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第章农村发展研究框架
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为了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通过合作、联合、互助等方式,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整体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1. 多元化经营。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经营形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农村旅游、乡村电商、农村金融等多种业态,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以多种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模式。
2. 规模化经营。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向规模化经营发展,以成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方式,通过资源整合和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 生态农业发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注重保护农村环境和传统农业文化,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村生态经济和农产品的绿色优质化。
4. 农民参与经济的主体地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从根本上实现了农民参与经济的主体地位,通过推行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让农民成为经济共享的受益者,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对合作社的税收减免、贷款扶持、技术培训等措施,推动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不断壮大,多种形式的合作社不断涌现,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了增收途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脱贫攻坚。
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资本、技术的引入。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规划书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规划书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4)第2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4)2.1 产业融合的概念与分类 (4)2.2 乡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点 (5)2.3 乡村产业融合的理论依据 (5)第3章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3.1 乡村产业发展概况 (6)3.1.1 农业产业发展 (6)3.1.2 乡村二、三产业发展 (6)3.2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6)3.2.1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6)3.2.2 农村电商发展 (6)3.2.3 乡村旅游发展 (6)3.3 存在问题与挑战 (6)3.3.1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6)3.3.2 农业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7)3.3.3 乡村人才流失严重 (7)3.3.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7)3.3.5 政策支持不足 (7)3.3.6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 (7)第4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目标与战略 (7)4.1 发展目标 (7)4.1.1 产业升级目标 (7)4.1.2 经济增长目标 (7)4.1.3 乡村就业目标 (7)4.1.4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7)4.2 发展战略 (7)4.2.1 创新驱动战略 (8)4.2.2 产业融合战略 (8)4.2.3 区域协同战略 (8)4.2.4 品牌引领战略 (8)4.3 发展路径 (8)4.3.1 农业产业链拓展路径 (8)4.3.2 产业融合创新路径 (8)4.3.3 产业园区建设路径 (8)4.3.4 农村电商发展路径 (8)4.3.5 人才培养与引进路径 (8)4.3.6 生态环境保护路径 (8)第5章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8)5.1 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意义 (8)5.1.1 提升农业产业链水平 (9)5.1.2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9)5.1.3 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9)5.2 融合模式与发展方向 (9)5.2.1 融合模式 (9)5.2.2 发展方向 (9)5.3 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9)5.3.1 优化农业产业链布局 (10)5.3.2 加强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 (10)5.3.3 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10)5.3.4 创新产业链组织模式 (10)5.3.5 强化产业链政策支持 (10)第6章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10)6.1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10)6.1.1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背景 (10)6.1.2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10)6.2 融合模式与创新实践 (10)6.2.1 农业旅游模式 (10)6.2.2 创新实践 (11)6.3 政策支持与市场拓展 (11)6.3.1 政策支持 (11)6.3.2 市场拓展 (11)第7章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11)7.1 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涵 (11)7.1.1 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 (11)7.1.2 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12)7.1.3 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12)7.2 融合模式与案例分析 (12)7.2.1 融合模式 (12)7.2.2 案例分析 (12)7.3 产业培育与品牌塑造 (12)7.3.1 产业培育 (13)7.3.2 品牌塑造 (13)8.1 农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13)8.1.1 机遇 (13)8.1.2 挑战 (13)8.2 融合模式与技术创新 (13)8.2.1 融合模式 (13)8.2.2 技术创新 (13)8.3 电商平台建设与推广 (13)8.3.1 电商平台建设 (13)8.3.2 电商平台推广 (14)第9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14)9.1 政策体系构建 (14)9.1.1 政策目标 (14)9.1.2 政策原则 (14)9.1.3 政策框架 (14)9.2 政策工具选择与实施 (14)9.2.1 财政支持 (14)9.2.2 金融支持 (14)9.2.3 科技创新 (15)9.2.4 人才培养 (15)9.2.5 土地政策 (15)9.2.6 市场开拓 (15)9.2.7 国际合作 (15)9.3 政策效果评估与调整 (15)9.3.1 建立政策效果评估机制 (15)9.3.2 调整政策措施 (15)9.3.3 完善政策体系 (15)第10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案例与启示 (16)10.1 国内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16)10.1.1 国内案例 (16)10.1.2 国外案例 (16)10.2 成功经验与启示 (16)10.2.1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 (16)10.2.2 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 (16)10.2.3 深化产业融合,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 (16)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3.1 产业融合模式不断创新 (17)10.3.2 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17)10.3.3 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17)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第一章:农业政策概述 (2)1.1 农业政策发展历程 (3)1.2 农业政策体系构成 (3)第二章: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4)2.1 农业政策制定流程 (4)2.1.1 问题识别与政策需求分析 (4)2.1.2 政策目标设定 (4)2.1.3 政策方案设计 (4)2.1.4 政策论证与评估 (4)2.1.5 政策决策与发布 (4)2.2 农业政策实施机制 (4)2.2.1 政策宣传与培训 (4)2.2.2 政策执行与监督 (4)2.2.3 政策调整与完善 (5)2.2.4 政策评估与反馈 (5)2.3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5)2.3.1 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构建 (5)2.3.2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方法选择 (5)2.3.3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5)2.3.4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撰写与发布 (5)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5)3.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5)3.2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内容 (6)3.3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效应 (6)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7)4.1 科技创新政策背景 (7)4.2 科技创新政策内容 (7)4.3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 (7)第五章: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8)5.1 绿色发展政策背景 (8)5.2 绿色发展政策内容 (8)5.3 绿色发展政策实施效果 (8)第六章: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9)6.1 支持保护政策背景 (9)6.2 支持保护政策内容 (9)6.2.1 财政支持政策 (9)6.2.2 农业科技政策 (9)6.2.3 农业产业政策 (9)6.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9)6.2.5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9)6.3 支持保护政策效应 (10)6.3.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0)6.3.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0)6.3.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0)6.3.4 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 (10)6.3.5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0)第七章:农业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 (10)7.1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背景 (10)7.2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内容 (10)7.2.1 国际合作政策 (10)7.2.2 贸易政策 (11)7.3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影响 (11)7.3.1 经济效益 (11)7.3.2 社会效益 (11)7.3.3 环境效益 (11)第八章:农业产业扶贫政策 (11)8.1 产业扶贫政策背景 (12)8.2 产业扶贫政策内容 (12)8.2.1 政策目标 (12)8.2.2 政策措施 (12)8.3 产业扶贫政策效果 (12)8.3.1 经济效益 (12)8.3.2 社会效益 (12)8.3.3 生态效益 (13)第九章:农业政策咨询方法与技巧 (13)9.1 政策咨询方法 (13)9.1.1 文献研究法 (13)9.1.2 实证研究法 (13)9.1.3 比较研究法 (13)9.1.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法 (13)9.2 政策咨询技巧 (13)9.2.1 倾听与沟通技巧 (13)9.2.2 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13)9.2.3 创新思维与前瞻性 (14)9.2.4 协作与团队精神 (14)9.3 政策咨询案例分析 (14)第十章:农业政策研究前沿与展望 (14)10.1 农业政策研究前沿 (14)10.2 农业政策发展趋势 (15)10.3 农业政策研究展望 (15)第一章:农业政策概述1.1 农业政策发展历程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其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考试 题目
第十一章1.农村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农村地域内,占据支配地位的人与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
2.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户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等各个子系统3.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价值转换4.能值分析特点与优势(简答)第十章1.六大参与式研究方法A.展示法:绘简图与讨论、列表、表演、墙画与招贴画、历史连环画、不连贯故事、历史连环画、拼贴版、示意地图、航空摄影图片和模板地图等B.分析法a.(SWOT分析法)(针对项目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限制条件threats的分析)b.问题树分析法(用框图的形式来直接明了的表现各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C.排序法D.记录法F.图示法(社区地图、社区剖面图、历史演变图、机构关系图、季节历和活动图)G.研讨会议法第九章1.参与性研究和工作时间的原则(论述你不是我的过去,我不是你的未来)a.拥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态度和行为b.善于自我批评c.注重灵活的学习过程d.强调信息和利益的分享f.寻求多样化、尊重差异性g.注重协助h.进行交叉检验参与性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建立“伙伴”关系,特定社区有特定的原则;尊重乡土知识,群众技术和执行者的主人翁地位,重视项目过程而不仅是结果。
参与性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发展的焦点是人的发展,只有人的发展在项目过程中得到强化,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2.参与性农村发展项目就是以农村社区成员为主体,在外界的技术、信息、政策以及服务和支持下制定社区自身发展计划的过程。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发展研究_唐山_秦皇岛乡村个案分析_甄峰
图 1 研究区域样本分布 Fig.1 Sampledistributioninresearcharea
取深入农户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 , 深入调研有关小 城镇发展 、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现状 和问题 , 填写 《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基 本情况调查表 》 10 份 , 《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人 居环境村民意愿调查表 》100份 , 共获得有效问卷 90份 。
唐山市
丰润 丰南 迁西
韩城 丰南 西葛 兴城
河西村 兰高庄
桥东新村 西尖坨村 小黑汀
483 2731 400 1410 320 1029 667 2408 112 348
整个乡镇域经济的核心所在 , 而且由于人口较为集 中并形成一定规模 , 非农化程度明 显高于乡村地 区。
4 66 地 理 科 学 28卷
区域指向 、空间指向的对于不同区域 ———乡村空间 经验的内生外生条件 用户化的政策 是需要的 [ 6] 。
TScarlettEpstein, DavidJezeph从移民潮 、乡村生
活 城市 化 方 面 分 析 考 虑 建 立 城 乡 合 作 发展 政 策[ 7] 。 JonathanMurdoch应用政治经济学 、角色网
工业 农业 +工业
农业 农业
半年以上外出
务工人员数量 500 10 14 20 200 无 无 260 300 60
2006年 , 中国政府已经降低了部分农业税 , 这 鼓励了农业种植的发展 。对交通区位和特色资源 的充分利用与挖掘 , 促进了乡村农业经济的快速发 展 。如抚宁县抚宁镇三里杨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城 郊村 , 它充分利用了地势平坦 、水源供应充足的优 势 , 已经形成了劳务输出 、运输 、商业 、种植及养殖 的发展格局 。如今 , 正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 温室大棚 , 从而促进了村民发展蔬菜 、瓜果的积极 性 , 进而农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 三里 杨庄村该村人口规模较大 , 但人均收入水平也处于 10个村的前列 , 达到 4 500元 。后七里庄村毗邻海 滨 , 土地资源丰富 , 气候条件适合特色养殖 , 以及水 稻种植 。该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养殖貉子和狐狸 和种植水稻 。貉子每只成本价 120元 , 市场销售价 格为 400元 , 毛利每只 280元 /年 , 不少养殖户正在 计划进 行 扩产 。 孙 田各 庄被 誉 为 “卢 龙 第一 强 村 ”, 也是 2005年全国生态文明村 , 已形成了以畜 禽养殖 、设施农业和运输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 村民 年人均收入达 5 000元 。 依靠临近城市或者有着丰富的或者独具特色 的自然资源优势 , 乡村非农经济发展迅速 。如丰南
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新的时间背景下新形势和新挑战。
对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当下农村经济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将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通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1.2 研究意义的内容如下:一、指导农村经济发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发展规律和问题,可以为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动农村社会稳定。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研究其发展可以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四、推动农村环境改善。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促进农村城乡融合发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民生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 正文2.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与特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在农村地区由农民自愿组织成的经济组织形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集体所有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集体所有制为基本形式,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生产资料,并由成员共同决策和管理。
2. 民主管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调民主管理,农民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和发展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3. 自主经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自主经营性质,经济组织有权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且更 重要 的是 它可以提 升发展对象 的 自主性 、 积极性 和 自信心 , 启动 建立社 区及 脆 弱群 体 对发 展 的拥 有 意识 。 但是 由于该课 程 开设 时间较 短 , 缺乏 可 以借 鉴 的教 学 方式 和方 法 , 且 承担 讲 授该课 程 的教 师普 遍 感 到 压 力很 大, 对如何 让学 生更 好地 掌握该课 程知识存 在一些 困惑 。针 对这些 问题 展开探讨 , 以便 为农村 区域 发展专 业 的 继承 发展 , 提供实践 经验 和理论依据 。
另外 一种情景 教学 的方式就 是有针对 性地选择 与教学 内容有关 的电影或 电视片段 , 它剪辑 下来 , 将 结合教 学 内容让学 生观看 , 然后组 织学 生进行讨论 , 同样 可 以收 到很好 的教 学效 果 。在 采用 这 种方 法 的时 候 , 师特 教
别要 注意讨论 环节 的把握 。例如对 讨论 、 论 中涉 及的一些 结论性 的问题 , 辩 教师 要做 出准确 而定 性 的阐释 ; 而
《 村 发 展研 究 方 法 》 程教 学方 法 改 革实 践 农 课
张 雯 , 文 娟 , 立 白 许 侯
( 阳农 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阳 1O6 ) 沈 沈 l 1 l
摘 要 : 据 《 村 发展 研 究 方法 》 程 性 质 及 教 学 内 容 的 需 要 , 对 其 教 学 方 法 进 行 了初 步 探 讨 和改 革 。 几 年 来 的 教 学 实 践 表 根 农 课 针 明 , 景 式 教学 、 与 式教 学 作 为 主 要 教学 手段 存 在 着 明 显的 优 越 性 , 情 参 同时 在此 课 程 的 教 学 中应 注 重 渗 透 创 新 思 维 的理 念 。 关 键 词 : 景 教 学 ; 与式 教 学 ; 新 能 力 ; 学 方 法 改革 情 参 创 教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复习.doc
通过对假设的验证以促进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
7、 研究假设提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2)(3)(4)(5)(6) 1、农村发展研究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关于农村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 农村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广义农村发展研究从全球背景上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
狭义的农村发展研究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它分析这些国家落后的原因、发展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并提出综合发 展的战略方案和政策建议。
2、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概念农村发展研究方法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吸取了科学研究方法(包括日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人们在长期的农村发展研究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套认识和研究农村社会的方 法体系。
3、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特特征%1 、经验性②、理论性③、规范性④、多样性4、 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方式包括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两神类型。
5、 课题选择的原则:①需要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科学性原则④创新性原则6、 什么是研究假设?发展研究中研究假设有什么作用?研究假设乂称研究假说,是在研究问题之初对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做出尝试性并有待检验的说明或解释,或对研 究事物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作用的推测性判断和设想。
作用:(1)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设计与(调查或实验)研究指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2) 研究是在研究假设的引导下进行的,对开展研究工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3) 假设是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将理性与感性、抽象层次与经验层次、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以真实一时靠的事实或正确的理论为依据 表述应尽可能确切、清晰和具体 必须是可以检验的 对于研究调查,研究假设的提出者须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应注意研究假设的系统层次性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提出研究假设要注意集思广益8、 误差的种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9、 根据抽样时是否遵守随机原则,可将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社会学视角下的农村发展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农村发展研究近几年来,农村发展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农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重要载体,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全国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农村发展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既要发掘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要探寻可能的助推因素和推进路径。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源环境、科技教育、文化信仰、社会制度、经济产业等多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与土地、市场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农村发展进程。
因此,社会学探讨农村发展问题就包括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对农村发展的作用,探究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撑。
社会关系的影响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复杂,其社会关系因地制宜,存在差异性。
各地农村的社会关系包括社会组织、家庭、阶层、合作等方面,这些关系直接影响着农村发展,例如农村组织形成和运作对农业生产的保障和指导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农场的集中优势和多样发展模式在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农民个体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其对政策、市场、社会结构的反应方式。
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看,农村社会的自治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推动农村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方面,农村社会组织日益活跃和多元,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数字农业等涌现,成为农村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另一方面,农村自治发展也得到加强,自愿合作和自发组织的愿景日渐清晰,基层自治能力不断增强。
家庭关系的影响站在家庭关系的角度来看,家庭内部组织形式、家庭劳动分工、地理位置等因素,都对农村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家庭是生产、生活和文化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发展和变迁影响着农村群体的态度和行为。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利益和家庭利益是相互作用的。
农村发展研究法
一、名词解释:1、广义的发展研究:探索整个宇宙和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全球角度上阐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现状和未来。
2、狭义的发展研究:是针对相对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问题的研究。
3、赋权与逆向学习赋权:将社区发展的决策权交还给农民,由农民来决定发展的进程、资源的分配等。
逆向学习:这种方法提倡直接向农民学习,就地面对面的学习农民的乡土知识、乡土技术和对农村社会的认识。
4、性别敏感:始终将妇女作为重要的支持对象,强调每一过程都要有妇女参与。
5、贫困优先:新增的资源,优先向农村倾斜,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家庭倾斜。
6、监测与参与式监测、监测:监测是一种手段,是观测项目活动,根据已有的计划实施并且合理利用资源的过程。
参与式监测:是指项目的使用者(或受益者或目标群体)参与测量、记录、收集、加工和交流信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或机构作出决策。
7、评价与参与式评价评价:是通过监测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分析。
参与式评价:指在项目评价的过程中由项目收益者评价。
8、单级决策与多级决策单极决策:如果在决策树的根部只有一个决策点,称之为单级决策,是比较简单的决策。
多级决策:如果一棵决策树不仅在根部有决策点,而且在树中部也有决策点,则称为多级决策,是比较复杂的决策。
9、主观决策点与客观策略点主观决策点:在决策点上,群众根据问题树梢部算过来的各策略枝的收益的大小选择最佳的一种策略。
把这种决策点称为主观决策点。
客观策略点:在策略点上出现的状态是随机的,不是决策人能选择的。
10、历史演变图与季节令历史演变图:是将社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主要变化及事件经过资料收集和归纳整理后用图表简明地表达出来。
季节令:是以列表的形式反映一个村庄的各种生产活动(如农业、林业、副业、畜牧业等)及其具体农事内容在12个月中随季节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类型。
二、简答题:1、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实际上关于摆脱依附理论,它是60年代中期崛起的,由一些关注拉美国家发展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的。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发展概论》学习重点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情况说明《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专业的新开课程,是一门选修课。
课程概况课程性质:《农村发展概论》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面向具有高中(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开设。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学分为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立足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综合等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农村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授。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农村发展理论的知识框架,较为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国际经验相衔接,以推进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融合。
为学生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前修课在进行《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
完成《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技术使用》等前修课的学习,为学好《农村发展概论》打下基础。
2.学习层次要求各章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是指应在熟记的基础上,对该知识点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一定程度运用;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熟记,并有所理解;了解是指对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清楚知道。
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包括文字、录像、IP等教学媒体。
在多种媒体教材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视频)教材、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文字教材为主媒体,融各章导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提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录像(视频)教材根据课程的特点,为重点讲授型。
引导学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自学、看录像(视频)、看IP课件、参加网上和教学点辅导、小组学习等。
三农问题调查研究方法与操作指南
三农问题调查研究方法与操作指南第1章引言 (3)1.1 三农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论 (3)第2章文献综述 (4)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1.1 国内研究现状 (4)2.1.2 国外研究现状 (4)2.2 研究趋势与启示 (4)2.2.1 研究趋势 (4)2.2.2 研究启示 (5)第3章研究设计 (5)3.1 研究问题与假设 (5)3.1.1 研究问题 (5)3.1.2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框架与变量选择 (6)3.2.1 研究框架 (6)3.2.2 变量选择 (6)第4章数据收集 (6)4.1 数据来源与类型 (6)4.1.1 官方统计数据 (6)4.1.2 学术研究资料 (7)4.1.3 实地调查数据 (7)4.1.4 二手数据 (7)4.1.5 数据类型 (7)4.2 数据收集方法与工具 (7)4.2.1 问卷调查 (7)4.2.2 访谈 (7)4.2.3 观察法 (7)4.2.4 案例研究 (7)4.2.5 数据收集工具 (8)4.2.6 数据库与软件 (8)第5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8)5.1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8)5.1.1 数据清洗 (8)5.1.2 数据预处理 (8)5.2 数据分析技巧与方法 (8)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9)5.2.2 相关性分析 (9)5.2.3 假设检验 (9)5.2.4 回归分析 (9)5.2.5 主成分分析 (9)5.2.6 聚类分析 (9)5.2.7 时间序列分析 (9)第6章农业问题研究 (9)6.1 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9)6.1.1 农业生产基本概况 (9)6.1.2 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9)6.1.3 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 (10)6.2 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10)6.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10)6.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10)6.2.3 农业产业链完善与拓展 (10)6.2.4 农业产业政策支持 (10)6.2.5 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10)第7章农村问题研究 (10)7.1 农村社会发展状况 (10)7.1.1 农村经济状况分析 (10)7.1.2 农村社会基础设施 (10)7.1.3 农村人口与就业 (11)7.2 农村社区治理与创新 (11)7.2.1 农村社区治理现状 (11)7.2.2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11)7.2.3 农村社区治理能力提升 (11)7.2.4 农村社区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 (11)第8章农民问题研究 (11)8.1 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11)8.1.1 研究方法 (11)8.1.2 操作指南 (12)8.2 农民教育培训与就业 (12)8.2.1 研究方法 (12)8.2.2 操作指南 (12)第9章案例分析 (12)9.1 典型案例选择与描述 (12)9.1.1 案例一: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效率提升 (13)9.1.2 案例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13)9.1.3 案例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3)9.2 案例启示与政策建议 (14)9.2.1 案例启示 (14)9.2.2 政策建议 (14)第10章结论与建议 (14)10.1 研究总结 (14)10.2 政策建议与展望 (14)第1章引言1.1 三农问题的背景与意义“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三个问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
第二章 农村发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第二章、农村发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学时)第一节农村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一、农村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含义可行性,顾名思义是指能够做得到或行得通的意思。
可行性研究和一般的决策科学在本质上应该是完全统一的,可行性研究是决策科学在项目领域的应用。
可行性研究既可以指一种实践活动、一门学科,也可以指一种方法。
可行性研究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可行性研究是指决策过程中所进行的全部分析论证工作,包括方案构想、机会分析、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这基本上构成了决策工作的主要内容。
狭义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决策构想基本明确的情况下,针对一个具体的方案所进行的详细的分析论证,以便直接作为决断的基础和依据,不包括在此之前的机会分析等。
而可行性研究的一般含义是指“分析评价各种建设方案和生产经营决策的一种科学方法”。
可行性研究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农村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可以理解为在具体选择某一农村发展项目及其采取行动方案之前,通过对与农村发展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或是否行得通的研究活动。
可行性研究在国外已经被广泛采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开发田纳西河流域,将此种方法引入开发前期工作,作为制定规划和开发项目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可行性研究作为工程建设项目评价和决策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基本建设项目。
后来,又逐步扩大到旅游业、森林工业以及一些服务行业。
许多国家也将此法应用于农业,如澳大利亚运用可行性研究,帮助泰国制定开发童库拉隆海地区的农业发展规划,并协助坦桑尼亚发展辛吉达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对这些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现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工作程序和评价方法。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在工程项目决策中引入西方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983年2月2日,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项目可行性研究成为了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建设程序的组成部分。
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的研究背景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逐渐衰退的局面。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讨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可以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通过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为广大农村集体经济主体提供发展方向和指导,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促进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1.3 研究意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可以为深化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路径和策略、影响因素等方面,可以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开展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指以农民集体所有制经济为基础,以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形态。
乡村发展研究课题学习计划
乡村发展研究课题学习计划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乡村振兴成为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乡村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研究将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重点分析乡村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挑战,探讨乡村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目标1.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把握乡村发展的脉搏;2.明确乡村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3.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内容1.乡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乡村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2)影响乡村发展的因素;(3)乡村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乡村发展的优势与机遇(1)乡村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2)乡村旅游、农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机遇;(3)中国乡村振兴政策导向及政策支持力度。
3.乡村发展的路径与方向(1)建设美丽乡村与乡村环境治理;(2)推进乡村产业升级与发展;(3)促进乡村教育与文化发展;(4)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手段,全面深入的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乡村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五、研究步骤1.资料收集: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乡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2.实地调查:走访一些典型的乡村地区,深入了解乡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3.数据统计:对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4.专家访谈: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征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5.论文撰写:结合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数据统计和专家访谈,全面撰写研究论文。
六、预期成果1.一篇系统完整的乡村发展研究论文;2.提出乡村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得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3.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和借鉴。
七、研究计划1.第一阶段:2022年3月-2022年5月资料收集,文献阅读、实地走访、专家访谈,准备工作等。
10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第10章 参与式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
2、目的和功用
群众参与评估的工具,在一些农村发展项目中被用 来确认问题、分析问题和评价发展状况。 目的是激发群众参与讨论。
八、大众戏剧和木偶剧
3、使用指南
适用于已有戏剧表演或类似的群众娱乐传统的社区 演员应是本村村民 选取当地典型事例和关键问题进行戏剧情节的集体创作
4、方法的优点
三、参与性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参与性社区发展项目
(1)制定项目目标 (2)认识参与群众的需求 (3)培养社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4)项目的规划过程同时也是让群众 学习的过程
四、参与性研究实施的具体步骤
1、确定要调查的问题 2、选择参与性研究工具 3、选择地点 4、就地取材 5、促进和协调 6、主持好讨论 7、探索问题 8、记录工作 9、所讨论的内容和结果的信息共享 10、要有热情和兴趣
一、为什么要强调参与性并运用参与式研究方法
为什么要强调参与性?(参与式研究方法的优点)
(1)参与性可以是一个社区发展项目的目标,也可以是达成目 标的手段。作为目标,参与性培养群众的技能和提高群众改善 生产、生活的能力;作为手段,参与性帮助产生更好的项目规 划和实现更好的项目实施。 (2)让地方群众感到自己是决定发展的主人和动力; (3)培养社区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4)使项目目标能真正针对地方群众的需要; (5)使项目的大小和地方群众、地方组织的能力相适应; (6)通过取得项目实施人员与乡村群众意见的一致性,实现项 目实施者与群众的亲密合作,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促进群众 和项目实施组织机构的交流; (7)群众参与提供社区发展项目所需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
2、目的和功用
可以用来提出关键问题、按重要性给问题和需求排 序,建议适宜的解决方案等。该方法在村社问题分 析、村社开发基线、参与评价中都可使用。也适用 于敏感问题的讨论。
农村发展理论复习资料
---------------------------------------------------------------最新资料推荐------------------------------------------------------农村发展理论复习资料第一节农村发展研究概论(一)基本概念 1、发展:(广义)等同于进步可泛指人类社会的递进或成长;(狭义)指一个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和现代化进程。
2、社会与社会变迁的区别:社会发展指单一性要素的变化;社会变迁较社会发展更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变化的特点;社会发展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反映社会变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社会变迁除了反映社会整体的变化过程外,也研究社会微观领域的具体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社会发展指的是社会进步,具有唯一性和单指向性的特点;社会变迁包括社会进步和社会退步,具有多维性和多指向性的特点。
3、发展研究:(狭义)针对相对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问题所开展的研究。
4、农村发展研究:(广义)从全球背景上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阐明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农村经济、政治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乃至未来发展的远景。
(狭义)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它分析这些国家落后的原因、发展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提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发展的战略方案和政策建议。
1 / 3(二)社会发展理论 1、现代化理论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帕森斯,他提出结构分化思想,认为结构分化的层次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这一理论带有明显的西方主义色彩。
2、依附理论实际上是关于摆脱依附的理论,它是在 60 年代中期崛起的,代表性人物是弗兰克和多斯桑托斯(巴亚)。
它有三个基本的概念:中心、外围和依附,即世界体系由中心和外围两部分构成,工业国处于中心地位,而第三世界各国处于外围层面。
外围依附于中心而存在,而中心则通过对外围的剥夺得以发达起来。
三农市场调研分析方案
三农市场调研分析方案第1章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方法 (4)第2章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5)2.1 农业产业现状 (5)2.2 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5)2.3 农业产业链分析 (6)第3章农村市场消费现状 (6)3.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6)3.1.1 收入水平分析 (6)3.1.2 消费支出分析 (7)3.1.3 消费水平区域差异 (7)3.2 农村消费结构分析 (7)3.2.1 食品消费结构 (7)3.2.2 非食品消费结构 (7)3.2.3 消费结构优化方向 (7)3.3 农村市场消费潜力 (7)3.3.1 人口结构分析 (7)3.3.2 消费意愿与需求 (7)3.3.3 政策与市场环境 (7)3.3.4 消费潜力展望 (8)第4章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市场 (8)4.1 农村人口现状 (8)4.1.1 人口规模及分布 (8)4.1.2 人口年龄结构 (8)4.1.3 人口素质 (8)4.2 农村劳动力结构 (8)4.2.1 劳动力年龄结构 (8)4.2.2 劳动力性别结构 (8)4.2.3 劳动力职业技能结构 (8)4.3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 (8)4.3.1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8)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9)4.3.3 政策措施及成效 (9)第5章农业科技与信息化 (9)5.1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9)5.1.1 农业科研机构布局 (9)5.1.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9)5.1.3 农业科技政策支持 (9)5.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9)5.2.1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 (9)5.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9)5.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0)5.3 农业信息化发展 (10)5.3.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0)5.3.2 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10)5.3.3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的影响 (10)5.3.4 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10)第6章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10)6.1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10)6.1.1 交通基础设施 (10)6.1.2 水利基础设施 (10)6.1.3 能源基础设施 (10)6.2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6.2.1 教育服务 (11)6.2.2 医疗卫生服务 (11)6.2.3 社会保障服务 (11)6.3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需求 (11)6.3.1 交通基础设施需求 (11)6.3.2 水利基础设施需求 (11)6.3.3 能源基础设施需求 (11)6.3.4 教育服务需求 (11)6.3.5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2)6.3.6 社会保障服务需求 (12)第7章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 (12)7.1 农村金融市场现状 (12)7.1.1 金融服务覆盖面 (12)7.1.2 农村金融需求 (12)7.1.3 农村金融供给 (12)7.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2)7.2.1 金融产品创新 (12)7.2.2 金融服务创新 (12)7.3 农村保险市场发展 (12)7.3.1 农村保险市场现状 (12)7.3.2 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瓶颈 (13)7.3.3 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对策 (13)第8章农业产业链企业分析 (13)8.1 主要农业企业类型 (13)8.1.1 农产品生产型企业:主要从事农作物、畜牧、水产等农产品生产,以产量和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第10章 参与式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
强调农民的参与和主导、注重社区整 体理解和分析、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合 作与交流、以实际问题和需求为导向。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确定评估目标、选择 合适的参与者、制定 评估计划和工具。
培训阶段
对参与者进行PRA方 法和技巧的培训,提 高其评估能力。
实施阶段
收集数据、访谈、观 察、记录等,全面了 解社区情况。
农业发展
探讨农业生产的经验、问题和解决方案,促 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社会问题研究
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影响和解决方案,推 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改善。
04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 (PGIS)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社区参与式工具,它通过地图和地理信息的方式,让社区成 员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并参与到相关决策和规划 中。
02
数据收集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 集社区的相关信息,包括资源分布、 居民生活状况等。
01
制定行动计划
根据讨论结果,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05
03
地图绘制
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图表或图片形 式,绘制出社区地图,标注重要资源 和设施。
04
分享与讨论
将绘制好的地图与社区居民分享,组 织讨论会,共同探讨社区发展问题。
实施步骤
收集故事和信息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等方式收 集相关故事和信息,了解当地居 民的生活、文化和传统。
设计地图和图示
根据收集到的故事和信息,设计 地图和图示,包括地图的布局、 图示的符号和颜色等。
制作故事地图
将设计好的地图和图示进行制作, 可以使用纸张、颜料、彩笔等材 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少资金
缺少知识
图 2-1 农村发展计划实施研究假设树
假设的特点:
(1)是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理性的尝试性 解释,体现发展研究的目的。 (2)是研究人员在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事实材料和 发展学知识的基础上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启发下 形成的,是科学性与假设性的统一。 (3)不是结论。其真实性尚需通过试验或调查结 果来检验或验证。 (4)可能被证实也可能被证伪。 (5)允许在研究期间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
如:“只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才能保证农村发展计划的有效 实施”就是一种关于解决“如何才能有效得实施农村发展 规划”问题的假设。
只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才能保证 农村发展计划的优先实施
不愿意参与是因缺少参与积极性
缺少参与是因参与能力的不足
规划目标不适应目标 群体发展的要求
规划不符合 实际
实施步骤 不合理
组织程度低
(一)辨析问题
对研究问题的理论与现实背景、问题的性质、类 型、解题的意义、方式、方法、条件以及可能得 到的结果等进行大致判断和初步认识。
(二)提出研究假设 1、假设的特性与功用
研究假设又称研究假说,是在研究问题之初对
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做出尝试性并有待检验的 说明或解释,或对研究事物现象间的相互关系 作用的推测性判断和设想。
(二)课题选择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
1、需要性原则
急需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8年5月12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科技快速响应项目——灾区重建快速恢复政策与社会
管理研究课题
2、可行性原则
现实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
1、数据搜集的原则与方法
(1)原则:整体性、真实性、针对性、可 比性 (2)数据搜集的途径与方法:
– 访谈法、通讯调查、实地观察、查阅现有文献资 料、问卷调查
2、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五、课题的总结
(一)研究总结报告的撰写
(二)研究报告的撰写
(三)研究工作总结
第二节 变量与变量设计
2、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
陈述假设
(1)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研究假设 (2)根据已有的理论推出研究假设
(3)以猜想的方式提出假设对立假设3、研究假设在提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以真实可靠的事实或正确的理论为依据 (2)表述应尽可能确切、清晰和具体 (3)必须是可以检验的
(4)对于研究调查,研究假设的提出者须具有正确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论
不能背离时代背景。 具有客观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人力、财力、物
力。
3、科学性原则
所选课题必须以科学的发展理论为指导, 有科学依据。 坚持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创新性原则
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这种交叉融合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选题的创新性表现在:观念新、概念新、 方法新等几个方面。
(一)课题选择的意义
(1)课题选择影响到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方向,关
系到研究的价值或成效。 (2)课题选择决定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研 究手段和方法,提交怎样的研究成果。 (3)研究人员组织、时间安排、研究经费来源与
分配使用等均与选题有关。
(二)课题选择的原则
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的选择农村发展研究问 题呢? 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迫切性、可行 性、以及研究者的主体条件等
二、 提出研究假设
(一)辨析问题 (二)提出研究假设
(一)辨析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是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多大范围和哪些领域? 这个问题和哪个问题有牵连? 它是哪个更大问题的一部分? 该问题是何原因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方式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所需的资源是哪些?需要多少?其作用如何? 相应限制因素是哪些?应如何克服?
(二)实施准备
1、确定调查研究对象 2、确定调查研究时间 3、组织和培训调查研究人员 4、探测性调查 5、设计问卷 6、拟定调查方案 7、编写研究计划
四、实施
(一)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1、组织分工与任务配置 2、运行与信息反馈
3、监控与协调
四、实施
(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分析
一、变量
(一)变量与属性 (二)变量分类 (三)变量的关系 (一)概念化 (二)操作化
农村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农村改革问题 不同区域农村发展的模式问题 农村城市化问题 农村社会经济结构问题 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 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弱势群体的权利问题 农民经济收入过低问题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课题的选择是农村发展研究工作的起点,它规定着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5)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应注意研究假设的系统层次 性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6)提出研究假设要注意集思广益
三、 选择研究方法和准备实施
研究方法是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的所采取 的手段或途径,常以规范、准则、程序等 相对确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研究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及其选择问题 1、研究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2、假设的论证与研究方法选择 3、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的选择问题 4、综合集成法的选择问题
第二章 农村发展研究框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变量与变量设计 第三节 抽样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课题 二、提出研究假设 三、选择研究方法与实施准备 四、研究数据的获取与整理分析 五、课题总结
一、选择课题
(一)课题选择的意义 (二)课题选择的原则
研究假设的具体作用和功能:
(1)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设计与(调查或实验) 研究指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2)研究是在研究假设的引导下进行的,对开展 研究工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3)假设是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 将理性与感性、抽象层次与经验层次、理论与实 践联系起来,通过对假设的验证以促进人们对事 物的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