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第8章 实验研究方法
农村发展研究法整理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农村发展研究方法:是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吸取了科学研究方法(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人们在长期的农村发展研究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套认识和研究农村社会的方法体系。
2、层次谬误: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二 1.研究假设:根据已知的事实、经验或理论,对将要研究的问题事先做出的有待检验的尝试性回答或解释。
2.变量:具有可度量性的概念,其属性在幅度和强度上的变化程度是可加以度量的,具有一个以上属性取值的概念3.抽样误差:就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或用统计量去估计参数时存在的偏差。
三1、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全面搜集、鉴别、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从而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指运用现存的官方或半官方的统计资料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4、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五1、访谈调查研究方法:又称访谈法;亦称访问调查法,是指研究人员为实施调查方案直接与与被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收集所需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2、间接访谈:是指访谈人员借助于某种工具对访谈对象进行访问的一种调查方式。
六1、问卷调查:指系统的直接的从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以问卷的方式搜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八 1.实验研究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十1.参与性研究方法:是一种由地方群众积极参与对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和诊断,在对自身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和项目,并参与实施、监测与效果评估的现代研究方法。
《乡土中国》各章段的研究方法
《乡土中国》各章段的研究方法本文旨在探讨《乡土中国》各章段的研究方法。
以下是针对每个章节的主要研究方法的简要介绍:第一章:乡土社会文字在研究第一章时,可以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地方志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了解乡土社会的文字特点和发展历程。
此外,还可以进行田野调查,深入乡村地区,与当地居民交流,获取实地观察和口述资料。
第二章:土地制度与土地问题第二章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
通过阅读相关法律文件、政策报道和学术研究,了解乡土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问题。
此外,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对其土地制度和土地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第三章:农民协会与村民自治研究第三章时,可以采用案例研究和访谈调查的方法。
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农民协会和村民自治实践,深入了解其运作机制和影响力。
同时,可以与当地农民协会的成员进行访谈,收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以丰富研究内容。
第四章:地方宗族与家族社会第四章的研究方法可以采用田野调查和考古学的方法。
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重要历史价值的宗族和家族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和考古发掘。
通过收集考古资料、口述历史和当地居民的观点,还原宗族和家族社会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结构。
第五章:农村与庙会活动在研究第五章时,可以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田野调查。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和庙会活动,深入观察和记录。
通过参与活动、与者的交流和观察,了解农村的内涵、意义和影响,分析庙会在乡土社会中的功能和地位。
第六章:神秘的祭祀体系第六章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历史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遗址的研究,还原祭祀体系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同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祭祀传统和丰富祭祀活动的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探究祭祀体系在乡土中国中的地位和意义。
以上是针对《乡土中国》各章段的研究方法的简要介绍。
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结果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介绍
环境白然环境自然资源植物农业生物大田作物非资源性环境人工植物园艺作物饲料作物人工林草产后升级元自然植物天然牧草原生林木人X环境生活因素生产条件社会经技术因素动物饲养动物野生动物畜禽鱼类捕获动物捕获鱼类微生物交易流通藏加第八章农作制度与区域农业发展第一节农作制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一、农作制的概念农作制度(Farming System)是指在一个区域或生产经营单位内,自然和人工环境与各类农业生物组成的多种亚系统及其直接关联的产后升级元的稳定统一体。
分析研究农作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决策制定、技术组装、经营管理等手段,合理调整农作制内各亚系统、子系统之间及其与产后升级元的关系、各层系统内组分之间的关系,改善农作制总体与各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提髙系统的生产力、增进经济效益、保护并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
在这个定义中有几点值得注意:农作制的落脚点是区域或农户;不仅只强调自然环境,而且将人工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农作制的主体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系统,不仅视作物或动物为主体的组成,而且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也都作为系统的组成成分;农作制的产出不仅包括农产品,而且环境既是对农作制的投入同时也是一种产出,人类在得到农产品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改善环境;“产后升级元”的边界主要限于加工、流通与交易等;农作制研究,既有宏观上的战略、布局、总体决策性的调整,也涉及微观上的为提高各亚系统和组成成分的功能的有关技术与经营管理措施;农作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力、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保护。
农作制的组成与结构如图8-1所示。
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农作制是一种自然与人工的复合系统,它是生态、经济、技术系统的综合。
它的组成在自然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人工特征。
因此,对农作制的分析研究需要有自然与人工的系统观,避免单纯用自然生态观或人工生态观来处理农作系统的种种问题。
图8-1农作制组成(资料来源:引自刘巽浩《农作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二、农作制的特性系统性它是由无机与有机、一性生产与二性生产、技术与经济、总系统与亚系统、子系统以及辅系统等组成的相互关联的整体。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第一章:农业政策概述 (2)1.1 农业政策发展历程 (3)1.2 农业政策体系构成 (3)第二章: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4)2.1 农业政策制定流程 (4)2.1.1 问题识别与政策需求分析 (4)2.1.2 政策目标设定 (4)2.1.3 政策方案设计 (4)2.1.4 政策论证与评估 (4)2.1.5 政策决策与发布 (4)2.2 农业政策实施机制 (4)2.2.1 政策宣传与培训 (4)2.2.2 政策执行与监督 (4)2.2.3 政策调整与完善 (5)2.2.4 政策评估与反馈 (5)2.3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5)2.3.1 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构建 (5)2.3.2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方法选择 (5)2.3.3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5)2.3.4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撰写与发布 (5)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5)3.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5)3.2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内容 (6)3.3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效应 (6)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7)4.1 科技创新政策背景 (7)4.2 科技创新政策内容 (7)4.3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 (7)第五章: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8)5.1 绿色发展政策背景 (8)5.2 绿色发展政策内容 (8)5.3 绿色发展政策实施效果 (8)第六章: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9)6.1 支持保护政策背景 (9)6.2 支持保护政策内容 (9)6.2.1 财政支持政策 (9)6.2.2 农业科技政策 (9)6.2.3 农业产业政策 (9)6.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9)6.2.5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9)6.3 支持保护政策效应 (10)6.3.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0)6.3.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0)6.3.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0)6.3.4 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 (10)6.3.5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0)第七章:农业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 (10)7.1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背景 (10)7.2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内容 (10)7.2.1 国际合作政策 (10)7.2.2 贸易政策 (11)7.3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影响 (11)7.3.1 经济效益 (11)7.3.2 社会效益 (11)7.3.3 环境效益 (11)第八章:农业产业扶贫政策 (11)8.1 产业扶贫政策背景 (12)8.2 产业扶贫政策内容 (12)8.2.1 政策目标 (12)8.2.2 政策措施 (12)8.3 产业扶贫政策效果 (12)8.3.1 经济效益 (12)8.3.2 社会效益 (12)8.3.3 生态效益 (13)第九章:农业政策咨询方法与技巧 (13)9.1 政策咨询方法 (13)9.1.1 文献研究法 (13)9.1.2 实证研究法 (13)9.1.3 比较研究法 (13)9.1.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法 (13)9.2 政策咨询技巧 (13)9.2.1 倾听与沟通技巧 (13)9.2.2 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13)9.2.3 创新思维与前瞻性 (14)9.2.4 协作与团队精神 (14)9.3 政策咨询案例分析 (14)第十章:农业政策研究前沿与展望 (14)10.1 农业政策研究前沿 (14)10.2 农业政策发展趋势 (15)10.3 农业政策研究展望 (15)第一章:农业政策概述1.1 农业政策发展历程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其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考试 题目
第十一章1.农村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农村地域内,占据支配地位的人与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
2.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户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等各个子系统3.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价值转换4.能值分析特点与优势(简答)第十章1.六大参与式研究方法A.展示法:绘简图与讨论、列表、表演、墙画与招贴画、历史连环画、不连贯故事、历史连环画、拼贴版、示意地图、航空摄影图片和模板地图等B.分析法a.(SWOT分析法)(针对项目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限制条件threats的分析)b.问题树分析法(用框图的形式来直接明了的表现各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C.排序法D.记录法F.图示法(社区地图、社区剖面图、历史演变图、机构关系图、季节历和活动图)G.研讨会议法第九章1.参与性研究和工作时间的原则(论述你不是我的过去,我不是你的未来)a.拥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态度和行为b.善于自我批评c.注重灵活的学习过程d.强调信息和利益的分享f.寻求多样化、尊重差异性g.注重协助h.进行交叉检验参与性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建立“伙伴”关系,特定社区有特定的原则;尊重乡土知识,群众技术和执行者的主人翁地位,重视项目过程而不仅是结果。
参与性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发展的焦点是人的发展,只有人的发展在项目过程中得到强化,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2.参与性农村发展项目就是以农村社区成员为主体,在外界的技术、信息、政策以及服务和支持下制定社区自身发展计划的过程。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第6章问卷调查研究方法.pptx
四、问卷调查研究的优缺点
缺点
❖ (1)问卷调查缺乏弹性。 ❖ (2)无法了解被访者具体的解生动具体的社 会情况。不利于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
❖ (3)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七、相倚问题
一、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
封面信
卷
的
指导语
一
般
问问题卷及主答体案
结
构
编码及其他资料
作用
1、封面信
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 (我是谁)、调查的内容(调查什么)、调查的目 的(为什么调查)、调查对象的选择方法和对结果 保密的措施等。
要求
例:群众对目前社会状况的看法和意见
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和进行这项调查的目的,说明调查对象 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
三、问卷调查研究的题材
❖(一)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
人口统计: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 生活环境:家庭构成、居住形式、社区特点
❖(二)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
做了什么、怎样做
❖(三)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想些什么、如何想的、有什么看法
四、问卷调查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 (1)描述研究总体的概况、特征,进行总体中 部分之间的比较,解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优缺点
最大优点是灵活性大、适应性强,特别适合于回答答案类型 多而复杂,且事先无法确定各种可能答案的问题。被调查者 可以充分自由的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不受限制。 缺点是回答的标准化程度低,难以整理和分析;且要求回答 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概念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且更 重要 的是 它可以提 升发展对象 的 自主性 、 积极性 和 自信心 , 启动 建立社 区及 脆 弱群 体 对发 展 的拥 有 意识 。 但是 由于该课 程 开设 时间较 短 , 缺乏 可 以借 鉴 的教 学 方式 和方 法 , 且 承担 讲 授该课 程 的教 师普 遍 感 到 压 力很 大, 对如何 让学 生更 好地 掌握该课 程知识存 在一些 困惑 。针 对这些 问题 展开探讨 , 以便 为农村 区域 发展专 业 的 继承 发展 , 提供实践 经验 和理论依据 。
另外 一种情景 教学 的方式就 是有针对 性地选择 与教学 内容有关 的电影或 电视片段 , 它剪辑 下来 , 将 结合教 学 内容让学 生观看 , 然后组 织学 生进行讨论 , 同样 可 以收 到很好 的教 学效 果 。在 采用 这 种方 法 的时 候 , 师特 教
别要 注意讨论 环节 的把握 。例如对 讨论 、 论 中涉 及的一些 结论性 的问题 , 辩 教师 要做 出准确 而定 性 的阐释 ; 而
《 村 发 展研 究 方 法 》 程教 学方 法 改 革实 践 农 课
张 雯 , 文 娟 , 立 白 许 侯
( 阳农 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阳 1O6 ) 沈 沈 l 1 l
摘 要 : 据 《 村 发展 研 究 方法 》 程 性 质 及 教 学 内 容 的 需 要 , 对 其 教 学 方 法 进 行 了初 步 探 讨 和改 革 。 几 年 来 的 教 学 实 践 表 根 农 课 针 明 , 景 式 教学 、 与 式教 学 作 为 主 要 教学 手段 存 在 着 明 显的 优 越 性 , 情 参 同时 在此 课 程 的 教 学 中应 注 重 渗 透 创 新 思 维 的理 念 。 关 键 词 : 景 教 学 ; 与式 教 学 ; 新 能 力 ; 学 方 法 改革 情 参 创 教
乡村调研报告方法
乡村调研报告方法乡村调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可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等手段,获取关于乡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发展等方面的详尽数据和信息。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乡村调研报告方法范例。
一、研究目的和背景本次乡村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乡村发展现状、问题和挑战,为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
调研背景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1.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联系,获取乡村调研所需的资料和参考信息;2.选择研究对象和调研地点,确保具备代表性;3.制定调研方案,包括调研的主要内容、调研对象与调查指标等;4.组织实地考察,对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产业结构、社会问题等进行全面了解;5.进行访谈调查,与乡村居民、地方政府代表、农业专家等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观点;6.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7.归纳总结,撰写调研报告,及时提出对乡村发展问题的建议;三、研究内容和结果1.乡村自然与人文环境:调研结果显示,乡村自然环境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农业、旅游等产业。
乡村人文特点凸显,古老的民俗风情、传统的农耕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2.乡村产业结构:乡村现有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但农业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亟待升级。
调研结果也显示,近年来乡村发展了一些新兴产业,如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3.农村社会问题:调研结果显示,乡村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
由于教育资源不足,许多孩子只能去城市上学;农村医疗水平较低,农民就医困难;老龄人口增多,老年照料问题亟待解决;4.乡村发展前景和挑战: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乡村发展的前景广阔,乡村振兴战略有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然而,乡村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素质提升的难题等。
四、调研报告的意义和建议1.本次调研报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提供数据和决策依据;2.针对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调研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如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等;3.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引导乡村发展路径的选择和调整。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复习.doc
通过对假设的验证以促进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
7、 研究假设提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2)(3)(4)(5)(6) 1、农村发展研究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关于农村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 农村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广义农村发展研究从全球背景上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
狭义的农村发展研究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它分析这些国家落后的原因、发展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并提出综合发 展的战略方案和政策建议。
2、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概念农村发展研究方法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吸取了科学研究方法(包括日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人们在长期的农村发展研究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套认识和研究农村社会的方 法体系。
3、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的特特征%1 、经验性②、理论性③、规范性④、多样性4、 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方式包括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两神类型。
5、 课题选择的原则:①需要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科学性原则④创新性原则6、 什么是研究假设?发展研究中研究假设有什么作用?研究假设乂称研究假说,是在研究问题之初对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做出尝试性并有待检验的说明或解释,或对研 究事物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作用的推测性判断和设想。
作用:(1)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设计与(调查或实验)研究指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2) 研究是在研究假设的引导下进行的,对开展研究工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3) 假设是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将理性与感性、抽象层次与经验层次、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以真实一时靠的事实或正确的理论为依据 表述应尽可能确切、清晰和具体 必须是可以检验的 对于研究调查,研究假设的提出者须具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应注意研究假设的系统层次性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提出研究假设要注意集思广益8、 误差的种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9、 根据抽样时是否遵守随机原则,可将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乡村社会学作为整个社会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并没有不同于别的分支的单独的研究方法。
一般地说,凡可用于社会学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也可用于乡村社会学,不过,其中有些方法更适合于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并为乡村社会学家所常用。
本章将结合乡村社会学对乡村社会实际研究的特点,简要地介绍这些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方法概述一、研究任务的类别和研究方法的层次乡村社会学的研究,按其目的或研究者的意图来区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性研究,一类是应用性研究。
前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乡村社会各类现象的本质与联系,揭示各类变化的规律,以扩展既有的知识和发展乡村社会学的理论(包括推翻或修正旧的有谬误的理论、提出和发展乡村社会学新的科学的理论);后一类的目的在于运用乡村社会学及其他社会学的知识及方法,去研究和解决乡村建设、发展等当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类研究虽有时也会触及或提出一些理论问题,但却不是其研究的主要任务。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都只有任务或目的上的区别,而并无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即是说理论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也可用于应用研究,反之亦然。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各自的内部还可以细分,如理论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是探索性研究。
此种研究包括两种情况或两种不同的探索:其一是对乡村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如原来没有的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社会集团、阶层、群体、组织制度、习俗以及行为等等)的研究认识,或者是对久已存在但未弄清或认识模糊的现象进行研究和深入认识,以便从理论上准确反映它们的实际状况、特征、性质、发生原因、发展的趋势、变化的规律等等;其二是为建立某种理论设想并为进一步过渡到下面要介绍的验证性研究奠定基础的探索。
此种探索的目的不在于像前一种那样去详细弄清所研究对象的各种情况,而在于通过对有关理论构想的典型事例的调查研究,探讨研究者所要建立的理论构想,三是否有某种必要的客观依据。
理论研究的第二种形式是验证性研究。
在现代社会学各种实际研究中,验证性研究是各个分支学科都采取的主要研究形式。
课题研究计划书范文(素材稿件4篇)
课题研究计划书范文(素材稿件4篇)课题研究计划书范文篇1一.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研究》二.指导思想:为了让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践行于教学实际中,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特制订此工作计划。
三.研究内容:1、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确定错误的类型。
2、研究错误资源对教学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类型和某个知识点的出错概率。
2、反思法:记录课堂上的观察发现,反思错误资源的利用情况。
3、个案法: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案研究,掌握学生学习错误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1、认真学习各种理论,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种资料,制订具体研究计划。
3、认真观察,及时反思。
教学中观察、归纳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分析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反思学生出错的原因,探索运用错误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
六.预期成果:1、公开课一节2、上传文章2-3篇,力争发表。
课题研究计划书范文篇2课题名称《优化绿色课堂结构提高作业设计实效》立项级别区级学科语、数、英研究要点1、进一步学习有关有效练习与设计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结合,不断丰富和拓展研究方式方法。
2、推进作业分层布置与落实工作。
3、学生作业情况追踪调查以及现状分析。
4、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策略研究5、课题组成员每人完成一篇有效练习教学案例和一篇课题研究论文。
研究措施1、课题实施细化分层研究。
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课题活动,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研究的小主题,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学期研究方案。
研究教师根据本学期的研究重点,结合自己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详细,操作性强。
课题组每位成员在一单元教学完成后,应作出单元小结,整理整个单元中的教学情况,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随时做好调整工作。
3、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认真写好教育教学日记,不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及时上传相关研究资料。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第1章 绪论
(三)“发展研究”的含义
发展研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别。
广义的发展研究是探索整个宇宙和社会变迁 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全球角度上阐明各国 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现状和未来。 狭义发展研究是针对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问题所开展 的研究。
(四)“农村发展研究”的含义
农村发展研究是发展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学科。
(2)确定研究分析单位
是研究的基本单位 是研究者所要调查和描述的对象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分析单位的特征 汇集起来以描述由它们组成的较大集合体 或解释某种社会现象 一般分析单位等同于抽样单位
(2)确定研究分析单位
农村发展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分为:
个人:分析社会角色的特征 群体:妇女、儿童、老人、农民、工人等 组织:企业、学校、机关单位、医院等 社区:乡村、小城镇、城市 农村社会产品:建筑物、交通工具、文化产品
(2)确定研究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决定抽样方案和调查方案的制定。 分析单位应根据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选定。 注意由于分析单位不正确、分析层次混乱或研究 内容狭窄而导致的”层次谬误“与”简化论“错 误。
层次谬误
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 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例:以城市为分析研究犯罪问题时发现, 流动人口多的城市比流动人口少的城市的犯 罪率高; 是否可以换种说法,推理得出: 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
(一)“发展”的含义
“发展”概念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一般来说,广义意义上的发展,等同于“进 步”,可泛指人类社会的递进或成长; 在狭义意义上的发展,一般指一个社会的现代 化问题和现代化进程。
(二)“农村发展”的含义
1.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具体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 深度访谈、人种志
研究的建构
●写论文——确定论文题目? ●研究的建构:
研究问题的界定是一个逐步 清晰化、不断具体化的过程。
教育研究的三个阶段:
●研究的建构:界定研究问题,完成开题报告 ●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去现场,整理出清晰的资料 ●论文的写作:总结研究结果,归纳研究结论,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是漂亮的 ***是善良的
探究活动与知识形态
经验活动 实证活动 思辨活动
探究活动
日常观察、传统权威、经验判断 日常知识 系统观察、假设观察、事实判断 科学知识 哲学思考、理性推理、价值判断 哲学知识
知识形态
实践的、缄默的 事实的、因果的 价值的、理念的
教育研究和教育知识
●教师:学科知识、教育知识。 ●教育研究是专门指向教育知识的研究活动和方法体系。 ●教育知识的分类:哲学的、科学的和实践的。
例如:一个老师是如何变成学生的权威的? 什么样的教师更容易成为权威?
实证探究:寻求事实资料以检验某个假设是否成立的探索活动,被当作经典
科学研究方法的代名词。
● 针对日常生活的偏差和偏误,实证探究采用观察、访谈、调查、实验等方 法来证实或证伪。
● 例如:观察或者感悟: 大学生就业难。如何证实? 学习中女孩比男孩表现优秀。如何证实?
●教育研究是系统实证性的过程,实证最一般的涵义就是通过经验 观察检验一个理论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
●先有理论还是先有观察? ●演绎和归纳两种研究路径。
演绎式研究路径
●命题:任何人都会死 ●推论:马克思会死、恩格斯会死 ●检验:爱迪生会死 ●演绎式研究:从理论发展出具体的假设并加以检验的逻辑模式,
农村发展研究法
一、名词解释:1、广义的发展研究:探索整个宇宙和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全球角度上阐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现状和未来。
2、狭义的发展研究:是针对相对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问题的研究。
3、赋权与逆向学习赋权:将社区发展的决策权交还给农民,由农民来决定发展的进程、资源的分配等。
逆向学习:这种方法提倡直接向农民学习,就地面对面的学习农民的乡土知识、乡土技术和对农村社会的认识。
4、性别敏感:始终将妇女作为重要的支持对象,强调每一过程都要有妇女参与。
5、贫困优先:新增的资源,优先向农村倾斜,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家庭倾斜。
6、监测与参与式监测、监测:监测是一种手段,是观测项目活动,根据已有的计划实施并且合理利用资源的过程。
参与式监测:是指项目的使用者(或受益者或目标群体)参与测量、记录、收集、加工和交流信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或机构作出决策。
7、评价与参与式评价评价:是通过监测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分析。
参与式评价:指在项目评价的过程中由项目收益者评价。
8、单级决策与多级决策单极决策:如果在决策树的根部只有一个决策点,称之为单级决策,是比较简单的决策。
多级决策:如果一棵决策树不仅在根部有决策点,而且在树中部也有决策点,则称为多级决策,是比较复杂的决策。
9、主观决策点与客观策略点主观决策点:在决策点上,群众根据问题树梢部算过来的各策略枝的收益的大小选择最佳的一种策略。
把这种决策点称为主观决策点。
客观策略点:在策略点上出现的状态是随机的,不是决策人能选择的。
10、历史演变图与季节令历史演变图:是将社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主要变化及事件经过资料收集和归纳整理后用图表简明地表达出来。
季节令:是以列表的形式反映一个村庄的各种生产活动(如农业、林业、副业、畜牧业等)及其具体农事内容在12个月中随季节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类型。
二、简答题:1、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实际上关于摆脱依附理论,它是60年代中期崛起的,由一些关注拉美国家发展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的。
三农市场调研分析方案
三农市场调研分析方案第1章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方法 (4)第2章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5)2.1 农业产业现状 (5)2.2 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5)2.3 农业产业链分析 (6)第3章农村市场消费现状 (6)3.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6)3.1.1 收入水平分析 (6)3.1.2 消费支出分析 (7)3.1.3 消费水平区域差异 (7)3.2 农村消费结构分析 (7)3.2.1 食品消费结构 (7)3.2.2 非食品消费结构 (7)3.2.3 消费结构优化方向 (7)3.3 农村市场消费潜力 (7)3.3.1 人口结构分析 (7)3.3.2 消费意愿与需求 (7)3.3.3 政策与市场环境 (7)3.3.4 消费潜力展望 (8)第4章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市场 (8)4.1 农村人口现状 (8)4.1.1 人口规模及分布 (8)4.1.2 人口年龄结构 (8)4.1.3 人口素质 (8)4.2 农村劳动力结构 (8)4.2.1 劳动力年龄结构 (8)4.2.2 劳动力性别结构 (8)4.2.3 劳动力职业技能结构 (8)4.3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 (8)4.3.1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8)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9)4.3.3 政策措施及成效 (9)第5章农业科技与信息化 (9)5.1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9)5.1.1 农业科研机构布局 (9)5.1.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9)5.1.3 农业科技政策支持 (9)5.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9)5.2.1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 (9)5.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9)5.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0)5.3 农业信息化发展 (10)5.3.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0)5.3.2 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10)5.3.3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的影响 (10)5.3.4 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10)第6章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10)6.1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10)6.1.1 交通基础设施 (10)6.1.2 水利基础设施 (10)6.1.3 能源基础设施 (10)6.2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1)6.2.1 教育服务 (11)6.2.2 医疗卫生服务 (11)6.2.3 社会保障服务 (11)6.3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需求 (11)6.3.1 交通基础设施需求 (11)6.3.2 水利基础设施需求 (11)6.3.3 能源基础设施需求 (11)6.3.4 教育服务需求 (11)6.3.5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2)6.3.6 社会保障服务需求 (12)第7章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 (12)7.1 农村金融市场现状 (12)7.1.1 金融服务覆盖面 (12)7.1.2 农村金融需求 (12)7.1.3 农村金融供给 (12)7.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2)7.2.1 金融产品创新 (12)7.2.2 金融服务创新 (12)7.3 农村保险市场发展 (12)7.3.1 农村保险市场现状 (12)7.3.2 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瓶颈 (13)7.3.3 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对策 (13)第8章农业产业链企业分析 (13)8.1 主要农业企业类型 (13)8.1.1 农产品生产型企业:主要从事农作物、畜牧、水产等农产品生产,以产量和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第10章 参与式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
强调农民的参与和主导、注重社区整 体理解和分析、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合 作与交流、以实际问题和需求为导向。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确定评估目标、选择 合适的参与者、制定 评估计划和工具。
培训阶段
对参与者进行PRA方 法和技巧的培训,提 高其评估能力。
实施阶段
收集数据、访谈、观 察、记录等,全面了 解社区情况。
农业发展
探讨农业生产的经验、问题和解决方案,促 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社会问题研究
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影响和解决方案,推 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改善。
04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 (PGIS)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社区参与式工具,它通过地图和地理信息的方式,让社区成 员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并参与到相关决策和规划 中。
02
数据收集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 集社区的相关信息,包括资源分布、 居民生活状况等。
01
制定行动计划
根据讨论结果,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05
03
地图绘制
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图表或图片形 式,绘制出社区地图,标注重要资源 和设施。
04
分享与讨论
将绘制好的地图与社区居民分享,组 织讨论会,共同探讨社区发展问题。
实施步骤
收集故事和信息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等方式收 集相关故事和信息,了解当地居 民的生活、文化和传统。
设计地图和图示
根据收集到的故事和信息,设计 地图和图示,包括地图的布局、 图示的符号和颜色等。
制作故事地图
将设计好的地图和图示进行制作, 可以使用纸张、颜料、彩笔等材 料。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方法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方法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事物或现象,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和特征。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到比较直观和深入的信息,帮助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2. 实验法:通过控制某些变量来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这种方法可以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解事物对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和变化。
3.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事物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全局性的视角,帮助深入了解事物的背景和发展轨迹。
4. 案例研究法:通过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探究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具体的实证材料,帮助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动因。
5. 模型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拟来模拟事物的发展过程和预测未来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对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化和量化分析,帮助预测和控制事物的发展方向。
这些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可以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1990年开始,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在德国 一家基金会的帮助下,开始进行“巴伐利亚试 验”,也称“城乡等值化试验”。
旨在证明“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 生活质量” 。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中国 农民是否一定要涌入城市,留在土地上是否 也同样可以实现幸福生活?
试验技术—
来自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所倡导的“等值化”理 念,以及在德国的成功经验; 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 山东省青州市的南张楼村,一个发展水平属中 等偏下的中国北方农村。
1. 内在效度
内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 解释的程度。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 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 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指实验结果的概括 性和代表性。换言之,就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 到实验对象以外的其他受试者,或实验情境以外的其 他情境。
(1) 单组后测设计
只有一个实验组,没有控制组。 这种设计的要求是,首先选择一些受试者作为 研究对象,并给予一种实验处理,然后测量实 验处理的效果。 这种设计虽然简单易行,但因缺乏控制组和可 比较的量数,许多因素会混淆实验结果。
(一)简单实验设计
(2) 单组前后测设计
这种设计的要求是,对受试者进行实验处理前的 测验(O1 ),然后给予受试者实验处理(X),再给 予受试者一次测验(O2)。最后比较前测和后测的 分数,通常采用两个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 性的检验(N>30用Z检验,N<30则用t检验),以 检验前后两次测验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 。 这种研究设计的优点是:相同的受试者都接受前 测和后测,“差异的选择”和“受试的流失”两 因素即可被控制。 缺点是:实验效果可能受到“历史”、“成熟”、 “工具”、“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的干扰, 可见其内在效度也很差。
社会科学实验研究法:也称实验调查法,是实验者 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 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同 时是一种旨在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 可控制的研究方法。
可分为:可控实验(室内)和实地实验(室外)两类 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 事某种活动 试验是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的某种活 动
试验内容—
试验地点—
享誉世界的“巴伐利亚经验”在南张楼试行20年后,看得 见的是这样一些变化:
1、农民收入提高,目前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2、兴建了80多个企业; 3、农民工作模式改变:农业生产成为副业,而企业生产成为正式 职业,包括石油机械厂在内的好多企业还为农民工买了养老、医疗 保险; 4、成功地留住了人,项目实施前该村居民4000人,目前还是4000 人,15年来仅有100位人才走出,他们大都被青州等地的一些企业 挖走(该村由基金会设立的职业技术学校名气太大); 5、居民生活方式改善:基础生活设施完全脱离了农村氛围,人们 生活在包括厂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等准城市化规划的大范 围内,用村里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他们想不出城里面有什么东西在 南张楼没有
是否可以据此断定,试验成功了?
中德方面专家的共同认知是:“巴伐利亚经验”在南张 楼村经历了20年实践,部分地达到了最初的目标。 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农村的现实发生碰撞:
南张楼村的发展方向已经和基金会在开展项目之初 定下的三条行动方向背道而驰了,目前改变南楼村 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的原因与动力还是开办企业而 不是德方基金会所期望的和谐发展;
双盲实验的根源是“主试效应”和“被试效应”。
“主试效应”是指“由于实验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而 产生的实验偏差”(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被试效应”是指“由于实验对象对其被试身份的认 知及态度而产生的实验偏差”(霍桑效应)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进行实验设计,首先必须要考虑实验效度。所谓效度,就 是指实验设计能够回答要研究的问题的程度。 实验效度一般有两种: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2. 外在效度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内在无效度
是指实验的结论没有正确的反映实验本身。 主要影响因素有: 历史事件 人们的成熟 实验本身的影响 不同的度量尺度 极端值的影响 选择的偏好 多种交互作用 实验处理中的传播与模仿 补偿心理 受试者的心理因素 受试者流失
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各有利弊
第二节 实验研究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一、实验研究法的基本原理
就是对社会现象的发生条件进行控制,然后分析引起这 种社会现象的原因,阐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 在实验开始时对因变量进行测试(即前测),接着引入 自变量(X),让它发挥作用或者影响;然后在实验结束 前再测量因变量(即后测);最后比较前测和后测的差 异值就可以检验假设。
德国人心目中的农村生活,是宁静温和、安守乡土、自 给自足的“田园牧歌”式的新型农村,所以他们的钱只 是投给教育、土地整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他们从没向 这100多个小工厂里投过一分钱。
第四节 实验研究法的特点及评价
1、与观察法、调查法等方法相比,实验法既有明 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2、与自然科学实验相比,社会科学实验的实验设 计相对比较简单,而实验实施难度高,风险大。
3、重视实验条件的代表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 可重复性。
4、易受样本缺陷与主观因素的影响。
中国新农村建设价值案例: "城乡等值化试验"
(二)实施阶段
(三)资料整理总结阶段
(1)整理汇总实验材料、对观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实验结果,以此检验假设,提出理论解释和推论 (2)撰写研究报告
四、选择研究对象
(一)随机法
(二)配对法
找出两个各种条件完全相同的人,将其分别分 派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保证样本各个方面的同质性
一、实验研究的类型
2、根据调查环境不同:
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 ):
在实验室内进行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
实地试验(field experiment):
一、实验研究的类型
3、双盲实验(double-blind experiments):
指的是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 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即究竟是 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 的双方都不知道。
(二)多组实验设计
(2)重复测量设计
重复测量是一种轮换的方法,每个组都先后接 受不同的测量,然后通过比较每一组不同测量 的平均值就可以检验不同刺激造成的不同差异。
(二)多组实验设计
(3)因子设计
为了考虑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以 及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因变量的影响。
缺点:需要的实验组多,需要的受试者Fra bibliotek量多, 难以实施。
排除法:在实验之前把其他因素排除在外。
(三)其他方法
纳入法:将其他影响变量也当作自变量引入实验。
第三节 实验研究的类型与实验设计
一、实验研究的类型
1、根据试验程序和条件
标准实验:实验设计具备一些必备条件的实验: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前测和后测,封闭的实 验环境、实验刺激和操作等。 非标准实验: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条 件”或“部分”的实验。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 进行的必要的省略或特殊设计的实验。
(3)前测和后测
在一项试验设计中,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的第一次测量,称为 前测(pretest)。 在一项试验设计中,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的第二次同样测量, 称为后测(posttest)
三、实验研究法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2、提出研究假设 3、实验设计 选取实验对象 进行实验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外在无效度
是指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主要影响因素有: 母体群效度 生态效度 多重处理的干扰 新奇性与破坏效应 实验者效应 前测的敏感性
三、基本的实验设计分类
(一)简单实验设计 (二)多组实验设计
(一)简单实验设计
只考虑一个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的关系。
(一)简单实验设计
(4) 两组无前测的实验刺激设计
可以克服前测对实验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设计的前提:实验对象是随机分配的。
(二)多组实验设计
(1)所罗门四等组设计
这种设计包含有两个实验组和两个控制组,四 组受试者均由随机方法选择而来。两个实验组 中,一个组有前测和后测,一个组只有后测; 两个控制组中,也是一个组有前测和后测,一 个组只有后测。实验处理后,四组均接受后测。
第八章 实验研究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实验研究法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实验研究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第三节 实验研究的类型与实验设计 第四节 实验研究法的特点及评价
第一节 实验研究法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实验法的定义
实验法要考虑是否能够重复。 实验之前要有明确的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是否 成立。
首先以一个理论假设为起点,
然后进行如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