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讯之UARTLoopback-16.11.18
uart串口通信协议
UART串口通信协议1. 引言串行通信是在计算机和外设之间传输数据的一种常见方式,而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其中一种广泛使用的串口通信协议。
UART串口通信协议在各种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嵌入式系统、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数据格式和常见应用场景。
2. 基本原理UART串口通信协议采用异步通信方式,通过单个数据线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的两个设备之间共享一个时钟信号,其中一个设备充当发送器(Transmitter),另一个设备充当接收器(Receiver)。
发送器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发送到数据线上,接收器则根据相同的规则从数据线上接收数据。
UART串口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波特率(Baud Rate):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数,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发送器和接收器必须使用相同的波特率才能正常通信。
2.确定数据位数(Data Bits):数据位数指的是每个数据包中实际传输的位数,通常为5、6、7或8位。
3.确定奇偶校验位(Parity Bit):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奇偶校验可以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方式,发送器和接收器必须使用相同的奇偶校验方式。
4.确定停止位(Stop Bits):停止位用于标识每个数据包的结束,通常为1或2位。
3. 数据格式UART串口通信协议中的数据包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其中,起始位和停止位的逻辑电平分别为高和低,用于标识每个数据包的开始和结束。
数据位包含了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下面是UART串口通信协议中常用的数据格式示例: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0 8位 None 1位在以上示例中,数据位为8位,没有奇偶校验位,停止位为1位。
这种数据格式在许多UART串口通信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4. 应用场景UART串口通信协议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4.1 嵌入式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UART串口通信协议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uart串口回环原理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通常用于微控制器和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UART允许数据在两个设备之间以串行方式传输,并且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如连接到计算机的嵌入式设备。
在UART通信中,回环(loopback)是一种测试机制,用于验证数据在两个设备之间的传输是否正确。
回环通常用于检查通信链路的性能和故障排除。
UART回环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 数据发送:当设备使用UART发送数据时,它首先将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内部缓冲区中。
设备会将这些数据帧发送到UART接口,该接口将其转换为适合通过物理介质传输的信号形式(例如,通过电线或无线电波)。
然后,这些信号被发送到另一端的设备,在那里它们被解调并转换回原始数据帧。
2. 数据接收:当另一端的设备接收到信号时,它将这些信号解码并转换回原始数据帧。
这些数据帧随后被存储在接收端的内部缓冲区中。
接下来,设备将检查这些数据帧是否有效,并根据需要执行任何必要的处理(例如,错误检查和纠正)。
3. 回环测试:在回环测试中,设备将发送特定命令,指示另一端设备发送回环数据。
这通常意味着设备将发送一个包含特定标记或序列的数据帧,该数据帧将被另一端设备接收并存储在内部缓冲区中。
然后,设备将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发送的数据完全匹配。
如果数据匹配,那么通信链路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UART回环测试通常需要两个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这意味着它不适用于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进行远程测试。
此外,它还提供了一种方法来验证设备的通信功能是否正常工作,特别是在开发过程中或故障排除时。
总之,UART回环是一种用于验证两个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测试机制。
它通过发送和接收特定命令来指示另一端设备发送回环数据来工作。
这种测试方法有助于验证通信链路的性能和故障排除。
然而,它需要两个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不适用于远程测试。
UART
h g f e d c b a
74LS164
h g f e d c b a
74LS164
51单片机 单片机
共阳LED 共阳LED 数码管
+5V
74LS164是串入并出芯片;74LS165是并入串出芯片 74LS164是串入并出芯片;74LS165是并入串出芯片 芯片
例:利用串行口工作方式0扩展出8位并行I/O口, 利用串行口工作方式0扩展出8位并行I/O口 工作方式 I/O 驱动共阳LED数码管显示 共阳LED数码管显示0 9 驱动共阳LED数码管显示0—9。
+5V
VCC TxD RxD
A B
CLK
CLR
h g f e d c b a
74LS164
51单片机 单片机
共阳LED 共阳LED 数码管
根据上图编写的通过串行口和 74LS164 驱动共阳LED数码管 驱动共阳LED数码管 LED (查表)显示0-9数字的子程序: 查表)显示0 数字的子程序:
DSPLY:MOV DPTR, #TABLE MOVC A, @A+DPTR MOV SBUF, A JNB TI, $ CLR TI RET TABLE:DB 0C0H,0F9H,0A4H DB 0B0H,99H,92H DB 82H,0F8H,80H,90H
串行口与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的基本特征是数据逐位顺序进行传送 串行通信的基本特征是数据逐位顺序进行传送 数据逐位顺序 串行通信的格式及约定( 同步方式、 串行通信的格式及约定(如:同步方式、通讯速 数据块格式、信号电平……等)不同,形成 率、数据块格式、信号电平 等 不同, 了多种串行通信的协议与接口标准。 了多种串行通信的协议与接口标准。 常见的有: 常见的有: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 通用串行总线(USB) ☞通用串行总线(USB) ☞I2C总线 CAN总线 ☞CAN总线 SPI总线 ☞SPI总线 RS-485,RS-232C,RS422A标准 标准……等等 ☞RS-485,RS-232C,RS422A标准 等等
UART串行接口和通信方式
• 异步通信的主要特点如下:
进行串行通信的单片机的时钟相互独立;其 时钟频率可以不相同;在通信时不要求有同步时 钟信号。由于异步通信是逐帧进行传输的,各位 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相同,所以必须保证2个单片 机之间有相同的传送波特率。如果传送波特率不 同,则时间间隔不同;当误差超过5%时,就不能 正常进行通信。由于信息传输可以是随时不间断 地进行的,因而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不 固定的,间隙处为高电平。
32
• 位 TI——发送中断标志位。 在方式0中,发送完8位数据后,由硬件置
位;在其他方式中,在发送停止位之初由硬件置 位。TI=1时,可申请中断,也可供软件查询用。 在任何方式中,都必须由软件来清除TI。 • 位 RI——接收中断标志位。
在方式0中,接收完8位数据后,由硬件置 位;在其他方式中,在接收停止位的中间,由硬 件置位。RI=1时,可申请中断,也可供软件查询 用。在任何方式中,都必须由软件清除RI。
•串行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所传送
数据的各位按顺序一位一位地发送或接收。
3
在并行通信中,一个并行数据占多少 位二进制数,就要多少根传输线,这种 方式的特点是通信速度快,但传输线多, 价格较贵,适合近距离传输。
串行通信仅需1~2根传输线,故在长 距离传输数据时比较经济,但由于它每 次只能传送1位,所以传送速度较慢。
• 方式0以8位数据为一帧,不设起始位和停止位, 先发送或接收最低位。
• 方式1以10位为一帧传输,设有1个起始位“0”、 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1”。
40
• 方式2和3以11位为一帧传输,设有1个起始 位“0”、8个数据位、1个可编程位(第9数据位) D8和1个停止位“1”。
实验7 UART串行通信基本方式实验
参考程序内的数据区说明
(2)二级向量表(续)
HandleDMA0 HandleDMA1 HandleDMA2 HandleDMA3 HandleMMC HandleSPI0 HandleUART1 HandleNFCON HandleUSBD HandleUSBH HandleIIC HandleUART0 HandleSPI1 HandleRTC HandleADC END # # # # # # # # # # # # # # #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参考程序内的代码说明
2、清0有关的悬挂寄存器
ldr ldr str ldr ldr str ldr ldr str r0,=pSRCPND r1,=0xffffffff r1,[r0] r0,=pINTPND r1,=0xffffffff r1,[r0] r0,=pSUBSRCPND r1,=0x7ffff r1,[r0] ; ; ; ; ; ; ; ; ; 中断源悬挂寄存器 0=未请求,1=已请求,向对应位写1清0已有的中断请求 清0所有主中断源 中断悬挂寄存器 0=未请求,1=已请求,向对应位写1清除中断请求 清0中断悬挂寄存器所有位 子中断源悬挂寄存器,0~14位有效 0=未请求,1=已请求,向对应位写1清0已有的中断请求 清0所有子中断源
(1)代码段定义及异常向量表 (2)用于设置特殊功能寄存器区的13个存储器参数 (3)以下IsrIRQ为中断源判别程序 (4)复位异常处理程序,是开机或复位后首先运行的程序 (5)设置SDRAM存储器参数 (6)初始化可能用到的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堆栈区 3、代码区2: 主程序 + 字符发送子程序 + 字符接收中断子程序
UART异步串口通信相关程序功能模块
uart串口通信协议
UART串口通信协议1. 介绍UART(全称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用于在数字系统中进行异步通信。
UART协议通过在数据中插入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校验。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UART的工作原理、通信流程、数据帧格式以及常见应用场景。
2. 工作原理UART通信协议使用一对线路进行数据的传输,包括一条用于发送数据的线路(称为Tx线路)和一条用于接收数据的线路(称为Rx线路)。
在传输数据之前,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约定好通信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宽、校验位和停止位等。
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时的电平变化,UART可以实现异步的数据传输。
UART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 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组织成一帧数据。
- 发送端发送起始位,通知接收端数据的开始。
- 发送端按照约定的波特率,将数据位逐位发送。
- 发送端发送校验位,用于校验数据的正确性。
- 发送端发送停止位,标志一帧数据的结束。
- 接收端接收起始位,开始接收数据。
- 接收端按照约定的波特率,逐位接收数据位。
- 接收端接收校验位,校验数据的正确性。
- 接收端接收停止位,结束接收数据。
3. 通信流程UART通信协议的通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发送端准备要发送的数据,并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格式组织成数据帧。
2. 发送端将起始位设为逻辑低电平,发送给接收端,通知接收端数据的开始。
3. 发送端按照约定的波特率,将数据位逐位发送给接收端。
4. 发送端计算并发送校验位,用于校验数据的正确性。
5. 发送端将停止位设为逻辑高电平,发送给接收端,标志一帧数据的结束。
6. 接收端接收起始位,开始接收数据。
7. 接收端按照约定的波特率,逐位接收数据位。
8. 接收端接收校验位,校验数据的正确性。
9. 接收端接收停止位,结束接收数据。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通过串行通信将数据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中。
串口通信可以使用不同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RS-232、RS-485和UART等,本文将重点介绍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
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的缩写,它使用两线制进行全双工通信,一根线用于发送数据,另一根线用于接收数据。
UART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将信息传输到两个设备之间。
在串口双机通信中,两个设备都需要配置成UART模式,以便进行双向通信。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如下:1.首先,两个设备必须连接到同一个串口,以便进行通信。
每个设备都必须配置为UART模式,并设置相同的波特率、停止位和校验位。
2.一旦两个设备都准备好了,它们就可以开始通过UART通信来交换数据包。
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数据和特定的控制字符,例如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3.当一个设备要向另一个设备发送数据时,它会将数据包发送到UART发送缓冲区中,然后开始发送数据。
一旦数据被发送出去,接收设备将数据包从UART接收缓冲区中读取,并按照特定的协议处理数据包。
如果数据包正确无误,接收设备会向发送设备发送确认信号,告诉它可以继续发送数据。
4.如果发送设备收到确认信号,它会继续发送数据,直到所有数据都被发送完毕。
如果接收设备发现数据包有错误,它会向发送设备发出拒绝信号,告诉它重新发送数据。
5.一旦所有数据都被发送完成,整个过程就结束了。
两个设备可以继续进行其他操作,例如重新发送数据或等待新的数据包。
串口双机UART通信具有简单、可靠、稳定等特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计算机、电视、手机、家电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以确保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总之,串口双机UART通信是一种成熟的通信方式,它通过简单的物理连接和软件协议,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对于需要进行串口通信的应用来说,串口双机UART通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串行UART教程
串口通讯--接口电路 串口通讯 接口电路
能够完成上述“ 能够完成上述“串<- ->并”转换功能的电路,通常称为“通用异步收 并 转换功能的电路,通常称为“ 发器” 发器”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 ) 典型的芯片有:Intel 8250/8251,16550。 典型的芯片有: 。
RS-232C的接口信号 RS-232C的接口信号 DCD RI
• 接收线信号检出(Received Line detection接收线信号检出(Received detectionRLSD)——用来表示DCE已接通通信链路, RLSD)——用来表示DCE已接通通信链路, 告知DTE准备接收数据。当本地的MODEM收 告知DTE准备接收数据。当本地的MODEM收 到由通信链路另一端(远地)的MODEM送 到由通信链路另一端(远地)的MODEM送 来的载波信号时,使RLSD信号有效,通知 来的载波信号时,使RLSD信号有效,通知 终端准备接收,并且由MODEM将接收下来 终端准备接收,并且由MODEM将接收下来 的载波信号解调成数字两数据后,沿接收数 据线RxD送到终端。此线也叫做数据载波检 据线RxD送到终端。此线也叫做数据载波检 出(Data Carrier dectection-DCD)线。 dectection-DCD)线。 • 振铃指示(Ringing-RI)——当MODEM收到交 振铃指示(Ringing-RI)——当MODEM收到交 换台送来的振铃呼叫信号时,使该信号有效 (ON状态),通知终端,已被呼叫。 ON芯片 RS232转换芯片
连接器的机械特性
串口通信基本接线方法
9针串口(DB9) 针串口(DB9) 针号 1 2 3 4 5 6 7 8 9 功能说明 数据载波检测 接收数据 发送数据 数据终端准备 信号地 数据设备准备好 请求发送 清除发送 振铃指示 缩写 DCD RXD TXD DTR GND DSR RTS CTS DELL 针号 8 3 2 20 7 6 4 5 22 25针串口(DB25) 25针串口(DB25) 针串口 功能说明 数据载波检测 接收数据 发送数据 数据终端准备 信号地 数据准备好 请求发送 清除发送 振铃指示 缩写 DCD RXD TXD DTR GND DSR RTS CTS DELL
UART串行接口
UART、RS232、I2C、SPI 他们的区别和联系UART是指串口通信的芯片,串口就是串行通信的接口(区别于并口因为数据是按bit串起来传输的)一般在主机上都有的DB9的接口就是串口。
232 485 是串行通信的不同标准(区别是电气电平值不一样按通信网络的七层规范这都属于物理层吧 232与485相比一般距离较近用232 较远485 )。
串口就是实际的物理接口,COM口呢则是系统虚拟的,系统会根据应用程序所申请的COM口请求去使用物理接口。
I2C 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号称是最简单的串行通讯协议,只需要一根数据线一根时钟线就可以完成半双工通讯。
一根是双向的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I2C协议:1.谁主动发起数据请求(读/写)谁就是主机。
2.主机提供时钟。
3.SCL为高电平时,SDA从高到低跳变表示起始条件,从低到高跳变表示结束条件。
数据传输过程中SDA表示的数据的跳变只能发生在SCL为低电平的时候。
4.主机发送起始条件后,发送的第一个字节是从机地址(7bit)+读写指示(1bit),从机在SDA上产生1bit的ACK。
5.第一个字节的传输至此结束。
以后的字节传输也是发送方发送一个8bit数据,接收方发一个1bit的ACK。
至于是主机发送数据还是从机发送就看读写指示位。
6.数据传输结束后主机发送停止条件。
7.主机发送停止条件之前,如果主机是接收方需要回应,则主机发NACK。
为什么不是ACK,这个还需要再想想。
SPI 总线(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 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
该接口一般使用4 条线:串行时钟线(SC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 和低电平有效的从机选择线SS(有的SPI 接口芯片带有中断信号线INT 或INT、有的SPI 接口芯片没有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
UART串行通信详解
UART串行通信详解UART串行通信详解时间:2013-05-03 20:38:58 来源:作者:UART定义:UART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
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
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用来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如汽车音响与外接AP之间的通信,与PC机通信包括与监控调试器和其它器件,如EEPROM通信。
计算机与UART:因为计算机内部采用并行数据,不能直接把数据发到Modem,必须经过UART整理才能进行异步传输,其过程为:CPU先把准备写入串行设备的数据放到UART的寄存器(临时内存块)中,再通过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先入先出队列)传送到串行设备,若是没有FIFO,信息将变得杂乱无章,不可能传送到Modem。
它是用于控制计算机与串行设备的芯片。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它提供了RS-232C数据终端设备接口,这样计算机就可以和调制解调器或其它使用RS-232C接口的串行设备通信了。
作为接口的一部分,UART还提供以下功能:将由计算机内部传送过来的并行数据转换为输出的串行数据流。
将计算机外部来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字节,供计算机内部并行数据的器件使用。
在输出的串行数据流中加入奇偶校验位,并对从外部接收的数据流进行奇偶校验。
在输出数据流中加入启停标记,并从接收数据流中删除启停标记。
处理由键盘或鼠标发出的中断信号(键盘和鼠标也是串行设备)。
可以处理计算机与外部串行设备的同步管理问题。
有一些比较高档的UART还提供输入输出数据的缓冲区,现在比较新的UART是16550,它可以在计算机需要处理数据前在其缓冲区内存储16字节数据,而通常的UART是8250。
现在如果您购买一个内置的调制解调器,此调制解调器内部通常就会有16550 UART。
UART是计算机中串行通信端口的关键部分。
在计算机中,UART 相连于产生兼容RS232规范信号的电路。
RS232标准定义逻辑“1”信号相对于地为-3到-15伏,而逻辑“0”相对于地为+3到+15伏。
UART串口通信详解
UART串⼝通信详解UART串⼝通信详解重要⼏个函数讲解:*HAL_StatusTypeDef HAL_UART_Transmit(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uint8_t *pData, uint16_t Size, uint32_t Timeout);发送,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
如果超时没发送完成,则不再发送,返回超时标志(HAL_TIMEOUT)。
*HAL_StatusTypeDef HAL_UART_Receive(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uint8_t *pData, uint16_t Size, uint32_t Timeout);串⼝接收,接收指定长度的数据。
如果超时没接收完成,则不再接收数据到指定缓冲区,返回超时标志(HAL_TIMEOUT)。
*HAL_StatusTypeDef HAL_UART_Transmit_IT(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uint8_t *pData, uint16_t Size);串⼝中断发送,以中断⽅式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
⼤致过程是,把发送缓冲区指针指向要发送的数据,设置发送长度,发送计数器初值,然后使能串⼝发送中断,触发串⼝中断。
再然后,串⼝中断函数处理,直到数据发送完成,⽽后关闭中断,不再发送数据,串⼝发送完成回调函数。
*HAL_StatusTypeDef HAL_UART_Receive_IT(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uint8_t *pData, uint16_t Size);串⼝中断接收,以中断⽅式接收指定长度数据。
⼤致过程是,把接收缓冲区指针指向要存放接收数据的数组,设置接收长度,接收计数器初值,然后使能串⼝接收中断。
接收到数据时,会触发串⼝中断。
再然后,串⼝中断函数处理,直到接收到指定长度数据,⽽后关闭中断,不再触发接收中断,调⽤串⼝接收完成回调函数。
Verilog之串口(UART)通信
Verilog之串口(UART)通信0:起始位,低电平;1~8:数据位;9:校验位,高电平;10:停止位,高电平。
波特率“9600bps”表示每秒可以传输9600位。
波特率定时计数器由时钟频率除以波特率。
采集1~8位,忽略0、9、10位。
发送“0、8位数据、1、1”串口传输数据,从最低位开始,到最高位结束。
串口发送:module tx_bps_module(CLK, RSTn,Count_Sig,BPS_CLK);input CLK;input RSTn;input Count_Sig;output BPS_CLK;/***************************/reg [12:0]Count_BPS;always @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n )if( !RSTn )Count_BPS <= 13'd0;else if( Count_BPS == 13'd5207 )Count_BPS <= 13'd0;else if( Count_Sig )Count_BPS <= Count_BPS + 1'b1;elseCount_BPS <= 13'd0;/********************************/assign BPS_CLK = ( Count_BPS == 13'd2604 ) ? 1'b1 : 1'b0; /*********************************/endmodulemodule tx_control_module(CLK, RSTn,TX_En_Sig, TX_Data, BPS_CLK,TX_Done_Sig, TX_Pin_Out);input CLK;input RSTn;input TX_En_Sig;input [7:0]TX_Data;input BPS_CLK;output TX_Done_Sig;output TX_Pin_Out;/********************************************************/reg [3:0]i;reg rTX;reg isDone;always @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n )if( !RSTn )begini <= 4'd0;rTX <= 1'b1;isDone <= 1'b0;endelse if( TX_En_Sig )case ( i )4'd0 :if( BPS_CLK ) begin i <= i + 1'b1; rTX <= 1'b0; end4'd1, 4'd2, 4'd3, 4'd4, 4'd5, 4'd6, 4'd7, 4'd8 :if( BPS_CLK ) begin i <= i + 1'b1; rTX <= TX_Data[ i - 1 ]; end4'd9 :if( BPS_CLK ) begin i <= i + 1'b1; rTX <= 1'b1; end4'd10 :if( BPS_CLK ) begin i <= i + 1'b1; rTX <= 1'b1; end4'd11 :if( BPS_CLK ) begin i <= i + 1'b1; isDone <= 1'b1; end4'd12 :begin i <= 4'd0; isDone <= 1'b0; endendcase/********************************************************/assign TX_Pin_Out = rTX;assign TX_Done_Sig = isDone;/*********************************************************/ endmodulemodule tx_module(CLK, RSTn,TX_Data, TX_En_Sig,TX_Done_Sig, TX_Pin_Out);input CLK;input RSTn;input [7:0]TX_Data;input TX_En_Sig;output TX_Done_Sig;output TX_Pin_Out;/********************************/wire BPS_CLK;tx_bps_module U1(.CLK( CLK ),.RSTn( RSTn ),.Count_Sig( TX_En_Sig ), // input - from U2 .BPS_CLK( BPS_CLK ) // output - to U2 );/*********************************/tx_control_module U2(.CLK( CLK ),.RSTn( RSTn ),.TX_En_Sig( TX_En_Sig ), // input - from top.TX_Data( TX_Data ), // input - from top.BPS_CLK( BPS_CLK ), // input - from U2.TX_Done_Sig( TX_Done_Sig ), // output - to top .TX_Pin_Out( TX_Pin_Out ) // output - to top );/***********************************/endmodule串口接受module detect_module(CLK, RSTn,RX_Pin_In,H2L_Sig);input CLK;input RSTn;input RX_Pin_In;output H2L_Sig;/******************************/reg H2L_F1;reg H2L_F2;always @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n )if( !RSTn )beginH2L_F1 <= 1'b1;H2L_F2 <= 1'b1;endelsebeginH2L_F1 <= RX_Pin_In;H2L_F2 <= H2L_F1;end/***************************************/ assign H2L_Sig = H2L_F2 & !H2L_F1;/***************************************/ endmodulemodule rx_control_module(CLK, RSTn,H2L_Sig, RX_Pin_In, BPS_CLK, RX_En_Sig,Count_Sig, RX_Data, RX_Done_Sig);input CLK;input RSTn;input H2L_Sig;input RX_En_Sig;input RX_Pin_In;input BPS_CLK;output Count_Sig;output [7:0]RX_Data;output RX_Done_Sig;/********************************************************/reg [3:0]i;reg [7:0]rData;reg isCount;reg isDone;always @ (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n )if( !RSTn )begini <= 4'd0;rData <= 8'd0;isCount <= 1'b0;isDone <= 1'b0;endelse if( RX_En_Sig )case ( i )4'd0 :if( H2L_Sig ) begin i <= i + 1'b1; isCount <= 1'b1; end /*进入第0位,同时驱动bps_module开始计数。
uart通信的详细讲解
uart通信的详细讲解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提供客户端/服务器之间的一种简单的连接,尤其是在嵌入式系统中。
UART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多种可选择的配置,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
UART也称为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是按字符串顺序发送的一组位。
使用UART来传输的每个数据帧包括前导字节、校验和后缀字节等。
UART通信有两个不同的端口:TTL(经典UART)和RS-232。
TTL 端口的常规电压范围是0-2.8V,而RS-232端口则提供了许多种不同的电压等级,从而容许其他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通过这种端口进行接口。
很多情况下,UART协议可以在两个不同的芯片之间实现,例如Arduino与Raspberry Pi,甚至是Arduino与手机之间的UART连接。
UART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控制器。
发送模块用来将信息发送到其他设备,而接收模块则用来从其他设备接收信息。
控制器用来控制两个模块之间通信,并处理奇偶校验等。
UART有两个关键参数:波特率和数据位。
波特率指的是每秒钟发送的比特数。
通常情况下,波特率越高,通信速度越快,但高波特率也意味着更多的误码率。
数据位是指每个字符有多少位,通常为7位或8位。
另外,它还有一个介绍的参数:停止位。
停止位是当发送者读取数据时,发送另一个字节之前的延迟时间。
总的来说,UART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技术,能够方便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具有低成本、多种可选配置、简单的连接以及容易接入的优势,使其受到各行业的青睐。
UART串口通讯(中断)
• UART接收FIFO缓冲区
UnRSR
• UART0、UART1各含有1 个16字节的接收FIFO缓冲 区。 • 软件设置接收FIFO缓冲区 的触发字节。
RXD
接收FIFO
UnFCR
UnRBR
UART FIFO控制寄存器 位 功能 7 6 [5 : 3] — 2 复位TxFIFO 1 复位RxFIFO 0 使能FIFO Rx触发点设置
中断服务函数
• void UART0_IRQHandler(void) • {int i; • switch(U0IIR & 0x0f) • { • case 0x04: //RxFIFO达到14字节 • for(i=0;i<13;i++) RcvBuf[RcvP++]=U0RBR; break; • case 0x0c: //接收超时, 表示数据结束 • while(U0LSR & 0x01) RcvBuf[RcvP++]=U0RBR; • RcvL=RcvP; //一帧数据结束标志 • RcvP=0; break; //准备接受下一数据 • case 0x02: //发送缓冲器空 • if(TxdP==TxdL) {U0IER = 0X05; // THRE中断禁止 • TxdL=TxdP=0;} • else {for(i=16;i>0;i--) {if(TxdP==TxdL) break; //发送字符完 • else U0THR = TxdBuf[TxdP++];} } break; • case 0x06: //状态中断 • RcvL=U0LSR; //读状态, 清除错误标志 • RcvP=RcvL=TxdP=RxdL=0; break; • } }
单片机uart通信详解介绍 -回复
单片机uart通信详解介绍-回复单片机UART通信详解介绍一、什么是UART通信?UART通信(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方式,用于将数据以一位一位的方式传输。
它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即发送端和接收端没有明确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UART通信常用于单片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如与电脑进行通信、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与控制等。
二、UART通信原理及工作方式1. UART通信原理:UART通信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通过串行通道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解码为并行数据,使得单片机可以对其进行处理。
2. UART通信工作方式:UART通信的工作方式主要分为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和波特率。
数据位:表示每次发送的数据位数,常用的有8位、7位、6位和5位。
8位的数据位是最常见的设置。
停止位:发送端在发送完每一字节数据后,要发送一个停止位,它通知接收端该字节数据已经结束。
常见的停止位为1位。
奇偶校验: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
奇偶校验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校验位,实现数据的校验。
波特率:又称为比特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波特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
三、UART通信的使用步骤使用UART通信需要进行一系列设置和操作,以下是使用UART通信的步骤:1. 确定通信参数:确定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和波特率等通信参数,以便发送方和接收方设置相同的参数。
2. 引脚配置:将单片机引脚配置为UART通信功能的引脚。
大多数单片机具有多个UART通信功能引脚,在引脚设置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
3. 初始化UART模块:在代码中初始化UART模块,包括设置通信参数、使能UART功能、配置发送和接收中断等。
4. 数据发送:通过调用发送函数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出去。
FPGA的uart串行通信(一)
FPGA 的uart 串⾏通信(⼀)UART 串⼝是⼀种类似于USB 、VGA 的接⼝,有固定的引脚和通信协议。
使⽤FPGA 实现串⼝通信,可分为“计算机发送数据给FPGA”和“FPGA 发送数据给计算机”两部分。
上图为串⼝接收时序图(⼀帧),串⼝接收只需要⼀条数据线RX ,具体流程如下:起始位:当RX 产⽣了⼀个下降沿后开始接收⼀帧数据,接收到的第⼀位为开始位,也就是发出⼀个“逻辑0”的信号,表⽰传输字符的开始数据位:⼀帧周期内有11个时钟,第⼀个时钟是开始位,2-9个时钟是数据位,数据是从低位到⾼位接收的。
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加上这⼀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数据传送的正确性。
停⽌位:通常为1位,1.5位,2位,停⽌位必须是“逻辑1”串⼝的接收时钟频率取决于它的波特率,常⽤的波特率为固定值。
例如,9600bps ,表⽰⼀秒内传送9600位数据,则⼀位数据的周期为如何准确读取RX 上的数据,需要以下两点:判断RX 什么时候开始接收⼀帧数据,即判断开始位判断什么时候读取D0-D7上的数据,即判断数据位空闲状态,线路处于⾼电平当检测到线路的下降沿,线路电位由⾼电平变为低电平,说明有数据传输,此时按照约定的波特率从低位到⾼位接收数据,数据接收完成后依次发送奇偶校验位和停⽌位,然后校验位判断数据传输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后续通知设备接收数据或存⼊缓存。
上图为发送⼀帧数据的简单时序图,可以看出,串⼝的发送和接收时序是⼀样的,⽽接收和发送的不同点在于,接收是把数据从时序中提取出来,发送是把数据放⼊时序中去。
空闲状态,线路处于⾼电位当收到发送指令后,拉低线路的⼀个数据位,然后开始发送数据,按低位到⾼位依次发送,数据发送完成后,接着发送奇偶校验位和停⽌位(停⽌位为⾼电平),⼀帧数据发送完成。
——— EOF ———本⽂作者:终焉⼁花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知识共享署名-⾮商业性使⽤-禁⽌演绎 2.5 中国⼤陆进⾏许可。
uart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通信过程
UART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通信过程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本文将详细解释UART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通信过程,并提供一个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解释。
1. UART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UART串口通信是一种基于异步传输的通信协议,它使用两根信号线(TX和RX)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UART通信的基本原理如下:•数据位:UART通信中的每个字符由一定数量的数据位组成,通常为8位。
每个数据位可以表示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数)。
•停止位:每个字符之后会有一个停止位,用于指示一个字符的结束。
通常情况下,UART通信中的停止位为1个。
•起始位:每个字符之前会有一个起始位,用于指示一个字符的开始。
通常情况下,UART通信中的起始位为1个。
•波特率:UART通信中的波特率(Baud Rate)表示每秒钟传输的比特数。
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UART通信使用的是异步传输,即发送端和接收端没有共同的时钟信号。
因此,在通信过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事先约定好相同的波特率,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2. UART串口通信的通信过程UART串口通信的通信过程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两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UART串口通信的通信过程。
数据发送过程1.发送端准备数据:发送端需要准备要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
2.发送端发送起始位:发送端在发送数据之前,会先发送一个起始位,用于指示一个字符的开始。
起始位的电平通常为低电平。
3.发送端发送数据位:发送端按照数据位的顺序,将数据位的电平依次发送出去。
每个数据位的电平表示一个二进制位(0或1)。
4.发送端发送停止位:发送端在发送完所有的数据位之后,会发送一个停止位,用于指示一个字符的结束。
停止位的电平通常为高电平。
数据接收过程1.接收端等待起始位:接收端在接收数据之前,会等待接收到一个起始位的电平变化,用于指示一个字符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行通讯之UARTLoopback
Hanford
2016年11月18日
目录
目录
第1章串行通讯之UARTLoopback (2)
1 USB转串口 (2)
2 USB Accessory (2)
3 连入手机 (3)
4 代码改进 (4)
5 打开串口 (4)
6 写串口数据 (4)
7 主动读取串口数据 (5)
8 被动读取串口数据 (5)
9 关闭串口 (6)
I
第1章串行通讯之UARTLoopback
1 USB转串口
这两天在做Android手机上的串行通讯程序。
手机没有串口,所以使用了USB转串口,如下图所示:
图1 USB转串口
上图中,红色的USB A型插头用来给此设备供电;黑色的Micro USB插头用来连接Android手机;粉红色的9针插头用来连接串口设备。
购买此产品时,附带了Java源代码,也就是工程UARTLoopback。
本文对其进行说明及改进。
2 USB Accessory
USB设备分为两大类:USB Host、USB Accessory(USB 附件)。
USB键盘、鼠标连入手机后,由手机给其供电,它们属于USB Host;上面的USB转串口连入手机后,会给自己、手机供电,它属于USB Accessory。
2
查看UARTLoopback的代码可知:访问USB转串口的实质是访问USB A ccessory。
关于USB Accessory的更多信息请参考如下博客:
/yingzhao80/article/details/45511351
3 连入手机
Android 手机上安装UARTLoopbackActivity.apk后,将USB转串口接入手机,就会弹出如下界面:
图2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请查看UARTLoopback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
3
4
4 代码改进
串行通讯的核心类就是FT311UARTInterface ,笔者对其进行了改进。
改进版的下载网址为:/detail/hanford/9686781
下文的说明以改进版为准。
5 打开串口
打开串口的代码如下
m_Comm.open 用来打开串口
m_Comm.isExist 用来判断USB 转串口是否已经插入手机
m_Comm.requestPermission 用来申请权限
打开串口的时候就设置通讯参数,
为什么这么设计呢?因为:从USB 转串口插入手机到拔出手机这段时间内,只能配置一次通讯参数。
6 写串口数据
m_Comm.isOpen 判断串口是否已经打开
m_txtSend.getText().toString().getBytes() 获取文本框m_txtSend内的文本,然后转换为二进制数据
m_Comm.write 发送二进制数据
7 主动读取串口数据
m_Comm.read用来读取串口数据,返回读取到的字节数。
接下来的代码,将读取到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字符串,并显示到文本框m_txtRecv里。
8 被动读取串口数据
5
6
代码m_Comm.setEventDataReceived(m_EventDataReceived);表示一旦接收到串口数据,马上调用m_EventDataReceived 对象的onEvent 函数。
onEvent 函数中,将串口数据(保存在数组byte[] data 里,字节数为 nByt es )转换为文本,然后加到字符串变量m_sRecv 的右边。
因为onEvent 函数不在主线程里,所以需要代码m_Handler.sendEmptyMes sage(1);通知m_Handler 更新主界面。
其实就是handleMessage 函数中的m_txtR ecv.setText(m_sRecv)被执行。
总结:
1)m_Comm.setEventDataReceived 指定事件处理对象,一旦读取到串口数据,将调用该对象的onEvent 函数;
2)onEvent 函数是被多线程调用的,更新主界面请使用Handler 、sendEmp tyMessage ;
3)如果m_Comm.setEventDataReceived
的参数不是null ,那么就无法主动读取串口数据了。
也就是说,此时m_Comm.read 始终返回0。
9 关闭串口
不过,它的问题最严重:
调用上述代码,读取串口数据的线程(FT311UARTInterface.ThreadRead.ru 上面的代码调用了FileInputStream.read 函数,这是一个同步函数——没有读取到串口数据,就不会返回。
这个时候,如果串口设备发送过来数据,线程将正常退出;如果串口设备一直未发送数据过来,那么这个线程将永远阻塞在这一行上。
线程ThreadRead 阻塞后,m_Comm.open 将无法再打开串口。
解决办法就是:拔下USB 转串口,重新插入。
总结:关闭串口会极大概率的导致一个僵尸线程的产生,不够完美的解决办法就是重新拔、插USB转串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