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化(7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改 场所 (刑 罚处 罚)
少年犯管教所(Fra Baidu bibliotek教满14 岁不满18岁的罪犯)
劳改管教队(监管已判刑 且适宜在监外劳动的罪犯 )
监狱(监管已判刑而又不 适宜在监外劳动的罪犯)
2.超社会化(over-socialization)
超社会化(或过度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 的一种偏差现象,一种只承认共性而完全抹杀个 性存在的合理性的现象。如早熟现象。
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的校风和校规,学校内的群体或组织,学校确定和 使用的教科书,都会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这一切都必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才能顺
利实现。教师是学生社会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对学生特 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社会化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人对“罗森塔尔效应”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决定
与超社会化对立的现象就是“过分个性化” (over-individuation)。
3.反社会化(anti-socialization)
反社会化是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和冲 突的亚文化的过程,是对一定社会的社会化总目 标的背离。 反社会化可以分为正向越轨(创新)和反社 会行为(犯罪)两种类型。
七、社会化理论(人格发展理论)
“镜中我” 的概念首先来自于莎士比亚的一句 台词, “每个人对于另一个人而言都是一面镜子, 映射出确乎有过的那种样子。” 也即自我是社会的 产物,我们必须要通过别人来确认我们对自己的判断 和认识。简单地说,他人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他人那 里感受到自己和理解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
主动 再社 会化 被动 再社 会化
个体承担地位更高的社会角色后 进行的再社会化 个体移居或客居文化模式很不相 同的他乡后进行的再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地位大大降低后而不 得不进行的再社会化
个体违反社会规范后而被社会强 制进行的再社会化
我国 强制 再社 会化 机关
工读学校 (特殊教育)
劳动教养所 (行政处罚) 劳改场所 (刑罚处罚)
4.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过程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 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 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 规定的规范办事。
三、社会化的条件
人能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因为具有 特殊的生理条件: 1.人类具有超越本能(instinct)的能力; 2.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3.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4.人有语言的能力。
人格(personality)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 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特殊个体的一系列 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认知、行为和情 感三个部分。社会化的过程其实是伴随着“人格 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问题而始终。
孟母三迁的故事
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 这一概 念是由美国著名社会 学家、社会心理学家 查尔斯· 霍顿· 库利( 1864—1929)提出的 。
如基础教育中因为升学考试而出现的歧视制度— 分班制度,这一制度在孩子们尚未理解社会基本含义 的时候就已经被社会贴上了某种标签,似乎顺理成章、 非常合理的分班制度,实际上强化了既有的社会分层 结构。
2)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纳税人的钱为什么更偏向城市学生。失去接受 更高教育的机会会使农村人口失去了更多的竞争机 会和获得更高经济收入的机会,进而强化了我国城 乡二元格局和社会的不平等。
1)受教育者视角
学校教育首先获取一张文凭,而文凭是进入 社会的通行证; 学校教育为个体的社会流动提供渠道;
学校教育为个人习得价值观(修身)和必要 的技能。
2)社会的视角
将社会共同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传达给个体,以 延续和加强社会的凝聚力量; (学校教育就是提供一种环境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智 力倾向和道德倾向——杜威)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三、社会化的条件 四、社会化的主体 五、社会化的过程
六、社会化的问题
七、社会化的理论
一、社会化的定义(socialization)
怎样理解“后勤社会化”或“养老社会 化”中的“社会化”?
这些用法中的“社会化”多是指将原来 由于单位或国家承担的事务推向社会,准许、 提倡或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与社会学中的 “社会化”相去甚远。
熟练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自觉遵守社会行为 规范、逐渐调整社会关系;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担任新角色、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的过程,是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为了适应新的环 境和知识更新的状况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进行 的继续社会化。
3.复社会化(老年期的社会化) 老年人由于担任的角色转换而进行的第二次 社会化。 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 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 工具角色转换为情感角色; 父母角色转换为祖父母角色。
2.学习基本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用以调整、控制人们行为的文化手段的总和,用以维 持社会秩序和正常运转的工具。它通常通过习俗、民 风、时尚、道德、法律以及各种各样的制度、规章和 纪律等形式表现出来。
3.内化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体系: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 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 它为个人确定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提供导向作用。
2.学校: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
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强调社会化的专门性、 系统性,带有强制性。 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 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 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 规范的要求扮演自己的 社会角色,理解和把握 在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 系。
其一,家庭给儿童传授的文化知识、社会规范等是不系统、不全 面的,而学校传授的却是系统、全面的; 其二,家庭偏重于对儿童进行口头语言和形象思维训练,而学校 却偏重于书面语言和逻辑思维训练; 其三,较之家庭,学校更加有计划、有意识地促使儿童参加范围 更大的集体生活,使他们得到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集体锻炼; 其四,较之家庭,儿童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有 形课程”,而且还要学习大量的“无形课程”; 其五,较之家庭,儿童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他 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
四、社会化的主体
在社会学中,通常把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 境称为社会化主体或因素,主要包括: 1.家庭(family)
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是人生的 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儿童在家庭 中生活时间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他们首 先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其次才是幼儿园和学校的影 响。儿童的家庭生活对其社会化产生着深刻的影 响。
社会学家与社会心理学家库利认为,人事实上没 有办法在无人的环境下认识自我。正如刚生下来的婴 儿,并不能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差异,他们还没有 形成任何意义上的自我。在几个月之后,他们逐渐地 开始把自己和父母区别开来,并当不同的人来对待, 渐渐地他们不仅获得了自己与父母关系的认识,而且 也开始理解和认识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 由此库利提出,人对自己的了解实际上是通过他 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的,这就是所谓的“镜中我” 。
教师期望的主要因素包括:
——学生的身体特征:教师对有魅力和惹人喜欢的学 生怀有智力和成绩好的期望; ——学生的性别:教师对男女学生产生不同的期望, 认为女孩子语文和英语的成绩好,男孩子理科的成绩好;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教师对家庭社会经济
地位好的学生的期望高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的学生。
学校教育的功用
人是社会的动物,从呱呱落地的那一时刻开 始,人就要接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就 要在人类社会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教养,就要在 社会中生活,学习并适应在人类社会中生存下去 的各种需要。这种逐渐学习,逐渐适应的过程, 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是指人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和社会规 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五、社会化过程
1.初社会化(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早期社会化) 初社会化阶段是个人学习基本生活知识和技 能、了解基本的社会关系网、并能在实际生活中 比较成功地扮演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和从事最基本 社会活动的过程,又称基本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又包括儿童期社会化与青年期的 社会化两个阶段。
2.续社会化(中年期的社会化)
3.同辈群体(peer group)
同辈群体往往指在年龄、背景、地位、志向、兴 趣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从人际互动的角度来看,那些在家庭背景、思想观 念和兴趣爱好方面具有较大相同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 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
在同辈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与学校 和家庭环境中的新的东西:
4.大众传播媒介
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 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 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 段,如广播、电视、报纸、 书籍等。 在现代社会中,它的影响 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 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 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观 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 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
5.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个 人进行职业社 会化的主要场 所。 工作单位给人 们提供了一个 检验和发展家 庭及学校社会 化成果的场所。
二、社会化的内容
笼统地说:社会化的内容就是要学习做人, 或者说学习现存社会的文化。 具体地说:
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学习基本社会规范
内化价值观念
培养社会角色
1.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基本生活技能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首要的 学习内容,它包含生活自理能力和谋生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在衣 食住行方面自我料理的能力。 谋生能力:人们作为一个正式的社会成员在 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自谋生路,自食其力的能力。
六、社会化问题
1.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
再社会化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社会化,一般发生在 社会化中断或失败而经历的过程,通常特指对违法分 子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教化过程,并往往通过一些特 别的机构(全面控制机构)予以实施。 再社会化主要集中在初社会化失败、中断或理想 被严酷的现实击碎后,但中年人或老年人社会化过程 中同样可能出现中断,而出现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按自愿程度可以划分为主动的自愿再社 会化和被动的强制再社会化两种形式。
3)对学校教育制度另一批判是针对考试的
考试不能说明全部问题,成绩好能力不一定强, 成绩差能力不一定弱,那为什么一定要考试? 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替代考试的其它工具 (不是最好的,但却最有效):在义务教育阶段,考 试仍然是几乎所有学校教育中最通用的约束实施教育 和接受教育双方不滥用各自权利和检验知识传播效果 的工具。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只要高等教育甚至高中 教育以及“好学校”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稀缺资源, 考试就仍然是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的公平手段。
1.家庭
(1)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 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 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 化奠定了基础。 (2)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 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 爱的培养。 (3)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 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管教孩子的几种方式: 民主型、专制型、权威型
家庭社会化主体地位受到其他社会化主体的 挑战: 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可能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 间还要多; 儿童入学年龄越来越提前化等。
1)在同辈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 先为他们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 等的基础上和其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 关系。这种活动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 灵活的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 冲突的能力。许多人的领袖意识就来源于自己在同伴 中的角色。
2)个体在同辈群体中接受大量的亚文化的影响。 由于在同辈群体中个体可以摆脱像家庭或学校环境中 那些社会权威的约束,因此他们可以自由地从事自己 喜欢的活动,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个体某 些朦胧的感受在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中产生共鸣,而 形成较为独特的亚文化,包括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 标准、兴趣爱好、服饰发型、隐语等等。这些都构成 了对个体社会化发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进行社会控制(在学校学习社会规范);
进行人才筛选和人力资源储备(学校扮演鉴定人 们知识水平和能力的角色); 高等教育机构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地,促进社 会发展和变迁。
中国学校教育的批判
1)中国初等教育中存在的制度冲突——以义务 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小学和初中教育由于高中实施升 学制度的干扰而彻底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