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

合集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南京市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CCU 徐露关键词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就是在X线,超声波等指引下,将穿刺针及导管沿血管插入心脏要到达的部位,进行影像学诊断后,对病变部位做定量性分析,再选用特制器材对病变部位实施封堵,扩张或栓塞的治疗方法。

其优点①操作简单,术程短,成功率高。

②创伤小,体表不留疤痕,特别适合幼儿。

③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有效,全面,科学的护理方法是保证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

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2例,女13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年龄24岁。

所有患者均经心脏彩超及术中造影确诊,均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无禁忌证。

其中ASD 12例,VSD 7例,PDA 6例,全部成功。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及家属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或顾虑,护士应主动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消除顾虑,恐惧心理,树立信心,配合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1.2 术前准备遵医嘱做好各项检查,包括常规化验,超声,X线等,术后需卧床,练习床上排便。

2.1.3 皮肤准备成人备皮(双侧腹股沟和会阴部皮肤)小儿病情允许洗澡即可,更换清洁患者服。

术前禁食水6~8h。

2.1.4 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尤其是小儿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证充足睡眠,使其处于最佳手术状态。

2.1.5 做造影剂碘试敏。

入导管室前嘱患者排空二便,如患者特别紧张,小儿患者哭闹可遵医嘱给予安定,建立左上肢静脉通路,生理盐水维持通路。

长时间禁食小儿可用5%GS+KCL等维持通路.2.2 术后护理2.2.1 返室后平移至床,术后绝对卧床24h,12h可在床上活动下肢,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h,术区弹性绷带包扎,沙袋压迫6h,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末梢的肤色,温度,感觉的变化,每15~30分观察一次,直至绷带拆除。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术的护理特点。

方法:对104例CHD患儿行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包括术前访视,了解病情及手术方案,术中严密监护,密切配合。

结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默契,技术娴熟,既加快了手术进度,减轻了患儿痛苦,又缩短了接触放射源的时间。

结论:加强CHD患儿介入治疗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可提高介入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先心病;介入治疗;护理配合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5~20万左右的先心病患儿出生。

由于先心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小儿先心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医学的进步,更多的小儿先心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而无需手术就能痊愈。

介入治疗术后具有恢复快、无瘢痕、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4例,男46例,女58例,年龄4月~17岁,体重3.2~30kg。

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54例,房间隔缺损(ASD)20例,室间隔缺损(VSD)30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诊断,符合介入治疗的入选标准。

1.2封堵治疗方法1.2.1PDA封堵术穿刺右侧股静脉,送入右心导管,沿途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PDA→主动脉侧建立轨道,经输送鞘将伞送入PDA处,于主动脉侧释放伞部,PDA最窄处释放腰部。

1.2.2ASD封堵术穿刺右侧股静脉,送入右心导管,沿途经下腔静脉→右心房→ASD→左心房,固定在左上肺静脉处,建立轨道,经轨道送入测量球囊,测量ASD大小,再沿轨道,经输送鞘将伞送至ASD处,在左心房处打开前伞,右心房处打开后伞。

1.2.3VSD封堵术穿刺右侧股动脉,送入右心导管,沿途经主动脉→左心室造影,确定VSD 大小,经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右心房→股静脉,建立轨道,沿轨道输送伞,分别于左、右心室打开两伞。

2结果全组患儿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

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发表时间:2012-09-28T16:56:39.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朱海燕[导读]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的心脏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

朱海燕(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南宁 530022)我院从2010年01月至2012年3月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0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岁~65岁,平均35岁; 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15例, 缺损直径1.5cm~3.4cm;管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直径0.8cm×1.0cm~1.2cm×1.5cm。

经X 线检查显示患者的肺血有增多的变化,心脏彩超检查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轻、中度肺动脉高压。

1.2 介入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或局部麻醉。

房间隔缺损行右股静脉插管,动脉导管未闭行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并插入鞘管。

送入造影导管行心导管检查,确定动脉导管末闭的位置、大小、形态或者房间隔缺损直径,结合术中心脏彩超选择适合的封堵器。

选择相应直径型号的输送鞘管,将封堵器沿输送鞘送入缺损部位,在X线下打开封堵伞,封闭缺口。

经心导管检查及B超证实封堵位置合适后,将封堵器释放,撤出输送装置,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后加压包扎。

1.3 结果本组20例均介入封堵均获得成功,术后给予肝素或阿司匹林抗凝、预防感染等治疗,均康复出院,并定期接受随访,术后3个月至半年复查均未见残余分流,疗效确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技术,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情况及其安全性不了解,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尽解释该技术的优势、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常见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消除疑虑,使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对手术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儿童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

儿童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

儿童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效果观察及护理。

方法:选取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9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封堵术治疗的儿童先心病患者60 例,对所有患者介入封堵术效果观察及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与观察效果。

结果:封堵术的成功率为100%,手术之后没有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产生。

在封堵术治疗过程中,封堵器的实际位置相对准确,没有影响到患者周围的组织结构以及功能情况。

患者没有非常明显的胸闷以及胸痛等症状,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对接受封堵术治疗的儿童先心病患者采取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儿童先心病;封堵术;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2-0101-01儿童先心病属于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这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水平。

封堵术治疗儿童先心病是一种治疗效果相对明显的先进技术[1]。

它可以在X 线机的透视作用下,使用导管将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治疗工具运送到患者心脏位置。

为了探讨儿童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效果观察及护理,本文选取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9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封堵术治疗的儿童先心病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3 年10 月至2014 年9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封堵术治疗的儿童先心病患者60 例,其中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龄6 月-6 岁,平均(3.1±1.4)岁,其中患者动脉导管未闭17 例,占到28.3%,患者房间隔缺损12 例,占到20%,患者室间隔缺损24 例,占到40%,患者Ps 扩张的为7 例,占到11.7%。

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体征检查、胸片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都确诊为儿童先心病。

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去枕平卧, 使气道拉直,有痰时及时吸出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监测,卧位,饮食 2.防止出血的护理: (1)股静脉穿刺后局部压迫止血5-
10分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 肢制动12小时
(2)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15-20分 钟,加压包扎,必要时用1Kg重 沙袋压迫穿刺处6小时,制动24小 时,动静脉均在穿刺点的近心端 1-2cm处用食指和中指压迫。观 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及皮下血肿
5.防止堵闭器脱落的护理
罕见,易猝死,24小时内易脱落 3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如有胸闷,
呼吸困难,发绀等及时就诊
6.防止心律失常的护理
(1)心电监护,心电图 (2)激素的应用:抗炎、消肿、
抗过敏,地塞米松3-5天
7.抗感染
(1)局部护理:照激光,禁水洗 (3天)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8.出院指导
3.防止血栓形成的护理
(1)口服阿期匹林3-5mg/Kg/d, 一般口服3-6月(ASD,VSD)
(2)观察穿刺侧肢体的温度、颜 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与对侧 比较。有无呼吸困难(肺栓塞)
4.防止溶血的护理
(1)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 尿色,尿常规,必要时复查心脏 彩超
(2)注意年长儿的自觉症状(腰 痛)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的护理
[概述]
■ 什么是心脏介入治疗?
在X线指导下通过体外操作各 种导管而实施心脏、血管疾病 的小、并发症少、治 愈 率高、住院时间短、不影响美观
■ 缺点:部分复杂先心目前不能治 愈
[适应症]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瓣膜成形术:1.肺动脉瓣狭窄
股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及分支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房间隔缺损。

这种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然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在术后的护理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的护理、饮食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关于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工作。

一、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在术后的24小时内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特别需要关注是否有出血、腹胀等异常情况,如有任何不良症状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二、术后切口护理术后切口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需要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

在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切口红肿、渗液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还需要注意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定期进行切口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感染。

三、药物管理术后患者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凝血药等。

护士需要对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剂量、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确保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同时也要密切观察药物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四、情绪护理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因手术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护士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地进行情绪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消除恐惧,增强信心。

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家属,向他们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术后护理等相关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状况,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紧张。

五、营养护理术后的患者需要特殊的饮食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饮食的调配。

一般来说,要避免患者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是要限制患者的盐摄入量,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还需要保证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术后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丰富的护理经验,细心、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确保他们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的护理【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介入治疗;护理;儿童作者单位:475000 开封市儿童医院心内科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病,我国每年约有10~15万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

心脏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风险小,效果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和右向左分流型两种,现就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介入治疗患儿的护理总结如下。

1 术前护理1??1 饮食护理由于小儿心功能较差,液体摄入量的增加,会明显增加患儿心脏前负荷,使心脏扩大,导致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所以,在饮食方面,控制患儿的液体摄入量,少量多餐,低盐饮食,避免引起钠水潴留,减轻心脏负荷。

摄入量的控制,根据患儿的心功能和体重情况决定,心功能Ⅳ级的患者,液体摄入量控制在60~80 ml/(kg?d);心功能Ⅱ~Ⅲ级者,液体摄入量控制在80~100 ml/(kg?d)。

1??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维护心功能的关键。

对有心力衰竭的患儿,督促指导其按医嘱用药,常用药物有:强心、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抑制剂,如地高辛酏剂、双氢克尿塞、卡托普利、螺内酯等,用药过程注意观察心功能状况和出入量。

在应用地高辛时,最好是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只有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才能更好的控制心衰;在应用排钾利尿剂时,要同时补充钾盐,以免出现低钾;在应用卡托普利时,要定期测血压,如有低血压情况要及时调整卡托普利用量。

1??3 预防呼吸道感染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机体抵抗力差,易患感冒并诱发支气管肺炎,由于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患儿的肺部淤血较多,患肺炎直接导致患儿病情加重,导致心衰或使心衰加重。

因此,预防感冒十分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避免受凉加强身体锻炼,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添加衣服,对于小婴幼儿,鼓励进行户外活动,但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可在户外活动3~5 min,然后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应选择阳光充足、风较小的地方,并应注意保暖。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
? 法洛四联征患儿血液粘稠度高,平时多饮 水防止血栓形成。尤其是发热、出汗、吐 泄时,更要注意供给充足的液体。
? 观察有无心衰的表现。
关心爱护
态度和蔼
建立良好 护患关系
心理护理
消除患儿 紧张心理
健康教育
? 介绍先心病相关知识 ?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耐心喂养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护理,按时预防
先心病的分类(3)
无分流型 (无青紫型)
肺A狭窄 主A缩窄
护理
? 术前护理 ? 术中配合 ? 术后护理 ?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术前护理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供给充足的营养 ? 预防感染 ?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安排好 作息时间
避免引起 情绪激动
保证睡 眠休息
? 6).注意排尿时间及数量
? 7).注意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出现
? 8).术后第二天做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和 超声心电图的检查,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及 有无残余分流。
? 9).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防止封堵器脱落,注意保暖,减少上呼吸 道感染。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定期复查。
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
? 1).注意遵医嘱抗凝,因右心房压力低, 血流回复慢,在封堵器周围内皮细胞未完 成覆盖之前,易导致血栓形成。护理人员 要讲解抗凝的重要性,告诉患者及家属要 严格遵医嘱用药。
? 2).房间隔缺损的患者常合并有房性心律 失常,加上血黏度高和心房内异物,易导 致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因此,术后患者 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查明是否有肺栓塞 等原因并及时处置。
建立合理 的生活制度
安排适当 活动量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对策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对策

钙较低时应补充钙剂 ,每 日予 以硅 降钙素或 葡萄糖 酸钙 治
疗 ,1 即可缓 解症 状。我们 在应 用 云克 的 同时 补钙 ,所 周
以此现象很少发生。
多发性 骨转移 癌止 痛效 果好 ,见效 快 ,无 明 显毒性 作 用。
但 在使用该药物 的过程 中,必 须对其药 理作用 及不 良反应 有所 了解 ,治疗前做 好心理 护理 ,及 时了解患 者 的病 情及 需要 ,制定 出切实可 行的护理 措施 ,发 现不 良反应 时给予 足够的重视并及 时处理 ,让患者得 到全方位 的诊疗 和护理 , 最 大限度地 发挥 药物作用 ,以提高治 疗效 果 ,减轻 病人 的
情加重 ,在病情允许的情 况下应 加强功 能锻炼 ,主动或 被 动做肌 肉等长收缩 、直腿 抬高等 运动 ,防止肌 肉萎缩并 加
重 疼 痛 。 锻 炼 应 循 序 渐 进 ,避 免 过 久 站 立 、跑 步 、打 球 或
[1]李瑞 东 .恶 性肿瘤 骨转 移综 合治疗 疗效 观察 [ ]. J 中国肿 瘤临床与康复 ,2 0 ,6 ( 1 :2 6 04 1) 5. [2]林祥通 . 于放 射性 核素 治疗 骨转 移瘤所致骨痛 的疗 关 效评 价 [ ].中 华 核 医学 杂 志 ,19 ,1 ( ) J 95 5 2 :
1 . 23
长距离步行等 ,防止发生病 理性 骨折 。③ 治疗过 程 中应 指 导病人多饮水 ,每 日20 0—250 m ,加 速代谢 ,避免 残 0 0 l 余药物对机体的影响 。
3 讨 论
[3]金雅奎 . 转移瘤 的放射性 核素 治疗 [ ].国外 医 骨 J
学放射核医学分册 ,19 ,4 (0 :15 95 1 ) 4. [ 4]马丽 ,陈正福 .云 克 ( cM P 治疗 恶性 肿瘤转 T - D ) 移性骨痛近期疗效观察 [ ].航空航天 医药 ,20 , J 0 7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护理常规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心脏和大血管在母体内发育异常所造成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近年来应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应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瓣膜(如肺动脉瓣狭窄)和血管,从而大大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效果。

一、护理评估1.病史有无发绀、呼吸道感染、心脏杂音、运动耐量减少等症状。

2.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胸片、实验室检查。

3.心理社会因素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二、护理问题1.知识缺乏缺乏相关疾病知识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术后肢体制动有关。

3.潜在并发症残余分流、溶血、血栓与栓塞、出血、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脱落等。

三、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受凉感冒。

2.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等。

3.做好手术区域皮肤的清洁。

4.成人术前不需禁食,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胀气,避免过饱;患儿术前6小时禁食。

5.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前排空膀胱。

(二)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伤口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动脉穿刺者以1kg沙袋压迫6~8小时,12 小时制动,24小时下床活动;静脉穿刺者沙袋压迫4~6小时,6小时制动,12小时下床活动。

2.密切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循环等情况,并进行双侧对比。

3.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备好急救物品。

4.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抗凝治疗3~6个月,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5.术后行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器位置和残余分流情况。

四、健康指导1.减少激烈活动,以防止封堵器脱落。

2.按时复查,术后1、3、6、12 个月来医院复查,注意休息,防止感冒。

3.按医嘱服用抗凝剂,注意观察出血倾向。

五、护理评价1.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复查时间。

2.患者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发生。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病,主要原因是小儿在出生时心血管的发育出现异常。

目前临床医学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的方式,而心脏病介入手术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具体过程中,加强患儿的护理十分重要。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体现在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健康指导等方面,本文进行分析。

标签: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护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是小儿在胚胎的时期,其心脏和血管的发育出现了异常,从而导致小儿的心脏出现缺陷。

具体来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等。

目前国内外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倾向于使用介入手术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避免传统的常规开放式手术的创伤严重、恢复较慢和危险性较高的弊端,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开展,对相应的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健康指导等方面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介绍如下。

1 术前护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术前护理分为术前的常规准备工作和心理护理两个重要的方面。

①护理人员要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心电图、四支循环情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这样可以为术后的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充分的比较分析的数据[1];②护理人员还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对患儿的心脏、肝肾功能、凝血情况、胸部X线片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还要对患儿做药物过敏试验,为进一步开展后续的手术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③护理人员要协助3岁以上的患儿进行床上大小便的练习,这样可以为患儿在接受手术后的卧床提供帮助作用;④护理人员要帮助患儿在手术的前一天进行沐浴,并指导患儿进行禁食,同时使患儿保持充足的睡眠。

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其家属来说,因为面对重大疾病的压力,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压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这种不良的心理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将会使得患儿的植物神经进一步紊乱,导致患儿的心率进一步加快,从而非常不利于患儿的病情。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临床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临床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临床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最常见的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等,需及时进行矫治,否则可能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患儿发育,发生心力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一、封堵器治疗先心病的优点心外科手术相比,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避免了心外科手术开胸、转体外循环、全麻术后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伤口引流管置入等,降低了手术风险,减轻病人痛苦。

二、封堵器介入的手术适应症1.房间隔缺损:(1)通常年龄≥3 岁。

(2)继发孔型ASD直径≥5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36mm的左向右分流ASD。

(3)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至房室瓣≥7mm。

(4)房间隔的直径>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

2.室间隔缺损:(1)年龄:通常≥3岁。

(2)体重大于 5Kg。

(3)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单纯性VSD,直径>3mm,<14mm。

(4)VSD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2mm.3.动脉导管未闭: 体重≥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

4.肺动脉瓣狭窄(1)典型肺动脉瓣狭窄,跨肺动脉压差≥40mmHg;(2)对于青少年及成人患者,跨肺动脉瓣压差≥30mmHg,同时合并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

三、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利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心病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新疗法,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医疗护理等知识,常常有很多顾虑,担心手术风险、疗效、并发症及预后,不知如何配合等。

为此,术前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告诉患者及家属该方法特点,治疗经过、配合要点及临床疗效等,减轻其手术前紧张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最大配合。

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展示护士良好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服务态度好,关心体贴患者,工作认真负责,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好,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心血管内科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护理

心血管内科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护理

心血管内科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患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PDA的目的、意义、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

针对患者的年龄、不同的心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合作、信任,关心、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介入治疗。

2.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做好有关检验,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及心脏超声等。

在做抗菌药物、碘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做好记录,向患儿及家属交待有关注意事项。

训练患儿在床上解大、小便。

3.局部皮肤准备进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时,教会患儿及其家属在清洁皮肤的同时,如何预防着凉。

需要时可用软棉物品擦拭局部皮肤。

4.麻醉准备局部麻醉术前4h禁饮食,静脉复合麻醉术前6h禁食、2h禁饮。

5.静脉通路的准备选用静脉留置针,以保证患者在活动时液体通路的通畅。

手术当日给予5%~10%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保证入液量,以防禁食引起低血容量和低血糖的发生,也有利于穿刺成功。

二、术中护理(1)手术前30min进行病例讨论,收集病例信息资料,进行护理评估。

准备手术所需的导管耗材,如5F、6F动脉鞘,5F猪尾导管,右心导管等,手术器械,适合的封堵器等。

(2)患儿入导管室前,要严格“三查七对”,并查看体重、皮试结果及有关检验单,触摸足背动脉,并嘱患儿排尿。

(3)患儿采取平卧位,为避免双上肢影响PDA造影时左侧角度投照影像,所以要双手抱头。

静脉复合麻醉者去枕平卧,肩部垫高,双手抱头,用约束带固定,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体重较轻患者臀下垫一软枕,有利于穿刺成功。

根据病情给予吸氧,连接多导记录仪、心电监护仪。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

(4)术中调节室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巡视患者,对于清醒的患者,要告知造影时会感到身体发热,不要惊慌。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并发症,密切配合术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室缺封堵介入治疗及护理

室缺封堵介入治疗及护理

儿童室缺介入封堵治疗及术后护理
⒈漏斗部缺损分:
①干下型,缺损位于肺动脉瓣环下,主动脉右与左冠状瓣 交界处之前。 ②嵴上(内)型缺损,位于室上嵴之内或左上方。
⒉膜部缺损分三型:
①嵴下型,位于室上嵴右下方,缺损多较大。 ②单纯膜部缺损,局限于膜部间隔封堵术的禁忌症
(1)活动性心内膜炎,心内有赘生物或引起菌血症的其他感染; (2)封堵器装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 (3)缺损解剖位置不良,封堵器放置后影响到主动脉瓣或房室瓣功能; (4)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者。
儿童室缺介入封堵治疗及术后护理
病例介绍 周林萍 男 8岁
儿童室缺介入封堵治疗及术后护理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适应症
(1)年龄通常≥3岁; (2)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单纯性左向右分流VSD ; (3)膜周部VSD直径>3mm ,肌部VSD直径>5mm,最大VSD直径< 24 mm (4)VSD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2 mm; (5)无主动脉右冠瓣脱入VSD 及主动脉瓣返流; (6)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全麻准备 患者家属诉出生半月后发生感冒,前往当地医院检查有心脏杂音,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②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分裂。 儿童室缺介入治疗及术后护理 ④分流量大时,心尖部可有舒张期杂音(相对二尖瓣狭窄)。 股动脉 ①干下型,缺损位于肺动脉瓣环下,主动脉右与左冠状瓣交界处之前。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适应症 ③显著肺动脉高压时上述杂音减轻,肺动脉瓣区可有舒张期杂音(相 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因此,患者行封堵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尤为重要,心电图的变化可直接反映术后封堵的效果。 (4)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者。 凡术后有残余分流者,需严密观察有无急性血管内溶血表现,如血象、肾功能及尿液颜色、尿量变化。 并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少量渗血要及时更换敷料,如有皮下淤青要做好标记,动态观察其大小,防止皮下血肿的发生 。 儿童室缺介入封堵治疗及术后护理 儿童室缺介入封堵治疗及术后护理 (4)机械性溶血:其产生原因为经过封堵器的片状血液分流使血细胞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所致[。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卫红梅【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3(000)035【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9例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患者,根据介入术的手术特点开展术中护理配合。

结果:79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封堵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未影响周围结构功能,杂音基本消失,无明显的胸闷、胸痛。

术后3 d复查TTE无1例残余分流,复查胸部正侧位片可见封堵器影,疗效满意确切。

结论: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不仅能够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成功率,还能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敏锐的术中观察及熟练的术中护理配合是完成手术的重要保证。

%Objective:To explore nursing strategies in th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nd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eventy-nine case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1 in the hospital and treated with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provided. Result:Seventy-nine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operation,the successful rate was 100%,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The position of occluder was accurate and stable,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 function was not affected,the murmur wasdisappeared,no chest tightness,chest pain. After 3 days of the operation,no residual shunt with TTE during reviewing,and lateral chest radiographs were visible occluder shadow.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nursing in operation,is reasonable,effective. It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ongenital disease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but also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总页数】3页(P62-63,64)【作者】卫红梅【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桂林 5410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初探 [J], 冯亚东;刘盼;李明阳2.喉罩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体会 [J], 陈佩军;袁从虎;吉林3.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 [J], 李宗滨4.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中的护理配合体会 [J], 李晶5.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J], 周晓辉;王莉;杜亮;郝雪莲;王媛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40例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观察分析,均辅以导管介入术护理常规。

结果?患儿住院时间为3~5天,平均(4.1±1.4)d,经过有效护理后,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00%(38/40)。

术后无一例严重并发症。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治疗过程中,辅以导管介入术护理常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住院时间缩短,治疗安全。

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体会引言先天性心脏病是孕妇在怀胎的最初3个月内因受病毒感染、放射线辐射、服用某些药物、缺乏营养以及某些遗传因素的影响,使胎儿的心血管发育异常,而引发先天性心脏病。

传统的心脏手术创伤大、危险性高、恢复时间久、存在输血风险、痛苦大,而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不需要输血、痛苦少等优势,并且能够彻底根治简单的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对护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不同的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收治于2018年10月~2019年07月,均在知情下签署研究同意书;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符合介入治疗适应症;符合先天性小儿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无法配合、中途退出、介入治疗禁忌症、麻醉禁忌症者。

其中男性研究对象11例,女性研究对象9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1±1.5)岁。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97-2003 文档 (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97-2003 文档 (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编号:XJYY-HL-XZN-03-25
护理系统心脏内科版号B/0
专用作业指导书页码:1/5
1.0简介:
常见先心病介入治疗
1.1心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
1. 2心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
1.3未闭动脉导管(PDA)封堵术
2.0护理重点
2.1术前准备
2.1.1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消除紧张、恐惧
心理。

2.1.2按医嘱做抗生素、碘氯普胺过敏试验。

2.1.3嘱成人患者术前半量饮食,排空大小便;患儿术前6小时禁食,术前4小
时禁饮。

2.1.6心导管器械、仪器、药品和物品准备。

2.2术后护理
2.2.1常规等级护理。

2.2.2回病室的患者,术后6小时严密心电监护、动态观察心电及生命体征的变
化,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有异常及时处理。

2.2.3吸氧。

2.2.4保持输液通畅,及时准确治疗。

2.2.5穿刺部位及有伤口的部位限制活动,平卧24小时,同时观察肢体远端的动
脉搏动及血运情况,防止肢体活动引起伤口出血,局部渗血时,重新消毒,以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加压包扎。

皮下如有瘀血斑,给予理疗。

24小时后可拆除加压包扎,48小时后患者可逐步下床活动。

2.2.6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鼓励多饮水,增加造影剂排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9例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患者,根据介入术的手术特点开展术中护理配合。

结果:79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封堵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未影响周围结构功能,杂音基本消失,无明显的胸闷、胸痛。

术后3 d复查TTE无1例残余分流,复查胸部正侧位片可见封堵器影,疗效满意确切。

结论: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不仅能够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成功率,還能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敏锐的术中观察及熟练的术中护理配合是完成手术的重要保证。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或儿童常见的心脏疾病,该病不仅会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更是会威胁小儿的生命安全[1]。

所以,针对该病的临床诊治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仪器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先心病小儿获得了痊愈的希望,其中心导管介入术治疗是当前应用最广的治疗手段[2]。

由于该治疗方案属于微创方式,且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的青睐[3]。

但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群体较为特殊,年龄普遍较低,所以在手术全程过程中配合依从性往往不高,不仅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是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4-5]。

所以,如何给患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手术全程中给予指导和护理,显得意义重大。

故笔者本次旨在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中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封堵介入治疗小儿先心病79例,其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2岁。

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房间隔缺损(ASD)24例、室间隔缺损(VSD)39例。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X线平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者。

1.2 方法术前需行诱导麻醉,使用山莨菪碱使患儿情绪镇静;之后再实施全身麻醉处理,药物包括丙泊酚、氯胺酮、芬太尼。

根据患儿术前行TTE检查,显示PDA、ASD、VSD边缘和大小,行右侧股动脉、股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相应位置,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进行封堵。

2 结果79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封堵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未影响周围结构功能,杂音基本消失,无明显的胸闷、胸痛,术后3 d复查TTE无1例残余分流,复查胸部正侧位片可见封堵器影,疗效满意确切。

3 术中护理3.1 患儿经麻醉后取舒适体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因术中牵扯神经或麻醉药物副作用引起小儿恶心、呕吐,导致返流物误吸。

给小儿安置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另外,在麻醉前,护士需准备好抢救药品和仪器,包括心电除颤仪、吸引器及呼吸机等,为患儿的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3.2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护士需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情况,包括心率、血压、体温、脉搏等客观生理指标,麻醉过程应始终在场,观察患儿面色表情,做好各项应急处理。

3.3 呼吸的监测由于患儿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而采取静脉复合麻醉会导致副作用的出现,尤其对于小儿的呼吸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所以,护士需密切监测小儿的血氧饱和度,确保该指标数值不低于95%,若指标浮动较大,应及时告知手术医生,采取有效干预手段。

麻醉还会引起小儿意识丧失,所以极易发生舌后坠引起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出现。

因此,护士术中可在小儿背部垫一软枕,抬高下颚,以开放气道。

另外,护士可在小儿鼻孔处放置一棉花,观察小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幅度。

若小儿出现鼻翼扇动、呼吸频率加大,嘴唇发绀时,应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呼吸衰竭发生。

3.4 嚴密监测心律失常导管进入心腔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多由导管刺激心房、心室肌、房室交界区引起,应及时提醒术者暂停操作,迅速退出导管,同时备好利多卡因、阿托品注射液,以便急用。

3.5 术中密切配合护士应熟悉整个手术流程,并密切注意医生的实时手术进展,及时、快速地递送医生所需的手术器材。

另外,护士需充当观察者的角色,在手术全程中关注小儿的面部神态和检测指标,一旦发现异常,配合医生进行抢救[6]。

3.6 手术完毕后拔除鞘管时动作应轻柔迅速,为了避免拔除鞘管后引发大出血,护士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手按压20 min,之后待无渗血后,用无菌弹力胶带进行加压包扎。

在此期间,护士需观察小儿的足背动脉搏动和局部皮肤温度[7]。

并详细告知家属注意事项。

待小儿清醒后,护士需耐心地询问小儿的主观感受、疼痛程度,并做好记录。

为了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化脓,每隔2天需更换一次纱布,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注意包扎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下肢血液受阻引起组织坏死[8]。

4 讨论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攀升的迹象[9]。

而小儿先天性瓣膜异常,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异常,使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的异常生理状况[10]。

而小儿又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佳的心功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发育的同时,还会降低小儿的生活质量,增加小儿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方面的焦虑、恐惧[11]。

所以,针对小儿先天病的临床诊治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

由于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完善,介入手术治疗在临床上的推广也日益成熟。

因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手术瘢痕等优点受到医务人员的极大青睐,在临床的治疗中也收到了可喜的进步[12]。

但由于小儿的年龄较小,介入术需实施全身麻醉,这对于生理状况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生理挑战。

另外,该手术方式由于涉及人体重要脏器,再加上小儿生理状况发育尚未完全,在术中发生风险的几率相较于成年人而言要大许多[13]。

所以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都显得极为关键。

对于介入室护士而言,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加强责任心,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给予策略性解决方案[14]。

根据患儿的术中情况、手术特点严密观察,并协调及配合医生的手术进展,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介入术的治疗效果。

这不仅能提高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认同感,还是保证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麻醉时,患儿由于紧张、恐惧会出现哭闹及体动情况,护士应充分发挥人性化关怀,及时给予小儿言语安慰及肢体鼓励,并按压小儿躯体,以帮助麻醉医生顺利完成麻醉。

另外,待麻醉成功后,护士应给患儿安置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小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由于术中实施全麻处理,患儿在术中意识完全丧失,极易出现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异常和缺氧症状的出现。

所以,护士需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在术前清理呼吸道,避免痰液在呼吸道积累过多引起窒息。

术中,患儿心脏会受到导管及外界空气的刺激,会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此时护士需注重观察小儿的心电图情况,并向心电图结果向医生汇报,让医生做到心中有数。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共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心律出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医生,暂停操作并采取对症处理。

这就要求护士提高自身对心电图的判读能力,避免因判读失误或遗漏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15]。

在手术结束后,待医生拔出鞘管后,护士需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按压,因为股动脉处的血压较高,若力度不够无法起到有效止血的目的,若力度较重则会影响下肢循环血液,所以需要把握力度,并询问患儿舒适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9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封堵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一方面这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当然也需要护士在手术全程中的精心配合。

只有细致、严谨的护理配合策略,才能有效地辅佐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护士需根据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的手术特点实施护理配合,这不仅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赵玉红,王青,高金秀,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交通医学,2008,22(2):203-205.[2]杨蓓,李建美.先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18.[3]陈容,黄贵传.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J].海南医学,2009,20(12):1156-1157.[4]金葵花,刘群,袁琰琴,等.介入手术后发生血管迷走性反射的预防及处理[J].现代护理,2007,9(6):439.[5]王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7):950-951.[6]張丽萍,覃艳芳.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配合与护理[J].北方药学,2012,9(10):115.[7]高喜琴.88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206-207.[8]梁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42例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47-148.[9]唐翠英,许映兰.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00-1701.[10]韦红英,汤文英,刘丹凤,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66-68.[11]余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营养评估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95-796.[12]朱雪芬,王雁娟,浦敏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2-34.[13]张志玲,李荣.2例非全身麻醉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57.[14]罗燕华,洪蝶玟,蔡志雄,等.护理干预对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164-166.[15]王静,孟蕾.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340-33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