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复习.doc

合集下载

农村社会工作完整版复习资料

农村社会工作完整版复习资料

农村社会工作定义:就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政府或准政府农村社会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小女人的伦理情怀,以重建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通过与村民的同行、广泛参与和增能,倡导政府的社会政策改变或使政策更符合农民的真实需求,减少社会冲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通过费正规教育和医疗保健等项目的推行,以使村民获得与其生活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通过对村民提供个人、家庭、小组等直接支持服务,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以适应社区重建的需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目标。

特征:一、以特定的农村社区为基础:一项制度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系统为基础,与系统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农村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与功能发挥,必须以农村社区为基础,依据农村社区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社区结构等,掌握你们的思维及行动方式,在此基础上与社会工作的抓也理念结合,发展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方法与技术,这是其首要特征。

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与市民相比,你们自身的特殊性是想而易见的。

发展上的不平衡性,致使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农民的影响很大。

三、方法的系统整合性:由于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农村社区的差异性,在开展具体实务工作时,不是简单的将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移植到农村社会中,而要注意各种方法的整合。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别等,决定了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文化多元主义的角度而言,指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差异。

另外,还指不同地区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干群关系差异性很大。

功能:一、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农村社会功能:通过农村社会工作,对已经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事后补救,消除问题产生的个人及社会环境因素,恢复其社会功能。

二、配置社会资源,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包括配置农村社会工作本身的资源;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之得到充分的利用。

(完整)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

(完整)农业推广学复习题1

标注蓝色为重点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农业推广是( C )。

A。

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D。

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2。

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 B ).A.畜牧业为主B.种植业为主C.林业为主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3。

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 A )为主A。

农村社会教育 B。

种植业的发展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D.畜牧业和林业4. 广义农业推广强调( B )。

A.种植业生产 B。

教育过程 C。

信息传播 D。

采用技术5. 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B )A.成年农民 B。

农村青少年 C。

农村妇女 D。

农村老年人6. 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更侧重于( B )A。

新技术的传授 B.信息传播C.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D。

资源的利用7. 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

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B )A.农民的数量B.农民的需要 C。

农民的素质 D。

农业生产水平8。

农业推广是一种特殊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 B )A.国家的需要 B。

农民的需要 C.社会的需要 D。

农业的需要9. 农业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之一是( A )A。

中介作用 B。

科技成果的研究C。

科技成果的评价 D。

科技成果的管理10。

农业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 D )A。

提高产量 B.增加收入 C.采用新技术 D。

发展生产力11。

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

农民 B。

农民行为 C.科技成果 D.推广机构12.农业推广学科是( D )。

A.经济学科B.技术学科C.社会学科D.行为学科13.农业推广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 A )。

A。

美国形成 B.前苏联形成 C。

英国形成 D.中国形成14.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A。

是行为科学的一种 B。

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C。

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 D。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有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有答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农业推广:(狭)农业创新的传播活动。

(广)农业创新的传播、采用和扩散活动。

2。

相对经济效果:[新成果单位面积亩产量(产值)-对照单位面积亩产量(产值)]×单产(产值)增量缩值系数3。

农业创新传播:指推广组织、科研院校及其科技人员通过宣传、培训、试验、示范等活动,有意识地推广农业创新的过程。

4。

项目推广:以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借助项目经费,从事以项目内容为课题的农业推广活动。

5.农业创新集群传播:是推广人员把农民集中起来传播创新的方法。

6。

农业推广学:研究农业创新传播、采用、扩散规律及其方法的科学.7.推广上的农业创新: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内的成果、技术、知识、信息等对推广对象而言是新事物的统称。

8。

农业推广示范:在推广过程中,以观看实物、讲座说明和动手操作,直接有效地此向农民展示科研成果,加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兴趣和认识的一种活动。

9。

农业创新扩散:指一项创新被传播到农村之后,农民之间对创新的交流沟通和模仿学习的过程,是农民的无意识推广活动。

10。

农业创新人际传播: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单独接触,通过交流传播农业创新的过程。

11、案例研究法:从若干典型案例中找出一般性规律的研究方法。

12、经验效应:指人们凭借过去的经验来认识某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

13、成果示范:把在当地试验成功的某项技术成果,在农业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由科技示范户采用,将其技术成果在大田生产的表现展示出来,引起周围农民的兴趣,鼓励他们效仿采用的一种推广方法。

14、推广度和推广率:推广度:反映创新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

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 推广率:16、先驱者农民:最早接受或采用具有创新性的知识或技术的农民。

17、刻板效应: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将某一类人或事物的特征给予归类定型,然后将这种定型的特征匹配到某人或某事上面。

18、现代农业: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农业: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的八个部门:农业生产业、农业工业、农业商业、农业金融、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行政管理和政策。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4.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综合性、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农产品的特殊性。

5.我国农业现状: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以占世界 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 1/5 人口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像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存在的问题有种植业发展不稳定,增长率呈周期性波动。

农民的纯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

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多。

6. 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途径:开源和节流。

7.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9.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1.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2.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4.开发农业各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5.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材队伍。

6.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农村社会学复习

农村社会学复习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规律性的社会科学。

2.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研究农村社会的结构、过程以及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关系,从而揭示农村社会形成、发展、变迁的规律,最终推动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农村社会成员是在农村地缘关系基础上,通过农村社会各种社会关系而组织与构成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组织的农村居民。

4.社会身份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担任的职务或拥有的职位。

5.社会地位指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相互交往时所处的位置,也就是由人们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在特定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6.人的社会化,就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个体从自身的自然形态向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转化为能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知识、能履行一定的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7.社会群体是二人以上有较为稳定的互动活动和相互关系有结构的人群共同体。

8.婚姻,即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男女两性的生理或生物结合,在本质上是男女两性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

9.家庭,是指通过婚姻、血缘以及收养等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

其本质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关系。

10.农村邻里是农村居民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经久相处,友好往来而自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

11.社会组织,是人们依一定的章程、组织形式、管理机构而建立起来的,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独立的社会群体。

12.社会是人们伴以一定的相互关系,依一定的行为规范,彼此结合,相互作用,进行必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4.社区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或地区性社会,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社会规范结合而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15.社区发展,就是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农业政策学复习重点

农业政策学复习重点

1.政策及其要素逻辑关系政策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得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政策三要素及其逻辑关系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手段2.农业政策的概念、内容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国内价格政策、外贸政策、市场结构政策▪农业结构政策:区域结构政策、部门结构政策和农场结构政策▪农村社会政策:农村人口政策、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农业环境政策1.什么是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有哪些方法?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是指对农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现状、形成这种现状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各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方法1、实证研究的方法2、历史分析方法3、结构分析方法4、模型分析方法2.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程序是什么?选题;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报告3.对某一农产品市场分析应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消费需求分析:人均消费量分析,消费支出结构分析,需求弹性分析,消费量地区差异分析,供求平衡表分析生产供给分析:产量变化过程及原因分析,人均占有量分析,产量地区差异分析,成本及地区差异分析对外贸易状况分析:某一农产品在外贸中的地位分析,进出口数量变化及原因分析,进出口结构分析,进口来源与出口去向分析价格分析:价格种类,各种价格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价格比较分析,价格波动分析营销状况分析:营销渠道分析,营销组织分析,营销设施分析政府现行政策分析: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描述,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效果评价第三章1.什么是农业政策目标?有什么基本特征?农业政策目标是政府通过农业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结果,它是农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本特征:1、层次性 2、时序变化性 3、相关性▪相互促进关系:即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另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农业推广复习题(答案版)

农业推广复习题(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1.农业推广:组织与教育或沟通农民,改变农民行为的过程.2。

推广服务系统:指推广人员、组织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

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个体对生活实践中所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4.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是一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

5。

效价:又目标价值,指某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 6。

行为操纵:在农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态度。

7. 沟通: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身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

8.正式沟通: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以及特定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9农业推广沟通: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推广对象了解需要,提供信息、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推广对象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10.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11。

创新的采用: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11.创新的扩散:指某项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13。

大众传播法: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

14。

集体指导法:又群体指导或团体指导,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农业概论试题及复习资料

农业概论试题及复习资料

1.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获取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的重要性1 农业是不可替代的大产业。

农业是世界上唯一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的大产业有些物质只能在植物体内完成8种必需的氨基酸和2种必需的脂肪酸。

2 农业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3 农业与粮食和食物安全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3.农业生产的特点一、农业生产的波动性(一)周期性因素引起的波动性1.气候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波动性2.市场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波动性(二)突发性因素引发的波动性1.农业生物因素的突变2.农业环境因素的突变3.农业技术政策或措施的失误引起农业波动4.社会的变化与农业经济政策的失误引起的农业波动三趋势性变化引起的波动1.地球的温室效应2.酸雨3.臭氧层空洞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综合性(一)农业生产的地域性1.地球上的自然气候有明显的地域性2.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域性3.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农业生产地域性。

(二)农业生产的综合性1.农业系统的基本结构决定其综合性。

农业系统是由4个基本要素构成农业生物要素农作物、林木、水产、菌、藻等五大类农业环境要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和生物等农业技术要素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技术农业社会要素农业投入、产出、管理的社会因素2.大农业由农业生产8个综合部门组成。

农业生产业、工业、商业、金融、科技、教育、建设、行政管理与政策。

3.农业生产由农、林、牧、渔业综合组成。

4.各农业行业由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组成。

5.农业技术体系的综合性。

三、农业资源的有限性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人均量少。

人与自然的矛盾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难题。

随着今后人口的继续增长土地和水资源的矛盾将会日益趋重。

四、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业产品绝大多数都是鲜活产品有机物质保质储存难保鲜更难有严格的储存期限。

五、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同期性4.农业生产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5.古代农业基本概念古代农业是用铁、木具利用人力、畜力、水力、风力和自然肥料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农村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

农村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题

农村政策与法规复习题考试形式:开卷考试,上机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题型:判断题20个,每题1分;单选15个、每题2分;多选25个,2分判断题1.目前,我国农业经营形式以个人单干为主。

F。

2.农村法规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原则,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农村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准则。

F。

3.制定农村政策的前提是调查研究。

T。

4.《农业法》的适用范围是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各种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其它相应活动。

F。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城市所有制和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F。

6.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包括完善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

T。

7.国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以按土地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F。

8.1987年后,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基本是以乡村和农户统分结合的形式为主。

T。

9.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F。

10.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投资形式的股份化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F。

11.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社会总资产中企业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

F。

12.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和实行无偿使用。

F。

13.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由村民经营、管理。

F。

14.凡是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都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对占有耕地进行补偿。

T。

15.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

T。

16.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使用土地进行建设的,必须申请闲置土地。

F。

17.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责任是指因实施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行为,即侵犯土地权利或者不履行土地义务的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T。

18.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规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T。

19.农业投入泛指在一定时间内投入到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固化劳动和活劳动。

村镇规划复习重点

村镇规划复习重点

0701104班村镇规划复习资料1.理解村镇规划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村镇规划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城市与乡村是两个虽有共性,但却是更突显个性的两个不同地域范畴如:经济成份产业结构社会形态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伦理观念等总结:村镇规划设计从理论、方法到成果必然与城市规划设计大不相同。

照搬照抄城市规划设计模式和套用城市规划设计案例绝对是行不通的应当尊重村镇特点2.乡村的类型、乡村型居民点(二)乡村1.类型普通乡村:密集型乡村聚落、分散型乡村聚落、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活动型乡村特殊乡村2.乡村型居民点乡村集镇:中心镇(乡政府所在地)一般镇(一般农村集镇村:中心村(村委会所在地)基层村(村民小组)3.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的基本特征比较。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志、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标志1、农民居住集约化,2、生产方式合作化,3、生产工具机械化,4、农民享受公共产品公益化,5、农民素质知识化,6、农民流动市场化,7、农民医疗、教育制度化,8、农民养老保险普及化,9、城乡服务一体化。

具体内涵: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5.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五、村镇建设的发展模式1、工业企业带动型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

应用: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

注意点:推广和发展该模式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特色产业带动型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复习提纲

农业经济管理复习提纲

农业经济管理复习提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农业:是人们培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一般包括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2、农业现代化:是指要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管理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水平的现代农业的历史过程。

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世界性概念。

3、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化:指采用现代化农业生物科学的成就,发展农林牧渔各业。

4、农艺过程专业化:把生产某一种农产品的全部作业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的企业来完成。

5、农业生产商品化:是指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或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商品经济转化。

6、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还节联系起来,形成一体的利益集团或利益共同体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

7、土地肥力:是土地本身所特有的一种性质,是土壤供给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8、集约经营: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技术装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

9、水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不断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俩个部分组成。

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

10、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将各项农业适用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宣传、培训的方式向农业生产转移和扩散。

11、农业资金:是指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一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2、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有用成果与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的对比关系。

13、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指标对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状况进行计算和评价,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目的是要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产出。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发展概论》学习重点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发展概论》学习重点

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指导(文本)《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情况说明《农村发展概论》课程是一村一管理类专业的新开课程,是一门选修课。

课程概况课程性质:《农村发展概论》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面向具有高中(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开设。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学分为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立足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综合等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对农村发展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教授。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农村发展理论的知识框架,较为深入地了解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将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国际经验相衔接,以推进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融合。

为学生在现实工作过程中,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前修课在进行《农村发展概论》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对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储备。

完成《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技术使用》等前修课的学习,为学好《农村发展概论》打下基础。

2.学习层次要求各章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

重点掌握是指应在熟记的基础上,对该知识点应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一定程度运用;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熟记,并有所理解;了解是指对该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清楚知道。

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包括文字、录像、IP等教学媒体。

在多种媒体教材中,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视频)教材、网上动态教学资源及文本辅导等为辅助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文字教材为主媒体,融各章导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提示、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录像(视频)教材根据课程的特点,为重点讲授型。

引导学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本课程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自学、看录像(视频)、看IP课件、参加网上和教学点辅导、小组学习等。

农业政策学复习资料.doc

农业政策学复习资料.doc

农业政策学【注意点:人章节,小点,不确切】第一章导论1. 识记:政策、农业政策、农业、市场失灵的含义。

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是人类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生长发育机能以获取劳动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2•领会: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

市场失灵原因:①市场机制木身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②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社会运行所需的公共产品③自然垄断的存在④信息不对称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缺陷:必要性:1 rh于市场失灵的存在2政府干预的基木目标是对宏观经济进行总量控制和政策控制,从而使国家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缺陷:首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政治和行政行为,其目标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完全一致,其措施也不可能与市场机制完全相容。

其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具体的人,而每个抱有良好愿望的人都有可能犯错误。

不了解实际情况或缺乏应有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方法都有可能导致政策的失败。

3•掌握:农业的特点、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的特点:农业最根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

其他特点如:土地不可替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吋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体积大,价值低,易腐烂,难储运;农业生产单位往往是一家一户等等。

(补充:经济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过程屮济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周而复始,不断更新,包插物质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依靠其新陈代谢机能,借助口然力和外界环境条件,通过生长发育和繁衍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使自身不断更新繁衍的过程。

农业政策学复习重点

农业政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1.政策及其要素逻辑关系政策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得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政策三要素及其逻辑关系2.农业政策的概念、内容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国内价格政策、外贸政策、市场结构政策农业结构政策:区域结构政策、部门结构政策和农场结构政策农村社会政策:农村人口政策、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农业环境政策第二章1•什么是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有哪些方法?农业政策背景分析是指对农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现状、形成这种现状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各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方法1、实证研究的方法2、历史分析方法3、结构分析方法4、模型分析方法2.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程序是什么?选题;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报告3.对某一农产品市场分析应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消费需求分析:人均消费量分析,消费支出结构分析,需求弹性分析,消费量地区差异分析,供求平衡表分析生产供给分析:产量变化过程及原因分析,人均占有量分析,产量地区差异分析,成本及地区差异分析对外贸易状况分析:某一农产品在外贸中的地位分析,进出口数量变化及原因分析,进出口结构分析,进口来源与出口去向分析价格分析:价格种类,各种价格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价格比较分析, 价格波动分析营销状况分析:营销渠道分析,营销组织分析,营销设施分析政府现行政策分析: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描述,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效果评价第三章1.什么是农业政策目标?有什么基本特征?农业政策目标是政府通过农业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结果,它是农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本特征:1、层次性2、时序变化性3、相关性相互促进关系:即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另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互冲突关系:即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有碍于另一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2020-2021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专硕342.874高分复习经验

2020-2021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专硕342.874高分复习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考研复习经验一、专业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095138),属于人文与发展学院的专业。

考察课程为342农业知识综合四、874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近年招生情况及复试线(少数民族骨干除外)表二、研究生初试复习节点及参考书目342.874复习时间节点暑假前,过一遍专业课书。

9、10月份,第二遍看专业课书,巩固加深,强化重点。

11月,理解背诵专业课知识点,记笔记,加做题练习,查漏补缺。

12月,农业时政、重点理解记忆加做题强化。

(一)342农业知识综合四1、考试内容:新大纲指出考察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在农村社会学、农村公共管理、农村发展规划、发展理论与实践。

要求能够掌握社会学、公共管理、发展规划、发展理论四个农村发展领域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解释具体的农村发展现象和问题。

2、参考资料(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以及本人的复习经验,推荐以下参考书目):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专硕未指定参考书目,新大纲推荐一些用书,农村社会学、社会学概论、农村公共管理、旧大纲沿用历届传承的为农村公共政策与分析、发展经济学。

新大纲:(1)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推荐朱启臻,最好是第一版,第二版结合着看。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农村公共管理推荐李华、朱朝枝编著《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3)农村发展规划推荐刘燕丽著《农村区域发展规划》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中国农业出版社(4)发展理论与实践推荐普通发展学3.考研初试题目说明342题型三科,每科50分1、简答题:简述概念+分点作答。

每题10分2、论述题:简述概念+思路作答。

每题20分(二)874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最重要的是案例设计题,占60分左右,要认真研究,多看相关的案例分析,自己要去动手2、参考资料(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以及本人的复习经验,推荐以下参考书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张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张克云主编3.使用说明:简单的概念要区分,背诵。

最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最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最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皇天不负有⼼⼈,看到⾃⼰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这⼀年多的坚持还有努⼒,觉得这⼀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章也许会有⼀些凌乱,还请⼤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家可以给我留⾔,我⼀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家的!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态再稳定⼀些,可能成绩还会再⾼⼀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

可是⾃⼰最⼤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制。

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

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苦,但是也很充实。

想好了⽅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

因为我本⾝出⽣在⼀个⼩地⽅,对⼤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学选择了⼤城市,研究⽣还想继续留在这。

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般荣耀。

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些⼲货!⽂⽂章很长,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家⾃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342)农业知识综合四(839)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法参考书⽬为:1、孔祥智.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14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M].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123、(美)波⾦斯等.发展经济学(第六版)(经济科学译丛)[M].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13⾸先简单介绍⼀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考研资料-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1. 1.2. 1社区的概念人们对"社区"可能有各种不同理解,但对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看法比较一致。

第一,社区是社会和区域的共同体,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区域性质;第二,社区反映不同地区人口、群体、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社会基本要素的差异和特征;第三,社区是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概念。

从这些比较共同的认识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社区的基本含义,即它是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任何一个社区都具有下列基本要素: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的地域,有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成员有基本相同的职业,比较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缘关系、认同意识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等。

1. 1.2. 2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中国农村社区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有不同的社区结构、功能,其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都显示出差别性。

农村社区的类型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1)按距离中心城市周围的远近可划分为城郊社区和一般农区。

城郊社区又可分为近郊和远郊社区。

这种类型的社区大体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其经济、文化等向周围辐射,形成一种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由于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圈层,一般呈现梯度分布的状态。

近郊的农村社区,由于有城市工业、交通、信息、金融、科技、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援,经济、社会发展快,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其发展常常可以起到一般农村社区先导的作用。

(2)按经济结构即按所从事的主要产业来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村、渔村、矿业村、牧村、综合村等社区。

(3)按基层社会组织的层次分类,我国现在一般分为行政村和自然村,行政村设衬民委员会,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最新北京农学院农村发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最新北京农学院农村发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

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

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

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

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

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北京农学院农村发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2)农业知识综合四(822)农村发展概论参考书目为:1、《农村发展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年9月何忠伟主编2、《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10月版钟涨宝主编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

也可以用app软件。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玩手机(如果你自制力超强),单词的话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

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⑵阅读: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木糖英语的名师讲解,或者木糖英语的课程,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做题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初次做题还没有什么思路,那就可以多看看真题里面的答案解析考研英语很难,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对假设的验证以促进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

7、 研究假设提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2)(3)(4)(5)(6) 1、农村发展研究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关于农村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 农村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广义农村发展研究从全球背景上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

狭义的农村发展研究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它分析这些国家落后的原因、发展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并提出综合发 展的战略方案和政策建议。

2、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概念农村发展研究方法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吸取了科学研究方法(包括日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人们在长期的农村发展研究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套认识和研究农村社会的方 法体系。

3、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特特征%1 、经验性②、理论性③、规范性④、多样性4、 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方式包括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两神类型。

5、 课题选择的原则:①需要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科学性原则④创新性原则6、 什么是研究假设?发展研究中研究假设有什么作用?研究假设乂称研究假说,是在研究问题之初对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做出尝试性并有待检验的说明或解释,或对研 究事物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作用的推测性判断和设想。

作用:(1)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设计与(调查或实验)研究指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2) 研究是在研究假设的引导下进行的,对开展研究工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3) 假设是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将理性与感性、抽象层次与经验层次、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以真实一时靠的事实或正确的理论为依据 表述应尽可能确切、清晰和具体 必须是可以检验的 对于研究调查,研究假设的提出者须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应注意研究假设的系统层次性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提出研究假设要注意集思广益8、 误差的种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9、 根据抽样时是否遵守随机原则,可将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10、 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在一定时间、环境把所遇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或者选择距自己较近,容易找到的人作 为调查对象,以此构成样本。

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

11、 文献研究法的概念利用文献间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具体是指通过全面搜集、鉴别、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从而形成对事实 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文献的类别(一) 按编辑出版的不同形式分类图书、期刊、报纸、科研报告、会议文件、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档案、统计资料、内部资料(二) 按文献性质、内容加工程度、用途的不同分类(1)零次文献(2) 一次文献(3)二次文献(4)三次文献(三) 按文献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的不同分类(这条了解一下即可)(1)手工型文献(2)印刷型文献(3)试听文献(4)缩微文献(5)机读文献13、 内容分析法指通过对文献中的词、短语、概念、主题、字符、句了、段落、人物等进行量的分析,从而比较 精确揭示文献内涵及其传播的信息实质的一种方法。

基木目的是把词语以及非定量的文献转换成定量资料。

14、历史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的一种重要的文献研究法。

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15、观察法的分类%1根据观察场所的划分,观察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1根据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1根据观察对象的状况,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16、如何在观察实际中应用观察技巧减少观察误差%1、提高观察者本身的能力,提高观察的有效性%1、采取恰当适度的观察活动,消除观察活动对调查对象的影响%1、消除观察活动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资料的真实可靠性%1、坚持观察的客观性,避免受观察对象和环境的影响%1、多人或多组同时观察,以减少误差%1、利用观察工具,提高资料的生动性%1、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资料%1、做好记录观察,为分析资料更定基础17、访谈调杏研究法的分类%1按访谈者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度,可分为:标准化访谈、非标准化访谈%1按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可分为:集体访谈、个别访谈%1按访谈中访谈者与访谈对象交流方式,可分为:直接访谈、间接访谈18、个别访谈的特点(需要的问题),关于农产品销倍问题,能独立设计一份访谈提纲19、一般调查问卷的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20、问卷设计的步骤:探索性工作;设计问卷的初稿;试用和修改问卷初稿;定卷、编码、附信、印刷21、试用问卷初稿的方法:客观检验法、主观评价法22、问卷中问题的形式: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23、案例研究中选择案例应遵循的原则目的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代表性原则24、实验研究的分类%1根据试验程序和条件:标准实验、非标准实验%1根据调查环境不同:实验室实验、实地试验%1根据社会学的特殊研究所需要而创造的双盲实验25、实验研究法的三对基木要素(1)自变量与因变量(2)实验组和控制组(3)前测和后测26、什么是双盲实验,举例说明为什么要采取双盲实验的方法。

双盲实验指的是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

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的双方都不知道。

双盲实验的根源是“主试效应”和“被试效应”。

“主试效应”是指“由于实验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而产生的实验偏差”(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被试效应”是指“由于实验对象对其被试身份的认知及态度而产生的实验偏差”(霍桑效应)27、参与性农村发展项目就是以农村成员为主体,在外界的技术、信息、政策以及经济的服务和支持下,制定社区自身发展计划的过程,包括发展目标、问题和对策以及具体行动的组织和实施,同时社区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和理解,进行社区能力建设并直接受益于项目的实施。

28、参与性发展研究与实践中,工作人员和研究者需要遵守的行为原则有哪些?①拥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态度和行为②勇于自我批评③注意灵活的学习过程④强调信息和利益的分享⑤寻求多样化、尊重差异性⑥注意协调⑦进行交叉检验29、参与性研究方法是一种由地方群众积极参与对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和诊断,在对自身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和项目,并参与实施、监测与效果评估的现代研究方法。

3()、为什么要强调参与性研究方法?(参与式研究方法的优点)%1参与性可以是一个社区发展项目的目标,也可以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作为目标,参与性培养群众的技能和提高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的能力;作为手段,参与性帮助产生更好的项目规划和实现更好的项目实施。

%1让地方群众感到自己是决定发展的主人和动力;%1培养社区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1使项目目标能真正针对地方群众的需要;%1使项目的大小和地方群众、地方组织的能力相适应;%1通过取得项目实施人员与乡村群众意见的一致性,实现项目实施者与群众的亲密合作,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 促进群众和项目实施组织机构的交流;%1群众参与提供社区发展项目所需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

31参与式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展示法:绘简图与讨论、列表、表演、墙画与招贴画、历史连环画、不连贯故事、历史年表、拼贴版、示意地图、航空摄影图片和模型地图等。

分析法:SWOT分析法、问题树分析法排序法:简单排序、矩阵排序、矩阵排序记录法:农民记录本、农民记账本、图示法:社区地图、社区剖面图、历史演变图、机构关系图、季节历、活动图、研讨会议法:集思广益法、头脑风暴法32、SWOT分析法是对项目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限制条件(Threats)的分析。

33、头脑风暴法乂称智力激励法、自由思考法,是指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时,竭尽所想,放开思想去想象任何可能的解决办法,甚至是奇思妙想。

34、请就你所感兴趣的目前农村发展研究中的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过程中请阐述如下内容:如果让你研究这一问题的话,你会选用那种或哪些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这种或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研究实施的步骤以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35、农村生态系统的四项基木功能: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价值转换36、什么是能值分析,与能流分析相比,能值分析有何特点与优势?能值分析是在能流分析基础上,将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商品、燃料、产品、服务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能量统一使用同一单位(太阳能焦耳)进行分析的方法。

农户生态系统能流分析是对农户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加以确定和计算,并对多种能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进而从能量角度对该系统的基本特征作出评价特点与优势:各种直接、间接的能量统一使用同一单位,可进行简单的加减和比较。

对自然环境与经济的本质关系来说,能值是可以衡量和表达的共同尺度,为评价资源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37、可持续发展度:一个特定系统在规定目标和预设阶段内可以成功地将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稳定地约束在可持续发展阈值内的概率。

38、农村发展研究评价的一般过程。

(1)确定评价目的,选取评价对象(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3)选择评价方法与模型(4)综合评价实施(5)对评价结果进行评估与检验(6)评价结果分析与报告39、因了分析的概念和意义因了分析就是将大量的彼此可能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转换成较少的,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这样既可减轻收集信息的工作量,且芥综合指标代表的信息比重叠,便于分析。

40、层次分析法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对比得出各因素的权重,通过由低到高的层层分析计算,最后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数的一种运筹学评价方.法。

41、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的特点应用资料的丰富性、体现目的的针对性、反映情况的现实性、具体写法上的独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