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学习等方面存在障碍或困难,需要特殊教育和个性化支持的儿童。
他们在学前教育阶段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特点以及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更是如此。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接受能力强,因此及早介入和干预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学前教育是特殊需要儿童适应学校生活的基础。
通过学前教育,特殊需要儿童可以逐步适应学校环境,培养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此外,学前教育还可以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问题,提前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二、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特点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与普通儿童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个性化教育。
每个特殊需要儿童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潜力。
其次,多元化教学。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各不相同,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视觉教学、听觉教学、运动疗法等,以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再次,家校合作。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
最后,关注全面发展。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不仅要关注其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其情感、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其全面成长。
三、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有效策略为了更好地开展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包括专业机构、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的特教班等,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或困难的儿童。
他们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和资源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通过早期干预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通过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学前教育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最后,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平等。
每个儿童都有权接受教育,无论他们是否有特殊需要。
通过提供适合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二、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挑战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需求与普通儿童不同,他们需要特殊的教育设施、教具和教师。
然而,目前很多地区的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培训也是一个挑战。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来指导和支持。
然而,目前很多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教育特殊需要儿童。
此外,社会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认知和态度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缺乏了解和接触,很多人对特殊需要儿童存在偏见和歧视。
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也阻碍了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中文):教育心理学(英文):Educationa1Psycho1ogy课程代码:14S2105B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选用教材: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目: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二、课程价值(一)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结合学前专业特点,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须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通过本课程力求进一步拓展学生在发展心理学上的学术视野,掌握关于幼儿认知及情绪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具体范式;深入地了解个体认知及情绪的发生发展特点,进而从更深的层上了解人类基本心理过程的本质特性;同时为学生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注:用、、分别代表高、中、低支撑度。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理解并掌握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能够理解学习的实质,掌握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四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启示。
【毕业要求1/2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目标2:熟悉相关重要的教学原理和理念,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围绕特定的儿童发展目标进行相关教学设计。
能够掌握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及教育指导,掌握动作技能的含义及分类及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及教育指导,智力技能的含义,特点及分类,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智力技能学习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特殊需要》教案二:个性化教育,让特殊需要孩子快乐学习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特殊需要孩子的含义,了解关于特殊需要孩子的基本知识。
2.能够了解和认识特殊需要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孩子们在团队氛围中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特殊需要孩子的含义、基本知识以及个性化需求。
2.难点:能够应对不同孩子的个性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回忆一些经典的励志片段,如《盲山》等,激发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认识到身边有些小伙伴有着特殊的需要。
2.讲授(15分钟):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授的方式,为孩子们普及关于特殊需要的相关知识,如唐氏综合症、自闭症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要以平等尊重、关爱互助为主。
3.展示(10分钟):老师可以请一些特殊孩子来到班级中,和同学们一起展示他们的优点和特长。
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孩子也有值得尊重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能够加添孩子们的同理心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4.小组讨论(15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一起讨论如何对待特殊需要的孩子,如如何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困境,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老师可以对孩子们的问题进行解答,授予他们更多的相关知识。
5.个性化教育(15分钟):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老师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比如,针对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配图阅读,双语阅读等方法进行教学;针对听力和口语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听读讲和英语角等方式进行教学。
6.总结(5分钟):在课程结束时,老师可以对这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孩子们在学习中需要彼此关心和帮助,让特殊需要的孩子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中成长和进步。
四、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2.个性化教育3.展示4.差异化教学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2.教材及相关文献3.特殊孩子的参与六、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差异化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作业、考试中进行评估。
(055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概要(可编辑修改word版)
(055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说明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本课程达到的目的、任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教学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二、学习本课程的具体要求(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阐述在学前期常见的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需要及其教育,分为基本原理、各类特殊儿童特点及教育、常见的特殊教育手段和学前一体化教育四部分。
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教学时参考。
三、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请尽量联系现实教育实践进行思考。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计40 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0 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
学期期末考试。
评价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方式用论文及笔试闭卷。
比例为20%、80%。
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第二部分复习大纲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二)了解国内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重难点(一)学前特殊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概念;(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必备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该课程的活动主要由课堂讲演、课堂讨论、课例录像分析、课堂观摩以及探究学习等五部分构成。
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7.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二、课程目标(必备项)1.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一)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主要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趋势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建立对教育心理学整体框架的认识。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重点、难点: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3.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思考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哪些主题?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教育心理学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4.教育心理学当前的主要研究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及所用研究方法。
对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探索与建议
对高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探索与建议作者:刘维杰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05期【摘要】随着我校从中等师范学校顺利转型为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已由原来较单一的、注重交际的“实用性”教学转向突出综合能力的“知识型”教学,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惑。
高中阶段英语“学困生”大量涌现,严重影响了我校英语教学,成为制约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瓶颈。
面对现有的生源现状,要大面积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摆脱英语学习的困境,抓好词汇教学成为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质量;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101-03一、“学困生”的界定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很多,我国学者也有一些看法。
邵瑞珍等1985年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这类儿童的一般智力分数不低,IQ也在100左右。
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他们的学习成绩落后,在学习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这样界定学习困难的学生:其一,智力正常,而学习效果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习准备与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学习效果低下,处于持续困难状态的学习。
江西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杰则认为,学习困难儿童是指除残疾儿童外由于智力差异、行为不良、心理障碍、教学不适,以及不良社会影响而造成学校学习成绩明显落后要求水平的学龄儿童。
华国栋在《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习困难儿童是指除残疾儿童外在正常教育形式下学习成绩明显达不到教育教学要求的水平,而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儿童”。
综上所述,学习困难学生主要是指,在心、智健康的条件下,受非智力因素影响,未能完成学习任务,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简称“学困生”。
二、高中英语“学困生”的主要特点1.英语学习的动机不足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样也受着动机的支配,这种动机就是学习动机。
幼儿园特殊儿童辅导方案分享 幼儿园特殊儿童
辅导方案共享一、背景介绍1.1 幼儿园特殊儿童的定义在幼儿园教育中,特殊儿童通常指那些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儿童,包括但不限于自闭症、注意力不集中、过动症、学习障碍等。
1.2 特殊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挑战特殊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面临着种种挑战,包括融入园内集体生活的困难、学习进度的落后、与其他儿童的互动问题等。
二、幼儿园特殊儿童辅导方案2.1 个性化教育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制定具体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包括针对其特殊需求的课程设置、专门的辅导计划等。
2.2 多元化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例如情景模拟教学、互动游戏教学、艺术表现教学等方式,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
2.3 家校协作加强与特殊儿童家长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制定特殊儿童的教育计划,并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2.4 专业辅导教师团队幼儿园设立专门的特殊儿童辅导教师团队,他们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辅导。
2.5 心理情感支持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情感特点,提供情感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情感。
三、幼儿园特殊儿童辅导方案实施效果3.1 学习进步通过个性化教育方案和专业辅导教师团队的支持,特殊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学习进步,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3.2 社交融入经过家校协作和心理情感支持的努力,特殊儿童在幼儿园中逐渐融入园内集体生活,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儿童进行交流和互动。
3.3 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多元化教学手段和心理情感支持的帮助下,特殊儿童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感,逐渐具备了自我成长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结语幼儿园特殊儿童辅导方案的实施,对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方案和精心的辅导工作,能够帮助每一位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童年教育时光。
学前特殊儿童心理干预与支持教案
学前特殊儿童心理干预与支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2.掌握适合学前特殊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支持方法。
3.提供积极正面的学习环境,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特殊儿童指那些由于身体、智力、感知或情感上的障碍而需要特殊支持和关注的儿童。
他们可能面临着自尊心低下、社交障碍、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
了解这些特点和需求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2.适合学前特殊儿童的心理干预和支持方法a.建立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为特殊儿童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是心理干预的首要任务。
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氛围,让他们感到被接受和受到关注。
b.注重个别差异,个性化教育每个特殊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我们需要注重个别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帮助特殊儿童克服困难,发挥潜能。
c.使用正面的强化方法特殊儿童往往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更为敏感,我们可以运用正面的强化方法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表扬、奖励和肯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社交活动。
d.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特殊儿童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包括焦虑、自卑和抑郁等。
我们需要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教学方法1.故事分享法通过讲述一些与特殊儿童相关的正能量故事,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特殊儿童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正常交往中的情感、行为等,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3.游戏活动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特殊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绪管理法教授特殊儿童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提高心理韧性。
四、教学流程1.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30分钟)通过讲解和案例分享,让教师和家长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并讨论如何给予他们更好的支持。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24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学前专业的学生学会如何为不同的儿童在各种学前教育机构中实施的特殊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儿童,为他们在早期提供一个良好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该课程的前置课程为《学前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心理学》,后置课程为《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课程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的具体实际,介绍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教育,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和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方法。
二、课程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基本理论、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教育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1.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正确看待与认识普通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树立全体儿童共同发展的新教育观念;2.学习和掌握正确评估儿童特殊需要的方法,树立个别化教育的观念,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3.学会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帮助特殊儿童实现个别化教育,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主要采用自编讲义。
教材主要是针对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针对性强。
针对性强主要表现符合学生的水平和符合幼儿园教育的实际。
自编讲义充分考虑到了大专学生所具有的理论水平和高职学生在技能要求,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要求。
(2)实践性强。
实践性强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过程中。
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等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及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一节儿童开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西方诸多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略去。
1.2中国古代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我国自古重视教育。
【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开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根本问题之一是:探讨人性本质与教育功能的关系。
对这一观点: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说明人性包括本性和习性方面。
本性来自遗传,习性成于环境。
教育对人是必要的,具有使人改变性情的功能。
孟子认为〔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强调:人性之中本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根,顺乎人性本质开展,即可形成符合教育理想的仁、义、礼、智的行为。
孟子视教育功能为人性开展的思想。
荀子:根本理念是:“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也〞——指有学习而矫正其本来恶性的意思。
强调教育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
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指人的本性是不学而能的,但本性中的恶劣成分是可以改善的。
认为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人性。
【道德教育〔德育〕与知识学习〔智育〕】道德教育上:孔子持有的知、情、意、行四者并重的理念,可视为最完整的德育心理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中心,认为“克己复礼为仁〞——指能克制私欲而实践礼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与掌握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基本概念与代表性心理理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解和掌握各类特殊儿童的定义、分类、诊断、产生的原因、身心特征和教育训练的基本方法等。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运用有关知识与理论分析各类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训练各类特殊儿童的能力。
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科学地总结和表达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的观点,能就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儿童教育观,能够形成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科学的态度。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3
4
5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杨广学张巧明王芳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雷江华刘慧丽.学前融合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主要参考资料
[1]周兢.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华职教育自学考试研究院组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同步辅导同步练习.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3]雷江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何侃等著.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5]华国栋主编.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制订人:
审核人:
2020年7月。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或障碍风险,需要特殊教育和康复服务的儿童。
他们可能患有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力障碍、感觉统合障碍等。
这些儿童在学前阶段接受适当的教育和干预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包括其重要性、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家庭支持等方面。
一、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早期干预和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学前阶段,特殊需要儿童的大脑处于发育的关键期,及时的干预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专业的教育和康复服务,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提高儿童自理能力:培养特殊需要儿童的自理能力,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发展儿童潜能:发掘和培养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三、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 个性化教育: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2. 多感官教育: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和训练,激发特殊需要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儿童心理咨询学教学大纲
儿童心理咨询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1.1 儿童心理发展的定义
1.2 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1.3 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儿童心理问题诊断与评估
2.1 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2.2 儿童心理问题的常见症状
2.3 儿童心理问题评估工具
第三章儿童心理疾病及治疗方案
3.1 儿童焦虑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3.2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3.3 儿童行为障碍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第四章儿童心理咨询技巧
4.1 与儿童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
4.2 儿童沟通的有效方法
4.3 儿童情绪管理技巧
第五章儿童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
5.1 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5.2 家庭心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5.3 家庭心理教育的策略
结语
儿童心理咨询教学大纲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问题诊断与评估、心理疾病及治疗、咨询技巧和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等内容的系统介绍,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儿童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成为优秀的儿童心理咨询师打下坚实基础。
特殊的儿童健康教育课件
特殊的儿童健康教育课件
《特殊的儿童健康教育课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健康状况可能比一般儿童更为脆弱。
为了帮助特殊儿童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开发一套特殊的儿童健康教育课件是非常重要的。
这套课件应该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健康教育课程。
首先,课件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应该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特殊儿童可能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或认知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课件要以直观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和易懂的语言呈现健康知识。
其次,课件内容应该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特殊健康需求。
比如,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课件可以重点介绍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如刷牙洗脸等;对于肢体残疾儿童,课件可以着重介绍适合他们进行的运动和锻炼方式。
通过专门定制的健康教育课件,特殊儿童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会如何保持健康。
最后,课件的教学方式也要灵活多样。
针对不同特殊儿童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通过讲解、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特殊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健康知识。
总之,特殊儿童的健康教育课件需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需求和特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专门定制的课件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为特殊儿童打下健康教育的良好基础,让他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2024年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
在2024年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中,我们将致力于提供一个包容、支持和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当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以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并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
以下是我们计划的详细内容:一、特殊儿童教育概述特殊儿童是指在发展、学习或适应方面存在差异的儿童。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身体、认知、情感、语言或社交技能方面的障碍造成的。
在幼儿园阶段,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育目标我们的教育目标基于每个特殊儿童的个人教育计划(IEP),这些计划将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和能力进行定制。
总体目标包括:1.促进特殊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方面的全面进步。
2.增强特殊儿童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培养特殊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4.提供适应性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学习过程。
5.鼓励特殊儿童与同龄人互动,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能够吸引和满足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
这些方法:1.个别化教学:根据每个孩子的IEP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增强沟通技巧:通过手语、图片交换系统或其他辅助工具来促进非言语交流。
3.适应性环境:创造一个物理和情感上都支持特殊儿童需求的学习环境。
4.社会故事和角色扮演:使用社会故事和角色扮演活动来教授社会技能和情绪管理。
5.感官整合活动:设计包含触觉、视觉、听觉和运动体验的活动,以促进感官发展和协调。
四、家校合作我们将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家庭成为孩子教育的重要伙伴。
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家庭访问和开放日等活动,我们将共同讨论孩子的进步,调整教学计划,并提供支持和建议。
五、专业支持与培训我们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将接受专业的特殊教育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支持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特殊儿童心理辅导教案范例
特殊儿童心理辅导教案范例作为一名专业心理辅导师,帮助特殊儿童的成长、自信和独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而如何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一份符合他们心理成长规律的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分享一份完整的特殊儿童心理辅导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目标设定在进行心理辅导之前,要建立辅导的目标。
目标的设定不仅仅是为了确定辅导对于特殊儿童能够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整个辅导过程中给予我们指导、方向和策略。
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心理辅导帮助特殊儿童建立自信、独立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节、特殊儿童心理特点分析在进行心理辅导之前,有必要对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做一些基本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定教案的具体内容,以及制定适当的心理咨询策略。
特殊儿童常常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对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较弱;2.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和自怜情绪;3.对于周围环境容易感到不安和焦虑;4.情绪不稳定,容易被负面情绪所影响。
第三节、心理辅导具体方法在明确特殊儿童心理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目标设定建立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辅导具体方法了。
下面是几个可供参考的方法:1.正确认识自己:建立自己的认知和认识,并且实践和完成困难任务;2.调整情绪针对负面情绪采取积极调整策略,例如兴趣爱好、体育锻炼、阅读等方式来疏导情绪;3.加强社交: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是让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最佳方式;4.培养自我控制能力:鼓励特殊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尝试解决问题并适应生活,这将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节、心理辅导策略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形制定相应的心理咨询策略。
下面是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1.积极引导;2.倾听;3.尊重孩子意见;4.鼓励孩子表达情感;5.让孩子发挥想象力;6.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肯定感;7.提供帮助。
第五节、心理成功的评估通过以上的心理辅导方法和策略的应用,我们可以对特殊儿童的发展进行全面性的跟踪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英文名称: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课程编码:课程类别: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课程与教法等,适宜在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后学习。
该课程立足于我国普通小学教师目前职业的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该课程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在内容及编排上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到学习时间,力求精选内容,压缩课时,内容有一定弹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
教材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理论要求,但更多的是操作方法和实例,以帮助师范生学以致用。
一般认为,在学生中约有15%会有特殊教育需要。
在教育教学中怎样让这些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容回避的,这就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现在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师在工作中照顾学生差异能力的培养,在师资培养课程中都安排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方面的课程,向我们昭示了今天世界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有关理论,初步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学习运用所学理论帮助具体的特殊儿童实现个别化教育,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4课时)阐述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类型及特殊教育的意义和形式,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从总体上大致了解本学期课程的内容。
讲授内容:1.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2.特殊需要儿童的意义及价值;3.特殊需要儿童的主要形式;4.特殊需要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依据;重点: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
第二章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5课时)理解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能学会正确的对残疾儿童的诊断,理解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针对特殊需要的教育。
讲授内容:1.智力残疾儿童:身心特征,诊断方法,特殊需要和教育训练;2.听力残疾儿童:听力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听力残疾儿童的诊断,听力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教育;3.视力残疾儿童:视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视力残疾儿童的诊断,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4.肢体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常见类型,特殊教育需;5.病弱儿童:病弱儿童常见类型,特殊教育需要;重点:2,3节。
第三章其他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及教育需要(5课时)了解学习困难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及超常儿童的特征,学会诊断这些特殊儿童的方法,会科学、合理设计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学。
讲授内容:1.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学习困难儿童的原因与诊断,学习困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2.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类型及特征,言语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与鉴别,言语和语言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3.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业特点和行为特征,情绪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和筛查、诊断;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4.超常儿童:超常儿童的特征和识别,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重点:1,3节。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和教学第四章(4课时)本章主要了解特殊儿童教育的目标,课程设计及教学计划,注重中课堂教学中如何照顾到特殊儿童的差异达到因材施教,从学生发展出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
讲授内容:1.目标、课程与计划: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2.照顾差异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及理论,认知前提的准备和学习动机的激发,照顾差异的挑战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学生自主选择,兼顾不同学生需要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3.个别化指导,促进儿童发展:个别化指导的意义,测查分析是个别化指导的基础,个别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个别化指导与训练举例。
重点:2,3节。
第五章特殊需要儿童行为改变与管理(4课时)了解儿童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教育措施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讲授内容:1.建立平等参与的学习环境: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必要的物理物质环境,为特殊需要儿童创设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2.有效管理:学生的特殊需要与不良行为,学校领导与政策,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策略;3.行为改变技术:行为改变的一般概念,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行为矫正的一般步骤,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
重点:3节。
第六章与特殊需要儿童的沟通和合作(4课时)掌握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了解师生合作的意义,掌握调解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冲突时的方法与技巧。
讲授内容:1.沟通方法与技巧:沟通的含义,沟通在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特殊需要儿童沟通的方法和技巧;2.师生合作:教师与有特殊需要儿童合作的意义,影响师生合作的因素,师生合作的方法与要求;3.普通儿童和特殊需要儿童的合作:普通儿童与特殊需要儿童合作的意义,儿童合作态度的培养,伙伴合作帮助,小组合作学习。
第七章教育评估与个案研究(3课时)本章要求了解对特殊儿童评估的意义,掌握对特殊儿童评估的基本原则,标准及方法,了解对特殊儿童进行个案研究的意义,特点及基本原则,能够从事对特殊儿童个案研究。
讲授内容:1.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对特殊需要儿童评估的意义,对特殊需要儿童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标准,评估信息的收集,评估的类型和方法;2.对特殊需要儿童的个案研究: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个案研究的意义,个案研究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总结。
第八章选学内容(3课时)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方法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案例分析和实践。
本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可以结合案例授课,同时与学生讨论、交流幼儿园教学中的实例,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思考、学会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让学生预先查找有关资料,互相交流、讨论,采取让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授课,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采取书面作业为主的形式,共2次。
2、期末一般采取开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
3、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以及出勤。
要求既要考核学生对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也要考核学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进行教学设计的应用能力。
六、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一)教材《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国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二)参考资料主要参考书目:1、《孤儿泪》,张平著,群众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特殊教育概论》,朴永馨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3、《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方俊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4、《特殊教育学》,方俊明主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5、《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陈云英等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6、《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用书》,华国栋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7、《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钱志亮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8、《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方俊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9、《弱智儿童的早期干预》,茅于燕、王书荃主编,华夏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10、《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肖非主编,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11、《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黄伟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12、《盲童心理学》,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13、《怎样抚育盲童—盲童家长及学龄前盲童教育工作者手册》,多罗特娅·菲希特纳原著,周苗德刘洪翻译,1990年12月第1版,爱德基金会印刷,爱德基金会赠阅14、《家长应怎样对视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徐白仑主编,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15、《农村盲人定向行走技能训练手册》,罗伯特·杰克尔原著,庄艾琳等翻译,爱德基金会赠阅16、《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沈家英、陈云英、彭霞光编著,华夏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17、《视障儿童个别矫正与康复》,袁东编著,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8、《儿童异常心理学》,艾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著,孟宪璋等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19、《弱智儿童的诊断和教育》,汪文鋆主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20、《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王梅、张俊芝编著,华夏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21、《让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陶国泰、贾美香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22、《聋童心理学》,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23、《听力残疾儿童心理与教育》,张宁生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执笔教师:张中原教研室主任:张玉琴教学系主任:郭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