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近代建筑简略

合集下载

南京总统府景区讲解

南京总统府景区讲解

南京总统府景区讲解
南京总统府景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建筑群之一。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见证,也是南京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南京总统府的前身为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署,清朝灭亡后成为民国时期的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曾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所在地,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南京总统府景区包括总统府主楼、子超楼、孙中山起居室、蒋介石办公室、民国历史展览馆等景点。

其中,总统府主楼是南京总统府的标志性建筑,建于20世纪初,为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也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代表作之一。

子超楼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建筑之一,建于1934年,为中国现代建筑代表作之一。

孙中山起居室是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时期居住的地方,保存了孙中山先生生前的用品和文物。

民国历史展览馆则展示了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物和照片。

此外,南京总统府景区还包括许多其他的景点和展览,如清两江总督署遗址、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

这些景点和展览都充满了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

总之,南京总统府景区是一处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如果您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不妨前往参观。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见证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见证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见证南京总统府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标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

这座宏伟的建筑群曾经是中国民国时期国家的政治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事件。

南京总统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明朝初年,南京成为了当时的中国首都,总统府便成为了明朝的行宫。

康熙年间,总统府被改建为察院,用于明清两朝的司法审判。

但最为人所熟知的南京总统府,始建于1912年,在当时的中国民国的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南京总统府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90多亩,由一座主楼和一个规模宏大的花园组成。

主楼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欧洲、中式和日本传统建筑的元素,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理念的融合。

主楼内部陈设豪华,形成了一个具备现代化设施的政治办公区。

南京总统府经历了中国民国时期的艰难岁月。

在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总统、政府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办公地点都设在这里。

孙中山、袁世凯和蒋介石等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在这里办公,制定了一系列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

南京总统府还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

1927年,南京成为国民党的政治中心,蒋介石在这里宣布了北伐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中国政治格局中的崛起。

1937年,南京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地,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了一系列残暴的暴行,南京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之一。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南京重新回到中国的控制之下。

中华民国政府恢复了总统府的使用,并继续成为政治活动的中心。

然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总统府不再作为政治办公地使用,而成为了一个历史博物馆。

如今,南京总统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纪念地。

人们通过参观总统府,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在总统府的展览馆中,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再现了近代中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场景。

除了政治历史,南京总统府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南京总统府讲解介绍

南京总统府讲解介绍

南京总统府讲解介绍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建筑群。

总统府,又称南京大公园,位于南京城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现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座建筑自南而北分为东、中、西三路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之分,共有房屋500余间。

这些建筑都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中的
重要代表,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水平。

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总统府。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幢建筑是东路西路合壁式的建筑,也叫"
九经堂",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5)建成。

这幢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在它的东面是一座建于清朝末年的西式小洋楼,这就是俗称的"张府花园"。

这座建筑是我国近代第一批被称为"四大名楼"之一的西式建筑,它建于上世纪初,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称为"四大名楼"中的第二座。

张府花园正南面就是著名的"江南贡院"。

这里曾是明朝、清朝、民国三个朝代考试选拔人才之地。

大家看这个匾额上写着‘江南贡院’四个字。

—— 1 —1 —。

南京的历史文化与古迹建筑游览

南京的历史文化与古迹建筑游览

南京的历史文化与古迹建筑游览南京的历史文化与古迹建筑游览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都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众多古迹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在这座城市中,每一个角落都呼应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文化传承。

本文将介绍南京的历史文化与古迹建筑,为游客提供有关游览南京的参考。

1. 南京历史文化概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明清政治、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是中国重要的皇室行宫和首都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2. 中山陵中山陵,位于南京市鸡鸣山风景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这座宏伟的建筑群体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目的,建筑风格典雅大气。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山陵作为革命圣地的庄严氛围,感受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贡献。

3. 紫金山紫金山,位于南京市中心,是南京的天然屏障。

它是南京最重要的风景名胜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紫金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

游客在这里可以爬山、观光、体验古文化,享受大自然的魅力。

4. 南京城墙南京城墙是世界上最长的古城墙之一,也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

这座城墙保留至今,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古代建筑工艺和军事防御的珍贵机会。

游客可以沿着城墙漫步,欣赏城市的美景,并体验历史的厚重感。

5. 总统府南京总统府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建筑之一,曾作为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这座建筑保留了当时的原貌和布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历史,领略到总统府宏伟的建筑风格。

6. 夫子庙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河畔,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

它历史悠久,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文人的风采。

这里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历史建筑,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古代文人的诗作和书法艺术,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7.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是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是南京保存最多文物的地方。

馆内陈列着从古代至现代的中国艺术品和历史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绘画、书法等。

南京的现代建筑

南京的现代建筑

民国建筑的特点
• 一、等级高: •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中央级建筑多,包括国民政府 “五院八部”等行政建筑,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央 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院”等,其规模、 等级均属当时全国(甚至东亚)之最。 二、类型全: • 按建筑原有性质可分十大类型,即行政办公建筑、纪 念性建筑、文教科研建筑、宗教建筑、使馆建筑、公共性 建筑、官邸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建筑、民居建筑。 三、 历史及艺术价值高: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汇集了当时中外优秀的一批 建筑师,在宁进行大量建筑创作活动,留下了风格各异、 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四、内涵丰富: • 民国建筑大多与历史事件、名人相关。
南京的现代建筑
如果说香港中银大厦、北京国家大剧院等著 名建筑代表的是现代前卫的建筑理念。而 南京的现代建筑尤其是其中的代表-民国建 筑体现的则是一种文化和历史。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1912年—1949 年)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在南京兴建的各 类建筑的总称。南京是民国的首都,南京 民国建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类型 齐全,建筑风格、形式多样,反映了中国 近代建筑的历史变迁,同时也记载着民国 的历史,它们不仅是南京,也是中国珍贵 的物质文化遗产。
• •
• •
民国建筑类型
• 纪念类: • 中山陵、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灵谷景区内)、音乐台、还 都纪念塔、正气亭、流徽榭等。 宗教类: • 石鼓路天主教堂、基督教圣保罗堂、基督教莫愁路堂、基督教道 胜堂(南京十二中内)、太平路清真寺等。 金融类: •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南京分行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中国国货银行 南京分行、中国银行南京分行、中央银行大楼、交通银行南京分行 (现为工商银行南京分行)、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现为中国银行 金陵分行)等。 交通类: • 浦口火车站(现南京北站)、下关火车站(现南京西站)、中山 码头、大校场机场等。 其他类型: • 南京的民国建筑中,还有一些建筑反映了中共革命斗争的历史。 如梅园新村、梅庵、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中央商场、中央军人监狱、 首都监狱等,其中尤以中央军人监狱最具代表性。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的见证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的见证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的见证南京总统府,作为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承载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故事。

座落在南京市中心的南京总统府博物馆,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建筑群之一。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瑰宝,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中心。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始建于明朝末年,经过多次扩建和改建,最终成为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建筑群,由大门、前庭、中庭、后庭及数十间厅堂陈列馆等组成。

整个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特点,以其宏伟壮丽的规模和精美细腻的工艺赢得了广泛赞誉。

南京总统府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中国民族独立的胜利纪念。

1912年,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南京宣誓就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

此后,南京总统府不仅成为了中央政权的驻地,也是政治活动和外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然而,南京总统府也目睹了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许多痛苦和不幸。

1937年,日本发动了南京大屠杀,成千上万的中国平民遭受了残酷的杀戮和强奸。

南京总统府作为南京保卫战的重要基地,见证了这一历史悲剧的发生。

如今,南京总统府博物馆中展示了大量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档案和伤亡记录,以纪念那些无辜遇难者。

南京总统府也是中国近代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曾经在总统府举办过许多重要的文化活动和国际艺术展览,吸引了许多国内外艺术家和文化名流。

总统府内的艺术品和文物收藏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近代艺术的风采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总统府内部的建筑群充满了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其中最宏伟壮观的建筑是大总统府,它是南京总统府的核心建筑,也是南京市的象征之一。

大总统府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和西方宫廷建筑的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另外,总统府内还有许多精美的花园和庭院,如中庭的石雕花坛、后庭的假山流水等,展现了中国园林设计的精髓。

在这些庭院中漫步,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静好。

除了建筑群本身,南京总统府博物馆也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文化艺术品。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的重要时期。

南京作
为当时的国都,大量的民族形式建筑得到了保留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分析其特点,从而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建筑风格多样
二、建筑风格的转折点
在民国时期,南京的建筑文化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建筑
风格和功能上。

首先,南京的建筑风格逐渐由以传统为主向现代为主转变。

例如,南京大
报恩寺和新街口的金陵大戏院,是两种明显不同建筑风格的代表作。

其次,在建筑功能上,南京也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逐步形成了以商业、居住、办公为主的市中心。

三、建筑的装饰元素
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装饰元素丰富多彩,具有良好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例如,传
统的灰瓦白墙结构、砖雕、瓷砖、雕花窗棂、木雕等等,都是南京建筑中的经典元素。


些装饰元素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建筑与当地文化的密切关系。

四、建筑的空间结构
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空间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通常以“中轴线”为主,构成整个建筑的核心音调,同时在左右两侧延伸出来的“对称轴线”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空间结构体现出建筑的宏伟和秩序感。

南京总统府行政院景点介绍

南京总统府行政院景点介绍

南京总统府行政院景点介绍
南京总统府与行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风云的见证者。

以下是对南京总统府和行宫的简要介绍: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源地之一,曾是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所在地。

该建筑群坐落于南京紫金山南麓,占地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洋建筑的元素,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

主要建筑:
总统府大门: 气势宏伟,上方镶嵌着狮子头的巨大门楼,门前两侧是石狮子。

总统府宫殿: 包括东、中、西三座建筑,其中中宫是主体,为两层楼的砖木结构。

总统府博物院: 陈列着与中华民国历史相关的文物和照片,向游客展示这一时期的政治风云。

宜家楼: 位于总统府东侧,曾是孙中山的办公处。

行宫:
行宫位于总统府的东南,是中华民国行宫,为一座仿古建筑。

行宫的建筑布局沿袭了中国古代宫廷的设计风格,形成了一种宫殿式园林建筑。

主要景点:
行宫正殿: 为三层楼的砖木结构,上面覆盖着琉璃瓦,是行宫的主体建筑。

草坪和花坛: 整个行宫区域绿树成荫,草坪上有美丽的花坛,营造了宁静舒适的环境。

回廊走廊: 围绕行宫的回廊和走廊是游客漫步、欣赏风景的好地方。

总体而言,南京总统府和行宫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游客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景点之一。

南京总统府历史

南京总统府历史

南京总统府历史南京总统府,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之一。

它是民国时期的行政中心,曾是中国的国家政府所在地。

南京总统府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繁荣兴衰,承载了无数历史事件,成为一个见证时代变迁的重要遗迹。

南京总统府的建筑群共有30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了90多万平方米。

其中最主要的建筑是总统府大楼,它是仿照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修建而成,气势庄严、典雅大气。

总统府大楼坐北朝南,有五个进士,三进与南京总统府府群相连,称为南京防线的核心地带。

南京总统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

1895年,清朝政府在南京设立了总统署,为了适应总统府的需要,于1912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

修建期间,总统府的设计参考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独具风格。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南京成为了中华民国的首都。

总统府自然成为了国家政府的所在地。

历经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行宪政府的更替,南京总统府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有政治意义的场所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不幸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目标。

南京总统府也未能幸免,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抗战胜利后,总统府进行了修复工作,并被重新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南京总统府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转折和两次国共内战的激烈交锋。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总之,南京总统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它见证了中国的繁荣与衰落,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作为一个历史遗迹,总统府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476字)。

2013年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

2013年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

2013年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标志牌名称及简介中文内容(二)(公示期10日)名录编号6-13 名称原下关码头候船厅地址鼓楼区大马路21、22号简介建于1954年,原为长江航运码头南京港的售票和候船场所。

名录编号6-14 名称天保路民国建筑地址鼓楼区天保路简介始建于1916年,属里弄式住宅。

该处建筑群由法国天主教兴建。

名录编号6-16 名称友谊厅地址玄武区玄武湖公园内简介建于1941年,为一栋别墅式建筑,砖混结构。

1949年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均在此驻足休息。

初称“涵碧轩”,60年代末更名为“友谊厅”。

名录编号6-18 名称原南京工学院动力楼地址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简介建于1958年,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四层砖混结构,青砖外墙。

为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学与研究用房。

名录编号6-19 名称原南京工学院南高院地址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简介始建于1959年,两侧三层,中部四层,青砖外墙,造型古朴典雅。

因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历史上曾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故取名南高院。

名录编号6-20 名称原南京工学院五五楼地址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简介建于1955年,故名五五楼,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建筑沿学校边缘布置,平面多折,青砖外墙,造型简朴。

为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学与研究用房。

名录编号6-21 名称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工艺实习场地址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简介始建于1918年,用城砖砌筑,外观为西方古典形式。

属于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东南大学之前身)建筑遗存,是东南大学现存最老的建筑。

名录编号6-22 名称原中央大学附属牙科医院地址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简介建于1936年,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平面呈“T”字型,青砖外墙,新古典建筑风格。

为原国立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之前身)附属牙科医院旧址。

名录编号6-23 名称南洋劝业会阳蓬地址鼓楼区新模范马路工业大学院内简介建于1910年,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水泥材料,是清政府为南洋劝业会所建。

南京总统府介绍 简介

南京总统府介绍 简介

南京总统府介绍简介
南京总统府位于江苏省的南京市,是近代中国历史建筑的代表之一,是中国神圣的国家结构,代表了中国近现代西方文明尽情展示的象征,该建筑的复杂精湛的建筑和设计,也反映了两种不同文化的混合。

南京总统府建于1904年,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铃木正信设计,地处南京市市中心区。

整个建筑群分布在著名的明堡阵型,即圆形环绕中心庭院的象征性建筑,其标志性建筑拥有日式建筑主题,被人们称为“日本版的紫禁城”。

建筑由正厅、侧厅、景文室和宫殿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合。

总统府外表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普通的西式经典建筑,但却又在某些方面同时反映出日式建筑的基调。

总统府的外立面采用了传统的日本屋顶和拱形垂坠,而内部装饰则凸显了日本建筑特色,大量使用木料、石料和仿古釉面砖来装饰,以及使用混合梁精良的屋面结构。

南京总统府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也是近代现代化的象征之一。

作为第一代中国的“总统府”,它是当时的帝国主义入侵与殖民统治的遗迹。

直到今天,南京总统府仍为南京市的一个标志性地标,也是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风貌区整

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风貌区整
一期整治北侧附属用房;外墙清洗出新;立面广告牌整理;隐蔽布置空调及管线;整治后统一挂牌
年底前完成一期整治工作,2009年底完成主体整治工作
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1937)
中国银行新街口支行
中山东路3号
重要近现代建筑
建于1937年,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575平方M。原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是商业银行,为江浙资本家创建。它与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合称“南四行”。
整治与银行相连的店招、隔墙,改善周边环境;立面广告牌整理;外墙清洗出新;隐蔽布置空调及管线;拆除顶层违建,整治后统一挂牌
12月底
梅园新村钟岚里风貌区
集中分布着若干栋民国时期住宅
位于中山东路与长白街之间
重要近现代建筑
该风貌区建于1937年,民国时期以来一直是住宅小区,建筑群具有整齐的连廊、统一的坡顶与天窗等典型民国优秀石库门民居类建筑特征,现为军区总医院宿舍,目前在招商。
清洗修补建筑外墙;隐蔽布置空调和管线;统一设计底层店面招牌;整治周边环境;整治后统一挂牌
9月底
中华书局旧址(1935)
古籍书店
太平南路220号
重要近现代建筑
建于1935年,三层沿街建筑,为西方乡土建筑形式;建筑外形已经过较大改变,低层部分改为中国传统瓦屋檐,与整体建筑风格不协调。
整体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复原设计,恢复为30年代本来原貌;拆除不协调的广告与装饰;整治后统一挂牌
9月底
白下区
6处建筑3片风貌区
太平南路沿线片风貌区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34)
中国工商银行城南办事处
建康路145号
市级
建于1934年,建筑面积3560平方M,原银行是民国时期江浙资本家创建,与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合称“南四行”。建筑为早期现代建筑风格,高五层,简洁大方。主体建筑目前保存完好。

南京总统府景点介绍

南京总统府景点介绍

南京总统府景点介绍南京总统府,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清朝末年著名文物古迹之一以及中国近代史上重要文物古迹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史建筑之一。

总统府历史悠久,原本是建于公元前486年的秦汉故城,后来称为建安,直到南宋代,才改称南京。

明朝洪武帝期间,皇宫正式决定把南京设为九郡之一,并把它定名为“大本山”。

此时南京的发展迅速,明清帝王一代代易主。

清朝最后一任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在位的皇帝,清朝康熙皇帝,把南京改为总统府,现在南京总统府景点也正是由他筹建而成。

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中心,是南京最大的宿建筑,呈正方形,面积超过400亩,主要由宫殿、圆顶、池塘、大街小巷等组成,以及一座大型文物保护建筑——八达岭。

八达岭是南京总统府的核心,由清朝乾隆皇帝九曲十八弯的长城所包围,长城的高度达到17米,八达岭被称为南京的璀璨大厦,它缓缓向天空飞升,把一切内容包容在自己的怀抱之中。

进入总统府,游客可以去参观明崇祯皇帝在此时成立的“明清文物院”,这里收藏了许多明清时期的文物典藏品、书籍及雕刻,为游客们参考和学习提供了很多可贵的资料,让人很容易了解明清时期的宫廷文化。

参观者可以一路走进到南京总统府的太廷宝相园,这是一座12个彩色釉面的石塔,每个塔的细节雕刻非常精美,上面用金银文字写着宣统皇帝的寓佩词,这也是宣统皇帝记住了到南京总统府来朝礼的大臣而留下的纪念标记,也是南京总统府历史上最流传最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总统府里还有许多的楼阁庙宇,每一座都有特定的用途,有的是供皇室居住的住宅,有的是国家大臣官员们议事的地方,有的则是供宣统皇帝学习修身的书塾,有的是皇室宴饮会所,有的是藏书丰富的宫廷图书馆,这里有许多宫廷官员及宁静致政史料,刻画着明清典型时期的历史文化文物。

南京总统府今天,已经成为南京旅游很热门的名胜古迹,给游客们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文化震撼,参观者们可以领略古代文明的气派,了解花园式的建筑艺术,感受明清宫廷文化的古典魅力,增长见识,提昇艺术修养,甚为精彩。

南京红公馆历史介绍

南京红公馆历史介绍

南京红公馆历史介绍
在南京,有一幢与众不同的红色建筑。

它是南京一家饭店的名称,也是蒋介石下榻的地方。

它就是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红公馆。

这座建筑位于南京市珠江路中段,是一座三层楼的西式建筑,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原为美国人康德苏的别墅。

后来,康德苏将它卖给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

现在的红公馆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管
理处接管而来。

如今的红公馆,不仅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近代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抗战时期,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一大批名人都曾在此下榻,这里也成为了他们的办公和休息之所。

“文革”中,红公
馆被改为南京军区司令部。

到了70年代初,这幢建筑又被改建
成了一家饭店——南京红公馆饭店。

如今,走进红公馆饭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两层高的中式楼房。

这幢建筑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
方米,坐北朝南。

整体设计风格是欧式风格,共有2幢楼房和1幢小楼组成。

—— 1 —1 —。

南京历史文化景点介绍

南京历史文化景点介绍

南京历史文化景点介绍
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

以下是一些著名景点的介绍:
1. 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近现代著名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名胜区。

中山陵规模宏大,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周围还有明代城墙和明孝陵。

2. 总统府:总统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和文化据点,位于南京市玄武湖畔。

它是民国时期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的行宫,保存完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建筑群之一。

3. 夫子庙:夫子庙又称南京文化名街,是南京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位于市中心秦淮河边。

这里保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是游客感受南京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的好地方。

4. 鸡鸣寺: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湖畔,是南京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这座千年古寺风景优美,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是南京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5. 南京城墙:南京城墙是中国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总长约35.92公里。

这座宏伟的城墙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是
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

6. 中华门:中华门位于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规模宏大、造型独特,代表着中国的尊严和团结。

以上只是南京历史文化景点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如明孝陵、瞻园、秦淮河等,都值得一游。

南京总统府的近现代历史

南京总统府的近现代历史

南京总统府的近现代历史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之一。

它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附近,曾是中国国民政府的行政中心和蒋中正的办公地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政治意义。

本文将从南京总统府的建筑概况、近代历史事件、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全面探索南京总统府的历史。

南京总统府的建筑概况南京总统府建于明朝,最初是明太祖朱棣的太庙。

明代朱棣改建南京为明朝的首都后,南京总统府成为了明朝的行政中心。

然而,明朝灭亡后,南京总统府的命运多变,经历了多次改建和重修。

直到民国时期,南京总统府才真正成为了中国国民政府的办公场所。

南京总统府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元素,建筑师在设计中注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与近代思潮的交融。

总统府的主体建筑群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中央政府、行政办公和宿舍区。

其中,主要建筑群包括中央大厅、宴会厅、办公区和住宅区等。

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合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性和庄重感,同时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现代化元素。

近代历史事件南京总统府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的发生。

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总统府宣誓就职,奠定了民国的基石。

之后,南京总统府一直作为中华民国政府的行政中心,国民政府的一系列高层会议和重要政务都在此举行。

在南京总统府的中央大厅中,曾举行过多次重要会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京十二条》的签署。

这是中国国共两党进行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另外,南京总统府还目睹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悲剧事件。

例如,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南京成为日军的占领目标,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总统府成为了当时南京市政府的所在地,部分历史建筑在战乱中遭到严重破坏。

然而,幸运的是,主要建筑群得到了保留,保存了建筑的原貌。

文化遗产保护南京总统府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存,于1988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总统府的景点介绍

南京总统府的景点介绍

南京总统府的景点介绍
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和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

这座建筑群的历史背景极为丰富,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太平天国时期为天王府,民国时期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中心。

总统府的建筑风格是中西结合的院落,包括西式办公楼和中式花园,保留了江南古典园林的格局。

在历史上,这里承载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统府内的景点包括总统府门楼、大堂、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总统府会客厅、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等。

其中,总统府门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是南京总统府的入口。

南京总统府中国近代史的见证

南京总统府中国近代史的见证

南京总统府中国近代史的见证南京总统府,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之一。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多次政治变迁的舞台,南京总统府见证了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的艰辛历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南京总统府建筑及历史背景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座落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畔,占地面积约约50余亩。

总统府建筑布局庄严壮观,风格兼具中国和欧式建筑风格特色,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古建筑群。

总统府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当时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江苏巡抚衙署。

1902年,清政府将南京设为长江流域的总督中心,巡抚衙署逐渐扩建成为总督衙署。

辛亥革命后,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总统府则成为中央政府的办公场所。

二、南京总统府与近代历史事件1. 辛亥革命(1911年)南京总统府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决策中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

孙中山于同年12月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总统府也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办公地点。

2. 四·一二政变(1927年)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在南京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推翻了中央政权,实现了国民党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

南京总统府成为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行政和军事指挥中心。

3.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南京总统府见证了中日战争爆发后的艰苦岁月。

1937年,南京沦陷,成为日军的占领地。

南京大屠杀使南京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总统府等许多历史建筑被严重破坏。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总统府得以修复,重树国家的尊严和威仪。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京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办公地。

总统府逐渐转为纪念馆,向人们展示着近代中国的历史和革命翻天覆地的变革。

三、南京总统府的历史价值及文化意义南京总统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首先,总统府见证了中华民国的建立和近代中国的政治情境,是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见证的中西建筑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见证的中西建筑

南京总统府近代历史见证的中西建筑南京总统府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东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建筑之一,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总统府建筑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国近代史的独特魅力。

一、建筑风格与布局总统府建筑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韵,又加入了西方建筑元素。

整体建筑呈现出中轴对称的布局,主要由南北两座建筑群组成。

南建筑群是典型的中式建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

北建筑群则是采用了西式建筑风格,融入了哥特式的尖顶和欧洲宫殿的雕塑。

在总统府的布局中,中轴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要建筑呈南北走向,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门、正厅、内庭、后庭等重要建筑和空间。

大门以雄伟壮观的三层牌坊形式呈现,正厅则是总统办公及接待外宾的地方,内庭和后庭则是宴会和休闲的场所。

二、历史见证与文化价值南京总统府作为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首先,它曾是中国民国政府的行政中心,见证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国民主革命的兴起。

在这里,孙中山先生曾多次办公和接见外国使节,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南京总统府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文献资料。

其中包括古籍、字画、书法作品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意义,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对中西建筑的影响与启示南京总统府作为中西建筑风格的典范,对中国的建筑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首先,它融合了中西建筑的元素,使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出独特魅力。

这对于当代建筑设计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南京总统府的布局和空间组织精致而合理,充分尊重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审美需求。

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也需要更注重人文关怀,让建筑更好地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总的来说,南京总统府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以其中西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

它的建筑风格与布局展示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美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中国的建筑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近代建筑简略一.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1.1近代建筑形成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悲伤而又带有壮烈色彩的时代,一边是末世的慌乱,一边是尚不明确的未来,而人们在这乱世之中,怀揣的是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理想主义和面对现实的无奈。

在这样的时代中,建筑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它是多元的,带有探索的意味,找寻自己的方向。

1.1.1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新旧思潮的交织1)外来文化的影响可以毫无疑问的说,近代中国社会是中国历史上自南北朝以来受到外来影响最剧烈,深刻的时代。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持续输入,中国开始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近代化的转变,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产生了深刻的冲击,这种冲击造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裂变,导致传统社会的解体和君主政治体制的崩溃。

同时,整个近代又是一个传统社会受外来刺激而陷入长期动荡的时期,各种观念意识冲突、交织、变化着,政治,经济,文化在西潮的冲击下再难以保持固有的格局和体系,因此“变”是近代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向,但这种“变”并不是一瞬间的全面崩溃,而是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形态的自我延续和更新,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线索。

在晚清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这一段历史中,外国人影响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是巨大的。

未来因素的影响力从当时普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可以看出来,对建筑而言,情况的确如此。

因为要学“西”,统治者们办洋务,行新政,在此过程中,守西学思想意识的支配和影响,代表官方的,以抄袭西方建筑形式为主的建筑思想支配这各种主要的建筑活动。

其中又在以推行新政为背景的清朝各行政建筑中最为突出。

此外,该阶段后期,一些军阀、官僚、地主在崇洋媚外思想和追求洋化生活的社会风气的深入影响下,纷纷建造起模仿欧洲古典式建筑的中国衙门、住宅等,一时成为风尚。

(近代建筑变革的两股中坚力量——官方和资本家)然而,更本质的内容是“在社会近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变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而且也要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变整个社会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王云骏,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这正是近代的最大特征。

2)新旧思潮的交织近代社会,西方的内容从各种方面渗透进中国,新旧思潮交织于华洋混合特征紧密相连,并且华洋混合最终通过新旧思潮交织体现出来。

建筑作为文化和技术的双重载体,更是直接的反应出这一特征。

近代建筑显著特征就是形式上中式与西式的混合(1.整体传统立面加上西洋线脚2.西洋整体式样点缀中国传统细部)。

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一开始是被动的,这代表着文化同化(acculturation)过程的开始。

“文化的同化暗藏着选择,从一开始,外来理论的全体就被被缩减为一些要素,通过与已有的中国观念和时间或真实或假想的结合,这些要素易于同化和融入”(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新旧思潮的交织变现了选择过程中的摇摆和思考,至少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尝试着在新旧之间做出某种平衡。

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华洋混合(中西合璧)另一方面,西方进入中国之后所采取的态度,在某一个阶段也是采取的华洋混合的方式,这时并不代表文化选择上的矛盾,而是经济和融入本土便于被接受的考虑而做出的举动,如在许多教堂建筑中,在整体西式的形制之下,加入某些中式的细部以迎合教民的心理。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精英建筑师则对中国精神的内在含义进行了更为严肃的思考和探索。

虽然在形式上可能一样,但是在精神实质上却完全不同。

1.1.1频繁的行政区划变更与地域分化特点的形成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封建军阀武装割据。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权结构一直都处于频繁变化的状态之中,地方的独立性相对增强,区域主义迅速抬头,这位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因近代与西方的相遇而改变了,正是获得经济利益的希望首先把外国人及其生活方式和观念带到了中国。

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均匀地发挥作用,而是集中在那些交通便利的地方。

比如沿海和长江流域的各省,主要是一些口岸城市,这些口岸城市大多是铁路运输和轮船航运终点。

再加上权利分散而最终导致了某种割裂性和不均衡。

同时中国内在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消失,接受新事物是新旧交织的过程。

因此,受到外来的全面影响,新兴经济力量的崛起,区域性的割裂性特征以及新旧思潮交织,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作为背景影响了建筑风格的形成。

1.2近代建筑的发展概况1.2.1 初始——东西方相遇西方文化的传入是一切近代事物发生变化的原点。

传入方式往往是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在中国本土建立租界而间接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西方宗教势力随着政治入侵而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进行活动,兴建教堂,教会医院,教会学校等,施行文化入侵。

长江沿岸因为便利的水运很快成为经济入侵的着陆点,西方大规模文化入侵变成事实,资本主义列国在租界内(汉口江汉路,上海外滩,北京东交民巷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

排除政治侵略上的考虑,这些以经济为目的为先的商埠开设,带动了城市的建设和改造,并且带来了西式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方式,从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开端。

1.2.2 起步——发展工商业西方入侵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上,在那些没有开埠的城市,主要是工业建筑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建筑的近代进步,但最初的刺激和效仿对象却也是来自西方。

1.2.3 兴盛——定都南京整个近代建筑发展最华彩的篇章是在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因为在这个时段的建筑发展是有意识的、专业性的,因而具有理论思考和探索性。

在这一时期,南京作为首都,其进行的建筑活动表明了第一代建筑师的探索: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如何创造出具有欧中国精神的建筑成为这个时期建筑活动的主要内容。

从“中国固有之形式”到“简朴实用式略带中国色彩”,反映了民族性的内容并没有泯灭。

同时,一系列建筑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开始建立,形成了一套学自西方的职业化运行的建筑体系,从政府管理到建筑师事务所、营造商,与中国传统的建筑自营模式完全不同。

1.2.4 发展——城市公共性与近代化随着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新建筑类型,反映了市民生活和观念上的变化,如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城市更多元,同时,城市的公共性大为增强,体育场、城市旅馆、图书馆、博物院、戏院等与城市生活紧密相关的建筑类型得到了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构成城市面貌基本元素的最大量得住宅建筑也在变化,房产商开发建设的成片低层高密度住宅区代替了传统私人住宅的平面展开形式,城市面貌发生改变。

1.2.5 终结与开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争严重影响了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

战争期间建筑活动整体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有后方的西南地区和上海天津的租借区还有少量建筑活动。

抗战胜利后,又是三年内战,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政权成立之初,在建筑领域,仍是主要依靠设计事务所——承包商——营造厂的体系进行创作。

1952年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进行公私合营改革,成立了国营建筑公司和设计院,作为西方式的自由职业建筑师身份被取消,并制定了“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设计总方针,建筑院系也经过了调整,至此,“基本关闭了与欧美现代建筑事项交流的大门”(龚德顺,中国现代建筑史纲)1.3近代建筑发展的技术内容中国传统建筑属于木构架结构体系,其建筑形制、结构、材料和施工都相当的成熟。

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西方建筑的传入,新的建筑技术随之出现,逐渐取代了原有体系而成为近代建筑技术的基本内容。

至20世纪20年代,技术的成长更为迅速:结构体系、建筑材料、设备、机械工具、施工技术、专门的设计机构等相应内容基本齐全;大型厂房、较高层数的房屋、复杂的室内外装修、建筑设备的安置等都已能够解决;专业分工细致,建筑教育和学术活动开展起来并上了轨道。

1.3.1 新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讨论地面主体结构的变化)总的来说,房屋中段依照结构方法的不同,分为墙垣建筑(墙承重)和构架建筑(钢架或者混凝土框架)。

中段部分正在近代,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砖/石木混合,砖/石墙钢骨混凝土、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砖/石木混合是近代最大量见到的结构形式,通常楼板、楼梯用木,围合墙体用砖,在最初传入中国的西方殖民式建筑中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砖墙上往往大量使用拱券,砖劵在这一类型结构体系中既起到结构作用,又发挥了重要的装饰作用,形式多样,有半圆券、弧券、平券等,这些券因所处位置不同而在建筑中起到不同的结构作用,如门窗上的拱券就起到过梁的作用。

砖/石墙钢骨混凝土结构大约在20世纪初期开始使用,最初是用很厚的砖石承重墙,楼层结构用工字钢密肋(肋距可到 1.5米),在其中加混凝土(石灰或水泥)或砖小拱。

有时也在肋间加轻质砖做楼板或是用并列的3~4条工字钢外包混凝土做梁,梁上再搭工字钢密肋这种楼层结构用刚量很大,多为建设资金雄厚的大型洋行或公共建筑使用。

后随着技术的发展,用钢筋混凝土做楼板,用砖墙承重,楼梯、过梁,等亦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慢慢多了起来。

这种结构比砖木混合结构有明显的改进,虽仍使用承重墙,但在墙砌体中加入了钢筋,这种结构形式在多层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20世纪开始较多的使用钢和钢筋混凝土,尤其是在大型高层公共建筑中,这些建筑材料多与框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说,正是结构技术的发展支撑了建筑风格逐步由早期西方殖民地式风格想正规西方式样的转变,变为更加纯正的西方古典样式。

1.3.2 屋顶屋顶是整个建筑组成中在近代变化最大的部分,无论是否采用传统建筑中常用的坡屋顶形式,其内部的支撑体系已随着材料和结构方式的变化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坡屋顶的支撑体系有刚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以及木制的人字形和三角形屋架等,它们不再像传统建筑中那样由分散的构件相互咬接发挥受力作用,新型屋架的节点是用焊接或者铆接方式连成整体来发挥作用的。

平屋顶是近代新出现的屋顶形式,多为梁板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铺设时通常像铺楼板那样先由木密肋铺就形成受力层,再在上面铺设板材。

采用平屋顶的结构方式之后,带来一系列构造做法的变化,如防水处理变成重点等,犹豫屋顶结构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形式变化,使得近代建筑的外观风格特点大大迥异于传统建筑。

另外,在传入的西式教堂中多有食用肋料薄板或穹顶的屋顶方式。

二.近代建筑的风格特征2.1 新风格的形成所谓新风格,是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区别而言,并不特指某一种新形式,而是泛指在近代不同时期形成的区别于传统建筑的不同形式特征。

归纳起来,主要从三方面体现:一是平面设计,二是立面造型,三是建筑体量的空间表达与群体组织,其中又以平面和立面造型的变化最为明显。

1.近代建筑平面的地位显著上升,这一方面来自于建筑功能的减渐趋复杂、建筑北省规模扩大;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结构技术的变化和进步提供多样性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