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论语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教案题目:《论语》十则教学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论语》十则,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其中的哲学思想,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论语》十则,包括:为政第一、克己复礼第二、学而优则仕第九、君子泰而不骄第十二、君子坦荡荡第十六、生而知之第十九、追求学问第二十、道德经第二十五、行有余力第七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七十二。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小组讨论,谈论“什么是道德?”并让学生就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

2.学习《论语》十则2.1 学习为政第一让学生认真阅读为政第一,理解孔子的为政思想,学会如何做一个负责勤勉的领导者。

2.2 学习克己复礼第二让学生认真阅读克己复礼第二,理解“仁爱”与“义”的含义,学会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3 学习学而优则仕第九让学生认真阅读学而优则仕第九,理解“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会怎样全心全意地学习。

2.4 学习君子泰而不骄第十二让学生认真阅读君子泰而不骄第十二,理解“谦虚”与“自信”之间的平衡,学会怎样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2.5 学习君子坦荡荡第十六让学生认真阅读君子坦荡荡第十六,理解“真诚”与“开放”的重要性,学会怎样成为一个有信任的人。

2.6 学习生而知之第十九让学生认真阅读生而知之第十九,理解“求知欲”与“自我提高”的激励作用,学会怎样 continuous improvement。

2.7 学习追求学问第二十让学生认真阅读追求学问第二十,理解“学问”与“实践”的结合,学会怎样发展创新能力。

2.8 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五让学生认真阅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理解“道”与“性”的作用和内涵,学会怎样养成高尚的情操。

2.9 学习行有余力第七十让学生认真阅读行有余力第七十,理解“有度地运用力量”,学会怎样最大化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2.10 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七十二让学生认真阅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七十二,理解“尊重他人”与“不伤害他人”的道德要求,学会怎样做一个尊重他人和计划的求都年轻人。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2、正确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逐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4、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则,谁能给大家背背?(复习导入。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对他言行的记载而编写的。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中的有关知识,看看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检查读音。

如:为矣罔殆3、小组互相读,提出不懂得问题。

4、根据学生提出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这两则论语的意思。

5、学习汇报。

(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则论语的意思: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6、谁想试着说一说。

7、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8、那这则论语中的一个生字我们能想办法把它记住吗?(指导学生随文识字。

)9、小组自学第二则论语。

10、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准确。

11、着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书写。

)12、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三、指导背诵。

1、自愿背。

2、齐背。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27、《论语》二则温故知新为师学不思罔思不学殆反思: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好学,背诵较快。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课题:《论语》十则课时:两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明确字义:愠、罔、殆、谓、哉、焉等。

能力目标:准确诵读课文,并在理解每一则语录的基础上背诵及默写课文。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十则语录的深刻内涵,带领他们学习古人高尚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1、字词。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等自行理解、记忆。

2、语句。

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并准确表达每则语录,学习古人可贵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或为人处事等。

三、教学难点在理解字词,懂得翻译的基础上,能像古人做的一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

问1:还差哪一篇课文没有讲呢?(让同学生回答《论语》)问2:没错。

那大家看一下课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一二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形式是不是很不一样?(让学生回答形式是文言文)问3:对,就是文言文。

很多同学很怕文言文啊,觉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白白度过的,我们那些先辈,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厉害着呢!要是能学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们吧?所以,我们今天就好好学一些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的话,看看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

下面,大家跟着我来朗读,同时把自己不会的字词画下来,边读边思考:到底论文中《论语》十则都讲了些什么呢?(二)集体通读,整体感知以领读的方式,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则一则地读,读完继续下一教学环节。

(三)孔子及《论语》简介好的,课文读完了,不过,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他还被尊为“圣人”,他的学说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甚至被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2022-01-14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1、孔子及《论语》资料强调识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明确字义:愠、罔、殆、谓、哉、焉等。

能力目标:准确诵读课文,并在理解每一则语录的基础上背诵及默写课文。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十则语录的深刻内涵,带领他们学习古人高尚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1、字词。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等自行理解、记忆。

2、语句。

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并准确表达每则语录,学习古人可贵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或为人处事等。

三、教学难点在理解字词,懂得翻译的基础上,能像古人做的一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

问1:还差哪一篇课文没有讲呢?(让同学生回答《论语》)问2:没错。

那大家看一下课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一二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形式是不是很不一样?(让学生回答形式是文言文)问3:对,就是文言文。

很多同学很怕文言文啊,觉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白白度过的,我们那些先辈,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厉害着呢!要是能学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们吧?所以,我们今天就好好学一些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家孔子,所说的话,看看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

下面,大家跟着我来朗读,同时把自己不会的字词画下来,边读边思考:到底论文中《论语》十则都讲了些什么呢?(二)集体通读,整体感知以领读的方式,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则一则地读,读完继续下一教学环节。

(三)孔子及《论语》简介好的,课文读完了,不过,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他还被尊为圣人,他的学说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甚至被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四)精读课文,分则讲解《论语》十则的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也很有特色语录体,对吧?大家都知道什么叫语录体吗?当然,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疑问,比如还是有些字词的注音和解释不懂,还是不太理解古人说的话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对不对?没关系,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答。

七年级语文《论语》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论语》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论语》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论语》中的名句;(2)理解《论语》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3)掌握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论语》的内容;(2)学会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提炼其中的道德观念;(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品质,提升个人素养;(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生与社会。

二、教学重点1. 《论语》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2. 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论语》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2. 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论语》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朗读、背诵《论语》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提炼道德观念;4. 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将儒家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5. 批判性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论语》中的名句,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及儒家文化的重要性;3. 新课内容展示:讲解《论语》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4. 案例分析: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5.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提炼道德观念;6. 课堂练习:让学生朗读、背诵《论语》名句,巩固所学内容;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论语》十则教案教案一:《论语》中的“为政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中的“为政篇”的内容和主要思想;2. 掌握《论语》中的相关名句和典故;3.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为政才能。

二、教学重点:1. 《论语》中的“为政篇”的内容和主要思想;2. 相关名句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 讲授法:通过讲解、解读名句和典故,阐述“为政才能”的重要性;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和典故,并探究其含义和启示,例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

2. 讲授:教师简要介绍《论语》中的“为政篇”的背景和内容,并解读其中的名句和典故,例如:“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名句和典故对于“为政才能”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论语》中的“为政篇”的主要思想和对于自己的启示,然后由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讨论,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4. 情景模拟:根据《论语》中的名句和典故,设计情景模拟活动。

例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各种不同的政治情境,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为政才能”的重要性,并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为政才能”来解决问题。

五、巩固与拓展: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论语》中“为政篇”的读后感;2. 探究拓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史书和其他哲学著作,深化对“为政才能”的理解,并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名句和典故,引导学生探究“为政才能”的重要性。

通过分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初一语文《论语》教案设计

初一语文《论语》教案设计

初一语文《论语》教案设计初一语文《论语》教案设计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论语》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2.学习古人勤学好问,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教学设想1.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孔子,教学第一、二、三则。

第二课时,讲评练习,教学第四、五、六则,总结思想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

3.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释词、口译,分析前三则。

教学过程1.简介孔子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宋国贵族。

少年时家境衰落。

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

50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

后罢官,曾经周游列国、终不再任。

晚年致力于教育,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还整理《诗》《书》,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迷信鬼神的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弟子有三千,著名学者七十二人。

但是他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

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奴隶制秩序,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教化。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谈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论语十二章》试讲稿和教案 教师编面试初中语文七年级

《论语十二章》试讲稿和教案 教师编面试初中语文七年级

《论语十二章》试讲稿(附配套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论语》和孔子,积累重点的文言词语,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理解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端正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孔子的人格魅力,体会孔子开阔的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循环的深刻哲理,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三、比赛导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PK大赛,(“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哪些)以此引出课题《论语》。

四、初读1.作家作品介绍:孔子,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主要创作了《论语》、“六艺”等著作。

2.教师范读,体会语气、语调和停顿3.指名表演读五、析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本文的学习方法体现在哪些方面?(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什么叫温故?(温书,已经读过的书)2.“而”的意思和用法是什么呢?(是承接和转折,属于虚词,没有实际意义)3.这一句重点强调了什么?(复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4.孔子的这一思想有什么精髓呢?(他认为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

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罔是什么意思?(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殆是什么意思?(有害)3.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读书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4这句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应当结合,才能有收获)5.你平时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呢?(边学习,边思考,同时进行)六、品读本文论述的思想中,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的收获最大?为什么?七、小结作业作业:搜集《论语》其他篇章中的名言警句,制作成读书卡在班会上交流展览。

《论语十二章》试讲稿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开场白: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试讲初中语文的……号考生,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论语十二章》,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1【教学目标】1、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类的基础上,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概况课文所选内容中孔子谈到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观点。

2、联系自身,说说对文中有关“学习之道”以及个人修养论述的理解。

3、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探究《论语》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联系实际理解《论语》的思想内容及现实意义,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引导法和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但你们知道吗?孔子生非其时,一生屡遭打击,从没有获得过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如果我们细考孔子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一生无权无势,只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过治理国家之权。

但那些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们早已在历史的长空中灰飞烟灭,而孔子留下的那些宝贵思想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他守丧三年方才洒泪而去,而子贡则整整为他守丧六年。

孔子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使得人们对他这样崇敬景仰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走近他的《论语》,来探寻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出示任务:对《论语》十二章课文内容的简单回顾。

(二)再读课文,迁移阐发出示任务:1、在上节课学习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概括所选的这几则语录中孔子谈到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观点。

反馈指导: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2、结合自身在学习方法和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并谈谈你对“学习之道”的理解。

反馈指导:注意与自身实际相联系3、围绕课文中阐述关于修身的章节,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谈谈对这些词的理解,并讨论这些关于修身的论述在今天是否有其现实意义?(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优秀5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优秀5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论语语文教学教案

论语语文教学教案

论语语文教学教案教案:论语语文教学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以《论语》为教学内容的语文教学教案。

通过对《论语》中的经典文本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讨论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2.能正确理解《论语》中的经典文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能运用《论语》中的经典文本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论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重点:1.学生正确理解《论语》中的经典文本。

2.学生能运用《论语》中的经典文本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论语》中的儒家思想。

2.学生能够运用儒家思想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回顾《论语》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2.展示《论语》中的一段经典文本,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并就文本进行讨论。

二、知识讲授(15分钟)1.讲解《论语》中的经典文本的含义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的意义。

2.解读《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帮助学生从中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学生练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指定的《论语》中的经典文本,并对文本进行解读和理解。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论语》中的情境演绎,演绎其中的经典故事或场景。

四、讲评互动(20分钟)1.学生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和演绎的情境,引导全班进行对话和讨论。

2.教师点评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扩展讨论的内容和范围。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今天的讨论和演绎进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继续阅读《论语》中的经典文本,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包括对《论语》中的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

初中 论语教案

初中 论语教案

初中论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句。

2. 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经典语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3. 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掌握《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句。

2. 理解并运用这些经典语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难点:1. 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的含义。

2. 能够将这些经典语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论语》十则经典语句的PPT展示。

2. 相关背景资料的PPT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

2. 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思想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启示。

二、展示《论语》十则经典语句(10分钟)1. 展示《论语》十则经典语句的PPT。

2. 对每则经典语句进行解读和解释。

三、讨论和思考(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则经典语句,讨论其含义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 邀请几组代表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与《论语》经典语句相关的案例。

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论语》经典语句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

2.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这些经典语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阅读《论语》的其他章节,深入了解儒家思想。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论语》十则经典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语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通过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经典语句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范文

精选初中语文《论语》教案优秀范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论语》中的重要概念和思想,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增强对传统经典文化的热爱。

3. 通过学习《论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论语》中的重要概念和思想。

2.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1. 《论语》中的古文理解和翻译。

2.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译注版。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论语》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选取《论语》中的重要章节进行讲解。

2. 对文中的重要概念和思想进行解释和阐述。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取与现代社会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儒家思想在案例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课堂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论语》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

2.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儒家思想在个人成长和人生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论语》中的重要概念和思想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深入解读《论语》名句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论语》中的名句。

2. 分析名句背后的儒家思想,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重点:1.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2. 名句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教学难点:1. 名句的古文理解和翻译。

2. 将名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名句选编。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让学生展示自己提前准备的名句,并分享名句的意义。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范文

精选初中语文《论语》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论语》中的经典语句;(2)理解《论语》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3)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概括其思想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论语》中的语句;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2)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概括其思想特点。

2. 教学难点:(1)《论语》中的句式结构和文化背景;(2)对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体会其中的韵味;(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语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概括其思想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观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讲述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春秋时期,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言行。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案例分析:选取《论语》中的典型语句,让学生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引导学生运用儒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论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其对《论语》的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对自己言行的反思。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论语教案范文

精选初中语文论语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论语》中的重点句子;(2)掌握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3)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2)学会对比分析,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与品质,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2)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3)了解《论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论语》中的成语和典故;(2)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历史地位;(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论语》中的重点句子;(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成语和典故的来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2)分享学习心得,交流道德修养方面的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揭示其内涵和启示;(2)阐述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3)举例说明《论语》中的成语和典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2)选择一个成语或典故,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启示。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理解和运用《论语》中的经典语句的能力;2. 学生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论语》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的了解程度;4. 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感悟和成长。

五、教学资源1. 《论语》文本;2. 相关背景资料;3. 成语和典故的案例资料;4. 教学课件;5. 学生作业样本。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论语》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则语录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1、导入:“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

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板书课题。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
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诵读感知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

(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

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

(提示:a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师生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5、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和复习。

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四)、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课外延伸
1、(必做题)从问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选做题)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①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
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交流: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

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

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

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5、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4、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

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四)、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

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积累拓展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3、背诵课文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