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理论辅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化学实验理论辅导

无机化学部分

实验六 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砂等)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 2+、Mg 2+、K +、SO 42-)。

不溶性杂质可用溶解过滤方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可用下列方法除去:在粗食盐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 2溶液时,可将SO 42-转化为

难溶解的BaSO 4沉淀而除去。

Ba 2++ SO 42- == BaSO 4↓

溶液过滤,除去BaSO 4沉淀。再加NaOH 和Na 2CO 3溶液,由于发生了下列反应:

Mg 2+ + 2OH - == Mg(OH)2↓

Ca 2+ + CO 32- == CaCO 3↓

Ba 2+ + CO 32- == BaCO 3↓

粗食盐中的杂质Mg 2+,Ca 2+及沉淀SO 42-时加入的过量Ba 2+便相应地转化为难溶的Mg(OH)2,

CaCO 3,BaCO 3沉淀而过滤除去。过量的NaOH 和Na 2CO 3可用纯盐酸中和除去。少量可溶性杂质(如KCl )由于含量很少,在蒸发浓缩和结晶过程中仍留在母液中。

思考题:

①为什么选用BaCl 2 、Na 2CO 3和NaOH 作沉淀剂而不用其他的钡盐,碳酸盐或强碱溶液?

答:是为了在除杂的过程中不引入杂质离子。

(同样地,使用盐酸而不用其他的酸来调节溶液的pH 值也是这个道理。)

②为什么先除去SO 42-,后除去Ca 2+ 和Mg 2+,其除去的顺序能否颠倒?

答:不能,因为除去SO 42-用的沉淀剂是BaCl 2,过量的Ba 2+可随Ca 2+一起除去,如果先除去Ca 2+ 和Mg 2+,则在随后除去SO 42-之后,还要再除去过量的Ba 2+。

③加热浓缩结晶时,为什么不能将溶液蒸干?

答:可溶性杂质如KCl 由于含量很少,其溶解度又较大,在蒸发浓缩和结晶过程中仍留在母液中,从而与NaCl 分离。如果溶液蒸干了,则KCl 也会随NaCl 一道析出。

实验十五 二氧化碳的制备及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使用气体相对密度法来测定分子量。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 m m PV RT PV RT M M RT =⇒=

⇒= 在P 、V 和T 皆相同时,1212m m M M =即 1122

m M D m M == (D -气体的相对密度) 在本实验中是把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平均分子量为29.0)相比,来计算出二氧化碳气

体的分子量。

实验中第一次称量的锥形瓶质量m 1为锥形瓶质量+塞子质量+空气的质量。

第二次称量的锥形瓶质量m 2为锥形瓶质量+塞子质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第三次称量的锥形瓶质量m 3为锥形瓶质量+水的质量。 锥形瓶体积V m ρ=水

水,而31m m m m m -=-≈空气水水

29.0(273)

PV P V m M RT R t ⨯⨯=∙=+空气空气 CO 2

21()m m m m =-+空气 则CO 2

22CO 2CO CO m M m M M m M m =⇒=⨯空气空气空气空气

思考题:

①为什么m 1、m 2要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而m 3可在台秤上称量?

答:实验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是通过m 2和m 1的差值计算出来的,由于这个差值比较小,所以要在分析天平上称量,以使试验结果的误差尽量小;而m 3是锥形瓶质量和其中水的质量之和,用来计算锥形瓶的体积,即使用台秤称量,得到的结果误差也比较小。

实验二十七 氢氧化镍溶度积的测定

实验原理:

1、氢氧化镍有如下沉淀溶解平衡

Ni(OH)2 Ni 2+ + 2OH

Ni(OH)2的溶度积常数可表示为

K sp = a Ni 2+• a 2OH - = a Ni 2+•(K w / a H +)2 (1)

式中a Ni 2+、a OH -、a H +和K w 分别表示溶液中Ni 2+、OH -、H +的活度和水的离子积常数。(1)式

两边同取对数,并整理得

pH = 0.5lg K sp -0.5lg a Ni 2+ -lg K w (2)

如果测定出开始生成Ni(OH)2时Ni 2+的活度a Ni 2+和溶液的pH 值,就可用式(2)求出Ni(OH)2 的

K sp 值。当溶液的浓度不太大时,可用浓度C代替活度,(2)式就为

pH = 0.5lg K sp – 0.5lg C Ni 2+ - lg K w (3)

本实验采用pH 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镍的溶度积常数。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已知浓度的硫酸

镍溶液,在开始形成氢氧化镍以前,滴入的碱主要用于消耗溶液中的H +,使溶液的pH 值迅速上升。

开始形成氢氧化镍后,滴入的碱主要用于消耗溶液中的Ni 2+,溶液pH 值几乎保持不变。当溶液中

Ni 2+沉淀完全后,继续滴入的碱则基本不被消耗,使溶液的pH 值又迅速上升,典型的pH 滴定曲线

如上图所示。图中,水平线段所对应的pH 值,即为形成氢氧化镍的pH 值,根据曲线上第一次出现转折点的pH 值和金属离子的浓度,即可求出氢氧化镍的溶度积常数K w 。

思考题:

①以NiSO 4的浓度代替活度计算K sp 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本实验中使用的NiSO 4的浓度不大,用浓度代替活度,误差较小,对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②如何计算开始形成Ni(OH)2沉淀时溶液中Ni 2+离子的浓度?

答:以Ni(OH)2刚开始析出到沉淀完全(即pH 滴定曲线中BC 段)所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来计算Ni 2+离子的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