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态学》课程自评报告
新余高专数理系
《环境生态学》课程组
2006年6月
目录
一、概述
二、自评进程、自评结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一)自评进程与自评结果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评估简表及自评等级
(三)项目指标自评说明
1.教学建设
2.师资队伍建设
3.教学设施与教学效果
4.教学管理
三、《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经验及特色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环境生态学》课程自评报告
环境生态学课程组
一、概述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产生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及环境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为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环境生态保护意识,人文素质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宽阔的环境生态基础知识平台和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奠定了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鉴于该课程的重要性,课程组成员为了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教学设施与教学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课程组教师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几年来,课程组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9篇。
课程组教师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学工作规范。课程组成员先后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江西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新余市先进工作者、新余市十佳人民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环境生态学》课程一直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等专业重点课程。多年来,课程组教师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培养、教材及辅助教材建设、教学资料的收集与积累、教学环节的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使得该课程教学效果保持优秀;在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中大胆尝试、开拓进取,紧跟当前学科发展,及时充实新理论、淘汰过时的内容,创造条件建立了化学、生物实验室,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建立了试题库和试卷库,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使《环
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程组教师深知教学研究活动是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进行《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工作。课程组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在教学工作中勇挑重担、鼓励发表论文或进行其他科研、鼓励参加教学和科研活动、大力支持在职攻读硕士。近几年课程组完成了教师的合理配置,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这一层次结构,已完全满足了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保证了《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组非常重视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档案保存完整、齐全,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评进程、自评结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一)自评进程与自评结果
自文件下发之日起,课程组对《环境生态学》课程进行了严肃、认真、细致的自评工作,自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真学习评估文件,领会精神,对照规定,编制指标体系,理解评估办法、步骤和评估标准,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组织分工;
第二阶段:收集整理自评资料和证实材料;
第三阶段:组织同学和同行评教;
第四阶段:按细目要求逐条分析总结,填写自评表格,写出项目指标自评说明,撰写自评报告。
自评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总结了课程建设取得的经验与教训,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相应的19项评估细目中,自评A级18项,B级1项,C级0项,达到了省级优质课程建设规定标准。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评估简表及自评等级
(三)项目指标自评说明
1、教学建设
1-1 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管理及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环境生态保护意识,人文素质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宽阔的环境生态基础知识平台和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奠定了基础。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委对该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总结多年来我系及其他院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大专业教师讨论,结合学科发展特点,于2006年6月在以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教学大纲内容充实、深度适中、结构合理,反映了本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为本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材料1:经修改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
1-2 教材及教学资料
1)规章制度
课程组在教材的选用上,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选用教育部重点推荐教科书或选用获奖的国家统编教材。
2)基本教材选用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选用规定,本课程选用卢升高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环境生态学》,该教材在国内同类教材中独具特色,体现了当今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反映了当代环境生态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教育理念。该教材文字简洁、结构严谨、叙述科学、通俗易懂,便于自学。根据专科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对该教材某些章节进行了删减。
附材料2:教材及参考书书目
《环境生态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课程组从现有的一些环境生态学实验课教材中选了一些比较好的素材,利用计算机、野外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抽象概念的直观感受。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1-3 实践性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