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中的心理紧张问题与自我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中的心理紧张问题与自我调节

一、训练中的心理紧张

(一)心理紧张的定义

心理紧张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作为紧张性刺激作用于人的结果,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从这方面看,心理紧张是有益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或紧张状态过于强烈,则能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导致各种疾患。从这个意义上看,紧张对人是有害的。

紧张来源于生活中的习惯。首先,我们可以给紧张下一个新的定义:紧张是一种使人不愉快的感觉,可进一步定义为不良情绪和不良生理状态,其在人体中的反映和感觉是焦虑、不放松、不愉快。

紧张是一种习惯,起源于教育和环境:细心观察生活的人可以发现,紧张往往来自于性格,来自于生活,来源于紧张的习惯。容易紧张的人,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表现。反之,放松、开朗、平静的性格,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正确对待,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

心理紧张时紧张性事物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能引起心理紧张的事物,我们称为紧张源。紧张源可以分为4类。

1、躯体性紧张源,是指那些由于我们的感知而造成的心理紧张的事物。例如,强烈噪声的袭击,突然的天气剧变,身体患病或不适等。

2、社会性紧张源,是指社会动乱、变革、战争以及生活变故的影响等。

3、心理性紧张源,是指发源于我们头脑中的某些信息所引起德尔紧张。例如,某些不良的猜测,“凶事”预感,心理冲突与挫折等。

4、文化性紧张源,是指一个人从一个文化环境进入另一种生疏的文化环境时,在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所遇到的新问题。

(二)部队训练中的心理紧张

心理紧张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

训期,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和青年军人正处于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问题年龄”阶段,战士除了承受一般人的心理压力以外,还要承受军人特有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缺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出现过度紧张,在训练中难以集中精神,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成绩上不去,进一步加深了战士的心理负担,同时还导致了训练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多发。

(三)可能产生训练紧张心理的原因

1、自身心理素质差。一些年轻战士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这类战士对耐力、爆发力、反应能力要求很高、高强度体能训练科目,尤其是进行器械训练时往往出现恐惧、紧张,产生心理障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训练水平。

2、由于职责压力造成的重负心理。军人都有较强的责任心,期望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限制,有些战士不能圆满完成任务,他们就会感到没有尽到军人的职责,特别是看到其他战友都能轻松出色地完成任务,自己却受到批评指责时,造成较重心理压力。

3、因承受不了紧张的工作训练而造成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刚入伍的战士,由于自身素质较差,缺乏训练基础,使得训练成绩一直上不去,虽然周围的班长一直鼓励好好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刻苦训练,慢慢就会赶上去的。但时间一长,训练成绩未见好转的战士心理就会产生厌训情绪,思想上也出现混乱,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见到单杠、起跑线就怕、就慌张。

二、如何克服心理紧张

对于训练中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要找清楚。到底是因为战士的训练成绩不理想,赶不上别人,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还是训练过于艰苦,让战士产生了逃避心理,怕摔打,怕吃苦。找出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积极克服。

首先,对自己所面临的事物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对其性质、内容、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对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后果要有充分的估计和预见。只有做到心中有数,遇事才能沉着,不慌,应付自如。

第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如果十分争强好胜,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争先,自然就会经常感觉到时间紧迫,匆匆忙忙(心理学家称之为“A

型性格”)。而如果能认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放低对于自己的要求,凡是从长远和整体考虑,不过分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然就会是心境松弛一些。

第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精神要尽量放松,对面临事物有恐惧感的人往往吃不下,睡不着,惶惶不可终日,对其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在思想上不过分夸大事物与个人前途得失的关系;另外,要爆出良好的身体状态,不要过分疲劳,大脑过度劳累会造成头昏耳鸣,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加剧心理紧张程度。

第四,要保持情绪稳定。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和一些陌生环境,人们开始面临它们时,生理上会发生急剧变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两手发抖,手心冒汗,这是由于过分焦虑和恐惧引起的。这种过度紧张,使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郁丧失平衡,从而出现难以控制的心慌、不安、紧张,使思维处于抑制状态。其实,适度的紧张对人是有一定益处的,它可以进一步调动人体的各种机能,使思维更加活泼,产生一种增力作用。

当一个人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反应时,该怎么自我调节呢?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习惯上常常会劝慰当事人:“别紧张!”“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当事人自己也通常会这样告诫自己:“别紧张!”“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十分不幸的是,这种办法几乎行不通,实际上这会使人感到更加不安。因为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给你制造更大的紧张。正如有句话所说的“情绪如潮,越堵越高。”

当紧张的情绪反应已经出现时,有效的调节方法应该是:第一,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紧张。你应该想到自己的紧张是正常的,很多人在某种情境下可能比你更紧张。不要与这种不安的情绪对抗,而是体验它、接受它。要训练自己像局外人一样观察你害怕的心理,注意不要陷入到里面去,不要让这种情绪完全的控制你:“如果我感到紧张,那我确实就是紧张,但是我不能因为紧张而无所作为。”此刻,你甚至可以选择和你的紧张心理对话,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紧张,自己所担心的可能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这样你就能做到了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