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中的心理紧张问题与自我调节
心理自我调节管理情绪的方法

心理自我调节管理情绪的方法1.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深呼吸可以帮助缓解紧张和焦虑。
当你感到情绪波动时,可以尝试通过缓慢、深沉的呼吸来放松身体。
此外,放松训练如温水浴、按摩等也是有利于身心放松和情绪管理的方法。
2.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
当你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可以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看到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机会。
3.情绪记录:将自己每天的情绪和事件记录下来,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潜在的触发因素。
通过观察这些记录,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并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4.运动和锻炼:运动和锻炼被证明可以帮助释放身体中的紧张情绪,并促进身心的健康。
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跑步、瑜伽等,以便在锻炼中放松身体和情绪。
5.社交支持:与他人分享情绪和经历,寻求社交支持是一种有效的情绪管理方式。
与亲友交流,寻找能够理解和支持你的人,他们可以帮助你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减轻压力。
6.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避免过度压力和紧张。
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并分解任务,逐步完成,这样可以降低压力和情绪波动,增加积极情绪和成就感。
7.培养爱好和兴趣:投入到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活动中,可以让你忘却压力和困扰,以及提升个人满足感和快乐感。
例如读书、听音乐、画画、写作等都是一些常见的情绪调节方法。
8.放松技巧:学会一些放松技巧,如冥想、想象旅行、艺术冥想等,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平复情绪。
在制定放松技巧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环境,以获得最佳效果。
总之,心理自我调节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运用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以更好地管理情绪和促进心理健康。
中长跑训练中的心理调节

中长跑训练中的心理调节中长跑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和高度耐力的运动项目。
在进行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对身体的锻炼,心理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中长跑训练中的心理调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
一、心理调节的重要性中长跑是一项需要持久力和毅力的运动,运动员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强度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身体疲劳、压力增加以及动力下降等问题。
这时,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够帮助运动员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提高训练效果。
1. 提高适应能力:心理调节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中长跑训练的要求,尽量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提高训练的效率。
2. 控制自我:中长跑训练中,运动员需要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心理调节,培养自觉、自律、自信的能力,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动力和表现。
3. 应对挑战:中长跑训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枯燥乏味的跑道,恶劣的天气条件等。
良好的心理调节可以帮助运动员面对这些困难,坚持下来,保持高昂的训练热情。
二、中长跑训练中的心理调节技巧1. 目标设定:在中长跑训练中,设定合理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训练计划,制定具体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目标的设定既要有挑战性,又要具有可行性,通过不断地达成目标,增强自信心和动力。
2. 正面思维:积极的心态对于中长跑训练来说尤为重要。
运动员应该积极地思考,关注自己的进步和优势,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困难和疲劳。
在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和积极的自我暗示来帮助自己保持乐观的态度。
3. 分解训练目标:将整个训练过程分解成小步骤,有针对性地制定每一步的计划,并逐一攻克。
这样可以让运动员更好地感受到进步的乐趣,避免训练的枯燥感。
4. 坚持和放松结合:中长跑训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但同时也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运动员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对自己进行奖赏或休息,提高对训练的满足感和动力。
5. 寻求支持:在训练中,寻求他人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十分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

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体能训练是任何一个运动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同时也需要关注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本文将从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三个阶段来探讨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
一、训练前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前,正确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投入到训练中。
首先,运动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使其对取得训练成果更有信心。
运动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正面思维来培养积极心态。
其次,运动员需要集中注意力。
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要求和训练目标上,可以使运动员更加专注,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做到心无旁骛。
运动员可以通过呼吸调节和冥想等方法来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最后,运动员需要进行适度的放松。
紧张的情绪会消耗过多的精力,影响训练效果。
通过适当的放松训练,可以减轻运动员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训练挑战。
常见的放松方法包括深呼吸、伸展运动和舒缓音乐等。
二、训练中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如疲劳、逆境和竞争压力等。
正确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能够帮助运动员克服困难,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
首先,运动员需要保持目标导向。
明确的训练目标能够给予运动员明确的方向和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保持对训练的热情。
其次,运动员需要具备应对挫折和逆境的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可能会遇到失败和困难,这时候需要他们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动,以应对挫折和逆境。
鼓励和支持是帮助运动员树立积极心态和应对挫折的重要因素。
最后,运动员需要保持自我激励。
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运动员需要在每次训练中找到自我激励的动力。
运动员可以通过设定小目标、给予自己奖励和与队友互动等方式来保持自我激励。
三、训练后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体能训练结束后,运动员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整和情绪管理,以便更好地恢复和准备下一次的训练。
克服训练中的心理障碍方法

克服训练中的心理障碍的几种方法文董明宝心理素质一直以来就是影响军事训练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刚入伍的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员和战士,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恐惧、胆怯、紧张、惊慌等心理障碍,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素质潜能的充分发挥,降低了训练效果,直接影响了军事素质的提高。
造成训练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因素,除了自身的个性心理特征、健康状态、思想情绪、意志品质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军事训练教学中贯彻的方法和手段。
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克服训练中的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军事训练尤其重要。
一、进行积极的情绪调动。
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动员和发挥出人最大的体力和智慧,使人愉快、振奋、朝气蓬勃。
在训练中,只有把受训对象的士气和情绪调动起来,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的情绪状态之中,才能激发对军事训练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他们在训练中敢打敢拼、不怕苦累、英勇顽强的高昂斗志。
所以,组织施训者应注重在训练中多采取灵活的手段和方法,诸如开展评比竞赛、对抗训练、评教评学、互教互学、积极开展讨论与研究等活动,以调动战士和学员的训练积极性和热情。
这样,部分存在消极心理的也会因积极情绪的感染而得到有效克服。
二、确立敢练必胜的信心确立信心是训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问题。
确立敢练必胜的信心,首先要使学员对训练科目的特点、训练条件和训练中的困难有深刻而真实的了解,做好充分的训前心理准备,以迅速适应训练的条件,从而在训练中表现得沉着、果敢、坚定而有信心。
其次要注重在训练中如何克服困难的方法:一是通过对比示范,使学员认识差距及其产生原因,而后针对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二是教会学员采取自我暗示、自我放松等调节方法调控自已的情绪,以防止或克服不良的心理对训练的影响。
再次要使学员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如在一定的训练阶段适时地采取挑选学员进行示范表演等形式,使学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能,而不囿于固步自封的假设之中。
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部分心理素质薄弱,军事素质差的同志,应本着不嘲讽、不淡漠、不疏远的态度,热情而耐心地给予指导,适时地稳定和控制其紧张情绪和恐慌心理。
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心理自我调节教程

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心理自我调节教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可能来自于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
若长时间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下,我们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心理自我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自我调节技巧,帮助您应对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健康。
一、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我调节技巧。
当我们感到压力和紧张时,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来缓解情绪。
具体操作方法为:坐在舒适的位置上,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感受气息进入身体。
然后慢慢呼气,将身体中的紧张和焦虑随着呼气慢慢释放出去。
重复数次,可以有效地平静自己的心情。
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放松身体以达到放松心理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式有温暖放松法和渐进肌肉松弛法。
温暖放松法: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
然后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美丽的海滩上,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舒适。
想象海风轻拂皮肤,带来舒适的感觉。
全身逐渐感受到温暖和放松,将紧张和焦虑随着海风一同吹走。
渐进肌肉松弛法:从头部开始,逐渐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可以先紧绷然后松弛面部的肌肉,再逐渐移动到颈部、肩膀、手臂、胸部、腹部、腿部和脚部。
慢慢地用意念让每个部位的肌肉放松下来,体验身体的轻松与舒适。
三、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自我调节技巧。
当我们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时,可以尝试转变思维方式,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
遇到挑战时,可以向自己提问:“这个问题对我有什么意义?有哪些机会可以从中获得?”通过积极的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增强内心的力量。
四、寻求支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独自承受,寻求他人的支持与理解是很重要的。
可以与亲友分享自己的困扰,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支持。
此外,也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他们能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
五、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方式。
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调控技巧

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调控技巧在体育训练中,除了注重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培养外,心理状态的调控同样重要。
心理调控技巧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保持冷静、集中注意力和发挥出最佳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调控技巧。
一、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心理调控技巧,它能够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动力和专注。
运动员可以将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确保每个目标都是具体、可实现和具有挑战性的。
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并提高他们的训练动力和比赛表现。
二、积极自我对话积极自我对话是一种自我心理调控技巧,通过积极的内心对话来改善自己的情绪和思维。
运动员可以通过对自己说一些积极的话语来增强自信心和乐观态度,比如“我可以做到”、“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积极的自我对话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压力,提高集中力,并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三、呼吸控制呼吸控制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心理调控技巧,通过调整呼吸深度和节奏来缓解焦虑和压力。
运动员可以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体和舒缓紧张情绪。
在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自觉地调整呼吸来维持平静的心态,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呼吸控制也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耐力和延缓疲劳。
四、想象练习想象练习是一种利用心理想象力来增强运动表现的心理调控技巧。
运动员可以通过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比赛中完美发挥的场景,包括具体的动作、技术和战术。
想象练习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技巧的自信心和信念,提高协调能力和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和挑战。
五、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一种有效处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调控技巧。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往往会面临各种情绪,如紧张、愤怒、失望或焦虑。
通过学习情绪调节技巧,运动员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专注。
情绪调节技巧包括自我放松、正面思考、寻求支持和积极应对等,可以帮助运动员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心理调控技巧在体育训练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健身训练中的五种最佳心理调节方法

健身训练中的五种最佳心理调节方法在健身训练过程中,身体的锻炼同样需要注重心理的调节。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和乐趣,帮助人们坚持并享受训练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健身训练中的五种最佳心理调节方法,帮助您在锻炼中更好地调节情绪,达到更好的效果。
1. 制定明确的目标制定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对于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首先,您需要了解您的整体目标是什么,例如增强力量,减少体重,增强耐力等。
然后,将这些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例如每周进行四次有氧运动,增加卧推重量5公斤等。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激励您,并让您集中注意力和精力,从而更好地投入训练中。
2. 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健身训练中,负面的自我对话常常成为人们放弃训练的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负面情绪和自我怀疑,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非常重要。
当您感到疲倦或困难时,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我正在变得更强大”,并以积极的语气鼓励自己。
这种积极的自我对话可以激发动力和自信心,帮助您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3. 学会应对压力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它可以影响您的训练效果和心情。
在健身训练中,学会应对压力非常重要。
您可以选择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来帮助自己缓解压力。
此外,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和优先级安排,合理分配训练时间和日常生活,也可以减少压力对您的影响。
4. 寻找支持和合作伙伴在健身训练中,与他人分享和获得支持常常能够提供积极的影响。
您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加入健身社群,共同分享训练的成果和困扰。
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您获得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在困难时得到鼓励和支持。
与其他训练者合作也可以增加乐趣和动力,互相监督和激励。
5. 享受训练过程最后,要记住在健身训练中享受过程的乐趣。
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本身,而不是只关注结果。
每次锻炼都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专注于自己的个人成就。
通过欣赏身体的改变、享受释放的压力和获得新技能,您可以更好地享受训练的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坚持下去。
运动员怎样克服紧张_克服紧张_

运动员怎样克服紧张在高水平田径竞技运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运动员怎样克服紧张,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员怎样克服紧张利用呼吸调节这是运动员临场处理情绪波动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即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
当情绪紧张激动时,呼吸短促,这时可以采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则可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
当情绪低沉时,可以采用长吸气与有力的呼气练习,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
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情绪状态与呼吸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例如,情绪紧张时,呼吸快而浅,由于快呼吸,使体内进入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问题在于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流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一长,中枢神经便会迅速作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
这时,运动员可以采用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的方法来消除紧张,一小段时间内,使呼吸放慢和加深,就会得到安静的效果,就会对呼吸功能重新获得控制,使运动员产生可靠感。
这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回想过去失败的比赛,会使人心有余悸,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但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再现当时的情景,回味当时自信、愉快的体验,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
所以运动员在比赛前多想过去那些令自豪的、愉快的、取得冠军的比赛,就能克服赛前的紧张和焦虑。
例如,第一个在世界剑坛上获得亚军的亚洲人——栾菊杰。
在1978年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世青年击剑锦标赛中,栾菊杰虽然在比赛中被对方击伤,但她不气不馁,很快调整心理压力,想起她在第一次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及时调整战术,最终获得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的冠军。
期望值不宜太高运动员在比赛前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确定合适的期望值,期望值太低,激发不起人的积极性,使人产生沮丧、懈怠的情绪,期望值过高,会加重人的心理负担,使人对目标能否实现产生怀疑、忧虑,所以运动员应从实际出发,把自己有把握实现的目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心理健康辅导如何提高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辅导如何提高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在心理状态上的良好状态,它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理状况,还关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当今社会的高压力生活和快节奏的工作环境,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辅导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心理健康辅导中的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进行探讨。
一、认识自己的情绪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的首要步骤是认识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状态,但是不同的人对于情绪的感知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
了解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师通常会引导个体通过日记、情绪记录等方式,认知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反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绪。
二、学会情绪调节的技巧情绪调节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达到控制和调整情绪的目的。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师会向受训者介绍一些常见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提升心理韧性和情绪稳定性。
三、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师通常会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受训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这包括改变负面的自我评价,培养自信心和乐观情绪,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等。
通过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保持心理的稳定和平衡。
四、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辅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辅导师会引导受训者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如家人、朋友或者专业人士。
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依靠和支持,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增强个体的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
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辅导师通常会引导受训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等。
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个体的心理强度和抗压能力。
训练中的心理紧张问题与自我调节

训练中的心理紧张问题与自我调节一、训练中的心理紧张(一)心理紧张的概念心理紧张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作为紧张性刺激作用于人的结果,心理学家以为,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映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从这方面看,心理紧张是有利的;可是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或紧张状态过于强烈,则能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致使各类疾患。
从这个意义上看,紧张对人是有害的。
紧张来源于生活中的习惯。
首先,咱们可以给紧张下一个新的概念:紧张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可进一步概念为不良情绪和不良生理状态,其在人体中的反映和感觉是焦虑、不放松、不愉快。
紧张是一种习惯,起源于教育和环境:细心观察生活的人可以发现,紧张往往来自于性格,来自于生活,来源于紧张的习惯。
容易紧张的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表现。
反之,放松、开朗、安静的性格,碰到任何事情都能够正确对待,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
心理紧张时紧张性事物引发的一种主观体验。
能引发心理紧张的事物,咱们称为紧张源。
紧张源可以分为4类。
一、躯体性紧张源,是指那些由于咱们的感知而造成的心理紧张的事物。
例如,强烈噪声的解决,突然的天气剧变,身体患病或不适等。
二、社会性紧张源,是指社会骚乱、变革、战争和生活变故的影响等。
3、心理性紧张源,是指发源于咱们头脑中的某些信息所引发德尔紧张。
例如,某些不良的猜想,“凶事”预感,心理冲突与挫折等。
4、文化性紧张源,是指一个人从一个文化环境进入另一种生疏的文化环境时,在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所碰到的新问题。
(二)军队训练中的心理紧张心理紧张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致使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训期,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和青年军人正处于心理成熟掉队于生理成熟的“问题年龄”阶段,战士除经受一般人的心理压力之外,还要经受军人特有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缺乏训练基础,部份人员容易出现过度紧张,在训练中难以集中精神,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致使训练成绩上不去,进一步加深了战士的心理负担,同时还致使了训练进程中安全事故的多发。
如何在训练中应对心态问题

如何在训练中应对心态问题在进行和完成一项训练任务时,准确和高效地应对自身的心态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研究表明,一些人在训练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心态问题,导致训练效果下降或者提前放弃训练。
因此,本文将分享一些在训练中应对心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训练任务。
一、了解自身的心态问题要准确应对心态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自身的心态问题是什么。
有一些常见的心态问题,如拖延、消极情绪、自我怀疑、失去信心等,而每个人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记录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心态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困难点,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心态问题。
二、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在训练中,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训练进程和成果。
我们可以把目标和计划分解成可量化和可操作的任务,逐步完成每个任务,为最终目标不断积累成果。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带来心态问题。
三、保持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心态问题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重话语和思考的积极性,尽量排除消极的想法和情绪。
同时,也可以积极地寻求帮助和支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问题,获得他人的鼓励和支持。
四、培养自信和自我认知自信和自我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心态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反思,提升自身的能力和自信心,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自己的限制和局限,避免在训练过程中过度追求完美,导致心态问题的出现。
五、注重自我调节和休息在训练中,自我调节和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放松和调节方法,如运动、冥想、呼吸练习等,来缓解训练过程中的心态问题和压力。
同时,合理的休息和睡眠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总结:在训练中应对心态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提升的过程。
通过了解自身的心态问题,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保持积极的态度,培养自信和自我认知,以及注重自我调节和休息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训练中出现的心态问题,提高自身的训练效率和成果。
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应对与压力管理

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应对与压力管理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身体和心理都达到最佳状态的活动。
除了技术和体能的要求,运动员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和压力管理技巧。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应对与压力管理,并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一、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运动表现的重要性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表现和成绩。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相反,当运动员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下,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不自信等情绪,从而影响其专注力和表现。
二、心理应对的策略1. 预期性压力预期性压力是指在比赛前产生的紧张情绪和焦虑感,可以通过合理的心理准备来调节。
运动员可以通过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和进行心理暗示来减轻预期性压力。
此外,运动员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深呼吸和冥想等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
2. 应对失败和挫折在体育运动中,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
运动员应当学会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当面临失败时,运动员应该积极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
此外,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鼓励也是应对失败和挫折的有效策略。
3. 专注力的训练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专注力非常重要。
运动员可以通过专注力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表现。
比如,运动员可以通过练习注意力转移的技巧,使注意力从外部干扰因素转移到自己身上的目标。
此外,冥想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也对提高专注力有一定的帮助。
三、压力管理的技巧1. 情绪管理运动员应当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对比赛结果产生消极影响。
情绪管理的关键是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
运动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寻找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2. 压力释放长时间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运动员需要适时释放压力,以保持身心健康。
运动员可以通过进行运动以外的活动,如听音乐、读书、社交等来放松自己。
此外,身体放松训练和呼吸练习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3. 团队合作在团队项目中,运动员可以通过与队友的合作来分享压力和减轻负担。
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有哪些自我心理调节是一种通过自省和行为调整的方式,帮助个人应对压力、情绪问题和生活困境,以提升心理健康和个人幸福感。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1. 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在面对紧张或焦虑时,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
通过深吸气并缓慢呼气,可以减少身体的紧张感和压力。
同时,放松训练,如温暖放松、温暖肌肉松弛和冥想等,也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
2. 积极思考:积极思考可以帮助改变消极的观念和情绪。
尝试转变消极观念为积极的看法,提醒自己关注积极的事物和情感。
例如,找出每天值得感恩的事情,培养乐观和感激的态度。
3. 目标设定:设定清晰的目标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并给予自我动力。
确立目标时要具体、可实施和量化,同时具备挑战性。
根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逐步实现目标,这样可以增加自信和成就感。
4. 充实和运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可以减轻负面情绪和压力。
例如,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新的技能,参加社交活动等。
另外,定期运动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增加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5.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方面。
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和表达情绪是关键。
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如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情绪面对等,可以帮助控制和管理情绪,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6. 社交支持:寻求社交支持是缓解压力和情绪困扰的重要途径。
分享问题和感受,寻找理解和支持的人群,可以减轻负担并增加情感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保持良好沟通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7.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减轻压力和提高效率。
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在工作、学习和休息之间建立平衡。
避免拖延、合理规划任务和节奏,可以减少压力和提高工作生产力。
8. 合理享乐:适时放松和享受生活也是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参加个人喜好的活动,如读书、旅游、观看电影等,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放松和娱乐有助于平衡工作和生活,缓解压力。
9.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调控和压力管理技巧

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调控和压力管理技巧体育训练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
运动员在面临高强度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压力时,如何进行心理调控和有效地管理压力,成为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调控和压力管理技巧,帮助运动员以更好的状态投身于训练和比赛中。
一、心理调控技巧1.正向心态培养正向心态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运动员应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他们需要积极地面对挑战,并对失败进行正确的解读。
运动员可以通过正向自我暗示来增强自信,如“我可以做到”、“我掌握了这项技能”等。
同时,他们也可以设定合理的目标,并在达成目标后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来培养正向心态。
2.注意力的调控在训练和比赛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相当关键的。
运动员可以通过注意力的调控来提高竞技表现。
他们可以采用外部关注的方式,将注意力集中于身边的环境和细节,而不是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压力。
此外,运动员还可以使用目标关注的技巧,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动作和技巧要领上。
3.积极应对压力面对训练和比赛中的压力,运动员需要学会积极应对,以防止情绪消极影响竞技发挥。
他们可以通过认识到压力是正常的、自己并非唯一面临压力的人、并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来减轻压力。
此外,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技巧也可以帮助运动员缓解压力。
二、压力管理技巧1.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是管理压力的基础。
运动员应事先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并确保训练和休息的平衡。
他们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训练、学习和娱乐等活动,以避免过度疲劳和焦虑。
2.建立支持系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效应对压力。
他们可以与教练、队友、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分享他们的困惑和感受。
同时,他们也可以参加心理辅导课程,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得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3.自我调节和放松运动员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式来释放压力。
例如,他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如散步、瑜伽和伸展运动,以促进身心健康。
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策略

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策略在体育训练中,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策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运动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如竞争压力、伤病恢复、团队协作等,这些都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进行应对。
本文将探讨一些体育训练中常用的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策略。
一、积极的心理预期积极的心理预期是一种预先设定的个人目标和期望,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提高自信心和动力。
运动员可以通过设立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将其切分为可实现的小目标,逐步实现最终目标。
在训练和比赛中,积极的心理预期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专注,克服困难和挫折。
二、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思维是改变运动员态度和行为的关键。
积极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运动员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事物上,通过自我对话或正面口号来转移注意力和调整情绪。
运动员可以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价来发现积极的一面,并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比如,当一个运动员在训练中遇到挫折时,他可以告诉自己:“我相信自己,我能够克服困难,更加努力地训练。
”三、有效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体育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运动员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来平衡自己的情绪状态。
此外,与他人交流、寻求支持和分享情感也是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这样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并保持思维的清晰和冷静。
四、良好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对于体育训练和比赛至关重要。
运动员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将训练、学习和休息进行合理分配。
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运动员避免压力过大而影响身心健康。
运动员可以使用日程表和提醒器来帮助他们制定并保持自己的时间表。
五、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在团队训练中,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员需要学会与教练和队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分享和解决问题来减轻压力和提高训练效果。
运动员可以参加团队建设活动、团队讨论和合作训练来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这些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策略在体育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放松训练的五大技巧 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放松训练的五大技巧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心理放松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焦虑、压力和其他负面情绪,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下面将介绍心理放松训练的五大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深呼吸法。
深呼吸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技巧。
当我们感到焦虑或紧张时,我们的呼吸变得浅而短促。
通过深呼吸,我们可以缓解这些情绪并放松身心。
具体操作方法是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坐下来,闭上双眼,慢慢地吸气并数到四,然后再慢慢呼气并数到八。
重复这个过程几次,你会感到身心逐渐放松下来。
第二,渐进性肌肉松弛法。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是一种通过放松身体的肌肉来放松心理的技巧。
具体操作方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放松你的腿和手臂,然后专注地放松每个肌肉群。
开始先集中注意力放松腿部,然后是手臂、躯干和脖子,最后是面部肌肉。
通过这种逐步放松身体的方法,我们可以达到心理的放松状态。
第三,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当下的方式来减少焦虑和压力的技巧。
具体操作方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双眼,专注地感受你的呼吸和身体的感觉,不要去评判或思考。
如果注意力被其他思绪带走,温柔地将它们带回到呼吸上。
通过这种冥想,我们可以培养专注力和觉察力,从而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
第四,想象冥想。
想象冥想是一种通过想象愉快的场景和图像来放松心理的技巧。
具体操作方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双眼,开始想象一个你感到安静和放松的场景,可以是一个沙滩、一片森林或者是一个温泉。
用心感受这个场景的细节,想象自己在其中,并尽可能地让自己真实地感受到这种放松和愉悦。
通过这种想象,我们可以激发内在的放松反应,减轻焦虑和压力。
第五,身体运动。
身体运动是一种可以通过释放身体能量来放松心理的技巧。
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伸展运动,都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流汗和肌肉舒展来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
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慢跑、瑜伽、游泳等等。
通过身体运动,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紧张情绪,提升身心的平衡和放松感。
心理学中的自我调节技巧

心理学中的自我调节技巧自我调节技巧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它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通过自我调节,个体可以有效地管理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并提升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几种自我调节技巧,帮助人们实现心理健康。
一、冥想与正念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思维和意识训练来实现心灵平静和自我觉察的实践方法。
通过冥想,个体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感受和体验上,充分体察内心的情绪和思想,并将其与外界的压力和干扰分离开来。
冥想可以通过专注呼吸、重复咒语或特定的动作来实现。
另外,正念也是一种类似冥想的自我调节技巧,它侧重于以接纳和观察的态度对待内心的感受和思想,不加判断和反应。
二、积极心理暗示积极心理暗示是一种通过自我对话和积极的心理话语来改变内心的信念和态度的技巧。
当个体面临挑战或困难时,积极心理暗示可以帮助他们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信念,从而提升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个体可以通过反复告诉自己一些积极的话语,如“我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我有能力应对挑战”等来实施积极心理暗示。
三、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一种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调整情绪和改善自我评价的技巧。
许多时候,个体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源于负面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偏差。
通过认知重构,个体可以学会识别和纠正这些消极的思维模式,并将其替换为更积极和合理的思考方式。
例如,将负面事件解释为暂时和局部的,而不是永久和普遍的,可以帮助个体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和情绪反应。
四、社交支持社交支持是一种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和分享心理体验来获得支持和情感满足的技巧。
研究表明,个体与家人、朋友或其他支持性社群建立良好关系可以提升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节能力。
社交支持可以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理解、分享自己的情感和困扰、参与群体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社交支持,个体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到安慰和支持,减轻压力和焦虑的程度。
五、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是一种通过调整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来影响心理状态和情绪的技巧。
健康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与自我调节

健康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与自我调节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应激,这些都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健康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与自我调节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应激的方法。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压力情境时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既包括主观感受,如焦虑、抑郁等,也包括生理上的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心理应激可以来自内部因素,比如个体对于自身能力或者期望的不确定感,也可以来自外部因素,比如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等。
长期的心理应激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异常等。
在应对心理应激时,自我调节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自我调节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压力情境,减轻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我调节方法:1. 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节方式。
当我们面临压力和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参与一些能够让自己放松和愉悦的活动来调节情绪。
2. 支持系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对于应对心理应激非常重要。
与家人、朋友、同事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建立互助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实质性的帮助。
3. 心理训练:通过一些心理训练,如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可以帮助个体恢复平静和放松,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4. 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样可以有效地调节心理应激。
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等都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当然,自我调节并不意味着完全依赖于个体的能力,有时也需要寻求其他专业方面的帮助。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借助外部资源来获得支持和辅导的方法。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专业的心理学家或医生可以通过倾听、发现问题根源、提供适当的干预和建议来帮助个体更好地调节应激。
总之,健康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与自我调节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中的心理紧张问题与自我调节
一、训练中的心理紧张
(一)心理紧张的定义
心理紧张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作为紧张性刺激作用于人的结果,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从这方面看,心理紧张是有益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或紧张状态过于强烈,则能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导致各种疾患。
从这个意义上看,紧张对人是有害的。
紧张来源于生活中的习惯。
首先,我们可以给紧张下一个新的定义:紧张是一种使人不愉快的感觉,可进一步定义为不良情绪和不良生理状态,其在人体中的反映和感觉是焦虑、不放松、不愉快。
紧张是一种习惯,起源于教育和环境:细心观察生活的人可以发现,紧张往往来自于性格,来自于生活,来源于紧张的习惯。
容易紧张的人,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表现。
反之,放松、开朗、平静的性格,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正确对待,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
心理紧张时紧张性事物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
能引起心理紧张的事物,我们称为紧张源。
紧张源可以分为4类。
1、躯体性紧张源,是指那些由于我们的感知而造成的心理紧张的事物。
例如,强烈噪声的袭击,突然的天气剧变,身体患病或不适等。
2、社会性紧张源,是指社会动乱、变革、战争以及生活变故的影响等。
3、心理性紧张源,是指发源于我们头脑中的某些信息所引起德尔紧张。
例如,某些不良的猜测,“凶事”预感,心理冲突与挫折等。
4、文化性紧张源,是指一个人从一个文化环境进入另一种生疏的文化环境时,在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所遇到的新问题。
(二)部队训练中的心理紧张
心理紧张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
训期,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和青年军人正处于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问题年龄”阶段,战士除了承受一般人的心理压力以外,还要承受军人特有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缺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出现过度紧张,在训练中难以集中精神,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成绩上不去,进一步加深了战士的心理负担,同时还导致了训练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多发。
(三)可能产生训练紧张心理的原因
1、自身心理素质差。
一些年轻战士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这类战士对耐力、爆发力、反应能力要求很高、高强度体能训练科目,尤其是进行器械训练时往往出现恐惧、紧张,产生心理障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训练水平。
2、由于职责压力造成的重负心理。
军人都有较强的责任心,期望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限制,有些战士不能圆满完成任务,他们就会感到没有尽到军人的职责,特别是看到其他战友都能轻松出色地完成任务,自己却受到批评指责时,造成较重心理压力。
3、因承受不了紧张的工作训练而造成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刚入伍的战士,由于自身素质较差,缺乏训练基础,使得训练成绩一直上不去,虽然周围的班长一直鼓励好好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刻苦训练,慢慢就会赶上去的。
但时间一长,训练成绩未见好转的战士心理就会产生厌训情绪,思想上也出现混乱,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见到单杠、起跑线就怕、就慌张。
二、如何克服心理紧张
对于训练中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要找清楚。
到底是因为战士的训练成绩不理想,赶不上别人,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还是训练过于艰苦,让战士产生了逃避心理,怕摔打,怕吃苦。
找出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积极克服。
首先,对自己所面临的事物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
对其性质、内容、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对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后果要有充分的估计和预见。
只有做到心中有数,遇事才能沉着,不慌,应付自如。
第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一个人如果十分争强好胜,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争先,自然就会经常感觉到时间紧迫,匆匆忙忙(心理学家称之为“A
型性格”)。
而如果能认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放低对于自己的要求,凡是从长远和整体考虑,不过分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然就会是心境松弛一些。
第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精神要尽量放松,对面临事物有恐惧感的人往往吃不下,睡不着,惶惶不可终日,对其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在思想上不过分夸大事物与个人前途得失的关系;另外,要爆出良好的身体状态,不要过分疲劳,大脑过度劳累会造成头昏耳鸣,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加剧心理紧张程度。
第四,要保持情绪稳定。
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和一些陌生环境,人们开始面临它们时,生理上会发生急剧变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两手发抖,手心冒汗,这是由于过分焦虑和恐惧引起的。
这种过度紧张,使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郁丧失平衡,从而出现难以控制的心慌、不安、紧张,使思维处于抑制状态。
其实,适度的紧张对人是有一定益处的,它可以进一步调动人体的各种机能,使思维更加活泼,产生一种增力作用。
当一个人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反应时,该怎么自我调节呢?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习惯上常常会劝慰当事人:“别紧张!”“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当事人自己也通常会这样告诫自己:“别紧张!”“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十分不幸的是,这种办法几乎行不通,实际上这会使人感到更加不安。
因为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给你制造更大的紧张。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情绪如潮,越堵越高。
”
当紧张的情绪反应已经出现时,有效的调节方法应该是:第一,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紧张。
你应该想到自己的紧张是正常的,很多人在某种情境下可能比你更紧张。
不要与这种不安的情绪对抗,而是体验它、接受它。
要训练自己像局外人一样观察你害怕的心理,注意不要陷入到里面去,不要让这种情绪完全的控制你:“如果我感到紧张,那我确实就是紧张,但是我不能因为紧张而无所作为。
”此刻,你甚至可以选择和你的紧张心理对话,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紧张,自己所担心的可能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这样你就能做到了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第二,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
具体做法是:①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
②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
③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
④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到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
⑤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
以下推荐的方法,应该可以帮助消除紧张。
㈠肌肉放松运动
肌肉放松法是通过让人有意识地去感觉主要肌肉群的紧张和放松,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可以试下这种感觉:将你的右手握成拳,攥紧些,再紧一些,然后感觉一下手和前臂的紧张状态,让这种感觉进到手指、手掌和前臂。
然后再放松你地手,注意紧张和放松之间的感觉的差异。
你可以闭上你地眼睛再做一次,意识到那种紧张,再放松,让紧张感流走。
肌肉放松的长远目标是使身体能够即时监督大量的控制信号,从而自动的缓解不需要的紧张。
㈡呼吸运动
深呼吸能有效的改善心肺功能,也能减少紧张。
为了养成深呼吸的习惯,你先以很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将呼吸调深、调慢,暗中计算呼吸的次数,使呼吸的次数减为平常呼吸次数的一半。
继续做这种节奏的活动5分钟,当你觉得有点头晕时,马上停止。
在平时,如果你开始觉得紧张感逐渐增加时,立刻缓缓地做几分钟深呼吸,其结果是你在精神上的紧张感会减轻几分。
㈢冥思静坐
冥思静坐的方法很多,但其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祛除杂念,达到神明澄清,身心安宁的境界。
有许多机构和组织在教授冥思静坐的方法,但不必去讲习班或团体学习冥思静坐。
大多数的人都能自己学会冥思静坐的技巧。
⑴闭上眼睛,背部挺直,在安静的房间里,坐在一张直背椅子,椅子要舒适。
选择一处不可能有人来骚扰的地方。
将双脚平放在地上,采取一种尽量放松的姿势。
⑵选择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这个词或短语对你是不具任何情绪方面含义的。
例如“橡树”及“带去”等字眼。
你地嘴唇不要动,心中默念这些字句,全神贯注在字眼本身上,不要去想它的意义。
此时如果有任何念头或幻象进入你脑中,不要去抗拒它,也不要注意它。
你只要将注意力放在你所选择的、正在默念的那个字眼的声音上去。
⑶就这样每天做两次,每次5分钟,连做一周或是一直做到你有办法将念头完全排除为止。
然后,你逐渐延长冥思静坐的时间。
不久,你就可以一次静坐20分钟左右。
用这种松懈式的集中注意力方法来减少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