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物的特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物”等内容是教学难点。加之学生的抽象思维没有形
成,他们更趋向于形象思维,所以宜用直观的教具来教
学。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物的七个特征,会判断生物
与非生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对
教学目标 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能积
极的参与讨论,敢于对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生物的特征》
称
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节生物课主要讲生物的
七个特征。
1.教学重点:生物的七个特征
2.教学难点:因为这是学生小升初刚接触的一门新
教材分析 课,所以受学生基础知识所限“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
的第一节课,如何让学生对生物“一见钟情”至关重要。 述
我们不能一条一条的逐一来讲解生物的特征,而应该把
重点放在学生对观察法的掌握上。同时要利用学生的生
活经验来加强其对生物的特征的理解。也要加强实物的
应用,让学生能够眼前一亮,真正的让课堂活起来,让
学生活起来,让知识活起来,最终达到育人目标。
质疑和补充
学生学习能ຫໍສະໝຸດ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课。学生会有一些
力分析 新鲜感和好奇心。同时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和所
闻,对生物和非生物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但不能描述两 者之间的差异。同时这个年龄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性 思维不强,更趋向于形象思维,所以应该利用这点用多 媒体来进行教学,多用一些实物的、形象的教学用具来 教学。
结合学生的学情,先摆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让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生 物与非生物有什么不同?怎样找它们的不同?然后设 置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进行科学观察,找到 教学策略选 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方法。然后教师按照学生的思路引 择与设计 导学生总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之 间的区别。最终,有学生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对于学 生难以得出的一些结论教师给予引导和提示。最后让学 生及时练习,及时巩固,加强理解和应用,做到及时学 习,及时掌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够呼吸、能够生长和繁殖等。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和联系。
3、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病毒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新课学习(1)需要营养: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需要营养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料,用于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2)能够呼吸: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呼吸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3)能够生长和繁殖: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不断长大、繁殖下一代的过程。
(4)应激性:教师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生物具有应激性的事实,让学生理解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3、探索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者观察,探索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呼吸过程等。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对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情况。
2、练习题: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掌握情况。
3、观察报告:学生完成观察报告,展示对生物基本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例如学生参与度高、实验操作顺利等。
2、不足之处: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例如学生对某些生物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3、改进措施:提出针对本节课的改进措施,例如加强学生对生物特征的对比理解、增加实验探索环节等。
初中生物_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熟悉的生物。
效果分析本节以同学们熟悉的图片场景导入,同学们感到熟悉亲切,符合学生认知,两个探点设计由浅入深,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二个探究点合作互助完成,小组合作效果较好,重点突出,同学们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分两部分:我们身边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命现象。
我们身边的生物以图片形式让学生感知我们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外通过问题引领你还能列举出一些熟悉的生物吗,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体验生物大家族的种类繁多,掌握要认识他们可以采用分类的方法,为后面描述和归纳生物的生命现象做铺垫。
生物的生命现象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材采取观察思考的方式,展示六幅图片,引领学生分析、讨论生物共有的生命现象,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并形成本节内容的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评测练习【巩固提升】请以猫为例,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1.摄食,呼吸,排尿——2.由小长大——3.会生育小猫——4.小猫毛色不尽相同——5.看到狗逃跑——6可家养可野生,捉老鼠——【达标检测】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雪花B 恐龙化石C 溶洞中长高的石笋D 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2.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A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 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C 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D 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2.下列例子各体现了哪种生命现象?1、朵朵葵花向太阳——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3、大树底下好乘凉——4、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6、植物落叶——7、斑马发现了狮子后迅速奔跑——8、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9、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10、鲸浮出水面呼吸——11、合欢的叶子白天展开夜晚闭合——12、猫养育后代——课后反思这节课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也非常成功,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5篇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5篇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记录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教学反思(实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篇11、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是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
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是首要任务,我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三条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
2、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支柱。
本节课有三个大内容组成,在设计时,注意了知识上的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注重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详略得当。
3、细化教学内容是上好课的前提。
本节课对每一个内容都做到了精心的设计,大到问题的提出,小到每一句话,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设计。
4、创新是现代教学的新标志。
本节课比较注重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创新点比较多,特别运用新的“学”—“探”—“导”—“练”—“清”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形象的展示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篇21)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放和收新教材中探究活动较多,旨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多角度多渠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取知识。
探究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后得出结论;有的则要求学生课堂上完成整个探究实验的全部过程。
本节课《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就是属于后者。
短短一堂45分钟的课,要完成整个探究实验的全部过程,有一定的难度;45分钟,也不可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此时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放和收的关系,教学设计上应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要明确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能力、教学时间安排上侧重于哪些部分。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生物的特征》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生物学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以及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些特征是学生认识生物世界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铺垫。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生物的特征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观察和思考,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2)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增强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2)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2)理解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生物的特征等知识。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直观地感受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七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单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学科生物学学段第一学段年级初一年级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该部分内容在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要求。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观察法的技能训练等三个方面。
在“引言”部分将“认识生物的特征”作为重点内容展开,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样的物体是生物,以此为依据有利于后面认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生物,认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虽然刚刚接触生物学,但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里,他们对“什么是生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还不能用生物学语言进行表达。
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练习用生物学语言进行表达,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的特征。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练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在具体事例分析过程中练习用生物学语言进行表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关注身边的生物现象,激发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求知欲,使之成为学习生物学的动力。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引领学习方向【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教学资源】PPT,视频:机器人弹琴,生石花3.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课前展示图片:无意识观察图片通过活动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讲授新课观察生物与非生物考一考大家的无意识观察能力提问:刚才屏幕上出现了哪些物体?再次展示图片讲述:通过刚才的对比,说明仔细的观察周围的事物十分重要,生物的学习不仅要仔细观察,还要科学观察。
讲述:科学方法——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提问:老师把这些物体分成两类,你知道这两类物体有什么不同吗?树草鸟花蒲公英人房子灯篱笆座椅篱笆小结:树草鸟花蒲公英人——生物房子灯篱笆座椅篱笆——非生物提问:回答仔细观察,补充未提及物体明确科学观察的方法。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6篇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6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1这节课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特别是通过小组有组织的讨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加强。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完全转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存在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信心差,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法。
通过教学,还使我认识到学生拥有知识的量和创造想象力超过我原来的想象,我们教师应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做新课程教学中的“有心人”和“多心人”。
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2首先介绍了科学探究基本方法之——观察法,同学们通过阅读了解了观察的基本要点及注意的事项,然后,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向学生提问:教室里有哪些生物?那些非生物?(建筑物,树木,花草,课桌,小鸟,蝴蝶,黑板,....),有同学站起来说:“建筑物,课桌,黑板是非生物,树木,花草,小鸟、蝴蝶是生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清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
至于什么是生命,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回答生物的共同特征,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和确切,我仍给予了及时的鼓励,目的是鼓励学生敢说,在观察之后我让学生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最后,通过修正,总结,归纳,得出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
初中生物_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_第⼀节⽣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物的基本特征【学习⽬标】1.描述⾝边的⽣物,区别⽣物与⾮⽣物2.举例说明⽣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关注⾝边的⽣物。
【学习重难点】1、⽣物的基本特征。
(重点)2、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难点)【学习过程】探点⼀我们⾝边的⽣物⼀、⾃主学习:1.认识我们⾝边的⽣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爬⾍、河⾥的游鱼、⾼⼤的树⽊、微⼩的细菌……⼤⾃然中的⽣命⽆处不在。
提出问题:1、在我们的校园中哪些是⽣物?哪些是⾮⽣物?2、根据你们刚才列举的⽣物,试着将它们分类。
⼆、合作探究课本第三页图1.1-1中的⽣物分别属于哪种类别?三、随堂巩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的是()A.病毒 B.细菌 C.植物 D.化⽯探点⼆⽣物的⽣命现象【⾃主学习】(1)根据教师展⽰的玩具仿真动物,说出你是依据什么来判断真假的呢?(2)根据课本第四页图⽚中的实例,看看⽣物能够表现出哪些⾮⽣物所不具有的⽣命现象,完成下⾯的表格:【合作探究】仔细阅读课本第5页第⼀段,讨论分析下列实例,说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物的哪些基本特征?朵朵葵花向太阳______ 种⽠得⽠种⾖得⾖_______⾬露滋润⽲苗壮______ ⼀母⽣九⼦,连母是个样______ 千⾥之堤毁于蚁⽳_____ ⼩狗排尿______松⿏不断找寻⾷物___________【知识总结】认识我们⾝边的⽣物我们⾝边的⽣物⽣物的简单分类:____、___、___、___、⽣物的基本特征⽣物具有新陈代谢的作⽤(呼吸、排泄等)⽣物体都有____、____、和⽣殖的现象⽣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物的⽣命现象⽣物体都有应激性(基本特征)⽣物体都能适应⼀定的____,也能影响___。
除病毒外的⽣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课堂检测】1.下列属于⽣物的是()A.馒头上长出的⽩⽑B.恐龙化⽯C.不断长⼤的钟乳⽯D.珊瑚礁2.下列不属于⽣物共同特征的是()A.⽣物能进⾏呼吸B.⽣物都⽣活在⽔中C.⽣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映D.⽣物能排出体内产⽣的废物3.下列不属于⽣命现象的是()A.蜻蜓点⽔B.钢铁⽣锈C.公鸡打鸣D.葵花向阳4.“离离原上草,⼀岁⼀枯荣”,这种⽣命现象说明⽣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长和发育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呼吸5.⼀种雄性极乐鸟在⽣殖季节⾥,长出蓬松⽽分披的长饰。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掌握动植物的共同和特殊特征。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不同生物。
4.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组成、有机体组成、代谢、生长、繁殖、适应环境能力。
2.动植物的共同特征。
3.动植物的特殊特征。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生物的特征的概念,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陈述一下自己对生物的了解。
2.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细胞组成、有机体组成、代谢、生长、繁殖、适应环境能力等。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动植物,并让学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例如呼吸、运动方式等。
4.制作识别图表(2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张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对比图表。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材料,通过图表来总结总结动植物的特殊特征,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5.整理和交流(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识别图表,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巩固对动植物特征的理解。
6.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奇特的动植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动植物的特殊特征,从而扩展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设计合理。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动植物的共同和特殊特征,并能够辨别不同的生物。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教学内容选材丰富多样。
通过案例分析、图表制作、拓展应用等多种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生物的特征。
同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3.学生参与度较高。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别图表制作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评价方式需要多样化。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讨论、展示、形成性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生物特征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生物的特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的起始章节;只要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学习生物分类、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开端,对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建立生物学基本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区别。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自主总结生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五大基本特征: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和遗传性。
【教学难点】:理解新陈代谢和应激性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中的表现。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的特征没有系统的认识,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的特征及相关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和归纳。
3.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感受生物的特征。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理解生物的特征。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通过展示动植物和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提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生物。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特征》,一起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1)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动物(如猫、狗)、植物(如树木、花朵)、微生物(如细菌、真菌)以及非生物(如石头、机器人、汽车)。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答案:塑料袋
2.题目:请简述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生物特征是生物体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也是生物分类和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依据。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物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通过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能进行呼吸
│ └──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通过代谢产生废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生理或行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物特征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生物特征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生物特征。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生物特征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具体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通过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初中生物_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哪些物体装扮我们美丽的星球呢?学生讨论回答:花、草、树、动物、建筑物等。
同学们,观察图片,讨论一下,哪些物体是生物呢?学生讨论回答,引入新课。
(二)上课1.观察有火车、飞机、鸭、羊、鸡等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因为学生对小动物较感兴趣,通过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动物作切入点,创设情景。
师叙述:我们见过电动玩具小狗,它会动、会叫,它是生物吗?与家里养的小狗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说出许多不同点。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启发:“如果你打它一下,它会跑吗?”“电动小狗会生小狗吗?以此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3. 知道小狗的特征后,如何使学生对关于生物的认识达到共识呢?接着指导学生按照课本第二页观察的基本要求,观察课本第三页图1-10,分别让学生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并提出问题:①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的获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②人类是否也是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动物和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④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举例说明。
各组间可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
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是知识的拓展,延伸。
4.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
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三)小结先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纠正,解答问题。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机器人跳舞”,我们观察了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呢?生物有什么特征。
生物能进行呼吸
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反射和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长大、产卵、结种子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子代和亲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拓展
辨别生活中的生物:生石花、钟乳石、珊瑚、珊瑚虫、新冠病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板书设计
反思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又存在差异,这些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图1-10)。
5、生物是否还有其他的特征?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出汗、呼吸、排尿。说明排遗不是排出废物
课堂小结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需要阳光,动物要进食
(3)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
(2)从认识生物的特征引发学生对大自然中生物现状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归纳出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等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物得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授课得对象就是七年级新生,她们具有强烈得好奇心,但持久性不强。
具一定得感性认识能力,但理性认识不强。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还要加强。
学生具有一定得小学自然基础,但缺乏正确得生物科学得学习方法。
结合学生与课本内容得特点,本节课采用得教学方法就是“讨论、探究法”,充分体现新课标得“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在整堂课中主要以学生讨论、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把学生生活中熟悉得东西拿来做教具,引导学生去认识生物,激发她们主动探究生物得特征,从而真正理解“生物”得意义所在;穿插一些小游戏,学生在学习目标得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得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
通过师生间得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得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得根本转变与学生方式得变革,优化学生得学习策略。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比较它们得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得共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得能力与表达能力。
以及合作与探究学习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得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三、重点难点重点:1、举例说明生物具有得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得情感。
难点:合作与探究学习得能力得形成以及学生讨论得组织。
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媒体身边常见事物得图片(山、石、树、昆虫等等),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上新课前先做一个游戏:教师展示生物与非生物得实物(如盆栽植物、小动物)与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山、水、虫、鸟、树、石头得多媒体画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哪些就是生物?哪些就是非生物?这种导入新课得方法就是根据初一新生好奇得特点牢牢抓住学生得注意力,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
2、质疑启思,讨论问题:讨论得问题就是:①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②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讨论分小组进行,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得学生都有发表意见得机会,不同层面得学生都有发表意见得机会,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使全班不同层面得学生得能力都得到相应得发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得宗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生物的特征教案与教学反思精品教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新课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请每名学生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能重复)。
学生回答(专心致志,踊跃参加,气氛活跃,)2、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们是怎样区分它们的?二、导入新课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生物的特征(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1、展示实物:鱼(在鱼缸里)、石头、菊花(带有枯枝)等。
2、提出问题:观察并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总结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吗?3、设疑自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人是生物吗?珊瑚虫是生物吗?菊花的桔枝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4)说一说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和分析插图,独立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识图、学会观察、学会联系实际归纳总结。
4、解疑合探学生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点评要点:(1)有生命的物质称为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如……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材分析:本节是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主要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有初步判断的能力。
2、.存在的问题:对于生命现象具体的标准比较模糊,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对科学观察的理解有误区,认为简单的看就是观察。
设计思路:通过提问、图片引起兴趣,导入本节内容。
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给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判断、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归纳总结后通过正、反例让学生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最后通过检测题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 举例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受学生知识基础所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等内容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引入】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认识生物,思考身边的生物有哪些。
通过身边的熟悉事物感知生物。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提出问题】我们身边的生物有哪些?究竟什么是生物呢?没有生命的个体又是什么呢?【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交流判断标准。
【点题】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最主要的依据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环节二讲授新课:生物的基本特征(一)生物的生【讲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学生思考,举例说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例子。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关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图片。
【提出问题】动物和植物获得营养的方式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何差异?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初中历史《生物的特征》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对不易观察的生物特征作补充。
板书设计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二、生物能进行呼吸
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四、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六、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教学反思
“生物的特征”是学生跨入中学生物课堂的第一节课,也是生物教师的亮相课,如何让学生对生物“一见钟情”至关重要。本节课的设计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一条一条的讲授生物的特征,而是先把重点放在科学方法—观察法的学习上,就观察而言,教材中没有安排专门的章节和课时,但观察是生物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解机器人做操、跳舞、与人交流。
提问:智能机器人是不是生物?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二、体验并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
讲述: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们首先要对生物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观察?
活动:箱子里是什么?
在箱子中放入一个物体,将纸箱中放入一个物体,将纸箱封闭只留一个可以伸进手的小洞。请一名学生伸手进去触摸这个物体,其他学生向他提问,该学生只能回答有或没有、是或不是。
初中历史《生物的特征》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生物的特征》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生物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4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比较他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型思维能力、分析问题
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更加热爱生
活,珍爱生命。
学生学习能
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
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
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什么是生物
教学过程
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
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
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 生物。 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 物。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 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 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 与非生物。
物。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 教学策略选
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 择与设计
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
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力分析 的初一新生,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生物学,虽然具有一些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物的特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4)小竞赛:举例说出生物繁殖的方式,看哪组 举的多。谁能说出生物体是有什么组成的?生物都能由 小长大吗?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回答 这些问题,比谁的知识丰富,谁为小组作出的贡献大。 由此启迪学生,平时要多用功学习,将来才有胜过别人 的希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 激发、鼓舞”,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由学生总结出: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学生并不清楚,由此设疑,为以 后的学习设下伏笔。(5)学生讨论:小猫掉到水里, 长时间出不来会淹死,死亡原因是什么?植物也要进行 呼吸吗?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让 学生把所知道的告诉给其他同学。通过表达和交流解决 实际问题,从而得出: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 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因学生知识有限,只要求 知道什么是呼吸,而不能对呼吸进行深入地探究。
都得到锻炼,真正体现新课标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
通过这一过程,教师收集学生的正确观点,纠正学生错
误观点,使生物的共有特征在学生头脑中渐渐清晰,以
利于接下来的教学的顺利进行。
3、举例和讨论突破重难点通过以下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根据七年级的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对实
学生学习能 验课的兴趣和情感。实验教学提倡实验材料降低成本,
力分析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厉行节约。例如我们在实验中要求学
生以饮料瓶等稍作加工后栽培植物;收集动物图片培养
学生对动物的情感;在室外进行绿化调查等活动强调爱
护生物资源、保护环境。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哪些物体装扮我们美丽的星球呢?
学生讨论回答:花、草、树、动物、建筑物等。
同学们,观察图片,讨论一下,哪些物体是生物呢?学生讨论回答,引入新课。
(二)上课
1.观察有火车、飞机、鸭、羊、鸡等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因为学生对小动物较感兴趣,通过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动物作切入点,创设情景。
师叙述:我们见过电动玩具小狗,它会动、会叫,它是生物吗?与家里养的小狗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说出许多不同点。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启发:“如果你打它一下,它会跑吗?”“电动小狗会生小狗吗?以此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3. 知道小狗的特征后,如何使学生对关于生物的认识达到共识呢?接着指导学生按照课本第二页观察的基本要求,观察课本第三页图
1-10,分别让学生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并提出问题:①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的获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②人类是否也是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动物和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④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举例说明。
各组间可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
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是知识的拓展,延伸。
4.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
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三)小结
先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纠正,解答问题。
并进行板书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并强调这五点就是判断是不是生物的标准。
最后让学生默写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强化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使知识得到升华。
出示两道题:
(四)当堂练习
根据生物的特征设计四道选择题,起到突破难点,学以致用的作用。
(五)课后练习
见课本课后练习题。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他们学习生物的起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
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效果分析:
我在教学中把握整个课堂,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多让学生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本节课能够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注意师生互动,但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全体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了比较、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但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调等。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材分析:
对教材的认识: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
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
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
然后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对照教科书的描述内容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达标检测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①蝴蝶②珊瑚③蘑菇④智能机器人⑤卫星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2.沂水顺天河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水草、莲藕、鱼、鸭子等生物。
下面是这些同学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3.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
A.美化环境
B.生长
C.获取营养物质
D.生殖
4.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反思: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
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本课的知识点就是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课标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判断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
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