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 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 公开课教学设计_1

合集下载

6.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6.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分数的认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认识分数,侧重理解分数的份数定义,即从把整体平均分后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上认识分数;第二阶段分数的再认识,侧重理解分数的商的定义,即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第三阶段理解分数的比的定义,即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的比,所以,比的认识也是对分数认识的丰富,本单元就是第三阶段,借助比的认识,发展学生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例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学过了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比奠定了基础,教科书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结合“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从几何的角度探究“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引人比,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借助“甘蔗汁”“树高和影长”“速度“苹果价格”等现实背景,进一步理解比,感受比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同时理解比的数学意义,探索比与除法分数等的密切联系.二、学生情况1.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在五年级上学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五年级下学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能力基础:本节课受教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有了一定的思考、理解、分析、抽象概括、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这些学习能力也是完成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生活中存在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变形的照片”“货比三家买苹果”等素材,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3.学生的生活基础: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如食品包装袋上配料表的说明、饮品包装盒上内容物的说明、一些小家电的使用说明书……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比的存在,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比的存在形式不会感觉到陌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接触或使用过比,学生基本上都会读比,能基本了解它所表示的意思,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没有用数学语言表述过,这些生活基础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也正因此,教学设计中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4.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本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这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也是最困难的,所以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重要的过程三、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四、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2.正确读写比.3.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五、教学难点1比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体会比存在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自学卡片.3.探究题单.4,变形放大照片.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情境一:洗照片“事件”1.变形的照片师:同学们,老师刚刚去洗了几张照片,现在很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看看照片洗得怎么样,好吗?【设计意图】出示真实的照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导入新课,学生在看到细长和短粗的两张照片时,一定会发出笑声。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_1《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69,70页【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也为今后学习比的化简,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熊大图片)熊大今天来是向大家寻求帮助的。

它最近被评为保护森林形象大使,编辑部需要它的几张照片做宣传,要求必须与熊大形象相符,应该选哪几张?熊大拿不定主意,请大家帮它选一选,哪几张比较像?(幻灯依次出现5张熊大图片并让同学们选出像的图片。

)为什么这3张照片像?其余2张不像?我们还是借助方格纸来研究一下这些照片的长和宽有什么联系?4人小组合作,把思考的过程列在导学案上。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板书:6÷4=1.53÷2=1.512÷8=1.5谁还有不同的思路?生1:我发现A的长和宽分别是B的长和宽的2倍,D的长和宽分别是A的长和宽的2倍,所以A、B、D比较像。

《生活中的比》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比的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

2.比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3.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比的前项和后项相等的性质。

4.比的运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比的引入和比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

2.新课: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巩固: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作业布置:布置与比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生活中的比》2.内容:- 比的概念-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与比相关的题目。

2.选做题: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比的应用实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既有必做题,又有选做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的疑问解答不够详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例如比较两个水果篮中水果的数量,或者比较两个班级学生身高的差异。

小学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以有趣的情境,“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从几何的角度探究“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引入比,揭示比表示一种倍数关系,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教材以“认一认”,直接提出比的概念、读法、各部分名称等,为学生学习“比”的相关知识提供了学习材料,为学生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中注重数学生活化,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比,深入理解比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些学习都将作为比的认识学习基础。

六年级学生经历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更能理解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能加强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自学比的相关知识,能正确读写比,掌握比的相关知识。

3、在课堂探索中,学会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升学习的自主能力。

4、能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的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淘气图片师:同学们喜欢拍照吗?大家的好朋友淘气就非常喜欢,你看,他拍了一张很满意的照片,想大家分享。

(课件出示图A)你们看,他多开心,还多拿出了几张大小不同的照片。

你们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图B-图E)学生分别描述看到的图片。

学生观察发现:有些图片比较像,有些不像。

2.揭示问题师:这几张图片和图A比,有什么发现?将图片分为两类:与A像,B、D;与A不像,C、E设计意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发现与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引出课堂的探究学习。

二、探索学习1.从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1)发现问题图片像不像与什么有关?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几张图片都是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不同,那像不像与长方形的什么特征有关呢?(2)提出猜想猜想:学生发现“像不像”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在授课《生活中的比》这一课时,我选择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本节课主要围绕比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一、教学内容1. 认识比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应用:介绍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比较物体的大小、速度、长度等。

3. 比的计算: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的前项和后项等。

4. 比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即比值越大,比就越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会正确计算比,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进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的计算方法,比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比较篮球运动员身高和体重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回答问题:“比是什么?”3. 比的应用: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运用比进行解答。

4. 比的计算: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比的计算。

5. 比的大小比较: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计算:求比值、化简比、求比的前项和后项。

3. 比的大小比较:比值越大,比就越大。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小明身高1.5米,小红身高1.2米,求他们的身高比,并化简比。

答案:小明和小红的身高比为15:12,化简后为5:4。

2. 题目: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60公里/小时,另一辆汽车的速度为80公里/小时,求它们的速度比,并化简比。

《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生活中的比》这一教案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主要包括比的含义、比的应用以及生活中的比。

我将会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求出比的比值,并能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是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苹果和橙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图片的比较,我会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3. 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实例,如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让学生求出它的速度比。

4. 练习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求出比值。

5. 生活中的比: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人的身高比,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求比值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

生活中的比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家人的身高比是1:2:3,请问如果爸爸的身高是175厘米,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答案:妈妈的身高是350厘米。

2. 题目: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它的速度比是多少?答案:速度比是60: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求比值的练习中,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辅导。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_1《比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9页“生活中的比”。

【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初步理解比的含义,会用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1.会用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初步理解比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烧杯,针管,染料,学习卡【教学过程】一、调色活动1---引入蓝色和黄色管数这两个量(一)师生调色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奇妙的实验吧。

配制染料也是有学问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老师是怎么配制的,之后,再请每个小组进行调色,好吗?师:我先取蓝色染料吧!每次都要取满管,不要将染料弄撒。

再换个针管,取黄色的染料,两个染料针管不要混用,以免影响调色的效果。

(教师调2:1的一杯染料,教师一边调色一边讲配制颜色的注意事项)学生小组合作,调制颜色。

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烧杯,杯子里面有一张小卡片,上面有具体调色的要求,请按照卡片上的要求进行调色。

小组内商量一下,如何调制?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活动,大家积极参与。

6个签分别是:蓝色4管黄色2管蓝色6管黄色3管蓝色8管黄色4管蓝色11管黄色2管蓝色1管黄色7管蓝色7管黄色1管(学生活动,调出不同的颜色)【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作为本课的导入,目的是想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既充满趣味,又直观形象。

(二)探究颜色的奥秘——找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感受两个量之间的内在联系1.按颜色分类颜色调完之后,每组把调制后的颜色与老师调制的颜色进行比较,将颜色一致的放在一起,不一样的放在另一侧。

2.猜测颜色一样和不一样的原因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6个烧杯,这3杯的颜色相近,另外3杯颜色与老师调制的颜色有差异,这有可能和什么有关呢?(学生独立思考片刻)生:可能与两种颜色的数量有关。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六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比,并会求比值。

2、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主动发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水果价格”三个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比,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价格”等情境,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3重点难点1、理解比的意义。

2、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6.1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1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1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关系。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大小不变,当且仅当比的两个数成比例。

3. 比的运算:比的倒数、比的大小比较、比的乘除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

2. 教学难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的运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知识。

3.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的意义、基本性质、运算。

2. 例题展示:通过典型例题,展示比的应用和解题思路。

3. 知识结构图:以图示的形式展示比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巩固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综合练习: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总结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方法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情况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比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生活中的比》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较大的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比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比的性质,如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倒数等;
3.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进行问题解决。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抽象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数学表达,提升数学抽象能力。
2.逻辑推理:在学习比的性质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3.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讲解比的概念和性质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比的性质。通过对比的计算和实际应用进行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4.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长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并比较两段绳子的长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1 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1 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1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1 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第6单元的第1节课程,主要内容是生活中的比。

我们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比值。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计算比值,并能够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计算比值。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比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和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橙子等,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情况,比如两个苹果的重量比一个橙子的重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比例。

2. 讲解比的概念:我会根据PPT的内容,向学生讲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数学表达式。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比如3个苹果的重量比2个橙子的重量,让学生计算这个比值。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的物品,比如苹果和橙子,让学生分组计算不同的比值。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PPT的内容,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4个苹果的重量比3个橙子的重量;2. 5个篮球的数量比3个足球的数量。

答案:1. 4个苹果的重量比3个橙子的重量,比值为4:3;2. 5个篮球的数量比3个足球的数量,比值为5: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计算比值时出现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探索比的性质,比如比值是否随着数量的增加而改变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比的概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生活中的比(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生活中的比(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生活中的比(一)|北师大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6.1生活中的比(一)这一节。

我们要明确这一节的教学内容。

我们将会学习比的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比的实例。

具体来说,我们会学习比的定义,比的意义,以及如何用比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会通过实例来理解比的应用,比如在购物时如何比较商品的价格。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意义的理解,难点则是如何将比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图片和实物,比如两种相同数量的水果,用来展示比的概念。

学具则是练习册和笔,用来进行随堂练习。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大字写出比的定义和意义,并用图片和实物来辅助说明。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们自己找出生活中的比,并计算出比值。

比如,给出两件衣服的价格,让学生们计算出价格比。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这一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明了,学生们是否理解了比的概念,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掌握比的运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运用比的知识,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就是我对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6.1生活中的比(一)的教学设计。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比的定义和意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们容易混淆的地方。

比的定义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意义则是通过比来比较和判断两个数的大小或者比例。

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比如比较两种水果的重量,或者比较两件衣服的价格,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比的定义和意义。

如何将比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们可能会困惑于如何找到生活中的比,并计算出比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提供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们自己找出生活中的比,并计算出比值。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 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 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 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 优质课教学设计_1

《生活中的比》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初步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4、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比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教学难点: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铺垫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比”字,你认识的“比”有哪些?生:比胖瘦。

生:比大小。

生:足球赛中的5比3。

师:为了更好地认识“比”,我请教了词典,它告诉我“比”字的4项意思:(1)比较量的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2)能够相匹;(3)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4)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

第1项意思,刚才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数学中比的例子;第2项意思一般在语文中用的比较多,如:今非昔比、无与伦比等;第3项意思是生活中的比。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的第4项意思(全班轻声齐读第4项意思)。

2、激疑引入。

(投影示淘气的相片A)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

智慧老爷爷帮他制作了一些相片。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谁想告诉老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回答:这些照片有大有小。

B是把A缩小了。

D是把A扩大了。

]师:那谁能说说C和E为什么不像?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比”的实际意义。

1、将照片平移到方格图中,观察图中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1)、看,老师把这几张照片都描在了方格纸上,那5张照片就变成了5个长方形。

通过数格子我们可以知道照片A的长是6,宽是4。

好,现在你们也拿出手中的格子图,像老师数格子那样快速的标出其余长方形的长和宽。

(2)、请根据标出的数据,想想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师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板书。

汇报之一:长方形D的长和宽是长方形A的长和宽的2倍。

教师板书:D长÷A长:12÷6=2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反过来我们还可以怎样说?列式呢?汇报之二:长方形A的长是宽的1.5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的比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能:1. 定义并解释“比”的概念。

2. 识别和构建比例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3. 应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比”的定义,探讨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教授如何构建和解决比例问题。

内容包括:1. “比”的定义和性质。

2. 比例关系的表示和运用。

3. 比例问题的构建和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比的概念及其性质。

- 比例关系的表示和应用。

- 比例问题的解决方法。

难点- 理解并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 构建和解决复杂的比例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演示,比例模型,实际物品(如尺子、绳子等)。

-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比例实例,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第二阶段:概念讲解- 讲解“比”的定义和性质。

- 通过实例解释比例关系。

第三阶段:互动讨论- 分组讨论,探讨生活中的比例关系。

-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

第四阶段:问题解决- 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和解决比例问题。

-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第五阶段: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强调比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比”的定义和性质。

2. 比例关系的表示和应用。

3. 比例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1. 理解并解释“比”的概念。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关系。

3. 构建和解决复杂的比例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1. 学生对“比”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解决比例问题时的表现。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教学设计力求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确保学生在理解“比”的概念和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本节内容既是对比的概念和运算的巩固,也是为后续比例和比例尺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2.让学生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2.难点:让学生掌握比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例子,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2.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比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讲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2.准备比的运算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key points。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如烹饪中调配食材的比例,引出比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烹饪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配食材呢?引导学生发现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运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学会如何进行比的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答。

小学数学新北师版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新北师版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新北师版六年级上册《6.1生活中的比》教案第一课

小学数学北师版六年级上册
《6.1生活中的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写法,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2.经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的,理解比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能利用比的知识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课文相关的精品练习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谈话:(欣赏神九的视频)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今年6月16日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的壮观景象。

当然说到神九我们就会想到“神女”——谁啊?谁来说说你了解刘洋多少?
开课:刘洋生于1978年10月,今年34岁。

谁能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的?
师:今年刘洋34岁,同学11岁。

看到这两个信息,从数学的角度,你会想到哪些问题?。

1《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表达方式。

2. 比的计算: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学会比的计算方法。

3. 比的应用:能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面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方法、比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比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PPT课件、教学黑板。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比较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比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 比的计算: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比的计算技巧。

4. 比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比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生活中的比》2. 板书内容:- 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表达方式。

- 比的计算: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学会比的计算方法。

- 比的应用:能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比的概念、计算和应用的相关题目。

2. 提高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关于比的问题,并解答。

3. 思考题:探讨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的基本知识。

公开课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公开课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比(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教材第69----70页的内容生活中的比.学情分析:《比的认识》是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主要有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概念,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比”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

比的概念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价值和意义是教材内容的核心思想。

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的直观背景和具体的情境,不仅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还凸显对应“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渗透。

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更能使学生体验比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比的数学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 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解决问题目标: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比产生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求比值教学准备:多媒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的几张图片,你们想看吗?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我国的国旗、多伦多电视塔、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以及自行车的图片。

师:你们看后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可能会答出,好看)知道为什么会好看吗?因为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黄金分割比。

黄金分割比是最和谐、最美的比!教师播放有关黄金分割比的视频,引出黄金分割比的简介:公元4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利用线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

它的比值大约是0.618,比大约为3∶2。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欣赏,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的价值。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69,70页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也为今后学习比的化简,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请看大屏幕
(幻灯出示熊大图片)熊大今天来是向大家寻求帮助的。

它最近被评为保护森林形象大使,编辑部需要它的几张照片做宣传,要求必须与熊大形象相符,应该选哪几张?熊大拿不定主意,请大家帮它选一选,哪几张比较像?
(幻灯依次出现5张熊大图片并让同学们选出像的图片。


为什么这3张照片像?其余2张不像?我们还是借助方格纸来研究一下这些照片的长和宽有什么联系?
4人小组合作,把思考的过程列在导学案上。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板书:6÷4=1.5
3÷2=1.5
12÷8=1.5
谁还有不同的思路?
生1:我发现A的长和宽分别是B的长和宽的2倍,D的长和宽分别是A的长和宽的2倍,所以A、B、D比较像。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过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这3张照片之所以像是因为它们的长和宽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除法表示,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形式来表示,那就是——比(板书比)
比表示一种什么关系?请同学自学课本69页“认一认”。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我们用抢答的形式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会的同学站起来直接说答案。

1.把黑板上的除法算式写成比的形式。

2.说出老师所指的比的各部分名称。

知识补充:比除了比号的形式,还有一种分数形式。

(过渡)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比,知道它与除法的关系十分密切,除法运算结果的大小用商来表示,那么比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比值)
什么是比值?我们结合6:4的比值来研究一下。

先独立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再2人小组讨论,并完成导学案2(2)
小组交流及汇报。

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不尽怎么办?板书(4
6) 师:这3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值都是1.5,1.5表示长是宽的1.5倍,所以在这里比值不加单位名称。

考考你会求比值了吗?完成导学案自学检测1题求比值。

通过计算这3个比的比值,你发现比值可以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整数、小数、分数) (过渡)数学是一个充满联系的整体,请大家这个等式,(描红6和4)想一想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将比的知识完善到温顾互查。

(三)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收集到生活中的哪些比?
学生说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比
生1:我收集到黄金比是0.618:1
师介绍补充:黄金比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比。

它被广泛的应用到音乐、美术、建筑等领域。

(人体中的比,比赛中的比)
课件出示:人体中的比 1、人的拳头和心脏的比是1:1.
你知道自己的小心脏有多大吗?(学生用拳头比划着)
2、两手平伸的长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约是1:1
师:现在大家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示出自己的身高吗?
(学生伸开双臂比划着自己的身高)
比赛中的比:课件出示一则含有1比0的比赛信息。

读完这则信息你有什么疑问?生1:比的后项不是不能为0吗?为什么这则比赛中出现了1:0?
师解答疑惑:我各类比赛中的比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不一样,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师总结: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

其实比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板书“生活中的”)
课件出示一个梨和两个苹果,用比表示为1:2,可以用2:1吗?为什么?
出示一箱梨和两箱苹果,用比表示为1:2.
思考:比中的“1”只能表示一个吗?
生1:还可以表示一箱
生2:还可以表示1车
生3:还可以表示50个

师:在数学中我们可以把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都表示成1份。

梨有1份,苹果就有2份。

(课件出示70页情景图)你是如何理解这两个比的?
生1:甘蔗汁的体积是1份,水的体积是2份
生2:甘蔗汁的体积是2份,则水的体积就是4份。


师: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嘛?那怎么办?
生3:用字母表示。

甘蔗汁的体积是n 份,则水的体积是2n 份。

师表扬并提问: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生:甘蔗汁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2分之1,水的体积是甘蔗汁的2被。

师4:这样表达就可以简洁的说清楚这两种量的关系了。

那么6:3怎么理解?
生5:树高是影长的2倍,影长是树高的2分之1.
师:同样是2倍关系,你能用一个更简洁的比表示树高和影长吗?(2:1)
黑板上长和宽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来表示吗?(板书3:2)
长与宽的比是3꞉2的长方形只有这3个吗?(无数个)这种形状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都可以用3:2来表示。

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两个同类量的比,两个不同类量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吗?如果能,它们的比值表示什么?让我们带着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完成课本70页填一填,说一说。

师: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它们的比值表示一种新的量,所以要加单位名称。

大家对比和比值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挑战一:巩固提高
一头大象约重4吨,一只老虎约重90千克,所以小明说一头大象和一只老虎的体重比是4:90 ,小明的说法正确吗?
挑战二:拓展延伸
你能写出几个比值是 4
3的比吗? 师:5秒钟之内看谁写的多?倒数5、4、3、2、1.你写了几个?如果时间足够你能写几个?谁是有顺序地写的?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总结: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很多比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因数学而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