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研究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药理研究所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
本学科主要由临床药理研究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室、生化药理研究室、免疫学研究室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组成。为我国首批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授权点,199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正式批准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后工作站。是“九五”、“十五”期间广东省重点学科。在200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三,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名列第一。
本学科点技术力量强,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完整,现有高级职称者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王宁生教授、王培训教授、欧明教授、宓穗卿教授、周联研究员是国内外知名专家,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王宁生教授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全球化联盟广东省分部主席、广东省中药安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药典委员,国家新药评审专家;王培训教授是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及广东省新药评审专家;欧明教授是WHO“草药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顾问、广州中医药到大学终身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启德研究员、汤毅珊副研究员和董燕副研究员是本学科的学术骨干。
本学科点已形成了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中药药物动力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
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内和国际合作的药物动力学课题研究。完成了多种中药单体、有效部位和复方(包括开窍药、活血药、清热解毒药、补益药、矿物药、抗疟药等)的药动学、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并建立和完善了血清药理学技术规范;在药物体内、体外代谢和活性代谢物分离、提纯、结构鉴定和药理活性评价有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专利技术;在国内最早开展中药时辰药理学研究,与德国科研机构开展关于心血管药物评价的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
2.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
是国内第一批实施GLP规范的实验室,同时也是广东省药物非临床试验(GLP)中心,完成了数十项中药及其它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资助下建立的中药不良反应(ADR)数据库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3项科技成果奖,1项计算机软件版权,出版2部专著。承担包括863计划、“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3.中药免疫药理研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在国内较早开展中药免疫药理研究,较早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是“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的驻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从实验动物学、细胞药理、分子免疫、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进行了以四君子汤、青藤碱、大黄素等为代表的多种中药及有效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开展了中药对粘膜免疫作用研究,率先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中药免疫药理研究中,较早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药鉴别中,近年又开展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中药药理、中药新品种中的研究。研究成果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州市科技成果奖各1项。出版专著3部。
学科拥有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和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品非临床安全评价中心和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近5年承担部省级以上课题43项,包括863计划、“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际级星火计划、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人均课题经费30多万元。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包括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三等奖各1项。大型仪器设备总值980万元,包括液质联用仪、基因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十五”期间新增实验室面积400平方米。
学科点学术交流活跃,承办国家级学术刊物《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主编了《中药毒性与临床前评价》、《中药不良反应大典》、《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病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汉英常用中医词汇》等有影响力的著作;近5年来主持国内学术会议7次,国外讲学5人次,邀请国外专家讲学2次。
本专业研究生除学习规定必修的公共课和各研究方向的专业课《药物动力学》(中英双语)、《医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外,还需选修DME、医学统计学、计算机、中药现代化及其关键技术、现代病理技术和文献检索等科目。
本学科已培养数十名研究生。毕业研究生中,多人在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深造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北爱尔兰皇后大学、日本神户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还与澳门大学建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其学历获欧共体承认。先后有4名博士后完成研究出站。
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导师、硕士导师简介
博士生导师介绍:
王宁生教授
王宁生,男,贵州人,1946年11月出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药全球化联盟广东省分部主席,广东省中药安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客籍教授。《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常务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材》等杂志编委。
197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原南京药学院)。一直从事药物动力学和中药药理的科研、教学工作,在中药药理学、药物动力学及中药安全性评价方面卓有建树。
主持(或子项目负责人)各级各类课题20多项,包括863计划、“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际级星火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攀登计划、WHO项目、中德合作项目等。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专著2部《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和《中药毒性与临床前评价》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参编《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与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管理著作权1项。“冰片穿透血脑屏障的定量及在组方中作为‘使药’作用的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三等奖。“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三等奖。
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欧洲药物代谢讨论会(1982比利时),英国药理学年会(1983 英国),国际时间药理学和治疗学会议(1994美国),中-挪中医药应用研讨会(2000挪威)。1981-1983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研修临床药理学;1987年作为客籍教授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进行时间药动学研究。1994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徳国国家药检所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回国后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不同人种的 -受体阻断药药动学的研究。
已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多名。
王培训教授
王培训,男,1941年1月生于上海市,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免疫学研究室、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主任,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QU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及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微生物与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
自1966年北京医科大学医学毕业以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2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78年后,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工作,特别在中药免疫药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几年来主编并多次修订了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教材,是已出版专著《中药材的分子生物学鉴别》、《免疫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病学》的主编或副主编。
主持或直接参与的各级科研项目有二十余项,代表性项目包括“七.五”国家攻关“肾与免疫关系探讨”,两项“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含矿物药制剂中汞、砷的作用特点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和“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863”计划“临床前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中医药现代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中药活性筛选评价技术”,卫生部基金“引种西洋参与加拿大西洋参DNA指纹图的构建及比较”,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中药蚕蛹抗菌肽的开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肾虚与脾虚的免疫缺陷机理探讨”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项目“DNA多态性分析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外源抗菌肽在阳春砂仁中的表达与评价研究“等。并指导学科年轻教师成功申报众多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抗菌中药通过Toll样受体家族对内源性抗菌肽的影响”和“转抗菌肽基因阳春砂仁的实质等同性评价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中药促内源性抗菌肽作用研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青藤碱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和“中药材RAPD鉴别标准的建立”,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APD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教育厅项目“基因芯片在中药免疫药理研究中的应用”和多项校级科研项目。研究项目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