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公式

欧姆定律公式

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I=U/R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电源内阻,Ω;R:负载电阻,Ω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I=I1+I2+…In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I=I1=I2=I3= (I)5、负载的功率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I:电流,A;P:有功功率,W;R:电阻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Xl:电感感抗,ΩI:电流,A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Xc:电容容抗,ΩI:电流,A6、电功(电能)W=UIt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Imax×sin(ωt+Φ)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Imax=2的开平方×I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I线=3的开平方×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I线=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1、交流电的总功率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 P:总功率,w;U线:线电压,V;I线:线电流,A;Φ:初相角12、变压器工作原理U1/U2=N1/N2=I2/I1U1、U2:一次、二次电压,V;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I2、I1:二次、一次电流,A;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I=U/Z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I=U/Z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Xc:容抗,Ω不知回答能否让你满意?。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1.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1212111222I I I U U U U I R U I R ===+==在图中,因为R 1和R 2串联,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设R 1两端电压为U 1,R 2两端电压为U 2,则有: 又由欧姆定律变形式:U IR =综合以上推导,有:1122IR I R I R =+; 因此可以得到有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12R R R =+2.公式:12......n R R R R =+++3.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推导如下:12I I I ==串联电路电流一定,要点诠释:(1)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导体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12......n R R R R =+++。

(2)如果用n 个阻值均为R 0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0R nR =。

(3)当电阻R 1和R 2串联时,若R 1>R 2,则U 1>U 2,如下图所示。

要点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1.规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在图中,有 1212111222=I I I U U U U I R U I R =+===由欧姆定律:UI R=综合以上推导,有1212U U U R R R =+;即:12111R R R =+ 2.公式:121111.....nR R R R =+++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

推导如下:12U U ==并联电路电压一定,U要点诠释:(1)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导体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21111.....nR R R R =+++。

(2)两个电阻并联:1212R R R R R =+。

九年级物理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九年级物理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并联时: 1/R=1/R1+1/R2 =1/10Ω+1 /10Ω =1/5Ω R=5Ω
当R1=R2时,R=R1/n
练一练
1. n个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总电 阻为( nR)。
0
2. n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 阻为( )。 R0/n
小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1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1+R2 导体串联后,相当于增长了导体的长度,所以等效电 阻比 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 大。 n个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为n R0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第三节 串、并联电 路中的电阻关系
电流关系 I=I1=I2 电压关系 U=U1+U2 电阻关系 欧姆定律
I=I1+I2 U=U1=U2
?
I=U/R
?
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哪几个因素?
导体的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
问题与思考
在物理实验中,需要一个10 Ω 的定值电阻,但现在只有一些5 Ω 的定值电阻,你能想办法完成这个 实验吗?
去郁郁葱葱,煞是喜人。若是走进林子,在树木稠密的地方,由于浓密的枝桠、树叶遮天蔽日,抬头仰望时只能从枝叶 的缝隙中看得见点点蓝天。林里边清新湿润的空气沁入心肺,让人神清气爽,十分惬意。即使在最炎热的盛夏日午后, 这里也永远都能够给人以凉风习习、凉爽宜人的感觉。在小树林的边上或者树木比较稀疏的地方,五颜六色的野花竟相 绽放、争奇斗艳,美丽的蝴蝶三五成群地翩翩起舞;在小树林的深处,树木比较稠密的地方,树下经常会生长出一些白 白的、像小雨伞样的香菇和难以数计的、浅茶色的“雨点儿”蘑菇。小镇上的人们都知道,这两种蘑菇不但没有毒,而 且还都是绝好的美味佳肴呢!在连续几天的小雨之后,经常会有人挎上个小篮子来这里采蘑菇。在小树林里,那些盘根 错节的大树下,经常会窜出来几只活蹦乱跳的野兔子;每逢这个时候,往往会引得男娃儿们好一阵围堵追逐。树林是鸟 儿们的乐园。在这个小树林里,尤其是春、夏、秋三季里,喜鹊、麻雀、斑鸠、黄鹂、布谷鸟各种鸟儿们欢快的鸣叫声 不绝于耳;而在严寒的冬季,就只有喜鹊、山雀、鸽子、麻雀等这些留鸟们继续留守在这里了。每逢冬天的雪后,鸟儿 们总会在树林里的雪地上留下一行行蜿蜒曲折的踪迹,别有一番情趣。盛夏的时候,林子边上经常会有一些娃儿们在这 里追逐打闹,采些小花小草什么的。偶尔,也会在树林深处的大树下碰见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小树林旁边的那条小河 清澈见底,四季不断地流淌着。美丽的小河不但是小镇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滋养着镇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且还是一 道充满诗情画意的好风景呢!小镇上,每逢夏、秋季节,总会有一些男女娃儿们成群结队的来小河里摸鱼、捉虾,或者 捞一些脑袋圆圆、尾巴长长的小蝌蚪,用小瓶儿、小罐儿的装了,带回家里养着玩儿。在玩水时,如果发现了不到半寸 长的小鱼苗,就会毫不犹豫地用双手掬起来,连同洁净、清凉的河水一口吞下肚子里去。人们都管小鱼苗叫“小鱼珍珍 儿”,它们实在太小了,又几乎是透明的,只看得出来两只圆鼓鼓的大眼睛和一条快速摆动着的小尾巴。尽管“小鱼珍 珍儿”的个头太小、动作也很敏捷,但小娃娃们每次来小河里玩水时,总能掬起几条来喝下肚里去。大人们都说,喝了 “小鱼珍珍儿”可以下火!所以,乡镇上的小娃娃们全都养成了喝“小鱼珍珍儿”的习惯。至于是否真能下火,谁知道 呢,这话也许是真的,因为小娃娃们喝了河水和小鱼苗以后,不但不会拉肚子,反而更壮实了。尽管他们成日里在野外 疯玩、在小河里耍水,被烈日晒得就像泥鳅一般,但却很少有发烧生病的!到了炎热的夏天,每天午饭后半个多时辰的 时间里,这条小河就成了镇子上那些半大小子们的天堂。这个时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备用电阻
200Ω
X2
50Ω
X1
25Ω
X2
R=50Ω+25Ω+25Ω=100Ω
方法二:将2个200Ω的电阻并联
200 × 200
=
= 100
200 + 200
电阻的串、并联及特点
知识点透析
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R=R1+R2+R3+…+Rn
(2)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
考基要点
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
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因素有关。
长度 横截面积
①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②在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电阻的串、并联及特点
一、电阻的串联及特点
R
在右图的红色虚线框内换上一个定值电阻R
(1)R两端的电压与R1、R2两端的总电压相等
R1
R2
U
(2)通过R的电流与通过R1、R2的电流也相等
那么R与R1、R2的总电阻是等效的,R与R1、R2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I
电阻的串、并联及特点
一、电阻的串联及特点
理论推导
因为R1、R2是串联的,所以有
电压规律:U=U1+U2
电流规律:I=I1=I2
R
R1
R2
U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可得: = , = , =
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电阻的串、并联及特点
二、电阻的并联及特点
电阻的并联特点:
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推导公式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推导公式
分流关系
I 1 R2 I 的总电阻的倒数, 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1 1 1 即 R总 R1 R2
I1 I2
R1
R1
R2 R总
多个电阻并联,相当于总的 横截面积变粗了,所以总电阻一 定比每个电阻都小。
它相当于
U1 R2 U2
R1 R2 R3 R4 R5
R总
推导过程: I = I1+ I2 并联电路的特点: U = U1=U2 U 欧姆定律: I = R U1 U2 I1= I2= 所以 R1 R2 由于I=I1十I2
所以:U/R=U1/R1+U2/R2 1 由此得出: 1 = 1 + R R1 R2
分流关系 与分压关系
分压关系 电流 电压 电阻 分配关系
串 I=I1=I2 U=U1+U2 R=R1+R2 联
U 1 R1 U 2 R2
1 1 1 并 I=I1+I2 U=U1=U2 联 R R1 R2
推导公式: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 之和。 即:R总=R1+R2
R1
R2
I1
R总
R总
R1 U1
I2
R2 U2
R1
R2 它相当于
R3 R4
R5
R总 = R1+R2+R3+R4+R5
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电阻的长度变长了,所以总电 阻一定比每一个单独的电阻大。
推导过程: I = I1= I2 串联电路的特点: U = U1+U2 U I 欧姆定律: = 得U=IR R 所以:U1=IR1,U2=IR2 由于U=U1+U2 因此IR=I1R1+I2R2 所以:R=R1十R2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A.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B.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 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D.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2.(2012菏泽)小军采用图4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 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 和10Ω 的电 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 点间的电阻R由5Ω 更换为10Ω ,闭合开关后,滑动变 阻器应该(
答:应该串联一个2Ω 的电阻。
例5: 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三个电表 的示数如何变化? P
A
V1
示数变小 ____;
R2
V1
示数变小 ____;
示数变大 ____。
R1
S
V2
V2
A
分析:
R2 ↑→ R ↑→I↓= I1 ↓ = I2 R1一定 U1 ↓
U不变 U2 ↑
课堂小结
求解电路计算题的步骤
D.电压表示数变小
A
S
4.(2013•黑龙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把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各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B

5.(2013威海)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 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
U1= IR1=0.1A×10Ω =1V U2= IR2=0.1A×50Ω =5V
U1
U2
R1
R2
U 1 R 1 串联分压比例式: = U2 R2
U
U1
U2
R1 R2 (1)电源电压U=3 V,电阻R1=1 Ω ,R2=2 Ω ,则 U1=___V 2 。 1 ,U2=___V (2)U=27V,R1=1Ω ,R2=2Ω ,则U1=___V 9 ,U2=___V 18

电阻在串联和并联中的规律和公式

电阻在串联和并联中的规律和公式

电阻在串联和并联中的规律和公式
(实用版)
目录
1.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和公式
2.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和公式
3.电阻在串联和并联中的实际应用
正文
一、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和公式
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依次排列在同一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同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R=U/I,其中 R 代表电阻,U 代表电压,I 代表电流。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 R_total=R1+R2+R3+...+Rn。

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和公式
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的两个分支上,电压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同的。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1/R_total=1/R1+1/R2+1/R3+...+1/Rn,即
R_total=1/(1/R1+1/R2+1/R3+...+1/Rn)。

三、电阻在串联和并联中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着不同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阻值相加,总电阻随着电阻值的增加而增加;并联电路中,电阻值相乘,总电阻随着电阻值的减小而减小。

因此,在需要限制电流的场合,通常采用串联电路;在需要提高电压的场合,通常采用并联电路。

总之,电阻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规律和公式分别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阻值的倒数之和。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科学方法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科学方法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科学方法
在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科学方法:
1. 等效替代法: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串并联电路中。

在串联电路中,所有电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替代;在并联电路中,所有电阻也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替代。

这个等效电阻就是电路的总电阻。

2. 利用欧姆定律:对于串联电路,利用欧姆定律可得IR=IR1+IR2,已知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约掉I,则R=R1+R2;对于并联电路,利用欧姆
定律可得U/R=U/R1+U/R2,已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约掉U,则1/R=1/R1+1/R2。

3. 观察法: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串越大,相当于增加电阻的长度;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相当于增加电阻的横截面积。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科学方法,建议咨询物理专业人士或查阅物理书籍。

欧姆定律串联并联规律总结?

欧姆定律串联并联规律总结?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阻抗之间的关系。

而串联和并联规律则是指在电路中电阻或其他负载组合的方式。

下面是关于欧姆定律、串联规律和并联规律的总结:
1. 欧姆定律(Ohm's Law):欧姆定律表明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压(V)和电阻(R)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V)与电阻(R)的比值,即I = V/R。

这意味着,当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减小;当电阻保持不变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2. 串联规律:在电路中,当多个电阻或负载连接在一起形成串联连接时,它们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流沿着这些负载依次流动的电路。

根据串联规律,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t = R1 + R2 + R3 + ...。

而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即各个电阻上的电流相等。

3. 并联规律:在电路中,当多个电阻或负载并联连接时,它们连接在相同的电源线上,分别形成一个平行的分支电路。

根据并联规律,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t = 1/R1 + 1/R2 + 1/R3 + ...。

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保持不变,即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

这些定律和规律为电路分析、设计和故障排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并联电路公式总结精选

串并联电路公式总结精选

串并联电路公式总结电路特点:一条路,一处断处处段。

开关作用:各处作用一样控制整个电路。

电流:各处电流相等 I = I1 = I2 I1:I2 =1:1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 = U1 + U2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R总= R1 + R2 若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R总= n R电阻特点: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电阻;电功率: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P总= P1 + P2电功:电路中总功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电功之和W总=W1 + W2电热:电路中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电热之和Q总=Q1 + Q2比例关系:串联电阻起分压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高,R1:R2 = U1:U2 = P1:P2= W1:W2= Q1:Q2R串>R1>R2>R并并联电路电路特点:多条路,分干路和支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开关作用: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它所在的支路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干=I1 + I2 电压:电源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U = U1 = U2 U1:U2 =1:1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1 / R总=1 / R1 + 1 / R2若仅有两个电阻并联则:R总=R1R2 /若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R总=R / n电阻特点:并联总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电功率: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P总= P1 + P2电功:电路中总功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电功之和 W总=W1 + W2电热:电路中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电热之和Q总=Q1 + Q2比例关系:并联电阻起分流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电流越小,R2:R1 = I1:I2 = P1:P2= W1:W2= Q1:Q2 重要公式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 U / R U = I R R = U / I电功率: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P = W / t = U I = I2 R = U2 /R P实= P额U实> U额,P实> P额用电器超负荷工作,不正常; U实< U额,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泡的亮暗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2 2 电功:W = U I t = P t =IRt = Ut/R = U Q电热: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W = Q =I2 Rt = U I t = P t = U2 t/R = U Q 串并联电路规律小结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3v,R1=10Ω,U1=1v,求:其他六个量。

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电 路
电 流
电流处处相等(I = I1= 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 = I1+பைடு நூலகம்I2)
电 压
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U=U1+U2)
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U=U1=U2)
电 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1/R总=1/R1+1/R2)
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当其它电阻不变,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大时,则总电阻都变大;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小时,则总电阻都变小。
公式使用
应用欧姆定律(I=U/R,U=IR,R=U/I)时,要注意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电路或同一导体,不能张冠李戴(“同体性”);
还要注意“同时性”,即电路发生变化前后,同一电阻的电压、电流一般不同,要注意区分。
R总=R1R2/R1+R2(只适合于两个电阻并联)
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几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最大。
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并联总电阻比最小的那个电阻还要小;几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
分压原理:U1/U2=R1/R2正比分压(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大)
分流原理:I1/I2=R2/R1反比分流(并联电路,电阻越大的支路,分到的电流越小)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PPT课件6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PPT课件6
答:这个电路的电流约为0.67A。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猜想与假设:
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比各并联电阻小?
设计实验:
A
A
B
R
R
R
理论推导:并联电路的电阻
I1
I总
U
U
等 效
I2
R总
I总
由欧姆定律可知
I1 = U / R1
I2 = U / R2
又有:I总=I1+I2,即
1
1
1


R总
R1
R2
I总 = U / R总
互动课堂理解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PPT模板:素材:
PPT背景:图表:
PPT下载:教程:
资料下载: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教案下载:
PPT论坛:课件:
语文课件: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
如图所示,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源电压为U的电路中,
作 R1、R2 的等效电阻
串 电流关系 I=I1=I2
联 电压关系 U=U1+U2

电阻关系 R=R1+R2

并 电流关系 I=I1+I2
联 电压关系 U=U1=U2
1
1
1

=
+
电阻关系

1
2

互动课堂理解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如图所示,两个电阻 R1 和 R2 串联在电源电压为 U 的电路中,由串联电
U / R总 = U / R1 + U / R2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PPT课件4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PPT课件4

3、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30Ω和60Ω,将它们串联后, 其总电阻为R1;将它们并联后,其总电阻为R2,则 R1:R2等于( D ) A、2:1 B、1:2 C、2:9 D、9:2
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4Ω, R2=2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 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0.5A;当开关S1、S3闭合,S2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2.25 A。
解: 由 1 1 1
R R1 R2
得 R R1R2 R1 R2
代入数据 得
R 20 60 15 20 60
答: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5欧。
小结:
•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R1+R2+R3+…+Rn
• 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总=nR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 阻的倒数之和.
U1= V U2= V
推导:I1 =
U1 R1
I2 =
U2 R2
I1 = I2 ,
= = U1 U2 U1
R1
R1 R2 U2
R2
发现:串电联 阻分 成正压比跟
? R1
R2
=
1 3
= U1
R1
U2
R2
? U1
U2
=
1 3
<4> 电阻的串联
学到了什么?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R1+R2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例题一:
如右图所示,灯L1的电阻为6Ω,灯L2的 电阻为14Ω,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 为0.3 A,则电压表示数为( ) A、1.8V B、4.2V C、3V D、6V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课时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 电阻定律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第1课时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 电阻定律课件
①电流虽然有大小、方向,但电流是标量,其方向是人为规定的; ②在电解液导电和气体导电中,q应为通过该截面的正负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3)适用范围 ①金属导体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②纯电阻电路(不含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 (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用横轴表示电压 U,纵轴表示电流 I 画出的 IU 关系图线. ①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适用欧姆定律.
【例2】 两个额定电压为220 V的白炽灯L1和L2的UI特性曲线如图所示.L2额定功率约 为________ W.现将L1和L2串联后接在220 V的电源上,电源内阻忽略不计.此时L2的 实际功率约为________ W.
思路点拨:UI特性曲线表示U和I的对应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压之和为220 V. 解析:由图象可得,U2=220 V时,I2=0.45 A,故L2的额定功率P2=U2I2=99 W,由串 联电路的特点知L1和L2串联后电流相等,同时两者电压之和为220 V,由图象可知符合 上述条件的电流为I=0.25 A,此时L2对应的电压为U2′=70 V,则L2的实际功率为 P2′=U2′I=17.5 W. 答案:99 17.5
2.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会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 阻、电流、电压、功率的分配解决简单的混联电路.
(对应学生用书第 87~88 页)
1.电流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产生条件:①有自由电荷;②有电势差. (3)电流强度定义式:I=qt ,其中 q 为在时间 t 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4)方向:规定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电流是标量. (5)单位:1 A=103 mA=106 μA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PPT教学课件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PPT教学课件
因为 灯 L1 和灯 L2 并联 ∴ I = I1 + I2
I1 = I - I2 = 4.5 A - 0.9 A = 3.6 A 而 U1 = U2 = U = 36 V
I1 I2 I
L1 L2
36 V
U1
36 V
= = 故
R1=
I1
3.6 A
10 Ω
课堂小结
串联电路
电 路 图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压与电流 分配关系
I1 I2 I
L1 L2
36 V
U1
= 故R1= I1
36 V 3.6 A = 10 Ω
例2 实验室中如果没有电流表,只有电压表.如何测量未知电阻?
电路图
V
V
Rx
R0
测电阻的原理
因为 Rx 和 R0 串联 ,所以
U0
Ux
= R0
Rx
Rx=
U0 I0
R0
实验步骤
V
V
Rx
R0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电压表指针调零.
U
I I1 R1 I2 R2
U1
U2
分压电路
I = I1 =I2 U =U1+U2 R =R1+R2
U1 R1
= U2 R2
U2
分流电路
I =I1+I2 U =U1=U2 1/R =1/R1+1/R2
= I1 R2
I2 R1
课堂训练
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 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 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
• 例的电3.阻如为图320所欧示,当电S闭源合电,压S不1 断变开,灯时泡,电L2 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S1都闭合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直流电路一轮复习

直流电路一轮复习
U2 W Q UIt t I 2 Rt R
(2)电路中消耗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焦耳热,另一部分转 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电路叫非纯电阻电路,即: W=Q+E其他,UIt≠I2Rt,得U≠RI.
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判断是否为纯电阻电路最直接的方法是看用电器是否将电 能全部(或主要)转化为内能.
E ⑶图中Im代表短路电流, I m r ⑷图线上每一点对应的U、I比值为此时电路的外电阻。
两个U—I图象的比较;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E-Ir)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 流的关系(U=IR)
U
U—I 图象
U1
O
I1
I
说明
①图象表示在E、r不变的前提下, U随I单调递减,U是I的一次函数 ②图中表示电流为I1时,路端电压 为U,对应内电压为U/ ③过E点的平行于横轴的虚线表示r =0,就是理想电源的情况 ④斜率的大小表示电源内阻
P 电 UI
P 电 P 热
P 热 I R P 电 P 热
2
二、闭合电路的功率 1、电源的总功率:指电源提供电能的功率.公式为 P总=EI 2、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指电源内电阻消耗的功率 公式为P内=I2r. 3、电源的输出功率:指电源供给外电路的功率.公 式为P出=UI.
4、三者的关系:P总=P内+P出.即EI=I2r+UI
⑶图象:
I a b O O I
Ra<Rb
c
U U
Rc随U的增 大而增大
U
U
O
I
O
I
注意:在I—U(或U—I)图象中图线是曲线的各点所 表示的电阻应由各点同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大小来判断, 而不是由各点的斜率来判断。
三、电阻定律 1、内容:导体的电阻R跟导体的长度l 成正比,跟导 体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三、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改装
23
24
应用指导:当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能看成理 想的电表时,电流表看成一个小电阻,电 压表看成一个大电阻.
25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3.如果两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均为3 mA,内阻Rg 均为100 Ω,欲将其改装成量程分别为3 V和15 V的 电压表,则: (1)分别串联的电阻R1和R2有多大? (2)将改装后的电压表串联后测电路中电阻的电压时, 指针的偏角θ1和θ2有何关系,示数U1和U2有何关系? 如果并联呢?
3
名师点拨:(1)电流可分为:直流(方向不随 时间改变)、交流(方向随时间改变)、恒定电 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改变).(2)在电解 液导电和气体导电中q应为通过该截面的正 负电荷电量的绝对值之和.
4
二、电阻、电阻率、电阻定律 1.电阻
(1)定义式:R=__UI__.
(2)决定式:R= __ρ_Sl___ ρ(电阻定律). 2.电阻率
11
五、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路 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电压
总电阻 功率分

I=I1=I2=… =In
U=U1+U2 +…+Un R 总=R1+R2 +…+Rn
P∝_R__
I=I1+I2+…+In
U1=U2=U3=…=Un
1 = 1 + 1 +…+ 1
R总 R1 R2
Rn
1
P∝_R____
12
特别提示:(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一 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一支路的 电阻. (2)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其中任意一个 电阻变大(或变小)时,总电阻变大(或变小).
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1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经典题型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2
基础知识梳理
一、电流 1.定义:自由电荷的_定__向__移__动__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为__正____电___定向移动的方向.

定义式:I=_q_/_t 3.三个公式:决定式:I=__U_/__
微观式:I=__Rn_q_S_v_
(1)计算式:ρ= __R_Sl____ R.
5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__导___电___性__,是导体材料
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①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增__大__.
②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__小_. ③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__绝___对___零_附近时,某些 材料的电阻率突然__减___小___度为__成为超导体.
17
解析:选 C.由欧姆定律 I=UR,电阻定律 R
=ρl和电流微观表达式 S
I=neSv
可得
v=nUρel,
因此,电压 U 加倍时,v 加倍,l 加倍时,v
减半,故 A、B 选项错误.导线横截面的直
径加倍时,v 不变,C 项正确.
18
二、电功与电热及电功率与热功率
19
特别提醒:(1)在非纯电阻电路中,UR2t 既不 能表示电功,也不能表示电热,因为欧姆定 律不再成立. (2)不要认为有电动机的电路一定是非纯电 阻电路,当电动机不转时,该电路为纯电阻 电路.
(2)比较电阻的大小
图7-1-1
图线的斜率 k=UI =R1,图中 R1_>__R2(填“>”、
“=”或“<”).
8
特别提示:对于有些纯电阻元件在温度发 生变化时,电阻值也随之改变,它的U-I 或I-U图象不再是直线.
9
四、电功、电热和电功率 1.电功
(1)实质:电流做功的实质是__电____场_对电荷做正 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力能的过程.
20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有一内阻为4.4 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 V,60 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 V的直流电路两端, 灯泡正常发光,则( ) 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 W 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 W C.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 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 W

6
三、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电__压__成正 比,跟导体的__电__阻_成反比. 2.公式:I= U . 3.适用范围 R (1)金属导电和_电_____解_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2)纯电阻电路(不液含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
7
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I-U 图线 以电流为纵轴、电压为横轴,画出电流随 电压的变化曲线.如图 7-1-1 所示.
(2)公式:W=qU=UI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 公式. 2.电热 (1)定义:电流流过一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
(32.)公电式功:率Q=__I2_R__t (焦耳定律).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
10
(2)公式:P= W =__U_I_,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 用的公式. t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的重要参数,分别表 示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压和在正常电压下用电器的功 率.例:“220 V,40 W”的白炽灯. ①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 于额定功率,即P实=P额. ②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不一定等于额定电压,用电器 的实际功率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
21
解析:选 C.灯泡能正常发光,说明电解槽和灯泡 均分得 110 V 电压,且干路电流 I=I 灯=16100 A, 则电解槽消耗的功率 P=P 灯=60 W,C 对 A 错; 电解槽的发热功率 P 热=I2R=1.3 W,B 错;整个 电路消耗的功率 P 总=220×16100 W=120 W,D 错.
26
解析:(1)Ug=IgRg=3×10-3×100 V=0.3 V, 改装成 3 V 电压表时应串联的电阻 R1=U-IgUg=33×-100.-33 Ω=900 Ω. 改装成 15 V 电压表时应串联的电阻 R2=U-IgUg=31×5-100-.33 Ω=4900 Ω.
13
课堂互动讲练
一、电流的理解
14
15
特别提醒:公式 I=nqSv 和 I=UR是统一的, 两公式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上解释了决定电流 大小的因素.
16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 横截面的直径为d、长为l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 当这三个量中一个改变时,对自由电子定向运动 的平均速率的影响是( ) A.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 变 B.导线长度l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 加倍 C.导线横截面的直径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 平均速率不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