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
历史评述题答题模式
历史评述题答题模式一、答题模式综述:1、题干问式单一:评论材料中某观点。
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是非判断。
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
第二步:判断该观点的是非对错。
第三步:用史实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题干问式单一:评述材料中某观点。
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论证。
第一步:展示材料中的观点。
第二步:用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3、题干中另有这样的答题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
提示:此类问法考查的关键仍是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和论证。
第一步:展示材料中某一观点。
第二步:用最有说服力的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二、典型练习:例1: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
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论。
(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
)(10分)参考答案:观点:应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历史性进步,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2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1分)合理之处:认识到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历史性进步。
政治上:提出“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文化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不足之处:没有认识到改革开放前30年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后30年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经济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五年计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教文上: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答题格式
历史答题格式
历史答题格式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准确表述:在答题时,需要使用准确、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
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主观臆断的语言。
2. 逻辑清晰:在回答问题时,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确保答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或重要性程度来组织答案。
3. 引用证据: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提供相应的历史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证据可以来自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学术著作等。
在引用证据时,应注意注明出处,以体现学术诚信。
4. 对比分析:对于涉及多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问题,需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历史人物的特点。
5. 总结归纳:在回答问题时,需要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关键点。
同时,也需要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进行归纳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6. 客观评价:在回答问题时,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避免过于主观或偏激的评价。
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应基于史实和证据,不加入个人情感或偏见。
7. 格式规范:在书写答案时,应注意格式规范,如分段、标点符号等。
整齐规范的答案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以上是历史答题格式的一些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七下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七下高考历史答题有什么技巧可以利用?这是每一位文科考生都想知道的“秘籍”。
但经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文科并不像想象的简单。
下面我们来看看高考历史试题答题技巧,欢迎阅读借鉴。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无论是通常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必须审清2个要素,即为:条件管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
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更多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就是多样的,比如说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建议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价值观念。
审清了这一建议,挑选的方向就确认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存有相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就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挑选的时候特别注意提问的方向,比如说本题建议你提问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挑选了客观促进作用的有关选项。
二、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把握住六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描述型。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三:观点评述类小论文答题模板(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专题:观点评述类小论文解题模板题型特点观点评论(析)类试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很受命题者的青睐。
解题方法1.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关键词可以抄下来)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主观、客观。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总结提升,一定要有这部,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
实战演练1.(2019全国卷I·42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关于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大全
关于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大全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一.历史试卷答题技巧历史主观题方法指导原因、背景类试题的解题模板: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具体表现为:(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3)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二.解题技巧一、题型1、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
文综当中的历史,有很多复杂的知识点,但如果我们能在答题时使用一些通用的万能句,那幺我们在答高中历史题时就会更轻松了。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1 现象、表现“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幺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
“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
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2 体现、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
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3 说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幺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幺
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幺?”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幺?”也就是。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法
【历史】高考答题万能模板——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问题类型1.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2. 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
3. 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答题模板1. 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2. 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
(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
(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举例说明对经济全球化的评述,既要看到积极性的一面,又要看到这一趋势带来的消极作用,还要看到面对这一趋势,各国只能顺应,而不能消极抵制。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
材料二嘎斯车是苏联时代的代表性符号之一。
而最早在苏联生产“嘎斯”车的,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
福特原先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 ,声称除非苏联的意识形态变得适合他的口味,否则他“不会运一个螺帽去那儿” 。
哈默劝他说:“要是这样,你会有太长的时间没法在那里做生意,那里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文综当中的历史,有很多复杂的知识点,但如果我们能在答题时使用一些通用的万能句,那么我们在答高中历史题时就会更轻松了。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1现象、表现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
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2体现、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3说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
高中历史答题万能句及模板4评述、评价、评论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
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评述偏重于叙述,评论(评价)偏重于结论。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历史论述题解题方法:步骤一: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关键词可以抄下来)步骤二: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以时间为线索选取史实论证。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步骤三:结论。
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或评价性升华。
(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题型一:提供观点型开放题【设问方式】…(材料)…,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基本方法】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步骤】(1)选择观点,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有力论证的观点。
(2)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例证观点的史实。
(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注意】有的试题除了已列出的观点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提出其他的观点进行例证。
只要言之合理,照样可以给分。
题型一【典例】典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
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果,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
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高考历史评价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研究高考历史评价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廖振茂摘要:高考历史新标准当中要求学生,通过批判、借鉴以及引用的方式,对历史观点进行评论。
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客观全面的分析历史课本当中的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而能够对历史的出处和发展进行掌握。
在全国高考试题当中,历史评价类问题比较多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判断,即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本文当中我们针对历史评价类问题的解题方式及答题技巧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概括,以供其他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考历史;评价类问题;方法与技巧历史评价类问题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历史、学习历史、发扬民族精神都离不开对历史问题的学习和客观评价。
历史上的人物、事件都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历史记载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偏重,这给历史的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
但是历史评价类问题在高考历史中所占比重比较大,是我们当前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本文当中我们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对评级类问题的解题方式和技巧做了分析和研究。
一、分析问题类型、特点及答题模式(一)评价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事物的价值,对历史人物或者是历史事件的作用、地位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评定;通常是以评价、评述、评析、看法等提示词作为设问,针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分析评定,答题过程中主要是能够和历史发展的事实和特征进行结合,进而揭示事物的特点与带来的影响。
评述就是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史学观点进行评价,也就是一边叙述以便进行评价,反之也可以;而评论就是分析、论证以及评价历史事件、人物以及观点等。
(二)评价、评述类问题通常题目当中会出现标志性的词语,比如:评价、说明、简述、论证,或者是你的看法、你认为、发表你的观点等。
(三)评价类问题的答题模式历史评价就是结合历史史实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条件、历史的相关主体,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对当前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等进行阐述和分析,最终对历史史实进行评判,分析其特点、带来的影响并得出最终结论等。
高考语文启示类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启示类答题模板一、概念理解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2.“评述”,即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二、对应设问词1.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
2.认识、启示类的设问一般含有如下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建议、主张等。
三、答题模板1.评价类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2.评述类(也可以用于对某句话的理解)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什么或你同意的观点是什么。
(2)“为什么”,即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
(3)“怎么样”,即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的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3.认识类一般认识、看法、说明类的设问,都侧重于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
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
4.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大方面回答。
四、答题术语(一)评价类(1)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来看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这既削弱了相权,又加强了皇权从三省间的关系来看三省之间互为补充,分工明确,这既分工合作,互相牵制,又提高了办事效率从影响来看是封建中央集权严密完备的体现,对后世影响深远(3)全面评价科举制积极它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公正的选官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历史评述题答题方法
历史观点评述(论、价)题综合专题设计人:赵爱玲时间:2015-5-18纵观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第41题均为多角度评述题,单题总分均为12分,因其要求考生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作答,故俗称历史小论文题。
初遇此类题型,许多考生常常发怵,有的考生甚至在考试中放弃作答,从而痛失12分,留下了诸多遗憾。
其实,此类题型并非难不可破,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凭借扎实的历史学科素养和作文基本功,照样可以获得高分甚至满分。
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
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
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
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
二、特点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
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
三、题型1、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2012)年高考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稳派考试41小题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2、从材料陈述看:一类是材料观点直接给出;另一类是观点间接(观点隐含)给出3、设问类型看:包含评述,评价,评论三种(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2)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3)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专题03+历史小论文【观点评析类】题型与方法讲解-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 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 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1高考历史真题(广东卷)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 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 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观点概况:了解历史上的荣光以及近代列强侵 略,激发民族复兴、自信自觉】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 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 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 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 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 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这就是西方学界十分流行的“文化价值冲突论”,认为鸦片战争的爆 发主要是中西文化观念不一,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方人难以接受。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当斯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 有据,逻辑清晰。)
2021年重庆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18
亚当斯观点:否认鸦片战争爆发是因为中国禁烟运动引起的;认为 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是仪礼冲突。 这就是西方学界十分流行的“文化价值冲突论”,认为鸦片战争的 爆发主要是中西文化观念不一,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方人难 以接受。 “文化价值冲突论”加的双引号,一方面是强调突出之意;二是否 定反对之意。
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模板
历史人物评说答题模板
一、引入:
引出历史人物的名字及时代背景。
简要介绍该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主体段落:
1生平经历:
描述该历史人物的出生、成长背景。
引入与时代相关的重要事件。
2成就与贡献:
阐述该人物在特定领域或历史事件中的出色表现。
引用相关事例和成就,突出其杰出之处。
3性格与特质:
分析该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包括领导风格、智慧、毅力等。
引用相关史料或事件,突出其在困境中的表现。
4影响与评价:
4.1 影响历史:
探讨该人物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引用专家学者观点,分析其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4.2后人评价:
分析后人对该历史人物的评价,包括正面和负面。
引用历史学家或其他专家的观点,提供多角度评估。
三、结论:
总结该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不朽贡献。
引导读者对该人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这个模板可以根据具体题目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回答全面,论述有条理。
评述题答题技巧概述
评述题答题技巧概述评述题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两类评述题及其答题方法之比较作为正在备考的我们,更有必要弄清此类试题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今学堂定章于各科学之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语言、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报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新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10分)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育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注:准确地说应该是考核)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41.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பைடு நூலகம்保障制度的演变》
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 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2) “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 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即你 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 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 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 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 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 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 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 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 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 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 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 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11分)
答题模板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 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解答评价类主观题方法一般有三种,即一分 为二评价法(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它一般展现了 问题的两个方面。有的同时需要坚持重点论。根 据题意也可选择其中某一种观点进行论证)、分 阶段评价法(如科举制)、主客观评价法(如西 方侵略)。
历史答题技巧小作文模板
历史答题技巧小作文模板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在历史学习中,作文是一种常见的考核方式,因此掌握历史答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历史答题技巧小作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历史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历史作文题型。
历史作文题通常包括事件解释、人物评述、历史影响等方面。
针对这些题型,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模板,以便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历史答题技巧小作文模板:1. 事件解释型作文模板。
事件解释型作文要求我们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
在作答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板:(1)事件概述,首先简要介绍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2)事件原因,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长期原因和短期原因。
(3)事件影响,分析事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4)事件评价,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2. 人物评述型作文模板。
人物评述型作文要求我们对某一历史人物进行评述。
在作答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板:(1)人物背景,简要介绍人物的生平、成就和影响。
(2)人物贡献,分析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3)人物评价,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4)人物影响,分析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包括思想传播、制度建立等方面。
3. 历史影响型作文模板。
历史影响型作文要求我们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作答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板:(1)历史事件/人物概述,简要介绍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意义。
(2)影响范围,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3)影响深度,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影响,包括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
(4)影响评价,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影响进行评价,指出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历史答题技巧小作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历史考试中更好地作答。
高考历史观点评述类小论文答题归纳
历史高考解题模板专题:观点评述类小论文解题模板题型特点观点评论(析)类试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很受命题者的青睐。
解题方法1.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关键词可以抄下来)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主观、客观。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总结提升,一定要有这部,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
实战演练1.(2019全国卷I·42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略【解析】首先,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根据“三、所谓对其本国己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虛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从当时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其次,依据主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论证主题,例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
山东省2021年新高考历史大题满分答题要诀:评述类
专题04 评述类【例解】1.(2019·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
《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编辑之言》指出:“‘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毋)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
……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
”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
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
——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
(12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解题步骤★步骤一看问题:审清题目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解答。
【解读题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
评述包括简述和评价二部分,简述主要从背景分析入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境况;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简述之后进行评价就可。
步骤二读材料:【解读材料】(1)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1933年,《申报月刊》对“中国现代化问题”展开了深刻讨论;其所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项:第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第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据此我们可以把论题概括以下题目,→如“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和困难”、“中国现代化的紧迫性”、“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现代化”、“实行有节制的资本主义发展现代化”等等;(2)在进行具体评述时,我们要结合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1933年,即20世纪30年代;在论述中国现代化的困难时,第一,我们要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遭受列强的欺凌以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极度缓慢”进行适度阐释,第二,我们要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进行适当阐释,即在政治方面,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紧逼,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逐渐加深,而国民党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把主要力量用于围剿工农红军;在经济方面,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此时期有所发展,但是其力量相对西方而言,极其弱小;第三,就国际环境而言,在1929年到1933年间,西方爆发了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为摆脱危机,西方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以邻为壑”政策,世界潜伏着战争的危险;除此之外,苏联从1928年起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实行高度集中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大题答题方法梳理类型三+提取信息评价类+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题型解答思路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方向 求答项:“北魏迁都洛阳的利弊”。 限定语:“孝文帝改革时期”,注意对时间的分析。 信息来源:“根据材料”。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北魏迁都洛阳的利弊。
第二步:精读材料——提信息 本题是作为一道“提取信息评价类”试题,一要注意材料信息的提取,二要运用好唯物史观。具体如下: (1)根据材料一可知,迁都洛阳既是受到气候的影响,也是适应改革变化的需要。 (2)根据材料二可知,迁都洛阳可以适应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
省大同市),北魏 中期(398-494年)都城,是在汉朝的平 城县之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共建都97 年之久,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平城取自汉语“平成”, 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 交界地带,故而以“平”命之。
第三步:规范用语——组答案
答题方法总结
(1)根据材料评价: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说长道短”,即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 点,说明积极影响或作用、消极影响或局限。这种题型一般会出示正反两面材料、 单面材料或无明显情感态度评价的材料,其解答方法相近,都要求两面兼顾、一 分为二、客观准确。 如果材料出示的是正反两面的材料就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概括材料回答,让材料成 为论证的 史料。若是单面材料则答题时一般以该层面为答题重点,捎带另一面的评价。 (2)根据所学知识评价:无材料可依托时则需依据所学知识,“说长道短”,双面兼 顾。根据教材介绍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因素进 行评价。 (3)依据某一评论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类型的答题要领在于理解该评 价角度,并只用该角度评价。该类型经常碰到两种具体类型:一是材料提供的角 度;二是从历史史观角度。材料提供角度尽量准确完整理解材料的含义,历史史 观角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本功底,关键在于弄清各史观的区别。这种类 型的试题的答题都非常忌讳脱离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一 评价: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 材料一 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 众的利益(或使低收入阶层获得生活、工作上的保障),
法历史最久,实施最早,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促进联 直到本世纪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 邦德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扩大了社会消费, 制度,并形成“福利国家”。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 推动了社会生产。 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 与此同时,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造成巨额财政赤字, (1) 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 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使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 (5)失业救济„„在生老病死、伤残孤寡、教育就业失业等 慢。 各个领域,均有促进、鼓励、保险、赔偿、补贴及救济等 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三分之二的开支由具 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他三分之一由 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
例如必修三第一单元训练主观题第(2)问。
3.观点评价题的主要形式和解法 观点评价类试题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提 供一段或者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 ;二是问题中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 以辩证评析;三是将史学界对某一事件、历史人物、历史 现象的观点罗列出来,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运用所学 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 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 己的设想。 (4)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 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 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 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 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2) “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 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即你 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 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历史评价、评述类答题方式
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 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 何理解等。
问题类型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 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侧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 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 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 偏重于叙述史实);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 评价(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 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解题方法方面,对于第一、二种情况,解题时首先要 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正误,最后结合所学 知识和相关材料进行论述。对于第三种情况,主要方法和 前两种类似,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史实进行论述时, 一定要紧密结合所选择的观点,不要在答题过程中迷失了 目标。
课后作业:做、改、思
(2012· 海南单科· 40)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 现象判断一切,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 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 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 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 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未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 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 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 启者,也不做先知。他 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 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 。孔子 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 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 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 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 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 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 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 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 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 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 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 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11分)
评分项二:史实 答案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的 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答案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答案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答案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论述 答案l: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答案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答案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答案1:叙述成结构 答案2:叙述连贯通顺 答案3:仅能罗列史实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答题模板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 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解答评价类主观题方法一般有三种,即一分 为二评价法(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它一般展现了 问题的两个方面。有的同时需要坚持重点论。根 据题意也可选择其中某一种观点进行论证)、分 阶段评价法(如科举制)、主客观评价法(如西 方侵略)。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15分)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 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满分5分) 答案l:能够将伏尔泰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 4——5分) ·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 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 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答案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 来提出观点。(3——4分) ·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法国现实问题的思 考 答案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2——3分) · 伏尔泰对中国的描绘有夸大和误解的成分 答案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1分) · 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反对教会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