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事中监督及风险预警系统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和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和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和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12.14•【文号】银监办通[2005]240号•【施行日期】2005.12.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和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通知(银监办通〔2005〕240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针对当前一些地区重特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分别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处理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的情况通报》(中办发电〔2005〕2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32号),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出了明确要求。

银监会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这两个重要文件,结合银行业工作实际,抓紧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并就进一步做好银行业系统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人身财产安全等事项提出如下要求:一、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银监会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出台了许多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当前,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各单位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内部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注重防控重大安全事故长效机制建设。

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时刻关注本单位安全隐患是否存在,安全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应急预案是否到位,从制度上、组织上和人员上做好安排,把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切忌停留在逐级传达和口头上。

银行业务风险防控与处理预案

银行业务风险防控与处理预案

银行业务风险防控与处理预案第一章风险防控概述 (3)1.1 风险防控的意义 (3)1.2 风险防控的基本原则 (3)第二章银行业务风险类型 (4)2.1 信用风险 (4)2.2 市场风险 (4)2.3 操作风险 (4)2.4 法律风险 (5)第三章风险评估与监测 (5)3.1 风险评估方法 (5)3.2 风险监测指标 (5)3.3 风险预警系统 (6)第四章风险防范措施 (6)4.1 风险分散 (6)4.2 风险转移 (6)4.3 风险控制 (7)第五章信用风险管理 (7)5.1 信用评级 (7)5.2 信贷审批 (8)5.3 贷后管理 (8)第六章市场风险管理 (8)6.1 市场风险识别 (8)6.2 市场风险控制 (9)6.3 市场风险监测 (9)第七章操作风险管理 (10)7.1 操作风险识别 (10)7.1.1 风险识别概述 (10)7.1.2 风险识别方法 (10)7.1.3 风险识别流程 (10)7.2 操作风险控制 (10)7.2.1 风险控制概述 (10)7.2.2 风险控制措施 (10)7.2.3 风险控制流程 (11)7.3 操作风险监测 (11)7.3.1 风险监测概述 (11)7.3.2 风险监测方法 (11)7.3.3 风险监测流程 (11)第八章法律风险管理 (11)8.1 法律风险识别 (11)8.1.1 法律风险源分析 (12)8.1.2 法律风险点识别 (12)8.1.3 法律风险列表编制 (12)8.2 法律风险控制 (12)8.2.1 制定法律风险控制策略 (12)8.2.2 法律风险控制措施 (12)8.3 法律风险监测 (12)8.3.1 法律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12)8.3.2 法律风险监测方法 (13)第九章风险防范与处理预案 (13)9.1 风险防范预案 (13)9.1.1 目的 (13)9.1.2 防范原则 (13)9.1.3 防范内容 (13)9.2 风险处理预案 (13)9.2.1 目的 (13)9.2.2 处理原则 (14)9.2.3 处理内容 (14)9.3 预案演练与评估 (14)9.3.1 目的 (14)9.3.2 预案演练 (14)9.3.3 预案评估 (14)第十章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14)10.1 内部控制体系 (14)10.1.1 内部控制目标 (14)10.1.2 内部控制原则 (15)10.1.3 内部控制措施 (15)10.2 合规管理 (15)10.2.1 合规管理目标 (15)10.2.2 合规管理原则 (15)10.2.3 合规管理措施 (16)10.3 内外部审计 (16)10.3.1 内部审计 (16)10.3.2 外部审计 (16)第十一章信息技术风险管理 (17)11.1 信息技术风险识别 (17)11.2 信息技术风险控制 (17)11.3 信息技术风险监测 (17)第十二章风险防控与处理案例 (18)12.1 风险防控案例分析 (18)12.1.1 案例一:某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风险防控 (18)12.1.2 案例二:某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防控 (18)12.2 风险处理案例分析 (18)12.2.1 案例一:某企业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18)12.2.2 案例二:某金融机构应对金融危机 (19)12.3 经验与启示 (19)第一章风险防控概述1.1 风险防控的意义在当今社会,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2.0版,2018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银行(以下简称“银行”)整体发展战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依据中国银监会有关监管指引及《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2015年版,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对本行实现经营目标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银行经营活动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及牵头管理部门为:(一)信用风险。

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银行信用风险牵头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部。

(二)操作风险。

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银行操作风险牵头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部。

(三)合规风险。

指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银行合规风险牵头管理部门为合规部。

(四)信息科技风险。

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风险。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牵头管理部门为信息技术部。

(五)声誉风险。

由于本行经营、管理及本行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而导致利益相关方对本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银行声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为市场部。

(六)战略风险。

经营策略不适当或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银行战略风险牵头管理部门为规划发展部。

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银行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和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对风险进行动态化、精细化的分类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围绕总体发展战略,在健全的公司治理架构下,办公会、风险内控委员会、各部门、各分中心和全体员工参与并履行相应风险管理职责,对涵盖银行业务活动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或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的持续过程。

银行风险管理部是全面风险管理牵头部门。

第四条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根据全行的战略要求及风险偏好,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为银行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监管策略与方案

商业银行监管策略与方案

是稳定经济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商业监 管的必要性与策略进行分析 , 出了 提 现阶段商业银行监 管的可行方案。
美毽通 监银行 商 监鼋策略
商 业银 行 应 该 受 到 监 管 不 仅是 为 了保 护 存 款 人 或 投 资 者 为核 心 、 以风 险管 理 为手 段 , 立 审慎 经 营 、 续 发 展 的经 营 理 树 持 的 利 益 ,监 管商 业 银 行 更 重要 的 意义 在 于 保 持 和 促 进 国民 经 念 , 国 的银 行 监 管 当 局 也 应转 变 监 管 理 念 , 强 调 风 险管 理 我 从 济的健康发展。 是因为, 这 国民 经济 的健 康 发 展 既 依赖 于 商 业 为主 转 向资 本 管理 为 主 , 分认 识 资 本 管理 是 现 代 商业 银 行 风 充

|罄 鬻 ≈ 毫 琵 薯端 a 氍 i 旗 E 强 ¥ 臻 I 镪l 露 | 嚣

_ 。 毪 髓 ¨ Il 琵 静 稳 z 我罄
商业银 行监管策 略与方案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 学院 王凯 谢瑞涛
摘要 : 为了解决商业银行制度设计 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各 国通行的做 法, 同时也是
险管 理 的核 心 , 强化 资本 硬 约束 , 有效 落 实 《 业 银行 资 本 充 足 商 济 政 策 或货 币政 策 时 ,也 高度 依 赖 于 稳 健 的商 业 银 行 系 统 推 率 管 理 办 法 》 的要 求 , 确保 绝 大 多 数 商 业 银 行 的 资 本 充 足率 达 动 国 经济 迈 向既 定 的 宏 观 经济 目标 到 或 超过 8 ,同时 要求 银 行 开发 符合 新 资 本 协议 要 求 的 内部 % - 一、 建立商业银行监管体 系的策略 评 级 体 系 , 条 件成 熟 时 采取 内部评 级 法 实施 监管 。 在 在 监 管模 式方 面 , 国 目前 实 行 的 是 分 业 监 管 所 谓 分 我 二、 现阶段我国银行监管应采取的行动方案 业 监 管 就是 根 据 不 同 类 别 金融 机 构 制 定 不 同 的监 管 策 略 。 这 商 业 银 行 监 管 是 一 项 复 杂 的系 统 工 程 , 我们 需 要 深 刻 理 种 分业 监 管 是 在 金 融 业 分业 经 营基 础 上 派 生 出来 的 从 目前 解 现 代 商 业 银行 风 险管 理 与 资 本 管 理 的 关 系 ,在 全 面 总结 银 的 情况 来 看 , 分业 监 管 有 利 于 加 强 监 管 的 针 对性 , 高 监 管 的 行 监 管 实 践 经 验 的基 础 上 引 进 和 借 鉴 国 际银 行监 管 的先 进 做 提 效 率 。但 是 从 长 远 来 看 , 业 经 营 是金 融 机 构 的 发展 趋 势 , 混 所 法 , 对我 国银 行 监 管 的 有效 性 进 行 全 面 自我 评 估 , 在 此 基 础 并 以 在一 定 的 阶段 综 合 监 管是 发 展 的 方 向 上 制 定 我 国 银 行监 管 的行 动 方 案 , 范 我 国银 行 业 的 监 管 , 规 努 分 业 监 管 到 综 合 监管 是 与 银 行 业 的 发 展 分 不 开 的 。 为 了 力 构 建 我 国 商业 银 行 有 效 监 管 的新 框 架 。 适应 这 种 金 融 发 展所 带来 的变 化 ,我 们 的 监 管 体 系 应 该 是一 1建 立 和 强 化 商 业银 行 资 本 约 束 机 制 . 个 不断 演 进 的体 系 。 从 基 础 到 复 杂到 单 一 的变 化 过程 , 国 循 我 确 保 商 业银 行 资 本 充 足 率 达 到 8 %的要 求 , 整 体 上 提 高 从 商业 银 行 的监 管 策 略应 该 分 三 步 走 我 国 银 行业 资本 充 足 水 平 ,开 拓 资本 约 束 下理 性 经 营 的新 境 第 一 步 是对 商 业银 行进 行 合 规性 监 管 . 规 是银 行 业 一 项 界 。 商 业 银 行要 根 据 资 本 约 束 要求 ,提 高贷 款五 级 分 类 准 确 合 核心 的 管理 活 动 , 全 、 效 的合 规管 理 机 制 , 实施 以风 险 为 性 , 足 拨 备 的准 备 金 , 降 低 风 险资 产 、 高 核 心 资 本 和 增 健 有 是 提 从 提 本监 管 的基 础 。合 规 的 重点 是 改 造银 行 治 理 结构 , 进行 组 织架 加 附 属 资 本 等 多方 面 增 强 自我 补充 资 本 的能 力 。 构 和业 务流 程 的再 造 。 规 监 管就 是 监督 银 行及 时 制定 合 规政 合 2 健 全 和 完 善商 业银 行 公 司 治 理 . 策、 加强 制 度建 设 、 强 内控 检查 。 规经 营是银 行 业机 构 存 在 加 合 我 国 商业 银 行 要 以银 监会 相 关 法 规 为参 照 ,加 快 公 司 治 和发 展 的根 本 前提 ,也是 银 行 业 机构 稳 健 经 营 的关 键所 在 。 合 理 改 革 步 伐 , 行 银 行 产 权 改 革 , 立 规 范 的董 事会 制 度 . 推 建 建 规性 监 管一 直 是我 国监 管商 业银 行 最基 础 的监管 思 想 。 立 专业 化 的 经 营管 理 团 体 , 挥 监 事会 的作 用 。 发 第 二 , 险监 管 是 银 行 管 理体 系 的 中枢 , 是 当 前 我 国监 风 也 3 改 革 和创 新 商 业 银 行 内部 控 制体 系 . 管商 业 银 行 的 重点 和难 点 。 险监 管 在 国外 有 着 成功 的经 验 。 风 商 业 银 行 要 坚 持 把 稳 定 增 长 作 为 银 行 发 展 的 长 远 目标 , 同 时也 有 着 因 为 风 险监 管 不 利 造 成 重 大 损 失 的 案 例 .比 如英 注 重 对 主要 业 务 环 节 和 整个 业 务 流 程 的风 险 控 制 .完 善 风 险 国 巴林 银 行 倒 闭案 中银 行 对 交 易 员从 事 高 风 险 业 务所 导 致 的 内 控 制度 和 业 务 操作 规程 。继 续 推 进 机 构 扁 平 化 和 业 务垂 直 风 险监 管 不 利 造 成 了 巴林 银 行 一 夜 之 间破 产 。 目前 , 内 商业 化 管 理 , 行 审慎 会 计 财 务 政 策 。 国 实 银 行 已着 手 构建 全 面风 险 管 理 平 台 、 改造 内部 风 险 管理 组 织 4建 立 科学 有 效 的 商 业 银行 风 险评 价 、 警 体 系 . 预 体 系、 完善 风 险管 理 政 策 、 发 风 险 计 量 和 管理 模 型 。作 为银 开 加 强 对 现 场 检 查 和 非现 场 监 测 信 息 的分 析 和 运 用 .实施 行 业 监 督 管 理机 构 , 国银 监 会 要 依 法 履 行 职 责 , 注 银 行 业 并 表监 管 , 商 业 银 行 风 险 状 况进 行 总 体 评 价 ; 立 风 险预 警 中 关 对 建 风 险管 理 的 建设 和发 展 ,加 强 监 督 和 检查 尤其 加强 对 操 作 风 机 制 , 单个 机构 风 险 和 系 统 风 险进 行 早 期 预 警 和 防范 。 对 险 的检 查 和 监 督 , 使 . 行 业 机 构 不 断 完 善 风 险 管 理 、 高 促 银 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8.07•【文号】银监发[2006]63号•【施行日期】2006.08.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发布日期:2009年3月3日实施日期:2009年3月3日)废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6]63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各省(区、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建银投资公司: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二00六年八月七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国银行业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信息系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以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规定。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的处理业务、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系统。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解读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解读
page21监管指引总结监管指引涉及层面几乎囊括全行所有部门覆盖bcm全部范围开展周期工作流程等属地监管持续监管重要业务全面风险体系page22银行业bcm工作开展现状page23银行业bcm工作现状分析建设现状成熟度国有四大银行国开dr成熟bc待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dr趋于成熟bc待完城市商业银行dr起步基本无bc外资银行部分drbc完善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部分dr基本无bcpage24工作开展思路及方法完成合规性评估assessment制定工作基准baseline落实合规工作compliance明确工作内容what把握开展时间when厘清分工界面who差距评估体系更新演练验证合规审计外部审计page25市场机遇与挑战page26市场机遇与挑战机遇bcm在银行治理与风险管理中的突出地位银行业及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良好的dr建设基础及bc开展时机亟待bc合规性评估与审计挑战人员配置及数量不足缺乏专业bc技能缺乏完善的持续性评估与改进机制迅速组建并培养团队cbcp认证实践锻炼建立标准工具模板流程甲方乙方page27问题交流讨论page28思考1商业银行
Page 9
《监管指引》解读与研讨
Page 10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概览
► ► ► ►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 第三章:业务影响分析 第四章:业务连续性计划与资 源建设

第五章: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 与持续改进

第六章: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 置
► ►
第七章:监管和处置 第八章:附则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2000 Better practice》
美国
新加坡
英国
澳大利亚
1983年OCC发布了指引要求银行制定护灾难恢复预案 1989年FFIEC要求银行对灾难恢复预案进行测试和演习; 2003年3月FFIEC《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业务连续计划手册》 2002年8月NASD颁布了《NASD Proposed Regulation》,该规范

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分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因此,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商业银行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是规模最大、业务范围最广泛的金融机构,是银行体系中的主体,商业银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及金融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时地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监管的特点、目标及原则商业银行是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它的经营活动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主体,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对于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监管包括两大目标:保证银行的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秩序,确保广大民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从储户利益来讲,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尤其是存款人的利益。

商业银行监管的原则在于:第一,依法监管与严格执法原则。

第二,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管原则。

第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四,有机统一原则。

第五,监管适度与竞争适度原则。

二、商业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一)金额脆弱说银行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难以配合,存款者很难准确监测和评估个别银行的财务状况,一旦存款者对银行安全产生怀疑时,就会提走资金,由此形成的银行挤兑可能蔓延到有清偿能力的银行,甚至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

银行业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造成银行的脆弱性,银行的脆弱性决定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二)公共利益说由于金融的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不完全信息将导致贷款者注重长期客户关系,而影响了信贷资金流向收益较低的借款者,降低信贷市场分配资金的效率。

三、商业银行监管的必要性金融业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金融风险多种多样,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等。

徽商银行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管理暂行办法

徽商银行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管理暂行办法

徽商银行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行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徽商银行法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办法(试行)》及《徽商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集团客户风险预警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经营不善以及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情况,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时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或给商业银行带来其他损失的可能性等因素进行风险提示。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条总行风险管理部职责(一)负责拟定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二)配合开发、维护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系统;(三)负责发布集团客户风险预警提示;(四)负责协调、指导、评估、监督集团客户风险预警执行情况;(五)负责向管理层提交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状况分析报告。

第四条分行风险管理部职责(一)负责落实专人对集团客户风险的监测、预警工作;(二)负责集团客户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工作;(三)负责发布所辖范围集团客户风险预警提示;(四)负责监督落实集团客户预警的风险化解措施。

第五条总、分行公司银行部负责牵头组织集团客户营销方案及授信额度申报工作,对集团客户整体测算授信控制总量。

第六条总、分行授信评审部负责集团客户授信额度的审批,配合同级风险管理部做好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科技信息部门负责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开发和维护,为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

第八条集团客户管理行职责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管理实行管辖行、主办行、成员行联动,共同防范集团客户风险。

(一)管辖行职责1、负责组织调查和梳理集团客户成员单位;2、负责组织对集团客户的日常管理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3、负责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撰写集团客户风险分析报告;4、负责监督落实集团客户预警的风险化解措施;5、负责对集团客户风险预警事项进行反馈。

银行事后监督风险预警系统成功上线的工作总结

银行事后监督风险预警系统成功上线的工作总结

银行事后监督风险预警系统成功上线的工作总结篇一:银行事后监督工作总结XX年工作总结XX年8月6日,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时间过得真快!我来到三峡银行虽工作时间不长,却收获颇丰,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在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及帮助下我收获了很多新的知识,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现将本年度工作做如下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一、强化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认真学习了《事后监督管理—》,《》,《》,通过对这些细则的不断学习和总结,在理论方面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有着很多的感悟。

紧紧围绕总行下达的各项文件精神,认真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坚持把监督工作做好,监督好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及时处理和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及时纠正在工作中的差错,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保证网点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作为一名事后监督人员,必须认真监督每一笔业务,事后监督工作对监督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掌握比较全面的业务内容,这样才可以认真审核每一笔业务,发现问笔,发现差错笔,其中,重大笔,违规笔,主要为经过几个月的学习,现在已跨入了XX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挑战,首先,作为一名党员,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中都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已。

其次,明年的工作要以“细”为起点,对本职工作做题必须及时反映,将风险隐患降到最低,本年度共计业务量精做细,做到细致入微,向工作要质量。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将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在稳健中不断地追求进步。

XX年12月31日篇二:事后监督及风险预警系统铜仁信合事后监督及风险预警系统方案XX-4-27目录3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5.14•【文号】银监发[2007]42号•【施行日期】2007.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42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主报告行。

二○○七年五月十四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操作风险管理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一)董事会的监督控制;(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三)适当的组织架构;(四)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五)计提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规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4.20•【文号】银监办发[2010]114号•【施行日期】2010.04.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114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为加强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风险管理,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加强灾难恢复管理,提高业务连续性水平,现将《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二0一0年四月二十日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风险管理,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高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监管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以下术语适用于本指引:(一)本指引所称数据中心包括生产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以下简称灾备中心)。

(二)本指引所称生产中心是指商业银行对全行业务、客户和管理等重要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和维护,具备专用场所,为业务运营及管理提供信息科技支撑服务的组织。

(三)本指引所称灾备中心是指商业银行为保障其业务连续性,在生产中心故障、停顿或瘫疾后,能够接替生产中心运行,具备专用场所,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重要业务持续运行的组织。

事后监督的预警以及前移的内容与方法

事后监督的预警以及前移的内容与方法

事后监督的预警以及前移的内容与方法事后监督是银行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保护客户利益、提高核算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多银行事后监督系统大致相同,流程也差不多,都是由网点将凭证集中到后督中心,由后督中心通过对业务凭证的影像扫描、影像处理、OCR识别、人工处理、重点监督的处理过程,通过自动识别与人工录入相结合的方式,在完成流水监督、重点交易凭证和流水的重点审查的同时,建立了凭证影像的精确索引,实现了电子化档案规范化管理。

由于各家银行越来越重视后督系统的风险监控职能,所以OCR光学识别技术和数据分析系统被多数同业机构广泛应用,除了我行以外还有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等。

目前我行的事后监督系统增加了重点监督、再监督、风险预警等功能。

风险预警功能的流程是通过在日结后由分行信息技术部抽取预警信息,分行预警员根据预警信息比对当日业务传票,向支行电话询问或发出预警信息查询单,支行预警员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填写预警信息查复单,支行预警主管核准后进行查复,分行预警员接支行查复单选择撤销或经分行主管确认后定为差错。

依据现行内控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行风险预警系统按不同业务类型、不同风险等级设置了33项预警功能:包括对非工作时间交易进行监控、柜员业务量异常进行监控、柜员现金超过钱箱限额进行监控、对公新开账户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同名单位在我行同币种开户超过三个以上进行监控、不计息存款账户开户、计息存款账户预警、临时账户有效期(是否超期使用)进行监控、一般账户和专用账户发生现金业务(取现)进行监控、冻结、解冻、挂失、解挂进行监控、单位账户开户情况监控、同一天同户名存在开销户业务、当天同一账号多次交易超过N次进行监控、当日同一账户累计支取超过五十万元进行监控、储蓄外币现钞存款金额等值美元五千(不含)、取款金额等值美元一万(不含)进行监控、定期(卡、储蓄)提前支取进行监控、冲账交易进行监控、可以账户(黑账户)发生的业务进行监控、现金存取逆向操作、对单位大额结售汇进行监控、对抹账、冲正业务进行监控、对固定关系账户转账异常(资金流向)进行监控、对小额存款账户购买重要空白凭证进行监控、对企业账户使用非重要空白凭证转出进行监控、对企业账户现金、转账单笔交易金额达到设定值以上进行监控、对企业账户现金、转账交易单日、多日(十天)累计交易达到设定值以上进行监控、对重要空白凭证作废进行监控、对某一柜员错帐冲正交易当日后续交易进行监控、对重点科目、账户进行监控(1)、对重点科目、账户进行监控(2)、维护上下级资金账户对账关系、国债资金划拨。

银行金融科技安全防范与风控策略方案

银行金融科技安全防范与风控策略方案

银行金融科技安全防范与风控策略方案第1章金融科技安全概述 (4)1.1 金融科技发展背景 (4)1.2 金融科技安全的重要性 (4)1.3 金融科技风险类型与特点 (4)第2章银行金融科技安全防范体系构建 (5)2.1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 (5)2.1.1 组织架构 (5)2.1.2 制度规范 (5)2.1.3 技术保障 (5)2.2 安全防范策略与措施 (6)2.2.1 物理安全 (6)2.2.2 网络安全 (6)2.2.3 数据安全 (6)2.2.4 应用安全 (6)2.3 安全防范技术手段 (6)2.3.1 身份认证 (6)2.3.2 访问控制 (6)2.3.3 安全加密 (7)2.3.4 安全审计 (7)第3章银行金融科技风险识别与评估 (7)3.1 风险识别方法与流程 (7)3.1.1 风险识别方法 (7)3.1.2 风险识别流程 (7)3.2 风险评估模型与指标 (8)3.2.1 风险评估模型 (8)3.2.2 风险评估指标 (8)3.3 风险监测与预警 (8)3.3.1 风险监测 (8)3.3.2 风险预警 (8)第4章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9)4.1 身份认证技术 (9)4.1.1 密码认证 (9)4.1.2 生物识别技术 (9)4.1.3 数字证书 (9)4.1.4 OAuth和OpenID Connect (9)4.2 访问控制策略 (9)4.2.1DAC(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9)4.2.2 MAC(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10)4.2.3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10)4.2.4 ABAC(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 (10)4.3 用户行为分析与异常检测 (10)4.3.2 异常检测算法 (10)4.3.3 行为审计与报警 (10)4.3.4 智能风控 (10)第5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0)5.1 数据安全策略与措施 (10)5.1.1 数据分类与分级 (10)5.1.2 访问控制 (11)5.1.3 数据备份与恢复 (11)5.1.4 安全审计 (11)5.1.5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11)5.2 数据加密与脱敏技术 (11)5.2.1 数据加密 (11)5.2.2 数据脱敏 (11)5.2.3 加密与脱敏技术应用 (11)5.3 隐私保护法规与合规要求 (11)5.3.1 法律法规遵循 (11)5.3.2 行业标准与规范 (12)5.3.3 用户隐私权益保障 (12)5.3.4 监管部门合规要求 (12)第6章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12)6.1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12)6.1.1 防火墙技术 (12)6.1.2 入侵检测系统(IDS) (12)6.2 虚拟专用网络(VPN) (12)6.2.1 VPN技术概述 (12)6.2.2 VPN部署与运维 (12)6.3 网络安全监测与响应 (12)6.3.1 安全事件监测 (12)6.3.2 安全事件响应 (13)6.3.3 安全态势感知 (13)6.3.4 持续改进与优化 (13)第7章应用安全防范策略 (13)7.1 应用程序安全漏洞分析 (13)7.1.1 漏洞类型及成因 (13)7.1.2 漏洞检测与评估 (13)7.1.3 漏洞修复与跟踪 (13)7.2 应用安全开发与测试 (13)7.2.1 安全开发原则 (13)7.2.2 安全开发框架与工具 (13)7.2.3 安全测试方法 (14)7.3 应用安全加固与防护 (14)7.3.1 应用安全防护策略 (14)7.3.2 应用安全加固措施 (14)7.3.4 持续安全改进 (14)第8章移动金融安全 (14)8.1 移动金融风险分析 (14)8.1.1 硬件安全风险 (14)8.1.2 软件安全风险 (14)8.1.3 网络安全风险 (14)8.1.4 用户行为风险 (15)8.2 移动端安全防范技术 (15)8.2.1 设备指纹识别 (15)8.2.2 应用加固 (15)8.2.3 安全通信 (15)8.2.4 生物识别 (15)8.3 移动应用安全检测与合规性 (15)8.3.1 应用安全检测 (15)8.3.2 合规性审查 (15)8.3.3 安全评估 (15)8.3.4 用户教育 (15)第9章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15)9.1 云计算安全风险与挑战 (16)9.1.1 数据泄露风险 (16)9.1.2 服务中断风险 (16)9.1.3 法律合规风险 (16)9.1.4 安全管理风险 (16)9.2 云平台安全防护策略 (16)9.2.1 选择可靠的云服务提供商 (16)9.2.2 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 (16)9.2.3 多副本数据存储 (16)9.2.4 安全审计与监控 (16)9.2.5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17)9.3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7)9.3.1 数据脱敏 (17)9.3.2 差分隐私保护 (17)9.3.3 数据安全存储与传输 (17)9.3.4 数据安全审计 (17)9.3.5 法律法规遵循 (17)第10章银行金融科技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 (17)10.1 风险控制策略与流程 (17)10.1.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7)10.1.2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 (17)10.1.3 风险控制流程设计 (17)10.2 风险应对与应急响应 (18)10.2.1 风险应对措施 (18)10.2.2 应急响应预案 (18)10.3 银行金融科技合规与审计 (18)10.3.1 合规管理 (18)10.3.2 审计监督 (18)10.3.3 持续改进 (18)第1章金融科技安全概述1.1 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银行风险防控方案

银行风险防控方案

银行风险防控方案为了保证银行的稳健性和安全性,银行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方案,以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和危机的发生。

本文将针对银行的风险防控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风险防控的重要性风险是无处不在的,银行面临着来自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法律等多方面的风险。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声誉。

因此,风险防控是银行业务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风险防控措施1.制定风险管理制度银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监管要求,制定细致、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流程和职责。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和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量化指标,确保风险防控措施落地有效。

2.加强内部控制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风险审计、内部控制、合规性监督等。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内部管制等控制机制,逐步完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报告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实现风险的全过程管理。

3.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银行业务和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逐一评估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同时,需要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和分析工具,为风险预警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精细化风险控制银行需要实施精细化风险控制,通过精细化的风险定价、精细化的风险监测、精细化的风险控制等手段,对外部和内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例如,应对信用风险,可以加强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加强借贷审批流程,规范贷后管理。

5.风险监测和预警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密切关注市场、经济和财务等风险因素的变化,进行风险趋势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和避免风险的产生。

同时,需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做好应急处理和风险救助等工作。

三、风险防控的挑战和对策1.风险分类和权责划分银行面对的风险类别繁多,权责划分复杂。

因此,银行需要精心设计权责结构,明确风险分类和权责划分,将防范事先置入业务流程中,并实施区分管理。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实施方案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实施方案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实施方案一、风险管理组织结构:1. 董事会: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策略,对整体风险承担进行监督和管理。

2. 风险管理部: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制定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政策,并监督和管理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

3.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高级管理层组成,负责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决策和监督,确保整个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

4. 风险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具体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等。

5.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审核和评估,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6.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信息系统,实现对风险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和支持。

二、风险管理实施方案:1. 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借款人、客户和交易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违约概率和损失潜力,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2. 风险监测:通过风险信息系统,对银行各项业务进行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风险隐患,确保风险的及时控制。

3. 风险控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风险控制,包括限制风险敞口、设立资本储备、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等,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4. 风险溢出: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业务和地区,通过多样化投资组合和地域分散来降低风险集中度。

5. 风险应对:建立风险事件应对机制,及时对风险事件进行应对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6. 风险培训:组织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通过以上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实施方案,中国建设银行能够全面、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确保银行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为投资者和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尤其对于中国建设银行这样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风险管理更是至关重要。

中国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实施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银行能够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从而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营和利益最大化。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及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及研究
素 , 常 规的计 算机 信息 系统在 处理 这类 问题 时 显得 力 致使 不从 心 。 这里 采用 人工 智 能技术 , 于 人工 神经 网络 能 很 基 好地 对时变 信息 进行 处理 。 家 系统(S E prSs m 通 专 E , x e yt ) t e 常用 符号表 示 , 赖更 新规 则 , 长处理 非量 化 信息 。 依 擅 将
系 ,通过 建立 数理 模 型对这 套指 标 的现 状进 行综 合评 价 。
() 经 网络法 。将 人 工神 经 网络 ( N , r f i erl 3神 A N A ti a N ua ic l N tok) 用 于金 融风 险预 警系 统 。 e rs w 应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一般包括定量 因素和定性因
度执行 情况 。第 五 ,重 要 物 品的保 管 、 用 、交 接 、 废 使 作 销 毁 及账 务核 算 情 况 。第六 ,货 币 资金 管理 制 度 执行 情
统 的最 高组织 , 接对 法 人负 责 。 直 充实 稽核 人员 , 断提 不 高稽 核人 员 素质 。 安排 熟 悉会 计法 规 和制度 规定 , 具有 并 丰富 工作 经验 、 合分 析 能力 的人 员从 事稽 核工 作 , 综 保证 对 其实 施继 续教 育 和培训 , 其 思想政 治 素质 和业务 素质 使
维普资讯

究与 。探 ¨ ¨ Nhomakorabea索 中 圄I 商 银 行 险 警 统
。黄海峰 牛 源
由于商 业银 行风 险对宏 观经 济 的广泛 影 响 , 近年来 不
少 国家都投 入 了大量 资金 和人 力来研 究商业银 行风 险的监

A N与 E 结 合起 来 , 立基 于 A N与 E 组 合 的金 融风 N S 建 N S

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预警系统的建设

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预警系统的建设

平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 . 因此 . 提高商业银 类 , 别为资本 充足度 、 用风 险 、 场风 险管理 的历史也不长 ,引入风险预警系统 分 信 市
行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险 、 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指标 : 定性指标 的时间更短 . 因此 , 没有形成一定的风险管
尤为重要。
试, 选择合适 的模 型 . 有效地防范 了金融风 开放 。国内金 融市 场受 到 外部 的 冲击 较 我国金融市场较 西方 国家还欠 发达 .金融
险对金融机构的冲击。 小 ,所 以监管 当局 和商业银行管理层 风险 体 系中银行业 、 证券 业 、 保险业和信托业的 意识 淡薄。虽然我 国商业银行大都进行 了 比例不够协调 ,商业银行对社会经济的影
理不善引起的 。 因此 , 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 定的技术手段 ,采用专 家判 断和时间序列 质 疑。
理至关重要。 我国金融市场 尚不发达 , 商业 分析 、层 次分析 和功效计 分等模 型分 析方 ( 理论基础和 实践 经验 不足 。虽然 二) 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地位高于其它金融 法 ,对商业银行 风险状 况进行 动态监 测和 国际上关于金融风险预警 系统 的文献 比较 机构 , 其安全决定着国家的金融安全 。 提高 早期 预警 。这表示 中国商业银行 预警 系统 丰富, 国内相关方 面的研 究并 不多 . 但 而且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是进行 的建设 开始进 入一个新 阶段 。这个风 险预 国内已有 的研究成果也多是借鉴西方 国家 预警系统建设。 与西方 国家相 比. 国的金 警体 系选取的指标 分为两个 部分 :定性指 的理论模型 , 我 较少考虑 中国特殊国情 。 我国 融体系还不够健全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 标和定量指标。定 量指标共 2 个 . 2 分为 五 商 业银行进行 股份制改造 的时 间不长 , 风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目录第1章前言 (3)1.1项目背景 (3)1.2项目目标 (3)1.3建设原则 (4)第3章总体架构设计 (5)3.1风险预警系统整体架构 (5)3.2网络架构 (25)3.3运行环境配置 (27)3.6系统性能指标 (31)第1章前言1.1项目背景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以及数据集中程度和核算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有运营监督工作重心、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账务监督已愈来愈偏离事后监督设计的初衷,各项会计核算的风险点增多,风险的隐蔽性增强,防范风险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且在监督工作中存在着监督技术手段落后、监督时效性不强、监督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商业银行目前运营风险的预警和监控主要依靠事后监督系统,其建设较早,存在预警功能模块存在功能单一、预警模型预警针对性不强、预警模型开发不便利等问题,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其在防弊纠错、规范行为、保证资金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加快传统事后监督方式方法转型,运用科学的监督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科学、高效、智能的监督管理架构,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建设较完善的风险预警、监测和控制平台, 实现对基础账务数据、会计业务内控、风险预警数据系统化、电子化管理的目标,提高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加强风险控制水平,实现对风险的事前优化、事中预警阻断、事后监督评估。

1.2项目目标本系统的建设目标为建立独立的、开放的、全行统一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辅助行内实现对重要的网点、柜员、交易、业务的智能、连贯、动态化的监控,实现全渠道风险监测的目标,防范操作风险,消除案件和事故隐患,充分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使业务监督从简单操作型的静态事后复审向动态预警分析转变,使操作过程的事中控制前移,加大业务风险的检查、监督以及监控力度。

通过建设该系统,我们期待达到:1.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强化对运营业务的风险监督和控制,实现运营业务风险监控的科学化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防范手段
事前、事中、事后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事前准备 事中监测
印鉴核查 集中授权 岗位培训 岗位制约 制度约束 及时监测 预警核查 事中监督 数据分析 审计核查 事后模型
事后稽核
风险监控中心(集约模式)
监督模式变革
建设模式
集中运营模式
上收业务 集中监督中心风险处理 通过集中作业前后台分离 实现风险预警和处理 通过集中作业实现实物同 交易的检查
风险登记
差错 回复
发现风险 业务监控
风险核销
系统应用架构
风险监控实现模式
数据采集
业务风险预警 服务
旁路监听模式
数据采集模式
业务风险预警服务
实时旁路监听
数据采集模式-网络数据侦听
风险预警模型-逻辑控制
风险预警-数据挖掘-联动
风险数据分析过程
风险模型应用流程
风险模型库介绍
风险控制再分配
背景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 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巴塞尔 Ⅱ
操作风险涵盖范围:
(1) 起因于(a)内部程序(b)员工 (c)信息科技系统 (2) 起因于外部事件的风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指引》
特别说明 操作风险不包含下列风险: (1)策略风险: 因策略问题导致的风险 (2)声誉风险:声誉受损的风险
经营环境 不利与发展
操作风险防范技术的需求与发展
早期全手工 方式 中期计算机 辅助方式 当前计算机 综合方式
下载流水分析
事后监督
OCR影像分析
下载流水 与 沟兑分析 影像识别
一直探索着用于事 中监督的技术手段
事中监测、事后分析 凭证验印、集中授权
早起
2000年
现在
狭义 操作风险
与运营相关 可量化
操作风险分类
• 人员因素
操作失误、违法行 为、越权行为、违 反用工法、关键人 员流失 1 • 流程因素 流程设计不合理、流程 执行不严格系统 2 3 4 5 6 • 系统失灵 • 突发事件
系统漏洞 、数据信息
安全性
自然灾害、抢劫、
工作场所安全性

外部事件 外部欺诈
• •
系统功能架构
系统部署架构
传统运营模式
非上收业务 集中监督中心风险处理
通过业务系统数据抽取转 发实现风险预警和处理
通过事后监督系统实现实 物同交易检查
风险预警流程
网点 事中风险监督 业务系统 业务数据上传 业务发起 风险数据库 风险处理人员 风险 下发 业务数据 CDC数据抽取 业务数据下载 核心系统
事后监督 风险控制模型库 消息提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