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2020年秋季版)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部编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7 猫 导学案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内容精选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17 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对比的写法。
2、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1、学习并掌握8个词语读音和意思:污涩、怂恿、婢女、蜷伏、惩戒、怅然、诅骂、红绫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第一、二部分,了解第一、二只猫的故事,体会作者对第一、二只猫的感情。
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学生说一说自己喜不喜欢猫,为什么?【知识链接】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自学互动学习任务1.学习课文写第三只猫的内容,注意描写方法2.通过比较,理解课文主题。
导学过程1.分析1-14段写第一、二只猫的内容,赏析细节描写的语句。
2.读课文15段——34段第三次养猫的故事,完成下列题目。
1)芙蓉鸟事件——庭审现场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_______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案发前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发后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杀死鸟的真正凶手是。
2)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愧疚、自责、更难过。
请找出表达达标测试通过朗读、理解、品味,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对作品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7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7猫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运用“六字品析法”,赏析生动细致的语言。
3、多角度体味作者情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 ) 诅骂( ) 怂恿()叮嘱( )2、解释下列词语污涩:怂恿:怅然:蜷伏:3、作者简介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
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1925年和叶圣陶、胡愈之合编《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暴行。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被迫旅居英、法、日等国。
1929年初回国,一度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后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长。
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二、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三、合作探究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规范步骤,准备课堂展示。
运用“六字品析法”赏析语言。
1、酌词(抓关键词,如动词、表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表心情的词等)例如:“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
”这里的“极快地”写出了小猫的敏捷。
2、品句(可选取文中运用了修辞方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的句子)例如:“三妹常常的……又扑过去抢。
”此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详细写了三妹逗小猫的过程,突出了小猫的顽皮可爱,也写出了三妹对小猫的喜爱。
3、析法(抓住文中设置伏笔、前后照应、对比、反衬等写作手法来分析)例如:“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此处设置伏笔,为下文养第三只猫做铺垫。
四、深入解读朗读30-34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猫》导学案1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第17课《猫》导学案1、制作“背景”卡片,形式不限。
温馨提示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他深受“五四"精神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2、作者简介:现代作家、学者。
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1925年和叶圣陶、胡愈之合编《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暴行。
1927年“ 四·一二” 政变后,被迫旅居英、法、日等国。
1929年初回国,一度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后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长.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 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出示检测学案。
适时做必要的点拨纠错.出示有关猫的图片.感受到生命是多么美好、可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猫》,共同感受生命的另一层面-—生命的艰难、生命的不屈与生命的代价。
(板书课题)一、初步感知课出示学习目标,明住重点字词,情节完初步感知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
对子复述练习。
组间交流:边看图片边复述课文。
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出示评价要求:①是否抓住重点字词,情节是否完整。
②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形象,有感情.展示一组斑羚飞渡全过程的图片.师小结课文情节:陷入绝境,凶多吉少;舍己为他,绝处逢生;斑羚飞渡,团结一心;走向深渊,无私奉献。
提出思考问题:本文中哪个情节最感人,为什么?倾听学生的质疑,理出研习思路。
1、说猫 :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2、说人重点研读: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3、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我”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多”,为什么?(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中心理解描写第一的句子;描写第二只猫的动词; 描写第三只猫的句子; 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7课《猫》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猫的具体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是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描绘猫的形象,以及这些描绘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猫的行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课文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其关注自然、关爱动物,并付诸实践。
举例解释: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教师可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会运用;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组织材料、展开叙述,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关爱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的观点较为分散,缺乏针对性。这说明我在引导讨论时,可能需要更加明确主题,帮助同学们聚焦问题,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阅读课文《猫》,理解文章主题及结构;
2.学习生字词:柔和、机灵、淘气、懒洋洋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掌握作者对猫的描绘,如“猫的性格古怪”、“猫喜欢玩耍”等;
5.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动物;
6.结合课文,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猫》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及关爱动物的态度;
17.《猫》(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5.通过品读探究,学会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厘清文章的结构,了解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以及作者及家人在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郑振铎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识记生字、词语。
2.品析语言,了解“我”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的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本课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编有《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古本戏曲丛刊》等。
(2)写作背景教师: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猫》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适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
七年级语文上册 17 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
17 猫1朗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完成下列表格.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了一只猫。
”3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归纳、设疑、讨论——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教(学)反思:1.zǔ chàng sǒngyǒng quǎn lǚ2. B3.略4. 三部分:第一次养猫(1-2段):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第二次养猫(3—14段):提心吊胆。
第三次养猫(15—34段):若有若无。
【整体感知】1.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活泼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结局死亡丢失死亡2.举例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
C“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一只可怜的猫。
3.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合作探究】﹙答案略﹚【拓展延伸】1.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3.格言举例 A努力完善自我! B弱小就要挨打! C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D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达标检测】1、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7课《猫》教案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次课堂上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创作灵感。
4.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了解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和关爱生命。
5.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形成关爱动物、珍惜生活的积极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课文《猫》中运用了大量形象、贴切的词语和句子,如“它俯身下去,用爪子拨弄着地上的草”,“猫的眼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等。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表达,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 课文结构与写作技巧: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谋篇,使文章具有吸引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呼应,情节的起伏等。
7.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课文《猫》,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猫》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篇通过对猫的描绘,表达作者对生活热爱的记叙文。它展示了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合理的篇章结构来表达情感。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猫》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猫》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考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思想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欣赏猫的图片。
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
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
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1)字音污涩(sè )红绫(líng)怅然(chàng)诅骂(zǔ)蜷伏(quán) 怂恿(sǒng yǒng)惩戒(chéng) 相称(chèn)郁闷(yù)(2)词义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相称:相符;相配。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惩戒:给予惩罚,使人警戒。
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跑。
潜:秘密地。
2.作者名片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
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第【1】篇〗活动目标:1、能根据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的讲述。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懂得与同伴互相谦让。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1、PPT课件。
2、每人一份讲述小。
词卡“难解难分”“满头大汗”活动过程:一、猫叫声音导入,再PPT出示两只猫。
教师:小朋友们,听一听你们看谁来了今天呀,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猫的故事。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逐幅观察,感知理解内容并讲述。
先出示两只猫,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
教师:图上画的两只猫长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高兴呢1、出示图一:教师:图上画的两只猫长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高兴呢问:白猫和和花猫在草地上玩,看到什么了它们心里想什么请个别幼儿讲一次。
2、出示图二:两只猫在干什么白猫咬着什么花猫咬着什么老鼠干什么去了请个别幼儿讲一次。
3、出示图三:两只猫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打架它们打得分也分不开,可用一个恰当的词“难解难分”来说。
(出示词卡“难解难分”帮助幼儿理解)。
鱼哪里去了4、出示图四:问:最后两只猫怎么样了(出示词卡“满头大汗”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小结:两只猫打得筋疲力尽,满头大汗,爬在地上,却惊奇的发现鱼不见了。
5、幼儿看小大声讲述。
6、教师完整讲述内容并结合取名。
三、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教师:故事里两只猫为什么没有吃到鱼它们怎么才能吃到鱼小结:对,两猫互相谦让,或两猫商量分着吃,就能吃到鱼。
讨论:平时我们做什么事情也应该不争抢、互相谦让呢播放PPT小结:小朋友平时玩玩具、看图书等都应该友好相处、互相谦让。
四、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续编的故事。
教师:回家后请小朋友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活动反思:这节课侧重语言讲述,也能丰富词汇,正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
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
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1.明确自学要求。
⑴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⑵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⑴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
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任凭无忧无虑尽职稿纸抓痒丰富多腔遭殃蹭责打折腾枝折花落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
⑷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猫》学案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资料链接: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一、导入新课
二、字词检测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文中写了几次养猫的经历?
2、文中写“我”家养的三只猫,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及亡失时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词句来)
四、体会情感,探究主旨
1、作者为什么着重描写第三只猫?
2、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五、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第三只猫,你会对作者或是人类说些什么呢?
2、你代表作者或人类对第三只猫说些什么?
六、美文推荐《藏羚羊的跪拜》。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猫》导学案【展示课导学】【展示课导学】(课题:《猫》作者:)·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感情把握中心。
定向导学·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提升自学指导程序、要求、时间成果记录、知识生成、互动程序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方案、建议、时间规律总结整体感知把握结构内容: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学法: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本一遍,初步感知内容并画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认准字形,读准字音;2、再跳读文章,看看文章写到了几只猫,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提示: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这些方面,如外形、性情等等,也可以设计表格在笔记里呈现。
3、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理顺文章脉络。
(预时10分钟)1、我积累的字词:2、整体把握内容:文章一共写了只猫,比较异同(可设计表格)3、结构梳理:4、语言赏析5、我的创写:等级评定:☆交流与分享A两人小对子:抽查疑难字词,可以当堂批改;交流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并理顺思路,做好疑难记号。
(预时4分钟)挑战与冲刺B.四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循环探讨交流以下任务:1对经典语句的赏析。
可以互相补充。
2重点段落及作者感情的分析,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品读再讨论分析。
3存疑(预时5分钟)准备与预展C、八人共同体:①抽签: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②预展:课研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派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预时7分钟)展示主题一:你方唱罢我登台要求:1、以合适的形式板书几只猫的不同特点和文章结构。
2、以新颖方式展示课文主要内容。
展示主题二:最美词句大汇展建议:可以模仿“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节目,找出美词佳句进行赏析。
展示主题三:物是“猫”非忆难忘要求:以新颖并合适的形式再现最难忘那只猫的经历,表达回忆后的想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17猫教案新人教版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修辞手法,掌握文章分析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课后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动物为题材进行创作。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和动物保护主题的视频,供学生课后观看。
-学生用书《猫》
2.软件资源:
-课文《猫》的电子版
-课文相关图片、插图
-修辞手法解析PPT
-阅读理解练习题
3.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课堂互动平台(如学习通、雨课堂等)
4.信息化资源:
-电子白板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群等)
-在线问卷调查工具(用于收集学生反馈)
5.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如“作者为什么喜欢猫?”“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和文章背景。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设计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猫》一文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感知和鉴赏能力。
2.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成语、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文化理解: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提升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小组合作学习
XX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17猫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
XX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17猫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五单元7 猫【导学目标】.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考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思想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欣赏猫的图片。
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
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
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生难字词字音污涩红绫怅然诅骂蜷伏怂恿惩戒相称郁闷词义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相称:相符;相配。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惩戒:给予惩罚,使人警戒。
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跑。
潜:秘密地。
2.作者名片郑振铎,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
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3.背景链接《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猫导学案3 新人教版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 家中的地位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4、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5、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 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1 )速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圈出表现作者 心情的词语。
(2)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3)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通过文章,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达标检测
《配套练习册》同步阅读。
学习小结
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地叙述,表达了“我”对第三只 猫的内疚、痛苦,表现了“我”认真吸取教训,勇于自责的精 神。由作者 养猫的经历中,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收获?
作业布置
1、积累拓展四、五。
2 、练习册习题。
课后
反思
1、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法
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并领会深刻的内涵。
知识
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 关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备课 组补充
学习流程
复习导入
学生比赛默读课文。
任务导学
课文赏析
1、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作者养猫的快乐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 文,每人找出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养 猫之乐的句子。
(明确:“我坐在藤椅上看 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2、齐读学生找出的句子,问:这个句子中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让你最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养猫之乐?
第17课《猫》学案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 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5. 课文中第三只猫不好看,命运也十分凄惨。请阅读选文,直接摘 录或者概括相关内容,完成第三只猫的动物卡片。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已有68年历史的广交会,将进一步发挥贸易的桥梁、友谊的纽带,
不断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友谊的纽带”后加上“的作 用”) B.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就一次又一次闪耀世界,这源于创新对我们日复 一日地坚持。(“创新”与“我们”互换位置) C. 在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 处等方面,太极拳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实现”改为“推动”) D.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 的自主学习能力。(删去“看能否”)
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 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 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 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 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8)我也chàng rán( 怅然 )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 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9)冬天的早晨,门口quán fú( 蜷伏 )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 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10)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fú róng niǎo( 芙蓉鸟 )来,挂在廊 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dīng zhǔ( 叮嘱 )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 笼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 17课《猫》导学案 新人教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猫【导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对我的影响。
2.品味语言,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4.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语言,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蜷.( ) 伏惩.戒()污涩.( ) 怂恿..怅.然()相称.( ) 忧郁.( ) 虐.()待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①妄下断语:②畏罪潜逃:③提心吊胆:3.本文作者,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合作探究】5. 三只猫,用墨一致吗?作者着重写了哪一只猫?前两只猫可不可以删除?6.养猫,有欢乐有悲伤。
你能读出这种快乐或悲伤吗?(小组内先交流:读一读,表现我心情的语句。
说一说,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同学评一评,读出了这种情感了吗?应该如何读?然后全班交流。
先看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呢?谁先读?读后师生评议。
)【拓展延伸】7.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两只猫(选段)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
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
它全身长着灰褐色的毛,还均匀地夹着白色斑纹。
它翘着棉条似的尾巴,真惹人喜爱!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猫,我可不喜欢它。
喏,一张尖尖的脸,大嘴巴旁边有一撮黑歪毛。
除了一双和小花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让人看得上眼。
它的心情非常古怪,每天早上躲在墙角洞口东张西望,不知道搞啥名堂。
一次,我想摸它,反被它咬一口。
从此,我恨透了它,见到它就打。
可这家伙特别机.灵.,老远见到我就一缩尾巴逃得无影无踪,真气人。
我越讨厌邻居家的猫,就越喜欢小花,常常省下好吃的东西喂它。
我爸爸叫我别惯坏了它,要不然,它长大了连老鼠都不会捉。
我嘴上不吭气,心里却说,哪能呢,小花从小就这样伶俐..,长大了准是捉鼠能手。
第17课《猫》导学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7)猫【基础知识】1.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写作背景:《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3.文体知识:记叙文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4.重难字词懒惰.( du ò ) 怂恿..( s ǒng y ǒng ) 怅.然( chàng ) 蜷.伏( quán ) 叮嘱.( zh ǔ ) 惩.戒( chéng ) 虐.待( nüè ) 潜.逃( qián ) 污涩.( sè ) 凝.望( níng )红绫.( l íng ) 屋脊.( j ǐ ) 5.词语解释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蜷伏:弯曲着身体卧着。
悲楚:悲哀痛苦。
惩戒:惩罚以示警戒。
妄下断语:乱说断定的话。
逞能:争强好胜不量力而行。
恍惚:不清楚、不分明,多形容记忆、听觉、视觉。
一尘不染:形容东西的洁净和行为的清白。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秩序井然: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
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知识小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对称(chèng)忧郁(yù)捉捕(bǔ)B.红绫(líng)诅骂(zǔ)虐待(nüè)C.怅然(cháng)一缕(lǚ)消耗(hào)D.怂恿(sǒng)咕噜(gū)叮嘱(shǔ)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隔壁懒惰隐约妄下断语B.讨厌安慰安祥若有若无C.冤枉偶然挣扎提心掉胆D.愤恨辨护惩戒畏罪潜逃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学习重点】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
【自主预习案】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诅骂()怅然()怂恿()()蜷伏()一缕()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3、本文选自(__ ),作者(__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
4、快速阅读,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部分,找出每部分的起止段落,并写出段落大意。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
课前30秒视频(漂亮、可爱的猫)欣赏,触发学生爱的情感。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从郑振铎的小说《猫》中,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养猫诚然有乐,可是悲从何来呢?
二、理解感知。
1学生朗读,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只猫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我看到了一只猫。
”
3“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归纳,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结构:设疑、讨论——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4小结、板块过渡:
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几只各不相同而活现的猫跃然纸上。
“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就是思想感情的宣泻”,本文在朴实的笔墨和平静的叙事中其实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三、品味
1学生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我”的感情。
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我体味到。
”
师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3重点品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1)指名读。
(2)朗读指导:为了读出“我”的难过、后悔、自责之情,本段的朗读在语速语调上要有讲究;语速由舒缓而稍微加快,语调由低沉到略有升高。
(3)学生齐读。
(4)品味语言。
A“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
B我根据什么迹象断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鸟?
C“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我”的证据确凿吗?
D可怜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E谁是咬死“我”的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4小结、板块过渡。
一种丰富的情感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无声无形地流淌着,不断积淀,直至喷发。
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你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一定有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
四、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我想说:。
”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五、升华
课堂结语: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
(播放美丽可爱的猫的视频)请欣赏这些可爱而又可怜的猫,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六、达标检测,
【拓展检测案】
1、作者写了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来历特点(外型、性情)猫的归宿对猫的情感变化蕴涵思想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2、作者主要写哪只猫,为什么?又为何不直接写而一开始写了第1、2只猫?
3、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3只流浪猫。
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
4、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五、文章的结局又有什么特点?
六、请分别摘录描写第1、2、3只猫的语句各一句,并作分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②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七、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八、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1、2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
九、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
”中加点的“似乎、好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十、你学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
附答案:
【自主预习案】
1.zǔ chàng sǒngyǒng quǎn lǚ
2. B
3.略
4. 三部分:第一次养猫(1-2段):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第二次养猫(3—14段):提心吊胆。
第三次养猫(15—34段):若有若无。
【课内探究案】
理解感知1.
第一只猫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
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活泼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死亡丢失
死亡
2.举例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
C“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一只可怜的猫。
3.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三、品味﹙答案略﹚
四.感悟
1.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3.格言举例 A努力完善自我!
B弱小就要挨打!
C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D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拓展检测案】
一、作者写了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来历特点(外型、性情)猫的归宿对猫的情感变化蕴涵思想
第一只要来可爱活泼有趣病死喜欢忧郁酸辛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二只要来可爱活泼有趣走失更喜欢担心怅然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三只收留懒惰,不活泼受冤死不喜欢憎恨后悔不能臆断
二、第3只猫,揭示文章中心,写第1\2只猫是为了突出第3只猫,与它对比.
三、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四、开门见山,照应结尾,奠定基调。
五、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六、略
七、1、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
2、因主观臆断至猫死掉,而内心后悔内疚。
3、因为是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4、比喻,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八、因为以“毛凝望鸟笼”为依据,责怪刘嫂会多一点,而稍微责怪猫,但会原谅。
九、表示猜测,因为这而判定猫吃了鸟,突出我的主观臆断。
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不能主观臆断而因根据事实来判定。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