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骨转移剖析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2ab6fe50e2524de5187e5d.png)
概述:骨转移的影响
恶性肿瘤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
骨骨相关事件
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
骨痛的重新出现或加剧 50%~90%
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
脊髓压迫 (SCC)
10%~40%
<10%
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 骨转移病灶进展 高钙血症 10%~20%
诊
断
15
骨转移诊断
16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
有恶性 肿瘤骨 转移临 床表现a 或中晚 期恶性 肿瘤b
ECT
(-) 筛检 ECT
局部 症状
无 有
ECT (+)
确诊检查 •X平片 或 •CT 或 •MR 或 •PETCTc 选择 检查 骨活检
未确诊 骨转移
密切观察 定期复诊
骨转移
•常规检查:全 面体检,血常 规、血生化、 血钙和电解质 •选择检查:骨 代谢生化指标
10
骨转移常见症状
剧烈骨痛50%-90% 病理性骨折10%-52% 脊髓压迫<10% 活动严重受限 高钙血症10%-20%
骨细胞生理学
破骨细胞前体 RANK—RANKL
增殖 活化
成骨细胞
占据吸收空洞 合成
OPG
H+ 蛋白水解酶
破骨细胞
H+
骨基质 钙盐沉积 溶解的骨盐 消化的有机质 动态平衡 钙盐沉积的骨
一、综述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进展的晚 期阶段,尤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 结直肠癌等肿瘤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5 %~70%,其中骨转移患者1年内病理 骨折发生率为22%~52%%。骨转移伴 发的疼痛、骨折、功能障碍、心理障碍 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dbb1f8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6.png)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一、简介骨转移瘤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骨骼内生长形成的瘤。
其影像学表现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骨转移瘤在X线上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膜反应等改变。
具体表现为骨质疏松、骨骺增宽、骨皮质膨胀、骨不连续性破坏、骨小梁破坏等。
2·CT检查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转移瘤的病灶及周围组织的改变。
CT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等。
在骨质破坏区域可见骨小梁破坏和骨皮质侵蚀。
另外,CT还能评估病变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检查MRI能提供更多关于骨转移瘤的信息,包括病变的范围、侵犯到的骨骼结构、骨髓病变等。
骨转移瘤在MR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增强后可呈高信号。
4·PET-CT检查PET-CT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来检测骨转移瘤,能全身性地评估骨骼及其他部位的转移情况。
正常骨转移瘤表现为高代谢区域。
5·骨扫描骨扫描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检测全身骨骼的异常代谢活动。
骨转移瘤在骨扫描上表现为局部或广泛性的异常放射性同化。
三、骨转移瘤的分类根据骨转移瘤的原发肿瘤类型和骨转移的方式,可将骨转移瘤分为两类:溶骨型骨转移瘤和骨硬化型骨转移瘤。
溶骨型骨转移瘤表现为骨质破坏,而骨硬化型骨转移瘤表现为骨质增生。
四、骨转移瘤的分布骨转移瘤可发生于全身的任何骨骼部位,但常见的部位包括脊柱、股骨、骨盆、肋骨等。
具体的分布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确定。
五、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X线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X线影像图像2·CT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CT影像图像3·MRI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MRI影像图像4·PET-CT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PET-CT影像图像5·骨扫描影像图像附件:包括骨转移瘤的骨扫描影像图像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恶性肿瘤:指恶性生长,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肿瘤。
骨扫描骨转移报告图
![骨扫描骨转移报告图](https://img.taocdn.com/s3/m/4e3c58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9.png)
骨扫描骨转移报告图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通常发生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中。
骨转移会导致骨骼疼痛、骨折、高钙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因此,对于癌症患者进行骨转移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骨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骨转移的情况。
骨扫描是通过给患者注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然后使用放射性摄影机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通过观察同位素在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的情况。
在骨扫描的报告图中,骨转移通常表现为局部骨组织密度增高,放射性同位素摄取增加的异常区域。
骨转移的报告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患者骨骼的情况,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进行骨扫描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怀孕或哺乳期,因为放射性同位素对胎儿和婴儿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患者需要在进行检查前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因为咖啡因会干扰检查结果。
最后,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患者需要多饮水,促进同位素的排泄,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在骨转移的治疗方面,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骨保护治疗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和骨转移的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减轻骨痛、预防骨折,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骨扫描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骨转移的情况,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进行骨扫描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骨扫描骨转移报告图的介绍,能够增加对骨转移的认识,提高对骨转移的重视,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帮助。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7a4ca5a3186bceb19e8bbe8.png)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一、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概述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及骨骼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
晚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鼻咽癌67%〜75%,肺癌30%〜40%,甲状腺癌60%,黑色素瘤14%〜45%,肝癌13%〜41%,肾癌20%〜25%,结直肠癌1%〜7%,胃癌13%,其他头颈癌25%。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骼所致的骨病发生率为70%〜95%。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
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导致RANK/RANKL系统的平衡破坏被认为是恶性肿瘤骨转移和骨破坏的主要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并释放可溶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激活的破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疼痛和多种骨并发症,其中包括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s)。
骨相关事件是指骨转移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12]。
骨转移所致的骨骼病变及骨相关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恶性肿瘤骨转移虽然都是肿瘤疾病晚期预后差,但是合理的治疗对患者仍然有积极意义。
止痛药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均在骨转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常常需要接受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因此,深入认识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综合治疗骨转移病变可减少骨转移并发症,减少或避免骨相关事件,是改善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
(二)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一旦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憐酸酶升高、脊髓压迫或脊神经根压迫或高钙血症相关症状等临床表现,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病变。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bdf4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0.png)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一、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概述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 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及骨骼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
晚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鼻咽癌67%〜75%,肺癌30%〜40%,甲状腺癌 60%,黑色素瘤14%〜45%,肝癌13%〜41%,肾癌20%〜25%,结直肠癌1%〜7%,胃癌13%,其 他头颈癌25%。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骼所致的骨病发生率为70%〜95%。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
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导致RANK/RANKL系统的平衡 破坏被认为是恶性肿瘤骨转移和骨破坏的主要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并释放可溶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激活的破骨细胞释放细 胞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疼痛和多种骨 并发症,其中包括骨。
骨相关事件是指骨转移所致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s)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12]。
骨转移所致的骨骼病变及骨 相关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恶性肿瘤骨转移虽然都是肿瘤疾病晚期预后差,但是合理的治疗对患者仍然有积极意义。
止痛药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均在骨转移治 疗中起重要作用。
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常常需要接受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因此,深入认识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综合治疗骨转移病变可减少骨转移并发症,减少或避免骨相关事件,是改善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
(二)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一旦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憐酸酶升高、脊髓压迫或脊神经根 压迫或高钙血症相关症状等临床表现,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病变。
肝癌晚期骨转移治疗方案
![肝癌晚期骨转移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fa150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7.png)
一、引言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肝癌患者常常伴有骨转移,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骨转移是肝癌晚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疼痛加剧、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因此,针对肝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肝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肝癌晚期骨转移的诊断1. 临床表现:肝癌晚期骨转移患者常出现骨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骨转移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3. 骨同位素扫描:骨同位素扫描可以帮助发现早期骨转移,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血清学检查:如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指标可以反映骨转移的程度。
三、肝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方案1. 放射治疗(1)外照射:适用于骨转移灶较大、数量较多的情况。
外照射可以减轻骨痛、预防病理性骨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近距离放射治疗:适用于单发骨转移灶,如椎体转移。
近距离放射治疗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2. 药物治疗(1)镇痛药物: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镇痛药物。
(2)靶向治疗:针对肝癌细胞和骨转移细胞的靶向治疗药物,如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减轻骨转移症状。
(3)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效果。
3. 手术治疗(1)病理性骨折修复:对于严重的骨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可行手术修复,如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手术。
(2)骨水泥填充:对于椎体转移引起的压缩性骨折,可行骨水泥填充手术,以减轻疼痛、预防骨折。
4. 综合治疗(1)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中药在肝癌晚期骨转移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活血化瘀、止痛、抗肿瘤等作用。
可结合放疗、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2)心理支持:骨转移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支持治疗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判断骨转移最简单方法
![判断骨转移最简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7a500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6.png)
判断骨转移最简单方法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预后。
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治骨转移及时,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判断骨转移最简单方法是通过影像检查和临床症状判断。
下面我们将从影像学和临床两个角度来介绍骨转移的判断方法。
1. 影像学判断骨转移的影像学表现是在骨骼中出现多发或单发的骨质破坏或骨质增生,多数病变呈溶骨性病变。
(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骼的形态、大小、密度和轮廓,对于诊断骨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骨转移的X线表现常常是骨改变的不均一性,包括红、白、混合色块状、星状、建筑样和团块状等不规则骨质破坏。
X线片显示出病灶时,需与良性骨肿瘤、骨髓瘤、骨感染等鉴别。
骨转移可以突出化疗前后病变程度的变化,可作为评价化疗效果的依据。
(2) CT检查CT扫描是目前检测骨转移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其诊断敏感度较高。
骨转移的CT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域密度减低、形态不规则。
常常伴随有软组织肿块和卫星灶的出现。
CT对于骨盆、脊椎等难以在X线上显示的部位,其敏感性更高。
(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显像致密和致密外骨质的最好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显示软组织和硬骨的病变。
由于肿瘤的血管丰富,造成周围水分含量的改变,因此可以看到相应的信号改变。
骨转移的MRI表现多为信号强度值低、信号不均、结构不规则等表现。
MRI对于脊柱的诊断更为准确。
2. 临床症状判断骨转移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大多伴有疼痛,常常表现为局部压痛,疼痛可伴随运动而加重。
当骨病变引起骨骼破坏、骨髓压迫和神经根受压时,临床表现疼痛可加重。
其他症状有:(1) 活动障碍当骨转移病变位于关节,可发生活动障碍,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2) 骨折骨折可能是骨转移的首发表现,因为骨质破坏后骨强度降低。
(3) 骨质变薄、骨折愈合迟缓有些患者由于疼痛、缩骨及其他治疗方法的过度,降低了钙质和维生素D 及其他生理性因素,导致骨质疏松易骨折。
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PPT
![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7f61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9.png)
PET-CT可发现早期骨转移灶, 并有助于全身病情评估。
骨转移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
如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 19-9(CA19-9)等,可作为骨转 移的辅助诊断指标。
骨代谢标志物
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等,可反 映骨转移活跃程度。
病理学诊断
穿刺活检
对可疑骨转移部位进行穿刺活检,获 取组织病理学诊断依据。
骨转移的预防与康复
04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 是针对癌症等高危疾病, 以便早期发现骨转移迹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疾病, 降低骨转移的风险。
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 戒烟限酒等。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如按摩、电 刺激等,缓解疼痛和肌肉 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骨转移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可引 起肢体麻木、无力或活动障碍
。
全身症状
骨转移可引起贫血、消瘦、乏 力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可发现骨质破坏、骨折 等异常。
CT检查
CT可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破坏程 度和范围,以及软组织侵犯情 况。
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和神经受压情况 显示更敏感,有助于早期诊断 。
精准医疗数据库
建立和完善精准医疗数据库,收集和分析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数据和 基因信息,为研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支持。
THANKS.
以达到治疗骨转移的目的。
肿瘤疫苗
研发针对骨转移的肿瘤疫苗,通 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来预防和
治疗骨转移。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99d4f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9.png)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往往复杂多变。
为了提供准确而规范的诊疗指导,专家们制定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这一共识进行详细的解读。
1.骨转移的定义恶性肿瘤骨转移指癌细胞侵袭骨组织,导致骨骼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丧失。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表现,常见原发癌种有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
临床上,骨转移可引起骨痛、骨折和高钙血症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不良影响。
2.诊断标准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骨活检等多种方法。
临床症状包括骨痛、活动受限及骨折等,骨转移的存在往往需要通过X线、CT、核磁共振以及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此外,骨活检是确诊骨转移的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取得骨组织样本并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侵袭。
3.治疗原则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疼痛、防治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具体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放疗主要用于控制疼痛和预防骨折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支持性治疗和病理性骨折的修复。
4.争议和共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因素。
专家们在制定共识时对这些争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意见。
例如,在药物治疗中,关于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先后顺序及合理的联合应用,专家们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权衡,并提出了相应的共识。
此外,共识还对一些重要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导,例如骨转移的分期、治疗时机的选择、监测指标的评估和随访策略的制定等。
这些指导将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判断和处理骨转移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5.科学解读共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是在对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专家们根据权威的指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共识。
肿瘤骨转移主题医学知识
![肿瘤骨转移主题医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c17d1a4524de518974b7d16.png)
肿瘤骨转移
肿瘤骨转移的定义 肿瘤骨转移是原发于其他赃器的恶性
肿瘤经血运或其他途径转移到骨骼的肿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
任何恶性肿瘤都有发生骨转移的可能 乳腺癌 80% 肺癌 44% 甲状腺 50% 肾癌 30% 前列腺癌 8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破骨细胞与骨吸收
破骨细胞在吞噬骨头,在骨小梁上形成吸收陷窝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降钙素与破骨细胞
降钙素作用于破骨细胞上的特异性降钙素受体
降 钙 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降钙素减少骨吸收的机理
1
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
在体外实验中,给予降钙素前破骨细 胞充满活力
1963年,Hirch证实降钙素由甲状腺分泌
Foster进一步证实,降钙素在哺乳类由甲状腺 滤泡旁细胞、在低等动物类由终腮体细胞分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工合成降钙素
¨ 鲑鱼降钙素 (sCT) ¨ 鳗鱼降钙素 (eCT) ¨ 猪降钙素 (pCT) ¨ 人降钙素 (hCT)
降钙素的结构
肿瘤骨转移的部位
骨转移多发生在中轴骨,如脊椎骨和骨盆, 约占骨转移的80%;其次是肋骨、股骨和肱骨。
乳腺癌常转移到胸骨及肱骨近端 甲状腺癌常转移到颈椎、颅骨 宫颈癌及前列腺癌常转移到骨盆、腰椎 肺癌常转移到肋骨、胸、腰椎
脊柱、肋骨和髂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肿瘤骨转移常见的部位
数字1-6依次表示 其出现的频率
肿瘤骨转移的检查
1:化验室检查 骨转移病人一般都有贫血现象: 血红蛋白↓↓、红细胞↓↓ 血沉↑↑ 血碱性磷酸酶↑- ↑↑- ↑↑↑ 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则见于前列腺癌 血钙、血磷浓度多正常
恶性肿瘤骨转移全身显像分析附1 293例报告
![恶性肿瘤骨转移全身显像分析附1 293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b6377ff46527d3240ce060.png)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8年第20卷第2期M ode m M edi c al Equi pm ent锄d A ppl i cat i∞V ol20.N o.2A pr.20081l论著恶性肿瘤骨转移全身显像分析(附1293例报告)张汝森胡颖坚冯勇何红园李勇【摘妻】目的探讨晰r c一亚甲基二膦酸盐(M D 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293例恶性肿瘤病人,岷一M D P全身骨显像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03例检出骨转移瘤,阳性率46.6%,其中全身骨转移433例(71.8%),2处转移142例(23.5%),1处转移28例(4.7%);骨转移瘤常见部位:脊柱72%、肋骨68.7%、骨盆45.8%、头颅43.1%;骨转移瘤在脊柱的分布胸椎最多56.2%,其次为腰椎35.8%、骶椎22.9%.颈椎14.7%最少。
结论嘲T c—M D 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敏感性高,可将其作为诊断骨转移瘤的常规方法。
【关键词】蛐r c一亚甲基二膦酸盐;骨显像;骨转移瘤A na Iysi s of鼢叮c-M D P bO ne s c ans0f m al i gna nt t um O r m et as t as es in1293c a se sZ H A N G R us e n,H U Y i ngi i an,F EN G Y ong,H E H ong yu锄,U Y ong(D epanm ent of N ucl ea r M e di c i ne,G uaJl gzhou R e d cr oss H ospi t al,G ua ngD ong,G ua ngZ hou510220,chi na)【A B STR A C l丁O bj e酬ve To e州uat e t he vad ue of”r c—m et l】yl e ne—dj Phospha t e(M D P)bone sc an s o nt l l e di a g:l l osi s of bone m etas t鹊es.M et hods A cc or di ng t o t l l e r out i n e pr oc esses,‰’r c—M D P bone i m age s of出ew hol e body w e r}e acq ui r ed.R e suIt S603bone m et ast as es w e r e f ound i n1293m al i gm nt t um or cas es,pos i t i ver a te w鹊46.6%;M ul t i p l e bone m et ast酗es w er e f ound i n433c鹊es(71.8%),tw o bone m et ast as es i n142c船es(23.5%)'si ngl e bone m et ast as e8i n28ca8es(4.7%);t ll e f am i l i ar pos i ti on of bone m et鹪t a∞s w e r e i n t l l e8p i ne(72%)、r i b8(68.7%)、pel vi s(45.8%)、skuU(43.1%).C oncl us I on T he s ens i t i ve of‰叩c—M D P bone i m a gi ng i shi曲i n ea dy de白e ct i o n of bone m a I i g naI l t t u m or m e屯聃t鹊es,“8hou l d be u8ed船a m ut i ne龃d exam i ni f l g m et Il od.【K E Y W O RD S】溉吼一m et hyl ene—diphos phat e;bone i m蟛ng;m al i grI肌t t u m or;bon e m et鹊t as es1995年9月~2008年3月.我们对1293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603例骨转移瘤,分析报告如下。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84a662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6.png)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QoL-Quality of Life)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11页
恶性肿瘤骨转移机制
肿瘤骨转移产生是一个较为复杂过程,肿瘤细胞随血流抵达骨髓后,经过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破坏骨组织,释放出骨组织中贮存各种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不停增生形成转移灶。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三种类型。普通说来,乳腺癌和肺癌转移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前列腺癌(95%)则以成骨性转移为主。少数成骨性转移需与骨质增生相判别。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34页
核素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①骨转移肿瘤患者伴有显著骨痛;②经临床、CT或MRI、全身骨显像和病理确诊多发骨转移肿瘤,尤其是前列腺癌、乳癌和肺癌骨转移患者且全身骨ECT显像病灶处有放射性浓聚;②原发性骨肿瘤未能手术切除或残留者,或伴转移者;④WBC>3.5×109/L,PLT>80×109/L。禁忌症:①骨显像示转移灶仅为溶骨型冷区;②严重骨髓、肝、肾功效障碍患者;③近期(6周内)进行过细胞毒药品治疗患者。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35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4项随机对照研究系统分析结果及评价: 病例数不多(共325例),而且观察时间较短。 放射性核素缓解疼痛连续时间1~6个月 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降低是不良反应Roqué et al, Cochrane Review
骨转移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6页
一、恶性肿瘤骨转移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7页
概 述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8页
概述:骨转移发病情况
肿瘤类型
骨转移发生率
中位生存时间 (月)
肿瘤医生对癌症患者说“骨转移了”,这是癌症骨转移常见身体症状
![肿瘤医生对癌症患者说“骨转移了”,这是癌症骨转移常见身体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e3abc1f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c.png)
肿瘤医生对癌症患者说“骨转移了”,这是癌症骨转移常见身体症状简言之:骨转移瘤多数可引发程度不同的疼痛,但也可以完全不痛。
所谓的骨转移,通常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经过血液,淋巴等转移并定居到骨头上,进而生长形成的继发性恶性肿瘤。
好发部位多为中轴骨,比如头颅,肋骨,脊柱,骨盆等,当然,也可发生在长骨。
影像学上,骨转移瘤导致的骨质破坏,可以是1、溶骨性的,也就是CT上骨头密度减低;2、成骨性的,骨头密度增高。
3、混合型的,也就是既有溶骨又有成骨。
对于已经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尤其是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当某一个部位发生持续性的不容易缓解的疼痛的时候,要警惕发生了骨转移的可能。
比如乳腺癌或肺癌,出现了某骨头的疼痛,按压明显,不论有无明确外伤史,都要进一步的检查,除外骨转移的可能。
上图为乳腺癌患者的骨扫描图,多发骨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骨转移都会引起疼痛,比如前列腺癌的成骨性转移,有时候做了CT或核磁,发现前列腺癌发生了明显骨盆,脊柱骨转移,病人却并无不适症状。
影像学检查,对于骨转移的诊断非常重要。
常用的是骨扫描,如本文中第二图所示,可全身检查,但特异性略低,有时候需要进一步进行局部的CT或MRI检查。
有时候对于老年患者的脊柱检查,有无骨转移是诊断的难点,因为这些患者骨质疏松,本身椎体就容易发生压缩骨折。
所以,这些人群的脊柱压缩骨折是否转移导致的,就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检查来考虑,诊断医师的经验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最后建议:癌症患者,有了某个部位的持续疼痛,要怀疑转移可能,需要去做检查。
某些情况下,即使不痛,也不除外有转移的可能,因此癌症患者,需要定期去复诊,根据化验等综合判断是否需要除外有骨转移可能。
而如果无恶性肿瘤病史,出现某个骨头的持续疼痛,也需要及时检查。
1是看骨头有无问题2是看骨头病变性质。
有时候,病人某块骨头痛了,一做CT,这个很像转移瘤啊,问病人,并无任何其他症状,查肺吧,一看,肺癌晚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d22d880c22590103029d1b.png)
PPT学习交流
10
二、发生机制
• 种子:
• 肿瘤细胞发生转移首先必须在原发灶处增殖后脱落, 该过程可能 与细胞黏附分子的缺失有关
• 脱落还与肿瘤细胞破坏细胞外基质有关 • 不同肿瘤生物特性不同, 所以不同黏附分子在肿瘤细胞黏附中作
用大小也不同。
PPT学习交流
11
二、发生机制
• 土壤
• 骨转移的常见部位是血管密布的骨干骺端,如长骨末端、肋骨和 椎骨。原因:1、这些部位的骨小梁呈网状分布,骨髓血供丰富; 骨小梁与毛细血管窦紧密相邻,为肿瘤骨转移的形成提供了有利 条件。2、骨干骺端的微血管窦密集,血管窦直径达数百微米, 血管窦中的血液流速缓慢(如小鼠颅骨静脉血管窦的血流速度较动 脉血流速度低30倍。
(长骨、椎体、骨盆), • 术前活检不是必须进行的操作。 • 2、患者恶性肿瘤病史明确,单发骨质破坏,制订手术计划之前
应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 3、无肿瘤病史而怀疑骨转移癌的患者必须行术前活检除外淋巴
PPT学习交流
16
三、诊断
• 三)影像学诊断 • 1、核素扫描骨显像:依赖病变的成骨活性的增高,而吸收更多
的标记物来间接成像;多年以来核素扫描被认为是检查转移瘤的 金标准。 • 目前最常用的是SPECT(敏感性95%,特异性60%)和PET
PPT学习交流
17
PPT学习交流
18
• 无锡亿仁肿瘤医院
PPT学习交流
19
三、诊断
• 2、X片:骨转移可分为溶骨型(穿凿样、虫蚀状及斑片状骨质破坏 )、成 骨型(表现骨小梁增粗、粗糙、紊乱 )及混合型三种 (兼有溶骨与成骨的 表现 )
• 3、CT:显示病变部位的骨小梁和皮质骨的破坏、骨髓脂肪组织被肿瘤组织 代替、转移瘤向周围软组织浸润情况以及与邻近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等。避 免骨质重叠和肠腔气体的影响 ,明确显示有无骨破坏和程度,显示细小病 变明显优于X线平片。还能清楚的显示局部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大小及其与 周围脏器的关系
骨转移临床医学评估报告
![骨转移临床医学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8847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e.png)
骨转移临床医学评估报告骨转移是指原发癌细胞从原发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的过程。
它是恶性肿瘤病程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通常会导致骨痛、骨折和高钙血症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骨转移的临床医学评估是指针对骨转移患者的详细检查、诊断和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骨转移的临床医学评估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评估、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学诊断等方面。
首先,病史采集是骨转移临床医学评估的基础。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详细的病史,包括原发肿瘤的类型、诊断时间、治疗情况、骨痛症状出现时间以及其他相关症状等。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既往病史等。
其次,体格检查是评估骨转移患者的重要手段。
医生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的骨骼系统,包括骨痛部位、肿块、压痛、畸形等。
此外,还要检查其他系统的状况,如心肺、肝脏、脑等。
体格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鉴别其他疾病。
影像学评估是诊断骨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X线、CT、核磁共振(MRI)和骨扫描等。
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骨骼的异常改变,如骨质破坏、硬化、骨膜反应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放射性示踪剂注射,观察其在骨转移部位的分布情况,以判断骨转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检查,评估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等。
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原发部位和临床进展情况。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骨生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最后,组织学诊断是确定骨转移的最可靠方法。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骨骼病灶,获取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转移灶的类型、分级和分子特征,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骨转移的临床医学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评估、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学诊断等。
这些评估方法相互补充,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测预后,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相关疾病床诊疗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相关疾病床诊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1f74acaff61fb7360a4c650b.png)
1、中国医药报,第B04;2011-02-22; 2、Jennie T.Chang ,et al .Renal failure with the of zoledronic acid pharm. D. The New Englang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10-23; 3、房桂珍,李为民,刘东刚。双膦酸盐类药物引起的下颌骨坏死。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8)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 移疼痛: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une 25, 2010 Vol.14, No.26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 移疼痛: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
骨转移的临床特征
• 通常为多发转移
– 单发转移者仅占10%
• 转移部位:
– 多发生在中轴骨,如脊椎和骨盆,约占80% – 其次是肋骨、股骨、肱骨
• 生存期:
– 中位OS:3~12月不等 – 影响预后因素:原发肿瘤部位、KPS、有无伴发内脏转移、有
无高钙血症、年龄等
Mizumoto M, et al. IJROBP 2011.
• 一般在放疗后3-6周开始,高峰在2-3月
放疗的疗效
• 放疗缓解骨痛的疗效:
– PR+CR:59~88% – CR:20~50% – 对于骨痛缓解者,55~70%的患者不会在原治疗区域复发 – 尚无明确证据证实骨痛缓解率与病理类型相关
• 放疗显效时间:
– 约50%的骨痛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出现缓解 – 约90%的疼痛在3月内达到缓解 – 放疗显效前仍需使用止痛药物治疗
骨转移瘤
![骨转移瘤](https://img.taocdn.com/s3/m/ae7b7df4caaedd3382c4d391.png)
T1WI
T2WI
T2WI压脂
腰椎转移瘤(肺癌):男,54岁。T1WI上病变呈低信号,
T2WI和T2WI压脂呈高信号。(正常骨髓T1WI上呈高信号, T2WI和T2WI压脂呈低信号)
T1W tumor
cord tumor
转移瘤伴压缩骨折
cord T2W
骨转移瘤的诊断
活检
骨的孤立病灶须鉴别原发或转移 成骨性转移须活检明确诊断 较小病灶可在CT或MRI引导下
多发骨转移化疗后,个别有症状病灶行局部放 疗,如多个部位有症状,可行半身照射或同位 素内照射
单发骨转移,明确诊断后可行放疗或手术
治疗
激素治疗
激素依赖肿瘤的骨转移有效 雌激素或睾丸切除:前列腺癌疼痛缓解率70~80%。 抗激素药物如三苯氧胺:乳腺癌疼痛缓解率1/3。 皮质类固醇激素
治疗
放射治疗
适用任何部位的骨转移,止痛作用快 放射源:深部X线、60Co 及高能X线 照射野:对预期生存6个月以上,照射野包括转移
灶并适当外放;脊柱照射野包括病变椎体及上下各 一个正常椎体
治疗
放射治疗
局部剂量:DT 40Gy~50Gy/20F~25F/4W~5W(注意 脊髓剂量<40Gy,目前常用DT 30Gy/10F/2W
Batson 发现硬脊膜和脊柱周围有一些没有瓣膜 的静脉丛,与脑、四肢、上下腔静脉相通,癌 细胞不通过肺和肝直接转移到骨。
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病率
尸检骨转移的发生率:30~70% 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69%),骨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敏感性62.9%
ECT
MR
CT
ECT阳性而X线阴性、有症状,疑有骨M者 但软组织分辨率低,不能发现早期存在于骨髓内小肿
瘤结节
敏感性94.1%
PET-CT
特异性81.0%
对溶骨性病灶检出灵敏度高,对单纯成骨性病灶的检 出灵敏度很低
(二)、肺癌骨转移
2. 非小细胞肺癌
– 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分 子靶向治疗 。 – 主要选择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健择、 泰素、诺维本、希罗达、伊立替康等药 物,其中以铂类联合其他药物为常用两 药联合方案 。 – 分子靶向药物主要为依瑞莎,该药对亚 裔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有着突出的疗效。
(三)、前列腺癌骨转移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筛检
筛检: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
癌症患者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磷酸酶
升高、或高钙血症等症状,建议ECT检查
ECT选择用于高风险骨转移恶性肿瘤的分期检查
参考文献: El-Khoury GY, Dalinka MK, Alazraki N et al, Metastatic bone disease. America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Radiology 2000 Jun; 215 (suppl): 283-93 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 乳腺癌2006年 第一版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李鸣教授口头报告
一、综述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进展的晚 期阶段,尤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 结直肠癌等肿瘤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5 %~70%,其中骨转移患者1年内病理 骨折发生率为22%~52%%。骨转移伴 发的疼痛、骨折、功能障碍、心理障碍 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同类型肿瘤骨转移部位分布
原发肿 瘤类型
3.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 对于HER-2过度表达的患者,可以选择针 对HER-2的单抗药物赫赛汀 。 – 近年Lapatinib、依瑞莎、贝伐单抗等也 显示出对晚期乳癌的突出疗效。
(二)、肺癌骨转移
1. 小细胞肺癌
– 小细胞肺癌的全身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 – 选择药物包括铂类、VP-16、CPT-1、紫 杉醇类、多西紫杉醇、健择、异环磷酰 胺、拓扑替康、依立替康、诺维本等。 – 其中铂类联合VP-16为一线方案。
骨代谢生化指标
– 已显示应用前景 – 目前该类指标尚不能作为骨转移诊断的可靠方法
骨标记物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评价
目前已有的研究提示NTX、BALP 等骨标志物可用作骨转移的诊断、预后 判断,以及SRE发生风险预测。在骨转 移的双磷酸盐治疗中,骨标记物的变化 也可用作患者疗效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但不同肿瘤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此外, 由于骨标记物水平与骨密度状态存在一 定的相关性,对于治疗相关的骨丢失问 题,骨标记物的检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肾癌 黑色素瘤 膀胱癌 甲状腺癌 肺癌 乳腺癌 前列腺癌
1. Ferlay J, et al. IARC Globocan 2002. http://www-dep.iarc.fr; 2. Coleman RE. Cancer Treat Rev. 2001;27(3):165-176; 3. Coleman RE. Cancer. 1997;80(8 suppl):1588-1594; 4. Zekri J, et al. Int J Oncol. 2001;19(2):379-382.
1. 药物去势 2. 雌激素类药物
–
– – – 主要为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抑那通等 。
包括已烯雌酚、聚磷酸雌二醇、炔雌醇、三对 甲氧苯氯乙烯。
包括孕激素类药物和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 后者包括氟他胺、比卡鲁胺、酮康唑。 目前多西他赛联合强的松被认为是唯一可以提 高晚期前列腺癌生存率的化疗方案,米托蒽琨 和CTX也是经典的方案,但不能提高生存率。
溶
骨
成 骨
骨转移发病机制
激活破骨细胞 释放TGF、EGF、 TNF、IL-1、GMCGF 肿瘤干细胞 直接生长
骨质破坏吸收增 加,修复下降; 高钙血症
抑制成骨细胞
软组织肿块
骨组织破坏塌陷、 骨折、肿瘤压迫; 高钙血症
骨转移类型
破骨而 非肿瘤直接引起。 • 多见于前列腺癌与 15-20%的乳腺癌。
治
疗
骨转移治疗
基础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 – – 抗肿瘤治疗 止痛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体外照射,放射性核素治疗)
–
–
双膦酸盐治疗
手术治疗
–
高钙血症治疗
抗肿瘤原发病治疗
骨转移瘤的治疗
抗肿瘤
• 化疗
若原发肿瘤对化疗敏感,则 化疗可在极短时间内缓解骨 转移所致的疼痛,2-3周后 ECT检查可发现骨转移灶明 显减少,核素浓集变淡 一般主张,无论原发肿瘤是 否切除,转移灶是单发或多 发,或转移瘤是否切除,均 应根据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 采取联合化疗
骨转移常见症状
剧烈骨痛50%-90% 病理性骨折10%-52% 脊髓压迫<10% 活动严重受限 高钙血症10%-20%
骨细胞生理学
破骨细胞前体 RANK—RANKL
增殖 活化
成骨细胞
占据吸收空洞 合成
OPG
H+ 蛋白水解酶
破骨细胞
H+
骨基质 钙盐沉积 溶解的骨盐 消化的有机质 动态平衡 钙盐沉积的骨
3. 抗雄激素类药物 4. 化疗
止痛药物治疗
骨转移瘤的治疗
中度
重度
强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非甾体消炎药±辅助药物
内科治疗
• 药物止痛药 物使用原则
轻度
首选口服
按阶梯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给药
注意细节
骨转移治疗:止痛药物治疗
(推荐级别A,证据类型I,共识推荐)
概述:骨转移的影响
恶性肿瘤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
骨疼痛
骨损伤
•
骨相关事件
骨相关事件
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
骨痛的重新出现或加剧 50%~90%
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
脊髓压迫 (SCC)
10%~40%
<10%
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 骨转移病灶进展 高钙血症 10%~20%
I、 抗肿瘤治疗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发展的晚 期阶段,多是全身性肿瘤转移的局部表 现,对此针对肿瘤的全身性治疗,应成 为治疗和控制肿瘤的主要选择。对于不 同肿瘤其全身治疗手段又有所不同。但 不论哪一种肿瘤骨转移的全身性治疗疗 效评价,一定要依据X光摄片、CT扫描 结果,遵循排除既往无效方案,优选未 用过方案的思路,遵循“效不更方,无 效必改”的原则。
–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初筛诊断方法,非确诊
依据
– 敏感性62%~98%
– 假阴性率3%~8%
– 特异性仅66.7%~70% – 假阳性33~40%
PET-CT应用:
PET-CT扫描
– 可以在临床早期诊断转移性骨肿瘤 – 敏感性62-100%,特异性96-100%
活检
– 针对可疑骨转移灶,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或空心穿刺针 活检,以明确诊断
骨转移部位分布%
脊椎 60 43 肋骨 59 65 骨盆 38 25 四肢 32 27
颅骨 乳腺癌 28 16 肺癌
前列腺 14 宫颈癌 26
膀胱癌 13 直肠癌 21
60
26 47
50
22 53
57
43 47
38
43 7
36
29
43
43
引自:Mundy GR.Bone remodelind and its disorfers.Second edition.1999
诊
断
骨转移诊断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
有恶性 肿瘤骨 转移临 床表现a 或中晚 期恶性 肿瘤b
ECT
(-) 筛检 ECT
局部 症状
无 有
ECT (+)
确诊检查 •X平片 或 •CT 或 •MR 或 •PETCTc 选择 检查 骨活检
未确诊 骨转移
密切观察 定期复诊
骨转移
•常规检查:全 面体检,血常 规、血生化、 血钙和电解质 •选择检查:骨 代谢生化指标
三、骨转移的诊断
ECT骨显像
目前广泛用于骨转移的早期筛选,但特异性不 高,且不可以用作骨转移瘤病灶的疗效评价。
MRI
是一种骨转移早期诊断手段 ,MRI特异性也不 高,不宜用作药物的疗效评价。
X摄片和CT扫描
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也是目前可 评价骨转移临床疗效的主要检查手段 。
常规检查项目:
骨转移的
• 内分泌治疗
药物:抗雄激素药物;抗雌激素药物;孕激素药物;LHRH类似物 适用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
(一)、乳腺癌骨转移
1. 化疗
– 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类、蒽环类、诺 维本、健择、希罗达、铂类等。 – 一般选择单药化疗,这样患者耐受性更 好,但需要强调的是足量用药。
(一)、乳腺癌骨转移
2. 内分泌治疗
–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骨转移患者是一种 重要的治疗选择。 – 常用药物: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孕 激素类药物、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氟维司琼等。 – 内分泌治疗由于毒性较轻、疗效不逊于 化疗,特别适用于受体阳性的年老体弱、 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