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运用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酸碱盐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理解酸碱盐的微观作用机理,正确书写复杂的化学方程式,运用酸碱盐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本章节的技能重点。
-难点: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应用实例,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的去污原理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设想: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酸碱盐在当地的实际应用,撰写调查报告,进行课堂交流。
6.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设想:设计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手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初中化学初三下册《酸碱盐的应用》这一章节,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前期的化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酸碱盐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其性质和应用的认识尚不深入。此外,学生在习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1.好奇心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喜欢探索未知领域,这为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动手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学生喜欢实验,但实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化学酸碱盐初中教案
化学酸碱盐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2)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学会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盐的性质;(2)通过实例分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2. 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图片;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质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2. 讲解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 举例说明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实验演示1. 演示酸碱盐的性质实验,如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盐的溶解等;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3.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酸碱盐的性质,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例分析1.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现象,如食醋的酸性、烧碱的碱性等;2. 引导学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3. 学生举例说明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酸碱盐的定义、分类及应用;2. 强调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现象,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验、实例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酸碱盐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初中酸碱盐专题教案
初中酸碱盐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能够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3)能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3)酸碱盐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酸碱盐之间复杂反应的原理理解;(2)酸碱盐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酸碱盐的概念,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2)通过展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讲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3)讲解酸碱盐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验演示:(1)进行酸碱盐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背后的化学原理;(3)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实际问题解决:(1)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酸碱盐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2)强调酸碱盐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四、课后作业1. 复习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 复习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3. 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案
一、引入
1. 观察实验:老师在教室里准备三个容器,分别装有盐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
通过pH试纸测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种物质有何区别。
2. 导入问题:根据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以及如何区
分它们?为什么盐不是酸或碱?
二、探究酸碱的性质
1.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酸碱指示剂、金属反应等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酸
和碱的性质。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2. 集体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的性质,包括pH值、酸
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
三、认识盐
1. 实验前瞻:老师介绍盐的概念及制备方法,激发学生对盐的认知。
2. 实验探究:学生进行盐的制备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盐的性质。
四、应用酸碱盐的知识
1. 实例分析:老师提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酸碱盐知识解决问题,如饮
用水的酸碱平衡、食物的保存等。
2. 小结与反思:通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对酸碱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 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三种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分析其原因。
2. 设计一个实验,测试自制的一种酸碱指示剂。
本节课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
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愿学生们在本节课中有所
收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专题物质的鉴别专题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专题物质的鉴别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特征。
2.能够根据试剂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结果,鉴别未知物质是酸、碱还是盐。
3.掌握鉴别物质的相关实验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和特征。
2.理解鉴别物质的相关实验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性质和特征•酸的性质和特征:呈酸味、能够与碱中和、可以腐蚀金属和变红蓝花色。
•碱的性质和特征:呈碱味、与酸中和、能和脂肪化合物反应生成肥皂、可以变红红蓝花色。
•盐的性质和特征:无味、不呈酸碱性质、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2. 鉴别物质的相关实验方法和步骤2.1 鉴别酸的方法步骤一:取一小段蓝色石蕊试纸,将其浸泡于未知溶液中。
步骤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如果试纸变红,则说明未知物质是酸。
2.2 鉴别碱的方法步骤一:取一小段红色红茚试纸,将其浸泡于未知溶液中。
步骤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如果试纸变蓝,则说明未知物质是碱。
2.3 鉴别盐的方法步骤一:将未知物质加热至高温,观察物质的变化。
步骤二:如果物质发生熔化并形成结晶状物质,则说明未知物质是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酸、碱、盐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详细介绍酸、碱、盐的性质和特征,让学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酸、碱、盐的鉴别实验操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未知溶液和试剂,让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鉴别,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未知物质是酸、碱还是盐,分析实验步骤中的关键点和判断依据。
5. 知识总结与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盐的性质和特征,总结鉴别物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6.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进行酸、碱、盐的鉴别实验。
并让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发现其规律和特点。
初中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2. 能够区分酸碱盐的常见性质;3. 知晓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2.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分类;3.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4. 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掌握酸碱盐的定义;2.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酸、碱、盐、指示剂等;2. 教学媒体:投影仪、PPT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 通过引入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对酸碱的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讲解**1. 定义酸碱盐,阐明它们在化学中的重要性;2. 分别介绍酸、碱、盐的性质,引导学生探讨它们的区别和联系;3. 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该过程的发生。
**第三步:实验**1. 展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观察实验现象;2.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第四步:巩固**1. 进行相关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2. 老师进行及时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第五步:拓展**1.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讨更多的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更多有关酸碱盐的知识。
**第六步: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梳理和总结;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和建议。
**作业安排:**1. 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 撰写一篇关于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议论文。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性质,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希望这份优秀的酸碱盐教案范本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教案及反思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教案及反思训练者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对受训练者的身心进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阅历、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说明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力量阅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1海水晒盐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海洋是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库及海洋资源的特点,理解从海水中得到卤素资源的一般方法。
(2)理解海水提取食盐的方法,理解制盐生产中卤水密度的把握范围。
(3)知道粗盐中含有的杂质。
(4)理解粗盐提纯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表格分析制盐生产中卤水密度的把握,提高分析问题的力量。
(2)通过学校所学离子沉淀的方法,描述粗盐提纯的试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洋资源的学习,领悟海洋资源的丰富及意义。
二、学问回顾(一)粗盐提纯步骤:、、(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1、过滤和蒸发:(1)过滤是过滤时应留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依据试验要求不同,有时要对过滤出的沉淀物进行洗涤;③洗涤方法是在过滤器中加蒸馏水浸没沉淀物,待其自然过滤干为一次洗涤,直至洗净为止;④洗净的标准为取洗涤时的最终滤出液,检验其中是否含有可溶性物质。
(2)蒸发。
2、蒸馏、萃取和分液:(1)蒸馏是。
(2)萃取是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 ;② ;③ 。
(3)分液是分液时,打开上盖以使液体能顺当流下,用烧杯内壁紧贴分液漏斗下端后,再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入烧杯内,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入烧杯后,准时关闭活塞以防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要从倒入另一烧杯中。
(三)富集海水中微量元素常用的方法有、、【典型例题】【例1】某试验小组只有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含附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等,他们未能进行的试验是()A 蒸发B 萃取C 过滤D 蒸馏【答案】CD【例2】下列关于分别方法所涉及的化学原理不准确的是( )A 蒸发:利用物质颗粒的大小B 萃取:利用物质的溶解度不同C 过滤: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D 蒸馏: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例3】选择下列试验方法分别物质,将分别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 萃取分液法B 加热分解法C 结晶法D 分液法E 蒸馏法 F过滤法(1) 分别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取KNO3(3) 分别水和汽油的混合物(4) 分别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混合物(两者互溶,沸点分别为76.75℃和110.6℃)(5) 从碘水溶液中提取碘【例4】对一无色、澄清的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觉,其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鼓励他们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分配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共同完成实验、观察和分析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3.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评估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要求他们思考自己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给学生小组讨论任务,要求他们结合所学的酸碱盐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盐相关现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邀请几个小组代表进行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归纳
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酸碱盐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现象。实验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他们对酸碱盐性质的理解。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使他们能够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以一道综合性的练习题作为课堂的结束,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环节,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2.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盐实例,如厨房调味品、清洁剂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
初中酸碱盐教学教案
教案:初中酸碱盐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
2. 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简单的酸碱盐实验。
4. 能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
2.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实例,如食醋、酱油、食盐等,引导学生关注酸碱盐的概念和作用。
2. 提问:什么是酸碱盐?它们有什么特点?二、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组成(10分钟)1. 讲解酸碱盐的定义:酸碱盐是由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与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结合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2. 介绍酸碱盐的组成:酸碱盐由阳离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阴离子(酸根离子)组成。
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15分钟)1. 讲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在水中溶解时,会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的酸碱盐。
2. 介绍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中有至少一个难溶物或难电离物生成,产物中至少有一个易溶物或易电离物生成。
四、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15分钟)1.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以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为例,演示复分解反应的现象。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行操作烧杯、试管等实验用具,观察实验现象。
3. 讲解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五、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举例讲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调节土壤酸碱度、治疗胃酸过多等。
2. 提问:如何利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酸碱盐的概念、组成、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初中酸碱盐的化学教案
初中酸碱盐的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酸、碱、盐的分类和鉴别方法;3. 理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应用。
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2. 酸碱盐的分类和鉴别方法;3.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碳酸钠、氯化钠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酸、碱、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特点和作用;2. 提问学生对酸、碱、盐的了解,收集学生的已有知识。
二、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酸、碱、盐的微观结构;2. 解释酸、碱、盐的电离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酸碱盐的离解现象。
三、酸碱盐的分类和鉴别方法(20分钟)1. 介绍酸碱盐的分类方法,讲解酸、碱、盐的鉴别方法,如使用指示剂、滴定等;2. 分组讨论并演示酸碱盐的鉴别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四、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应用(20分钟)1. 讲解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如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2. 举例说明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应用,如制取气体、制备沉淀等;3. 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清洁剂、药品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酸碱盐的定义、分类、鉴别方法和反应应用;2. 强调酸碱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酸碱盐的定义、分类、鉴别方法和反应应用的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酸碱盐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分类、鉴别方法和反应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酸碱盐的现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征。
2. 使学生了解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2. 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征,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2. 难点: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盐的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增强学生对酸碱盐特征的认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品、药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概念及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酸、碱、盐的定义及其特征。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4. 实验演示:进行酸碱盐反应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应用实例,如洗涤剂、化肥等。
6. 练习巩固: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酸、碱、盐概念及其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课件:酸碱盐相关知识的课件。
4. 网络资源:相关酸碱盐知识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学习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
2. 第2周:学习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3. 第3周:学习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第4周:进行课堂讨论和实验演示。
5. 第5周:进行练习巩固和教学评价。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实验演示是否直观易懂,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知识。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系统地讲授酸碱盐的基本性质、酸碱中和反应及复分解反应。
1.酸碱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我会通过PPT展示酸、碱、盐的定义,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它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我会讲解酸溶液的酸性、碱溶液的碱性和盐溶液的中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盐的性质。
2.酸碱中和反应:我会以醋和肥皂为例,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尊重实验事实,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碱、盐的定义,掌握其基本性质,如酸溶液的酸性、碱溶液的碱性以及盐溶液的中性。
2.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并能运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4.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酸碱盐的定义及其化学性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2.难点: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以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规律。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酸碱盐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特点;(2)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能够正确书写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3)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概念及特点(1)酸、碱、盐的定义;(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 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3)常见酸碱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实验操作与观察(1)酸碱盐溶液的鉴别实验;(2)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验观察;(3)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酸碱盐的概念及特点;(2)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3)实验操作与观察。
2. 教学难点:(1)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复分解条件;(2)复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概念及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酸碱盐的定义及特点;(2)讲解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举例说明常见酸碱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实验操作与观察(1)进行酸碱盐溶液的鉴别实验,观察实验现象;(2)进行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3)进行复分解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学习了酸碱盐的概念、特点、化学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的知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酸碱盐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化学公开课教案酸碱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公开课教案——酸碱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学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盐的性质;(2)运用对比分析法探究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2)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指示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2. 教学课件:酸碱盐的性质、转化关系、pH试纸使用方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点;(2)提问:酸碱盐之间有没有联系?它们能否相互转化?2. 探究酸碱盐的性质:(1)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溶液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等;(2)实验现象的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酸碱盐的特点。
3. 学习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1)展示课件,介绍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2)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酸碱盐之间的转化现象;(3)对比分析:让学生探讨不同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4. 学习pH试纸的使用方法:(1)讲解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原理;(2)演示实验:用pH试纸测定不同酸碱盐溶液的酸碱度;(3)学生操作:让学生自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并记录数据。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酸碱盐的特点及其转化关系;(2)强调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酸碱盐的知识;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调查身边的酸碱盐现象,拍照或绘图,下节课分享。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重点实施: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难点攻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教学的重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及分类,掌握酸碱盐的化学式、命名方法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2.学会使用酸碱盐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盐的水解反应等实验操作,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3.能够运用酸碱盐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酸雨的形成等。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互相批改,讨论错误原因,共同提高。
4.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酸碱盐相关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分类、应用等知识。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4.合作交流: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通过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6.拓展延伸:布置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深入了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通过对酸碱盐的学习,培养学生化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酸碱盐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掌握测定酸和碱的方法。
3.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
4.了解酸碱指示剂和酸碱中毒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酸和碱的基本概念:酸的定义、性质和化学式;碱的定义、性质和化学式。
2.中和反应的原理:酸碱反应基本原理。
3.酸碱盐的基本性质: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
4.酸碱的测定:使用酸碱指示剂测定酸碱溶液的浓度。
5.酸碱中毒:酸碱中毒的症状及急救措施。
三、教学重点1.掌握酸碱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难点1.理解酸碱盐的基本性质。
2.掌握使用酸碱指示剂测定酸碱溶液浓度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引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酸碱盐的基本概念的了解程度。
(2)展示:展示一些常见的酸碱物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2.知识讲解与讨论(30分钟)(1)酸和碱的基本概念:讲解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化学式,并举例说明。
(2)中和反应的原理:讲解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并展示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
3.实验操作(40分钟)(1)实验1:测定酸碱溶液的PH值。
a.准备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
b.使用酸碱指示剂测定酸碱溶液的PH值。
c.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2)实验2:中和反应实验。
a.准备盛有酸碱溶液的试管。
b.逐滴加入碱溶液,观察反应过程。
c.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4.讲解与总结(15分钟)(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酸碱中毒的症状及急救措施。
5.课堂练习(15分钟)出示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检查学生对酸碱盐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回答问题和课堂练习,进行教学评价。
七、教学反思(1)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和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
(2)对于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和酸碱中毒的急救措施,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酸碱盐的知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1.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巩固已学知识。
2.酸碱盐的性质: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3.酸碱盐的制备方法:介绍常见的酸碱盐制备方法,如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4.酸碱盐的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讲解酸碱盐在生活和工业中ຫໍສະໝຸດ 广泛应用。(三)学生小组讨论
4.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形象地展示酸碱盐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加深对酸碱盐性质的理解。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酸碱盐进行深入研究。
2.讨论内容:引导学生从酸碱盐的制备、性质、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3.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完善。
(四)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引导学生从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酸碱盐专题的教学设计
a.为什么可以用石灰水处理酸性土壤?
b.酸雨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酸雨?
c.盐的水解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哪些?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正确、逻辑清晰。
3.对于实验报告和小组PPT,要注重实验过程的描述和成果的展示,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学内容: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酸碱盐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2)填空题:考查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盐的水解反应的理解。
(3)解答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针对教学重难点,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教学:
a.利用生活实例和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
b.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实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c.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二、教学内容
(一)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1.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3.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酸碱盐的性质与变化
1.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的水解反应:盐在水中发生电离,生成的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
初中化学酸碱盐老师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酸碱盐的常见性质和实验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二、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
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酸碱盐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的解释。
2. 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
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讲授法:讲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结果。
3. 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六、教学过程1.引入用酸碱指示剂测试几种不同的溶液,并观察颜色的变化,引出酸碱盐的定义。
2.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例如单质酸、氧化物酸、无机酸、有机酸等。
3.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介绍酸碱盐的性质,如水溶液的导电性、与金属的作用等,并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4.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酸碱度的调节、药品的生产等。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的重要性。
八、课堂练习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酸碱盐?A. HClB. NaOHC. KBrD. CH3COOH2. 酸碱中性溶液的pH值是多少?A. 7B. 0C. 14D. 23. 用酚酞指示剂测试后,发现颜色变成了粉红色,该溶液是什么性质?A. 酸性B. 碱性C. 中性九、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复习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
2. 完成课堂练习题。
十、板书设计主题:化学酸碱盐教案1. 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2. 酸碱盐的性质和实验方法3.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十一、反思与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难点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反馓是否良好。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走进酸碱盐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定义及特征。
2. 酸、碱、盐的分类及常见例子。
3.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性。
2. 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酸碱盐的特性。
2. 利用实验、讨论等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酸碱盐实例,引发学生对酸碱盐的兴趣。
2. 探究酸碱盐的定义及特征: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3. 酸碱中和反应: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
第二章:酸碱盐的分类与鉴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鉴别物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分类方法。
2. 酸碱盐的鉴别原理及方法。
3. 常见酸碱盐的鉴别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分类方法及鉴别原理。
2. 难点:酸碱盐的鉴别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分类。
2. 利用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常见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鉴别酸碱盐。
2. 酸碱盐的分类:讲解酸碱盐的分类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3. 酸碱盐的鉴别:讲解鉴别原理及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鉴别给定的酸碱盐溶液。
第三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教案化教案授课时间:备课时间:年级:九年级课时:2小时课题:酸碱盐专题学员姓名:授课老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酸碱盐的特性。
2、酸碱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点重点1、对酸碱性物理以及化学特性的掌握。
教学内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 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4)碱 + 酸→ 盐 + 水(5)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离子的检验试剂Cl-AgNO3 及HNO3SO42-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CO32-HCl 及石灰水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CaO +H2O== 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3)酸+碱→ 盐+水(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Δ CuO+H2O2Fe(OH)3 Δ 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SO2+H2O== H2SO3SO3+H2O== H2SO4(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2NaOHK2O +H2O==2KOHBaO +H2O== Ba(OH)2CaO +H2O== Ca(OH)2(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CO2 +Ca(OH)2== Ca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2)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1、置换反应:1)酸和金属的反应:(1)金属活动顺序表(2)无氧化性的酸2)盐和金属的反应:(1)金属活动顺序表(2)盐具有可溶性2、复分解反应:1)生成物有气体、沉淀或水2)反应物具有可溶性***特例:1、酸和碱的反应2、酸和碳酸盐的反应3、氧化物参加的反应1)酸性氧化物(1)与水生成相应的酸(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碱性氧化物(1)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2)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碱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盐皆可溶,硝酸盐也不例外;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磷酸盐只溶钾、钠、铵最后说碱类,能溶钾、钠、钡;微溶钙注:⑴ Ag2SO4 、CaSO4微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⑵ 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颜色:盐溶液的颜色:铜盐、兰色;铁盐、黄色;亚铁盐、浅绿色碱的颜色: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兰色例1、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假设溶液中的水不蒸发),则两瓶溶液:1、质量变化?2、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例2、在四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放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的是A、汽水B、浓盐酸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例3、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种物质都可作干燥剂的是:()A、浓H2SO4、浓盐酸、火碱固体、生石灰B、浓H2SO4、纯碱晶体、苛性钠固体、硫酸铜晶体C、固体NaOH、生石灰、氯化钠晶体、石灰水D、浓H2SO4、固体NaOH、固体CuSO4、CaCl2固体、MgCl2固体例4、下列各组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就能分开的是:()A、CuSO4和NaClB、BaCO3和AgNO3C、NaCl和K NO3D、NaOH和KOH例5、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后可看到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B、向黄色的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看到有蓝色沉淀生成C、蓝色的CuSO4溶液与无色的NaOH溶液混合后,可看到白色不溶物生成D、铁粉与稀盐酸混合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例1、稀释浓硫酸应怎样操作?需注意些什么?例2、在实验室里,固体氢氧化钠的保存和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和食盐一样可以敞口放在空气中B、取用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用药匙C、称取氢氧化钠时,应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同样大小的纸,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防止腐蚀托盘D、万一皮肤上沾上稀硫酸,可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少量氢氧化钠来中和稀硫酸例3、下列各组混合物,用物理方法就能区分的是:()A、AgCl和BaSO4B、Na2CO3和CaCO3C、NaCl和KClD、NaOH和KOH四、实际应用题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就能区别开的物质是:()A、NaCl、和 Na2CO3B、CaCO3 和BaCO3C、ZnSO4 和ZnCl2D、ZnCO3和 Zn(NO3)22、下列各组物质在区分时,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实现的是:()A、FeCl3溶液和NaCl溶液B、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C、稀硫酸和稀盐酸D、NaOH溶液和石灰水3、现有NH3气体需要干燥,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A、浓H2SO4B、固体NaOHC、生石灰D、CaCl2粉末五、达成率测试1、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食盐2、下列物质中,后者为杂质,要除去杂质可用过滤方法的是:()A、Fe(OH)3 和 Cu(OH)2B、Na2CO3 和Zn(OH)2C、NaNO3和 KClD、CuSO4和K2SO4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量筒内B、用胶头滴管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C、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定其PH值D、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上的玻璃器皿中称量4、现有SO2、SO3、CO2、HCl、H2S五种气体需要干燥,不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A、浓H2SO4B、固体NaOHC、CaCl2固体D、Cu SO4粉末5、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稀硫酸溶液和锌2、稀盐酸溶液和铜3、硝酸银溶液和锌4、铜和氯化银5、硫酸锌溶液和铁6、硫酸溶液和硝酸钠溶液7、硫酸溶液和硝酸钡溶液8、盐酸溶液和硝酸银溶液9、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10、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溶液11、氢氧化铜和稀盐酸溶液12、碳酸钙和稀盐酸溶液13、氢氧化锌和碳酸钾溶液14、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钙15、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16、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钙17、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18、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19、氯化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20、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21、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水中22、氧化钙溶于水23、一氧化碳通入到水中24、氧化铁和水25、二氧化硫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26、二氧化硫通入到盐酸溶液中27、氧化铜和氢氧化钠溶液28、氧化铜和盐酸溶液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银和稀盐酸B、。
、、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C、铝和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发生反应的是 ( )A、硝酸钾和盐酸B、氯化钡和硫酸C、氧化铜和水D、氢氧化钠和氯化钾3、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Cl KNO3B、CuSO4 NaOHC、AgNO3 HClD、NaOH H2SO44、下列各物质的溶液相互反应后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 )A、Na2SO4 HClB、 KOH CuSO4C、BaCl2 H2SO4D、NaOH HNO35、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1B、H+、SO42;C、Ba2+、H+、SO42、N03、OH-B、Na+、SO42、OH-C、Ba2+、H+、ClD、Ag+、NH4+、NO3-、OH—8、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 )A、BaCl2 、Na2SO4 、Ca(OH)2B、MgCl2、CuSO4 、NaNO3C、AgNO3 、BaCl2 、K2SO4D、CaCl2 、K2CO3 、NaNO39、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HNO3、NaCl、K2SO4B、KCl、NaOH、CuS04C、BaCl2、NaOH、H2SO4D、FeCl3、Na2SO4、KCl10、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AgNO3、Na2SO4B、H2SO4、NaCl、Na2CO3C、Na2SO4、HNO3、NaOHD、BaCl2、NaCl、KOH作业复习预习学习管理师家长或学生阅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