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邻近学科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答: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答:4.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5.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1.什么是学习?通常对学习的分类有哪几种?答:2.评价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答:3.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区别。
分别列举两种条件作用的学习实例。
答:4.观察学习有几个子过程组成?在每个子过程中都有哪些影响因素?答:5.描述苛勒关于顿悟的实验研究。
答:6.比较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以及和有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讨论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答:7.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相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进步的地方。
答:8.最近发展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答:9.比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观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上的差异,以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影响。
答:第三章知识的学习1.什么是知识?知识可以分哪几类?答:2.举例说明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答:3.什么是知识的表征?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的表征方式。
答:4.什么是知识学习?试说明知识学习的标准。
答:5.画出加涅有关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6.什么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元认知以及各自的特征?答:7.什么是概念学习及它的结构?它是如何获得的?答:8.什么是原理学习?可分为哪几类?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答:9.什么是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常用策略。
答:10.专家、新手在问题解决上有怎样的具体差异?答:11.简述陈述性知识掌握的几个阶段。
答:12.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的三种掌握方式。
答:13.论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答:14.简述程序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免费范文精选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我们在《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学习的内容,而德育过程是我们在《教育学》中学习的内容,但我们在学习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时候,却也涉及到品德的基本结构知、情、意、行,那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德育过程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一、了解相关概念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四个部分,它们之间彼此联系、互相影响。
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即知、情、意、行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
二、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联系德育过程的实质就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换句话说,德育过程对品德的形成过程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它能使品德的发展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德育过程必须遵循个体品德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品德的形成。
(二)区别1.性质不同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2.矛盾不同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矛盾表现为外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与个体内部思想品德的矛盾。
3.影响因素不同德育过程受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受到外界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4.结果不同德育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而思想品德形成的结果可能与社会道德规范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三、真题示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辨析题: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考试题目,有一定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考教师资格的考试特点。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首先要表明态度,明确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也就是辨的过程;接下来就要析了,重点分析说明两个概念的不同、区别在哪里;最后进行总结,阐明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ppt课件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三)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 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一般包括德育活动的准备、德育
活动的开展和德育活动的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1.德育活动的准备
第四节 德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及其组织
3.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正所谓“德育有法而无定法”,而成功地选择和运用德 育方法,取决于教育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而 且有赖于教育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 学、心理学素养,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机智、教育技巧 和开拓创新精神。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教育性功能,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实质是整 个德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 德育教育性功能的具体表现为:把教人做人作为总目 标;通过德育促进受教育者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完成, 具体表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三、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实体观 德育实体观是对德育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的看 法。 (二)德育双重价值观 认为德育既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 也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 (三)德育主体观 德育主体观关于学校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 程中的地位问题。 (四)全方位德育观 全社会德育的观念;全员德育的观念;多育并举的观念。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思维训练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2.情感陶冶法 (教师的师爱与人格陶冶、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3.理想激励法(价值理想激励、人格理想激励) 4.行为训练法(道德实践、奖励与惩罚) 5.修养指导法,也称自我教育法。 6.心理咨询法。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一、名词解释: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口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3、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和任务,在总结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准则和要求。
4、德育方法是为了实现德育目的,在德育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它是教师传递方式和学生修养方式的统一。
5、说服法又称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弄清楚是非界线,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解、报告、讨论、谈话等形式。
6、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磨练意志,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7、陶冶法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以及自身教育因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8、慎独指个人独处时,即使无人监督,仍能严格遵守道德原则,不做任何坏事。
9、道德认知即道德认识(知识、观念),是人们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认识和评价。
10、德育的多端性是指德育过程有多种开端,不一定都从“知”开始,也可以情、意、行开始。
二、填空题1、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看,它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的统一;就其心理结构来说,它是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统一。
2、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是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意识、个体意识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是社会要求同学生思想品德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4、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5、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教学、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校会和班会、校园文化活动。
6、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科教学。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二)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2.权威阶段(6-8岁) 大人说的话就是对的 3.可逆性阶段(9-10岁)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 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4.公正阶段(11岁以后) 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 正、平等。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1)个人品德是在社 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 下发展起来的。 (2)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一)因素结构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人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荀况《荀子· 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或准则,是社会对于他的 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 做的一种规定。 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
一、品德概述
(1)社会性
(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3.道德规范的性质
‚没有交换,任何社会都不能存在;没有共同的尺度,任何交换都不能 进行;没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所以整个社会的第一个法则就是:在 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 ——卢梭 (2)相对性 道德规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 (3)是道德价值观的体现 道德不是一堆互不相关的行为规定,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道德价 值观的体现。 (4)主要依靠舆论监督、社会反馈和个人内部自律、良心驱使来维持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步建立起来。
下面是一个一般的品德形成过程:1.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品德形成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深远。
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爱和支持,并且树立正面的行为榜样。
他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沟通和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善良品质、诚实和谦虚等美德。
2.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
学校通常有一套完整的品德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育和学生管理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道德课程、组织品德教育活动、设置奖励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3.社会影响:社会是孩子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等。
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正面和负面的行为榜样,这些行为榜样会对孩子的品德产生潜在影响。
社会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孩子可以感受到社会责任和关怀他人的重要性。
社会的反馈和评价也能促使孩子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4.自我反思和自我修养:自我反思是培养品德的重要环节。
通过自我反思,孩子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改进。
此外,自我修养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方式。
通过读书、学习、思考等自我修养的方式,孩子能够提高自己的情感和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
5.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他人的评价和反馈对孩子的品德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人的评价可以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品德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反馈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品德。
家人、老师、朋友等都是孩子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评价者和反馈者。
6.习惯的形成:习惯是品德形成的基石。
良好的习惯可以使我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保持清醒和坚持正道。
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通过不断的行为重复和良好的自律,习惯最终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二性格。
心理学 道德发展
(1)道德及其出现的历史依据 )
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 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人是群体性生物,为了维护群体成员间正常的人际 关系,促成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协调成员间的利益, 解决成员间的冲突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社 会组织会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制定出要求其全体成 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道德规范的产生过程。
第二节 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3.可逆性阶段。9一10岁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 可逆性阶段。 可逆性阶段 是大家共同约定的,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 以修改。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间可以发 展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 的单方面要求,而是具有保证人们相互行动的、 互惠的可逆特征,这意味着儿童开始进入自律 道德水平。 4.公正阶段。11一12岁以后进人形式运算阶段的 公正阶段。 公正阶段 儿童开始倾向于以公道、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 标准。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根据他人的具体情 况,基于同情、关心来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作 判断了。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涉及品德所包含的 心理成分及其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模式。 探讨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但可以深化 对品德本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自觉 地对儿童、青少年的品德进行培养提供 依据。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 二因素说 二因素说,认为品德由知和行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构成,或认为由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构成。 • 三因素说 三因素说,认为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 行为三种成分,或认为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 种成分。 • 四因素说 四因素说,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种成分。道德认识 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推 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结合在一起成为推 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 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的内部依据,道德行为是实现道 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
教育心理学大纲(莫雷)
《教育心理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该课程对于学生正确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
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知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2.基本要求1、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构建传授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规范的学习以及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在正确理解教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4、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日后从事教育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培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绩测验的命题能力、研究能力。
5、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6、了解教师等外部因素与学生学习的关系,了解这些外部影响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能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施加有效的、积极的影响。
最新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三)移情训练程序
1、移情: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 的情感。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 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 、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儿早 期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基础。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 绪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过程。2、移情训练的 主要途径有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
1.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是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许多不便,有人因此而取 笑,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2.岁月的流逝会使黑发少年变成白发老翁。如果你是一个行动迟缓、无人照顾的老 人,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老人?
3.如果你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甚至不幸,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 对待别人的挫折、不幸?
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道 德信念的特点是其原则性、动力性、坚定性和情绪色 彩。
1.3 道德认识转化教成育者道的德言信行念一有致赖于很多条件
件条
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与道德规范要求相符 合的道德经验
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获得社会反馈
四、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一)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从形式上分为三类: 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2.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与道德理论相联 系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可以采取按以下措施丰富道德情感: 1.将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 2.引导学生将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事道德实践。 3.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包括故事、小说、影视作品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4.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做出正确的评价。 5.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6.开展移情训练,增强道德敏感性。
品德的形成
品德的形成
李彩娜
第一节
品德及其结构
一、道德与社会规范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所以要了解品 德,必须首先了解道德。
(1)道德及其出现的历史依据
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 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人是群体性生物,为了维护群体成员间正常的人际 关系,促成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协调成员间的利益, 解决成员间的冲突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社 会组织会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制定出要求其全体成 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道德规范的产生过程。
• 评价: • 贡献:①充分强调了观察学习在儿童道德行为形 成中的主要意义;②设计了较为严密的实验;③ 丰富了品德心理学理论。 • 局限:①忽视了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观察学习 中的作用。②实验室实验不能完全解释儿童道德 行为与道德习惯的形成。
第五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品德形成的实质和过程
(一)品德形成的实质 人类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即品德学习的过 程,亦即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 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家庭教育、学校教 育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下,内化社会道德 规范和道德价值,形成个人社会行为的心理调 节机制的过程。•源自第一节品德及其结构
(3)道德和品德的关系
• 联系: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两者 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②品德形成是后天的;③ 品德对社会道德有反作用。 • 区别:①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 德依赖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②道德反映整个社 会生活的要求,品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③道 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品德的形成还要 服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④道德是伦理 学和社会学研究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 究对象。
8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二、树立良 好的榜样
五、恰当的 奖励与惩罚
三、利用群 体约定
四、价值 辨析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一、有效的说服(说服法)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 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 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 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 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呈现正面观点; 当学生有反面观点时,教师主动呈现 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 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 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 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 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 杂过程。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 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 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 成。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 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人物的自觉行为, 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1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2011年中学)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小学生必须经过道德体验才能理解道德规范,进而转化为 个人的道德需要,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因素是()。(2011 年小学) A.道德认知 B.道德评价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2014小学 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0.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是(2013年小学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 情感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宜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2详解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2.联系: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 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 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 德的内容。 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也 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 和风气。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
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 前习俗道德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 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 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 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具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 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 段。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 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 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 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 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 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 后,被抓起来了。 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 是应将他释放?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 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 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 的想像去执行规则。 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 作,也没有规则。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1)
课外作业 课本251页【学习评价】 1、什么是品德?品德有 什么特点? 2、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区 别与联系。 3、品德结构中包含哪些 心理成分?这些成分之间 关系如何? 4、简述皮亚杰道德认知 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5、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 展理论中三水平的道德推 理各有什么特点?
谢谢聆听! Thank you! 下次课再见!
第二节 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三、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第二节 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 (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从他律到自律
–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对规则的态度) –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对责任的道德判断) –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公正观念) –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对惩罚的公正性的判断)
定状态逐渐发展和过渡。
15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间的关系
• 道德认识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 德感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之一,当道德认 识和道德感结合在一起成为经常推动个人 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 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内部依据,道 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 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品德
知、情、意、行
• 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 相促进的。
• 道德认识是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产生的依据, 并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调节的作用。
• 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是构成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过渡的中间环节。
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徐艳丽)
第三节 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 一、精神分析派关于道德情感的论述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良心概念是弗洛伊德道德发展观的核心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弗洛伊德分析了产生于童年期的良心和内疚感问题 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的“坏良心”属于良心 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干坏事的“坏良心”属于良心 发展的第一阶段。 发展的第一阶段。 –当人们形成超我 , 并且由超我把那些外界的权威人 当人们形成超我, 当人们形成超我 物内化之后, 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 这是良心发展 物内化之后 , 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 , 这是 良心发展 的第二阶段。
(一)科尔伯格个体道德推理发展阶段
水平一: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大约10岁前 岁前) (大约 岁前)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水平二: 水平二:习俗水平 大约11-15岁前 岁前) (大约11-15岁前) (1)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2)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水平三: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大约16岁后 岁后) (大约 岁后) (1)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2)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二)对科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道德发展阶段并不像柯尔伯格所认为的那样是领域一般性的。 道德发展阶段并不像柯尔伯格所认为的那样是领域一般性的。 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美国少数 岁以下白人男性 岁以下白人男性)。 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美国少数17岁以下白人男性)。 存在性别偏见。 存在性别偏见。 只涉及禁令取向的推理,忽略了亲社会取向的推理。 只涉及禁令取向的推理,忽略了亲社会取向的推理。 年幼儿童进行推理时采用的方式往往比理论描述的更成熟。 年幼儿童进行推理时采用的方式往往比理论描述的更成熟。 不够完整,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不够完整,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阶段6缺乏经验资料,含糊可疑。 阶段 缺乏经验资料,含糊可疑。 缺乏经验资料
教育心理学品德ppt课件
可能的,他们更多的是根据所说的话与客观真实 性相差的程度大小来评定谎言的严重性。而年龄 大一些的儿童则认为乙儿童更坏一些,因为甲即 使说了这样的话也不算说谎,而乙是故意在说谎。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 效果论转向动机论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典型的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Heinz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 药材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那种药。 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高过成本十倍。他花 了200元制造这种药,而他索价是2000元。病妇的丈夫 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钱,只够药 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 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许允许他赊欠。 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 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了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1、国际流行的三位一体观点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位一体。
2、我国学者惯常使用的四要素论
完整的品德心理结构应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A 甲儿童在回家的路上碰见了一条狗,非常害怕。他 跑回家里告诉妈妈说,他碰到了一只像牛一样大的 狗。
B 乙儿童放学回家,告诉妈妈说老师给了他一个好分 数。事实上老师既没给他高分数,也没给他低分数。 可他这么一说,妈妈很高兴,表扬了他。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皮亚杰在他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
根据他的理论和大量临床研究的事实,分 析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及遵守过程, 并通过一些两难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 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岁~5 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 2.权威阶段。这一阶段(6岁~8岁)的儿 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儿童尊重 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 是好的。
(三)态度改变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顺从:主要是指行为上的顺从,此时
的行为成分与态度的认知、情感成分是 分开的; 2、认同:主要是指认知上的接纳与改变, 这是态度改变的重要前提; 3、同化:主要是指情感上的融入与共鸣。 这是态度改变的真正标志。 举例: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
实验的结果是相当有趣的。实验后将该
任务评为有趣的组是只得到1美元奖励的 组。控制组和高奖励组在看待这项任务 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三、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含义 道德认知理论为言语教学法提供了启示。
言语教学法采取的形式通常是课堂讨论。 言语教学法现有的几种专门技术中最为著 名的,是由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学派和价 值观辨析学派发展起来的技术。 科尔伯格(1975)认为,教师应提供一些 情境, 拓展儿童的道德思维,发展相应的 道德认知结构。一个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在 课堂中和儿童一起讨论道德困境问题。他 认为,这类讨论可以激发儿童进入新的阶 段。
科尔伯格(1969,1975)还认为,通过向
学生提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使他们以 矛盾的道德观点来看种种情境,可以促进 道德发展。 价值观辨析学派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 强调人的潜能、价值,认为人的价值观念 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 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价值观辨析学派是通过价值观辨析的策略 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 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学生被引导经历 一系列活动或使用种种策略。这些策略向 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并鼓励他们作出有 意识的努力去发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比 如,有一个策略叫做“塌方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由于品德结构的复杂性,品德学习,社会规 范的学习,就其性质来说是以情感学习为核心的知、 情、意、行的整合学习过程。片面培养品德结构的 任何一个方面,或孤立地培养品德的各个方面,都 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 品德的培养从逻辑上说,培养似乎应遵循知、 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是由于儿童道德发展受 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道德教育就应从最适合其 阶段特征、最有效的方面入手,故道德教育可以有 多端性。
第五节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二.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三.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四.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五.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一、1.品德形成的实质
1.1
人类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即品德形成 的过程,亦即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其实 质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家庭 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 下,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形成 个人社会行为的心理调节机制的过程。
2014-12-13
1.3 外部环境条件
(一)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道德环境、社会风气、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道 德实践以及舆论对它的评价,都对个体品德形成与发 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榜样示范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一、取决于榜样及 其示范行为的特点;二是榜样行为的后果,即示范行 为是否受到奖励、是否受到集体或全社会的推崇。 (二)强化与惩罚 班杜拉谈到社会行为的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 我强化。无论是亲历学习,还是观察学习,强化与惩 罚都会对人的社会规范学习及其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2014-12-13
五、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培养
1、道德行为的形式涉及的内容
①特定情境中行为动机的产生 ②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③道德习惯的养成 2、个体在一定社会情境中能否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 为,取决于人的内在特征、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3、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曾就人在紧急情况下决定是否干 预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五阶段的助人行为模式: a) 注意发生的事件; b)解释事件是否为紧急状况; c)确定采取行动是否为个人负责; d)选择所要给予的援助方式; e)履行助人行为;
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道德 信念的特点是其原则性、动力性、坚定性和情绪色彩。 1.3 道德认识转化成道德信念有赖于很多条件
教育者的言行一致
条 件
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与道德规范要求相符 合的道德经验
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获得社会反馈
2014-12-13
四、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一)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1.2品德学习与知识技能学习
不同: 1、首先,认知领域的问题通常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某种认识的正确性通常比较容易检验;而道德规范是 社会或组织约定俗成的产物,在同一社会中往往有多 种道德规范并存的现象,人们对同一道德问题会有不 同的态度和判断,个人的道德品质经常表现在对两难 或多难道德情境所作的选择之中。 2、其次,道德行为的利他性有时与个人的直接需要 相冲突,往往会遭遇到个人直接需要的抵抗,这就可 能造成个人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 3、再次,在社会变革时期,一些社会规范发生改变, 人们必须更新已有的道德观念,这必然会引起内心冲 突和社会适应困难。
意: 1、将抽象道理与具体事例相结合; 2、在列举道德实例时要运用变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道德观念的实质; 3、通过提供榜样,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推理水平; 4、运用强化手段促进道德认识的发展; 5、运用假想的,或真实的道德两难情境,或组织学生 针对社会上发生的道德事件进行讨论和辩论,提高道德推 理水平。
1.1 影响个人品德发展的一般条件
影 响 个 人 品 德 发 展 的 一 般 条 件
认知能力
主观条件
交往的需要与合作经验 已有信念等
社会环境条件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反馈与强化
1.2 内部主观条件
( 一)一般认知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逻辑推理能力是其道德判断 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从单方面服从权威的他律道德转向 双方互相尊重的自律道德,与其思维的去中心化能力发展 有关。 (二)交往需要与合作经验 交往需要、归属需要是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个人交 往要获得成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团体的接纳,就必须学 习和遵循道德规范。 (三)个人原有的信念 品德学习也需要已有的信念为基础。已有信念与个人 过去生活经历、替代经验、社会评价的一致性等有关。
三、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1.1 道德认识的形成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的
发展。道德认识就其内容来说,包括对道德规范的内容和 执行道德规范意义两方面的认识。道德评价的定义是运用 一定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行为作出善恶、是非 判断的过程。品德形成的关键就是道德需要的形成。
1.2 为了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在德育过程中应注
价值认同
品德形成的高级阶段。指 以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为 基础,形成了指导自己行 为的价值复合体。
对社会规范的 信奉
Your company slogan
三层次的特点
依从水平
盲目性
被动性 工具性
认同水平
自觉性
主动性
信奉水平
高度自觉性
高度主动性
情境性
稳定性
坚定性
2014-12-13
二、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四)移情训练 李辽(1990)曾通过“移情训练系列法”来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效 果。移情训练系列法包括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和作品评价四个子方法。 情绪追忆是运用言语指示唤醒被试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 验,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建立的联结。情感换位则是提供一些假定的 社会情境,要求被试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情境。假设情境举例如下: 1.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是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许多不便,有人因此而取 笑,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2.岁月的流逝会使黑发少年变成白发老翁。如果你是一个行动迟缓、无人照顾的老 人,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老人? 3.如果你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甚至不幸,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 对待别人的挫折、不幸?
4、指导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可以考虑:讲解道德行为的基
本要求;通过阅读课内外读物,分析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典范人 物的行为方式的合理性;组织学生讨论完成某项道德行动的步 骤;指导学生概括出不同情境下采取不同的合理行为的一般依 据;引导学生对正确的和不当的行为方式进行对比;创设多样 化社会情境,给学生提供行动练习机会。 5、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应注意:深化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后果及 其社会意义的认识,形成自觉练习的愿望;提供反复练习的情 境;运用格言警句督促学生坚持练习;注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 借用行为矫正方法,消除不良行为等。 6、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为道德意志锻炼提供观念上的支持; 鼓励学生将历史上、现实中、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作为自 己道德意志的榜样,形成意志锻炼的意向;创造适中的困难情 境,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磨练道德意志;指导学 生通过自我教育,用自我保证、自我监督、自我强化的办法进 行意志锻炼。
从形式上分为三类:
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2.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与道德理论相联 系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可以采取按以下措施丰富道德情感:
1.将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 2.引导学生将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事道德实践。 3.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包括故事、小说、影视作品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4.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做出正确的评价。
2014-12-13
一、2.品德形成的过程
2.1
品德形成过程的含义
2.2、品德形成过程的三个层次
对社会规范 依从 对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还缺乏认识,甚至 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 依然遵照执行。 学习者在认识、情感和行为 上与规范趋于一致,自愿对 规范遵从的现象。
偶像认同
对社会规范 认同
5.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6.开展移情训练,增强道德敏感性。
(三)移情训练程序 1、移情:移情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 的情感。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 解、分享别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 情感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可形成幼儿早期 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基础。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分享他人的情绪 情感并表现进一步的关爱行为,需要有目的的教育过程。2、移情训练的主 要途径有讲故事、编故事、情境表演等。 3、使用移情训练法首先要依据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需要,选择能够符合幼 儿年龄与认识发展需要的情绪、情感。其次,移情发生建立在情绪识别与 命名上。老师要从情绪辨别与情绪命名入手进行教育。第三,移情发生还 得利用幼儿的自我中心,通过情感换位,让幼儿以自己的情绪去理解他人 情绪,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第四,移情训练中选择 移情对象应变换身份、性别,以利于训练幼儿对各种不同的人物移情,扩 大移情对象,使幼儿形成泛化的不受移情对象与自己关系影响的移情。第 五,移情训练法应与情境演示法、行为练习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 各种形式、方法相辅相成而使移情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第六,移情训练不 能只停留在对情绪的理解和分享上,还应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引 导幼儿用自己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移情能 力和对待移情训练的态度能影响幼儿的移情效果。因此,教师使用移情训 2014-12-13 练法时自己也得投入真情。
2014-12-13
通过情绪追忆和情感换位,被试更易于把过去的情绪体验 迁移到相应的社会情境,使自己置身其中,加强对情境中 他人状态的替代性情绪情感反应。 作品深化则是对上述活动的引申,让被试以书面言语记录 自己的真情实感,将被试引向更高的社会认知层次,使他 们不再拘泥于具体情境,而是掌握抽象的普遍性的做人规 范。例如,一些被试在作品中写道:“人应当有同情心, 有人情味。”“要是人与人之间能将心比心,人们相处会 更好,矛盾会更少,世界就会充满更多的和平与幸福。” 作品评价是指通过对被试作品的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强 化被试作品中的正确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