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的概念、范围与原则实用版
企业工伤保险教育PPT课件
工伤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5:是否有权利义务终结的表示
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赔偿协议,一般在协议的最后,都会加上 “协议双方履行以后,纠纷了结”、“双方无涉”、“不得再 向对方主张任何权利”等权利义务终结的字样。虽然一般情况 下该类赔偿协议一经签署是不可反悔的,但是如果受伤职工的 伤情发生严重变化导致当初所协商的赔偿金额过低时,受伤职 工可以依情势变更启动诉讼程序向法院申请增加赔偿金额的。
PREFACE
前 言
目 录
CONTENTS
1 企业工伤保险的概述 2 最新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 3 工伤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4 工伤事故的预防措施
1 企业工伤保险的概述
企业工伤保险的概述
什么是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 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 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 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 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 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另外,对于工伤赔偿的数额也应当明确, 看是否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来计算,建议最好 请公证人员进行核准,这样有利于减少不公平 合理的情况发生。
工伤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2:意思表达是否明晰
在工伤的赔偿协议中要注意用词是否得当,意 思表达是否明晰无争议。比如赔偿与补偿,赔 偿是基于过错,补偿则不一定。单位有过错, 给职工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必须采取赔偿。
3 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 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 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
工伤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工伤处理流程
4
国外工伤保险制度比较与借鉴
国外工伤保险制度比较与借鉴【实用版2篇】目录(篇1)一、国外工伤保险制度比较(一)工伤保险制度的概念工伤保险制度是指由政府主导,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对在工作过程中受伤、患病或死亡的劳动者及其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和社会关怀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二)工伤保险制度的分类1.美国:以私营工伤保险为主,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补充保障。
2.德国:以公共工伤保险为主,政府主导并提供全面的工伤保险服务。
3.日本:以公共和私营工伤保险并存,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
(三)工伤保险制度的特点1.保障范围广泛:覆盖了大部分的劳动者和工作场所。
2.补偿力度大: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助、死亡抚恤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补偿。
3.社会关怀度高: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服务。
二、借鉴意义(一)提高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率我国目前的工伤保险制度主要依赖公共工伤保险体系,覆盖范围有限。
借鉴美国的经验,可以鼓励企业和劳动者参加私营工伤保险,提高制度的覆盖率。
(二)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内容德国的公共工伤保险制度在补偿力度、覆盖范围和社会关怀度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借鉴德国的经验,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提高其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监管力度日本的工伤保险制度在监管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借鉴日本的经验,可以加强对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监管力度,保障制度的公平和透明。
正文(篇1)一、国外工伤保险制度比较1.美国:美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主要由私营工伤保险机构提供,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补充保障。
这种模式使得美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此外,美国注重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德国: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主要由公共工伤保险机构提供,政府主导并提供全面的工伤保险服务。
这种模式使得德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具有较高的全面性和保障程度。
此外,德国的公共工伤保险制度还包括了康复服务和心理支持等,以帮助受伤劳动者重返工作岗位或恢复正常生活。
2023年工伤保险文件
2023年工伤保险文件(实用版)目录1.工伤保险的定义和重要性2.2023 年工伤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3.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项目和计算标准4.企业如何处理工伤事故5.工伤保险对企业和职工的保障作用正文一、工伤保险的定义和重要性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工伤伤残待遇和因工死亡待遇等。
在我国,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减轻企业用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2023 年工伤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2023 年工伤保险条例是对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一次全面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适用于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职工。
2.工伤保险的缴费方式: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
3.工伤认定的标准:明确了工伤认定的范围、条件和程序,确保工伤认定的公正、公平。
4.工伤保险待遇的项目和标准:明确了工伤医疗待遇、工伤伤残待遇和因工死亡待遇等具体项目和计算标准。
5.工伤保险的争议处理:规定了工伤保险待遇争议的处理程序,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三、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项目和计算标准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以下项目:1.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用、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工伤康复费、辅助器具费等。
2.工伤伤残待遇:根据职工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3.因工死亡待遇:包括一次性死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按月支付给职工遗属的抚恤金。
具体的计算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各地区的实施细则执行。
四、企业如何处理工伤事故1.立即救治:企业应当立即对受伤职工进行救治,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2.报告和申请工伤认定:企业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工伤事故,并申请工伤认定。
3.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企业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职工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实用版(2018全)
工伤保险实用版(2018全)(含基本概念、法律规定、如何认定、申请程序及赔偿计算)目录一、工伤的概念二、工伤保险的概念三、工伤保险的特点四、工伤保险遵循的原则五、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六、认定工伤的法定情形七、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八、工伤申请程序及认定九、工伤赔偿计算明细表一、工伤的概念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
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
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
二、工伤保险的概念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从另一角度理解工伤保险,也可称之为职业伤害保险。
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这种补偿既包括医疗、康复所需费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
三、工伤保险的特点1.工伤保险对象的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
由于职业危害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避免职业伤害。
因此工伤保险作为抗御职业危害的保险制度适用于所有职工,任何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或遭受职业疾病,都应毫无例外地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2.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性。
也就是说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劳动权受到影响、损害甚至被剥夺了。
因此工伤保险是基于对工伤职工的赔偿责任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他社会保险是基于对职工生活困难的帮助和补偿责任而设立的。
统一专属工伤保险方案与社保完全对接,补充了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赔偿。
3.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还是职工个人或第三者,用人单位均应承担保险责任。
厂里意外保险赔偿范围
厂里意外保险赔偿范围(实用版)目录一、厂里意外保险的定义与重要性二、厂里意外保险的赔偿范围1.工伤保险2.意外伤害保险3.疾病保险三、如何申请厂里意外保险赔偿四、注意事项正文一、厂里意外保险的定义与重要性厂里意外保险,顾名思义,是指在工厂、矿山等工作场所中,为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疾病而提供的一种保险。
这种保险旨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降低企业的经济风险,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员工而言,了解厂里意外保险的定义和重要性,有助于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及时维权。
二、厂里意外保险的赔偿范围1.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指在生产区域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康复费、误工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丧葬费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2.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是指在工作期间,因突发的、非本意的、客观存在的事件导致的身体伤害。
根据《意外伤害保险条款》,意外伤害保险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等。
3.疾病保险疾病保险是指在工作期间,因患职业病或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疾病。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和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疾病保险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康复费、误工费和生活护理费等。
三、如何申请厂里意外保险赔偿当员工发生意外伤害或疾病时,应第一时间向企业报告,并积极配合企业进行事故调查。
在确认属于保险赔偿范围后,员工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诊断书、病历、医疗费发票等,按照企业规定和保险条款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
四、注意事项员工在申请厂里意外保险赔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且属于保险赔偿范围;2.及时向企业报告,以免错过申请时效;3.提供真实、完整的证明材料,以便保险公司审核;4.了解保险条款和相关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作为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们有责任向广大员工普及厂里意外保险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及时维权。
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缴纳基数
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缴纳基数【原创实用版】目录1.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概念和重要性2.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缴纳基数和比例3.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缴纳方式和调整4.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和福利5.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意义和作用正文一、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概念和重要性建筑工人工伤保险,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因工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性疾病时,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在我国,建筑工人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缴纳基数和比例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缴纳基数一般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建筑行业的工伤保险基准费率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3%。
同时,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因素,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实行上下浮动。
三、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缴纳方式和调整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缴纳方式分为按项目缴纳和按职工工资总额缴纳两种。
其中,按项目缴纳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按照项目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此外,根据行业风险程度不同,工伤保险费率和档次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四、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和福利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包括: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
具体福利如下:1.工伤医疗费用: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费用等。
2.工伤津贴:包括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休假期间的工资、生活护理费等。
3.工伤一次性赔偿金:根据工伤等级和伤残程度,给予一定数额的一次性赔偿金。
4.伤残津贴:对于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四级伤残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停发津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五、建筑工人工伤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建筑工人工伤保险对于保障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工伤保险三十三条
工伤保险三十三条(实用版)目录一、工伤保险概述二、工伤保险的待遇三、工伤保险的支付标准四、工伤保险的报销范围五、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正文一、工伤保险概述工伤保险,是指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在我国,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能够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减轻其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二、工伤保险的待遇工伤保险待遇一般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工伤伤残待遇和因工死亡待遇等。
其中,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用、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工伤康复费、辅助器具费等。
工伤伤残待遇则根据职工的伤残等级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因工死亡待遇则包括丧葬费、抚恤金等。
三、工伤保险的支付标准工伤保险的支付标准主要包括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等。
这些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在治疗工伤时,所需费用符合这些标准,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四、工伤保险的报销范围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然而,对于工伤职工在治疗过程中,超出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住院服务标准,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报销的部分,《工伤保险条例》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具体需要结合各地司法实践予以考察。
五、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的范围、待遇、支付标准、报销范围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实用版
YF-ED-J5968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实用版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1-10级工伤赔偿标准内容如下:一级工伤赔偿标准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注:假如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9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级工伤赔偿标准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注:假如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工伤认定案件存在的问题
工伤认定案件存在的问题(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工伤认定案件的法律原则及存在的问题1.法律原则2.立法空白地带二、工伤认定的依据和标准1.劳动部的规范性文件《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工伤认定的申请和受理三、工伤认定案件中的常见问题1.劳动关系确认2.工伤认定申请时效3.工伤认定申请人4.证据不足的问题5.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等特殊情况的认定四、工伤认定案件的解决途径1.劳动能力鉴定2.寻求专业法律援助正文一、工伤认定案件的法律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工伤认定案件的审理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
由于现代国家行政管理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及适应性、多变性等特点,法律条文的有限性、有条件性和相对稳定性使得我国的立法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大量的立法空白地带。
此外,制定法和法律文件的用语也可能存在不明确之处,这些都为工伤认定案件的审理带来了挑战。
二、工伤认定的依据和标准现行认定工伤的主要依据是劳动部的规范性文件《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该办法自 1996 年开始试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逐渐显露出一些不适应之处。
在工伤认定的标准上,一些特殊情况如高血压、心肌梗塞等难以认定,这也是目前工伤认定案件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工伤认定案件中的常见问题1.劳动关系确认:在工伤认定案件中,劳动关系的确认往往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或者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劳动部门可能会要求劳动者先去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胜诉后才能申请工伤认定。
2.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则应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如果超过时效,劳动局将不予受理。
3.工伤认定申请人:厂方、劳动者和劳动者的近亲属都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亲属申请时,需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如户口本、结婚证等。
4.证据不足的问题:在工伤认定案件中,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如果劳动者没有厂牌、工资单、证人证明等证据,向劳动部门举证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2024年工伤保险保障制度(三篇)
2024年工伤保险保障制度一、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根据《劳动法》,制定本制度。
二、企业内部职工实用本制度。
三、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按照本办法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保障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
四、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
企业和职工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五、职工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后,应当得到及时救治。
各地应当依据本地区社会经济条件,逐步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职工从事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
六、工伤范围及其认定。
(一)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7、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1、犯罪或违法。
2023年工伤保险法全文
2023年工伤保险法全文(实用版)目录1.工伤保险法概述2.工伤保险法的目的和意义3.工伤保险法的适用范围4.工伤认定和赔偿标准5.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6.工伤保险法的修订历史正文一、工伤保险法概述工伤保险法是我国为保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根据 2023 年工伤保险法全文,该法共分为总则、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六个章节。
二、工伤保险法的目的和意义工伤保险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能够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和合理的经济补偿。
此外,该法还旨在促进用人单位加强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作,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工伤保险法的适用范围根据工伤保险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四、工伤认定和赔偿标准工伤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工伤认定的范围和标准,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事故伤害、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等。
职工因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五、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工伤保险基金是保障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资金来源,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用于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管理费用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费用。
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
六、工伤保险法的修订历史工伤保险法自 2003 年颁布实施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
2010 年 12 月 20 日,国务院对工伤保险条例进行了修改,明确了工伤认定范围,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规定,加强了工伤保险待遇的保障力度。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强制实施原则。
强制性原则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手断实施强制工伤保险。
对于不按照法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对于不按照法定的项目、标准和方式支付待遇,不按照法定的标准和时间缴纳保险费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将参加工伤保险作为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在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办理许可证延期手续前,应认真审查申请单位提供的《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对不能提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有效《工伤保险参保证明》的企业,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情况的监督检查。
发现企业中断缴费、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按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改正的,劳动保障部门应通知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由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2.无责任赔偿原则。
又称为无过失赔偿原则,是指在各种工伤事故中只要不是受害者本人故意行为所致,就应该按照规定标准对其进行伤害赔偿。
只要工伤事故发生,无论劳动者是否有责任,原则上,受害者都可以受到赔偿,即无过错赔偿。
3.个人不缴费原则。
工伤保险费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劳动者个人不缴费。
这是工伤保险与养老、医疗等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区别之处。
4.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工伤事故一旦发生,补偿是理所当然的。
但工伤保险的重要功能还包括预防和康复工作,应当把加强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及时治疗、促进职工早日康复,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看成与补偿同等重要的方面来抓。
确定工伤保险费率的原则实用版
YF-ED-J4151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确定工伤保险费率的原则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确定工伤保险费率的原则实用版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8条、第9条的规定,工伤保险费费率的确定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实行现收现付制,也就是当期征缴的工伤保险费用于支付当期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及其他合法支出。
工伤保险费费率的确定,应该保证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及各项合法项目的支出,同时又不使基金有过多积累。
二是实行行业差别费率。
为了使用人单位的缴费与所属行业风险挂钩,条例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伤保险费实行行业差别费率的制度,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确定不同类别行业的费率,并且在同一行业内设定不同的费率档次。
风险程度高的行业,费率相应高,反之则低。
三是实行费率浮动机制。
行业的差别费率及费率档次确定后,根据每个用人单位上一轮工伤保险费的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由统筹地区经办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其在所属行业的不同费率档次中适用哪一个档次的费率。
用人单位在同行业的工伤保险工作做得好,其具体适用的费率档次就低,反之,就有可能调高其适用的费率档次。
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标准
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标准【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标准概述二、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比例三、工伤保险药费报销范围四、工伤保险药费报销限制五、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流程六、总结正文一、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标准概述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标准是指在工伤保险参保人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时,对于药品费用的报销比例和范围的规定。
二、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比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比例为 100%。
这意味着只要劳动者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所有费用都将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支付。
三、工伤保险药费报销范围工伤保险药费报销范围包括:1.工伤保险参保人在工伤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与工伤相关的门 (急) 诊、住院的医疗费用;2.工伤保险参保人发生工伤后遵循就近抢救的原则,在非工伤协议医院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 (急) 诊、住院的医疗费用;3.工伤保险参保人因公出差、公派学习、长驻异地工作,在境内本统筹区外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 (急) 诊、住院的医疗费用。
四、工伤保险药费报销限制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没有限额,但需要符合工伤诊疗目录。
另外,工伤保险基金不支付目录以外的药品费用。
五、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流程1.工伤发生后,参保人应尽快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2.治疗期间,参保人需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提供工伤认定书、医疗保险卡等相关材料;3.治疗结束后,参保人需将医疗费用发票、诊断书、住院费用清单等材料提交给工伤保险经办机构;4.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收到材料后进行审核,确认符合报销条件后,将医疗费用划入参保人账户。
六、总结工伤保险药费报销标准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劳动者在治疗工伤过程中所产生的药费可以获得全额报销。
但需要注意的是,报销范围仅限于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内的费用,非目录费用不予报销。
第1页共1页。
工伤保险知识讲座
工伤保险知识讲座一、工伤保险定义与目的工伤保险是针对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所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工伤职工得到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
其目的是为了分散工伤风险,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安全生产。
二、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工伤保险主要覆盖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其保障范围包括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三、工伤认定标准与流程工伤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职业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等。
工伤认定流程包括: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理;工伤申报与登记;工伤调查与核实;工伤认定与结论。
四、工伤保险待遇与赔偿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救治、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抚恤金、护理费、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有所差异。
五、工伤康复与职业培训工伤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工伤职工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职业培训则旨在帮助工伤职工重新获得职业技能,提高再就业能力。
六、工伤预防与安全管理预防工伤事故的关键在于加强安全管理和提高安全意识。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安全标准,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七、工伤保险缴费与待遇调整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费率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有所差异。
待遇调整则根据经济发展、工资增长等因素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工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八、工伤保险法律责任与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及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未参加或者未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职工在发生工伤后也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时的权益。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伤保险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工伤保险的定义和范围工伤保险是指在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或者职业病而导致身体受伤或者健康伤害,由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机构提供的一种经济补偿和医疗救治制度。
工伤保险的范围包括工伤事故和职业病。
1. 工伤事故: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导致劳动者受伤、残疾或者死亡的事件。
例如,从高处摔下、机械伤害、火灾等。
2. 职业病:指由于长期从事特定工种或者接触特定工作环境而引起的慢性病。
例如,尘肺病、职业性中毒等。
二、工伤保险的基本权益工伤保险制度为受伤劳动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基本权益,包括经济补偿和医疗救治。
1. 经济补偿:工伤保险制度将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伤残程度等因素,提供一定比例的工伤津贴。
工伤津贴的发放期限根据伤残程度和治疗情况而定,可以是暂时性的或者永久性的。
2. 医疗救治:工伤保险制度覆盖劳动者因工伤需要的医疗费用。
劳动者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免费或者部份报销的医疗服务,包括手术、药物、康复等。
三、工伤保险的参保和缴费工伤保险的参保和缴费是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1. 参保对象:根据国家规定,所实用人单位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为其雇佣的劳动者提供保险保障。
同时,个体工商户、灵便就业人员等也可以自愿参加工伤保险。
2. 缴费方式:工伤保险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
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比例,将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从工资中扣除,并按时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
四、工伤保险的申报和认定当劳动者发生工伤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和认定,以便享受工伤保险的相应权益。
1. 申报程序:劳动者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工伤情况,并填写工伤申报表。
用人单位应配合劳动者申报工伤,并将申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提交给社会保险机构。
上海市9级伤残工伤保险的赔付范围,单位的赔付范围
上海市9级伤残工伤保险的赔付范围,单位的赔付范围
【实用版】
目录
1.上海市 9 级伤残工伤保险的赔付范围
2.单位的赔付范围
正文
一、上海市 9 级伤残工伤保险的赔付范围
在上海市,工伤保险的赔付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员工实际工资发放。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员工本人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 38967 元。
对于 9 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 9 个月本人工资。
3.解除合同后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分别为
6 个月和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单位的赔付范围
在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以下赔付责任:
1.支付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和治疗与休养期间的工伤津贴。
2.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9 个月本人工资。
3.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分别为 6 个月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赔付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时间而有所不同。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9486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工伤保险的概念、范围与原则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工伤保险的概念、范围与原则实用版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工伤亦称职业伤害,指职工在生产劳动中所发生的或与之相关的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
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产生的伤亡和出差中的伤亡因与工作相关,亦属于工伤。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百科全书》(1991版)定义工伤事故的含意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工作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急性中毒事故。
但是职工即使不是在生产劳动岗位上,而是由于企业设施不安全或劳动条件、作业环境不良而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也属工伤事故”。
关于工伤至今尚未有一个国际范围的定义,1962年第10届劳工统计人员国际会议所通过的决议,为了工伤统计资料,确定了基本标准,规定了死亡、永久性残废和临时性残疾的通用性定义如下:a.死亡性事故:造成死亡;b.永久性残废事故:造成永久性的体力或精神缺陷或损伤;c.临时性残疾:除事故发生的当天外,事故造成一整天不能工作;d.其它情况:事故造成不能工作时间,少于c规定的期限,而又不涉及永久性残疾的事故。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卫防字60号)规定职业病的定义为“职业病系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它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工伤是安全生产的对立物,现代化的大生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劳动危险性增加,工伤事故难免发生。
据国际劳工专家估计,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工伤事故10万起以上,死伤2000多万人,其中死亡约15万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住院治疗的病人中,有10~30%的人是工伤受害者,发展中国家的工伤死亡人数,居各种死亡人数的前5位。
我国这方面的情况也是比较严重的。
据有关劳动部门的统计:a. 1993年全国企业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死亡l 9798人,比1992年上升18.5%。
其中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616起,死亡3819人;矿山企业共发生9112起,死亡10883人。
b. 199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242343起,死亡63508人,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以上。
c. 1993年全国铁路发生行车事故3175起,死亡l017人,直接经济损失46781万元。
我国职业伤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有资料表明,建国以来,因工伤死亡的总损失达1000亿元,职业病中仅尘肺患者所造成的损失就高达4000亿元以上。
近两年来,我国的工伤事故仍是较严重的。
工伤直接冲击、影响着安全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工伤保险亦称职业伤害保险,是为因工伤残和患职业病的企业职工以及这两种原因死亡的职工、遗属提供保险待遇的一种制度。
它包括与之相关的职业康复和事故、职业病预防内容。
工伤保险的早期形式是雇主责任保险。
工人因工负伤,由自己负责,必要时求助于慈善机构救济,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工伤事故日益增多,慈善机构难以解决问题,势必影响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于是出现了国家立法,强制雇主负责工伤补偿。
开初雇主责任制只有个别企业实行,19世纪末,一些国家改由雇主协会赔偿。
雇主责任制有很大局限性,如雇主雇员之间立场不同,事故难以协调,小企业经济力量单薄,很难承受工伤赔偿,一般待遇低,不解决问题等等。
因此,雇主责任制逐步被工伤社会保险取代。
1884年法国颁布了《工人灾害赔偿法》,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强制雇主向保险机构缴纳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社会保险基金,担负支付工伤费用,分担了企业的工伤风险,保障工伤职工的生活,比雇主责任制前进一大步。
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成立时在通过的《章程》序言中,指出“对工人因工患病和因工负伤予以防护……规定养老金和残废抚恤金”。
1921年通过了《农业工人赔偿公约(第12号)》;1925年通过了《事故赔偿公约(第18号)》,1934年通过了《职业病赔偿公约(修订)(第42号)》;1964年对上述几项公约进行修订,通过《工伤补助公约(第121号)》,同时通过《工伤补助建议书(第121号)》。
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是转为社会保险。
19世纪末,155个国家先后立法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约有2/3是用集中公共基金实施的,工伤职工得到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
据统计,60年代实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数量增长迅速。
工伤社会保险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负伤、致残、致死,本人及其家属丧失生活来源,生活难以维持,从企业获得补偿,或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权利的保障制度。
它是安慰、保护、鼓励劳动者不畏艰险搞好生产,见义勇为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经济政策,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伤保险根据“职业风险”原则建立,它具有补偿和保障的性质,经费由企业负担,与其它社会保险项目(如养老、失业、医疗等)相比较,待遇最优厚、保险内容最完备、保险服务最周到,且易于实现。
其性质和特点如下。
(1)具有强制性工伤保险是宪法确立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为保证劳动者这一权利的实现,国家必须通过建立法规强制实施。
法规所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及职工,都应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
工伤具有突发性,多属意外事故;同时工伤也有不可逆转性,其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挽回,对个人也带来终身痛苦,于企业不利,对国家不利,因而工伤保险应该是强制性的。
(2)具有社会性工伤保险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实施范围最广的社会保障制度。
1987年141个国家实行社会保险,有96%的国家有工伤保险。
其对象包括社会上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经济成份的劳动者。
因此保险金领取的人数众多,对整个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都会产生广泛影响。
政府部门可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定干预,在发生劳动风险与未发生劳动风险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切实达到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目的。
(3)具有互济性工伤保险可以通过统筹的基金来分散劳动风险,这是社会保险的基本办法。
因工伤人员在社会上分布不均,必须依靠社会力量进行保险,解决企业和地区之间承受的不同压力。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样操作,更体现了互济性,对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形成保护机制,在较大范围内分散风险。
(4)具有福利性工伤社会保险基金属劳动者所有,是保障职工安全健康的基础,要专款专用,国家不征税,由国家财政提供担保,应当由隶属于政府部门的非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经办,为受保人服务。
从以上分析可知,工伤保险不同于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前者实行收入再分配,保障受保人的基本生活,具有强制性、保障性;后者不实行收入现分配,具有任意性和盈利性。
前者是非盈利性质的服务机构管理,讲的是社会效益;后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主要讲经济效益。
据专家分析,商业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费只占收费的30%~40%,且是一次支付;工伤社会保险可以80%的保险费收入支付保险金。
实践证明,商业保险决不能代替工伤社会保险,但可作为工伤社会保险的补充。
二、工伤保险的范围1.工伤范围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第102号)对劳动者及家属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范围是:(1)身体受职业病伤害呈疾病状态者;(2)因工丧失劳动能力并因此中断工资收入者;(3)由于永久或暂时失去劳动能力而完全或部分失去工资收入者;(4)由于供养者因工死亡而失去生活费来源者。
1925年,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确定把三种情况划进职业病的范围。
它们是铅中毒、汞中毒和炭疽病感染。
1964年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职业伤害赔偿公约”(第121号)把职业病扩大到15种,而到1980年被列为职业病的种类已达到29种。
事实上,这些是国际劳工组织所列举职业病的最低目录。
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列入职业病范围的疾病已远远超过了“公约”所列举的范围。
通常国际上对职业病划分“开放式列表办法”和“封闭式列表办法”。
所谓开放式列表办法,是指一些国家的职业病管理机构可以随时把那些以前虽没有被列入但是完全可以证明是职业环境导致的疾病列入职业病范围。
所谓封闭式列表办法是,只承认过去列入的职业病。
对新增加的职业病种类的审核程序极为严格,一般是通过立法,才能将新的职业病种类列入。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职业病与工伤事故支付的钱相比要少一些。
这并不是由于职业病太少,而是由于目前医务人员和设备水平对职业病的鉴定手段和条件有限。
对于更多、更复杂的职业疾病的发现,还有待于更先进、更高的科技手段的帮助。
因此,在现实中,有些特殊情况一时很难弄清是不是属于职业病,社会保险机构或是医疗机构应该保留这类档案,以便有助于日后的研究、查询、鉴定甚至补偿。
在工伤保险范围的界定上,总的趋势是不断地包括进来新的内容。
譬如,许多国家把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的意外事故视为工伤。
劳动部最新颁发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负伤、致残、死亡应认定为工伤:(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6)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7)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1)犯罪或违法;(2)自杀或自残:(3)斗殴;(4)酗酒;(5)蓄意违章;(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