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2020年秋季版)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部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学习重点】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自主预习案】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诅骂()怅然()怂恿()()蜷伏()一缕()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3、本文选自(__ ),作者(__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

4、快速阅读,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部分,找出每部分的起止段落,并写出段落大意。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

课前30秒视频(漂亮、可爱的猫)欣赏,触发学生爱的情感。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从郑振铎的小说《猫》中,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养猫诚然有乐,可是悲从何来呢?

二、理解感知。

1学生朗读,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只猫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了一只猫。”

3“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归纳,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结构:设疑、讨论——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4小结、板块过渡:

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几只各不相同而活现的猫跃然纸上。“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就是思想感情的宣泻”,本文在朴实的笔墨和平静的叙事中其实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三、品味

1学生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我”的感情。

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我体味到。”

师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3重点品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1)指名读。

(2)朗读指导:为了读出“我”的难过、后悔、自责之情,本段的朗读在语速语调上要有讲究;语速由舒缓而稍微加快,语调由低沉到略有升高。

(3)学生齐读。

(4)品味语言。

A“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

B我根据什么迹象断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鸟?

C“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我”的证据确凿吗?

D可怜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E谁是咬死“我”的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4小结、板块过渡。

一种丰富的情感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无声无形地流淌着,不断积淀,直至喷发。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你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一定有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

四、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我想说:。”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五、升华

课堂结语: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播放美丽可爱的猫的视频)请欣赏这些可爱而又可怜的猫,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六、达标检测,

【拓展检测案】

1、作者写了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来历特点(外型、性情)猫的归宿对猫的情感变化蕴涵思想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2、作者主要写哪只猫,为什么?又为何不直接写而一开始写了第1、2只猫?

3、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3只流浪猫。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

4、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五、文章的结局又有什么特点?

六、请分别摘录描写第1、2、3只猫的语句各一句,并作分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②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七、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八、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1、2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

九、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中加点的“似乎、好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十、你学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

附答案:

【自主预习案】

1.zǔ chàng sǒngyǒng quǎn lǚ

2. B

3.略

4. 三部分:第一次养猫(1-2段):生命的新鲜与快乐。第二次养猫(3—14段):提心吊胆。第三次养猫(15—34段):若有若无。

【课内探究案】

理解感知1.

第一只猫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

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活泼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死亡丢失

死亡

2.举例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 C“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一只可怜的猫。

3.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三、品味﹙答案略﹚

四.感悟

1.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3.格言举例 A努力完善自我!

B弱小就要挨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