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一)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

论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古人认为,有了情与景的交融,读者才可能在实境(景)的诱导下开拓出一个更为丰富、广泛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个空间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与扩大;另一方面,是读者伴随着对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读者由此获得一种“不尽之意” 和“味外之旨趣”。
而抒情艺术作品的理想状态正是要创造一种“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意境。
受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王维的山水诗作,不仅仅善于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状貌做细致描摹、刻画,使自然之景显得生动具体,实现其“如画”的可感境界;他还更擅长在这些“如画”的`山水自然形象上承赋一种别样的意蕴,体现出一种抽象的哲理――即禅宗的色空观念。
历史上以佛禅为内容的诗歌并不少,唐代佛风炽盛,此类诗作更多。
与唐代其它谈禅说教诗作有所不同的是,王维那些表现禅宗哲理的山水诗作,总能非常熟练地运用艺术创造来描绘自然的独特形象这一特殊手段,把佛教禅宗的那些抽象理念寓托在自然美景的感性形式之中,他总是能巧妙地借助山水自然之物的外在形象和生动具体的灵动画面,表露诗人自己独到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趣味。
王维生活在佛风炙热的盛唐时期,受时代和家庭的影响,他对佛禅是越老越执着。
佛教禅宗思想不仅影响了王维的生活情趣和政治态度,使他与社会似远非远,与政治若即若离;而且也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强化了他的人格自塑方向,在诗歌创作的意趣上,他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将佛禅义理融入作品中,以佛禅视角审视自然。
因此,王维的山水诗歌总是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佛禅色彩,在散发着浓郁自然空寂意识的同时,又洋溢着物我相容、物我两忘的无言大美境界。
王维山水诗歌的无限魅力主要来自于其深邃的意境。
在选景方面,他似乎刻意又随意,能朴素而自然地为情造景。
自然在描绘山水风景的过程中,他惯于捕捉与塑造那种虚空不实、变幻无常的自然之景,并巧妙而自然地把自身进行的理念思维和审美体验与眼前之景结合在一起,借助自然美之形象来寄托其为之执着的禅学思辨,从而把佛学禅理有机地组合到诗情画意中去。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王维多才多艺,兼擅诗歌、绘画和音乐。
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其中数量最多、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山水田园诗。
王维善于将画家的笔法巧妙灵活地运用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从而使其山水田园诗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美。
一、王维诗作构图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结构上吸取了绘画技法的特点,将他的诗、书、乐、画兼擅的艺术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画”。
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讲究“经营位置”和布局构图。
王维以画人诗,遂使他笔下的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序,富于图画美。
如《终南山》诗在“连山到海隅”的崇山峻岭之中,平添“隔水间樵夫”这一笔,是以小衬大,更“见山远而人寡也”(《唐诗别裁》卷九)。
又如“云里帝城双凤朗,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将“双凤阂”置于“云里帝城”的背影之间,更显其巍峨壮观;把“万人家”置于雨中春树的氛围之中,愈见京都的繁华富庶和春意盎然。
绘画艺术构思讲究虚实相间,常留虚白,供读画者再创造。
王维深谙此道,不仅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状大江浩渺,山色空蒙,,有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二、王维诗作色彩美在色彩的运用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很好的吸取了绘画的长处。
大自然的景色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便采用多样化,整体的色彩,逼真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界中的形形色色,又用统一的基调组成完整和谐画面,使景物跃在纸上情态飞动。
如《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诗人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进而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一幅柳暗花明的图画。
着色之后再加一层渲染,深红或浅红的花瓣沾着隔夜的雨滴,色泽更加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婀娜迷人。
经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其整体色调偏于暖湿。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所创作的诗歌是盛唐时期社会文化的映射,也是诗人超然人格和艺术修养的再现,诗中融入了诗人独特审美感受以及人生哲思。
王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诗坛繁花似锦的时代。
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其中最清新明媚的,听落花,品泉流,凝月光,诗中听声,诗中有画。
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蕴和美感。
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风格的高度总结。
王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对于山水田园的描绘更加形象生动。
对于诗的描写更是以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写画出山水田园景物独有的特点。
同时,对诗的描写运用绘画艺术,使诗中色彩、光影的调和更加独到。
他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对于景物的描写如同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了一副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幅画卷并不只是平铺在那里,而是一幅幅有声画,带领我们身居其间。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描绘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他《辋川集》中的一篇,主要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
画面由近景到远景,整首诗读来,如同一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层次感与画面感。
让我们感悟到,诗人是以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抒发了心中的宁静淡然。
王维的诗中常常以光和影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刻画细腻,善于捕捉画面瞬间的美,并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光影明灭间展现出一幅幽静明丽的画面。
自然景物总是带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人们也总能在自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王维对于自然万物的特殊感受来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以及静心体会,在光影交织之间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悠的意境。
浅议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征 蓬 出汉 塞 , 归雁 入 胡 天 。 大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E圆 。 l ‘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 雏 麦 苗 秀 ,蚕 眠 桑叶 稀 。
田 夫荷 锄 至 ,相 见语 依 依 。 ,
干维 ,字摩 诘 ,是 懦 诗 坛 极负 椭 乞 的诗 人 。他 的 山 有 诗 。 ”义如 《【 秋 瞑 》 的前 半 首丁 道 : i居 I j 水 田 园 诗 , 语 i清 新 凝 炼 、含 蓄 , 动 ; 作物 精 细 、状 下 、 ‘ 上 j
神, 彩鲜 明如 画 ,故 最 能代 表 他 的诗 歌 艺术 风 格 。
剖 析和 味 I 水 F 同诗 的患 境 关 , 『 t J 探 索形 成这 币 意境 美 t
为之 新 ,又 是初 秋 的傍 晚 ,守 气之 清 新 ,景 色之 美妙 ,可 以想 见 。人 臣 已暝 , 去有 皓 1 ;群 芳 已谢 ,去 有青 松 如 ¨ 卒 ¨
盖 , I 泉 清冽 ,淙 淙流 泻 T I 石之 J f 『 -I I ,有 如 ‘ 条沽 白无 联 的 素 练 ,存 , 光 卜 L j I 发光, 现 …幽 清 明净 的 自然 美 。 代表 作 是 《 竹
中 国分 文学研笼
浅 议 王 维 山 水 田 园 诗 的 意 境 美
。隆 胜
摘 要 :王维的 山水田园诗具有意境空灵明净、雄 阔飘逸之美
透 , 色彩 的虚 实相 间 ,音 响 的动 静 相映 方 面
。
。
这表现在他诗歌 语言的朴实无华,意象的空灵剔
关键语:王维 山水田园诗
意境
禅趣
同。这 类 诗歌 的土要 特 点 就是 “ 切 语 皆情 ” ,作 学笔 F ¨水 自然 景 物都 融 入 了作 者 的土 情 感 , 从而 或借 景 抒 的 J 情 ,或 情 景 交融 地农 达 作 肯 的思 想感 情 。 本 文 上要 考 察 了 王维 的儿 曲币要 的 I水 田同诗 ,从 中柬 = 【 J
简析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

简析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摘要: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的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的大师地位。
王维在他的山水田园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本文从王维山水诗的意象、情感和特点三个方面着手,对其意境美进行简要的赏析。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意境美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以外,鲜有堪与比肩的。
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与琴棋书画融为一炉。
诗中常有形与声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飘洒与沉静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
常用委婉冲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达到令人拍案叫绝、流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构建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意境美。
一、清爽明净的意象“诗的意境”又称为“诗境”,是诗人在反映生活时,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最能激起人们感情的要素,进行高度的集中和概括,所创造的极富感染力的具体境界,所以诗中选取的意象的特点,即诗中多个意象组合成的意境的特征要能激起人的情感。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山林、明月、清泉、白云等都是经常出现的意象,他通过把握这种特定的客观景物,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写出自己特定的心境。
如:王维笔下的“清月皓方闲”(《泛前坡》),听不到疾雷破山、振奋发聩的声音,而是“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平和之中,显出王维的宁静心态。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意象次数出现最多的是“云”,据统计,在他的诗中,“云”出现一百余次,比例相当高。
如果说陶渊明的诗“篇篇有酒”,那么,也可以说王维的诗“篇篇有云”。
云的含义也比陶渊明诗中的“无心云”更为丰富。
有时虽未必不为写实,但寓有更深一层的理趣,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丰富多彩的白云意象出现在王维的诗歌之中,形成了远意迷茫的空罔意境,诗人的形象隐显示于云雾弥漫的空阔意境之中,表达了一种淡然适意的思绪。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王维(701年—761年),字契之,祖籍四川彭州花水口,出生在凉都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现代著名山水画家,被誉为“山水之祖”。
王维以《山居秋暝》闻名于世,是唐代五言古诗之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诗作,为后世无数的山水诗人所奉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极富艺术美,其诗以充满感受力的描绘,娓娓道来深山、远山、古山的美,表达了自然的神韵,及其对于田园景象的赞美。
其中有渔舟唱晚的景象,有秋水如砌的清泉,有碧峰对洗的山峦。
他以逼真的笔墨,如实描写,将所见、所感、所闻都凝练在“字里行间”,使诗文充满立体感——隐句里蕴藉出丰富的哲理美学思想。
其中,王维在《山居秋暝》中运用的四字格律非常巧妙,精彩的表达了山水的秋夜景象,体现出他独特的山水画境:彼立寒空里,灞水落滩,野艇高低隔,翠峰连襟秋,古木无人径,草色共苍苔。
此......描写还有其独特的绘画色彩,篇章上空气清明,弥漫着一股乡土气息,显示出田园人文深邃的意蕴。
总之,王维的田园诗,具有传统中国美学特色,其意境广阔,深刻富有渲泻性,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追求,使其古代的美之艺术在审美上更趋于圆满。
浅谈王维山水诗的美与意境

社币 斗 纵横
浅谈王维 山水诗的美 与意境
刘 孝 莹
( 哈 尔滨 学 院 , 黑龙 江
,
哈 尔滨 1 5 0 0 8 6)
摘 要 :王维是我 国古代 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 的诗工笔精细更胜谢灵运、谢跳 ,一首诗仿若一幅美轮美奂的泼墨 山水 画 ,美的动人 心魄。他 又善 以禅趣入 诗 中,使诗 不仅仅 为诗 ,更上 了一重让人妙 想入神的境界 ,形神兼备。脱俗、淡远的风格 直备受历朝历代诗人追捧。本文就品味一下王维这位伟 大的诗人是怎么寓禅于诗,怎么用诗 画 出那么精美的画卷 ,看他在诗 中饱含着怎样 的音 乐家气质 。 关键词 :山水诗 ;美;意境
一
、
身 自然之 中,体 味着 自然界美妙的无处不在的声音 。落花的 声音 ,鸟儿的蹄 唱 ,虫儿 的呜 叫,以及 深山中若 隐若现的古 钟声 。诗 中流淌着这些大 自然平凡却悦耳 的声响。他总是能 最准确 的对其进行捕捉 ,并用 自己的笔静静描绘 。所 以我们 今时今 日读他的诗觉得极具魅力 。 唐人殷潘在称王维诗歌” 着 壁成绘 ” 的同时 ,又称其” 在泉为珠” 《 史鉴类 编》将王维的 诗又称为 : ” 有声 画” , 说” 王维之作 ,如上林春晓 , 芳树微烘 , 百啭流莺 ,宫商迭奏. ” 这些都注意到了王维已经将声音巧妙 的融入 了 自己的诗歌 中去 。唐代是妄为生活 的年代 ,也是我 国历史长河 中音乐较为鼎 盛的一个时期。音乐使人们 的精神 生活丰富 ,同时也带给了诗人们新 的创作灵感 。如大诗人 自
居易, 韩愈,李贺等, 都有作品摹写观乐时的音乐声响: 或
描写音品 ,如” 银瓶乍破水浆进 ,铁骑突出刀枪鸣 。” ;或模 拟情状 ,如 ” 第五弦声 最掩抑 ,陇水冻咽流不得 。” ;或用不 同角度描绘声音 ,如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 兰笑 。十 f ] 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 皇。” , 等等 , 不胜枚举。不过 , 王维没有一首诗是直接描述声乐的。那为什么我们又说王维 擅长以音乐家气质入诗呢?昔伯牙鼓琴 ,其高山流水之志 , 正与王维诗歌 的声情气韵相合。所 不同的只是 , 感动王维的 则纯来 自于大 自 然 。王维在诗中传达的,完全是大 自 然的音 响在他心弦上 的鸣奏 。 所以 ,王维 的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音乐声响 ,但是今 时今 日, 我们仍然可以从他 的诗中欣赏到深山林 中空灵之声 : ” 空 山不见人 , 但 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也 可 以欣赏到他 的无人之境却耳 中有钟声的意境 “ 不知香积寺 , 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 深 山何处钟?”传统的乐论认为 : ” 夫乐者 ,天地之体 ,万物之性也 。” 音乐 的美不是人赋予 的, 而是它本身就很美 。音乐为什么这么美 ,是 因为他们 能传达 自然 的声音 ,尤当音乐能应天地之节 ,表达先于人而存在的” 天 籁” 时 ,这种乐声就是” 及天地至和之音” ,是音乐 中最美 的声音 。而王维恰恰做 到了这一点 ,并且做得相 当漂亮。
浅析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

浅析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前言王维(公元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他是唐代文学中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以山水诗著名,被誉为“诗佛”、“诗圣”。
其山水画家与山水诗交相辉映,形成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山水文学、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王维山水诗歌的意境美。
王维的山水诗王维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其中尤以山水诗最为著名。
他把山水描绘得惟妙惟肖,以至于读者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
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意境、艺术、语言等方面都达到了极致,形成了王维独特的诗歌意象体系,具有无穷的魅力。
王维的山水诗不仅描绘了风光,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内心的理想之境,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人文精神。
他以山水为媒介,表达了自己的心灵世界,使得诗歌意境呈现出深邃含蓄的美。
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和谐王维的山水诗以和谐为主题,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美和人文的美之间的均衡与相互依存。
诗人以平静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美景,使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恬静优美和人们内在情感的平和美好。
读王维的山水诗,让人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人类与社会、自己内心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超然王维的山水诗中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俗、超越人生的情调,表现出诗人在自然之中找到了一个寄托理想、超然于世的境地。
他在描绘山峰、江河、云霞的同时,把自己也融于这片自然之中,彰显出一种超越凡俗的高境界。
提神王维的山水诗又具有提神之效,能够令人神清气爽、品味醇美。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摹,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安详、恢弘和奥妙,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舒展心情,与这美好的自然景致共振,提高情感感受的高度,达到提神开脑、增强思维力的效果。
内涵王维的山水诗内涵丰富、意味深远,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在描绘山水的同时,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探索与思考。
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诗人追求真理和人生意义的理想,通透地展现在诗句之中,让读者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深刻领悟诗人的人文理念和人生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一)
摘要:王维是诗国盛唐伟大的诗人,他留下的四百多首诗歌中,有许多成为千古绝唱,经久流传。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诗中有画,宫商迭奏;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幽寂静谧,禅意盎然。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外,鲜有堪于比并的。
就其对自然山水美景的领悟和表现而言,王维的艺术个性更为独特,堪称古代山水诗艺术巨星。
王维的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他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优美意境,在诗坛上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一、诗中有画,宫商迭奏
王维是一位诗歌、绘画、音乐、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
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所以在他的诗中,有画的意境,有音乐的流畅,有书法的变化。
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史鉴类编》则将王维的诗称为“有声画”,说“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
具有这一意境特点的诗,以他隐居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生活时写的一批山水田园诗表现最为突出。
此时的王维,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逐渐消减殆净。
请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描写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
随意挥写,语出自然。
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像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
从“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组成的秋夜图中,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听到了诗人希望远离俗尘、回归乡村质朴生活的心语。
清新、明净的暮秋意境,令人有心胸荡涤之感。
再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寒秋时节,山色变得越来越苍翠,溪水却日复一日潺潺流淌;日近黄昏,诗人拄杖立于柴门之外,聆听暮蝉的鸣叫;渡头上夕阳正要落入水中,村庄里一股炊烟徐徐升起;这时醉酒的朋友来了,在我面前狂歌。
寒山、秋水,一动一静;落日、孤烟,一上一下;倚仗听蝉的老人、醉酒的朋友,一个悠闲、一个不羁;再配上山涧溪流的水声,暮蝉的鸣叫声,醉酒人的狂歌声……这不光是一幅静谧优美的山水田园图,更是一部有声有色的电影。
意境闲适、率性、有趣,浑然一体。
还有其它一些诗作也达到了诗画乐合一的境界,如《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椎夫。
太乙峰是终南山主峰。
诗人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
前几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浑,末二句撇开山写人,更反衬出山之嵩峻,正象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这是一部最美的终南山风景片,远景、近景、全景、特写,画面十分丰富。
最后两句,为无声的画面增添了樵夫砍柴的丁丁声、山涧流水的潺潺声、一问一答的唱和声,使画面中有音乐,有动感。
王维有些诗歌中的名句也是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能引发我们美妙的遐想。
如:“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细枝风乱画,疏影月光寒”,“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等等。
二、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
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如《田园乐七首》其六曰:
桃红复言宿雨,柳绿更带青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在优美的景色和浓厚的田园气氛中抒发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
还有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像一幅田园风景图,从细微处入笔,捕捉典型情节,抒发无限深情。
在王维属于写境的诗中,总是善于找到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的契合之处,并在描写客观景物的同时,也把主观感情表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
如《辛夷坞》:
木末茉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且开落。
这诗只是写景,但景物形象中却蕴含着悠远的禅意,令人寻绎不尽。
王维信奉禅学,带著作为他世界观组成部分的禅学意念观物,他不但看到了辛夷花的美丽,更发现它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默默地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一切似乎都与人世毫不相干。
诗人的心境亦复如是。
他好像已忘掉自身的存在,而与这辛夷花融合为一了。
诗人找到了客观景物与主观禅学意念的契合点,所以虽只是写景,那离世绝俗、超然物外的禅意却被表现了出来。
还有如《辋川集》中有一首《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在诗中王维追求写意效果,讲究浑然一体,充分传达诗人的主观意趣。
表达了诗人闲适静穆的心情。
在情景交融意境的表现方面,王维的诗具有天工化成、自然入神之长,如《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去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人写所见到的终南景色,虽只用云起时三字,却能唤起读者的丰富想象,可谓以一当十,而这水穷云起之景又与诗中所表现的那纯任自然、无牵无挂、宛如云飞水流一般自在的意兴正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