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案_6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案_6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案_6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走一步,再走一步》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课堂教学设计表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幺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生特征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的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o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o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o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信心,学会在困难中分解目标,逐步克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理解“我”的脱险经历,体会“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o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学难点o理解文章主旨,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3 分钟)o讲述一个关于克服困难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o提问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你会怎么做?2.作者及背景介绍(5 分钟)o简单介绍莫顿·亨特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o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自行查阅工具书解决。

o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o请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梳理文章情节(15 分钟)o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文章情节。

o小组讨论,交流梳理结果。

o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文章情节:冒险——遇险——脱险。

5.课堂小结(2 分钟)o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章的情节发展。

6.布置作业(5 分钟)o熟读课文。

o思考:“我”在脱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3 分钟)o回顾文章的主要情节。

o提问:“我”在遇险时的心理是怎样的?2.分析心理描写(12 分钟)o学生精读文中描写“我”心理的段落,找出相关语句。

o小组讨论,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o教师引导学生从恐惧、绝望到逐渐有信心、平静的变化进行分析。

3.理解主旨(10 分钟)o组织学生讨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是什么?o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在面对困难时,要将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逐步解决。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1知识目标:理清全文思路,通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学会多角度思考文章。

情感目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探究、感悟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重点是朗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通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设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山的那边》,我们懂得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回答:只要百折不挠的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我们懂得该怎样面对和实现理想,那么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险阻又该如何去面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一篇新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迅速默读全文要求:(1)读全文包括课题、作者、提示。

(2)速度在第分钟500字左右,全文用5分钟读完。

(3)思考: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座城市,什么时间爬悬崖的,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处有多高?学生默读后,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标出生字词,,交流生字词闷热弹子训诫耸立峭壁颤抖瘦骨嶙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恐惧安慰头晕目眩经历屡次抵达暮色苍茫小心翼翼灰心丧气三、再次默读,整体把握课文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2、复述方法指导:A、抓住故事里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快速捕捉文章中的数字等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语。

C、复述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对文章主体的一个提炼加工过程。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新的感悟和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

3、学生复述(3—4人),自评复述得失。

4、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指明学生默读的速度和复述过程中的不足之出,明确复述方法,然后再让学生有的放矢地纠正自己第一次复述的不当之处进行二次复述。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解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精确复述课文内容;2、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熟悉,提升自己的思想熟悉,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2、采纳读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和品尝语言;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勇于克制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士气。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把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镇静应付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通俗易懂但又耐人寻味的美文,讲的是小时侯一次在小陡崖上的遇险经受。

从这次经受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并且这道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人生阅历。

同时,这篇文章在构造线索、起伏照顾、心理刻画等方面都特别有特点,语言简练流畅、含蓄委婉。

因此,教学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正体把握课文内容,领悟叙述的人生哲理。

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根底上进展探究,理解的写作意图,学到一些写作技巧。

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学习上的,家庭中的与人相处时的……,面对这些,你怎么办呢?其实,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今日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受中寻求启发吧。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需留意的:训诫(jiè)迂回(yū)抽泣(chuò)纳罕(hn)头晕目眩(yūn)抖动(chān)(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字词积存)三、默读课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2、故事发生的时间?3、爬崖的孩子有几个?出名字的是谁?4、那座陡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5、孩子们为什么去爬陡崖?6、“我”为什么不下来?7、“我”最终是怎样下来的?(本环节的设计所针对的是我所授课的初一学生,听课、读书留意力不够集中,效率差的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勇敢地迈出每一步。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主旨。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感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勇敢地迈出每一步。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思。

2.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哲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感悟文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文章。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主人公在困难面前是如何应对的?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哲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念?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哲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实践感悟文章。

2.预习下一课内容。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感悟文章。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念?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实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它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回忆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并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的散文。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设想作为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有较强的归纳领悟能力,预习能比较到位,但方法欠佳。

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一课时,按“引入新课——知内容——明主旨——拓思维——展联想——联实际”模式进行教学的,主要进行内容的复述,主旨的提炼,多角度阅读。

首先通过抢答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思考文章的主旨,并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中多角度分析课文人物,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重要启示。

”根据该单元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的内容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我确定了本文的目标和重难点,即: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感知文章内容与主旨,并从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展开多角度阅读,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能力。

情感目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进行挫折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默读、复述故事;提炼文章主旨;多角度阅读训练,重在整体感悟。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1.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悟生活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的表达技巧。

2.2学会通过阅读,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1.3感悟文章主题思想,提炼生活哲理。

2.教学难点:2.1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

2.2如何将文章的主题思想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

1.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节奏和语气。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纠正发音,把握节奏。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3.2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4.2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问题。

5.分析课文表达技巧5.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5.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的表达技巧。

6.感悟主题思想6.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6.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文章的主题思想。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8.作业布置8.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8.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四、课后反思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

2.在分析课文表达技巧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在感悟主题思想环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章主题的基本概念。《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了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勇敢迈出第一步,并持之以恒,逐步克服。这一主题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主人公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难。这个案例展示了逐步克服困难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5.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逐步
1.教学重点
-课文主题的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即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并持之以恒,逐步克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强调这一主题,确保学生能够领会。
-生字词的掌握:重点讲解并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跋涉”、“攀登”等,通过造句和语境运用,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主题和记叙顺序、描写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逐步克服困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在面对困难时,如何运用课文中的方法逐步克服。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生活哲理》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的记叙顺序和描写方法;学习文章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坚持、逐步克服;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举例解释:
-对于生字词的正确运用,教师可以给出例句:“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了几个小时。”让学生理解“跋涉”不仅仅是指走路,还包含了克服困难的含义。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4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详略与中心的关系。

2、学习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行动、心理描写的内容及作用。

2、难点: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步骤第一部分组织教学一、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二、研读课文一、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承前)明确:这个人就是莫顿亨特,他当时在受奖会上讲了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侯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接着,他讲了一段故事,请大家代替他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明确:要素齐全,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一群孩子攀爬悬崖,在悬崖上下不下来,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爬下了悬崖,并且得到了珍贵的人生启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理解其中的道理,明确坚持信念和积极向上的重要性。

2.听得懂、朗读、背诵文中的内容,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能够通过阅读,发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一个人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前进成功的故事,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介绍•阅读课文,并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2. 语言应用•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含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和讨论•能够朗读、背诵文中的内容,渐渐掌握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语气•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完成简单的语文写作3. 情感教育•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懂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不断前进的决心•意识到信念和坚持对自己的重要性,能够从一个好的方法或事情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三、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主题,展开小组讨论。

讨论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并搜集精彩的回答。

2. 文本解读1.概括课文,了解背景和作者介绍。

2.学习课文,读一段,谈一段,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

通过朗读、表演和画面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3. 语言应用1.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2.名著背诵,能够朗读、背诵文中的内容,并渐渐掌握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语气。

3.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完成简单的语文写作。

4. 情感教育1.观看视频,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实践价值,认识到“从成功到绝望只有一步之遥”,体会道路上的艰辛和意义,并从中汲取前进动力。

2.听取老师讲解成功人士的经历和方法,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培养学生们的成功意识,增强自信和目标感。

四、教学评价1.反复练习,检验学生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写作能力。

2.以小组和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评测试卷,并根据评分精准教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模仿、表演,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寓意,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困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理解寓意。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分享朗读感受,讨论课文内容。

3.讨论交流(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主要事件。

4.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2)学生分享分析心得,讨论文章主题。

5.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感受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讨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6.课堂小结(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困难的经历,不少于300字。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深入,能够较好地把握文章主题。

2.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表现积极,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3.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勇敢面对困难,我在行动”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

(初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要求同学在预习的根底上,借助于工具书把握相关的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精确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生疏。

4、激发同学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士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2、把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同学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镇静应付的信念和决心。

三、教学预备:1、通过预习初步把握字词的含义,把握文章的或许内容。

2、品尝文中美丽语句,领悟其深刻含意。

3、借助于投影仪、小黑板、图片等帮助性教学用具。

四、教学设想:使同学从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如何克服困难、战胜苦难的阅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同学领悟人生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曲折,要着眼于克服困难的那一小步,要勇于跨出那一小步,人生才能跨出一大步。

让同学乐观思考一小步是成就一大步的基石,使同学从一小步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提高同学的审美力量。

老师把跨出一小步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以体会和领悟,挂念同学端正克服困难的态度和树立坚强的共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2、在朗读的根底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比方,父母突然下刚,家中经济陷入逆境,你自以为挺努力,却发觉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挺大,想和别人搞好关系,人家却不理你等等,面对这些,你或许感到困惑,或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在困难面前,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那么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最终到达成功的此岸,今日我们就学习这样一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泛读课文,要求同学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投影提示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三〕研读和赏析依据自由泛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较完好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晰,详略合适。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方,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逆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觉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或许感到困惑,或许感到茫然。

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今日,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受中寻求启示吧。

二、学习字词:①指导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

b.按拼音填空。

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略〕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1. 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同学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老师出示以下问题,同学边听读边思索,在书上标记: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 (可以概括回答)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缘由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想法”?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2.指导同学朗读课文并思索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态端正,双手拿书,声音嘹亮,读音精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3.组织同学商量以上问题组,关心同学把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

老师要留意引导同学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同学复述课文〕老师可提要求: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商量要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14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14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案
4.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他们对母语的热爱;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明确“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文章中描述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逐一克服,从而掌握这一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文章中描述的逐步克服困难的方法,学会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
-鉴赏文章语言特色,尤其是情感变化的描写,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有效沟通与合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种面对困难时逐步分解问题、逐一克服的策略。它有助于我们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困难,觉得难以克服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面对困难,逐步克服的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8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8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使用工具书,解释新词;2.朗读并复述故事,把握文章内容;3.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得到人生启示。

一、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①啜泣()②嶙峋()③眩目()④纳罕()⑤训诫()⑥凝视()2.解词:①纳罕:②小心翼翼:③训诫:④头晕目眩:⑤瘦骨嶙峋:⑥灰心丧气:⑦心惊肉跳:⑧高不可攀:3.作家作品介绍莫顿·亨特(1927~1998)(MortonHunt),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

其中《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已被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2013新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七课。

4.预习质疑二、课堂探究三、课后反馈阅读理解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已。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
《相信梦想》,导入
课文。

学生跟着哼唱
以境生情,拉近
学生与课文的
距离。

2.默读课文1.出示默读要求:
快速默读全文,勾画
出文中标志事件发
展的语句。

2.各根据事件的发
展,划分课文段落
提示:文中“我”的
经历可以分为几个
阶段?
3.再次默读课文,要
求勾画出“我”不同
阶段心理活动的语
句。

1.快速阅读课
文,筛选课文信
息,并在草稿本
上写下复述内
容。

2.学生交流自
己勾画的语句
并复述故事内
容。

3.把握作者思
路理清结构层
次。

4.先自主、勾
画、批注;然后
展示。

继续练习默读,
并通过复述来
检查学生默读
的效果,把握故
事情节。

在整体把握文
意的基础上,从
文中获取信息,
汲取力量。

3.感悟课文教师:
1.你有过文中“我”
一样的经历吗?
是怎样克服
的?
2.文中爸爸帮
“我”脱险的做法对
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忆往事
并畅谈感受。

让学生从生活
中感悟,受到启
迪,是课文语言
符号真正成为
学生“感于内而
发于外”的现实
语言,培养积极
的人生态度,提
高学生的人文
品味。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教案名称:走一步,再走一步适用对象:七年级上教材: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掌握并运用核心词汇和短语;3. 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2. 阅读理解:学习课文中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3. 语言运用:学习并运用核心词汇和短语;4. 创作:通过课文内容和个人经历,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学PPT;2. 学生课本、笔记本和纸张;3. 课前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预览(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课所学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简要描述故事内容,并预告本课教学重点。

2.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Step 3 学习课文(25分钟)1. 让学生轮流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发音和语调。

2. 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 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理解和阅读理解练习,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和对课文进行分析。

Step 4 语言运用(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并进行相关的语法和句型讲解。

2.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 创作活动(15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一篇类似于课文内容的短文,可以讲述一个自己或他人面临困难时,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故事。

2. 学生分组进行分享,教师适时点评和提醒学生好的创作要素。

Step 6 总结与小结(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教师提问,总结课堂要点。

2.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本文的主旨,掌握生字词,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是否有过攀爬的经历,引发学生思考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

2.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作者及背景,然后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心理变化。

3.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攀爬经历,或者讲述身边人的勇敢故事。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包括生字词填空、简答题等,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归纳小结:总结文章的主旨,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教师即时批改反馈。

2.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攀爬经历的短文,或者描述身边人的勇敢故事。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练习题的正确率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提供清晰的课文结构和重点内容展示。

2. 相关视频资料:展示一些攀爬或冒险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参考书籍和资料:推荐一些关于勇气和攀登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参考。

七、结论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对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案(最新11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案(最新11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质课教案(最新11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③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文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设计初步感知①导入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

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国共产党同的目标。

《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

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

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一下这首诗歌,从诗中找出答案。

②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③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过渡)《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

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

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

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并且边听边思考问题。

④屏幕投影思考题a、诗中的“山”和“海’’除字面意思外,还蕴含着什么意思?b、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回答,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遇到困难时如何一步一步克服的故事。

2.学习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克服困难的过程。

难点:学习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聊聊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2.引出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学生猜测文章主题。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逐段讲解课文,分析作者在遇到困难时的心理变化和应对方法。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

2.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作者克服困难的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作者的克服困难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二、写作训练1.让学生以《我的一次克服困难经历》为题,写一篇作文。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写作建议。

三、作文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克服困难经历。

2.同学们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表示要向作者学习。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作者的克服困难经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作者的克服困难的方法应用到学习中。

二、学习方法指导1.教师讲解学习方法,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借鉴。

三、学习计划制定1.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学习方法,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计划,给予指导。

2.学生表示要按照学习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回顾作者的克服困难经历和学习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走一步,再走一步》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幺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生特征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的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如果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已经对教学对象做过分析,没有新的内容,此栏可以不填。

5.学习目标描述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三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

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3)具体描述语句指对学习目标各个层次的具体描述。

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对象特指授课班级的学生,因此在目标描述中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误解;教学条件一般都在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进行,如非必要也可以省略;评价标准除了特指以外,都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为依据,因此也不必再重复说明。

对于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只要用动宾短语来说明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行为就可以了。

如:
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画出常见电路组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了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6.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填写此栏时,除应简要地说明重点、难点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突出和强化教学重点、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

在填写“解决措施”一栏时,应把考虑的具体措施简要地加以说明。

7.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本栏是对课程教学设计表中教学媒体(资源)列表的具体落实,此栏共有9项内容:
(1)知识点编号同前。

(2)学习目标同前。

(3)媒体类型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物理形态。

一般常用的媒体有:图表、照片、标本、模型、幻灯、投影、电影、录音(CD)、录像(VCD)、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网络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如演示、示范、实验、上网等。

(4)媒体内容要点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

一般情况下,媒体的名称(题目)大多可以反映它的内容要点。

(5)教学作用指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它已经在表中列出,选用时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6)使用方式指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

它也在表中列出,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7)所得结论指媒体使用后预期的结果。

如阿基米德演示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学生将认识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

(8)占用时间指媒体使用过程需要的时间。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估计到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计划好媒体使用的时间。

这样有利于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掌握。

(9)媒体来源包括自制、购入、库存、取自××资源库、网上下载等。

8.板书设计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白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和所画的图表等内容。

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板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
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要求板书设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便于学生的学习。

“板书设计”一栏,整体可作为一幅板面,也可分为4幅板面,或者作为8幅投影片(只限板书内容)使用。

如果需要在板面上书写的内容较多,设计时可以只用符号“×××”代替板书内容即可,不必把字符一一写出。

我们通常所用的板书,多为逻辑式的:
一、×××××××
1.×××××
(1)××××
①×××××××
其实,板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精心设计,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审美情趣的陶冶。

9.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为了便于教学和交流,我们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内填写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要点;
内填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的内容;
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10.形成性练习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一组练习题,用以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或本知识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它不同于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需要教师自己设计、编制。

形成性练习题的编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将每个知识点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练习题与之对应;
(2)将每个知识点上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练习题与之对应;
(3)将所有的练习题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4)在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练习题要尽量精简,要求做到题量少但满足检测的需要。

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钻研、精心设计。

1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每节课(或知识单元)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本栏中应填写以下内容:
(1)形成性练习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此栏应在每节课后及时填写。

对上述反馈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应在后续教学中及时解决,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

12.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总结和记录,反映了教师成长的经过。

此栏在需要时填写,内容较多时,可另加附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