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实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

3.体会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作者作品】《柳宗元》,了解作者作品,导入新课。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洵、轼、辙)、曾巩、王安石。﹞

“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写于被贬时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名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影视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

【精品课件】展示

篁竹(h uáng)清冽(liè)坻(chí)嵁(kān)佁然(yǐ)

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ch uàng)幽邃(s uì)3.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可以“从……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的小石潭。”句式说话。

示例

从“坐潭上……悄怆幽邃”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环境凄清的小石潭。

答案点拨

怪石嶙峋、树木青葱、群鱼戏水、水清见底、源头曲折、岸势崎岖……

4.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

按游览顺序的分别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三、局部探究

(一)探究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

1.小组合作,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再由全班讨论,参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点拨

用“猜”“看”“查”的手段疏通词义。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

看:利用好课文下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

查:查字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文章读得多了,词语的积累越多,猜测率就越高,词典也会翻得越少。

2.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

【精品课件】展示

(1)解释加点的词: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全石以为

..底

④水尤.清冽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二)探究第一段

1.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精品课件】展示

①作者写发现小潭,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请用译文回答。

③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学生思考明确

①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

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②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③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三)探究第二段

朗读第二段,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精品课件】展示

1.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2.潭水和游鱼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合作探究明确

1.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清和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

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

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

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

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

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可参考【微教案】《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四)探究第三段

学生自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精品课件】展示

这一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明确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以及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两

个比喻,一静一动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微课堂】《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描摹景物》

(五)探究第四段

学生自读第四段,思考问题。

【精品课件】展示

这一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明确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了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

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