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质编录细则
探槽地质编录细则
探槽地质编录细则2探槽编录组一般由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2—3人组成。
2.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负责地质观察、分层、布样、文字记录,要求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2.2绘图员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分工素描图及其它适合兼任的工作。
6探槽编录时,无矿岩层分层要求按矿区填图单元结合岩石组合、构造、蚀变等进行,发生显著变化的地质体、不同岩石类型和较大构造均应进行单独分层。
只要在图上宽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都要进行划分,并进行文字记录和作图;复杂的矿体分层单元应小于矿区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矿区填图单元一致,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应考虑工业指标或设计的要求,对于不同矿(化、体)层、不同矿石类型、工业品级应单独分层。
7探槽素描的比例尺,一般为1:50-1:100。
但同一矿区的探槽工程素描图比例尺必须统一。
垂直比例尺应与水平比例尺一致,为使作图和检查方便,尽量将编录起点放于5毫米或1厘米方格线上。
8基线位臵宜选择在编录壁上基岩与浮土的分界线附近,但工程起、止两个端点宜布在地表,以便工程测量及照顾素描。
当探槽过长或有拐弯时,应分段设臵基点及基线。
基线长度(相邻基点之间距离)用皮尺量距。
测量基线方位角及坡度角的方法是:前、后测手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二者的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和坡角。
9探槽素描图用壁与底呈角度展开法绘制。
9.1尽量将工程的北、北东、东、南东端臵于图的右端。
9.2编录首选壁按比例缩小后绘于素描图的上方,槽底绘于图的下方,局部地段遇特殊情况,需加绘另一槽壁时,则展开投绘在槽底的下方,槽壁与槽底、槽头与槽底图的间隔不小于1厘米。
9.3若附槽底样槽素描,将其放臵于槽壁与槽底之间隔部位,并在槽底相应部位作注记。
9.4当探槽较长或坡度较陡时,可将槽壁分段沿铅垂方向作上下移动绘图,用铅直虚线表示接图位臵,槽底仍然连续素描。
2020年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参照模板可编辑
第一章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始地质编录一、目的地质剖面又称地质断面,它是指沿某一个方向,显示在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的切(断)面。
地质剖面与地表或某一平面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
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为地质剖面图。
地质剖面图按与地层产状关系分为:垂直地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为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为纵剖面图;呈水平方向展布的剖面图称为水平断面图或中断地质图。
地质剖面图按表示的内容分为地层剖面图、侵入岩剖面图、火山岩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
地质剖面图按精确程度分为实测剖面图,图切剖面图、随手剖面图等。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包括实测地质剖面和实测勘查线地质剖面。
下面着重介绍实测地质剖面,简述勘查线剖面。
㈠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剖面图是研究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产的基础资料,根据地质剖面的资料划分填图单元,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
研究与测制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实测地质剖面一般是在地质填图的初始阶段进行。
地质剖面一般是具综合性,表示各方面的地质内容,,有时由于需要,也只表示某一方面地质内容。
矿区实测勘查线剖面布设,要照顾到矿区各地段或相邻矿区,剖面线要垂直矿体走向,剖面应与勘查网度一致。
矿区勘查线剖面一般是一系列等间距、互相平行的直线,根据实际也可布置为放射状。
勘查线的地形剖面用仪器法测制,对剖面上的探矿工程(槽、井、坑、钻)位置和各种地质界线(如矿体界线、矿体顶底界线、重要断层线等)必须用仪器定位。
勘查线的端点要埋设水泥桩,水泥桩要编号,要测量座标(X、Y、Z)。
㈡实测勘查线剖面勘查线剖面主要反映矿区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界线、矿体中各种自然类型矿石和各种工艺品级矿石之间的界线,各种构造界线;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分布、产状、厚度,构造对矿体的破坏和控制等。
勘查线剖面图上还要标出探矿工程的种类、数量、位置及样品位置编号等,从而反映矿区勘查工程的控制程度、矿体圈定的合理性及各级储量的合理性。
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岩石名称
滚圆 的
未滚 圆的
粗砾 岩
粗角 砾岩
砾岩
角砾岩
细砾 岩
细角 砾岩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粉 砂岩 粘土岩
二、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
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
胶结类型,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结核与包裹体成分,大小的形态,
第三章
矿井地质观测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 11 条 矿井地质观测应该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统一。一般要求如下:
一、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薄上;记录薄应统一
编号,妥善保存。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6、 记 录 巷 道 内 的 钻 场 、 硐 室 、 临 时 水 仓 、 泵 坑 、 沉 淀 池 的 位 置 、 尺 寸 等 。 记 录 打 钻 情 况 或 其他 与 地 测 工 作 相 关 的 一 些 内容 。 ( 注 : 当 一 个 掘 进 头 需 要记 录 的 内 容 较 少 时 , 本 页 可以 记 录 其 他 掘 进头的观测情况。)
煤层掘进的巷道内,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应不小于表
4 的规
定。遇地质构造时,可适当加密观测点,以反映煤层变化的实际情况。
煤层稳定性 观测点间距
煤层观测点间距
稳定煤层 ﹥50~≤ 100
较稳定煤层 ﹥25~≤ 50
表4
不稳定煤层 ﹥ 10~≤ 25
极不稳定煤层 ≤ 10
第 15 条 煤层观测点心观测描述内容:
本。
第 13 条 为统一岩石命名和观测描述内容,特作如下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固体矿产勘查是指通过地质勘探和矿产勘探等手段,对地下的矿产资源进行调查、筛选、评估、开采、加工等环节。
而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则是指在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估、开发、管理等工作中,所需遵守的编录规范、流程、要求等细则。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所遵循的标准,是以质量为导向,以规范为基础,以工艺流程为指导,以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目的。
具体来说,该细则要求勘查队伍在进行勘查工作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资源调查原则。
勘查队伍在进行调查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矿物化特征、矿产规模等信息,以便更好地组织调查工作。
第二、作业规范原则。
勘查队伍在进行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遵守各项规定。
比如对勘查过程中产生的样品,应该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标识、分类、编号,并给予正确的测量和判别,并写好详细的实验记录。
第三、数据质量原则。
勘查队伍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与处理。
这需要细心的勘查队伍使用正确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得出最真实、有效、可靠的数据结果。
第四、勘查创新原则。
勘查队伍在进行勘查工作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勘查方法与技术,提高勘查效率和数据质量。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还要求勘查队伍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勘查。
首先是设计勘探方案,包括选择勘探点位、勘探方式等;其次是野外勘探,包括地质大地调查、样品采集、矿物鉴定等;第三是样品分析,包括物化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第四是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统计、计算、分析等。
最后是编写报告,包括地质图件、矿产储备量、资源品位等有关内容。
综上所述,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及其遵循的标准、流程、要求等,是对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一种规范、监督和管理。
它能够引导勘查队伍找准勘查方向和方法,提高勘查效率和数据质量,从而为资源合理利用和矿产产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这也需要勘查队伍充分认识勘查编录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编录意识,认真执行编录规范,从而推动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新)地质编录明细介绍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二○○六年一、钻孔布测、施工规程(一)钻孔的布测1、在地质勘探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施工顺序、施工进展情况、邻近完工钻孔的地质情况及钻探力量,分批次布测钻孔。
对即将施工的钻孔要提前3-5天通知钻探施工单位,以便平整机台及做施工前的其它准备工作。
涉及到找矿方向、远景评价及下一步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钻孔应优先安排施工,同时应照顾到搬近和施工的方便。
2、需要布设的钻孔由地质编录人员填写“钻孔布测通知书”。
其要点是明确其孔位相对于基点(或一测点)的方位、距离,经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人检查设计孔位(或坐标)设计方位及开孔倾角等无误后通知测量人员布测。
3、测量人员按布测通知书所提出的时间要求将需要布测的钻孔布测到实地并树立标志(以十字线法布设,以便校正孔位)。
4、钻孔开孔前地质人员要到现场查看钻孔孔位布测是否正确,同时测量人员要对孔位进行复测。
(二)钻孔的施工1、钻孔施工前,地质人员应根据地表资料及邻近钻孔资料编出“钻孔施工理想柱状图”以指导现场施工,并将此图交往施工单位。
(1)理想柱状图属于示意性质,可以没有比例尺的概念,但其相对深度要合理。
(2)根据设计剖面图标出矿体深度范围,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钻机施工时掌握矿芯采取率。
对可能遇见的地质及其它情况,如漏水、掉块、岩石硬度级别等地段要在图中予以提示,使施工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3)柱状图中重点是质量要求及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条件和质量要求拟定。
从地质角度来讲,钻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开孔直径、终孔直径、套管长度及换径孔深等。
一般而言,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套管长度不应小于第四系及风化基岩深度之和。
换径深度由钻机根据钻进施工过程而定,但在见矿部位不得低于75mm孔径。
(4)质量要求内容包括:钻孔方位、钻孔倾角、岩矿芯采取率(%)、钻孔弯曲度、孔深误差、简易水文观测及班报表记录等。
2、钻孔施工前由地质组填写“钻孔施工通知书”及“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并由各方签字方可生效。
钻探工程地质物探编录实施细则
钻探工程地质物探编录实施细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1:25万铀资源评价项目钻探工程地质物探编录实施细则西北地质局211地质大队2006年5月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1:25万铀资源评价项目钻探工程地质物探编录实施细则根据EJ/T 1159,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工程地质物探编录规范~以及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1:25万铀资源评价项目设计书~结合本区铀资源自身特点特制定本细则~以利于野外编录。
一、技术要求?、地质编录1、地质编录做到真实准确2、地质编录做到具有统一性? 图例采用《GB 958,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 原始记录、通知和编录表格按照EJ/T 1159,2002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工程地质物探编录规范附录A,附录P? 根据区内地层出露情况~系统采集岩矿石标本~确定颜色、色标~建立岩石定名标准和粒级划分标准及岩石颜色系列标准。
? 地层层序划分。
由于西北地质局211大队在该区从未做过地质修测及其它地质工作~因此对本区的地层单元~沉积韵律~岩性岩相~地层厚度~标志层等划分资料~应以收集该区青海油矿管理处有关钻孔和该区区域上的相关资料~特别是石地26,的资料对该区钻孔的设计以及其它指导性工作都起1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程标号:按照GB 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钻孔编录一般采用1:100比例尺~对测井发现的重要矿化段进行1:50重复检查编录3、编录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检查了解钻探进展情况~并及时编录。
原则上不允许隔日编录,地质编录与物探、水文编录应同时进行~编录的回次、进尺、岩矿芯长度应一致。
4、编录纸质应优良~图件用2H绘图铅笔和防水黑色墨水绘制~以利于保存。
?、物探编录技术要求1、采用FD,3010进行γ和γ,β照射量率功能测量~与地质编录同步进行~记录的岩,矿,芯长度及位臵与地质编录一致。
物探编录工作应在终孔测井前结束。
对测井发现的铀矿化段进行重复、检查编录。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试行)细则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试行)细则总的要求:一、岩心钻探编录是原始地质编录中探矿工程地质编录的一项重要地质编录,是搞好普查勘探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普查勘探工作的进展和地质成果的质量。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严格要求.二、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地质想象,避免主观意断。
因此,必须在现场进行,严禁将岩心远离机台现场进行编录三、对岩矿心的观察必须认真、细致、全面、准确.文字记录力求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词意明确,字体工整。
所有文、图尽量做到整洁、美观。
文、图必须吻合.四、地质编录人员应了解工作区(或矿区)的地质情况和地质工作的目的、任务及要求,并熟练地掌握本岗工作的基本功,不断地提高地质编录质量。
五、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工作应以“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原始地质编录规范”为依据,按规范要求做好工作.六、岩心钻探地质编录要随着钻探工作的进展及时进行,不得积压。
钻孔终孔后,应在限期内提出各项地质资料,资料应在100%自检后提交,数字准确、图纸整洁、美观、资料正确,不得耽误工作的进展。
现场地质编录。
七、准备工作: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机开始前半个月应向钻探部门提交“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理想柱状图);机台地盘平好后钻机安装前,应填写“探矿工程定位和机安装通知书”;钻机开钻前,应填写“探矿工程施工通知书",到开钻时,地质编录人员应到机台现场测量钻机立轴,测量后,符合设计要求,将通知书交给当班机长,立即开钻;钻孔在施工过程中,如须加深,应填写“探矿工程变更任务通知书”交给机长执行;矿带和矿化带,矿心采取率较低,达不到质量要求时,必须补采岩心,应填写“补采矿心通知书”,交给机长执行;钻孔钻进到设计孔深或超过设计孔深及不需钻到设计孔深,而达到地质设计目的时,应填写“探矿工程终止通知书".上述工作必须事先有所准备,需领齐各种表格.此外还应领取如下表格:1、钻孔地质记录表;2、钻孔质量验收报告;3、钻孔采样登记表;4、钻孔样本登记表;5、组合样品分析结果登记表;6、样品送样分析报告单;7、岩矿鉴定送样单;8、小体重测定的个种登记计算表格;9、采样签、标本签等;有些表格没有铅印的,需地质编录人员自己制作,制作时,可根据需要情况或参考有关教科书籍及有关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
固体矿产勘查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为了提高钻孔地质编录的质量,统一编录工作方法,特制定《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细则的主题内容是从钻孔地质技术设计开始到钻孔结束所提交钻探地质资料等全过程的钻探地质编录工作,包括要求、方法、内容和管理等。
本细则适用于各种地质勘查钻孔(代号:ZK),包括冲击钻孔(代号:CHK)、采样钻孔(代号:CZ)、各种深度的机械岩心钻孔和中心采样钻孔(代号:CSR),对矿区内专门的水文地质钻孔(代号:SHK)、物探、工程地质钻孔、物探化探专用钻孔等,除按各专业需要按照有关标准编录外,应尽可能地按本细则要求进行编录。
2 引用标准本细则引用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8-93)中的有关标准。
3 开钻前地质工作3.1 编制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根据设计剖面图及邻近已完成探矿工程的地质情况,绘制钻孔预想柱状图。
图上重点反映含矿层或矿化层、蚀变矿化、矿(层)体、断裂构造等主要“目的层”的预计深度,注明设计孔深、方位角、倾角等。
3.2 提出探矿技术和质量要求3.2.1 岩、矿心采取率及质量要求一般浮土、流砂层及表面覆盖物不计算采取率。
实际计算的固体岩层采取率要大于65%;矿层及其顶底板围岩3—5米的采取率要满足各类规范及设计要求。
如岩金矿矿层采取率要大于80%,在厚大矿体内,当采取率连续3—5米低于80%时,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采取率的计算,应以真正的岩、矿心为准。
原始岩、矿心可包括碎块、碎砂等,切不可将岩粉、流砂、坍塌掉块等加在岩、矿心中计算。
破碎的岩、矿心计算采取率时,不得随意拉长、缩短。
从岩心管中取出岩(矿)心必须严守钻探操作规程,在敲打岩心管时,岩心管应斜放,且离地面不应超过20cm,落下的岩心必须及时按顺序摆好,严防岩矿心次序混乱,造成资料上的错误。
岩、矿心从岩心管中取出时要保证原始状态,取出后不得颠倒和错乱位置,严禁把全管岩、矿心堆在一起而不分先后顺序。
地质编录(大全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地质编录(大全5篇)第一篇:地质编录钻孔岩矿心地质编录(一)、编录前的检查工作1、钻孔编录必须随施工在现场进行,对钻孔质量进行监督,有关情况随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认真检查班报表及各种记录、岩心的清洗整理编号及存放情况等一整套工作,要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和向本台机长或组长提出修改。
及时检查机台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测量、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超差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妥善处理。
预见矿层时要及时向机台提供“见矿通知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探质量。
2、岩(矿)心丈量后,核对各种原始和计算数据,确认各数据值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岩(矿)心描述。
对每一段岩(矿)心均应进行详细观察描述。
为了避免重复,一般按不同岩性、不同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地质记录表中。
厚大的单一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但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二)、岩(矿)心描述内容(1)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并进行照象,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
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6)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三)、样品采集随着工程进展,及时划样、采样。
要求各种样品均具有代表性。
采样小组应实地检查、现场核对岩(矿)心。
采样前应布样、填写分样牌、计算样品孔深,切忌混样及样品串号。
样品采集后,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应及时对所采样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卡。
采集样品有化学样、光谱样、物相分析样、岩矿鉴定样、小体重样等1、化学样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查明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并作为储量计算的主要依据。
固体矿产勘查浅井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
固体矿产勘查浅井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细则的主题内容是从工程布置、施工管理、地质编录、资料整理及资料提交全过程的工作方法及要求。
适用于浅井、天井、竖井、暗井、圆井等工程地质编录。
2 引用标准本细则引用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8-93)中的有关标准。
3 施工中地质工作及管理浅井工程主要用于揭露近地表的矿体和了解矿体产状,一般应布设在勘探线(或工程线)上。
普查阶段可用罗盘、皮尺布设井位,详查——勘探阶段应用仪器布设,施工深度不得超过20m。
浅井规格为1.2×1.0米的长方形。
长边垂直矿体走向(与勘探线一致)。
施工管理人员或编录人员在现场向施工单位负责人讲清工程位置、方位、规格、深度、预测见矿深度及施工技术要求(浅井四壁互相垂直,壁面平整等),介绍地层岩石简况,以便制定安全措施。
并经常到现场指导施工,了解和督促施工进度,检查施工质量,完工后及时验收。
4 地质编录工作浅井工程编录工作要随着工程进度及时分段进行编录。
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50~1:100,同一矿区采用统一比例尺。
素描图第一壁标出方位角,按逆时针方向四壁展开,并按规则的垂直壁绘制,其它三壁标出井壁方向。
第一壁的规定:南北向,东壁为第一壁;东西向,北壁为第一壁;北东向,北西壁为第一壁;北西向,北东壁为第一壁(图6-1)。
图6-1 浅井四壁展开法规定例图在素描图上能达到1mm厚度(宽度)的地质体,均要划分出来反映在图上。
矿体(脉)或重要地质现象在图上不足1mm,也应放大表示。
与成矿关系不大的地质现象可适当放宽。
残坡积层中如有矿石、矿化蚀变岩的转石应予表示。
编录之前,参加编录人员共同对各井壁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研究,达到认识统一,并大致确定各种地质现象的界线。
在井口第一壁展开角固定桩点(亦为井口坐标点),用以挂皮尺(基线)。
根据铅垂深度用直角坐标投影法,将所测得的点结合实际地质形态连线。
先从第一壁开始,然后第二、三、四壁顺序进行素描。
地质编录规程6.28(2)
3.5 观察、分层与布样 3.5.1 地质观察: 编录人员都应该认真参加地质观察。对地质现象的观察研究要认真、细致、全面、系统。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形态、大小等数据要准确,采集标本、样品的规格和数量要满足要求。 地质观察应运用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理论,观察岩石中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及其变化,确定岩石名称;观察岩石的蚀变类型、蚀变矿物及含量、蚀变程度、蚀变分带等以及与矿化的关系;观察矿(化)体厚度、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品级(目测含量)等;观察断裂、裂隙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特征及宽度、断层性质、切割矿体程度等,目的是详细划分不同的岩性层、掌握蚀变或矿化(体)赋存位置、成矿有利因素、矿体破坏情况等。
3.6 绘图 地质编录的原始图件分为素描图及非素描图两类。以其编图过程又可分为手图及清图。 3.6.1 素描图类 探槽、探井及坑道必须在现场绘制纸质工程素描图 素描图必须绘于方格米厘纸上:素描图应绘于质量符合要求的方格米厘纸上,图纸精度以方格米厘纸精度为准。 素描图应参照实际勾绘地质体形态:在选择工程素描的投影点时,要求能基本控制地质体的大致形态:呈直线形态的界线,只需在直线的两端各选一个点投影,然后连接两点即可;呈弧形线的界线,投影点选择至少三点,两端及中间弧顶一点;波浪形界线,投影点可全部选择在波峰顶上或选择在波谷底处,再用钢卷尺测出波峰至波谷距离,并参照实际形态勾绘;断层破碎带或地质透镜体,投影点的选择,要以能控制住破碎带宽度、断层面形态和透镜体的尖灭端或膨大部份为原则。并参照实际形态勾绘。
地质编录细则!讲的很详细
地质编录细则!讲的很详细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有修改)。
一、目的、布设原则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
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
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
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
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
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
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
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
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三、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1.岩心管理(1)岩(矿)心排放入箱岩(矿)心经整理后,按先后次序排好(最后取出的岩(矿)心先装,最早取出来的岩(矿)心后装),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排排放入岩心箱中。
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地质原始记录格式及编录要求2014年7月一、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二、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3 / 74 / 7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第一节一般要求第11条矿井地质观测应该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统一。
一般要求如下:一、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薄上;记录薄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字迹清晰、表达确切、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三、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四、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
第二节煤系地层观测第12条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
对于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作重点观测。
必要时,还需采取化石、煤(岩)标本和样品,进行化验和测试。
为了对比和陈列,每一个矿井应保存一套完整的煤系标本。
第13条为统一岩石命名和观测描述内容,特作如下规定:一、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见表3)。
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表3二、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类型,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结核与包裹体成分,大小的形态,与稀盐酸的反应状况等。
(新)地质编录细则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二○○六年一、钻孔布测、施工规程(一)钻孔的布测1、在地质勘探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施工顺序、施工进展情况、邻近完工钻孔的地质情况及钻探力量,分批次布测钻孔。
对即将施工的钻孔要提前3-5天通知钻探施工单位,以便平整机台及做施工前的其它准备工作。
涉及到找矿方向、远景评价及下一步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钻孔应优先安排施工,同时应照顾到搬近和施工的方便。
2、需要布设的钻孔由地质编录人员填写“钻孔布测通知书”。
其要点是明确其孔位相对于基点(或一测点)的方位、距离,经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人检查设计孔位(或坐标)设计方位及开孔倾角等无误后通知测量人员布测。
3、测量人员按布测通知书所提出的时间要求将需要布测的钻孔布测到实地并树立标志(以十字线法布设,以便校正孔位)。
4、钻孔开孔前地质人员要到现场查看钻孔孔位布测是否正确,同时测量人员要对孔位进行复测。
(二)钻孔的施工1、钻孔施工前,地质人员应根据地表资料及邻近钻孔资料编出“钻孔施工理想柱状图”以指导现场施工,并将此图交往施工单位。
(1)理想柱状图属于示意性质,可以没有比例尺的概念,但其相对深度要合理。
(2)根据设计剖面图标出矿体深度范围,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钻机施工时掌握矿芯采取率。
对可能遇见的地质及其它情况,如漏水、掉块、岩石硬度级别等地段要在图中予以提示,使施工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3)柱状图中重点是质量要求及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条件和质量要求拟定。
从地质角度来讲,钻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开孔直径、终孔直径、套管长度及换径孔深等。
一般而言,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套管长度不应小于第四系及风化基岩深度之和。
换径深度由钻机根据钻进施工过程而定,但在见矿部位不得低于75mm孔径。
(4)质量要求内容包括:钻孔方位、钻孔倾角、岩矿芯采取率(%)、钻孔弯曲度、孔深误差、简易水文观测及班报表记录等。
2、钻孔施工前由地质组填写“钻孔施工通知书”及“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并由各方签字方可生效。
浅井编录工作实施细则
浅井编录工作实施细则1.总则1.1 浅井是地质勘查工作中主要山地工程之一,是在覆盖厚度大于3米,不适宜探槽施工的前提下布置的山地工程。
是揭露地质界线、断裂构造形迹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矿产地表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
浅井编录成果是地质工作成果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提交成果的质量。
为了提高浅井工作质量,统一施工、编录工作方法,特制订《浅井编录工作实施细则》,供野外地质人员在工作时使用。
1.2 适用于暗井、天井、竖井以及大于坡度45°的斜井编录。
2.浅井地质编录工作要求2.1 地质编录前地质员要认真阅读矿区地质设计资料,研究工程周围地质情况,熟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等有关规范。
2.2 浅井长、宽、深度要满足地质观察、素描作图和采集样品要求。
长、宽一般为1.2×1.5米。
2.3 工程结束后一周内必须进行地质编录(包括样品采集)。
2.4 编录之前,浅井编录前,检查浅井施工质量,清理井壁活动浮石。
参加编录人员要对揭露的地质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研究,达到认识统一,然后进行编录。
编录结束后,撤去标尺之前,要对文、图资料进行检查,如无差错和遗漏现象,方可撤去皮尺,做到文图吻合。
2.5 浅井编录实施细则2.5.1 浅井编录时,在井口编录起始点打木桩,木桩清晰标注浅井编号,以此作为编录起始点、工程坐标测量点。
在素描图上表示该点位置和坐标。
在起始点木桩上垂直悬挂皮尺作为素描、文字描述标尺。
2.5.2 浅井编号采用“浅井”汉语拼音字头(大写)加顺序号,如“QJ1”。
浅井采样编号采用浅井编号加样品序号,如“QJ1-1”。
工程号样品序号QJ1—12.5.3 地质描述必须在实地与绘制素描图同时进行。
每个工程地质记录的第一页要首先依次写上施工目的,施工结果,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编录日期,参加人员及分工。
2.5.5 地质描述要从标尺0米起,向下依次分层,并记录在标尺上的起止距离,编层序号。
钻探编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要求
实测剖面图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剖面图、平面图及责任签等。
作图时,剖面图的西、北西、南西、南端应放置在剖面图的左边,而东、北东、南东、北端放在剖面图的右边。
剖面图自左至右总体方位应小于180°。
如果有物化探工作,其曲线图可视情况放在实测剖面图的上方或单独成图。
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直标尺、水平标尺、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岩性、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及标本、样品编号、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
如有放大素描图应在剖面上方绘制并用箭头指示位置。
方位、导线(长度以平距计)和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矿体、蚀变带、断层、采样点、探矿工程、地质产状、各地质内容编号及代号、重要地物等地质填图地质点性质指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点等。
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a)基本点: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
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
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
b)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
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路线地质:指相邻两个地质点之间的观察路线,如D1—D2表示 1号地质点到 2号地质点之间的路线。
记录内容主要是描述两点间先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
但必须: a)记录的地质现象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
b)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
c)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二○○六年一、钻孔布测、施工规程(一)钻孔的布测1、在地质勘探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施工顺序、施工进展情况、邻近完工钻孔的地质情况及钻探力量,分批次布测钻孔。
对即将施工的钻孔要提前3-5天通知钻探施工单位,以便平整机台及做施工前的其它准备工作。
涉及到找矿方向、远景评价及下一步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钻孔应优先安排施工,同时应照顾到搬近和施工的方便。
2、需要布设的钻孔由地质编录人员填写“钻孔布测通知书”。
其要点是明确其孔位相对于基点(或一测点)的方位、距离,经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人检查设计孔位(或坐标)设计方位及开孔倾角等无误后通知测量人员布测。
3、测量人员按布测通知书所提出的时间要求将需要布测的钻孔布测到实地并树立标志(以十字线法布设,以便校正孔位)。
4、钻孔开孔前地质人员要到现场查看钻孔孔位布测是否正确,同时测量人员要对孔位进行复测。
(二)钻孔的施工1、钻孔施工前,地质人员应根据地表资料及邻近钻孔资料编出“钻孔施工理想柱状图”以指导现场施工,并将此图交往施工单位。
(1)理想柱状图属于示意性质,可以没有比例尺的概念,但其相对深度要合理。
(2)根据设计剖面图标出矿体深度范围,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钻机施工时掌握矿芯采取率。
对可能遇见的地质及其它情况,如漏水、掉块、岩石硬度级别等地段要在图中予以提示,使施工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3)柱状图中重点是质量要求及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条件和质量要求拟定。
从地质角度来讲,钻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开孔直径、终孔直径、套管长度及换径孔深等。
一般而言,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套管长度不应小于第四系及风化基岩深度之和。
换径深度由钻机根据钻进施工过程而定,但在见矿部位不得低于75mm孔径。
(4)质量要求内容包括:钻孔方位、钻孔倾角、岩矿芯采取率(%)、钻孔弯曲度、孔深误差、简易水文观测及班报表记录等。
2、钻孔施工前由地质组填写“钻孔施工通知书”及“钻孔机械安装通知书”,并由各方签字方可生效。
3、平整机场或安装钻机时,应注意保护孔位标志。
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孔位。
如果由于某些客观原因需要移动孔位时,在不影响地质要求的前提下,由地质和施工单位同到实在商定,并在钻孔施工通知书上加以注明。
4、钻机安装好后,通知测量组复测孔位。
根据地形陡缓可允许安装误差如下表所示(这一点在设计中应明确)。
5、开孔前地质编录人员要到现场检查钻机立轴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开孔前由施工单位准备的岩芯箱及岩芯票,必须送达现场,不准将岩芯倒在地面。
7、倒取岩芯时,必须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要求执行,不得将岩芯管提离钻塔地面过高,以免敲落岩芯时,岩芯一齐掉下而搞乱顺序。
盛接岩芯的铁盘或相应工具要有分格,随岩芯的落下随手按上下顺序摆好。
在预计见矿部位,地质人员要在现场守护。
8、岩芯的整理(1)从钻孔中取出的岩芯,应用清水将泥浆洗干净,自上而下按顺序排列,不得颠倒,以免人为将矿体分段或合并,要及时整理装箱,不得丢失。
(2)岩芯放入岩芯箱时,应自左至右依次排列,并在最后一块放入岩芯票。
岩芯票要用铅笔填写,勿用其它笔种。
未取上岩芯的回次,也要放置岩芯票,填上钻进回次,钻进起——至深度、进尺、注明未取上岩芯或空管。
岩芯箱外侧应注明矿区(如萨尔朔克可用“萨”)、孔号、脉号、回次编号、箱号等。
(3)岩芯长度大于5cm 者,皆用红漆编号,其格式为:(1783) 回次(17))()(83本回次提取岩芯总块数岩芯自上而下的顺序号 (4)丈量岩芯时,要将岩芯合理地对接好,不得随意拉长。
松散破碎不够完整的岩芯,地质人员应重新用钢卷尺丈量,在做原始编录时,将原记录加以括号,并按重新丈量的岩芯长度加以记录。
9、孔内残留矿芯在0.2m 以上者,岩芯在0.5m 以上者或有脱落岩芯时,不得继续钻进,须专门捞取岩矿芯。
10、根据标志层或矿化现象,预示将见矿时要及时通知机台,采取提高矿芯采取率的措施。
对有选择性磨损的矿芯要保留其岩粉。
11、岩矿芯采取率过低时,或钻孔弯曲过大时,地质编录员应及时向机台提出,并向地质组及分队技术负责反映,问题严重时通知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并会同施工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钻孔施工质量。
必要时可停钻,提出解决方案。
12、机上余尺的丈量基点要统一、准确、立根一定要用钢卷尺丈量。
一般每钻进50-100米或见主要矿层前后(矿层厚度小于3米时见矿校正一次)见到重要标志层或划分地层时代的层位重要断层以及下套管前发生孔内事故和终孔后要按设计要求校正孔深。
13、钻孔弯曲度测量,正常情况下斜孔每50米,直孔每100米测量一次。
另外,换径扩孔后,下套管、导向管后、校正孔深后和终孔均要增加测斜点。
除上述外,原则上孔深校正应与钻孔测斜同步进行。
14、钻进过程中,因机械和地质上的原因需要提前终孔或继续加深时,由地质、探矿共同商定填写任务书变更通知书申述理由并提出具体要求。
15、钻孔达到设计终孔深度后(或地质要求),地质人员要及时下达终孔通知书,机台接到该通知书方能停钻。
16、终孔后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要求,按设计要求进行封孔。
并在孔口树立水泥桩做标志,写明线号、孔号,开孔及终孔日期,终孔深度等。
17、最后由测量组定测孔位坐标,经室内平差计算后正式提交地质组使用。
18、一批钻孔完工后,由地质编录员、探矿员、施工单位钻机机长、分队长、技术负责等组成钻孔验收小组。
根据各项原始记录资料、设计要求,对钻孔进行全面验收,评定质量并填写验收报告书。
(三)钻孔质量要求钻孔质量一般按钻探六项指标进行评定。
1、机械岩芯钻探一般钻孔采取率不得低于65%,矿层及顶底板各3-5米,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75%。
目标矿种勘查规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厚度大矿体(矿化体)中连续5米采取率低于80%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对采取率的要求,,在写入设计中应参照有关目标矿种规范,经批准后执行。
2、钻孔最大的允许弯曲度(1)钻孔天顶角的最大允许弯曲度直孔每100米小于2°,斜孔每100米小于3º,可随钻孔加深累积计算。
(2)钻孔方位角的最大允许弯曲度应根据钻孔深浅和矿床类型等情况具体而定,一般不超过勘探网的⅓~¼。
3、孔深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一(1‰)。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原始班报表可不必修改。
超出者需重新丈量2-3次,确系误差应按其平均值或误差最小的一次记入钻进深度。
4、简易水文观测一般由钻探施工单位(钻机)负责进行。
每班观测1-2次。
水文观测孔口基准要一致。
具体观测项目按设计执行并写入钻孔施工理想柱状图表中。
5、钻探原始班报表应真实反映生产情况,做到及时、准确、详细和整洁。
地质编录员在对原始班报表全部检查完毕后,才可进行有关内容的摘抄和编录工作。
6、终孔后机台应根据地质设计和封孔通知书要求进行封孔。
一般见矿但未见含水层、含水构造以及孔位低于侵蚀基准面以下者,只封基岩风化段以上部分(包括孔口)。
对见到含矿层或含水层、含水构造层的顶底板各5米范围内,须用400号以上水泥封闭。
如矿层不厚或矿层与矿层、含矿层与含水层相距较近时,可一并封闭,也可根据孔壁情况或地质需要封全孔或半孔。
上述六项指标,应根据不同的矿种及工作程度参照不同的规范在设计中予以明确。
前述有关钻孔布测、施工及质量要求等项,涉及到不同工种或不同单位,但是作为地质编录员应对上述各项有所了解,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原始地质编录,是通过地质观察、取样分析、试验鉴定和其他观测,以及通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化探等工作,直接取得有关图件,数据和文字记录等原始资料的过程,称原始地质编录。
它为研究工作地区的地质和矿产规律,编写地质报告,正确评价矿床,合理进行开采等,提供第一性的资料。
(一)岩(矿)芯检查首先检查岩芯的放置顺序有无明显颠到及混乱。
用钢卷尺对岩芯长度进行丈量,查看有无拉长现象,并检查岩芯块数及编号是否正确。
检查岩芯票上的数据与钻探班报表是否一致。
(二)班报表检查查对班报表各项数据无误之后,抄录回次进尺“起一至”及“合计”米数,岩芯长度等项。
当某一回次“合计”米数及“岩芯长度”米数中有一部分属于另一部分分层时,需将该项数字加括号,并加一换算另行列出,所有数据定要书写无误。
(三)分层按回次仔细观察岩芯进行分层。
其要求是:凡大于30cm的不同岩性、矿化、蚀变及大于20cm的石英脉均应分出。
不足分层长度的地质体应在原始记录中记录其岩芯回次号及孔深,并做相应描述。
同时注意量取岩芯中轴与岩层层面的夹角(相遇角),以便将来计算钻孔中岩层厚度。
对斜孔而言,在钻孔垂直于构造线方向时,岩层的真倾角=岩芯上测定的倾角+(90°-钻孔倾角)。
在分层处应用油漆做标记,并将分层牌放置于分层标记处。
分层牌中应注明勘探线号、孔号、分层深度、岩层进尺、岩芯长度、采取率等项。
(四)岩矿芯分层描述对其划分的岩矿层要仔细观察,描述尽可能详细,要求如下:1、岩芯描述一般按分层顺序进行描述,岩性单一则分段描述,描述顺序及格式:分层顺序号、分层岩石名称(也可在其后加一括号注上岩石代码),描述时前为基本描述,后为详细描述,内容及顺序如下:岩石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目测含量、粒度、单矿物特点(如颜色、自形程度、粒度变化、含量),矿物共生特点、蚀变类型、强度、片理及节理发育程度。
有无断层现象(滑动镜面、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糜棱岩、劈理、揉皱及拖拽现象等),次生细脉充填、穿插关系。
岩层或岩相之间接触关系、构造产状、层面与岩芯轴的夹角。
2、矿芯描述分层顺序号、矿石类型名称(也可加括号注明矿石类型代码),内容如下:颜色、结构、构造、矿物粒度、自形程度、聚集特点、分布是否均匀,含量、有无压碎、拉长及定向排列现象,流动构造,肉眼可辨的脉石成分,伴生有益矿物(颜色、粒度、含量、共生特点、分布等)。
夹石的特征、厚度,与矿石接触界线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矿石之间关系、矿体与顶底板岩石间接触关系(截然清楚、渐变过渡、规则的直线或弯曲复杂的曲线形接触等),标志层与岩芯轴之夹角。
3、文字描述字迹要清晰,禁止使用尚未通用的简体字。
描述中所使用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一律用拉丁字母的小手写体:m、cm、mm。
矿物粒度及含量变化于一定范围,写出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如3-7mm、5-25%等,在一定数量值上下波动的,在数字后上“±”号表示。
产状数值如标志面与岩芯轴夹角可写成15º的形式。
4、观察描述过程中所采集的手标本、光薄片应在钻孔地质记录表上注明采取的岩矿石名称、样号、回次、岩芯编号及相当深度。
矿体内标本的采集应在基本分析采取之后进行,以免影响样品的品位。
分层时要注意不要在两回次中分层,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