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胡适思想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胡适思想的形成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既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又是旧道德的楷模;既是中国社会革命的积极推动者,却又最终站在了中国革命反对者的立场上。激进与守旧,革命与反动,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人格和价值取向,在他的身上完整地统一起来。本文试图从胡适的早期教育历程对其思想的形成原因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胡适的思想教育时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封建私塾教育(1895-1904);在上海的新学堂式教育(1904-1910);在美国的大学接受西式教育(1910-1917)。

一、早期私塾教育:对仁爱孝顺观念的接受

胡适生于一个下层官宦家庭,母亲是其父胡传的妾,1895年胡传死时,其母才22岁,比胡传的长子还小2岁。在这样的旧时封建大家庭中,胡母的地位可想而知。她必须具有隐忍、顺从的性格,而胡适是她一生全部希望的寄托,她希望胡适能够步入仕途,不要像他大哥那样不务正业,因此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同样,胡适对他的母亲非常敬爱,他在《四十自述》中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够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895年,胡适4岁时,他的母亲就把他送进私塾读书,接受封建传统教育。在蒙学时期,他不可能对这些“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书有深层次的理解,但由于他们母子间深挚的爱,仁慈孝顺的思

想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或许可以解释后来的洋博士与乡下小脚女人相伴一生、不弃不离的原因。此外,在这一段时间内,胡适阅读了大量的古典白话小说、弹词、传奇等作品,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胡适受这些白话小说的影响很深,这一方面由于这些白话小说本身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也符合儿童的心性。

二、在上海新式学堂教育:同情革命,反对满清政府

1904年秋,胡适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将来,让胡适到上海求学。年仅12岁的胡适便离开了家乡和母亲,来到了上海。胡适后来回忆说,“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胡适到上海后,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三所学校,用他的话来说接受的是“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教育”。在这一时期,胡适思想的明显变化是接受了“进化论”,同情革命,反对满清政府。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激烈动荡的时期。上海作为整个中国的缩影,是各种知识分子聚集之地,也是思想文化冲突最激烈的地方。胡适在这种环境之下读书学习,其思想深受影响。

在梅溪学堂里,胡适经常阅读《时报》。在当时他深受梁启超的影响,他“虽不明白种族革命,却在脑海里种下了不少革命的种子”。读了邹容的《革命军》后,胡适的思想起了巨大变化,自认是新人物。

在澄衷学堂里,胡适深受严译《天演论》的影响,并且取书中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语,改名为胡适之。同时,梁启超所提倡的改良主义和改造国民的精神,使胡适认识到在中国之外尚有更新的文化,要富强中国,必须要改造中国国民的思想,他后来承认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

上海的中国公学,是胡适接受革命思想最重要的地方。这所学校是1905年由反对日本政府压制中国革命的留日学生创办的,他们自创自办“纯然是一个自治的共和国”。胡适身处这样一个学校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民主革命的思想。他为学校里鼓吹革命的《竟业旬刊》地撰写文章,后来任该报主编,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同情革命,反对满清政府的态度非常鲜明。

从胡适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胡适虽然同情革命,但却不赞成暴力革命。他一没有参加革命党,二没有剪掉辫子,说明胡适没有明确地在行动上参加革命,对革命还有保留态度,而是企图按照改良的思想来改造中国,使中国强大。

三、在美国校园的西式教育:实用主义思想的确立

1910年,胡适考取了美国的庚子赔款留学生,于9月抵达美国,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胡适是抱着“乞医中国之神药”的目的而去美国的。

胡适到美国后,受美国的自由主义民主观的影响较大。他在1912年的美国大选中,支持自由派的总统候选人,信奉自由主义派所主张的放松国家对社会和个人的控制,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度和支配权。这与胡适在国内时期形成的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温和改良、解

放妇女等思想相一致。

胡适在美国时期,确立了对他一生影响最重要的实用主义思想。实用主义注重实践效果,反对各种空谈理论,符合胡适的“西乞医国术”的思想,因此,胡适一接触到实用主义,便认定这是“起死之神丹”,发奋读完杜威的著作。

胡适初到美国之时,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虽然正处于鼎盛时期,但应该看到美国当时的哲学派别不只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一种,但胡适却独选中实用主义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是因为这种哲学特别适合胡适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实用主义注重实用效果,认为实用与否是检验一种理论的最后标准,这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寻求的使中国富强的实用主义道路相吻合,而胡适是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因此实用主义倍受胡适的青睐,成了他心目中挽救中国的起死之“神丹”,并且这种思想形成后,在胡适的头脑中一直牢牢地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后,胡适的思想基本成型,再无大的变化。1952年6月1日,杜威逝世,胡适毫不掩饰地说:“杜威先生的思想影响了我一生。”

从胡适的这三个阶段所受的教育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他思想里的激进与守旧、革命与反动思想特点的形成经过,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胡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