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主动脉缩窄-PPT课件

– 严重肺动脉狭窄者,杂音很轻或无杂音
心电图
• 电轴右偏 • 右心室肥大
X线检查
• 心影正常或稍大 • 肺血减少
– 肺纹纤细 – 肺动脉段凹陷
• 心尖圆钝
– 呈“靴状心”
• 升主动脉增宽
超声心动图
• 肺动脉口狭窄
– 收缩期血流加速
• 大室缺
– 室隔-主动脉不连续
• 升主动脉增宽前移
– 骑跨室间隔上
END
结束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主动脉缩窄
coarctation of aorta, CoA
返回
主动脉缩窄
• 降主动脉起始段的先天性缩窄
分型
• 根据缩窄与动脉韧带(或PDA)关系分为:导管 前型、近导管型和导管后型。
• 导管前型又称婴儿型,动脉导管呈未闭状态,常 合并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二 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等心血管畸形。
– 姑息手术 – 矫治手术
矫治术的手术适应证
• 目的:疏通肺动脉狭窄,修补室缺
• 必备条件
– 足够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 – 两侧肺动脉发育较好
• 目前主张
– 有症状的新生儿和婴儿一期矫治 – 无症状或症轻者,1~2岁时择期手术
姑息术的手术适应证
• 目的
– 增加肺血流,改善动脉血氧饱和度 – 促进左室-肺动脉发育,为矫治术创造条件
• 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 • 左背部肩胛骨旁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并向下方传导。
心电图
• 正常或电轴左偏 • 左心室高电压、肥大,甚至劳损
X线检查
• 心影大小正常或有不同程度左心室增大。主动脉 峡部凹陷,其上下方左侧纵隔增宽,呈3字形影像 征。
心电图
• 电轴右偏 • 右心室肥大
X线检查
• 心影正常或稍大 • 肺血减少
– 肺纹纤细 – 肺动脉段凹陷
• 心尖圆钝
– 呈“靴状心”
• 升主动脉增宽
超声心动图
• 肺动脉口狭窄
– 收缩期血流加速
• 大室缺
– 室隔-主动脉不连续
• 升主动脉增宽前移
– 骑跨室间隔上
END
结束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主动脉缩窄
coarctation of aorta, CoA
返回
主动脉缩窄
• 降主动脉起始段的先天性缩窄
分型
• 根据缩窄与动脉韧带(或PDA)关系分为:导管 前型、近导管型和导管后型。
• 导管前型又称婴儿型,动脉导管呈未闭状态,常 合并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二 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等心血管畸形。
– 姑息手术 – 矫治手术
矫治术的手术适应证
• 目的:疏通肺动脉狭窄,修补室缺
• 必备条件
– 足够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 – 两侧肺动脉发育较好
• 目前主张
– 有症状的新生儿和婴儿一期矫治 – 无症状或症轻者,1~2岁时择期手术
姑息术的手术适应证
• 目的
– 增加肺血流,改善动脉血氧饱和度 – 促进左室-肺动脉发育,为矫治术创造条件
• 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 • 左背部肩胛骨旁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并向下方传导。
心电图
• 正常或电轴左偏 • 左心室高电压、肥大,甚至劳损
X线检查
• 心影大小正常或有不同程度左心室增大。主动脉 峡部凹陷,其上下方左侧纵隔增宽,呈3字形影像 征。
动脉解剖学ppt课件

水平,续于胸主动脉。
右颈总动脉
头臂干 右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凸侧从右向左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B.分支
左锁骨下动脉 凹侧发出支气管支和气管支
BrachiocephalicTrunk 头臂干
5
1.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左侧发自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
分支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外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颈内动脉:
足
足
底
底
内
外
侧
侧
动
动
脉
脉
27
(4) 胫前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 分布于小腿前群肌
胫
(5) 足背动脉 Dorsal Artery of Foot
前
动
脉
足
是胫前动脉的终支,分 布于足背。
背 动 脉
足 背 动 脉
28
(4) 尺动脉Ulnar Artery 行于前臂尺侧,分支营养前臂肌 主要分支:掌深支
掌浅支
桡动脉
掌 深 支
尺动脉
10
(5)掌浅弓和掌深弓 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 :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掌深弓Deep Palmar Arch :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Obturator Artery 闭孔动脉
壁支
Superior Gluteal Artery 臀上动脉
Superior Gluteal
分
Artery 臀下动脉
支
Umbilical Artery 脐动脉
人体解剖学课件——动脉

胸主动脉
教学目的 熟悉: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三)胸主动脉
(T4下缘至主动脉裂孔)
壁支 肋间后动脉(3-11) 肋下动脉(12) 支气管支 膈上动脉
分布于胸壁、腹壁上部、 背部和脊髓等处。
脏支 支气管支 食管支 心包支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食 管和心包。
44
肋间后动脉 食管支
腹主动脉
教学目的
胸廓内动脉
在椎动脉起点的相对侧发出, 向下入胸腔,沿第1~6肋软 骨后面下降,分支分布于胸 前壁、心包、膈和乳房等处。
其较大的终支称腹壁上动脉, 穿膈进入腹直肌鞘,在腹直 肌深面下行,分支营养该肌 和腹膜。
26
(二) 锁骨下动脉
主要分支有: ③ 甲状颈干 为一短干,在椎动脉外侧, 前斜角肌内侧缘附近起始, 迅即分为甲状腺下动脉、 肩胛上动脉等数支,分布 于甲状腺、咽和食管、喉 和气管以及肩部肌、脊髓 及其被膜等处。
上颌动脉
其中分布于硬脑膜者称脑 膜中动脉,向上穿棘孔入 颅腔。前支经过颅骨翼点 内面,颞部骨折时易受损 伤,引起硬膜外血肿。
枕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21
颞浅动脉 脑膜 中动脉
面动脉 甲状腺 上动脉 甲状腺
2、 颈内动脉
由颈总动脉发出后, 垂直上升至颅底, 经颈动脉管入颅腔。
上颌动脉
枕动脉
颈动脉窦
14
颈动脉小球
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 织连于颈动脉杈的后方,为化学 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 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变化。 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增高或氧分压 降低时,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 加快。
颈动脉小球
15
1、 颈外动脉
初居颈内动脉前内侧, 后经其前方转至外侧, 上行穿腮腺至下颌颈 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 颌动脉两个终支。
动脉穿刺技术PPT课件

• 正常值:35~45mmHg • 意义:PaCO2是反映通气的最佳指标 • >45mmHg 通气不足 • <35mmHg 通气过度
29
碳酸氢盐HCO3-
•指体温37℃时,PaCO2为40mmHg,SaO2100% 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反应代谢性 的指标。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24mmol/L
16
3.确定穿刺点
两指定位法
• 两指定位成一条线, 摸清动脉走向,手法。
• 是单指定位,只有一个搏动点 • 穿刺者易于感知,定位准确,加上一按一提的按压力度,
可使穿刺动脉得到有效固定 • 该方法因为定位准确,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选择好穿刺部位,消毒:
导管造影检查 • 进行动脉检测技术:有创血压监测,PICCO
监测等 • 用于肿瘤区域性化疗
3
禁忌症
•局部皮肤感染者 •有凝血功能异常者 •尺动脉供血障碍 •已有上肢循环不良
4
内容提要
• 动脉穿刺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 动脉穿刺的部位 • 动脉采血的操作方法 • 血气分析的简单解读
5
• 桡动脉 • 股动脉 • 肱动脉 • 足背动脉
11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1.物品准备
• 动脉采血针2个 • 治疗盘、弯盘 • 消毒用品(碘伏) • 无菌棉签 • 锐器盒、速干手消毒剂
12
60-80年代
80年代末-90年代末
90年代至今
13 13
2.穿刺前准备
• 护士准备 • 患者准备 • 选择合适血管 • Allen试验
14
2. 姿势 患者姿势
消毒穿刺部位 消毒定位手指:两指定位时消毒左手食指和 中指,单指定位时消毒左手食指。
29
碳酸氢盐HCO3-
•指体温37℃时,PaCO2为40mmHg,SaO2100% 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反应代谢性 的指标。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24mmol/L
16
3.确定穿刺点
两指定位法
• 两指定位成一条线, 摸清动脉走向,手法。
• 是单指定位,只有一个搏动点 • 穿刺者易于感知,定位准确,加上一按一提的按压力度,
可使穿刺动脉得到有效固定 • 该方法因为定位准确,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选择好穿刺部位,消毒:
导管造影检查 • 进行动脉检测技术:有创血压监测,PICCO
监测等 • 用于肿瘤区域性化疗
3
禁忌症
•局部皮肤感染者 •有凝血功能异常者 •尺动脉供血障碍 •已有上肢循环不良
4
内容提要
• 动脉穿刺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 动脉穿刺的部位 • 动脉采血的操作方法 • 血气分析的简单解读
5
• 桡动脉 • 股动脉 • 肱动脉 • 足背动脉
11
动脉采血操作步骤
1.物品准备
• 动脉采血针2个 • 治疗盘、弯盘 • 消毒用品(碘伏) • 无菌棉签 • 锐器盒、速干手消毒剂
12
60-80年代
80年代末-90年代末
90年代至今
13 13
2.穿刺前准备
• 护士准备 • 患者准备 • 选择合适血管 • Allen试验
14
2. 姿势 患者姿势
消毒穿刺部位 消毒定位手指:两指定位时消毒左手食指和 中指,单指定位时消毒左手食指。
脑血管解剖图 ppt课件

无论是颈内动脉系、椎-基底动脉还是连接他们 的Willis环均位于脑的腹侧面,然后绕行到脑的背 侧面,沿途发出分支。
ppt课件
9
脑动脉两大体系
颈内动脉系 椎-基底动脉系
颈外动脉
ppt课件
10
中央支和皮质支
动脉未入脑实质之前成为脑实质外 动脉,入脑实质后成为脑实质内动 脉。脑外动脉的分支可以分为两类, 即中央支(或旁中央支)和皮质支 (或回旋支)。中央支和皮质支之 间彼此几乎不相衔接,各成体系。
ppt课件
29
颈内动脉的临床相关病变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 )为颈内动脉海面窦段破裂造 成的结果,多由外伤引起。动脉破裂后,
同时造成海绵窦内皮相继破裂,动脉血涌
入海绵窦造成海绵窦内压力增高,导致眼
静脉、大脑中静脉及脑膜中静脉血液回流
障碍,同时海面窦内神经受压。出现:搏
C1 C2
C3
C4
C5
ppt课件
22
颈内动脉
Fisher分段:颈段、岩段、破裂孔段、海面窦 段、床突段、眼动脉段和交通动脉段,共七段
C7
C6
C5
C4
C3 C2
C1
ppt课件
23
颈内动脉
(1)岩骨段(C5) 从颞骨岩部的颈动脉 管外口起至穿过硬脑膜进入海绵窦之前止。 此段自颈动脉管外口上行,骤然转弯以近 乎水平位由后外走向前内,出颈动脉管内 口至破裂孔,向前上穿过硬脑膜,续为海 面窦段。特点:全程大部行于骨性管道内, 且通常在穿过硬脑膜进入海面窦时形成一 个正常环状狭窄。分支:颈鼓动脉、翼管 支。
ppt课件
11
中央支和皮质支
中央支发自Willis环和大
ppt课件
9
脑动脉两大体系
颈内动脉系 椎-基底动脉系
颈外动脉
ppt课件
10
中央支和皮质支
动脉未入脑实质之前成为脑实质外 动脉,入脑实质后成为脑实质内动 脉。脑外动脉的分支可以分为两类, 即中央支(或旁中央支)和皮质支 (或回旋支)。中央支和皮质支之 间彼此几乎不相衔接,各成体系。
ppt课件
29
颈内动脉的临床相关病变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 )为颈内动脉海面窦段破裂造 成的结果,多由外伤引起。动脉破裂后,
同时造成海绵窦内皮相继破裂,动脉血涌
入海绵窦造成海绵窦内压力增高,导致眼
静脉、大脑中静脉及脑膜中静脉血液回流
障碍,同时海面窦内神经受压。出现:搏
C1 C2
C3
C4
C5
ppt课件
22
颈内动脉
Fisher分段:颈段、岩段、破裂孔段、海面窦 段、床突段、眼动脉段和交通动脉段,共七段
C7
C6
C5
C4
C3 C2
C1
ppt课件
23
颈内动脉
(1)岩骨段(C5) 从颞骨岩部的颈动脉 管外口起至穿过硬脑膜进入海绵窦之前止。 此段自颈动脉管外口上行,骤然转弯以近 乎水平位由后外走向前内,出颈动脉管内 口至破裂孔,向前上穿过硬脑膜,续为海 面窦段。特点:全程大部行于骨性管道内, 且通常在穿过硬脑膜进入海面窦时形成一 个正常环状狭窄。分支:颈鼓动脉、翼管 支。
ppt课件
11
中央支和皮质支
中央支发自Willis环和大
主动脉夹层完整版ppt课件

基因治疗
针对主动脉夹层的基因治疗正在研究 中,未来可能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 的途径。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为修复受损的主动脉提供 了新的可能,目前已在动物实验中取 得了一定的效果。
05
主动脉夹层的病例分享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病例一:药物治疗成功案例
动物模型研究
通过建立各种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为研究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发展及治疗提 供了重要工具。
临床研究进展
早期诊断
通过高分辨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更早、更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 。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夹层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
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控制血压
使用β受体拮抗剂和血管 扩张剂,降低患者血压, 减少主动脉壁所受压力。
降低心率
使用β受体拮抗剂或钙通 道拮抗剂,降低患者心率 ,减少主动脉夹层破裂的 风险。
介入治疗
腔内修复术
通过导管将人工血管或支架植入病变 部位,封闭夹层破口,恢复主动脉壁 的完整性。
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
球囊扩张术
通过球囊扩张夹层破口,促进血液回 流到真腔,缓解疼痛和压迫症状。
ERA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健康,避免过度
劳累。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 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 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在正 常范围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心 血管方面的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潜在的主动脉夹层风险。
避免诱发因素
动脉血气分析课件-PPT

按代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PaCO2=1、5×HCO3-+8±2=1、5×14+8±2 =27~31 mmHg
实测 PaCO224<27mmHg ,呼碱存在 结论:pH 7、39在正常范围内
可诊断为呼碱并代酸
3、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 动脉血气分析虽对酸碱失衡得判断甚为重要,
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得诊断,有时难免 有错误得。为使诊断符合病人得情况,必须结合临 床、其它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得动态观察
▪ 呼碱并代酸
(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cidosis)
▪ 呼碱并代碱
(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lkalosis)
(2)新得混合性酸碱失衡类型
▪ 混合性代酸(高AG代酸+高Cl-性代酸) ▪ 代碱并代酸
时,由于血液在毛细血管停留时间延长、组织利用 氧增加,可出现PaO2正常,而PvO2明显降低。因此 在判断呼吸功能时,一定要用PaO2,决不能用PvO2 替代
6、血氧饱与度(SO2) 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得氧含量被全部血红
蛋白能够结合得氧除得得百分率
动脉血氧饱与度以SaO2表示 正常范围为 95%~99%
➢ 休克病人 经皮血氧饱与度得监测没有意义
4、注意酸碱失衡与电解质关系 ▪ 低钾碱中毒 碱中毒并低钾 ▪ 高钾酸中毒 酸中毒伴高钾 ▪ 低钾酸中毒 ▪ 肾小管性酸中毒 ▪ 应用醋氮酰胺
五、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得正确判断首先要依赖于动脉血 气分析参数得正确,而获得正确得动脉血气分析 参数,除了实验室要把握各个测定环节外,临床科 室医护人员需要注意得就是: ▪ 动脉血样品采集与保存 ▪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得可行性
PaCO2=1、5×HCO3-+8±2=1、5×14+8±2 =27~31 mmHg
实测 PaCO224<27mmHg ,呼碱存在 结论:pH 7、39在正常范围内
可诊断为呼碱并代酸
3、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 动脉血气分析虽对酸碱失衡得判断甚为重要,
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得诊断,有时难免 有错误得。为使诊断符合病人得情况,必须结合临 床、其它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得动态观察
▪ 呼碱并代酸
(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cidosis)
▪ 呼碱并代碱
(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lkalosis)
(2)新得混合性酸碱失衡类型
▪ 混合性代酸(高AG代酸+高Cl-性代酸) ▪ 代碱并代酸
时,由于血液在毛细血管停留时间延长、组织利用 氧增加,可出现PaO2正常,而PvO2明显降低。因此 在判断呼吸功能时,一定要用PaO2,决不能用PvO2 替代
6、血氧饱与度(SO2) 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得氧含量被全部血红
蛋白能够结合得氧除得得百分率
动脉血氧饱与度以SaO2表示 正常范围为 95%~99%
➢ 休克病人 经皮血氧饱与度得监测没有意义
4、注意酸碱失衡与电解质关系 ▪ 低钾碱中毒 碱中毒并低钾 ▪ 高钾酸中毒 酸中毒伴高钾 ▪ 低钾酸中毒 ▪ 肾小管性酸中毒 ▪ 应用醋氮酰胺
五、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得正确判断首先要依赖于动脉血 气分析参数得正确,而获得正确得动脉血气分析 参数,除了实验室要把握各个测定环节外,临床科 室医护人员需要注意得就是: ▪ 动脉血样品采集与保存 ▪ 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得可行性
《关于冠状动脉》课件

冠状动脉的功能
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冠状动脉通过向心肌提供富含氧气的 血液,为心脏提供必要的能量和养分 。
维持心脏功能
调节心脏工作量
冠状动脉通过调节心肌的血液供应, 帮助心脏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和工作 量。
冠状动脉确保心肌得到足够的氧气和 养分,从而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
主干
冠状动脉主干分为左冠状动脉和 右冠状动脉,分别供应左心和右
。
冠状动脉的分支深入心肌内部, 形成毛细血管网,为心肌提供直
接的营养和氧气。
调节心肌代谢
冠状动脉通过调节心肌的代谢过程,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冠状动脉能够根据心肌的需求调整血流量,以满足心肌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能量需 求。
冠状动脉还参与心肌细胞的物质交换,清除代谢废物,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代谢。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能够缓冲心脏受到的冲击和 压力。
冠状动脉通过分泌内皮素等物 质,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 能,保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冠状动脉还参与心脏的神经调 节,与自主神经系统一起调节 心脏的活动,维持心脏的正常 生理状态。
03
CATALOGUE
冠状动脉疾病的病理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总结词
定期检查与监测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及早发现心脏异常。
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生活方 式和药物治疗。
自我监测
关注自身症状,如出现胸闷、胸痛等 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长期随访
对于已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应定 期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吸烟
戒烟是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重 要措施,减少烟草对血管的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膈下动脉
腰动脉
13
2、脏支
成对
肾上腺中动脉 肾动脉 分出肾上腺下动脉 睾丸动脉(卵巢动脉)
腹腔干 不成对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肾上中肾加睾丸 肠上肠下腹腔干
肾上腺中动脉
肾 动 脉 睾 丸 动 脉
14
肾上腺上动脉 肾上腺下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 睾 丸 动 脉
15
腹腔干 胃左动脉
吻合 胃右动脉
肝固有动脉 胆囊动脉
分支 分布
枕动脉 耳后动脉
颈内动脉 分布至脑和眼
6
颈动脉窦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 起始部的膨大部分,窦壁 外膜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 梢称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 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 结缔组织连于颈动脉杈的 后方,为化学感受器。
颞浅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颈动脉窦 甲状腺上动脉
脑膜中动脉 上颌动脉
面动脉 舌动脉
正常尿内晶体饱和度和晶体聚合抑制因 子的活 性两者 处于平 衡状态 ,一旦 由于某 种因素 破坏了 这种平 衡,不 管是前 者饱和 度过高 ,或是 后者活 性降低 ,均可 引起尿 内晶 体聚合,导致尿石形成。下列因素对 尿石的 成因有 明显的 诱发作 用。 全身性因素
①新陈代谢紊乱 ②饮食与营养 ③长期卧床 ④生活环境 ⑤精神、性别、遗传因素 tp:///
结石病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症状复杂, 并发症 多,易 于残留 一般口 服消石 胶囊每 日4-6粒 可以预,含钙结石是泌尿 系结石 中最常 见的结 石类型 。约占 全部泌 尿 结石 系结石的70%-80%。目前,仅有少数 含钙结 石病例 能明确 其病理 病因, 而大多 数含钙 结石的 病因尚 不十分 清楚。 按结石 化学成 分可分 为含钙 结石、 感染结 石、尿 酸结石 、胱 氨酸结石 四类。 含钙结 石可分 为:单 纯的草 酸钙、 草酸钙 和磷酸 钙、以 及除草 酸钙还 有少量 的尿酸 ;感染 结石主 要成分 是磷酸 镁铵和 羟磷灰 石;尿 酸结石 成分可 分为: 尿酸、 尿酸胺或除上述成分外还含有少量的 草酸钙 ;胱氨 酸结石 可分为 :纯胱 氨酸或 含有少 量草酸 钙成分 。 编 辑 本 段 结 石病因 :
阑尾动脉
中结肠 肠系膜下动脉 动脉
左结肠 动脉
乙 状 结 肠 动 脉
直肠上动脉
20
(六)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
髂总动脉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1、髂内动脉
脐动脉
闭孔动脉
壁支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分 支
脐动脉
膀
膀胱下动脉
胱
上
脏支 直肠下动脉
动
脉
阴部内动脉
子宫动脉
髂内动脉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阴 部 内 动 脉
直 肠 下 动 脉
7
2、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 右侧起自头臂干。
椎动脉:分布于脑 分 支胸廓内动脉:腹壁上动脉
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
椎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颈干
胸廓内动脉
8
(三)上肢的动脉
1、腋动脉 在第一肋外缘处接续锁骨下动脉,至大
圆肌下缘移行为肱动脉。
分支分布至肩关节及周围肌肉
2、肱动脉
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平桡骨颈高度分 为桡、尺动脉。
26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p:///jnejcl xh / 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正 常有一 核心, 由脱落 的上皮 结石 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 粪块或 异物组 成,无 机盐或 有机物 再层层 沉积核 心之上 。由于 受累器 官的不 同,结 石形成 的机理 所含的 成分、 形状、 质地、 对机体 的影 响等均不相同。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 、膀胱 结石、 输尿管 结石、 胰导管 结石、 唾液腺 导管结 石、阑 尾粪石 、胃石 、包皮 石和牙 石等。
肝总动脉
脾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支 胃后动脉 胃短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吻 合
16
肝固有动脉 胃左动脉
胆囊动脉 胃右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肝总动脉
脾动脉
17
胃网膜左动脉 胃短动脉
18
19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回肠动脉
空肠动脉
右结肠 动脉 回结肠 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头臂干
支气管支
5
头颈部的动脉
1、颈总动脉 左侧发自主动脉弓,右侧起于头臂干。
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分布于甲状腺和喉 舌动脉:分支分布于舌、舌下腺及腭扁桃体 面动脉:分支分布于下颌下腺、面部、腭扁挑体。 颞浅动脉:分支分布于腮腺、额、颞、顶部软组织。 颈外动脉 上颌动脉:分支分布于鼻腔、腭扁桃体、上颌牙、下 颌 牙、牙龈及硬脑膜等处。分布于硬脑膜者为脑膜中动脉。
动脉
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
(一)肺动脉干
左肺动脉
右肺动脉
(二)动脉韧带
位于主动脉弓下缘与分 叉处偏左侧处有一个结 缔组织索,是动脉导管 闭锁的遗迹。
肺动脉干
2
二、体循环的动脉
主动脉 体循环动脉的主干 起止:起于主动脉口
止于第四腰椎体左前方
区分
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胸主动脉
降主动脉 腹主动脉
主动脉弓
腹
主
尿石症是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部 位结石 的统称 ,是泌 尿系统 的常见 疾病之 一。泌 尿系结 石多数 原发于 肾脏和 膀胱, 输尿管 结石往 往继发 于肾结 石,尿 道结石 往往 是膀胱内结石随尿流冲出时梗阻所致 。肾、 输尿管 结石与 膀胱、 尿道结 石比约 为5.5~ 6∶1。 尿石症 的发生 率男性 高于女 性,肾 与输尿 管结石 多见于 20~40岁的青 壮年, 约占 70%左右;膀胱和尿道结石多发生在10岁以 下的儿 童和50岁以上 的老年 患者。 尿石症 引起尿 路梗阻 和感染 后,对 肾功能 损害较 大,尤 以下尿 路长期 梗阻及 孤立肾 梗阻时 ,对 全身影响更为严重,处理上也较复杂 ,严重 者可危 及生命 。
掌深弓
掌浅弓
11
(四)胸主动脉
1、起止
自第四胸椎体下缘接续 主动脉弓,至膈的主动 脉裂孔延续为腹主动脉。
2、分支
肋间后动脉
(1)壁支 肋下动脉
(2)脏支
支气管支 食管支 心包支
12
(五)腹主动脉
分为壁支和脏支:
1、壁支 (1)腰动脉:有四对,分支
分布于腹后壁
(2)膈下动脉:分支至膈, 发出肾上腺上动脉, 分布于肾上腺
底
底
支
内
外
足底外侧动脉
侧
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腓动
动
动脉
脉
胫后动脉
脉
分布于小腿肌后群、外 侧群和足底。
24
4、胫前动脉 分布于小腿肌前群
胫
5、足背动脉
前 动
是胫前动脉的终支,
脉
足
分布于足背。
背 动
脉
足 背 动 脉
25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jnejcl xh 脉,分布于臂肌
腋动脉 肱动脉 肱深动脉
9
3、桡动脉 行于前臂桡侧 分支营养前臂肌, 主要分支:掌浅支
4、尺动脉 行于前臂尺侧 分支营养前臂肌 主要分支:掌深支
掌浅支
桡动脉 掌 深 支
尺动脉
10
5、掌浅弓和掌深弓 (1)掌浅弓:由尺动脉终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桡浅浅,尺深深 (2)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升
动
主
脉
动
胸
脉
主
动
脉
3
(一)升主动脉
1、起止:起自左心室主动脉口, 至右第二胸肋关节水平延续为主动脉弓。
2、分支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4
(二)主动脉弓
起止:自第二胸肋关节水平起始,弯向左后方,至第四胸椎体下缘
水平,续为降主动脉。
头臂干
右颈总动脉
左颈总动脉
分支
右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膀胱下动脉
21
脐动脉索 子宫圆韧带
膀胱上动脉
子宫动脉 膀胱下动脉
22
2、髂外动脉 分出腹壁下动脉 营养腹直肌
(七)下肢的动脉
1、股动脉 分出股深动脉, 分支营养大腿肌、 髋关节和股骨
2、腘动脉
分支构成膝关 节网
分为胫前、胫 后动脉两终支
髂外动脉
腘 动 脉
股 动 脉
23
3、胫后动脉
腓动脉
足
足
分 足底内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