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胡适思想形成
胡适 思想 总结
胡适思想总结胡适(1891-1962)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化评论家、作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尤其在教育与文化领域的改革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适的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胡适强调科学、民主和自由。
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他主张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认为只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达到国家治理的最佳状态。
他也非常重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主张全面的个人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专制主义。
第二,胡适提倡现代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国家进步的基石,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社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他主张推崇科学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方法,反对教条主义和空洞的传统教育。
他提出了“立志志学学”、“东西学结合”等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第三,胡适倡导文化独立。
他认为,中国必须摆脱对外文化的依赖,拥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
他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并与西方现代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他的“革命三人组”理论,即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日本文化进行对照,寻找其中的优点和缺点,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文化支持。
第四,胡适强调实践和行动。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改变社会。
他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只纸上谈兵、不实践的空谈主义。
他在教育和文化改革方面,不仅提出了理论,还亲自实践,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文化事业,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综上所述,胡适是一位思想开明、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近代教育与文化的发展。
他的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思想,激发了人们对自由、人权和民主的追求。
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思路。
他的文化独立思想,促使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
他的实践与行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
胡适思想的总结
胡适思想的总结胡适(1891年-1962年)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胡适的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胡适主张思考和实践的结合。
他认为,只有通过批判性思考并将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
胡适反对空洞的学院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思想。
其次,胡适提出了“实用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理论的完美。
胡适主张学术研究要有实践应用的价值,必须关注社会问题,以改善社会为目标。
第三,胡适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
他反对封建主义和儒家传统对个人自由和创造力的束缚,主张个人应该拥有思想的自由和创造的权利。
他认为,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社会环境下,个人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第四,胡适提倡民主主义和科学思想。
他坚信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并呼吁推动中国社会向民主制度转型。
他批评中国传统思想的封建性和专制性,并提出了科学思想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
第五,胡适倡导文化多元主义。
他认为,文化应该是多样性的,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的文化背景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他主张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反对排斥和歧视。
他也强调文化的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性,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发展。
第六,胡适主张新文化运动。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之一,他通过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批判了封建文化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主张追求科学、民主、自由和平等的革新。
总结起来,胡适的思想是一个综合性的思想体系,包括思考和实践的结合、实用主义、个人自由和创造力、民主主义和科学思想、文化多元主义以及新文化运动等。
论胡适的治学思想及影响
· 37 ·教育新风【摘要】一代学术名人及教育家胡适,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自幼逐渐形成了一套自身的治学思想。
他认为治学过程中务必要培养和坚持怀疑的、批判的、自由的、不苟且的和科学的精神,同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治学方法,首先要正确选择学习切入点,依据学习兴趣和个人禀赋选择学科专业;其次要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为核心方法,以保持基本的治学习惯为基础。
他的治学思想对其本人、学术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胡适;治学精神;治学方法论胡适的治学思想及影响李莎莎(丰城市第二中学,江西 丰城 331100)胡适一生主要活跃在学术思想界和教育界,他的治学思想无疑在当时的学术界掀起了一阵阵浪潮,并指导和培养了大批学生,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不为过,其中不乏学术界的知名学者人士;而他的治学思想也是一份独特的精神遗产,对当今乃至后世的历史借鉴意义不言而喻。
一、胡适治学思想的来源(一)家庭教育的熏陶胡适治学思想的形成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胡适的父亲胡传生前对他的亲身教育有限,仅教他识得几百汉字,但其治学精神对于胡适的影响却是启蒙性的。
胡传去世后,不到四岁的胡适得父亲遗嘱教他努力读书上进,胡适的母亲冯氏得丈夫嘱咐“穈儿天资聪颖,应该令他读书”,寥寥数语,对胡适一生的影响却非常之大。
幼年的胡适无疑从父亲的治学上受到了莫大的启发,他十多岁时对宗教的怀疑倾向与批判精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所遗留的精神遗产的影响。
母亲冯顺弟在胡适的学习和成长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自胡传逝世之后,冯顺弟以胡传为样板对胡适进行教育,严格督促他念书学习。
胡适全然记在心中,母亲用她全部的生活和为人处世教给了他一种做人和做学问上的容忍精神,“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接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这位慈母对此后胡适一直践行思想自由和包容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文学观
①本文所引胡适的文献大部分出 自 胡适文集》 北京 大学出版社 19 《 ( 98年版) 为简便起见 , 引该文集处不一一 标注页码 , , 凡 只在每
条文献 的后面括号 内写明所引文章的题 目。
4 5
治 权 必 须 放 在 多 数 人 手 里 , 样 才 能 有 效 地 保 证 人 民 的 这
第2 7卷第 5期
2 1 年 9月 01
c 咒 ( 会科 学版 ) 社 Jun f h n ogU i ri f eh o g ( o i c n e) ora o ad n nv syo c n l y Sca S i cs l S e t T o l e
Vo . 7, . 1 2 No 5
义文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确实起到 了关键作用 。
一
中最觉醒 的人们 经过 长期 的奋 斗努力争取来 的。 胡适认 为, 国历史 上有 过很 多 的争取 信仰 自由和 中 思想 自由的“ 自由主义 者 ” 但 并不 认为 中国传 统里有 真 , 正 的自由思想 : 中国虽 则倡导 人文 主义 , 离宗 教 的羁 “ 脱 绊 , 而今 日仍 旧在 落后 的地位 。她推 翻了 中古 时代 的 然 宗教 , 但是对 于大多人 民的生活 , 旧没有什 么改进 。她 仍 善于利用科 学 方法 , 是这 方法 只 限于 图籍方 面。她 的 但
思想得 了 自由 , 但是她没有利 用思想 战胜物质 的环境 , 使 人 民的 日常生活 也得 自由” 东西文化之 比较 ) 。( 中国历
、
自由主 义政 治 思 想 的倡 导
自由主义 和个人 主义 在胡 适那 里是 紧密 联 系 的, 胡
史上 的 自由主义运 动始终都 没有抓 住政治 自由的特 殊重 要性 , 始终没有办法解决君主专 政的 问题 , 以就始 终没 所 有走上建设 民主政治 的道 路。而西方 自由主义正是 在这
简论胡适的言论自由思想
“ 究竟 一个没有军队支持 ,没有 党派协
助 的 个 人 能 做 些 什 么 ? 然 后 指 出 : 少 ” 至
有时他们 的责任 还不 止于评判与调解 , 他们是全 国的观象 台 、 斥侯 队。他们研 究 事实 , 观察时势 , 提出重要的主张 , 造 成 舆论 的要求 , 国中的政党起初不 能 使 不 睬他 , 后不能不采用他 。他们 身在 最 政党之 外 ,而眼光注射全 国的福利 , 而
e u 匪 u Y A 嚣传 媒论 苑 A嘲 l Nu N L
筒论 胡自成 体 系 , 对
胡 适 对 政 治 始终 有 “ 感 兴 趣 的兴 不 趣 (ineet —n rs) , 因 为 这 是 ds t s d ieet” i r e t
治 。” 适将其 “ 不住谈政治 ” 胡 忍 的经 历
书生议政 , 虽诸 多不 合时宜 ; 但胡
适 信 仰 坚 定 。 尔 和 曾 对 胡 适 直 言 :我 汤 “ 劝 你 不 要 谈 政 治 了 罢 。 前 我 读 了你 们 从 的 时 评 , 未 尝 不 觉 得 有 点 道 理 ; 至 也 及
良心上 的一点谴责而 已。”
1 纪 英 国 著 名 自由 主 义 思 想 家 9世
约 翰 . 尔 , 胡 适 议 政 时 的 “ 像 ” 密 是 偶 。
14 97年 9月 2 1日胡 适 在 天 津 公 能 学 会发 表演 讲 ,首先 提 出一个 问题——
若 没有一 派超然 的政 论家 做评 判调 解
色彩 的居多 ; 彩越浓 , 非越 不明白。 色 是
而发现 :该论题存在广 阔的论 述空间 。 已整理 出版 的一手史 料奠 定 了厚 实 的
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胡适与新文化运动胡适祖籍安徽绩溪,1891年出生于上海,1909年考取第二批庚款留学生,1910年远赴美国留学。
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大教授。
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集中了一批从日本、欧美留学回来的新派学人,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胡适便是先驱者之一。
下面分析胡适新思想形成的过程,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奉献和后世对其的评价。
一、新思想形成过程〔一〕和母亲住一起时期〔1895—1904〕胡适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①]《胡适自传》黄山书社出版社 1986年11月第一版17页胡适童年都与母亲度过,可见母亲对胡适性格的影响很深。
家里和叔父家都贴着“僧道无缘〞的条子,表达了家庭的理学思想。
在私塾时母亲让老师给胡适讲解儒家经典的具体含义,让胡适对史学经学了解得更深入。
为以后的史学经学研究打下了根底。
他把文言文翻译出来讲给别人听,也表达了一种把文言文白话化的思想。
看了《资治通鉴》,里面范缜的话吸引感悟了他: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
神之于形,犹利之子刀。
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从此激发了胡适的无神论思想。
一次偶然的时机,他看了残破的《水浒传》,从此痴迷于看小说,这是是与通俗文化的接触,由此了解了不少民俗文学。
〔二〕闯荡上海滩时期〔1904-1910〕在上海求学从梅溪学堂转到澄衷学堂,都没有拿到毕业证。
最后考取了庚款留美官费生。
在此期间,胡适看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书刊,包括《革命军》,《天演论》等。
革命思想和进化论思想在此期间形成,根深蒂固,以至于影响到给自己取名字。
胡适的“适〞字就取“适者生存〞的含义。
还有梁启超的《论进步》、《新民说》,对胡适的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美国留学时期〔1910-1917〕胡适开始在康奈尔大学农学系,因为分不出四十种苹果,受到打击,感觉学农学无用转到文学院。
胡适人权思想的形成渊源
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留学经历看, 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是其人权思想的直接来源, 杜威的实验主义为其人权思想的研究
奠定 了方法论基础 。 关■调 :胡适 ; 人权思想 ; 形成渊源 中圈分类 号 :B 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一号 : 0 343( 0)505 4 10- 70 06 030 - 2 0
和辛 亥 革 命 。 最终 结 束 了封 建专 制 的历 史 。但 并 辛 亥革 命 所 造 就 的 民主 共 和 的 观 念 还 没 有 完 全 深入 人 心 。 刚刚 被推 翻 的君 主 专制 就 被 封 建军 阀 专 制代 替 了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派 所 期 望 的 民 主政
Se .2 6 p 加 V0.5 No. I 2 5
胡适人权思想 的形成渊源
韦长发 - , 疏子平 z
(. 1 安庆师范学院 教务处; . 2 安庆师 范学 院 图书馆. 安徽 安庆 26 1 ) 40 1
擅 耍 :胡适 的人权 思想是其 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的形成有着重要 的渊源 。从社会 背景 看 , 现代社 会 的转型促使 胡适 围绕 人权 问题 思索 , 进行价值重建 ; 从家庭背景看 , 母亲的容忍禀赋对其 “ 容忍 比 自由更重要 ” 的人权 思
人 权思 想 的形 成 渊 源缺 乏 深 入 的研 究 . 不 能说 这 不 是胡 适思 想 研究 领域 的一 大遗 憾 。
化 影 响 的知 识 分 子 对 西 方 文 化 怀 有 某 种 不 情 愿 甚 至是 排 斥 的情 绪 。 面对 贫 弱 的 中 国在 列强 侵 但 略 之下 岌 岌 可危 的事 实 。 不 得不 思 考 中国 为何 又 不 如西 方 这个 恼 人 的 问题 。 开始 以西 方 的现 代 并
略论胡适的容忍主义
的观点。 胡适主张要容忍, 不仅政府要人要容忍, 知识分子要容忍, 甚至每个人要容忍, 容忍即要在政治上 容忍, 还要在思想, 文化上容忍, 他自己亦在行为上作了 表率。
〔 要〕 适 生 己 人 坚 容 ,至 为 m由 义 的 表 他提出 “ 忍 自 更 要 摘 胡 一 宽 待 ,持 忍甚 作 , 主 ”代 的 , 了容 比 由 重 ” + 【 关键词」 适 容 实 胡 忍 践
奋斗, 粉碎落后的旧势力。 在奋斗作战的过程中要有容忍而不是“ 林萍 先生形容的“ 莫哈默德式” 的武力统一。因为新思想, 新信仰的真正敌 人不一定都是笨人与坏人, 因而一定要容忍他们得人格, 同时“ 凡是肯 用思想来考察他的成见的人, 都是我们的同盟。 胡适的容忍中含有“ 反 抗’奋斗” , “ 的涵义, 这可以从对国民的态度来看, 胡适虽然支持容忍国 民政府的存在, 但对国民政府的一些不容忍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 评, 在抗日 期间, 他就在《 独立评论》 中敢言人所不敢言, 对政府对日外 交进行了批评“ 好像没有何种积极的外交政策或方针, 只是一种消极 的招架应付。 同时对蒋介石统治宪法违背孙中山意愿也进行了批评, ” 他说“ 今日宪法的种种弊端, 都由于 一 不容许我们批评孙中山的几 个政治主张。” 胡适的容忍是“ 中西式的容忍”中式的容忍, , 胡适指出东方人对 父母“ 容忍迁就, 甘心为爱我者而屈可也。”其容忍也, “ 出于体恤爱我 者之理故为为人的容忍。西式的容忍实质上是不容忍是圣行其是, ” 认 为西人此种观点是“ 凡百责任, 以对一己之责任为最已, 对一己不可不 诚,吾所谓是, , 则是之, 则笃信而力行之, 不可为人屈。它的“ 根据, 亦 并非自 私之心, 实亦为人者也, 盖人类进化, 全赖个人之自 思想之 草, 进化, 则有独立思想者之功也, 政治之进化, 则维新革命者之功也。最 ” 后, 胡适在容忍问题上表明自己的取向“ 吾于家庭之事, 则从东方人, 于国家社会政治之解, 则从西人。” 容忍除了忍让还要有爱, 他是一种 爱, 一种对他人的体贴与尊重。 胡适的容忍需要每个人都要学会容忍, 但他更主张当政者与知识 分子之间双方容忍。 胡适认为“ 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 我 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 己, 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政治上, 容忍对当权政党而 言, 必须具备容忍雅量, 容忍不同的政见思想, , 信仰存在, 容忍负责任 的批评。 政治上集权必然是由一党专政走向个人独裁走向压制个人发 展的道路, 发生压迫与奴役, 甚至构成知识上的欺骗与道德上的伪善。 正是出于此点, 他在国民 党剿共时挺身而出, 反对政党间的武装斗争, 反对剿共甚至建议让共产党在东北的大地上试验共产主义, 试验好后 再行推广。在思想领域, 对知识分子而言, 尤其讲容忍, 知识分子之间 应该相互包容尤其是具有不同的思想见解, 处于不同思想流派的人, 更要尊重对方的人格, 容忍不同的思想和声音存在。要允许政府逐渐 的改进 , 切不可采取激烈的手段来对抗政府。他本人对待国民政府的 态度就是“ 他努力要做的并不是要推翻这个新政权而是要启发这个新 政权, 他所寻找的仅仅是改革, 他对于中国新的政治者的要求只是他 们应该有倾听负责的批评的勇气和 从批评中可以受益的信念。” 胡适思想上主张容忍, 他自己本人在行为上也做了表率。终身奉 行容忍, 善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夏志清就认为“ 胡适是‘ 当代第一人一 方面因为‘ 他的为人处事, 真是内圣外王地继承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 准”, ’ 当在新文化运动中, 林琴南丑化甚至迫害胡适时, 胡适却说:‘ ” 我们不可不赞成林先生的思想, 但不当诬蔑他的人格。在晚年还客观 ‘ 。 评说林琴南。 看了上百部林琴南翻译的小说。 对梁启超好胜讲胡适所 作之序置后, 胡适认为他是“ 和蔼可亲全无城府’“ , 主张‘ , 以眼还眼, 以 牙还牙” 的鲁迅曾屡屡公开批评胡适且极尽讽刺攻击, 但胡适从不非 议鲁迅, 还强调评价鲁迅总须持平突出他的长处。并慷慨帮助出版了 革前进。对共产党
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胡适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他提倡教育独立,呼吁通过教育来救国,虽然他曾谦虚地说他不是学教育的,也没有专论教育的著作,但无可否认他对中国教育的自由独立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对后世起了很大的警醒作用。
标签:胡适;自由主义;教育胡适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备受瞩目的一个人物,是20世纪上半叶自由主义的代表,虽然他曾谦虚地说他不是学教育的,也没有专论教育的著作,但无可否认他在教育上的造诣和对教育的巨大影响。
一、胡适对自由主义的追求自由主义是胡适一生的追求,他把自由主义看成一场运动,他说:“自由主义就是人类历史上那个提倡自由,崇拜自由,争取自由,充实并推广自由的大运动”,并进一步解释说人类历史上那个自由主义大运动实在是一大串解放的努力。
他认为自由主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涵:1.自由主义之核心——自由胡适认为自由主义最浅显也是最核心的意思是强调尊重自由。
但到底什么是自由呢?他说:“我们现在说的‘自由’,是不受外力拘束压迫的权利,是在某一方面的生活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
”他所说的自由含有解放的意味。
他认为自由包括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等方面,其中思想、言论自由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主张通过思想自由来进行思想革命,促进人们个性的解放。
他认为传统的思想和思维方法(主要有六点:无为、无治、高谈理性、无思无虑、不争不辨、知足)与现代的理念不符合,要进行改革,要通过思想自由来铲除这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思想。
他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但不可否认他追求思想自由、思想解放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对于言论自由,胡适也是极为重视,他认为只有言论自由才能够促进个性发展,才能养成自由独立的人格,才能培养健全的个人。
因此,政府应该给人民以思想的自由和言论的自由,不应该搞专制,不应该限制文化的自由发展,应该百花齐放,让人们各抒己见。
对思想、言论自由的争取是胡适终生的追求和信仰,而他也始终努力去实行和推广。
试论胡适的人权思想
后 , 国人 民人 权 ( 至 是 其 中的 生 命 权 ) 毫 无 保 障 和 社 会 上 中 甚 的
对 人 权 的 漠 视 使 他 十 分 的痛 心 ,他 曾感 叹 道 : 人 命 的 不 值 钱 , “ 真 可 算得 到 了 极 端 了 。 ” 由此 , 着 新 文化 运 动 的 兴 起 , 便 自 随 他
号 召 珍 视 生命 , 为维 护 人 的 生命 权 而 斗 争 。生 命 权 是 一 切 人 权 的 基 础 。 而 在 近 代 中国 那 样 一 个 动 荡 的 时 代 里 , 争 、 然 战 暴 力 革命 无一 不 在 时 刻 吞 噬 着 人 民 的 生命 。 适 终 其 一 生 都是 反 胡 对 战 争 , 对 暴 力 革 命 的 。军 阀问 的混 战 也 好 , 民党 内 部 的军 反 国 事 斗 争也 好 , 产 党 的 武 装 斗 争 也 好 , 都 统 统 反对 , 且 一 直 共 他 并
胡 适 的人 权 理 念都 是 比较 完 全 的 。 然 人 权 理 念 本 身 具 有 时代 虽 性 , 是 组 成 人 权 理 念 的一 些 基 本 原 则 和 基 本 方 面 则 是不 会 因 但 时 代 的 改 变 而 有 太 大 的 变 化 的 。 适 的 人 权 关 注 就 几 乎 涉及 到 胡 了一 般 人 权 理 念 所 包 含 的 各 个 方 面 , 而 是 比较 完 全 的 。 以 下 因 就对此点大要地分而述之 :
一
直都 在 与 之 做 着 不 懈 的斗 争 。最 明 显 的 事 实 如 :9 0 对 绩 l2 年
溪 县 知事 李 懋 延 草 菅 人 命 案 的揭 露 和 积极 干 预 ;9 7 对 广 东 13 年 当局 枪 杀 麻 疯 病 人 事 件 的谴 责 与 关 注等 等 。 在 12 年 为 张慰 他 97 慈 的《 各 与 樊 才 第 的 案 件 》 做 的附 记 里 , 践 踏 人 民生 命 权 萨 所 对
简论《文学改良刍议》
简论《文学改良刍议》摘要:胡适先生是推动白话诗的先驱,他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积极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他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八项主张,为新文学形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事”论及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的贡献,胡适先生的思想及论述常被提及,而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就是他的贡献之一。
《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改变了中国文学根深蒂固的文言文模式,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
一、胡适思想的来源胡适思想的形成是在进化论时代孕育而生的,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较多,即“物类起于自然的选择,起于生存竞争里最适宜的种族的保存”[1]。
有了这样的思想,就不难理解胡适对白话文的积极提倡了,即在当下的中国文学发展环境下,“最适宜的”应当是白话文,而非文言文。
胡适对他的思想方法有过这样的描述:“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
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
杜威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
这两个人使我明了科学方法的性质与功用。
”[2]二、《文学改良刍议》的形成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文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宣扬科学与民主,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建立了伟大的功勋。
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中收录着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正式宣言,这就是后来被陈独秀称为“今日中国之雷音”的《文学改良刍议》,其形成源于胡适在美求学期间倡导文学革命时将其“年来思虑观察所得”总结成八条,即“八事”,后在陈独秀的建议下,将“八事”成文,便有了《文学改良刍议》[3]。
《文学改良刍议》于1917年发表,“八事”的内容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
论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1891年-1962年)是中国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和翻译家,代表作品有《无声告别》、《文学改良刍议》等。
他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文学、教育、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
其中,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是他众多思想中的一部分。
自由主义到底是什么呢?自由主义者认为,人的自由是最基本的权利,享有自由是所有人的义务和目标。
这样,自由就成为了尊严、平等、权利和责任的表现。
在胡适看来,自由主义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由主义思想主张个人自由,这使每个人能够享有社会和政治环境下最大程度的信仰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
2.自由主义思想认为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自由负责。
个人的自由意味着负责任的行动和对他人自由的尊重,这也是我们在实现自由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的一点。
3.自由主义思想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自由的价值在于可以为个体贡献、为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保护国家的道德、发扬爱国精神和尽最大努力为努力实现和平、自由的社会而工作。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是一个包容性的哲学思想,它提倡尊重和平等,追求自由和责任。
自由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们始终梦寐以求的社会形态,它是指各个阶层之间关系良好、充分地尊重他人、生活品质高、人与社会平等和谐的理想状态。
很多人认为,自由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理念相悖,但实际上自由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理念是可以相通的,因为自由主义思想通过尊重自由和责任的方式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平等和和谐社会。
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自由主义思想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促进创新。
在和谐社会中,自由主义思想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发明欲望。
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尊重和鼓励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而进一步提高社会环境中创新的自由度,可以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培养个人能力和素质。
简述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
简述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
分析任何一个人、一个问题时,都不能离开时代背景,而应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讨论和考察。
胡适不仅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也是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先驱。
他的早期思想,也洋溢着时代气息。
胡适的一生大部分是用来宣传民主与自由宣传思想解放的个性独立的。
胡适的主要思想有一下主要几点:
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
这个观点在胡适的很多诗篇中都有所反映,在俄国留学时他就以“新俄万岁”为题写下了主张自由的《沁园春》一词,回国后,又有很多诗篇反映了他对封建专制的不满。
反对封建礼教,提倡妇女解放。
胡适的这些思想主张无疑是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的鞭挞,他认为那种只晓得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是忍心害理,是男子专治的贞操伦。
他主张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因为这是简历民主政治的前提,而人的素质提高,关键在于教育,在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
向往民主与自由。
查阅胡适的众多文集、诗篇,你不难发现,他的许多文章中都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充分表达他对民主制度的向往和追求。
胡适的思想与陈独秀的民主思想都是大致相同的。
不仅在于反专制更在于反礼教方面。
胡适、陈独秀等人对民主的向往与追求,不仅反映他们早期的进步思想,也代表着他们救国的热望。
论胡适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
本的 最 后 通 牒,对“二 十 一 条”要 求 中 的 重 要 部门作重大让步。原来在前一日的夜间我已 辗转不能入 睡,所 以 六 日 清 晨 我 便 上 街 去 买 了一 份 塞 拉 克 斯 城( ()*+,-./)出 版 的 晨 报。 拿 了 报 纸 ,我 走 到 工 学 院 后 面 狭 谷 上 的 吊 桥 , 俯视这一为 水 冲 刷 而 成、景 色 非 凡 的 千 年 幽 谷,我不禁想 起 老 子 的 名 言:“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先 !”这 些 最 坚 强 的 岩 石,还是被柔弱的水所征服了”。[0]("!0% 1 !0&) 胡适从此把 柔 弱 不 争 作 为 人 生 态 度,一 生 奉 行 ,“ 夫 唯 不 争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胡 适 晚 年 回 忆这种思想的形成时说:
[ 收 稿 日 期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批准号:"!%&’%()*" + ,, - ..""/)。 [作者简介]庄森(,0#/—),男,广东湛江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后,研究 方 向 为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与 思 潮,中 国 当 代
一
胡适的柔弱 不 争 思 想 深 受 老 子 的 影 响,具 有 鲜明的道家 思 想 色 彩。在 中 国 思 想 史 上,老 子 最 早主张柔弱 不 争。《老 子》中,“柔”出 现 过 ,, 次, “弱”出现 ," 次,“柔弱”出现 * 次。老 子 从 对自 然 界 的 观 察 思 考 和 分 析 中 ,深 刻 阐 述 了 柔 之 胜 刚 ,弱 之胜强和人 之 生 也 柔 弱,其 死 也 坚 强 的 道 理。 老 子认为,“人 之 生 也 柔 弱,其 死 也 坚 强。草 木 之 生 也 柔 弱 ,其 死 也 枯 槁 ”。 人 活 着 的 时 候 身 体 是 柔 弱 的,但死了以 后 就 变 得 僵 硬。草 木 的 生 长 是 脆 弱
胡适自由主义思想 文档
胡适自由主义思想文档自由主义之于胡适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可说是在他留美十年间接受了严格的现代民主政治训练,在杜威、罗素等国际学界泰斗的影响下形成的。
1917年7月,胡适由美返沪。
“五四”前后,以胡适为核心而形成的胡适学派人群成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
这些人以办杂志为主要方式大力宣传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论述其“自由”思想。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中国的问题不能谋求一次性的“根本解决”,只有一点一滴的渐进改良才是可行之道;发出“一个国家拯救须始于自我的拯救”的呐喊,强调铸造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国民。
在20、30十年代的中国,胡适与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起将自由主义由空泛的思想文化启蒙推向具体的政治舆论监督,对北平军阀政府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前后相继的统治履行了以边缘姿态严格监督的责任1、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之主要内容1.>文化自由主义:实现自由主义宪政之基础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首次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发挥作用。
这个时期,胡适大都是以“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异语同义词的,个人主义可说是胡适自由思想的核心。
他对自由主义思想的介绍也是文化层面的,因此将其称为“文化自由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1健全的个人主义对于健全的个人主义,胡适这样表述“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他的个人主义思想可说就是是直接来自于“易卜生主义”,主要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个性、才能,“救出自己”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胡适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五四时期“救国”意识的表现。
1.2思想与言论自由胡适文化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一直所强调的学术独立与思想言论自由,这是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始终贯穿他终身的言论与行为。
胡适号召人们去积极争取自己的言论自由,认为只要能积极争取言论自由,便一定能得到言论自由。
1.3充分实现世界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
浅析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
浅析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作者:巨敏莲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5期摘要:胡适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位集大成者,在政治、哲学、文学、教育学、史学等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
胡适曾称他的思想来源于其师杜威,而这篇文章则认为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始终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烙印,这种烙印决定了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上的中国化特色。
论文从中国传统哲学对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实用主义对胡适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中西方哲学“和而不同”在胡适身上的具体体现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从而得出结论: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是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与西方的实用主义哲学“和而不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形成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47-03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一种注重实用与实效、崇尚实行与经验的价值哲学,它主张凡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思想都是真实的——除非它和经验相抵触。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以主张实证、实用、乐利为特征的,它体现了一种轻虚文、尚实用、重进步的现代美国精神和价值观。
作为价值论和目的论,实用主义的实用理性精神无论在形式和实质上都与明清以来的中国“实学”意向有许多契合之处,并通过胡适本人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一、中国传统哲学对胡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一)胡适尊崇“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胡适治中国哲学史,采用了“经学”(实学)与“哲学”(玄学)二分的方法,他认为“经学与哲学,合则两伤,分之则两受其益”,从而扬经学抑哲学,崇实学反玄学,鲜明地表露了他以实用主义方法诠释中国哲学史的意向及其深含内藏的儒学情结。
顾炎武和颜李学派都是近代“经世致用”学的先驱者,“颜元、李塨的学派提倡‘正德,利用,厚生’,也是倾向乐利主义的”。
胡适对颜李学派给予了极高评价,并冕予他们中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代表的桂冠。
他认为自宋至明的哲学发展史中,其间除出了陈亮、叶适几个人之外,实际上只是一部与禅宗争玄竞妙的历史,直至清代,“颜元大胆地指出他们说的太精了,太空了;他要从粗浅的艺学制度下手,从可以实证的实迹下手”。
胡适爱国思想形成之考究
批判; 他反对革命 、 赞成改 良, 又多次受到 中共的批 判。对他的评价一直争论不休。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日渐 自由的学 术 风气 使 学 术 界 对 胡适 的评 价 日益
2 传统儒学的熏陶。生于典型徽商之家 , . 处在
徽 文化 的氛 围 中 , 胡适 接受 了正宗 儒 家教 育 。 因天
发源 地 , 熹 、 震 的故 乡 , 朱 戴 而且此 地百 姓 为求 生 存
坚 实 的学 习基 础 和对读 书 的兴趣 , 胡 适 在一 生 的 使 学 术研究 中受 用 无 穷 。胡 适 后 来 曾说 : 中 国古 代 “ 儒 学 的基本 著作 , 比较 近代 的宋 明诸 儒 的论 述 , 及 我在幼 年 时 , 差不 多 都 已读 过 。我对 这 些学 科 的基
本兴趣 , 就是 我个 人 的文 化 背 景 。 J ”由此 可 也 ”z
l 2l
而盛行经商。久而久之, 封建正统思想在这“ 东南 邹鲁之乡” 与封建社会不登大雅 之堂 的商道结合 ,
竟 打造 出一 支 “ 而 好 儒 ” 贾 的徽 商 队伍 , 出 整 个 酿
维普资讯
爱 祖 国 的情感 有 了萌发 的 土壤 。
便是他的经历 : 拥有 3 个博士 头衔 ; “ 5 是 五四” 前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 却与小脚太太一生琴瑟相谐 ; 立志“ 以笔报国” 却担任 了抗 战时期 国民政府 的 , 驻美大使 , 并多次授 给蒋介石证书; 他坚持 民主与
科学 , 对 国民 党 的独 裁 专 制 , 次 受 到 国 民党 的 反 多
年中, 胡适 读 了 《 经 》 论语 》 孟 子 》 中庸 》 诗 孝 《 《 《 《
经》 理记》 和《 。关于这段经历 , 胡适堂 里念 的 书越 到 后 来 , 不 好 懂 。 《 经 》 初 还 越 ”诗 最
论胡适的治学思想及影响
论胡适的治学思想及影响一代学术名人及教育家胡适,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自幼逐渐形成了一套自身的治学思想。
他认为治学过程中务必要培养和坚持怀疑的、批判的、自由的、不苟且的和科学的精神,同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治学方法,首先要正确选择学习切入点,依据学习兴趣和个人禀赋选择学科专业;其次要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为核心方法,以保持基本的治学习惯为基础。
他的治学思想对其本人、学术思想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标签:胡适;治学精神;治学方法胡适一生主要活跃在学术思想界和教育界,他的治学思想无疑在当时的学术界掀起了一阵阵浪潮,并指导和培养了大批学生,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不为过,其中不乏学术界的知名学者人士;而他的治学思想也是一份独特的精神遗产,对当今乃至后世的历史借鉴意义不言而喻。
一、胡适治学思想的来源(一)家庭教育的熏陶胡适治学思想的形成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胡适的父亲胡传生前对他的亲身教育有限,仅教他识得几百汉字,但其治学精神对于胡适的影响却是启蒙性的。
胡传去世后,不到四岁的胡适得父亲遗嘱教他努力读书上进,胡适的母亲冯氏得丈夫嘱咐“穈儿天资聪颖,应该令他读书”,寥寥数语,对胡适一生的影响却非常之大。
幼年的胡适无疑从父亲的治学上受到了莫大的启发,他十多岁时对宗教的怀疑倾向与批判精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所遗留的精神遗产的影响。
母亲冯顺弟在胡适的学习和成长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自胡传逝世之后,冯顺弟以胡传为样板对胡适进行教育,严格督促他念书学习。
胡适全然记在心中,母亲用她全部的生活和为人处世教给了他一种做人和做学问上的容忍精神,“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接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这位慈母对此后胡适一直践行思想自由和包容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二)学校教育的浸染胡适治学思想的趋渐成熟归功于学校教育及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自身领悟,尤其是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所受的几位老师和人物的影响与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胡适思想的形成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既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又是旧道德的楷模;既是中国社会革命的积极推动者,却又最终站在了中国革命反对者的立场上。
激进与守旧,革命与反动,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人格和价值取向,在他的身上完整地统一起来。
本文试图从胡适的早期教育历程对其思想的形成原因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胡适的思想教育时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封建私塾教育(1895-1904);在上海的新学堂式教育(1904-1910);在美国的大学接受西式教育(1910-1917)。
一、早期私塾教育:对仁爱孝顺观念的接受
胡适生于一个下层官宦家庭,母亲是其父胡传的妾,1895年胡传死时,其母才22岁,比胡传的长子还小2岁。
在这样的旧时封建大家庭中,胡母的地位可想而知。
她必须具有隐忍、顺从的性格,而胡适是她一生全部希望的寄托,她希望胡适能够步入仕途,不要像他大哥那样不务正业,因此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
同样,胡适对他的母亲非常敬爱,他在《四十自述》中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够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1895年,胡适4岁时,他的母亲就把他送进私塾读书,接受封建传统教育。
在蒙学时期,他不可能对这些“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书有深层次的理解,但由于他们母子间深挚的爱,仁慈孝顺的思
想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或许可以解释后来的洋博士与乡下小脚女人相伴一生、不弃不离的原因。
此外,在这一段时间内,胡适阅读了大量的古典白话小说、弹词、传奇等作品,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
胡适受这些白话小说的影响很深,这一方面由于这些白话小说本身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也符合儿童的心性。
二、在上海新式学堂教育:同情革命,反对满清政府
1904年秋,胡适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将来,让胡适到上海求学。
年仅12岁的胡适便离开了家乡和母亲,来到了上海。
胡适后来回忆说,“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胡适到上海后,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三所学校,用他的话来说接受的是“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教育”。
在这一时期,胡适思想的明显变化是接受了“进化论”,同情革命,反对满清政府。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激烈动荡的时期。
上海作为整个中国的缩影,是各种知识分子聚集之地,也是思想文化冲突最激烈的地方。
胡适在这种环境之下读书学习,其思想深受影响。
在梅溪学堂里,胡适经常阅读《时报》。
在当时他深受梁启超的影响,他“虽不明白种族革命,却在脑海里种下了不少革命的种子”。
读了邹容的《革命军》后,胡适的思想起了巨大变化,自认是新人物。
在澄衷学堂里,胡适深受严译《天演论》的影响,并且取书中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语,改名为胡适之。
同时,梁启超所提倡的改良主义和改造国民的精神,使胡适认识到在中国之外尚有更新的文化,要富强中国,必须要改造中国国民的思想,他后来承认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
上海的中国公学,是胡适接受革命思想最重要的地方。
这所学校是1905年由反对日本政府压制中国革命的留日学生创办的,他们自创自办“纯然是一个自治的共和国”。
胡适身处这样一个学校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民主革命的思想。
他为学校里鼓吹革命的《竟业旬刊》地撰写文章,后来任该报主编,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同情革命,反对满清政府的态度非常鲜明。
从胡适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胡适虽然同情革命,但却不赞成暴力革命。
他一没有参加革命党,二没有剪掉辫子,说明胡适没有明确地在行动上参加革命,对革命还有保留态度,而是企图按照改良的思想来改造中国,使中国强大。
三、在美国校园的西式教育:实用主义思想的确立
1910年,胡适考取了美国的庚子赔款留学生,于9月抵达美国,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胡适是抱着“乞医中国之神药”的目的而去美国的。
胡适到美国后,受美国的自由主义民主观的影响较大。
他在1912年的美国大选中,支持自由派的总统候选人,信奉自由主义派所主张的放松国家对社会和个人的控制,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度和支配权。
这与胡适在国内时期形成的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温和改良、解
放妇女等思想相一致。
胡适在美国时期,确立了对他一生影响最重要的实用主义思想。
实用主义注重实践效果,反对各种空谈理论,符合胡适的“西乞医国术”的思想,因此,胡适一接触到实用主义,便认定这是“起死之神丹”,发奋读完杜威的著作。
胡适初到美国之时,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虽然正处于鼎盛时期,但应该看到美国当时的哲学派别不只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一种,但胡适却独选中实用主义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是因为这种哲学特别适合胡适对中国问题的看法。
实用主义注重实用效果,认为实用与否是检验一种理论的最后标准,这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寻求的使中国富强的实用主义道路相吻合,而胡适是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因此实用主义倍受胡适的青睐,成了他心目中挽救中国的起死之“神丹”,并且这种思想形成后,在胡适的头脑中一直牢牢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此后,胡适的思想基本成型,再无大的变化。
1952年6月1日,杜威逝世,胡适毫不掩饰地说:“杜威先生的思想影响了我一生。
”
从胡适的这三个阶段所受的教育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他思想里的激进与守旧、革命与反动思想特点的形成经过,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胡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