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
中国最美的十大介绍模板院之欧阳治创编
中国最美的十大书院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为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丽正书院。
宋代书院的兴起是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1],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在北宋盛极一时。
这时候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
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
元朝时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两宋理学家。
明朝初年书院转衰,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
随后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道之忌,明世宗、张居正皆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
满清入主中国,对书院所保存的元气,犹有馀悸,继续抑制书院。
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
清王枚《睢州志·公署》:“今之州署为旧时洛学书院。
书院创于雍正时刘公蓟植,后没于水。
道光时马公移建于署西袁氏(袁可立)宅,与州署邻。
”直到庚子后新政,庚子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
丽正书院洛阳丽正书院,在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由玄宗李隆基颁诏,。
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建立,是收集、整理全国各种图书典籍,撰写国史时政,奏献筹策建议,举荐治世良才,溶藏书、研究、举贤为一体的全国最早、最大的一所官办书院。
书院成立后,集中全国一批著名文人、学者在此任修书、侍讲等事,张说总其事。
它虽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那种聚徒讲学机构,但它孕育了以后渐起的各类书院“培养人才”、“研究史籍”的学风,奠定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群星璀灿的基石,在我国书院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乱,攻陷东都洛阳,纵兵大掠。
次年,安禄山在洛阳谮称大燕皇帝。
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于洛阳宫内,继皇帝位。
同年,郭子仪收复洛阳。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井于次年攻破洛阳。
上元二年(761年),唐朝借回纥兵收复洛阳。
石鼓书院研学记
石鼓书院研学记作者:黄娟来源:《科教新报》2018年第51期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的石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其书院文化在璀璨的中华历史文化中是不可磨灭的,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文化资源。
近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石鼓书院开展了一次研学旅行。
据资料记载,石鼓书院历史悠久,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石鼓书院曾被宋朝皇帝两度“赐额”,成为当时与睢阳、岳麓、白鹿洞齐名的全国著名四大书院之首。
书院曾在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被日军破坏,新时期衡阳市政府重修了石鼓书院,千年书院再次焕发生机。
石鼓书院由石鼓书院广场、石鼓书院公园组成。
我们的参观从石鼓广场开始,一入广场,就能看见一本2.4米长、1.8米宽的巨型石书,上面镌刻着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石鼓书院记》的一段。
在其后有一山、二水、七贤,一山是指石鼓书院所座落的石鼓山,二水指环绕石鼓的蒸水和湘江,七贤指的是后任山长李士真与韩愈、周敦颐、李宽、朱熹、张拭、黄干同祀石鼓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在石鼓广场上有其铜塑雕像,在红枫、桂花等名貴树木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儒雅和庄重。
广场后面,则是石鼓书院公园,即石鼓书院。
我所看到的石鼓书院白墙黛瓦,庄重典雅,景色秀丽,首先看到的是禹碑亭,一块青石大碑,就是禹王碑了,它是一种奇特的古篆文,学者大多认为这是商周或商周以前的文字。
其后为武侯祠,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我看着这武侯祠,心中不免有诸多感慨,想诸葛亮当年英姿勃发,屡建奇功,真是经世奇才。
祠堂后,大观楼跃入眼帘,大观楼内,一眼可以见到书院七贤画像依次排列,正是这群文人雅士的贡献才有了今天的石鼓书院,大观楼内放置着各地名人为其做的诗词和书画。
参观完大观楼,就是合江亭。
唐永贞元年(805),韩愈途经衡州,曾登亭览胜,留下千古绝句,我看着这里面雕刻的诗句,想象当年诗人们在此饮酒赋诗,是多么豪放的场景啊!最后便是朱陵洞。
人们赞美朱陵洞,不因虚元缥缈的仙道,只因蔚然大观的诗词,“朱陵洞内诗千百”,它以诗词名冠三湘,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此乘兴吟诗,常常把诗词刻在岩洞石壁内外,被湘水所陶醉的杜甫、韩愈、张籍、吕温、杜荀鹤、范成大、文天祥等文人名士,都用诗抒发他们的情怀,“洞里瑶光应不夜,步虚人入水晶宫”,这是多么美丽的风光啊!参观完石鼓书院,我很感慨,“石鼓书院大讲坛”首期开讲邀请了知名学者余秋雨教授,他在讲座中说,“衡阳本身很高贵”“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城市,我羡慕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不管世界上哪一个人来到衡阳,来到石鼓书院身边,首先要有敬畏之心。
石鼓书院:千年盛衰皆由人起
石鼓书院:千年盛衰皆由人起作者:张小玲赵伟来源:《博览群书》2016年第11期七宝阁书院特约刊出湖南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书院发展之早,声名之大,数量之多,普及之广,历居各朝前列。
在闻名天下的四大书院中,湖南又独占其二:衡阳石鼓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因此曾国藩有“天下之书院,楚为盛;楚南之书院,衡为盛”的说法。
衡阳,地处衡山之南,境有湘江、蒸水、耒水等河流,山川壮美,钟灵毓秀,自古即为楚南一地的文化中心,而石鼓书院就是这一文化中心的核心所在。
【壹】石鼓书院在衡州城北的石鼓山。
地当湘江与蒸水合流之处,因山形如鼓,且江涛拍岸,其声如鼓,故名。
此处被誉为“湖南第一胜地”,其江岸茂林修竹,相映成荫;江中湘清蒸浊,交界分明,风帆上下,渔歌互答;登山瞰江,其情其景,令人赏心悦目。
石鼓山同时也是人文荟萃之地。
三国时,诸葛亮曾在此驻军都督粮饷,后人慕其德,建祠祀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也曾与友人相会于此,作《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借景抒情,世人以为千古绝唱,后世步其韵作诗者甚众。
石鼓书院建自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原名李宽中秀才书院,由李宽中(一作李宽)创建于石鼓山寻真观。
州刺史吕温曾访之,留《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其曰: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
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
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唐代是中国书院发展的起步阶段,不仅书院数量不多,而且留下的资料十分稀少。
这首描写石鼓书院的唐诗充满道家修仙之气,使我们得以一窥唐代书院的风貌,显得弥足珍贵。
宋代是书院的黄金时代。
北宋立国以后,文教日兴,书院教育功能更加彰显,书院制度逐渐规范,称闻天下的书院接连涌现。
石鼓书院在宋太宗至道三年(997)被李宽中的族人李士真修复,“会儒士讲学”其中。
仁宗景佑二年(1035),知州刘沅(一作刘沆)奏请皇帝赐学田及“石鼓书院”额,石鼓书院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
衡阳石鼓书院简介
衡阳石鼓书院简介
衡阳石鼓书院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教育机构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
衡阳市石鼓区的石鼓山上。
书院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年),传承了唐代以后的历代书院及多方文化。
衡阳石鼓书院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
这座古老的书院以石鼓山上的一块白石而得名。
学院呈规整的四方形,周围植有大量的紫藤花,显得十分优美。
庭院中间有一面大型石碑,
名为《嵩阳正脉图》。
衡阳石鼓书院内部主要由文殊殿、普贤阁、三
圣殿及藏书阁组成。
书院主要由两栋建筑共同组成。
“文殊殿”是其中最古老的一部分,修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本来是为了供奉文殊菩萨的,后来逐渐成
为一座用于教育的书院。
“普贤阁”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于它的建
筑风格十分独特,常常作为衡阳的地标之一而备受游客喜爱。
衡阳石鼓书院以“儒风”的传承见称,是全国唯一以“儒风”之
名家喻户晓的书院。
这里不仅有殿堂宏伟、气势磅礴的古建筑,还有
许多珍贵的古籍文献、碑刻和书画等文物珍品,展示了中华文明古代
经典文化。
作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院在保护古建筑和历史
遗迹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每年冬至这一天,石鼓书院还会举办“冬至庆典”活动,
这是书院的一项传统活动,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
届时,来自全
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涌入这座古老的书院,共同庆祝冬至节日。
总之,衡阳石鼓书院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它代表了中国的
古代教育和文化遗产。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
活力和意义,也为后人解读和认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宝贵素材。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知识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知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麓,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迨及晚清(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至今仍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历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见的“千年学府”。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观光点。
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
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有万寿宫、崇真观等。
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麓山寺创立,至今仍保存完好。
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
六朝建道林寺。
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
唐末五代智璿等二僧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岳麓书院就是在智璿等办学的基础上“因袭增拓”而诞生的。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
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亲书“岳麓书院”匾额,书院之名始闻于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
至今书院所存明代“岳麓书院”刻石,便是当年宋真宗的手迹。
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的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都有很大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
清朝嘉庆年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
门人请他撰题大门联,袁明曜以“惟楚有材”为上联让大家来对,大家正沉思未就,门生张中阶至,有人告以门联之事后,张中阶即应声对说:“于斯为盛”。
众人皆赞好,师生合撰的这一联,就这样成了岳麓书院的大门联。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今属江西九江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割据政府于都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中国最美的十大书院
中国最美的十大书院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为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丽正书院。
宋代书院的兴起是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1],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在北宋盛极一时。
这时候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
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
元朝时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两宋理学家。
明朝初年书院转衰,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
随后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道之忌,明世宗、张居正皆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
满清入主中国,对书院所保存的元气,犹有馀悸,继续抑制书院。
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
清王枚《睢州志·公署》:“今之州署为旧时洛学书院。
书院创于雍正时刘公蓟植,后没于水。
道光时马公移建于署西袁氏(袁可立)宅,与州署邻。
”直到庚子后新政,庚子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
丽正书院洛阳丽正书院,在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由玄宗李隆基颁诏,。
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建立,是收集、整理全国各种图书典籍,撰写国史时政,奏献筹策建议,举荐治世良才,溶藏书、研究、举贤为一体的全国最早、最大的一所官办书院。
书院成立后,集中全国一批著名文人、学者在此任修书、侍讲等事,张说总其事。
它虽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那种聚徒讲学机构,但它孕育了以后渐起的各类书院“培养人才”、“研究史籍”的学风,奠定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群星璀灿的基石,在我国书院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乱,攻陷东都洛阳,纵兵大掠。
次年,安禄山在洛阳谮称大燕皇帝。
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于洛阳宫内,继皇帝位。
同年,郭子仪收复洛阳。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井于次年攻破洛阳。
上元二年(761年),唐朝借回纥兵收复洛阳。
衡阳 旅游十大景点
以下是衡阳的十大旅游景点:1. 南岳衡山:中国五岳之一,有“寿岳”之称,位于衡阳市南岳区。
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 蔡伦竹海:覆盖两百多个大小山头,依山势高低起伏,郁郁葱葱,面积达16万亩。
现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山地车训练基地。
3.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石鼓书院是中国唯一两位皇帝赐匾的古代书院,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4. 回雁峰:坐落于衡阳市雁峰区,为八百里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又称南岳第一峰。
海拔96.8米,总面积6.32公顷,地处衡阳湘江之滨,为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罗荣桓故居:位于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文明旅游风景区。
6. 南岳大庙:为我国五岳神庙之一,位于南岳古镇。
大庙坐北朝南,周围红墙环绕,四隅角楼高踞,规模宏伟,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
7. 江口鸟洲:位于衡阳市衡南县东南部,地处耒河中间,四面环水,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和湖南省唯一以保护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8. 衡阳九龙峡漂流:漂流全程5公里,落差110米,被誉为“中华五岳第一漂”。
9. 水帘洞:位于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紫盖峰下,距南岳镇4公里,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之一。
10. 东洲岛:位于衡阳市区东南面的湘江中央,长2公里左右,宽约200多米。
岛上有庵殿、书院、古树、桃花,水少的季节还能看到沙滩。
该岛四面环水,岛上树木茂密,绿荫浓蔽,环境十分幽静。
以上就是衡阳的十大旅游景点,每一个都值得前去探访和体验。
在旅行中,不妨与当地的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这样会让你的旅行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四大书院
宋朝四大书院为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石鼓书院: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潇湘街道湘江北路69号,地处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明徐霞客赞誉称“石鼓书院兼具滕王阁、黄鹤楼名胜之优越”;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誉。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星子县白鹿镇境内),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
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
白鹿洞四山环合,俯视似洞,因此而名。
唐末兵乱,高雅之士来此读书。
南唐开元年间,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园学”。
宋初扩建书院,与石鼓、睢阳、岳麓并称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南岳衡山七十二峰最后一峰的岳麓山脚。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
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湖南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
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
位于商丘县城南。
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睢阳,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
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
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衡阳石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应天书院,合成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石鼓院简介
石鼓书院为中国古代书院之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书院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自唐至清未存在了一千多年。
河南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宋州睢阳郡,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自古以来,一直为江淮屏障,一方都会。古代书院多设于山林,唯应天书院立于繁华闹市,历来人才辈出,千年来,培养俊杰数不胜数。
石鼓书院八景:“东岩晓日,西豀夜蟾,绿净蒸风,洼樽残雪,江阁书声,钓合晚唱,栈道枯藤,合江凝碧。”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白鹿洞最初是唐代贞元时,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
白鹿洞书院虽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南宋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军。朱烹到任时,白鹿洞书院已经毁于兵燹,栋宇消落,林园荒芜,触目皆是尘封书海,网结门廊。经过朱熹的一再请求,宋孝宗终于同意重建白鹿洞书院。修葺后的白鹿洞书院,以圣礼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庞大建筑群。书院共有殿宇书堂三百六十余间,其中包括御书阁、明伦堂、宗儒词、先贤祠、忠节祠等。圣礼殿是用于学生拜谒孔子的殿堂,门上方两块匾额写有“学达性天”、“万世师表”的字样。在文会堂有朱熹亲书“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峰泉交映,知仁独得之天”的对联。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衡阳市详细旅游攻略
衡阳市详细旅游攻略衡阳,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衡阳历史悠久,山水优美,以石鼓书院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与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遍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主要景点推荐:1.南岳衡山:五岳之一,以“五岳独秀”“中华寿岳”著称,是衡阳旅游的必去之地。
2.南岳大庙:始建于唐朝,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素有“南国故宫”之称。
3.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覆盖两百多个山头,有我国最大的连片竹海,十分壮观。
4.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是中国宋朝四大书院之一。
5.衡阳抗战纪念城:展示了衡阳抗战的悲壮历史。
二、特色美食推荐:1.衡阳土头碗:传统风味佳肴,外形美观,有步步登高之寓意。
2.茶油炒土鸡:以衡阳本地土鸡和茶油炒制,肉质细嫩鲜香。
3.石湾脆肚:衡东县的特色菜,香辣脆爽,余味绵长。
4.橘皮扣肉:选用本地产猪身两侧肉,俗称“五层楼”,肥而不腻。
5.耒阳粉皮:耒阳市传统名吃,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菜肴。
三、旅游线路推荐:1.一日游:南岳大庙→ 南岳衡山→ 石鼓书院。
2.两日游:o D1: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 石鼓书院→ 衡阳抗战纪念城。
o D2:南岳衡山→ 南岳大庙。
3.三日游:o D1:南岳衡山→ 南岳大庙。
o D2: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 石鼓书院。
o D3:衡阳市区内游览,体验当地文化和美食。
四、旅游价格参考:1.景点门票:南岳衡山中心景区门票淡季80元/人,旺季110元/人;南岳大庙门票淡季40元/人,旺季58元/人。
2.美食消费:衡阳的餐饮消费水平适中,一般土菜馆的消费大概在人均30-60元不等,小吃如鱼粉之类的人均大概在10元内。
3.住宿:衡阳市中心的酒店价格大多在100-300元一晚,青年旅社价格大概在100以内,南岳衡山景区附近大多是农家乐式旅馆,价格多在100-200元间。
五、其他注意事项:•交通:衡阳交通便利,衡阳南岳机场位于衡阳市衡南县云集镇,距离衡阳市区约24千米,有机场大巴和公交线到市区。
石鼓书院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学府——石鼓书院参观游览。
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曾鼎盛数百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
在石鼓书院前是宽阔的石鼓书院广场,它于2003年10月竣工开放,占地3.18公顷,总投资2380万元,是衡阳中心城区又一个标志性的广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本2.4米长, 1.8米宽的巨型石书,诗词歌赋,上面镌刻着宋孝宗淳熙14年(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在此讲学所作的《石鼓书院记》的其中一段。
后人曾将此记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
此碑解放后,被人在湘江中发现,转至岳屏公园衡阳市船山图书馆(今市书画院)右侧的护碑亭内,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毁于造反派之手,现衡阳市图书馆有该碑拓本。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
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别号紫阳,世称考亭先生。
石书的对面是一棵国宝级的古银杏树,专家估计它已有450岁的高龄了。
你看它是非常的粗壮,要4个人才能把它合围起来,当时园林工人为了栽种这棵树仅黄泥就运了10多车,挖的树坑直径达到了8米多。
可以想像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壮观。
整个广场的建设是以显山、露水、见秀为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并以挖掘石鼓文化内涵为主题,以古、幽、曲、静、绿为基调。
广场的主题雕塑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诠释了一山、二水、七贤。
一山,是指石鼓书院所座落的石鼓山。
该山海拔69米,面积约0.83公顷。
蒸水环其左,湘水挹其右,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
石鼓得名,说法不一: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
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
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
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
二水,是指环绕石鼓山的蒸水和湘江。
石鼓书院记
石鼓据蒸湘之会,江流环带,最为一郡佳处。
故有书院始自唐元和间,州人李宽之所为。
至国初时,尝赐敕额。
其后,乃复稍徙而东,以为州学。
则书院之迹于此,遂废而不复修矣。
淳熙十二年,部使者潘侯始因旧址列屋数间,榜以故额,将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未竟而去。
今使者成都宋侯若水又因其故益广之,别建重屋,以奉先圣先师之像。
且牒国子监及本道诸州印书若干卷,而俾郡县择遣修士以充入之。
盖连帅林侯栗诸,使者苏侯诩、管侯鉴、衡守薛侯伯宣皆奉金赍割公田,以佐其役,逾年而后落其成焉。
于是宋侯以书来曰:‘愿记其实,以诏后人。
且有以幸教其学者,则所望也。
’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为学,往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
而为政者,乃成就而褒表之:若此山、若岳麓、若白鹿洞之类是也。
逮至本朝庆历熙宁之盛,学校之官遂遍天下。
而前日处士之庐无所用,则其旧迹之芜废,亦其势然也。
不有好古图旧之贤,孰能谨而存之哉?抑今郡县之学官,置博士弟子员,皆未尝试考德行道义之素。
其所受授,又皆世俗之书,进取之业,使人见利而不见义,士之有志为己者,盖羞言之。
是以常欲别求燕闲清旷之地,以共讲其所闻而不可得。
此二公所以慨然发愤于斯役,而不敢惮其烦,盖非独不忍其旧迹之芜废而已也。
故特为之记其本末,以告来者。
使知二公之志所以然者,而无以今日学校科举之意乱焉。
又以风晓在位,使知今日学校科举之害,将有不胜言者,不可以是为适然而莫之救也。
若诸生之所以学,而非若今之人所谓,则昔吾友张子敬夫所记岳麓者,语之详矣。
顾于下学之功有所未究,是以诵其言者不知所以从事之方,而无以蹈其实,然今亦何以他求为哉!亦曰:养其全于未发之前,察其几于将发之际,善则扩而充之,恶则克而去之,其亦如此而已,又何俟于予言哉!。
石鼓书院的介绍
石鼓书院的介绍
石鼓书院坐落于衡阳市蒸湘区石鼓镇,是唐代著名的四明(今浙江宁波)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石鼓书院创建于公元754年,由韩愈任衡阳(今属湖南)
太守时建成,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唐代建筑之一。
据《新唐书·韩愈传》载:“(韩愈)为衡阳太守,始为石鼓书院。
”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
他在任时,在石鼓山下的莲花峰旁建了一座“书堂”,以纪念这段经历。
唐
宪宗元和五年(810年),韩愈病逝于潮州贬所。
他死后,学生
为了纪念他,在书堂旧址上重建了一座“书堂”。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苏轼出任潮州刺史。
他在
任时,对石鼓书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
重修后的书院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一所书院。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朱熹任广东南雄太守,又
重建了石鼓书院。
元明清三代皆有修葺、扩建。
—— 1 —1 —。
石鼓书院简介
石鼓书院简介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原址在衡阳石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李宽(619年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在石鼓山寻真观【寻真观,旧为道士修炼之地。
宽为山主,乃改道院为学舍,辟寻真观为读书之所”、“立学祠先圣及招诸生,弦诵其中”。
唐贞观年间(627—650),衡州刺史齐映在石鼓山上建“合江亭”。
唐永贞元年(805),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诗人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自郴州至衡州,游览石鼓山,写下《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
李宽原名李景俭,又名宽中,字裕卿,自幼饱读诗书,却无意仕途,唐元和元年(806)由巩昌(今甘肃陇西)来衡阳,游览石鼓山,仰慕韩愈【唐贞元二年(788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
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
这是韩愈从政开始。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
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之大气与“三江汇流”之景致,遂在此结庐读书,时称“李秀才书院”,亦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
元和五年(810),吕温谪刺衡州,以文学饰吏治,游宴觞咏,风雅称盛(此诗系吕温任衡州刺史的第二年(811)夏所作),对于后来石鼓书院的发展确有“提携”之功。
周敦颐与陈抟
周敦颐,又名敦实,宋朝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并写出了《太极图说》。
周敦颐出生于1017年,年幼丧父,北宋天圣三年(1025),8岁时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阳舅父郑向,并求学于衡阳石鼓书院。
1031年,舅父郑向任龙图阁大学士,周敦颐和母亲跟随舅父北上东京汴梁。
1036年,周敦颐任江西省分宁县监主簿,他南下任职时路过均州,闻石鼓镇之名,忆儿时在石鼓书院求学情景,转而游览,入双龙峡双龙山,顿有所悟,后著《太极图说》,画出了太极图。
《宋史·周敦颐传》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县人。
生于北宋天禧元年,幼聪慧,机敏而好学,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主簿,过均州南下,后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虞州通判。
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皆有实绩。
晚年知南康军,北宋熙宁六年卒,附葬于母亲墓旁。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石鼓山,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匡义赐“石鼓书院”匾额。
宋仁宗景祐2年(1035),赐额“石鼓书院”。
由于石鼓书院“独享”两度被宋朝皇帝“赐额”的殊荣,而步入石鼓书院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与睢阳(又名应天府书院)、岳麓、白鹿洞齐名的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
1025年,周敦颐到达衡阳后,曾在此求学,后又在此讲学。
明万历中(1587~1598),周敦颐与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陈抟(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
汉族,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
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原址在衡阳石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
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
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
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
2008年当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鼓书院。
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故名。
唐初,刺史齐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侧。
宪宗元和年间,州人李宽筑屋山巅,读书其中。
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匡义为赐“石鼓书院”匾额和学田(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始唐元和年间,州人李宽之所为,至国初时尝赐敕额”。
《国朝石鼓志》卷一事迹篇:“案文献通考赐额在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与朱子记国初者合”)。
宋太宗至道三(997年),州人李士真请求郡守在这里建立了正式的书院,招收生徒讲学。
宋仁宗景祐2年(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
这时,他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给皇帝,宋仁宗阅后,便赐额“石鼓书院”。
由于石鼓书院“独享”两度被宋朝皇帝“赐额”的殊荣,而步入石鼓书院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与睢阳(又名应天府书院)、岳麓、白鹿洞齐名的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
《文献通考》列为“宋兴之初天下四书院”之首。
仁宗时一度荒废,到南宋孝宗时,因旧址复院扩建,规模益增,迄宁末不废。
朱熹曾为之作记。
石鼓书院夜景
石鼓书院(17张)
石鼓书院简介
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
石鼓书院立有高约两米石鼓。
晋时庚仲初《观石鼓书》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载:“具有石鼓
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
”石鼓山峻峭挺拔,风景奇异,历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
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
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
石鼓书院大观楼
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石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