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
译也,则达尚矣。” 这里无疑是强调了“达”的重要性,同时又指
出“……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即“达”最
终要为“信”服务。 在严复所提出的三原则中“信”与“达”的观
点,最为后来的译者们所认同,在这一点上,严复也和中国古
行之,安能使学童受其益乎? 著译之业,将以播文明思想与国
民也, 非为藏山不朽之名誉也。 文人结习, 吾不能为贤者讳
矣。” 对于梁的批评,严复不以为然,在给梁启超的回信中写到
“窃以为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而以达情感之音声也。 是故理
之精者不能载以粗犷之词,而情之正者不可达以鄙俗之气。 ”
可见在他来看, 译者绝不能为了使那些学识浅薄的庸众都能
理解,而将语言通俗化,他的译书是为了思考者和研究者,是
为了多读古书之人,正如如其所说“不佞之所从事者,学理邃
赜之书也,非以饷学僮而望受益也,吾译正以待多读中国古书
之人。 ”
最体现严复这种“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文风的无疑是
严译《天演论》开篇的这一段不朽的翻译经典,因其妙绝现全
引如下: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
谓“不忠的美人”(Les belles infid色,les)或“透明玻璃”(verres transparents):
“翻译至达的结果是,译
文字面全部法语化(归化),一点没有外国语言味,看似已直接用法语(译入语)思维而后又用法语(译
入语)写成”(Mounin,1994)。鲁迅先生极力捍卫“宁信而不顺”(鲁迅,1984),这是一种以移植异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翻译活动的高潮 第一次是从东汉至唐朝的佛经翻译 第二次为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三次
翻译高潮出现在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 第四次高潮从改革开放至今 其中以严复为代表人物的第三次翻译高潮将中国对于西
境,历历如在几下。 乃悬想两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
此间有何景物? 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
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
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 怒生之草,交加之藤,势如争长相雄,
各据一抔壤土。 夏与畏日争,冬与严霜争,四时之内,飘风怒
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上有鸟兽
法形式、修辞形式)——使读者一刻也忘不了,其在读译本虽文字形式上为法语(译入语),但从始至终
都是以这等那等外语思维而书就”(Mounin,1994)。瞿秋白不走两面极端,而是推举“信与顺的统一”: “翻译的时候[…],一方面和原文的意思完全相同(‘信’),另一方面又要使这些句子和字
眼是中国人嘴里可以说得出来的(‘顺’)。 ‘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不应当说:要‘顺’就不
之践啄,下有蚁蝝之啮伤。 憔悴孤虚,旋生旋灭。 菀枯顷刻,莫
可究详。是离离者亦各尽天能,以自存种族而已。数亩之内,战
事炽然,强者后亡,弱者先绝。 年年岁岁,偏有遗留。 未知始自
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 苟人事不施于其间,则莽莽榛榛,长此
互相吞并,混逐蔓延而已,而诘之者谁耶? ”
洋洋百余字, 令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一股秦汉文风和汉
方文学 科技 社会学著作的翻译活动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严复所提出的 信 达 雅 的翻译原则长期以来被公认为翻译理论的
经典准则 被无数译者奉为圭臬 这里笔者将力图用简单的语言对严复的“信达雅”做一阐释,lingwai本文以严复“信、达、雅”及其百年来的否定历程为线索,
对“信、达、雅”各否定派观点予以了回答,对走出“信、达、雅”之后的得与失进
域语言文化为特殊主旨的翻译理念,与一般而言的翻译(“意译”)有别,其本质上从属于“语言”翻译
态势,并可等同于西方翻译上所谓之的“有色玻璃”(verres color,s):“翻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让
读者逐行阅读译文时总有异域之感,使其感到所读译本已深深灌注于原作的语言形式之中(语义形式、词
严复之前,英国的翻译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于 1790 年
便总结出翻译的“三原理”即:一、译文应完整再现原作的思
想;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相同;三、译文应向原文一
样通顺。 对比看来,严复的“信、达、雅”很有可能是在早年留学
英国时受到了泰特勒学术的影响进而总结概括出来的。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阐述他的翻译三原则时指出
之书,所论者果在此乎?殆不然矣。 ” “信”由“修辞立诚”中的“诚”演化而来,它含义广泛,既包括对原文思想内容的信,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信。“达”则指“辞达而已”中的“达”,即“达旨”,其前提是汉语表现要通顺。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 这显然是在说“达”比“信”更重要,严复是不是由此就不要“信”了呢?非也,请往下看:“……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即“达”的目的还是“信”。严复的“雅”则是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目的是“为达易”,“实则刻意求显”,是为“达”服务并最终服务于“信”的,是追求“达”的手段,而不是并列于“信”和“达”的第三个标准。因为严复预设的读者是士大夫和只是分子阶层,故而他要“求其尔雅”以迎合其读者的口味,或如王佐良先生所言,此为其“招徕术”。他认为用“近世利俗”的文字来翻译“则求达难”。他是在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其求“信”,求“达”的目的。由此可见,自“信”至“达”至“雅”都是在追求“达旨”即“意义不倍于本文”。“为达,即所以产信也”,求雅,“实则刻意求显”,亦即为达。求“雅”为“达”,求“达”为“信”,最后的落脚点在“信”上,既一元论,同时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既互为条件,又各自为独立的副标准。此可谓“信、达、雅”之真谛所在。至于用‘信达雅’指导应用翻译所出现的问题,原因不在‘信达雅’
这在当时白话文日益发展成熟的大背景下难免显得格格不
入,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来这一主张也有待商榷。 梁启超在评
论严译《原富》时,肯定其重大意义之余便提文体,非多读古书之人,一繙
殆难索解。夫文界之宜革命久矣。欧美、日本诸国文体之变化,
常与其文明程度成正比。 况此等学理之书,非以流畅锐达之笔
无意中开启了20世纪中国译学研究的第一页。若从翻译动态行为角度剖析严的译理视界,“信”指译者忠
实于作者“欲言”,将其化为己有,是译者理解原文“(概念)意义”过程的结晶,也是译者进行译入语
语篇建构的始发站;“达”指重新表达“意义”阶段上,译者摆脱原文语言形式束缚,表达合乎译入语特
性,做到文从字顺,且尽译入语阐明之能事,对译文读者潜在的认知不足予以补充,以实现译文语
财又过狭,自我作故,乃以计学当之”“……考往籍,会计、计
相、计诸语,与常俗国计、家计之称,似与希腊之聂摩较为有
合”
。 梁启超也曾将其译为 “平准
学”, 对此严复也不认同
“盖平准者
,因以名官职,敛贱粜贵,犹均输常平诸政制。 计学
的“信”和“达”(“顺”),中国文化界继之生发你死我活的译论激战,形成翻译理念上的三极态势。
梁实秋和赵景深主张“宁顺而不信”或“宁可错些小要不顺”(转引自瞿秋白,1984)[6],这是一种脱
离原文“意义”的自由主义翻译理念,广义上可纳入当今所谓变译范畴,也部分交切于西方翻译上所
作”。 这一点,笔者认为他是误解了“写”的本意,林教授所说的
“写”,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给个题目就任由译者发挥,写作与
翻译是有很大区别的,它应该是与目的论联系起来,由翻译的
发起者提供信息,考虑译入语读者语言特征,充分考虑作者、
译者、原文、译文、原文读者、译文读者诸多因素。 它是界于写
作和翻译对等之间的。 笔者认为 “看易写” 的提出的
2.“雅"的否定之下:中西翻译理念三极态势的融合
随着20世纪到来后的中国社会变迁以及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过渡与转变,严复主张的“雅”首先遭致否
定:“严又陵[…]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的‘信’!对现在
的将来的大众读者,怎么能够 ‘达’!”(瞿秋白,1984)[5]。围绕剩下来
亮点是
“看”。 尽管它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已经摆脱了运用百
年之
久的“信达雅”,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在严复的翻译三原则中,最具争议的便是其对于“雅”的
阐释,在严复看来要达到“雅”就应该使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
语古文中特有的韵律感,而对比原文,严复的译文用词又极为
贴切到位
,因此严译这段经典之作也在译界被视为典范。
1.严复的“信、达、雅":中西翻译“释意"视界的融合
近代启蒙思想
家严复1898年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严复,1984),
行反思,以确立翻译及译学本体意识,把握动态意义交流的翻译理性,延续“信、达、雅”的生命。
关键词:严复 “信、达、雅”;中两译理融合轨迹,
(一)严复的“信达雅”
众所周知,“信、达、雅”是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 所谓“信”指忠实
原文,“达”指译文通顺流畅,“雅”则指译文要有文采。 其实,在
代的佛经翻译家们保持着一致, 可以说这种一致性也反应了
人们对于翻译学在某种本质上的认同。
应该说严复的翻译在实践“信”与“达”的方面做的十分严
谨。 例如“economics”一词,最初根据日译译为“理财学”和“经
济学”。 而在严复看来这种译法并不恰当,他认为译为“计学”
更切合传统汉语的本意:“顾必求吻合,则经济既嫌太廓,而理
本身,而在于译者对‘信达雅’采取了机械理解,对于‘信达雅’
可以根据应用翻译的实际做出新的解释。 ”说到这我们想一想
是不是又回到了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他把“信达雅”赋予了信的
意义了呢? 既然是刷新过的“信达雅”,那何不起个其他的名字
命名,重新开辟新大陆,何必又要“信达雅”一路到底! 提到
“写”杨清平又提到:“根据意图,直接写作,不是翻译,而是写
篇“(概念)意义”的可懂性;“雅”指针对译文读者的文字心理,在翻译的表“意”阶段使用预定读者
所欣赏的汉前字法句法,造就典雅的文采效应——译文的形式美学意义(谢思田,2006)。法国释意理论
(La th60rie interpr6tative de la traduction)创始人之一勒代雷教授在《今日翻译——释意模式》(1994)一
书的封底,将其理论高度概括为“(原文)意义的理解一脱离原文语言形式一重新表达”三个过程
(Lederer,1994)。“释意理论”弟子阿尔比博士将翻译上“意义”的动态流程归结为译者的三大行为参
数:忠实于作者欲言、忠实于译入语、忠实于译文读者(Albir,1990)。因此,就严复在理论上的界定而
论,其“信、达、雅”与“释意理论”架构大致吻合,并在广义上与西方翻译的“译意”思想相交
接: “我们的想法同严复的翻译思想和他的三个翻译标准不无酷似之处”(勒代雷,2001)。需特别指出
的是,“雅”是严复为迎合其译文读者审美情趣而采取的语体手段,在理论性质上与当代西方译文读者论
相一致(包括“释意理论”本身)。从严复当时所处时代,并从其翻译所寻求的目的与社会功能角度加以
审视,“雅”这一策略具一定必然性与合理性,勿需一概否决。
能够‘信’,要‘信’就不能够‘顺’,或者:要‘顺’就不能够不容忍一些‘不信’,要‘信’就4i能
够不容忍一些‘不顺’”(瞿秋白,1984)[6]。瞿秋白这一译论态势与严复“信”、“达”兼容理念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