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平仄常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平仄常识

汉字有四声——平、上、去、入声,其中平声包括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入声即为仄声。

律诗规律:平仄交替,粘对循环。(以下平声仄声分别以-、1表示)

一、平仄交替

要点:1。平与仄皆不得过三

2。两平两仄连用交互

3。两句平仄首尾相交,平仄相对

二、粘对循环

◎对:绝句的二、四句,律诗的二、四、六、八句,处在相对位置的字和它上句的平仄必定是相对的。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1 1--1 ——出句

不尽长江滚滚来 1 1--1 1-——对句

◎粘:绝句的第三、五、七句前面两个字的平仄要与它的上一句相同,而整句的平仄格式必须不同。整首诗的格式应如:

五言:---1 1 七言:1 1 ---1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

以上首句最后一字为仄声,不押韵,称首句不入韵。若为平声,则为首句入韵,出句和对句有固定搭配:

五言:--1 1 -及 1 1 1 --

1 1 1 ----1 1 -

七言:1 1 --1 1 -及 1 1 --1 1 -

--1 1 1 ----1 1 1 --

此两种句式在首句入韵律诗中必然为首联和颔联。

律诗的平仄在粘对中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章法,故称粘对循环。

◎另:诗中亦有可平可仄(以+表示)之处,要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一般说来,一句的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可变。而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不可变。且仄声改作平声居多,平声改作仄声极少。

具体上:1。一、三不论较多,五不论较少。

2。一、三、五不论非无限制,而是多将仄声处改为平声。

3。句式1 1--1 1-最好不作改动,改为1 1 + -1 1-则除押韵字外,皆为仄声,犯孤平之病。

举例: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1 1 + --1 1

初闻涕泪满衣裳。--+ 1 1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1 --1

漫卷诗书喜欲狂。 1 1 --1 1 -

白日放歌须纵酒, 1 1 + --1 1

青春作伴好还乡。--1 1 1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1 --1

便下襄阳向洛阳。 1 1 --1 1 -

诸君可自我体会之。

先接上次的内容补充一点:五言仄起平收句、七言平起平收句(不懂的看前面)倒数第三字非仄不可。

下面再补充新的内容:

1、古代有的字有多个读音,如“探”既可读成现在的去声,也可读成阴平;“玩”可读成阳平和去声;“看”可读成去声和阴平。

2、现代轻声之类古读本调,如“着”、“了”、“过”。

3、变调之类按本调处理,如“野火烧不尽”中“不”应读成去声而不是按变调读成阳平。

下面介绍一种特殊的规则——变格(术语叫拗—救)

第一、句中的拗救。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

“无为在歧路”中平仄不符合前面介绍的规则,但是属于一种常见的变格,即用第三个字的仄声补救第四个字的平声(差不多相当于这样一看就把“歧”当成仄声了)同样的还有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看”要读成阴平而不是去声。(不懂的罚看我刚补充的)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 ―|

“千载琵琶作胡语”中第二、四、六三字也不符合规则,但也是常用变格,这回用第五个字“作”的仄声来补救。

第二、出句拗,对句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 ―――| -

第一句第四字“不”用下一句第三字“吹”补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 | | | ―| |――| ―

第一句第六字“万”用下一句第五字“无”补救。

律诗平仄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9]。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0] 。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1]。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