
手术及创伤 1%~5%
医源性因素 4%~8%
全身各系统疾病
3
发病机制
百度文库
三、发病机制
组织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损伤 纤溶系统激活 DIC最重要始动机制
炎症——单核细胞、血管内皮TF ↑ 受损组织、病态细胞——TF异常表达 DIC两个关键机制: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
DIC的概念
是一种继发性的、以血液凝固性先升 高后降低为特征,表现为先发生广泛的微 血栓,而后转为出血的一种病理过程。
DIC的本质
DIC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的病理过程 中的中间环节。
共同特征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 血液凝固性升高——表现为血栓形成; ➢ 血液凝固性降低——表现为出血。
阻断继发性纤溶亢进
多数情况下纤溶抑制剂应慎用,纤溶抑制剂阻断DIC代偿机能, 妨碍组织灌注恢复。
以下情况可考虑应用纤溶抑制剂:
➢ 某些伴纤溶亢进的疾病(如APL、羊水栓塞、前列腺癌) 或原发病控制诱因去除;
➢ 严重出血、以纤溶亢进为主要矛盾者,可在肝素抗凝基础 上给以纤溶抑制剂。
9
预后及死亡相关因素
6
实验室检查
六、实验室检查
• 1.Plt.<100x190 /L或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血小板<50x910 /L)或 有2项以上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
• 2.血浆Fg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或>4g/L(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 瘤<1.8g/L,肝病<1.0g/L)。
• 3.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肝病时延长5s以上),或APTT缩 短或延长10s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