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中英文

合集下载

昆明信达雅翻译社简介

昆明信达雅翻译社简介

昆明信达雅翻译社昆明信达雅翻译社成立于2000年10月,总部位于昆明。

公司于2009年陆续成立了因特传思翻译社成都、重庆分公司,是一家立足于西部,面向全国的翻译企业,成立13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实力不断增强、业务不断扩大,目前公司长期拥有专职英文翻译70余名(“目前,翻译行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可是整体行业缺乏指导性的规范和标准。

翻译公司基本上都是中介机构,兼职多,专职少,拥有10人以上专职翻译人员的公司屈指可数。

”摘选自《2009中国国际翻译产业网上论坛》论文之《如何选择翻译公司》),目前,公司的正常的日处理量在20万字左右,每月的处理量在400万字左右。

在业内独树一帜的是我们的所有业务完全由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全职译员完成,业务绝对不再外包,我们是一家翻译的工厂,绝不是一家翻译的中介机构。

就我们目前的日处理能力来讲,在国内翻译企业中绝对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翻译质量和稿件处理能力是一家翻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而合理的运作流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独特的审核标准以及完善的售后跟踪服务是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向您提供优质翻译的保证。

公司的所有专职翻译都有着扎实的语言基础,公司源源不断的稿件也是译员提高技能水平的最有效保证。

对客户的翻译稿件均须经过排版-初译-审译-修改-排版流程。

同时,我们拥有一批可以熟练使用Trados等CAT(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译员以满足客户对稿件处理方式的不同要求。

我们拥有数十名从业经验丰富的优秀译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大型稿件,这也为您的稿件能及时交付提供了可靠保证。

国内翻译行业严峻的现状中也蕴藏着机遇,我们将充分拥抱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行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向更高的水准和更精深的专业发展,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一个在客户心中拥有良好口碑的全国性一流翻译企业。

发展历程2000年10月,昆明信达雅翻译社在云南昆明成立;2004年12月,成立成都译桥翻译社,以四川成都为基地开始面向全国的业务延伸;2006年12月,成立成都信达雅翻译社,开始构建与成都为基地的翻译工厂;2009年9月,成立成都因特传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入驻位于四川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孵化园的由中国翻译协会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的“成都•全球多语信息转换中心”,目前是入驻该中心人数最多的翻译公司。

浅谈严复“信、达、雅”

浅谈严复“信、达、雅”

2021年第09期53文学研究浅谈严复“信、达、雅”张炆一、“信达雅”一词的起源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严复,虽然是学海军的,然其擅长中英文字,译介了不少的西哲学说,在中国清末民初的思想学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自唐玄奘以来,在中国的翻译界,还没有一个人赶得上严复的严复,原名宗光,有另一个字,并更名为傅。

他出生于汉族,是现代启蒙思想家、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的代表人物。

少年时期,他学习英语、法语和西方科学技术,包括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早年还出国实地考察,为后来翻译《西方社会学》等学术名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复在《天启》的前言中提出了他的经典翻译原则“信、达、雅”。

他写道:“翻译的三大困难:信、意、雅。

所谓“诚,雅”,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求译者要做到忠实于原文(信),准确流利地表达意思,优雅丰富(雅)。

这一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译者深受这三个字的影响。

他在汉译的“天演论”的例言上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他接下去又详细解释说,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对译文要通顺,还要文雅。

有时为求译文通顺,不免要颠倒原文字句,甚至在原文之外,还要斟酌补足。

这种补足,只是发挥原意,绝非节外生枝。

二、“信、达、雅”原则分析严复提出的翻译要求和原则在古文翻译中经常被提及。

具体来说,文言文翻译必须做到“信得过、言之有物、雅之有”。

“信”是指翻译一定要准确,即使译文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如实、恰当地翻译原文。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通顺,即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成语,词语通顺、不出现言语问题。

“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即使译文生动逼真,把原文的写作风格完美地表达出来。

信忠实原文,达则是通顺,流畅 雅是优雅,美好 简单的说即:忠实,通顺,美好.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真可谓是论翻译的“三字真经”,让后来人难再论翻译了.这不能不使人想起李白在黄鹤楼前写的两句搁笔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既然如此,第八书也只好从“信、达、雅”说起,一起看看它对翻译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它的魅力所在.翻译标准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翻译方法的问题。

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 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 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 注1:绮乌,地名。注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 (1)译文: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去。 ❖ (2)译文:绮乌的守边境的官吏跪着献东西给他吃,态度 很恭敬。 ❖ (3)译文:假如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 将用什么来报答我? ❖ (4)译文:我将任用贤明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奖 赏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
译: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 (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翻译下列句子5:
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译:姜氏有什么满足?
第五式: (1)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2)调整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的语序。
外连横而斗诸侯。
翻译下列句子6:
1.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 直: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绳。 意: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 2.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 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留、删、换、 补、调、贯。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5分)
译文1(赵君实)和郡丞元宝藏交情很好,相互勾结,人前人后 称他为兄,从来没有受到他的指责操控。
译文2赵君实与郡丞交情深厚,赵君实所命令的,没有不 听他指挥的人。
译文3.(赵)和郡丞元宝藏有深交,大小官员,没有不听他 的。
第六式:
贯是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 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 “文从句顺”,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 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 “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 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 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简言之,“字字 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信达雅文言文翻译

信达雅文言文翻译

岁序更迭,时维甲子。

余忝居斯土,得遇仁者,感其慧眼识珠,特此以信达雅之文言,抒怀述怀,以表敬意。

吾辈生于华夏,承继千年文化,文言为吾国古典之瑰宝,其韵律悠扬,意境深远。

信达雅者,信实、达意、典雅也。

余欲借此信,以达吾心之所向,以雅文言之妙,抒发心中之情。

昔者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信达雅三者,实为文言之灵魂。

信者,诚也。

言必信,行必果,乃君子之风。

达者,达意也。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故言必达意,方显文章之真谛。

雅者,典雅也。

文言之美,在于其辞藻华丽,意境深远,使人读之,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余尝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大川,每至一地,必细细品味当地风土人情。

山川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民俗之异,使人留连忘返。

然余深知,山水之妙,在于其意;民俗之趣,在于其情。

是以余欲以文言之美,描绘山水之姿,叙述民俗之趣,使读者得窥我国之博大精深。

夫山水者,天地之精华,自然之瑰宝。

余尝游泰山,见其巍峨壮丽,如巨龙腾空;登华山,见其险峻奇绝,如苍鹰击空。

余欲以文言之美,描绘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领略自然之美。

民俗者,民之精神,国之灵魂。

余尝游江南水乡,见其烟雨蒙蒙,如诗如画;游西北高原,见其广袤无垠,如梦如幻。

余欲以文言之美,叙述江南水乡之柔情,西北高原之豪放,使读者感受到我国民俗之独特魅力。

信达雅三者,非一日之功。

余欲潜心研究,苦心孤诣,以期在文言文写作上有所建树。

然余深知,文言之美,非一人之力所能成就。

余愿与天下同仁,共同传承发扬我国古典文化,让文言之美,永驻人间。

时至今日,吾国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余等青年,肩负重任,当奋发向前。

余愿以文言之美,激励同仁,共筑中国梦,共创美好未来。

敬祈仁者笑纳,不吝赐教。

顺颂时祺。

晚生某顿首再拜。

“信达雅”——避暑山庄康干七十二景名称英译

“信达雅”——避暑山庄康干七十二景名称英译

避暑 山庄是宫苑一体 的皇家园林 , 内有康乾两 帝历时 8 9
年时间建 造的 10余组景观 。这些景点布局协 调 , 2 自然有的
名称 翻译 的理想标准 , 避暑 山庄康乾七十二景名称 的翻译也 须遵循这个 中国经典却并非落伍的“ 三字经” 标准 。

是 自然景 观 , 的只建一亭 一 台 , 的是一组 建筑 群 , 匾 有 有 其
今 日之 中国译界可谓译论纷呈 , 百家争鸣 , 着“ 为中 本 洋 用 ”“ ,师夷长技 以制夷” 目的 , 的 西方译论研究如火如荼 ,等 “
点名称 的翻译?蓦然 回首 ,信达雅” “ 竟是堪称完美 的选择 。
“ 信达雅” 言简意赅 , 字字珠玑 , 铿锵有声 , 中国旅游景 与
值论 ”“ 、交际论 ”“ 、功能论” 等相继被 引人中 国, 尤其是德 国
3 . 无暑清凉 W su i ln (a o e ) uh n i gr l f ol s Q ga Il C n s o
4 .延薰 山馆 Y nu h ga ( a olesBig g ax nSa un r loC o s— r i n Il f n nn
1 . 烟波致爽 Y n o hsun ( a e ehn s a b i ag } loR f sig t Z h |l f r Mi) 2芝径云堤 Z i g u tFi — eb a d l d as— . h i ni a y H r ta o ue j Y ( r n P hn C u C
w y a)
恰恰相 反 , 正是 由于它们太实用 太具操作性 , 用于典雅 在应
隐约的 中国旅 游景点名称 翻译时 , 倒显得力 不从心 , 急功 近
利 了。
缺乏统一 的指导 , 使得 中国旅游景点名称 的翻译五花八 门, 错误百 出。“ 一些译名之 ‘ 欠缺 ’ 或错 误还能为人发现 , 更 多名胜古迹 的名称 翻译 之 ‘ 不足 ’换言之 , 辑缺失 、 , 逻 效果 缺

严复中英文简介

严复中英文简介

严复( 1853——1921):tripl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信(faithfulness):忠实准确达(expressive nesS :通顺流畅雅( eleganc^ :文字古雅Yan fu put forward this “ threceharacter guide ” inhis preface to thetran slati on of T.H.Huxley's book Evoluti 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天演论》译例言1898)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尤不译也。

则达尚焉。

……易曰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

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

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

实则精理微言。

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则为达易。

用近世利俗文字。

则求达雅。

往往抑义就词。

毫厘千里。

审择于斯二者之间。

夫固有所不得已。

岂钓奇哉。

……Translation has to do three difficult things:to be faithful,expressive,and elegant。

It is difficult enough to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yet ifa translation is not expressive,it is tantamount to having notranslation.Hence expressiveness should be required tooThe Book Changes says that the first requisite of rhetoric is truthfulness. Confuciussays that expressiveness is all that matters in language。

严复“信达雅”之我见-中英双语作文

严复“信达雅”之我见-中英双语作文

在我国翻译界所有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当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清代严复的“信达稚”。

他所主张的“信”是要意义不背离原文,强调了忠实原文的重要性。

“达”是不拘泥于原文,使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雅”则是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

这就是严复翻译标准的主要思想。

在严复的心目中,“信达雅”并不是并列的关系,“信”是核心,“达”和“雅”都是手段。

也就是说,严复趋于在神似和形似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形似,这与傅雷提出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相背。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信达雅”在科技论文中的意义需要更进一步。

忠实于原文并非只指将原英语标题逐字翻译 ,而是忠实于文章的内容、意义、态度和思想等。

在保证翻译准确的基础上, 还必须译得通达、通顺, 让没有感到别别扭扭或晦涩难懂的情况。

更甚,要译得有文采, 使读者从译文中得到文字美和意境美的享受。

严复的“信达雅”并非是完美的,无懈可击的。

对此,我想从概念由来,标准内涵和读者群体三个方面来阐述。

“信达雅”说,是作为《天演论》的《译例言》提出的。

首先,严复似乎并无意将“信达雅”当作翻译(文学翻译或普通翻译)的标准。

只是,严复在谈论“信达雅”时,引经据典地把自己对翻译的思考说得比较系统、透彻而已。

然而,后人把严复的“信达雅”推崇为“翻译的标准”。

其次,严复提出“信”、“达”、“雅”三字没有给出清晰的解释,是后人略显生硬得强行给予其含义,并为此喋喋不休地辩论。

即使某一种解释博得了大部分人的欢心,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含义。

最后,严复当时翻译的文章,很多需要再现政论文的书面书卷语的语体特征,针对的显然是有文化人,而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更不用说幼儿。

不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为了扩大传播面,严复的主张似乎也无可厚非。

不可否认,严复的“信达雅”为中国的翻译事业曾做出的巨大贡献。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西方翻译理论在近年来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守着祖先留下的一点遗产沾沾自喜。

信达雅翻译

信达雅翻译

信达雅翻译信达雅翻译的英文翻译:Xinda Ya Translation10句双语例句(中英):1. 我们是信达雅翻译,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

We are Xinda Ya Translation, providing high-quality translation services.2. 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翻译团队,可以为您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

We have a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team that can provide you with multi-language translation services.3. 我们的翻译服务覆盖多个行业,包括法律、医疗、商业等。

Our translation services cover multiple industries, including legal, medical, and business areas.4. 无论您需要翻译合同、公文、论文还是其他材料,我们都能够为您提供快速和准确的翻译。

Whether you need to translate contracts, official documents, dissertations or othermaterials,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fast and accurate translation.5. 我们的翻译团队拥有多年的翻译经验,他们能够保证翻译质量和准确度。

Our translation team has many years of translation experience, and they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translation.6. 我们会根据您的需求和要求制定翻译方案,确保您的翻译需求得到满足。

We will make a translation plan according to your needs and requirements to ensure that your translation needs are met.7. 我们秉承客户至上的原则,为客户提供一流的翻译服务。

此“信达雅”非彼“信达雅”

此“信达雅”非彼“信达雅”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此“信达雅”非彼“信达雅”天津外国语大学/宋倩芳【摘要】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后人也将“信达雅”奉为“三字真言”,神圣不可侵犯。

然而,此“信达雅”非彼“信达雅”。

那么,严复本人所推崇的“信达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针对这一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是后人混淆了严复对三者的定义与自己的定义。

另外,翻译研究应有不同的中观理论,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不是“一论独霸天下”的局面。

【关键词】严复 翻译标准 信达雅 中观理论一、严复及其翻译标准作为研究严复作品的专家,贺麟(1902-1992)在其《严复的翻译》中指出:一、严复对待翻译较之慎重,选择原书较之精审;二、严复在翻译史上第二个影响,就是翻译标准的厘定。

他于《天演论•译例言》里发表了他的信达雅三条标准。

然而,对于严复的这三条标准,后人褒贬不一。

例如,傅斯年先生就曾指责严译失之信,蔡元培先生说严译在当时雅而且达,但或非今日普通人所易解。

对此,贺麟总结到:一、严复的译文很尔雅,有文学价值,是人人所公认无有异议的。

二、严译并非今日普通人所易解,但能使就文人看明了,合于达的标准,这也是无人否认的。

三、讲到信的方面,第一期的三种,似乎偏重意译,略亏于信。

第二期的译品则略近直译,少可讥议。

第三期所译《名学浅说》,《中国教育议》,不甚重要,且所用译法也与前两期不同,我们可以不必深究。

笔者认为,对严复的翻译标准,众人之所以褒贬不一,其根本原因是众人对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理解不同导致的,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当然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那么,我们何不冷静下来,努力去探索严复信达雅的真正含义。

二、近代之严复信达雅众所周知,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当时的中国寄希望于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这时候一大批翻译人才也涌现出来,严复就是其中之一。

“信、达、雅”视角下《边城》三个英译本之比较分析

“信、达、雅”视角下《边城》三个英译本之比较分析

“信、达、雅”视角下《边城》三个英译本之比较分析作为中国翻译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信、达、雅”三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而《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将湘西文化进行了详尽描述,且语言优美而简洁质朴,非常难得,因此许多翻译家都尝试对其进行翻译。

在此基础上,以严复先生的“信、达、雅”三原则为参照,对《边城》的三个较著名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标签:信、达、雅;边城;英译本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711引言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

”严复仅用“信、达、雅”这三个字便非常简洁精炼地总结出了翻译所要遵循的原则与标准,因此它虽饱受争议,但仍然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影响至今。

中国翻译史上曾经也出现过许多有价值的翻译思想,如支谶的“弃文存质”、鸠摩罗什的“曲从方言,趣不乖本”、玄奘的“既需求真,又需求俗”等,但都不似严复的“信、达、雅”那样影响广泛、深远。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不朽名作,该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在语言上兼具简洁质朴和诗意,而且对湘西文化也有大量的细致描写,包括湘西人民的衣食住行、价值理念、社会习俗,以及湘西的美景等。

因此,翻译该小说并不是一件易事。

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需要考虑源文本的语言结构、语言风格、文化因素,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等。

再加上译者本身的翻译风格、思维方式、文化背景、文学素养不同,翻译文本的表达各有不同。

而一直以来,严复的“信、达、雅”三原则都是许多优秀译作的参考标准。

那么,本文就以“信、达、雅”三原则为参照,对《边城》三个较著名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2以“信、达、雅”为参照,比较分析《边城》的三个英译本“信、达、雅”三原则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进步。

但一直以来,人们对“信、达、雅”的具体内涵都有很大争议,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也正是这些分歧使得“信、达、雅”能够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试比较严复的“信达雅”与Tytler(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试比较严复的“信达雅”与Tytler(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试比较严复的“信达雅”与Tytler(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发布时间:2021-11-11T02:16:17.581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3期作者:孔慧娜[导读] 长久以来,中外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研究就是翻译标准。

吉林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摘要:长久以来,中外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研究就是翻译标准。

古往今来,时代更迭,中西方对于翻译标准的相继提出,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其中颇具争论的当属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和Tytler(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之间的比较。

两者因为类似而被许多翻译学家放在一起讨论研究。

鉴于两种翻译原则在中西翻译领域的突出地位,本文详细解读两种翻译原则,并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两者的相似之处,从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指出两者差异。

旨在解剖出各自的优点,总结翻译实践的精华,进而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西翻译标准;严复“信达雅”;Tytler(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异同 Abstract:For a long time,translation standards have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for Chinese and foreign translators in their explor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Through the ages,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standards have been put forward one after another,and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contended with each othe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Yan Fu's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principle and Tytler's "thre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s quite controversial. Both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together by many translators because of their similarity. In view of the prominent positi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 principles,analyzes their similar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and points out their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origin,mode of thinking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 aim is to dissect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summarize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practice,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Chinese&Western Translation Criterion;"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Tytler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Similarities&Differences1.中西翻译标准简述中国翻译史已历经几千余年,但是早期,人们并没有系统地总结出翻译标准,后来随着中西文化逐渐交融汇通,翻译工作者开始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翻译规则和标准。

商品说明书英译汉课件

商品说明书英译汉课件
poor释义较多, 常可译作“贫穷”“智力低下”而此句中则可译为 “虚弱”和“ 不振”
poor health 和poor appetite 可分别译为“身体虚弱”和“食欲不振”, 译为: 这种药物对身体虚弱和食欲不振者有特效”.
The preparation is indicated whenever tension, fear or depression occurs.
1. Translation of cosmetics specifications
AVON ROLL -ON ANTI -PERSPIRANT DEODORANT All-day deodorant and wetness protection. Keeps under-arms dry
and odor-free. Glides in smoothly. Dries quickly. Non-stinging. Non-sticky. Won't stain clothing. 如采用直译法,“deodorant”和“odor-free”译成“除臭”, “under-arm” 译成“腋窝”,“Non-stinging”译成“不刺激皮肤”,“Non-sticky”译成“不 沾”,“Won't stain clothing”译成“不沾衣服” ,译文使中国读者感到不舒 服,因而采用视角转移法译成: 雅芳走珠止汗香体露 配方特温和,适合各类肤质,独特的清香,令身体24小时保持干爽清新。 译文中用“温和”和“适合各类肤质”传达了“Non-stinging”之意,“清香” 和“清新”体现了“deodorant”和“odor-free”,以“身体”这个整体代局部 的“under-arm”,“干爽”囊括了“Non-sticky”和“Won't stain clothing” 之意。不仅传达了原文应有之意,且迎合了译文受者的阅读口味。

解读“信达雅”

解读“信达雅”

解读“信达雅”黄利萍 郭 卫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外科 《创伤外科杂志》编辑部摘要:我国近代翻译理论中成派较早影响较为深远的当属注明翻译家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开篇中提出的“信达雅”。

“信达雅”自其提出以来,一直受到众多中国翻译者的赞同。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形式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信达雅”的理解和诠释已发生了变化,这一理论的内涵也变得更为深刻丰满。

本文就“信达雅”的内涵、对“信达雅”的质疑以及其生命力作出阐述,意在对这一重要翻译理论作一解读。

关键词:翻译;信达雅;实践;标准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也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1]。

但翻译界对于翻译标准这一核心问题,历来无一致定论。

自佛经翻译以来中国2000多年的翻译历程中产生了许多独到的翻译思想。

历代翻译家们总结形成了多种翻译标准,在这诸多的翻译标准中,影响力最广泛、最深远的,要数严复的“信达雅”。

一、“信达雅”的内涵“信”、“达”、“雅”早在三国支谦的《法句经序》中就已有所体现。

但将“信达雅”明确作为翻译标准而提出,则始于严复[2]。

他在译作《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开篇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对于这三字的内涵,历来存在各种说法。

总体来说,对于“信”和“达”的见解基本可以达成一致,即“忠实于原文内容”、“文笔要流畅”,但对于“雅”的解释,则有不同意见。

有的观点认为“雅”指的是“文辞优雅”;有的观点认为是“切合原作风格”;另有观点认为是“古雅”之意。

那么严复当初提出的“信达雅”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原文中说道:“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3]从上文可看出,严复所说的“信”即“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后“忠实于原文的意义”;“达”是指“下笔抒词,自善互备”,即“行文流畅”。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信、达、雅”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信、达、雅”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信、达、雅”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信、达、雅”【摘要】严复的“信、达、雅”被誉为文学翻译的标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片名翻译同样离不开“信、达、雅”。

本文首先对这一标准做简要介绍,然后具体阐述它是如何指导英语片名翻译的。

【关键词】信达雅电影片名标准翻译近年来,电影受到商业利益的趋势呈快速发展的趋势,不仅国内影片层出不穷,各种海外电影更是源源不断的涌进中国市场。

电影片名是整部电影的浓缩,是其微观展现,片名的好坏直接影响观众的观影兴趣。

因此,对于海外电影来说,译名至关重要,是影片的命脉所在。

除去商业的外壳,电影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载体,是其传播交流的工具。

严复的“信、达、雅”作为一种翻译准则,正是将不同的文化相互转换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因此,这一准则不仅适用于文学翻译,同样适用于英语片名的翻译。

一、信、达、雅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此后“信、达、雅”作为译界的翻译标准备受关注。

那什么是“信、达、雅”呢?一般认为“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简言之,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二、“信、达、雅”在英语片名翻译中的具体运用1.信。

“信”讲究的是忠实于原文本,准确无误的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这一原则下比较常用的翻译方法是直译和音译。

如:The Graduate译为“毕业生”、Raging Bull译做“愤怒的公牛”、The Godfather译为“教父”、Schindler’s List译做“辛德勒的名单”,译名没有对原名做任何的增加或删减,做到了逐字对译,是比较典型的直译。

音译,指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基于“信达雅”理论的英汉翻译方法研究

基于“信达雅”理论的英汉翻译方法研究

79作者简介:刘雯,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基于“信达雅”理论的英汉翻译方法研究基于“信达雅”理论的英汉翻译方法研究刘雯(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03)摘要:纵观中国的翻译史,翻译领域人才辈出,无数的翻译家进行了大量的翻译练习与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总结出一些有关翻译的标准及规律,其中有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神似”,许渊冲的“三美”,等等。

这些标准以及理论,为今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最为经典且广为人知的当属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理论。

一百多年来,严复的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的影响极为深远。

“信达雅”几乎可以说是传统翻译的代名词和金科玉律,该理论至今仍是翻译界公认的行业标准,对译者起着规范、指导作用。

关键词:严复 “信达雅” 翻译方法 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0-0079-02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

由此,英汉翻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良好的双语基础是进行准确翻译的必要条件。

在翻译不同类型文本时,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译入语的行文法则,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进一步实现翻译目的。

在该文中,作者主要进行了基于“信达雅”理论的英汉翻译方法研究,将翻译的准确性及艺术性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

一、“信达雅”概述1.“信”是翻译的基本伦理“信”,即faithfulness。

严复先生的“信”指译作应当忠实于原作。

“信”当然不是字对字翻译,因为“顺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可是“信”到底应该忠于原文的什么呢?怎么样翻译才能算“信”呢?《天演论》中关于“信”的理解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即原文的意义。

翻译之所以是翻译,根本上就是因为译作和原作之间的必然联系,离开原作就无所谓翻译了。

“信”在本质上讲是一种维持翻译存在的必然因素和基本原理。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指导下的古诗词翻译——以《除夜雪》和《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指导下的古诗词翻译——以《除夜雪》和《

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指导下的古诗词翻译——以《除夜雪》和《鹊桥仙》为例罗晓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摘要: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可以运用于中国古代诗词翻译。

“信”指的是译文在意思上要忠实原文;“达”指的是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语言翻译原文,译文要尽量通顺畅达;“雅”指的是译文要体现原文包括修辞手法、押韵特色和审美价值等要素在内的文学特色。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指导下的诗歌翻译,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原诗的主旨和文学特色再次用目的语呈现给目的语读者,并能够让目的语读者和原语读者的感受尽量相似。

关键词:“信达雅”;古诗词翻译;《除夜雪》;《鹊桥仙》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6-0050-021引言我国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是他在佛经翻译的经历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后来国内很多翻译家提出的翻译理论或者翻译观点,和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多多少少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后人也从不同角度对此翻译标准提出许多批判的观点,但这个翻译标准放在现在很多翻译实践里,仍然适用,比如,本文的讨论焦点,中国古代诗词的翻译。

2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

”“信”指的是“译者要在正确理论原文的中心思想、深层含义的基础上,用目的语再现原文的意思、主旨,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同的读后感受。

[2]”“信”就是强调译文在意思上要忠实原文。

“达”指的是译者不要拘泥于原文的句法桎梏,要使用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将原文意思通顺明白地表达出来。

因为中英文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语法句法相差甚远,因此为了实现“达”,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应该在语法句法等方面适当调整译文。

“达”就是强调译文在行文上要流畅通达。

“雅”则指译文要体现原文的文学特色,即原文的“文采”,比如修辞特色、文学手法等。

翻译中的“信达雅”与“信达切”

翻译中的“信达雅”与“信达切”

2452020年51期总第543期ENGLISH ON CAMPUS翻译中的“信达雅”与“信达切”文/丁轶青“前后引称,以显其意”(杨镇华, 1984: 288),这与现在的解释有所出入:如今,许多人将其与“明白晓畅”直接挂钩。

至于最后的“雅”,因刘重德对其颇有微词,这部分就不过多涉及。

同样从翻译原则着手,刘重德曾发表《试论翻译的原则》一文,并在文中提到了“信达切”的翻译标准。

其中,“信”指保全原文含义,“达”指译文通顺易懂(刘重德, 1979: 114-119)。

刘老对翻译标准的探索从未停止,十四年后,他又作《翻译原则再议》一文,并修改了之前的定义:“信,信于内容;达,达如其分”(刘重德, 1993: 29-33)。

由严刘二人的著作可得,他们均看重译本的质量,强调译文应贴近原文内容,表达流畅。

刘重德(1979: 114-119)曾明确表示:“严复所定的信达雅……‘信’‘达’两字可沿用”,也就是说,在内容与表达方面,刘老对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还是大致同意的。

“信达雅”虽诞生于近代,但不乏科学性(尤其体现在“信”与“达”上),因此,该翻译原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刘老的赞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2. “信达雅”与“信达切”翻译原则不同点。

正如上文分析,“信达雅”与“信达切”共通之处较多。

但同时,二者仍存在着巨大差异,尤其体现在对译文风格标准的拿捏上。

诚然,“雅”与“切”均有可取之处,但就现在学界对二者的态度来看,前者更为人所诟病,后者更受世人青睐。

(1)“信达雅”之优与劣。

自“信达雅”翻译原则问世以来,无数学者对其合理性展开研究与讨论,其中,对“雅”字含义的争议最为激烈。

大家意见不一,对其所持态度也不尽相同。

在严复所处的晚清时代,很少有人会想到为“翻译”制定原则与标准,而严复原创的“信达雅”,撇开一切不谈,本就对翻译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其次,这一理论的的确确被证明“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甚至于以郭沫若(1984)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曾高度评价它,认为“这确实是译文必备的条件”。

从“信达雅”三原则看西湖十景名称的英译

从“信达雅”三原则看西湖十景名称的英译

从“信达雅”三原则看西湖十景名称的英译欧阳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广东广州511483)[作者简介]欧阳悦,女,江西赣州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摘要]严复的“信达雅”三原则自提出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本的翻译。

本文选取了杭州西湖十景名称三个版本的英译,试分析译文是否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并提出了译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信达雅;西湖十景名称;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3-0054-03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开创了中国翻译标准的先河。

自该原则被提出以来,就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不管是广受推崇抑或批评,无可否认的是“信达雅”对于我国近现代,也包括对当代翻译活动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随着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点介绍的汉译英工作日益重要。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而西湖风景区无疑更是天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西湖十景各擅其美,组合在一起又能彰显西湖的古典胜景之精华,可谓必游之处。

因此,对于外国游客而言,西湖十景名称英译的好坏是颇为重要的。

一、“信达雅”原则内涵严复在其所作《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信”几乎是翻译工作者一致认同的第一标准。

一般多认为“信”的意思是“忠实于原文”。

首先,译文须在意思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译者要把原文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不能出现任何歪曲和篡改。

其次,译者在译文风格和笔调上也应尽可能忠实于原文。

不过,正如同严复所言:“求其信已大难矣”,即译者想要在思想、内容、形式、风格上与原文保持完全一致绝非易事。

“达”,一般来说,即“通顺”、“通达”。

译者在翻译时应对使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子反复斟酌,避免出现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文理不通的现象,并且要做到使行文符合目标语的规范和习惯,让读者感觉通顺、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译事三难:信、达、雅。

Translation involves three requirements difficult to fulfill: faithfulness, comprehensibility, and elegance.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Faithfulness is difficult enough to attain but a translation that is faithful but not comprehensible is translation at all.则达尚焉。

Comprehensibility is therefore of prime importance.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Since China’s opening to foreign trade by sea, there has been no lack of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 But if you assign them any book to translate and tell them to meet these two requirements, few can do so.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The reasons for their inability are:superficiality, partiality and lack of discrimination.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This book is based on the new knowledge of the West acquired during the last fifty years and was one of the author’s later works.译文取明深义,My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esent its profound thought.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It does not follow the exact order of words and sentences of the original ideas but reorganizes and elaborates.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However, it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text.题曰“达恉”,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It is more an exposition than a translation as it seeks to elaborate-an unorthodox way of transmission.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Kumarajiva said, “Whoever imiates me would fall.”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There will be many others coming after me in translation work;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y will not use this book as an excuse for their failings.二、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2. Terms in Western language texts are defined as they occur, somewhat similar to digressions in Chinese.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What comes after elaborates what goes before and completes the sense andstructure.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A sentence in a Western language consists of from two or three words to tens or hundreds of words.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经,又恐意义有漏,If we should follow this construction in translation, it would not be comprehensible, and if we should delete and abridge, we might miss some of the ideas expressed in the original.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When the translator has understood thoroughly and digested the whole text he will then be able to rewrite it in the best manner possible.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Since the original is profound in thoughtand involved in style, which are difficult to convey together, he should correlate what precedes and what follows to bring out the theme.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All this efforts is to achieve comprehensibility; for only when a piece of translation is comprehensible can it be regarded as faithful.三、易曰:“修辞立诚”。

3. The Book of Change says, “Fidelity is the basis of writing.”子曰:“辞达而已!”Confucius said, “Writing should be comprehensible.”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He also said, “Where language has no refinement, its effects will not extend far.”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

These three dicta set the right course for literature and are the guidelines fortranslation.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In addition to faithfulness and comprehensibility, we should strive for elegance in translation.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This is not just for extending the effects far.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In using the syntax and style of the pre-Han period one actually facilitates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the profound principles and subtle thoughts whereas in using the modern vernacular one finds it difficult to make things comprehensible.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Oftentimes, straining the meaning but slightly to fit the language can result in gross misinterpretations.审择于斯二者之间,夫固有所不得已也。

岂钓奇哉!Inevitably I had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ese two media, not that I have preference for the eccentric.不佞此译,颇贻艰深文陋之讥,My translation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its abstruse language and involved style.实在刻意求显,不过如是。

But I must say this is the result of my determined effort at comprehensibility.又原书论说,多本名数格致及一切畴人之学,The treatise in the book is largely based on logic,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s well as astronomy.倘于之数者向未问津,虽作者同国之人,言语相通,仍多未喻,矧夫出以重译也耶!If a reader is not familiar with thest studies, even if he is of the same nationality and speaks the same language as the author, he won’t be able to comprehend much, far less by reading a translation.四、新理踵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

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

顾其事有甚难者!即如此书上卷导言十余篇,乃因正论理深,先敷浅说;仆始翻巵言,而钱塘夏穗卿曾佑病其滥恶,谓“内典原有此种,可名悬谈”,及桐城吴丈挚父汝纶见之,又谓“巵言既成滥词,悬谈亦沿释氏,均非能自树立者所为!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为佳”。

穗卿又谓“如此则篇自为文,于原书建立一本之义稍晦”。

而悬谈、悬疏诸名,悬者糸也,乃会撮精旨之言,与此不合,必不可用。

于是乃依其原目,质译导言,而分注吴之篇目于下,取便阅者。

此以见定名之难!虽欲避生吞活剥之诮,有不可得者矣!他如物竞、天择、储能、效实诸名,皆由我始,一名之立,旬月踟橱,我罪我知,是存明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