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6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18版

合集下载

2018版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8版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法律适用——司法
司法是法的适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国 家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司法权, 审判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及违宪 案件的活动。
1) 司法的主体: ➢ 人民法院-----审判权 ➢ 人民检察院---监督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司法原则
司法 公正
公民在 法律面 前一律
平等
以事实 为依据
以法律 为准绳
司法机 关依法 独立行 使职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法律遵守
《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犯宪法 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我国宪法的地位
1.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2.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3.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 我国已建立了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 治组织。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思政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本经济制度
❖ 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 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 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 则和政策的总和。
❖ 宪法第六条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 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 配的原则。

2018 思修 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2018 思修 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治体系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
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一)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1、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有妥善保管的义务吗?
2、自己装修寝室有必要征得邻居和学校同意吗?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 三 章 领 悟 人 生 真 谛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律—law 法律意识—awareness of law 法治—rule of law 法制—legal system
第 一女士咨问律师:我已婚在武汉有房,想把房送给弟弟一家 三 章 ,95平米市值200多万,过户费太高,怎么减免费用? 领 过户费:契税1.5%(30000)+个人所得税 1%(20000)+交易 悟 人 手续费 6元/M2(570)= 50570元 生 真 律師建议 : 谛 创 1.与老公离婚,房给老公,房证去掉你名字。 造 2.弟弟离婚,老公和弟媳结,房证加弟媳名。 人 生 3.老公再与弟媳离,房给弟媳,去老公名。 价 值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重点-各章知识点。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重点-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间1人的特点:实践性和历史性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了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人生才有价值。

4人生目的与其他的关系: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态度、价值选择。

5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什么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6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7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

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

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8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9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1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2是否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10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心尽力服务。

11如何评价人生价值○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2人生价值的实现的条件是什么○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3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4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 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 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
2021/10/10
4
案例二: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 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 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 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
英美法系 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 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的体系。又称普通法 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 总称。
2021/10/10
26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法律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法律渊源不同(成文法与判例法) ◆法律结构不同(法典与单行法) ◆法官权限不同(是否创造法律) ◆诉讼程序不同(是否以法官为中心)
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
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又称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法系、罗马—
—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法律的总称。它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
源久远和影响较大的法系。
2021/10/10
25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法律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制定的法律。
2021/10/10
12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创制
由国家保证实施
与 其 它 社 会 规
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 成文法
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在保证法律实施 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版思修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第六章后三节[优质ppt]

2018版思修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第六章后三节[优质ppt]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领导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党保证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 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党支持司法,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党带头守法,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
其他合法权益的具体实践,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实 践。
案例导入《我不是潘金莲》
村妇李雪莲怀二胎后,为躲避计划生育而与丈 夫假离婚。岂料丈夫假戏真做,很快就移情别 恋,与别的女人结婚。深感冤屈的李雪莲找法 院理论,但法院根据人证物证判定离婚有效。 假离婚的判决还是没有逆转,前夫不仅不承认 假离婚,还指她在婚前已非处女之身,给她扣 上“潘金莲”的帽子。为了自证不是潘金莲, 她踏上十年的上访之路,年年上京告状,年年 地方官员要防她。故事就围绕着上访与截访的 攻防展开。
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 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律 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 用,而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 则可以惩戒。法律是准绳,任何时 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 时候都不可忽视。——ຫໍສະໝຸດ 近平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
就是要突出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2
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不能全盘西化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 的保证。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1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2法律有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的历史发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类型法津。

而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

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与资本主义自由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4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律:○1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新增:是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2保障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3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日益丰富○4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ー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1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2法律执行: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3法律适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4法律遵守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4、宪法:○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5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6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7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8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民主权原则○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6、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018年版 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案

2018年版 思修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案

课程教案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导入新课:从这周开始,我们进行法制观的学习,这是本课程的最后一个版块。

先关注一个焦点事件——复旦投毒案(见讲义)问:谈谈你对“复旦投毒案”的认识?(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一、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从法律发展史来看,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1.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创制、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区别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和途径:制定、认可2.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1)国家对公民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2)国家对公民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一种以国家政权意志出现的行为规范。

而国家政权由统治阶级掌握,因此法首先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4.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

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同时也决定着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例如:《环境保护法》就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律的历史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而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规范是风俗和习惯。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于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手段和工具的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思修第六章第一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一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一节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分析了社会主义法律是如何运行的。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法律含义、特征、产生与发展三个方面对“法律”进行了阐释,使学生对“法律”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从法的创制、实施、法律借以产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法律内容所体现的意志等角度来定义法律,旨在使大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本质含义。

情感目标: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法律,要在理解法律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发展规律和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法律的运行【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建设法治中国,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推动。

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

大学生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仅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努力提高法治素养。

这就需要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成,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观看案例视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讲授新课法律案例:同学A在校道上捡到一副眼镜,放在宿舍的桌面上,在用电脑时不小心压坏了眼镜。

捡在别人丢失的东西有妥善保管的义务吗?同学A需要赔偿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含义法律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重要举措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严格执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鲜明的阶级性 + 广泛的人民性 党的领导 + 人民当家作主 党纪严于国法 国法高于党纪
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反映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符合历史发展基本方向和规 律
更尊重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重和反映客观规
律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立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讨论
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案例:孙志刚案
2003年3月17晚,孙志刚在前往网吧 途中被查证件并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 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 收容。3月19日晚,因孙大声叫喊求 助,引起救治站护工不满,指使病友 对孙进行殴打。3月20日,救治站宣 布孙不治身亡。经鉴定,孙系因背部 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大面积软 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经济 建设
生态 文明 建设
法律
政治 建设
社会 建设
文化 建设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法律遵守
法律制定
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国务院各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勤能补拙绪论1. 新时代是什么: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2. 新时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 中国梦的特点: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4.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

(注意与四有新人的区别)此外,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1. 人是什么:人是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生物。

2. 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人生观的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4.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其次人7.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8.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基础(2018版)第六章 知识点总结

基础(2018版)第六章 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知识点)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一、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4、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二)法律的历史发展:1、奴隶制法律2、封建制法律3、资本主义法律4、社会主义法律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律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2)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①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专政的国家制度;②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③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④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①法律制定(立法);②法律执行(执法);③法律适用(司法);④法律遵守(守法)。

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的四部宪法:→1949年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5年宪法(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宪法(第五届)→1982年宪法(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我国宪法五次修正案:①1988年第七次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②1993年第八次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③1999年第九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④2004年第十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

思修第6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18版PPT课件

思修第6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18版PPT课件

.
47
(二)我国(宪一法)确人立民的民国主专体政和制政度体
我国的 国家性质
我国的


我国国家的 阶级性质
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重 要 保 障
爱国统一战线
.
4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 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 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
54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我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 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 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
55
(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全 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 式。
.
10
《说文解字》:“
,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
11
关于法的语源—“灋”, 它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法是一种判断是非
曲直、惩治邪恶的行为规范兽公平裁判争议
的活动,当人们的行为不端,需要怪兽加以处罚。
第三,法律的产生与实施离不开“廌”这一怪兽,它是 权威和社会强制力的代名词。
宪民行经刑社
法法政济会相 关来自商法法


法法
.
57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 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 律立法的依据。

2018版思修教案——第六章

2018版思修教案——第六章

2018版思修教案——第六章(共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法律的含义、历史发展;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了解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了解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功能和原则,让学生懂得遵循正确的程序实施法律行为,懂得通过法定程序解决法律纠纷。

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增强建设法治国家的使命感。

牢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准确把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使学生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准确把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内涵,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

教学重点: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

2、宪法的地位、基本原则和制度。

3、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功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

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

7、法治思维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8、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9、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含义及其关系。

10、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教学难点:1、宪法的地位、基本原则和制度。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

4、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 由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叫做法
律体系。
法律部门 又称部门法,指的是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
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的总称。
①党的领导原则。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最大优势。 ②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指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人权:指人作为人享有和
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包括 生存权和发展权。
③基本经济制度。 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
制(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个体、私营等形式。
法律体系的分类: 根据内容,划分为:
①实体法律:
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或者 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 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 等。
普通法律的内容必须符 合宪法的规定,不得与宪法 相抵触。
讨论
“孙志刚案”
2003年3月17日晚,27岁的武汉青年孙 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在广州市后转送广州 市收容遣送中转站。
第二天晚上,孙自称有心脏病被送至 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诊治。
1954年宪法
1993年修正案
2018年修正 案
1975年宪法
1988年修正案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四部宪法:
1954年
1975年

思修第六章第五节教案

思修第六章第五节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六章第四节《培养法治思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了解法治思维及其内涵;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能力目标:大学生能够领会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正确理解法治。

情感目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教学难点:怎样培养法治思维【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案例分享:吉林长春小伙小程捡到一张银行卡,并将7300元存入捡到的银行卡中。

发现存错后,小程找到银行,但银行拒绝退还欠款,也拒绝提供错存银行卡用户的个人信息。

(《新文化报》)你如何看待?小程能可以拿回7300元吗?其实,这事儿还真不赖银行。

首先,小程将捡到的银行卡随身携带,并将钱存入这张捡到的卡上,这属于个人过失,而并非由银行的系统漏洞所致;其次,银行拒绝将错存款项从他人账户返还小程,这也是起码的金融常识,毕竟,银行没有权力在错存银行卡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操作其账户;最后,银行不肯向小程透露错存款项流入账户户主的个人信息也属照章办事,因为银行有义务为用户信息保密,否则,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大可以“错存”为借口获取他人账户信息。

那么,谁来为“错存”行为纠错呢?答案只能是法律。

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错存款项流入账户户主,“没有合法根据”取得7300元收益,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小程。

相对于从银行获悉该储户个人信息,小程更应该向法院提请求帮助,依法追回损失。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课堂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理解和运用法治思维呢?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

政治考研思修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政治考研思修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o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都是▪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有整体性,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统治阶级不仅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和遵守法律,而且要求统治阶级的成员也遵守法律•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o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o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o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宪法和法律o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o······▪法律执行(行政执法)•原则o合法性o合理性o信赖保护o效率•主体o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o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o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组织▪法律适用(司法)•主体o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审判权o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基本要求o正确、合法、合理、及时•原则o司法公正o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o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o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法律遵守•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o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982,五届五大通过,2018年第五次修改宪法▪宪法的地位•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居于统帅地位,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部分 非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物质制约性)
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 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 生活条件基础之上。在一个 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 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 法律。人类社会相应产生了 四种类型的法律。
社会 物质 生活 条件
物质 地理 环境 人口 资料 生产 方式
(二)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政体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我 国 的 国 家 性 质 我 国 国 的 体
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重 要 保 障
我国国家的 阶 级 性 质
爱国统一战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 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2、我国司法机关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 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公安机关不是司法机关,是政府的工作部门。司法机关, 通常说的公检法,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行使的刑事案 件的侦察权属于司法权的范畴,但就其组织的性质而言属于 政府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
《说文解字》:“
,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关于法的语源—“灋”,
它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法是一种判断是非
曲直、惩治邪恶的行兽公平裁判争议 的活动,当人们的行为不端,需要怪兽加以处罚。 第三,法律的产生与实施离不开“廌”这一怪兽,它是 权威和社会强制力的代名词。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 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
第三节 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
1787 第一部 成文宪法 美国联邦宪法
1787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美国制宪会议
1918 第一部社会 主义国家宪法
苏 俄 宪 法
冬宫外人民欢呼宪法的制定
1908
我国第一部带“宪法” 字样的法律文件
执行死刑之前,苏格拉底的 朋友们劝他逃走,他们买通了狱 卒,为他制定了周密的逃走计划。 令人吃惊的是,苏格拉底拒绝逃 走。他说 :“逃监是毁坏国家和 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 生效力、被人随意废弃,那么国 家还能存在吗?……如果我含冤 而死,这不是法律的原因,而是 由于恶人的蓄意……”就这样,70 岁的苏格拉底喝下了毒酒,平静 地离开了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四部宪法
1954.9
1975.1
1978.3
1982.2年现行宪法
1988年4月和1993年3月两次修改,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确认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三次修订。确立了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明确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贯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的民 主政治等改革的思想。 2004年修订,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 明确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 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 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 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 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 规范体系。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法的历史类型
奴隶社会开始有了法
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 历史类型的法律
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 历史类型的法律
行政执法的主体
①各级人民政府; ②享有执法权的各级人民政府机构; ③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比如公立学校等事业单位
(三)法律适用
1、何谓法律适用 又叫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 照法定职权和程序使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高晓松以危险 驾驶罪被判处拘役 六个月,并处罚金 4000元。
(三)法律适用
讨论:你怎样评价苏格拉底的做法?
苏格拉底之死的启示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就形同虚设。 —伯尔曼(美)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的词源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法律的历史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几种 情况:
•甲到汽车站去购买车票,没有排队而插队购票,
而受到他人的谴责; •乙驾车在十字路囗正好遇见红灯,其视而不见, 撞红灯直行,结果被交通警察罚款; •丙经常上班迟到了,结果被用人单位扣减了其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发展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第三节
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导入】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 的哲学家。由于苏格拉底经 常指出别人的无知,招致了 一些心胸狭隘的人的嫉妒和 怨恨。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 邦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罪 名是“不敬神”和“蛊惑青 年”。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我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 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 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两种基本 形式。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 体系,它由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 刑法等6个法律部门为主干,有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 法 相 关 法
•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 的必然选择,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 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 巨大的优越性。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 央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设区市 乡

二、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规范性)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的(国家意志性)
制定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制性)
2、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阶级性 )
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揭示和概括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是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统治阶级整体意志 非个别意志也非 个别意志简单相加
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 历史类型的法律
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 历史类型的法律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 2 二 三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看 ——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实质内容看 —— 鲜明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1)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 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基本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三)法律适用 3、司法的基本要求
正确 合法
及时
公正 合理
(四)法律遵守
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 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 的活动。
2010年10月16日晚, 被告人李启铭在河北 大学新校区生活区醉 酒驾驶,造成交通事 故,致1人死亡1人受 伤,且肇事后逃逸, 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李 启铭6年有期徒刑。
民 法 商 法
行 政 法
经 济 法
刑 法
社 会 法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 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 律立法的依据。 •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 的宪法性法律规范的总和。《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旗 法》、《国徽法》、《国籍法》等都是宪法相 关法。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 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人民 主权原则
宪法的 基本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 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基本经济制度
钦定宪法大纲
我国宪法的沿革
1908年 清政府《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 1923年和1946 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代表封建买办阶级利益的宪法。 1912年 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代表民族资产阶 级利益的宪法。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代表人民民主的宪法。 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诞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flv
• • • •
(一)法律制定
1、关于立法程序
法律案 的提出 法律案 的审议 法律案 的表决 法律的 公布
2、关于立法权限
全国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和地方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中央 一级
法律(狭义)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