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对立叙事结构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文学评论论文《狂人日记》是鲁迅“五四”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学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转变期,是文学与文体的大解放时代。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者突破传统写作语言、体裁及叙事模式,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体现出鲁迅小说创作“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展现了其小说所特有的叙事艺术及独特魅力。
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二元对立模式”鲁迅的小说创作,从语言风格来看,文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从形态结构来看,他的小说很多有着相同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叙述结构通常被看做是整部叙事文作品的主干,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贯穿于《狂人日记》全篇,形成作品的主体框架。
(一)“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日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开篇文言小序,为读者提供写作背景,解释狂人日记由何而来;二是作为正文的“狂人”写的日记,作者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巧妙地结合。
通过文言小序和白话正文的叙述,清晰地划分出“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
文言小序中的“余”与“哥哥”为正常人一类,而昆之弟由于“迫害狂”症被划分在狂人一类,由此,叙事结构的“狂人/常人”二元对立模式得以成立,在此模式中,相对于常人,则更侧重于狂人之狂的部分,透过常人的眼看狂人病中所写日记,“余”为常人一类,将日记“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①(以下关于作品的引文均见此书),构成的正文。
“余”将狂人错杂无伦次的话语集结成,再一次印证狂人之狂的一面,将狂人之狂与常人之清醒同时表达,把“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推向了“疯狂/清醒”的二元对立,此时狂人之狂在病理学上具有狂人特点,相对于正常人的清醒而存在。
(二)“人/兽”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的十三篇白话文日记构成小说正文,虽长短不一,却清晰地将世界分成“人与兽”两个部分,作者借狂人展开“人/兽”的二元对立叙述。
冲突的张力_红字_的二元对立叙事
国外文学 2010 年第 4 期 ( 总第 120 期)
海丝特这个人物的理解与认知是透过她属于私 人领域的内心活动、她的外部动作以及表情来 实现的。除了跟齐林沃斯、 牧师简短的对话, 她的声音仅限于内心的独白或者说与年幼无知 的女儿自言自语似的对话。海丝特的沉默从表 面上看是她力图坚守秘密,拒绝供认孩子的父 亲以达到保护孩子父亲的目的,但实际上整个 小说文本体现了她公共话语与声音的缺失 。一 般来说,作家的表述都是经过具有约束力的话 语规则筛选排斥后的产物。因此,不能说作者 这样的安排纯属无意与偶然。这种公开的、激 情的言说与孤独的话语失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 对照,在言说与失语的表象背后体现的是话语 的权力关系,也是 19 世纪性别意识形态在文 本中的生动再现。 众所周知,语言的使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 根本标志之一,正是借助语言的陈述和记忆功 能,文化的血 脉 得 以 传 承。 而 借 助 语 言 的 信 息、表情、感染、交际等功能,通过言说的方 式,人们达到自我内在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达 到与人沟通交流,建立起自我与他者、自我与 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换言之,作为一种交流 的媒介,语言本身是朝向他者的,但同时,凭 借语言的媒介,通过谈话的音调、语调以及节 奏,语言的使用者可以表述自己内在状态或情 绪,达到自我表述的目的。在现代社会,语言 被提高到了人类存在的中心地位 ,海德格尔就 ② ” 、 “存在之家 ” 。 将语言看作是 “生存之道 , “在语言与人的存在的关系问题上, 换言之 传统的语言工具论被抛弃了,语言有了第一性
并通过自身话语塑造其他个体的功能 。什么是 “ 自我塑造” 呢? 所谓 “自我塑造, 就是在这 样一个过程中,个体规定自己身上需要进行道 德实践的那一部分,明确自己对所要遵从的戒 律的态度,并且确定作为自己道德目标的某一 。 牧师正是通过语言成功地塑造了 存在模式” 82
影片《魔兽》二元对立叙事模式解析
影片《魔兽》二元对立叙事模式解析作者:徐力来源:《电影评介》2018年第16期电影是多元的,电影剧本的来源不仅限于编剧、文学作品,游戏改编也是其重要来源。
游戏IP进行电影化改编的一大难点是受众群体较为局限,即面临游戏情节的还原程度在普通观众与游戏玩家之间的平衡和叙事方式的选择。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需要电影对游戏进行还原和替代以带来身份的认同感;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观影过程中一个完整的故事更为重要,观众则在此基础上去了解故事情节、角色形象、矛盾冲突以及核心事件等。
[1]好莱坞大片《魔兽》改编自暴雪娱乐的著名网游《魔兽争霸:人类与兽人》。
影片由英国导演邓肯·琼斯执导,以兽人打开黑暗之门入侵艾泽拉斯为开端,讲述兽人与人类之间的和兽人内部的冲突,影片最高潮在结尾部分——兽人打开了黑暗之门,人类与兽人展开了终极战斗。
电影采取二元线性叙事模式,在主线明了逻辑合理的基础上达致冲突迭起的畅快观感。
而由于其故事背景过于庞大,太多细节需要铺垫,导致部分人物设定偏于扁平,情节略为牵强,观众共情失败,导致影片结束时的“为了部落”“为了联盟”这样的口号也流于空洞。
但就总体而言,该片仍然是一部较为成功的游戏改编电影。
一、二元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二元结构通过塑造两个对立的主体来建构故事的主要矛盾,并推动剧情发展,在矛盾中塑造人物是戏剧创作的基础。
在电影创作中,二元结构能够让叙事脉络更清晰,观众顺着一条叙事主线收集剧情碎片,从而构建影片的世界观。
[2]在《魔兽世界》庞大冗杂的故事背景中,影片选择人类和兽族为主角,以两大种族之间磅礴壮阔的战争为基调,展现了荡气回肠的史诗级画面。
而在这场战争的前夕,双方阵营内部冲突和外部矛盾交错相织。
电影开篇,以兽人杜隆坦(霜狼氏族酋长)的视角出发,在不毛之地上与人类单独决斗,画面空旷荒凉,两者形成一大一小的鲜明对比,旁白交代了兽族与人类之间的对立关系:“有史以来,兽族和人类之间的战争就从未停止,但曾经,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也不明白那邪恶的绿色魔法对我们做了什么。
浅析二元对立视角下的小说叙事结构——以《苍老的浮云》为例
叙 事 结构 。
关键词 : 残雪 ; 叙事结构 ; 二元对立
在《 苍老的浮云》 中, 残雪无意设 立几组 对立的二元模式 , 但其笔 下的人物的精 神病人的视角让这种二元对立 的存在 有
了可能 。
一
夫被其母亲保护溺爱 , 无 法理解妻子的感受 ; 更善无则是厌 恶
慕 兰的世俗之行为。 而虚汝华的话“ 有 的想变 , 成功 了, 变成 了
一
、
梦境与现实
式, 淡化 了原有 人物表象 , 也 同样 虚化 了小说 的故事情节 , 这
析也 注重对 内在 结构的分析 ,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作 品中内
在 冲突 、 矛盾和挖掘深层含义 。
就淡化 了小说的三要素。 但也就是这样的笔触 , 增加了人物之
间的对话 , 丰富 了人物 的内心世界 。 另一方面在现实世界 中, 虚汝华与老况之间无法沟通 , 丈
人索绪尔认 为 。 语言现象 中充满 了二元对立 , 他提 出的二元对 来 。例如 , 乌龟爬泥潭 的梦 , 印证着人物在现实生活 的泥潭 中 困兽犹斗 ; 再如 , 对文 中人物外形描写寥寥几句 : 更善无“ 狭 长 的背脊 ” 、 虚汝华身子 “ 变得 如鱼干那 么薄 ” 等, 这样的叙事 方
物, 虚 汝华 、 更善 无 、 慕兰、 老况等 也用一 种梦境语 言 描刻 出
二元对 立是 西方哲学和文化 的显著特征 ,它 能够使 大众 来 的 。
二元对立视阈下电影叙事
二元对立视阈下的电影叙事摘要《致命魔术》在克里斯托弗·诺兰惯用的“复仇”电影母题基础上,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
既有男主角之间和男主角自身的二元对立,也有魔术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二元对立。
正是基于此,才构成了《致命魔术》最基本的矛盾冲突,而影片表现出的罪与罚、生与死、道德与失德、阴谋与爱情、成功与失败、真实与虚幻、现实与超现实、悲剧性与戏剧性等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不仅是推进影片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构成了电影巨大的情节与审美张力。
关键词:二元对立结构主义《致命魔术》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致命魔术》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继《记忆碎片》《白夜追凶》《蝙蝠侠:侠影之谜》之后的又一电影力作。
影片讲述维多利亚时期,两位极具表演天赋且配合默契的魔术师——阿尔弗雷德·伯顿和罗伯特·安吉尔,因一次意外而反目成仇,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纪魔术之战。
纵观影片,虽然始终贯穿着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惯用的电影“复仇”这一母题,但其整体上却显示出无法回避的“二元对立”认知结构。
“二元对立”是人类建构世界的基本思维模式,也是结构主义的核心观念,其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通过对原始人神话思维的考察,认为贯穿在神话和其他一切文化现象中的具有理性的无意识结构都遵从二元对立的逻辑法则。
以此来统观整个人类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二元对立充斥于整个人类的经验世界,如热冷、生死、自我与他者、自然与社会等。
施之于《致命魔术》我们也可以发现“二元对立”认知结构无处不在,下面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男主角之间的二元对立首先两位男主角安吉尔和伯顿,一个是已婚贵族,一个是单身贫民;一个天生幽默通达,一个生性有些偏执;安吉尔性格复杂而且历练世故,是天生的表演家,他知道如何在舞台上完美地展现自己从而攫取观众的掌声。
而伯顿则相反,他天赋异禀且极富创造力却因为不修边幅和性格天真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两人的共性在于对魔术的痴迷和战胜对手的坚毅。
浅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
《 狂 人 日记 》 是鲁 迅 “ 五四” 时期 创作 的短 篇 小说 , 这 一 时 期 正 是 中 国文 学 从 旧文 学 到 新 文 学 的 转 变 期 ,是 文 学 与 “ 人/ 兽” 的二元对 立叙述 。
“ 我” 即狂 人 , 这时“ 我” 真 实存 在 , 有 自己所 处 的社 会 环 境 和生 活环境 , “ 我 ”虽 是大 哥 与村 里人 眼 中的疯 子 , 却 和他们同属“ 人” 的范 畴 ; “ 赵 家 的狗 、 ‘ 海 乙那 ’ 、 狮子 、 兔 子” 等在 “ 兽” 的世 界 , 正是“ 人” 与“ 兽” 这 两个 世 界 共 同构
证 狂 人 之 狂 的一 面 , 将 狂人之 狂与常人 之清 醒同 时表达 , 把
《 狂人 E l 记 》整 篇文 章都 以 内聚焦 型叙事 视 角进 行叙 述 。文言小序 的“ 余” , 与 白话正 文 中狂人 “ 我” . 都是 “ 故事 中
成“ 吃人” 的社 会 。兽是 吃 人 的 , “ 赵 家 的狗 ” 看 我两 眼 : “ 蒸
文体 的大解放 时代 。作为 中 国现代 文学 的第 一部 白话 文小 说, 它在 中国文学 的发展史 上具有划时代 意义 。 作者突破传 统写作语 言 、 体裁及叙 事模式 。 以独特 的叙
述 手 法 对 中 国 几 千 年 的 封 建 制 度 进 行 猛 烈 的 抨 击 .体 现 出 鲁 迅小 说创 作 “ 表现 的深 切 和格式 的特别 ” 的特 点 . 展 现 了
泌
的人 ” 之 间的对立 , 将“ 人/ 兽” 的二元对立 推向“ 清 醒/ 疯狂 ” 的 二元对 立中 , 将“ 常人” 之疯 狂与 “ 狂人” 之 清醒刻画得淋 漓尽
伤痕文学中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分析
“ 亲友 团 ” 成 的反革命 派 , 组 两派 之 间 在文 字 中展 开
着 异 常残酷 而激 烈 的斗争 , 而结 果 当然 是邪 不胜 正 。
“ 伤痕 文学 ” 思潮 中尤 其 是 思潮 初 期 , 这种 二 元
对 立 的人 物模 式还 有 着 很 好 的 市场 , 是 阵 营设 置 只 上 与前 阶段 相 比来 了个 倒置 , 害者 与害人 者 、 打 被 被 倒 的老 干部 与 “ 四人 帮 ” 干 分 子 及其 爪 牙 和新 生 骨 的“ 运动 干部 ” 构成 了对 立 的两 大 阵 营 , 在他 们 之 间
叙事 的内容发 生根 本 性 变 化 , 一定 历 史 时期 形 成 的 叙事 模式 也会 产生 某 些 思 维定 势 , 作 家 们 可 能 还 但
会沿 着原有 的思 维 定 势 , 新 的叙 事 内容 放 在 旧 的 将 叙事 模式 中加 以处理 。伤 痕文 学作 家们 虽然 已经开 始 了转 变这 一局 面 的努 力 , 但其 创 作 中的政 治意 识 的进行 与发 展 , 在伤 痕 文 学 的创 作 中却 体 现 出 了艰 难 和缓 慢 的过程 。在叙 事模 式上 仍然传 承 了传统 文
展开 着迫 害与 反迫 害 、 阴谋与 反 阴谋 、 命与反 革命 革 的斗 争 , 文革 模 式 ” 述 “ 文 革 ” 以“ 讲 反 的故 事 。“ 伤
痕 文学 ” 大 的 主题 仍 旧是 政 治 , 的任 务 是 控 诉 最 它 和斗 争 。只 要 涉及 政 治 , 必然 有 斗 争 , 则 有斗 争 , 就 会 有斗 争 的两大 阵营 , 而控 诉 , 定会 有控 诉者 和控 一 诉 的对 象 , 以“ 所 伤痕 文学 ” 终 都 无法 挣 脱二 元 对 始 立 的叙述 模 式 。
当代政治文化视域中的二元对立叙事及其文本的经典化走向
成 特 定 的叙 事 模 式 。在 2 0世 纪 8 O年代 , 中共 十
一
大和 十二 大 的相关精 神 是特 定 的叙 事模 式 的重
要 思想 资源 。例 如 , “ 左” 倾 错误 , “ 实 现 四个 现 代
语 中 。“ 十七 年” 政 治元 话语 包含 的话语 基 本 范 畴
收 稿 日期 : 2 0 1 5一O 8一O 6 基金项 目: 湖 北 省 教 育 厅 重 点项 目( 1 3 D1 0 3 )
典 化走向。
关键词 : Z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 立; 元话语 ; 思想资源 ; 经典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I 1 0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4 8 2 4 ( 2 0 1 5 ) 0 5 —0 0 4 6一 O 7
二元 对立 叙 事 , 是 叙 事 文 学 的基 本 叙 事 方式 之一 。当代 中 国特 定 的政治 元话 语 决 定 了部 分作 品特 定 的二元 对 立 叙 事 结 构 方 式 , 同 时也 决 定 了
这 种特 殊 的二 元 对立 思 维 方 式 直 接 决 定 了“ 十 七
、
二 元对 立叙 事 的特 定
政 治 文 化 支 撑
在 当代 中 国的部分 二元 对 立叙 事 文本 中 , 敌/ 我、 新/ 旧、 好/ 坏、 进步/ 落后 、 公/ 私、 传 统/ 现 代 等 属性 两两 相对 的范 畴 ( 或“ 元” ) 发 生 冲突 , 二元 冲 突构 建文本 的二元对 立 结构 模式 。不 同 的二 元对 立, 有 不 同 的思想 文化 支撑 。其 中 , 有 一种 二 元对 立叙 事是 由特 定 的政治 文化 支 撑 的 。这种 特 定 的
《坎特伯雷故事》中的二元对立结构分析
《坎特伯雷故事》中的二元对立结构分析摘要: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是由一群朝圣客在前往坎特伯雷教堂的路途中,为消遣娱乐而讲的故事组成。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14世纪下半叶英国社会的全貌。
作品中采用了一系列二元对立来表现人物、深化主题,本文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理论,积极探讨了二元对立背后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二元对立基督教人文主义现世享乐《坎特伯雷故事》是乔叟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部巨著由众多故事组成,但乔叟匠心独运,巧妙的将这些本不相关的故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故事既有对立,又有照应,作者原计划有一百二十个故事,虽然只完成了24个,却依旧结构完整,具有整体性。
这一特点,使得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成为可能。
学界较多从实证主义、女性批评主义、以至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解读,而甚少从结构主义角度来阐发这部著作。
本文运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二元对立”方法,突破了以前就作品论作品的倾向,可以使我们从新的角度理解阐发《坎特伯雷故事》,来丰富此著作的研究。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文论的核心思想,结构主义者关注的重点不是具体文学作品,而是支配作品的深层逻辑结构。
“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一种其内部各部分之间都相互关联着的封闭系统。
在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尤其重要的是差异关系,包括二元对立。
”[1]二元对立模式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些二元对立项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往往对立之处便有关联,含有辩证的因素。
也正是因为这些对立,使得作品成为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
一、基督教会思想和人文主义基督教思想在中世纪的欧洲占主导和垄断地位,禁欲主义与修道院制度是基督教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长达近十个世纪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控制了西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2]教会通过一系列教义控制人的思想,压抑人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
浅析《白鹿原》中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
浅析《白鹿原》中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作者:李畅来源:《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陈忠实书写的《白鹿原》,是一部把中国半个世纪的沧桑,都置于白鹿原这个视点之下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巨著。
它是中国现当代作品中一部伟大的现实作品,同时也是集家族与历史、家族与民族、家族与文化的家族叙事性经典作品。
本文则对这部作品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白鹿原》;二元对立;叙事模式一、《白鹿原》的叙事模式在现当代的众多作家中,陈忠实的写作语言和风格特点是很突出的,带着浓重的陕西秦腔味道。
在他铿锵直爽言简意赅的语句中,仿佛能闻出黄土和风沙的气息。
他书写的《白鹿原》被认为是新时期家族母题小说创作的经典之作,但是从主题立意、艺术形式两个角度来看,它在承接原有家族叙事模式的基础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部作品既有对经典家族叙事模式的承继,又能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更加开放的人文视野来审视当下的文学创作,从而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家族叙事模式。
[1]在很好的继承和创新中,他书写了这渭首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这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当我们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时,它的叙事模式经常被纳入考虑的范围。
作家格非曾经说过:“仅仅从某种实用的角度来看待小说语言(比如一本小说是否反映了某个阶段的社会生活),存在着某种巨大的危险——它将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用语混为一谈,只是注意到了语言的指事和表义功能,这与文学艺术,尤其是小说最初产生的契机是完全相悖离的,它的后果之一便是导致小说想象力的枯竭。
”[2]《白鹿原》则是一部运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的典型作品。
在两种力量的对抗和冲突下,将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展现地淋漓尽致,从而形成了这部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二、《白鹿原》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白鹿原》这部作品的视点定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里、于万万千千的中国农村中、从渺如沧海一粟的白鹿原上。
二元对立原则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二元对立原则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二元对立原则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二元对立,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哲学和思维模式,渗透于各个学科领域,包括文学批评。
通过深入剖析二元对立原则的内涵与外延,本文将进一步揭示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价值。
文章首先将对二元对立原则进行定义和解释,明确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基本地位和作用。
接着,将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案例分析,展示二元对立原则在文学批评中如何被有效运用,揭示其对文本解读、批评视角的拓展以及批评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文章还将对二元对立原则在文学批评中的局限性和挑战进行探讨,以期在反思中推动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二、二元对立原则的理论基础二元对立原则的理论基础深深根植于多种哲学思想和语言学理论中,这些思想都主张世界中存在着二元对立的根本关系,这种对立在思想、文化、社会和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在哲学上,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都隐含了二元对立的观念。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真理与谬误之间存在对立,而亚里士多德则将存在分为实体和属性,两者构成一种对立的统一。
这种哲学思想对后来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批评家们开始关注文本中的二元对立关系。
在语言学领域,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二元对立原则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由符号组成的系统,而这些符号的价值是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对立关系来确定的。
例如,音素、词义等语言元素,都存在着对立的关系,这些对立关系共同构成了语言系统的稳定性。
在文学批评中,二元对立原则的运用更是广泛而深入。
从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到主题思想,都可以找到二元对立的影子。
例如,在小说中,善与恶、美与丑、理智与情感等二元对立关系常常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这些对立关系的分析,批评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二元对立原则的理论基础是多元且深厚的,它源于哲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思想和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二元对立作文结构
二元对立作文结构篇一《诚实与谎言》在生活里,诚实和谎言就像两个一直在拔河的家伙。
这事儿啊,我可有切身体会呢。
就说咱们班上个月选班长这事儿吧。
有个同学,叫小李。
他特别想当班长,觉得自己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竞选演讲的时候,他是振振有词啊,说自己以前在小组里带过队学习,大家成绩提高得那叫一个快,而且还承诺要是当了班长,一定会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加活动,每天班级都会干净整洁得像个小宫殿一样。
但是呢,这中间就有谎言的成分了。
其实他带队学习的时候,小组里好多人都是被他强迫做功课的,大家心里还有点小怨气呢。
而且他平时自己座位周围都乱糟糟的,像个小垃圾场。
这时候诚实就在旁边跺着脚,想要站出来戳穿谎言。
不过啊,胜选后的小李好像突然良心发现了。
一开始,他还想用谎言继续糊弄,但是慢慢地,他发现谎言就像雪球,越滚越大,根本停不下来,而且同学们都开始对他有点意见了。
这个时候,诚实就像是一盏小灯,在他心里闪烁。
他决定和大家坦白,承认自己以前夸大其词了,说自己其实没那么完美,但是会努力变好的。
就这么着,同学们开始重新接受他了。
这个经历让我明白,诚实和谎言这种二元对立,还真不是简单的事。
虽然谎言可能一时得势,但终究诚实就像扎根的大树,谎言不过是飘在空中的假叶子,最后还是得落下来的。
咱们还是得像小李最后那样,让诚实战胜谎言,这才是正道。
篇二《勇敢与懦弱》勇敢和懦弱啊,就像是冰火两重天,在咱们的生活中常常互相较劲儿。
我就经历过这么一遭。
前些日子,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山里探险。
那山看上去郁郁葱葱的,神秘得很。
我们一进山里,就像脱缰的小马驹,到处乱跑乱看。
可有个小伙伴,小张就特别害怕。
他走一步就往后瞅一眼,那小眼神就像受惊的小兔子。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条小溪旁边。
溪水不是很深,但是水流有点急。
我们商量着要蹚过去继续往前走。
我寻思这有啥难的,挽起裤腿就想下。
可小张呢,一下子就躲到了一棵树后面,嘴里还嘟囔着什么水太深会被冲走。
其实他就是胆小懦弱。
《影》的结构主义叙事学阐释
《影》的结构主义叙事学阐释《影》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于2018年上映。
这部电影通过一位女演员与她的影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艺术、自我认同、身份认同等主题。
本文将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来对电影《影》的叙事结构进行阐释。
首先,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叙事结构是由一系列二元对立概念组成的。
在《影》中,这些二元对立概念包括:现实与虚幻、自我与他者、真实与虚构等等。
这些概念的交织和对比构成了电影的叙事结构。
其次,结构主义叙事学强调符号的使用和符号之间的互动。
符号有着多种不同的层次和意义,它们经常被用来表达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内涵。
在电影《影》中,黑色和白色就是非常重要的符号。
黑色被用来代表现实和真实,白色则被用来代表虚幻和虚构。
在电影中,黑白两色在场景设计、服装设计以及灯光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例如,黑白两色的对比在大量的场景描绘中表现得很明显,如运动场、电影院等,这些场景都有黑色和白色的分界线,强调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对比。
同时,在服装设计上,女演员和女演员的影子穿着相似的白色衣服,表现了她们的彼此相似和关系密切。
但两者的运动及行程却不同,也分别代表着真实和虚幻之间的对比。
最后,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媒介形式是影响叙事结构的因素之一。
在电影《影》中,导演通过对画面的布置、动作的设计、场景的选取,来表达电影中的主题。
导演使用了大量的视觉元素来表达影子的虚幻性和自我认同的困惑。
例如,影子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镜子里,同时,电影还呈现出影子和女演员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表现了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之间的强烈关系。
另外,导演还巧妙地运用了电影中的元素,如光影、节奏和音效,来营造出紧张和诡异的氛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影》是一部充满多层次符号的电影,导演通过对符号的运用和叙事结构的设计,表现了现实与虚幻、自我与他者、真实与虚构等二元对立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达到了探讨主题的目的。
浅析二元对立视角下的小说叙事结构
浅析二元对立视角下的小说叙事结构作者:宋雨蔚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5期摘要:二元对立是西方哲学和文化的显著特征,运用二元对立的方式思考、分析文本,可以找出制约文本的潜在结构。
它的不确定性叙事结构是作者思想矛盾冲突的展现,也是用以表现作品探寻怎样的思想的方法。
本文试图从梦境与现实、病态与常态、室内与室外和自我的双重分裂四个点,来浅要分析残雪《苍老的浮云》中二元对立视角下的叙事结构。
关键词:残雪;叙事结构;二元对立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01-02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世界文学潮流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的进入为不少作家创作新的作品视角和叙述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到90年代文学形势的改变,使得这样的一批先锋小说家从先锋的阵线上回归到一种“故事型”的叙述模式。
而以“执着于纯粹的艺术探索和自己的独异风格”“遗世独立”的残雪,虽对其创作有一定的调整,但依然坚持探索心灵梦境和精神世界的艺术道路,在作品中暗自承载时代和人性的心理需求。
在她前期作品《苍老的浮云》中,就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的“故事型”的叙述姿态,她以一种细致的精神分析策略,将二元对立视角中的关于“梦魇化”世界下人们的生活体验、性格构成以及语言环境等要素在她广阔拥有自觉意识的文字环境中,进行自我在文学、哲学甚至是心理学层面上的探究。
二元对立是西方哲学和文化的显著特征,它能够使大众在纷繁的世界中识别差异。
“二元对立不仅是符号系统的固有属性,更是人类思维产生意义的基本逻辑。
”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认为,语言现象中充满了二元对立,他提出的二元对立的价值系统使得文学评论家们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去思考、分析文本,从而找出制约文本的潜在结构。
当代文学文本的解析也注重对内在结构的分析,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内在冲突、矛盾和挖掘深层含义。
结构主义叙事学_由二元对立到融合
结构主义叙事学:由二元对立到融合结构主义叙事学: 由二元对立到融合引言叙事是人类的基本方式之一,通过叙事,我们能够理解和传递经验、知识、价值观和文化。
在学术界,叙事也被广泛研究,而结构主义叙事学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叙事结构和符号体系的分析,揭示叙事的深层意义,为我们理解叙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历程,从其早期的二元对立到后来的融合,以及其对叙事研究的意义和影响。
一、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早期发展1.1 结构主义的起源结构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一种学术思潮,在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认为结构是社会现象的基础和本质。
1.2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奠基者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叙事也开始被视为一种结构,研究者们关注叙事中的符号、意义和语言规则。
其中,瑞士的学者托马斯·图克等人被视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奠基者。
他们通过对叙事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例如结构与事件、时间与空间等。
二、结构主义叙事学与二元对立2.1 叙事的二元性早期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强调叙事的二元性,认为叙事结构中存在对立的元素。
例如,图克将故事和叙述、时间和空间、人物和事件等二元对立作为叙事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揭示叙事的结构和意义。
2.2 二元对立的局限性然而,二元对立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解释叙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质疑二元对立的局限性,认为叙事的结构不仅仅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元素,还包括更多的因素,如情感、角色、主题等。
三、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发展与融合3.1 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结构主义叙事学逐渐从二元对立向多元融合的方向发展。
学者们开始关注叙事结构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试图将叙事视为一个整体的结构系统,通过分析符号、语义和文化等因素,探究叙事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3.2 符号学与叙事分析符号学在结构主义叙事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论二元对立叙事结构——以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情节发展为例
论二元对立叙事结构——以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情节
发展为例
倪楠;邹玮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5)005
【摘要】二元对立价值体系已广泛用于文学文本的解析,成为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指导。
它注重对作品文本内在结构的分析,即找出作品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把目光集中在作品构成和规律的整体把握上,以便更好地抓住作品的本质及深层意义。
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将叙事结构二元化,通过特定的对立和矛盾冲突,在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中逐步展开了主人公"勇气——迷茫——勇气"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即迷茫的思想与压力下的勇气并存,交替出现于作品中。
这种交替出现的双重主题,巧妙地表达了"迷茫中的勇气"这一鲜明的主题思想,展示了海明威精湛的叙事艺术。
【总页数】5页(P671-675)
【作者】倪楠;邹玮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多棱镜: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叙事结构 [J], 曹波
2.《李尔王》双重情节中的二项对立与其叙事结构 [J], 侯斌;卢蓉
3.《一个穷人谈专利权》中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评析 [J], 张文莉;
4.文字简洁寓意深刻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小说的语言风格 [J], 霍晓军
5.论《永别了,武器》中暗含的次情节——海伦·弗格森的女性同性恋倾向 [J], 米莱姆·门德尔;姜哲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元对立作文结构
二元对立结构
哎,说起这个二元对立结构,咱四川人也得来摆一摆龙门阵。
你看嘛,这世间万物,好多都是成对儿出现的,就跟咱四川的火锅一样,红汤白汤,辣与不辣,那就是个鲜明的对立。
就拿天气来说,晴天跟雨天,热得遭不住跟冷得打抖抖,这不就是二元对立嘛。
还有哦,吃面的时候,你要个红油抄手,还是要个清汤抄手,这也是个选择,红油火辣辣,清汤清亮亮,味道完全两个样儿。
再说到人的性格,有的人火爆得跟火炮儿一样,一点就着;有的人呢,又温和得跟水一样,啥事儿都不往心里去。
这两种性格,也是二元对立的表现。
你说嘛,要是都是火爆脾气,那不得天天吵架?都是温和性子,又可能缺乏了点儿冲劲儿。
还有咱们四川的方言,也是充满了这种对立。
比如说,“安逸”跟“恼火”,“巴适”跟“不安逸”,这些都是反义词,但用起来却特别生动形象。
安逸就是舒服得很,恼火就是烦得很,巴适就是满意得很,不安逸就是不满意得很。
所以说啊,这个二元对立结构,它不仅仅是个哲学概念,它就在咱们的生活里头,无处不在。
你看嘛,四川人的生活,就是这么丰富多彩,充满了对立又和谐的味道。
就像那红油白汤的火锅,虽然看起来对立,但吃起来却是个绝配,让人欲罢不能。
这就是咱们四川人的二元对立结构,简单又实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结构的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指人类深层结构中的一种逻辑结构。
原指*语音学中相对立的部位发出的不同音,如清与浊、舌尖音与舌根音等现象, 列维—斯特劳斯把它引入人类学并加以改造。
他认为二元对立是人类深层结构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所谓二元对立,是指在任一系统中一对差异项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某种价值进行分析,而对立的双方并不一定是互相排斥,毫不相干的,相反对立的双方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
由于传播学是交叉性学科,所以上述概念在传播学有广泛的学术运用。
所谓叙事手法无外乎整部影片的叙事方式和技巧:1。
常规线性叙事。
(按照正常时间模式叙事)例:《侏罗纪公园》很多就不一一举例。
2。
多线性叙事。
(影片有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例:《撞车》《爱情麻辣烫》3。
回忆叙事。
(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忆进行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例:《铁达尼号》《大鱼》《公民凯恩》4。
环形结构叙事。
(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结尾相互辉映)例:《暴雨将至》《低俗小说》5。
倒叙线性叙事。
(按照反正常时间叙事)例:这种影片为数不多,国内更是没有。
法国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这种类型相当精彩。
《5:3:2》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妇离婚为开篇;家庭生活矛盾为第二节;结婚为高潮;相识为结尾。
建议你去看看。
6。
乱线性叙事。
(整部影片毫无逻辑性,可以说是把所有片段、情节、人物全部搅乱,让人无从得知现在过去和将来,只能靠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屡顺影片)例:《21克》《迷墙》《我们的音乐》7。
重复线性叙事。
(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例:《罗拉快跑》《爱情是狗娘》《罗生门》《英雄》
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是在批判理论上,一对相反的理论,它们通常会以阶级形式出现。
在结构主义理论中,二元对立论,是解释人类基层思想,文化与语言的一种相当有力的工具。
相反,后结构主义者认为二元对立并不是人类思想最基本的组织,只是西方思想的加工品。
定义
理性与感性的二分
争议
结构主义理论,后结构主义者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最经典的例子,是理性(rational)与非理性(emotional)的二分,而在西方哲学中,理性一向比感性获得更高的评价。
另一个例子,是存在(presence)与缺少(absence)的二分,同样地,前者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远高于后者。
这些“高等理念”的相似性,例如前述的理性、存在,和很多其他的如男性(与女性对立)、说话能力(speech)(与写作能力(writing)对立),被视为一种称为逻辑中心主义的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
相关思想
在后现代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无政府主义和批判种族理论中,对二元对立论的批判都占了一个重要席位。
批评者认为,对于很多理念,如男性/女性,文明/野蛮,白种人/有色人种的二分,为西方白种“文明人”的霸权提供了借口。
后结构主义者对二元对立论的批判,并不是单单持相反立场,而着眼于它的解体,而这种解构被视为非政治化的——意思是,在本质上,它对二元对立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偏袒。
在一对二元对立的理论被视为自我矛盾,而其价值相应下降的时候,理论便会自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